朱自清的诵读教育观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论朱自清的经典诵读观
朱 自清认 为语 文 教育 必须是 以本 国 固有 文
化 为基 础 , 最 终使 学生 达 到 了解 与欣 赏 的 目的 , 让 学生 接受 文学 、 培养 欣 赏力 , 学生 必须 掌握 一
定 的诵 读方 法 、 标 准 和技 能 。
高 这种 能力 的一 种有效 途 径 。
二、 诵读 的 “ 要义 ”
的在培 养学 生 了解和 写作 的能 力 。对 于诵 读 教 学, 现 在到 了我们 加 以 自觉 的努 力 的时候 了 , 这 种 自觉 的努 力 就是诵 读教 学 。 朱 自清 历来 主张 养成 学生 读书 和思 想 的习 惯 或 能力 。所 谓读 书 的 习惯 或 能 力 , 指 善 观 大
同; 所 以读 的功夫 我 以为 非 常 重要 的 。 ” 读 的重 要 是对 学生 进 行 必要 的文 化 教 育 , 通 过 古 典 的
写 的人还 是有 , 大概 学写 主要靠 背 诵 , 文言 白话 都是 如此 , 现 在许 多学 生很 能说话 , 却 写不 通 白
话文 , 就因为诵读得少 , 他们作文让他们 自己念 给别 人 听 , 满对 , 可 是 让 别 人 看 就 看 出 不 通 来
能力 , 培养欣 赏的兴趣 。第 二 , 培养 学生 了解 和 欣 赏 的能力 , 了解 国文 固有 的文化 。第 三 , 通 过
对此 , 朱 自清认 为 不 重 视诵 读 就 是 其 中最 主要
的原 因之 一 。要增 进学 生 了解 和写作 白话 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能力 , 得 从 正确 的诵读 教学 下手 。
诵读 教学 是 中 国传 统语 文教育 教 学方法 之
朱自清教育观念
朱自清教育观念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和教育家,他对教育的思考和观念对于当代教育界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的教育观念主要体现在他对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态度的独特理解和关注。
首先,朱自清深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品德和思维能力。
他提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能够灵活应对。
他还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能够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
其次,朱自清重视教育方法的创新。
他认为,传统的教育方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缺乏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他主张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实验、实践等,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学习,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第三,朱自清强调教育的态度和情感投入。
他认为,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为己任,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他主张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能力,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怀和支持。
朱自清的教育观念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也在不断变化,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始终是教育的核心。
同时,教师的角色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朱自清教育观念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关怀和支持。
这些观念对于当代教育界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
朱自清朗读法对语文语感教学启发的认识
朱自清朗读法对语文语感教学启发的认识作者:谭泳钰概要:朗读法在语文语感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以“继承”和“创新”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朱自清的朗读法以及前人相关的语文教育思想尤其重要。
教师对朗读基本功以及在涵泳法上要勤加磨练,首先把教师自身的语感素养提高了,才能让学生真正品味到语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
朱自清先生在1946年发表的三篇有关语文朗读教学技巧的论著《朗读教学》、《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和《论诵读》都强调了朗读法对于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
朱自清明确提出“诵读不但可以帮助写,还可以帮助说。
”诵读作为朗读法的一种,它不仅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更能影响着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笔者主要根据语文课程中不同文本类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探究朱自清先生的朗读教学法对当代语文语感教学的启发。
朗读法作为解读文本的重要方法之一,朱自清也是根据实际的文本需要,具体分出四种朗读法:“诵”、“吟”、“读”、“说”,尤以后面三种为主。
首先是“吟”。
朱自清讲究的“吟”要“注重音调节奏”,他尤其主张古诗文的教学中以“吟”作为语感教学的重点技巧。
对古代的诗文,之所以主张要“吟”,是因为古诗文中蕴涵的美感能通过“吟诵”这种更接近古人读书的方式品读出来,古诗文中的平仄韵律也只能通过反复的吟诵才能领略出文章的“文道”。
其次是“读”。
“读”比“诵”和“吟”更多了一层文本理解的含义。
他认为应该要“注重意义,注重清楚。
”“读”更多指的是理解,品读以及应用。
因为这类诗文主要讲究学生的学以致用。
朱自清提出实用类的文言文以及一般的白话诗文应贯彻“读”的理念,要以“理解——运用”作为“读”的目的。
再者是“说”。
对于用纯粹口语写的作品,主张用“说”的方法正确地传达语言中的情味来。
按朱自清的说法便是“照话那么说”。
一、教师个性化的朗读式语感教学法朗读不仅能迅速让学生对文本产生整体感知,而且让学生动用了视觉、听觉、运动觉三个方面,从而更快地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朱自清的读写教学实践及当代意义
朱自清的读写教学实践及当代意义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读写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读写水平直接影响将来的工作与生活水平。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读写情况不尽如人意,一些教师对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还存在问题,缺少科学的方法指导。
著名语文教育家朱自清先生是一名读写的实践者,他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上,对阅读和写作做出了精到的阐释。
在阅读方面,他重视精读与略读的有机结合,关注古代经典的教育价值,根据教学实际编辑阅读教材供教学使用。
在作文方面,他区分学生写作与文学创作的不同;针对当时情况提出学生作文应重技术训练的观点;训练学生写作时,宜从小处着手,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进行,文章要富有感情;写文章要有读者意识,同时倡导学生批改作文,以切实提高作文能力。
朱自清的读写理论及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不仅在其所处的那个时代有效地推动了语文教育的发展,而且对于今天的语文教育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论文主要分五章,第一章是对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应用价值及研究方法进行分析陈述;第二章以表格的形式,按时间先后顺序归纳概括朱自清的语文实践历程,细分为朱自清的从教经历、编辑经历、与教学有关的写作经历,对其整体实践状况进行大致梳理;第三章从阅读与写作两方面对朱自清读写实践进行探究,并结合他的理论著作来佐证其思想观点。
其中,阅读教学包括:重视精读与略读的结合,关注古文经典的教育性,结合实际编选教材。
写作教学包括:学生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作文重在技术训练,要从小处着手,内容富有真情实感,同时强调读者意识,鼓励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第四章从目前读写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朱自清读写实践的现实意义,主要包括:注重经典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怀;坚持知行一致,师生在教与学中共同成长;强化作文的技能训练,技法与情感同等重视;第五章为结语。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学习、倡导朱自清的读写实践经验,促进当下语文教育中读写教学水平的提高。
朱自清作文教学思想在现代教学的应用
朱自清作文教学思想在现代教学的应用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朱自清先生可是非常有名的哦!他写过很多优美的散文,比如《背影》和《荷塘月色》。
可是,朱先生不只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对作文教学有着独到的见解。
首先,朱先生认为学生的思维是独特的,教师应该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所以在现代教学中,老师们会鼓励我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强加成人的观点。
比如说写作文的时候,老师不会要求我们遵循死板的模式,而是让我们自由书写内心世界。
太棒了,对吧?其次,朱先生提倡"写人""写物",坚持写作要有情感和生活体验。
所以现在的作文课上,老师们总是叫我们先用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去感受它们的独特之处,才开始动笔写作。
就像我们上次去游乐园玩,老师让我们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人,并把自己当时的心情写下来,这样文章就会生动有趣了。
最后,朱先生主张写作训练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所以现在作文题目都是出自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不再是过去那些枯燥乏味的范文了。
就拿我们班上次的作文比赛来说,题目是"我最难忘的一次旅行",大家都写得既有见解又有趣味,全靠平时注意积累生活体验啊!总之,朱自清先生那么多宝贵的作文教学思想,都被我们的老师们巧妙地运用在现代教学中了。
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学习写作,将来都能成为小小的文学大师哦!篇2从前有一位很厉害的老师,他叫朱自清先生。
他教书的时候可不像其他老师那样教书教到大家头都要晕了。
朱自清老师觉得孩子们应该像小树苗一样自由自在地成长,不要被老师紧紧束缚住。
所以他的课堂上放声歌唱、自由讨论的情景随处可见。
他会带着小朋友们到操场上、到郊野去亲近大自然,孩子们可以边走边学,边玩边学习新知识。
上朱老师的课,就像在欢乐的游乐场里玩耍一样,丝毫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你们觉得这种上课方式怎么样?是不是特别有趣啊!朱自清老师还有一个非常棒的想法,就是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
朗读的“用处最广大”
朗读的“用处最广大”作者:陈树民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1年第05期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这篇论著中强调指出:“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上应该特别注重它。
”①这个论断,言简意赅:对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有着极其现实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做一些粗略的探讨——一、朗读是学生“常常用着”的一种语言能力朗读,是一种语言的能力。
朱自清先生在论述“诵”和“读”的关系时指出:“诵在离开小学后简直用不着,读倒是常常用着。
”②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首先,小学生升入中学,如果具备了应有的朗读能力,就为他们继续学习语文以至于学习其他学科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从学生最终走向社会这个角度说,朗读也是“常常用着”的。
比如,生活中读书信,学习中读书报,工作中宣传动员等等,都离不开朗读。
所以,从培养人的目标来说,朗读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特别要指出一点,朗读能力对于小学生在校学习其他各门学科,有着积极的作用。
这是各门学科的教师都感受到的。
二、朗读是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如何加强呢?这就有一个方法问题。
仔细考察一下实际的教学过程就会发现: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比如识字教学: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
生字一个一个出现,要一个一个地教,一个一个地读,但牢固掌握生字,还须通过由文字符号组成的课文的大量朗读来加以巩固。
原因很简单:一个个的汉字,必须经过反复见面,才能获得巩固,我们不可能让学生成天抱着字典去读汉字。
以此类推,其他所有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更是如此。
可以这样说:离开了对这些基础知识所依附、赖以存在的并为之服务的文章的朗读,语文教学是难以收到好效果的。
三、朗读是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听的能力。
学生朗读,经过声带振动,声音从口里出来,同时传到自己的耳朵里,经过耳膜的震动,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的言语听觉区。
言语听觉区经过思维判断自己读得对不对,好不好。
朱自清语文学科目的观及其现实意义
朱自清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语文教育家。
他在语文教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倡以精读为主,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他认为,语文学科的观应该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情感、思想、情操等方面,使他们成为有爱心、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朱自清在语文教学中强调了文本的精读和细读,认为这是培养学生思维和阅读能力的关键。
他认为,精读是通过阅读优秀的文本来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感情,而细读则是通过对文本的细致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朱自清还强调了语文学科的现实意义。
他认为,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通过阅读、写作、表达等方式来培养人的素质和修养的方式。
因此,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朱自清的语文学科观强调了精读、细读的重要性,并且强调了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面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培养情感、思想、情操等方面,使他们成为有爱心、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同时,他也认为,语文学科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阅读的内容,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教育意识。
朱自清的语文学科观对当代的语文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当前的语文教育中,精读和细读仍然是重要的方法,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教育意识。
通过这些方法,
我们可以培养出有爱心、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朱自清的诵读教育观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朱自清的诵读教育观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摘要】朱自清先生对诵读的重视是其独特的语文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定义、作用、实行标准三个角度概括性地说明了朱自清先生诵读教育观的主旨,并对其教育观的现实作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朱自清;诵读教育;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3 【中图分类号】a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教授和民主斗士。
他不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语言学、文艺学、美学、古典文学和语文教学等领域也有很深的造诣和建树。
他对语文教学的研究无疑是他诸多贡献中最为突出的方面之一。
朱自清先生长期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一直奋斗在语文教学第一线,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的教育理想培养了一届又一届优秀学生,叶圣陶先生称“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就语文教学方面说, 他真是个全才”。
朱先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国文教师普遍重视阅读与写作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
他以自己长期的教学体验为基础,结合一些更早期的教育大师对诵读作用的研究,撰写了《论朗读》、《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论诵读》等多篇文章来批判这种忽视诵读的语文教学态度。
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依然普遍存在“动笔多于动嘴,读写多于听说”的现象,这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而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明确规定:“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
朱先生的对诵读教育的重视态度与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研究他的诵读教育观对提高中学语文教学中诵读教育的水准具有很深刻的借鉴意义。
朱自清先生明确了诵读教育的概念,区分了朗诵和诵读的差异。
诵读教育的概念并不等同与诵读。
黄仲苏先生认为“诵读”这两个字,诵为“读之而有音节者”,所以诵就是有音节的读。
朱先生将黄先生所理解的诵读改称为朗诵,相对地,他认为诵读是一种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的能力的教学过程。
中学语文教学思想启示
中学语文教学思想启示摘要:在我国语文教学而言,朱自清先生对于语文教育工作做出了卓越的奉献。
在朱自清先生27年的实践和研究过程中,他通过不同的视角,对语文教育的多个层面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从而使当时的语文教学工作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同时又具备较强的独创性教育思想。
朱自清的语文教学思想具备严谨的理论体系,不仅在当时立足中国的根本国情,同时能够较好的适应时代和社会开展的需求,具备较强的开拓性精神和价值,即便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时期,其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依然值得推崇,具备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朱自清;语文教学思想;现代中学;语文教学语文课程作为我国根底教育设置最早的一门学科,从小学阶段直到高中毕业的12年期间,学生一直都要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以至于学生和教师对于语文课都不敢掉以轻心,将其作为学习阶段的重要根底性学科。
而国家在语文学科的建设和改革工作方面,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但是我国目前的改革现状仍不令人满意。
谈及目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几乎能列举出各种各样教师存在的问题。
例如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化、程序化、缺乏必要的互动和乐趣性、缺乏启示性和激发性等,从而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乏,进而出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不良因素,最终使得整个课程的教学方案难以完成。
一、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特点对于朱自清语文教学思想而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是其最大的特点。
朱自清竭力驳斥传统观点将语文学科作为一种工具性学科对待的态度,他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以人格教育为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感情培养等多种需求。
在师生关系中,朱自清强调要坚持以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教师在其中应该处于辅助性地位。
以及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阅读、写作、语言训练等多方面都应该融入强大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也是朱自清语文教育的内涵所在【1】。
在其理论认为,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是一对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共同体。
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概述
朱自清生平及教育背景
朱自清,原名自华, 字佩弦,号秋实
生于1898年,卒于 1948年
教育背景:毕业于 北京大学哲学系, 后留学英国伦敦大 学
曾任教于清华大学、 西南联大等高校, 担任中文系教授
朱自清的教育思想 深受西方教育理念 的影响,强调学生 的自主学习和独立 思考能力。
能力
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和思想性
朱自清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认为语文教育应该关注人的情感、道德和 价值观。
他主张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
朱自清认为语文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个 性和特长。
他强调语文教育应该关注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 任感和公民意识。
重视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朱自清强调阅读和写作的结合, 认为这是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的关键。
朱自清认为,写作是学生表达思 想、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 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有效手 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他提倡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
朱自清认为语 文教育应该注 重培养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 和写作能力, 以提高学生的 文化素养和审
美能力。
朱自清强调语 文教育应该注 重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和批 判性思维,以 提高学生的文 化素养和审美
能力。
提倡“自然”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 性
朱自清提倡“自然”的教学方 式,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 形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作者:衡莹来源:《课外语文·下》2014年第11期【摘要】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与教育家,对我国的文学和教育事业贡献良多,其语文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即使应用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仍不算过时。
本文将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论述其语文教育思想的实际应用意义。
【关键词】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中学语文;教学理念【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虽然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大潮轰轰烈烈,但碍于中、高考的压力,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仍在整体上呈现浓厚的应试教育风格。
在这种情况下,吸收前辈教育家的优秀教育理念,另辟蹊径推进教育改革进程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一、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一)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中的人格教育思想朱自清先生并不将语文教学看作一种单纯的语文知识教授,他认为语文教育的本质目的在于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这种对人格的培养正是通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来实现的。
在朱自清先生的教育理念里,学生对国文知识的掌握程度犹在其次,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只有两点:一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能力,具体体现为读书思想的养成与表现能力的掌握;二是对自身思想情感的发展与升华,让学生在思想情感上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二)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中的学生本位思想朱自清先生在几十年前就已提出了如今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学生本位思想,他一直反对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性。
朱自清先生认为,师生之间单纯的教和学关系必须予以改变,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尊敬,把教育重点放到对学生的引导、训导上来,而学生要脱离传统教育被动的学习立场,主动地去练习、思考、讨论。
(三)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中的人文性思想朱自清先生认为人文性与工具性这两种特征应该在语文教育中得到平衡和统一,因此在其语文教育思想中对人文性和工具性都很看重。
在朱自清先生看来,人文性正是语文这门学科魅力和内涵的体现,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发挥其人文性特征,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而且能将语文的工具性特征更好地升华和发挥出来。
试论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试论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论文摘要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朱自清的名字与叶圣陶、夏丐尊的名字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朱自清先生对语文教育的实践和研究长达 27 年。
在此期间,他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文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的真知灼见,从而形成了他那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同时又颇具独创性的语文教育思想。
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当时立足于现实,较好地把握并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具有开创性价值,尤其对今天的语文课程改革仍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以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在对散落朱自清著作、文章中的语文教育观点进行较为全面的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着眼于其“教育哲学”和“语文教学”方面,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来揭示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后记。
正文部分由四章构成。
绪论概述本文的写作意图和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的现状。
第一章概述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特色。
主要从“立人、情爱、生存”的教育哲学、“以学生为本位”的师生观、“语文训练和文化训练并重”的教学观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第二章朱自清教育哲学。
结合目前的主流教育思想,通过对“人格教育”、“情爱教育”、“生存教育”的论述和评价,揭示出朱自清教育哲学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第三章朱自清语文教学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朱自清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教学的分析研究,指出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吻合之处以及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第四章朱自清语文教育实践对我们的启示。
主要从“语文教育要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魅力?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影响力”两方面来阐述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和实践留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当代教育、启示Abstract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 education in China, thename of Zhu Ziq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Ye Shengtao and Xia Gaizun. Mr. Zhu Ziqingwas engaged in the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 education for27 years, during which he expressed his correct and penetrating viewsin Chineselanguage & culture educatio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us formed his uniquephilosophy of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 education with clear sign of times anddistinctive national featuresZhu Ziqing’s philosophy of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 education, which wasbased on the reality at his time, geared with th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Such acreative philosophy is still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guiding the reform of Chineselanguage & culture teaching in the modern worldThis paper focuses on Zhu Ziqing’s philosophy of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education, systemizing and analyzing the fragmental viewpoints expressed by ZhuZiqing in his masterpieces and other articles,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Vertical and transversal comparisons are adopted to analyzetwo main aspects ---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 teaching,thereby reveal the enlightenment for modern education brought byZhu’s philosophyof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 education The paper contains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main body and postscript. The mainbody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part provides the rationale of the paper, and the current state ofthe research in Zhu Ziqing’s philosophy of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 educationChapter 1 summarizes the feature of Zhu Ziqing’s philosophy of Chinese language& culture education, focusing on three aspects, namely,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educating, caring and surviving”, the student-centered concept, and the teachingprinciple of “attaching equal importance to trainings both in Chinese language andculture ”Chapter 2 is mainly about Zhu Ziqing’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he currentmain-stream educational philosophies are considered while “personality education”“love education” and “survival education” are described and commented on Chapter 3 puts forth the enlightenment for modern education brought by ZhuZiqing’s philosophy of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 education. Withthe analysis andstudies in Zhu Ziqing’s teaching experiences in terms of reading, writing and speaking,this part points out how Zhu Ziqing’s phil osophy tallies with modern educationalphilosophy, and enlighten the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 teaching Chapter 4 indicates the enlightenment for us brought by Zhu Ziqing’s philosophyand experience in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 education, with the emphasis on threeaspects, namely, “The ultimate goal of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 education is toachiev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harm is the most important powerof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 teachers”Key Words: Zhu Ziqing, philosophy of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 education,enlightenment目录绪论……………………………………………………………………1页第一章语文教育思想的特色……………………………………………6 页第一节“立人、情爱、生存”的教育哲学………………………6页第二节“以学生为本位”的师生观………………………………9页第三节“语文训练和文化训练并重”的教学观…………………11 页第二章朱自清教育哲学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13)页第一节人格教育……………………………………………………… 13页第二节情爱教育……………………………………………………… 16页第三节生存教育……………………………………………………… 17页第三章朱自清语文教学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19)页第一节阅读教学………………………………………………………19页第二节写作教学...............................................................25页第三节口语教学...............................................................30页第四章朱自清语文教育实践对我们的启示 (35)页第一节语文教育要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35页第二节魅力?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影响力……………………………37页参考文献 (41)页后记 (44)页绪论朱自清(1898??1948),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父定居江苏扬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卓越的语文教育家。
朱自清的散文与教育观念的探索
朱自清的散文与教育观念的探索朱自清,中国现代文学家、教育家,他以优美的散文风格和独特的教育观念而为人称道。
在他的散文作品中,他表达了对教育的追求和思考,探索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一、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朱自清的散文以纯朴、质朴的文字风格闻名,他善于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现生活中微小而真实的细节。
他的散文常常以个人的真实经历为素材,通过具体事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文字流畅而饱满,充满了温情和人文关怀,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内心的触动和共鸣。
二、朱自清散文中的教育观念朱自清对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质。
他主张以人为本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他强调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朱自清在散文中还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道德素养。
他认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
他倡导培养学生的情感力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类的情感共鸣。
此外,他还强调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和社会担当的人。
三、朱自清散文中的教育探索通过他的散文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朱自清对教育的不断探索和思考。
他试图找到一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教育方式,同时又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朱自清在散文中强调师生之间的默契和情感交流,提倡和谐的教育氛围。
他认为,教师应该做到“关心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为他们提供一个平等、开放和尊重的学习环境。
朱自清还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他认为,创新是教育的核心,只有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创新的能力,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中也透露出他对中西文化的融合的探索。
他借鉴了西方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试图找到一种既有中国特色又与世界接轨的教育模式。
朱自清教学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迪
朱自清教学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迪作者:郑冬梅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7年第11期提起朱自清,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文章,认为他的美文语言优美清新,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感人,给人留下了诗一般的享受;但有谁知道朱自清先生漫长的教学生涯中那独到的教育教学思想呢?笔者通过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教学思想,发现对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仍有很多启迪。
一、了解促进鉴赏朱先生的教学思想“了解与欣赏”中,其中这个“了解”不是简单地对文本的了解,而是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我们的古代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是有久远的文化底蕴的,但许多学生并不乐意读,更不知怎样欣赏。
教师就要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厚重的文化,了解更多的欣赏方法,了解更多的现在书本中没有的东西,尤其是古代文学,才可能学会鉴赏现在书本上的东西。
我们在学习古代文学之前,要指导学生了解更多的鉴赏方法,以备学生鉴赏之需,像不同时代的文学特点,对古代文学做出来的贡献,它所处的地位,尤其是创作方法、艺术特色,要指导学生了解并体会。
有了这个了解做基本的铺垫,鉴赏文学作品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再欣赏课本上的文本就会水到渠成了。
如学习《陈涉世家》一文,可以在学习这篇文本之前,了解一下司马迁的《史记》,通过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志向和写作风格的了解,重点了解《史记》这本宏篇巨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它的体裁、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都要指导学生了解。
为了加强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喜爱,教师可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展示《史记》的魅力,像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爱上古代文学。
我们有了这些铺垫,再学习《陈涉世家》时,学生对文言文就有了很大的兴趣,而且能够很快投入到文本学习中。
二、朗读深化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读的作用”中,谈到了朗读文本对赏析的重要作用,这和我们古人的认识是相通的,古人早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说法。
我们的确要重视读文本,而我们现在的课堂主要重视的是文本赏析,像分析文本的层次、解决重点词句的含义、赏析文本的艺术特色等,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用这上面了,学生哪里还有时间来读文本。
朱自清的诵读观及其当代启示
朱自清的诵读观及其当代启示王春芳探索和总结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发掘和继承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精髓并不断创新发展是每个语文教师的义务和责任。
诵读,作为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在其被运用的过程中被历代的语文教育者不断地改造着并赋予新的成分和含义。
朱自清,作为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散文作家、古典文学的研究者、中学语文教师,他对诵读的研究以及由此形成的诵读观值得处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我们认真地玩味和思索。
为了更好地挖掘朱氏诵读观中的有益成分并对其进行扬弃,我们先对其诵读观进行必要的梳理。
一、朱氏诵读观的内涵诵读,按照《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是“念(诗文)”。
在朱自清的著述中,诵读多数是个上位概念,包含“诵”“吟”“读”“说”“吟诵”“朗诵”“朗读”等等。
[1]朱氏认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诵读,因为诵读有助于了解文章真正的含义,领会文章的意蕴、神气,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鉴赏能力。
除了能提高学生的国文水平外,还能帮助学生人格的形成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他的诵读观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诵读是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朱自清是把诵读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来论述的,他曾多层次多角度地论述诵读这个环节的过程:可以“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自己练习着读,有时还得背诵。
”还可以“看着书自己读,看着书听人家读”。
从方式上说,可以读,可以诵,可以吟、可以说,还可以吟诵、朗诵,或者吟唱。
朱自清是从文言诗文和现代白话文两个范畴来进一步阐述这个环节的具体实施的:一般地说,现代白话文要读、朗读或朗诵,文言诗文就要配以吟诵或吟唱。
如果说现代白话文的诵读要清晰响亮即朱自清所谓“清朗”的话,那么文言文的诵读则讲究“行腔使调”,韵味十足。
先说文言诗文。
朱自清对文言诗文情有独钟,他建议文言诗文“每讲完一遍,还该由教师吟诵一两遍,并该让学生跟着吟诵。
”文言诗文讲究韵律、神气(或兴味)、节奏、美感,讲究“因声求气”,单凭朗读是不足以表达气韵和神采的,要表达气韵和神采就必得“行腔使调”地吟诵。
朱自清的语文观对我们教学的影响
朱自清的语文观对我们教学的影响传统观念中的教学是教师为考试而教学、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但朱自清先生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提倡进行自由式教学,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升自己。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主要是知识上的积累,就像朱自清先生所说的学生像一个“空口袋”,教师只管往“口袋”里填充东西,却忽略了“口袋”自身的用途,不同材质的“袋子”其使用价值也不同。
朱自清以此为例,宣扬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打破知识满贯式教学,提倡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根据自身需求而学习,并提出了改进教学的建议及措施。
放眼当下的语文教育界,许多学者倡导的新式语文教育思想,都与朱自清的语文教育理念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究朱自清的语文教育理念,从中获得启发。
一、自清与语文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量学校南迁,在这期间自清先生任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与叶圣陶合著了《国文教学》《略读指导举隅》《标准与尺度》和《语文拾零》等。
自清先生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很受学生的爱戴,他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意发挥、展现学生个性,相比呆板的语文课堂,他的课堂更有张力和活力。
同时,他突破传统授课观念的影响,与具有时代先进思想的教育家积极讨论,为中国的教育开启了新的征程。
“国文教学中只须养成表达的能力和形成自己的想法即可,其精华在于发展思想,涵育情感。
”(P252-272)在分科的原则上,大多人认为前者是主要的,但自清却认为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为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
当其所处年代的其他学者在规避新发展时,他却愿意大胆尝试,力图通过自身的实践经历告诉每一位教育者,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进步和成长。
即使当时环境恶劣,战争频发,很多大学生都选择放弃学习,但他也没有放弃教学与写作,甘愿站在传授知识的前线。
二、自清语文教育理念(一)语言文字语言伴随人们生活中实际交流的需要而出现,自先前的甲骨文,到由其演化出的小篆、隶书、楷体等,再到如今的简化字,无一不彰显着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演变的特点。
读朱自清先生的《论朗读》
读朱自清先生《论朗读》后感徐州经济开发区西朱中学胡春艳那天在中语会的年会上,秦晓华老师讲到朗读,说了这样一句话:“没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论朗读》,枉做语文老师。
”回来之后,我赶快找到这本书去读。
朱自清先生强调:“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上应该重视它。
”这个言简义赅的论断,对我今后的语文教学有着现实意义的指导作用。
一、课文朗读成品主要是为“听”制作的,通过“听”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篇完整作品的情感与内容的熏陶,这往往是教师课堂讲解达不到的效果。
二、朗读是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一种重要方法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
那么如何加强呢?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就会发现: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朗读实践可以培养、巩固学生的有声语感,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文句:“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很多学生一直误读为“其∨喜洋洋者矣!”错读的原因是不理解,怎么读怎么难受。
若老师以正确的示范朗读第一次就将“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内容、情感和语气立体地传达给学生,学生立马也就理解了,不会再犯错误。
三、朗读是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朗读是培养这些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们在要学生朗读时,常采用多种的形式进行,如分角色朗读,表演等,这实际上就是说的训练。
朱自清先生还提到“背说”一法,其实就是我们通常用的复述课文,其用意也在于让朗读有效地帮助说话。
大家都知道读的能力包括朗读和默读。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默读,要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
”可见朗读对于培养默读能力的作用不容忽视。
朗读对于写作的意义和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古人最生动、最精辟的概括。
对于作文,前人还主张“耳治”“口治”,这也说明了朗读对于写作大作用,其中还包括用朗读的方法修改作文。
四、朗读教给人怎样做人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能传递情感信息,触发情感,引起心灵的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 ,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由于 “ 语言 是活 的 ,老是 在成 长 中 ,随时 吸收新 的词 汇和 语 式来变
朱 先 生 的对诵 读教 育 的重 视态度 与 现代语 文教 学 的要 求是 完全一 致 化它 自己,丰 富它 自己” ,不 断地 加 强学生 的诵 读 能力有 利 于国语 的 ,研 究 他 的诵读 教 育观对 提 高 中学 语 文教学 中诵读 教育 的水 准具 的不 断更 新 。所 以 ,诵 读教学 对 于小学 语 文教学 而 言 ,是在 培养基 有很 深刻 的借 鉴意 义 。 朱 自清 先生 明确 了诵 读教育 的概 念 , 区分 了朗 诵和 诵读 的差异 。 础 的 口语 表达 能力 ,而 对于 中学 及 以上水 平 的语文 教学 而言 ,更 多 的作 用体 现在 口语词 汇 的更新上 面 ,为汉 语 的与时 俱进提 供 土壤 。
学 过 程 中 ,发现 国文 教师普 遍 重视 阅读 与写 作教 育 ,而忽 视 了对学 时的节 奏 、语气 等 艺术性 的 指标 ,而 应关注 于学 生在 诵读 过程 中是 生诵 读 能力 的培养 。他 以 自己长期 的教学 体验 为 基础 ,结 合一 些更 否能 把握 住文章 的中心 思想 和层 次结 构 ,并掌 握文 章的 构思 技巧 和 早期 的 教育 大师对 诵 读作 用 的研究 ,撰 写 了 《 朗读 》 、 《 读教 写作 手法 ,给 后续 的 阅读与 写作 课程 中对 文章 内容 的欣 赏与 写作 技 论 诵
2 1年第 7 02 期
Cnetno ude col o huh ot i fah nr s o f og t no d h s t
—窿衄
课 岁 丈 语
朱 自清 的诵读教 育观对现代语文教 学的启 示
王 坚定
( 州幼儿 师范 学校 ,江 苏 常 州 2 36) 常 114
【 摘要 】朱 自清先 生对诵读的重视是其独特的语文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定义、作用、实行标准三个角度概括性地说明了
优 秀 学生 ,叶圣 陶先 生称 “ 是个尽 职 的胜任 的 国文教 师 和文学 教 须围 绕这一 目的展 开 ,否 则诵 读就 会变 质为 朗读 ,并不 能提高 学生 他 师 ” , “ 语 文教 学 方 面说 , 他 真 是 个全 才 ” 。朱 先生 在 语文 教 的语 文水 平 。这 说 明诵 读不 同于 朗读 ,不必 过 于重视 学 生诵读 文章 就
一
。
朱 自清先 生长 期担 任清 华大 学 中文 系主任 ,一 直奋 斗在 语文 教 诵 读教 育 ,可 以增进学 生 对所 读文 章 的理解 ,并提 高 其写 作水 平 , 也就是 所谓 的 “ 听说 读写 ” 四者 的相互 增益 作 用。 同时诵 读教 学必
学 第 一线 ,以严谨 的治 学态 度和 崇高 的教 育理 想培 养 了一届 同与诵 读 。黄仲 苏 先生认 为 “ 诵读 ”这 两个
同时 ,朱 先生 认 为诵读 教育有 利于 学生 语法 水平 的提高 。他 引
字 ,诵 为 “ 读之 而有 音节 者 ” ,所 以诵 就 是有 音节 的读 。朱先 生将 入 了胡适 先 生的 “ 国语 的 文学 ,文学 的 国语 ”的概 念 。认为 相 比较
黄 先生 所理 解 的诵 读改称 为 朗诵 ,相对 地 ,他认 为 诵读 是一 种培养 魏 黎两位 先 生所 关注 的台湾 地 区的 国语普 及 问题 ,大 陆地 区更存 在 学 生 的 了解 和 写作 的能 力 的教学 过程 。朱 先生 认为 ,鉴 别 朗诵运 动 和诵 读 教学 的方 法 是看 这一 活动 的 出发 点是否 是语 文教 学 。他说 , “ ‘ 的 国语 ’虽然 也在 成长 中 ,却似 乎慢 些” 的现象 。这 一 问题 学 在 现代语 文教学 中也普 遍 存在 ,即学 生 的语法 知识 不 足 ,不论是 阅
于 听说 ” 的现象 ,这 对于 学 生 的长期 发展 是不 利的 。而 义务教 育 语 先 生和 黎先 生强调 这 一 问题 ,主要 是针对 当 时国语 在 台湾地 区不普
文新课 程 标准 要求 明确 规 定 : “ 各个 学段 的 阅读教 学都 要重 视 朗读 及 的难 题 ,通过 诵读 文章 来代替 训 练较 为 困难 的 “ ” 的过程 ,逐 说 和 默读 。加强 对 阅读方 法 的指导 ,让 学生 逐 步学会 精 读 、略读 和浏 步提 高初学 者 的 口语 能力 。朱 先生 认为 在 国语较 普及 的大 陆地 区 ,
学与 “ 文学 的 国语 ” 、 论 诵读 》 等多 篇文章 来批 判这 种忽 视 诵 巧 的运用 的教学 起 到预理 解和 初步 把握 的作用 。 读 的语 文教学 态度 。 朱 先生 在与 同时 代的著 名语 言文 字学 家魏建 功 、黎锦 熙等 先生
现在 的中学语文教学依然普遍存在 “ 动笔多于动嘴,读写多 进行 交 流 以后 ,认 为诵 读对 口语 的 效用 “ 我们容 易忽 略 的” 。魏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