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复习课程教案-考点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强盛
-- 消极影响:潜伏危机:王国
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边境匈奴问题。
“有为”
汉武帝刘 彻(公元 前156年~ 前87年)
知识链接:汉武帝 “有为”的表现
政治:必修1: (1)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 (2)加强皇权: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 作的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 以削弱相权; 经济:必修2: 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制富商大贾 的势力,稳定物价。实行货币官铸、盐 铁专卖、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等。 军事、外交:课外补充: 成功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等 思想:接受新儒学
6、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
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
①举贤良对策
②重用文学儒者
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
7、(2010天津)《史记》载:汉武帝时, “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 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 材料主要表明
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不同:
1.先秦儒学只是百家之一,而新儒学被独尊
2.先秦儒学关注现实问题,而新儒学的神学 色彩浓厚。
3.先秦儒学与入仕不挂钩,而新儒学则“学 而优则仕”。 4.先秦儒学处于充实发展中,而新儒学则长 期被当作“圣经”。
考试说明: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复习思路
一、提出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二、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三、提出后的实践:汉武帝“独尊儒术” 四、结果:儒学成为正统
一、提出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无为而治” 表现: 休养生息政策
(道家)
影响 --积极影响":经济恢复和增强,
三、为推广儒学,汉武帝采取了哪
些尊儒措施?
1、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2、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五经博士为教官;
——儒学垄断教育 3、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
——凭儒学入仕 4、郡县设学校。
——儒学在民间独尊
四、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 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A. 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D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4、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的形成
B 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儒学成为官方哲学与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
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思考:如何正确看待董仲舒的思想?
①“大一统”主张值得发扬,它符合中国发展 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可取,应当鼓励各 种学术思想自由争鸣。 ②“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 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 却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③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摒弃。 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 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道德,身心修养层面的社会功能下降。
3、实质: 思想文化专制
1、(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30题)汉武帝采纳 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C
wk.baidu.com
2、(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13题)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 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 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1、春秋战国:儒 子家荀创子立的和总发结展和时改期造。,由体孔系子更创加立完,整经,孟但 未受统治者重视。
2、西汉:儒家改造与独尊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学,形 成适应专制集权的封建神学体系;汉武帝独 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3、宋明: 儒学转型与成熟时期。宋代,程朱理学标 志着封建伦理体系形成;明初理学官学化, 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明代王阳 明心学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 唯心主义演变。
(2)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天神子化受皇命权于,天适,应天了下加受强命君于权天的子需”要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3)“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适应了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4)继承“仁政”:主张限田、薄敛、省赋役
董仲舒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
(1)使儒家思想政治制度化
(2)使儒家思想宗教化 总之: 政治制度层面的作用上升;作为伦理
晚年著《春秋繁露》
创制新儒学体系
“新” 新儒学
在何处?
董仲舒糅合了 道 家、 法 家、阴阳五行 家的思
想来改造儒学,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 系。
二、董仲舒新儒学的提出
2.新儒学的内容: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春秋大一统 “—臣—愚强以调为统诸一不,在适六应艺了之加科强、中孔央子集之权术的者需,要皆绝其道……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的形成
1、董仲舒生平(前179 ---前104年)
博览群书,专心致志(“三年不窥园”“乘马不知牝 牡”)经历文、景、武帝时代,汉代儒学代表、大学问 家、是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
汉武帝举贤良对策,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 策》受赏识、为官
4、明清: 对儒学的继承和批判时期。出现反对专制蒙 昧、倡导经世致用的早期启蒙思想。
春秋至汉儒家思想地位的变迁: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孔子)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孟子、荀子)
→秦朝,遭到打击(焚书坑儒) →汉初,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董仲舒)
考点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程标准: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
C 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3、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 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 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 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 理解,不正确的是:
国教的共同原因是( )
A.道德感召
B.君王爱好
D
C.信徒日众
D.统治需要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 书坑儒”是相同的。你认为上述观点是 否有道理?请说明理由。
有道理。 两者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质上都 是思想文化专制。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专制: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