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治疗
猪链球菌传播的途径是,猪链球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猪链球菌传播的途径是,猪链球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猪链球菌可经多种途径感染,伤口和呼吸道是主要传染途径,母猪经呼吸道会传染给哺乳仔猪。
猪链球菌病是养猪业中的一种常见细菌性疾病,链球菌造成的脑膜炎和非典型症状使猪的死淘率平均在5%以上。
患有猪链球菌脑膜炎的猪会表现出食欲不振、发烧、皮肤发红、平衡能力差等现象。
一、猪链球菌传播的途径是1、猪链球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感染,伤口和呼吸道是最主要的传染途径。
母猪一般会经过呼吸道传染给哺乳仔猪,初生仔猪可能会因为切除犬齿、断尾、打耳号、阉割、注射时消毒不严、地面粗糙而导致皮肤擦伤、床面上的毛刺创伤皮肤等,这些情况均可使细菌通过伤口侵入。
部分猪也可通过接触和食入被脓肿排出物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粪便而感染。
2、猪链球菌病是养猪行业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细菌性疾病,链球菌会产生脑膜炎和非典型症状,这2种疾病造成的死淘率平均在5%以上。
而且加上饲料损失和治疗费用,会给养猪行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感染人群主要为屠宰场工人。
3、猪链球菌病毒主要会引发脑膜炎和其他组织器官败血症病变,当猪患有猪链球菌脑膜炎时就会产生食欲不振、发烧、皮肤发红、平衡能力差、瘫痪、颤抖或抽搐的现象,严重时可引发失明、耳聋,甚至死亡。
二、猪链球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病猪和带菌猪是猪链球菌病的主要传染源,除了病猪和带菌猪之外,家禽、马、羊、鹿、鸟等也可能携带病菌。
一般在正常情况下细菌是不会引起发病,但在一些情况下,比如细菌变异产生毒力就会导致猪链球菌病发病。
2、猪圈潮湿阴暗、卫生脏差、母猪突然断奶、混群、气候突变、高温高湿等因素都可能降低猪的抵抗力,导致感染猪链球菌病。
对病死猪处置不当和运输工具消毒不到位也会传播此病,由于该疾病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伤口接触感染,在分娩时也可使仔猪感染猪链球菌病。
3、预防时要在本病常发的地区或猪场进行链球菌疫苗免疫接种,按瓶签标注的头份,每头份加入20%生理盐水1毫升溶解稀释。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猪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下面将介绍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以及综合防治措施。
流行特点:1. 季节性流行:猪链球菌病在寒冷的冬季和潮湿的季节易发生流行。
这与低温和湿度有利于病原菌的生存和传播有关。
2. 并发症流行:猪链球菌病易与其他疫病同时发生并发症,如鼻炎、肺炎、脑膜炎等。
3. 传播途径多样:猪链球菌可通过直接接触、气溶胶传播、消化道传播、性传播等途径传播。
4. 群体感染:猪链球菌病在养殖场内易发生群体感染。
一旦有感染病猪进入养殖场,很容易通过接触、饮食等途径传播给其他健康猪。
综合防治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加强猪场卫生管理,定期清洗和消毒猪舍、饮水系统和饲料器具,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合理饲养、科学饲料配制,增强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 健康检疫:加强猪的健康检疫工作,对新引进的猪应进行检疫隔离观察,并定期进行体温监测和疫苗接种。
3. 临床治疗:一旦发现病猪,应立即进行临床治疗,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和药物进行治疗,注意用药剂量和疗程,防止细菌耐药。
4. 疫苗防控:可采取疫苗接种控制猪链球菌病的流行。
选择有效的疫苗,按照生产厂家的推荐使用疫苗制定疫苗接种计划,保持猪的免疫力。
5. 防止交叉感染: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减少人员、车辆和货物的外部污染。
严格实施人、车进出猪场的消毒制度,防止外来病原体的传入。
6. 健康养殖技术:加强养殖员的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养殖员的卫生意识和防病意识,掌握健康养殖技术,减少病原菌传播的机会。
7. 加强监测和报告:疫情监测和报告是控制猪链球菌病流行的重要手段。
养殖场应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包括季节性流行、并发症流行、传播途径多样以及群体感染等。
为了防治猪链球菌病,我们应加强饲养管理、健康检疫、临床治疗、疫苗防控、防止交叉感染、健康养殖技术以及加强监测和报告等综合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症状有哪些 怎么治疗
猪链球菌病症状有哪些怎么治疗概述: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传播方式为空气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该病症状包括高热、呼吸急促、咳嗽、流鼻涕、皮肤发红、关节肿痛等。
猪链球菌病对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的影响,严重时会导致猪的死亡。
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病的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疫苗等。
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传播方式为空气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该病症状包括高热、呼吸急促、咳嗽、流鼻涕、皮肤发红、关节肿痛等。
猪链球菌病对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的影响,严重时会导致猪的死亡。
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病的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疫苗等。
链球菌和猪副都是革兰氏阳性球菌,但它们存在以下区别:形态特征:链球菌为圆形或半圆形,直径一般在0.51微米之间;猪副则为短杆状或卵圆形,长度一般在11.5微米之间。
血清学特征:链球菌根据血清学特征可分为不同的型号(如A型、B型、C型等),而猪副则没有血清学分类。
病原学特征:链球菌主要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葡萄球菌性咽喉炎、风湿热等疾病;猪副则主要引起猪的副伤寒、败血症、关节炎、肺炎等疾病。
宿主特异性:链球菌可以感染人和动物,而猪副则主要感染猪。
传播途径:链球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直接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播;猪副则主要通过摄入或吸入被污染的食物、水源、空气等途径传播。
因此,虽然链球菌和猪副都是革兰氏阳性球菌,但它们存在着不同的形态特征、血清学特征、病原学特征、宿主特异性和传播途径等方面的区别。
猪链球菌病的症状高热:猪链球菌病引起的猪体温升高,通常高于40度。
呼吸急促:病猪呼吸急促、困难,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
流鼻涕:病猪可能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
皮肤发红:病猪可能出现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等症状。
关节肿痛:病猪可能出现关节肿痛、运动受限等症状。
在严重的情况下,猪链球菌病还可能导致猪体重下降、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甚至会导致猪死亡。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与临床症状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与临床症状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了解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对于疾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一、流行特点1、传染源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病猪的鼻液、唾液、尿液、血液、肌肉、内脏等组织器官中都含有大量的猪链球菌。
康复猪在一定时间内也可带菌并排毒。
2、传播途径猪链球菌病的传播途径多样。
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
接触病猪或其污染物、食用未煮熟的病死猪肉等都可能导致感染。
此外,在生猪屠宰、加工等过程中,人员也容易接触到病原体而感染。
3、易感动物猪是猪链球菌病的最易感动物,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都可能感染。
但仔猪和架子猪相对更易发病,且死亡率较高。
4、流行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高温高湿的夏季和初秋季节较为多见。
这可能与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有关。
5、诱发因素猪群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应激等因素都可能诱发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和流行。
6、区域性猪链球菌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但在一些养殖密集、卫生管理不善的地区,发病更为频繁和严重。
二、临床症状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因菌株的毒力、感染途径、猪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1、败血型最急性型: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43℃,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急促,结膜潮红,流泪。
有的猪出现便秘,有的猪出现腹泻。
常在发病后 1-2 天内死亡,死亡率极高。
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稽留热。
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废绝。
眼结膜潮红、流泪,有浆液性鼻液。
颈部、耳部、腹部等部位皮肤出现紫红色出血斑。
部分猪出现关节炎,关节肿胀、疼痛,跛行。
病程一般为 2-4 天,若不及时治疗,多以死亡告终。
2、脑膜炎型多见于仔猪。
病初体温升高,不食,便秘。
随后出现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盲目走动、转圈、空嚼、磨牙、仰卧、后肢麻痹等。
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 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
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呢?在处理猪链球菌病时,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因为本病是人畜共患病),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
1、猪链球菌病怎么预防①加强管理,提供给猪群充足的营养。
控制猪的饲养密度做好猪舍通风、保温工作,减少各种猪群的混养、混群次数。
有条件的猪场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
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
②做好猪场、猪舍的消毒工作。
特别是空舍的消毒,可以采用下列方法:猪舍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2%~3%氢氧化钠水溶液泼酒1~2次,再清洗干净,然后用酚类如复合酚按1:300对空栏进行消毒,空置3~5天再进猪。
发病时复合酚可按l:l00进行带猪消毒,2~3天消毒一次。
2、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1)脑膜脑炎型和败血型:群体发病,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1.5千克十磺胺嘧啶钠800克十三甲氧苄氨嘧啶(tmp)l50克十碳酸氢钠l000克,连用7天。
3天后把以上药物中的磺胺嘧啶钠用量减至500克,三甲氧苄氨嘧啶(tmp)的用量减到l00克。
(2)关节炎型和化脓性淋巴结炎型:仔猪发病时可在3日龄、21日龄各肌注速解灵0.3ml/头、0.5ml/头。
中大猪出现关节炎型链球菌病时,以50千克猪为例,可采用“夏天无”注射液10ml(每2ml 包含原阿片碱0.4毫克)十先锋霉素l克十地塞米松2ml混合肌注,每天2次,连用5~7天,有一定的效果。
(3)流产型:可采用疫苗免疫与药物结合进行治疗。
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左旋氧氟沙星150克十林可霉素150克,连用l周,停5天,再在每吨饲料中添加2%纽氟罗1.5千克十阿奇霉素100克,连用7天效果良好。
3、猪链球菌病的疫苗选择在使用疫苗进行防疫时,必须要考虑所用疫苗的型号是否与发病猪场相同。
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送检对病猪进行分离鉴别型号,再选择疫苗或者对猪群免疫后生产情况进行跟踪统计,看生产情况是否有改善,是判断疫苗的有效性的关键措施,必要时可采用自家苗,因为纯化疫苗比全菌疫苗产生的补体结合抗体效率高,效果明显。
猪链球菌传播的途径有哪些?猪链球菌--治疗方案?
猪链球菌传播的途径有哪些?猪链球菌治疗方案?猪链球菌传播的途径有哪些?猪链球菌是危害非常大的猪病,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发的造成的,其特征有脑膜炎、败血症、关节炎和淋巴结炎,那么猪链球菌传播的途径有哪些?猪链球菌治疗方案有哪些?猪链球菌传播的途径有哪些?猪链球菌是危害非常大的猪病,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发的造成的,其特征有脑膜炎、败血症、关节炎和淋巴结炎,那么猪链球菌传播的途径有哪些?猪链球菌治疗方案有哪些?猪链球菌传播的途径有哪些?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易感。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通常以夏季7-10月份出现大面积流行,发病多,死亡率效高。
病猪和带菌猪是重要的传染源,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猪肉、内脏和废弃物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原因,猪链球菌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经皮肤、粘膜创伤感染。
猪链球菌感染的三种类型1.败血型分为急性、急性和慢性。
其中,急性病例主要见于流行初期,发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见任何异常症状猪就突然死亡。
急性型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30C,出现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鼻腔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呼吸急促,间有咳嗽,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出现跛行,病程稍长,多在1~3天内死亡。
慢性型病例多由急性转变而来,病猪多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高度跛行,甚至不能站立,严重的可瘫痪,病程可达2~3周。
2.脑膜炎型以脑膜炎为主要症状。
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盲目走动、转圈、空嚼、磨牙、仰卧、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呈游泳状划动。
病程短的几小时,长的1~5天,致死率极高。
病程长的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
3.淋巴结脓肿型该型是由猪链球菌经口、鼻及皮肤损伤感染而引起,多见于断奶仔猪和育肥猪。
主要表现为在颌下、咽部、耳下、颈部等部位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
病程3~5周。
猪链球菌治疗方案治疗方案一:高热通治+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用法:高热通治0.05-0.2ml/k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15ml/次,混合肌注,每日2次,连用4天。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 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其中猪是主要传染源。
该病在人类中不常见,但普遍易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部分患者会留下后遗症。
猪链球菌病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以败血症、脑膜炎、多发性关节炎等为主要临床特征。
猪链球菌病可由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猪链球菌、马链球菌马亚种等多种链球菌引起。
由于该病临床症状复杂,且危害严重,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链球菌病的病原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1、病原猪链球菌外形呈圆形或椭形,略成橄榄状,直径0.6~1.Oum,没有芽孢和鞭毛,呈长、短链状排列。
长链由20~30个菌体组成,短链由4~8个菌体组成。
链球菌革兰染色阳性,多数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少部分为厌氧菌。
猪链球菌按照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日前可分35个血清型,其中致病性较强的血清型有1型、2型、7型、9型、1/2型和14型。
链球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60℃可致大部分链球菌灭活,煮沸可迅速将其杀死,低温条件下可存活1 50天以上,在干燥的环境下也可存活数天。
链球菌对一般消毒药均敏感。
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抗菌素以及磺胺类药物均敏感。
2、流行特点猪链球菌病呈地方性流行,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流行,以气候炎热且潮湿的7~10月发病率最高。
该病可引起猪、牛、羊、马、猫、犬等多种动物感染发病,以猪易感性最强,危害程度最大,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会有不同,以妊娠母猪和仔猪症状较为严重。
该病为人畜共患病,主要以从事养殖、生猪肉加工以及销售等活动的人群为感染对象。
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以消化道、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为主要传播途径,健康猪可通过直接接触病猪及带毒猪被感染,也可通过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器具等被感染,新生仔猪可在患病母猪分娩过程中被感染。
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3篇)
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近期,___省资阳、内江等地区发生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由c、d、e 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属于二类动物疫病。
链球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在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和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诱导下,会引起动物和人发病。
猪链球菌可以通过伤口、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给人。
根据___部___《___加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紧急__》(卫发电___号)、___市卫生局《___加强对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防治工作___》(沪卫疾控___号)文件精神,为加强我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预防控制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订本工作预案。
一、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短,平均常见潜伏期2~___天,最短可数小时,最长___天。
病人感染后起病急,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严重患者发病初期白细胞可以降低或正常。
重症病例迅速进展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出现皮肤出血点、瘀点、瘀斑,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
可表现出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软___坏死、筋膜炎等。
少数病例在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基础上,出现化脓性脑膜炎表现。
部分病例表现为脑膜炎,恶心、呕吐(可能为喷射性呕吐),重者可出现昏迷。
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皮肤没有出血点、淤点、淤斑,无休克表现。
二、疫情监测(一)信息收集区疾控中心要加强信息收集工作,及时了解国内外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动态(范本),同时加强与农委、畜牧兽医部门的信息沟通,了解家畜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为预警和决策提供依据。
(二)病例监测各医疗机构的感染性疾病科、内科、儿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在诊疗过程中发现畏寒、高热、伴有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昏迷等全身中毒症状患者,应按照《人-猪链球菌病诊断标准(参考标准)》做好甄别、诊断工作,应重点询问病人发病前___天内是否有与病死猪(羊)接触史,如宰杀、洗切、销售等流行病学史。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防控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防控措施猪链球菌病,又称猪环球菌病,是一种由猪链球菌引起的疾病。
猪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表面。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是在养猪密集的地区,对猪群健康和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科学了解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防控措施对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流行病学特点:猪链球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消化道传播等。
在猪场内,猪链球菌的传播主要通过猪之间的直接接触和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尤其是在猪群密集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
猪链球菌也可以通过猪的粪便和尿液排泄到环境中,污染饲料和饮水,引起猪链球菌病的传播。
临床表现:(一)急性型猪链球菌病:主要表现为高烧、呼吸困难、咳嗽、无力、食欲减退、粘液鼻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导致猪的死亡。
(二)慢性型猪链球菌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急促、发热、消瘦、肺气肿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猪的健康和生长状况,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益。
(三)亚临床型猪链球菌病:症状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存在潜在的传染性和潜在的危害。
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一)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猪舍和饲料存放库房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并保持通风良好,减少细菌的传播。
(二)加强饲养管理:合理安排饲料和饮水,保证猪群的充足营养和充足的饮水,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发病率。
(三)做好疫苗预防:根据猪链球菌的特点,采取全株疫苗和分离蛋白疫苗接种,对猪进行定期的疫苗预防,增强猪的免疫力。
(四)加强疫情监测: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猪链球菌病的患猪,并做好隔离和治疗,防止疫源的扩散。
(五)加强畜禽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畜禽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处置体系,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控制传染源,防止猪链球菌病的传播和扩散。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猪群健康和生产效益的传染病,对于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疫苗预防、加强疫情监测和加强畜禽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等。
猪链球菌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猪链球菌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猪链球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食物链传播和空气传播。
食物链传播主要
是由于饲料、饮水、环境污染等引起的。
空气传播则主要是通过猪之间的
接触或者病原体携带者的飞沫传播。
为了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防控措施。
1.严格生物安全措施:建立完善的养猪场隔离制度,控制人员和物资
的进出,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定期对场内场外进行消毒、清洁工作,保持
场地卫生。
2.饲养环境管理:确保猪舍通风良好,避免空气湿度过高。
定期清理
猪舍内外的环境卫生,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3.营养管理:提供合理的饲料,确保猪的免疫功能正常。
合理调配营
养物质,增强猪的抵抗力,降低感染机会。
4.疫苗预防:合理使用疫苗,加强猪的免疫力。
疫苗接种应根据病情
和流行病学调查制定,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5.病原监测:建立病原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控制病原的传播。
对可
能存在病原菌的环境和饲料等进行采样检测,确保猪场的安全。
6.个体防控:及早发现病猪,隔离并及时治疗,避免猪链球菌的传播。
及时清理死猪及粪便,避免病菌的滋生。
7.加强养殖管理: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是预防猪链球菌的关键。
定期
对猪群进行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对猪链球菌病的防控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综合管理。
通过健全
的生物安全措施、良好的环境管理、合理的营养管理、科学的疫苗预防、
定期的病原监测以及个体防控和养殖管理的加强等手段,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的传播,提高猪的产出和养殖效益。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分析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分析【摘要】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猪场的养殖产生较大影响。
本文从猪链球菌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防控策略以及防治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
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和粪便传播等方式。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定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和疫苗接种等方法。
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防控策略包括提高畜禽场卫生、加强检疫和监测等措施。
防治效果评估需要通过长期监测和数据统计来评定。
综合防治策略应该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和快速响应等方面。
建议在日常养殖中加强卫生管理、加强养殖者的防疫意识,从源头上控制猪链球菌病的传播,以保障猪场的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防治重要性、危害性、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防控策略、防治效果评估、综合防治策略、防治工作建议1. 引言1.1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重要性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由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对养猪业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重要性不容忽视,因为这种病害可以导致猪只生长受阻、发热、食欲不振、肺部感染等症状,甚至导致猪只死亡。
猪链球菌病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生爆发,将会对整个养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预防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地防治猪链球菌病,养猪户需要重视做好疫情的监测与预防工作。
定期监测猪只的健康状况,加强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病原菌的传播。
加强饲料卫生管理,保证猪只的日常饲养水平,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免疫屏障,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多种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猪链球菌病的发生率,保障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猪链球菌病的危害性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主要危害为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该病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猪群中,尤其在幼猪和生产母猪中更为严重。
病原体侵入猪体后,会引起猪群中发病率增高、生长缓慢、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分析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分析
猪链球菌是一种致病性强的细菌,能引起多种疾病,包括猪膜性肺炎、败血症、关节炎、流产等,给猪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猪链球菌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防治猪链球菌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常用的生物控制剂包括乳酸杆菌、枯草
芽孢杆菌等。
这些益生菌能够在显著降低菌群密度的同时,增强动物肠道免疫功能,抑制
病原菌的生长,减少病原菌的侵入,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猪链球菌病的作用。
2.疫苗防治
疫苗是预防猪链球菌病的有效手段。
目前市场上有不同类型的疫苗可供选择,可以分
为灭活疫苗和酵母表面显示疫苗。
这些疫苗能够诱导猪体产生免疫力,从而防止感染猪链
球菌病。
同时,疫苗的使用也能大大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了抗生素抗性菌株的出现。
3.环境卫生防治
环境卫生是防治猪链球菌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应该加强猪圈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同时要保持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
要防止野生动物进入猪圈,并加强场地管理和隔离措施。
4.合理使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防治猪链球菌病的重要手段。
研究表明,长期过量使用抗生素会
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从而影响疫苗的效果和治疗效果。
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控制病
情发展,减少疾病反复发作,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综上所述,防治猪链球菌病需要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包括生物防治、疫苗防治、环
境卫生防治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只有在多种手段的协同作用下,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猪
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感染用什么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猪链球菌感染用什么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1、西药治疗:每公斤体重注射1毫升链球菌病注射液+0.15毫升齐鲁制菌磺注射液,每天注射1次,连用3天。
2、中药治疗:准备白毛夏枯草、野菊花、忍冬藤各60克,紫花地丁30克,七叶一枝花15克,全部煎汁后拌料喂服,每天喂服1剂,连用3剂。
3、预防方法:做好宰前检疫、宰后检疫、市场检疫工作,发现病猪后要隔离治疗,发病猪圈要用3%溴药水做消毒处理。
一、猪链球菌感染用什么药1、西药治疗对病猪使用链球菌病注射液+齐鲁制菌磺注射液,每公斤体重的注射量分别为1毫升、0.15毫升,每天注射1次,连用3天即可(齐鲁制菌磺注射液只需使用1次)。
2、中药治疗准备30克紫花地丁、60克白毛夏枯草、60克野菊花、15克七叶一枝花、60克忍冬藤,然后全部煎汁,拌料喂服,每天喂服1剂,连用3剂即可。
3、预防方法(1)做好生猪收购检疫工作,比如宰前检疫、宰后检疫、市场检疫。
(2)发现病猪后应隔离治疗,发病猪圈要用3%溴药水进行消毒,也可以使用5-10%生石灰水、1-2%烧碱做消毒处理。
(3)病猪要经过2周后才能宰杀,宰杀后猪肉需经过高温无害化处理才能出售。
(4)对猪进行阉割、注射、接生断脐等手术时,需严格消毒,避免感染。
(5)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对猪注射链球菌氢氧化铝疫苗时,不管猪的体型有多大都只能注射5毫升。
注射1毫升猪链球菌弱毒苗后,可产生6个月的免疫期。
二、猪链球菌感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1、病猪、带菌猪是此疾病的主要传染源(带菌率约为20-40%左右),羊、马、家禽、鸟类等动物也有可能携带此病菌。
正常情况下此病菌不会发病,但细菌变异后产生的毒力会传播此疾病。
2、猪受到混群、气候突变、高温高湿、猪圈潮湿阴暗、卫生脏差、突然断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抵抗力下降,继而感染此疾病。
3、未对病死猪做出合理处置、未对运输工具进行彻底消毒也会传播此疾病。
4、小猪分娩时也可能会感染此疾病,通过呼吸道、皮肤伤口接触也可能会产生感染。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具有一定的流行特点。
本篇文章将介绍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以及综合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消化道和皮肤直接接触传播。
这种病从出现症状到死亡往往只有数小时,流行速度极快。
另外,猪链球菌病易于在猪群中传播。
因此,猪场一旦爆发猪链球菌病,将会有很多猪被感染,造成疫情。
猪链球菌病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就是易于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存活。
当气温较低时,猪链球菌可以在猪舍中存活数周,甚至更长时间。
这也为该病在猪场中的流行提供了条件。
综合防治措施猪链球菌病的防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早期防控猪链球菌病在早期防控中,首先要做好传染病监测工作。
当出现病症时,必须及时隔离病猪,同时加强对猪群健康状况的监测,切断传播途径。
另外,要对猪舍、设施以及人员等进行全面消毒。
制备有效疫苗是预防猪链球菌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目前比较常用的疫苗有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但需要注意的是,疫苗的接种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有些猪已经感染了该病,疫苗的预防作用就会减少。
同时,环境卫生的改善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3) 抗生素治疗当猪链球菌病已经出现在猪群中时,需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抗生素是最常用的一种药物。
选择的药物应保持敏感性,同时需要对药物剂量、疗程等方面进行合理使用。
当然,对于经常使用抗生素的猪,也需要进行抗生素断奶等措施。
(4) 科学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猪链球菌病的流行。
饲养环境的改善、饲料的合理配制以及疫病检疫工作的严格执行,都是猪链球菌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如避免空气污染,定期清理猪舍、加强饮水卫生等。
总之,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病需要全面、综合的措施,并且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对猪舍、设施等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理,并加强病例监管,及时发现和隔离病猪。
这样才能够保持整个猪群健康,生产高质量的猪肉,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
怎样防治猪链球菌病
THANKS
[ 感谢观看 ]
症状
患猪可能出现高热、呼吸困难、 皮肤出血、流产等症状,人感染 后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心内 膜炎等。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04
传播途径
猪链球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 化道传播,也可通过伤口传播
。
易感动物
猪、牛、羊等家畜易感,人也 存在感染风险。
流行季节
无明显季节性,但夏秋季节多 发。
地区分布
全球范围内分布,但以亚洲地 区较为常见。
和能力,确保监督工作规范、有效。
强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03
制定科学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方案,加强疫病监测和预警,及
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提高公众卫生意识
1 2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 ,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患病动物和其分泌物、排泄物等。
注意事项
在接种猪链球菌病疫苗时应注意观察猪只的反应情况,如出现发热、食欲不振、 注射部位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处理。同时,应避免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以免影响 免疫效果。
疫苗研发与展望
研发方向
目前,猪链球菌病疫苗的研发主要集中在灭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领域。未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 不断发展,基因工程疫苗将成为研究的重点。同时,针对不同血清型的猪链球菌病疫苗的研发也将得 到进一步发展。
展望
随着人们对猪链球菌病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未来疫苗的研发将更加注重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同时,针 对不同地区、不同养殖模式的猪链球菌病疫苗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为防治猪链球菌病提供更加有效 的手段。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猪类健康的传染病,引起了众多养猪户的关注。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主要包括发病原因、流行途径、症状特点及传播机制等方面,针对这些方面的特点,制定科学的综合防治措施是减少疫病发生、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的关键。
一、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1. 发病原因:猪链球菌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该细菌能在猪体内引起一系列病变。
当猪链球菌暴发时,会引起猪群中相当数量的猪出现病症,甚至导致死亡。
2. 流行途径:猪链球菌通过粪便、尿液、唾液以及呼吸道分泌物等多种方式传播,并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当猪链球菌感染的猪与健康猪接触时,轻易造成病菌的交叉感染。
3. 症状特点:猪链球菌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腹泻、厌食、抖动、死亡等表现。
患猪体温增高,呼吸急促,消化道功能受损,容易被其他疫病感染,严重危害猪的健康。
4. 传播机制:猪链球菌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粪-口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
大量猪头聚在一起、饲养环境脏乱等因素,极易引发猪链球菌暴发,使得猪链球菌疫病呈暴发流行态势。
二、综合防治措施1. 加强疫病监测:加强猪群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猪链球菌病的疫情趋势,采取紧急措施阻止病原细菌扩散。
2. 消毒环境:维持猪舍及周边环境的清洁卫生,积极消毒,并注重通风换气,减少病原菌的滋生环境。
3. 个体隔离:一旦发现猪链球菌感染的猪,立即实施个体隔离措施,防止其与健康猪接触,避免传染扩散。
4.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饲养密度,避免过度饲养和环境不足,保持猪舍干燥通风,控制饲料水质量和食槽的卫生,保持猪队健康。
5. 加强营养保健:给予猪群充足的高质量饲料,保障猪群健康,并加强对潜在感染风险的防控。
6. 注重猪群免疫:定期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加强疫病防控,提升猪群抵抗力。
7. 定期排除疫病传染源:定期对猪群进行排查,发现有病猪及时隔离和进行治疗,避免病菌的传播。
8. 建立应急预案:在猪链球菌病的暴发期间,建立科学有效的疫情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理,避免疫情扩散。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由猪链球菌引起的疾病,主要在猪群中传播。
这种疾病对猪的健康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养猪户对这种疾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为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猪链球菌病的病因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来自患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包括呼吸道分泌物、眼部分泌物和粪便。
猪链球菌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皮肤创伤和消化道感染的途径传播。
病原体还可以通过人员、工具、车辆、设备等间接传播。
提高猪场的卫生水平和加强病原体的消毒工作是预防猪链球菌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粘液性鼻涕、流涎、呼吸困难、厌食、体重下降等,严重者还会出现肺炎、心包炎、脓毒血症等并发症。
患病猪的生长速度减缓,饲料转化率下降,生产性能明显下降。
早期病猪表现为发热,呼吸急促,流清鼻涕,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轻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亡。
一旦发现猪链球菌病症状,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1. 临床症状和病史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如猪只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流清鼻涕等。
畜主需注意猪只是否接触过患病猪只,是否进行了隔离,以及猪场的卫生状况等。
2. 病原学检查猪链球菌的病原学检查包括细菌培养、涂片染色、血清学检测等。
培养阳性的细菌是确诊猪链球菌病的依据,而涂片染色和血清学检测则可以提供辅助诊断的关键信息。
3. 分子生物学检测PCR技术可以检测病原体的DNA或RNA,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能够在疾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1. 加强猪场卫生管理定期清理猪圈内的粪便和灰尘,保持猪场的通风、干燥和洁净。
对猪场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消毒,并加强人员、车辆、器具的消毒管理,以降低猪链球菌的传播风险。
2.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饲养和饲料管理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增强身体抵抗力,从而减少感染猪链球菌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链球菌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治疗一、概念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群的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
是一种多型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
二、病原链球菌(stroptococcus)属于G+球菌,种类很多,现已分离出35个菌株,分为32个荚膜型,视频大全尽在农帮网其中9—14亚型可引起仔猪发病。
生物学性状:(一)形态染色球形或卵圆形,直径0.6~1.0um,呈链状排列,短者4~8个细菌组成,长者有20~30个细菌组成。
幼龄培养物大多可见到透明质酸形成的荚膜。
无芽胞,无鞭毛,革兰氏染色阳性。
(但在陈旧培养基或脓液标本中常呈阴性)(二)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有些为厌氧菌。
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中需加有血液、血清、葡萄糖等才能生长。
最适温度37℃,最适PH7.4~7.6,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光滑、圆形突起小菌落,不同菌株有不同溶血现象。
(三)、生化反应能发醇简单的糖类,产酸不产气。
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汗或1%去氧胆酸钠所溶解。
这两种特性用来鉴定甲型溶血型链球菌和肺炎球菌。
(四)抗原结构主要有三种:1.核蛋白抗原:或称P抗原,无特异性,各种链球菌均同,与葡萄球菌有交叉。
2.群特异性抗原:多糖抗原或称C抗原系统族特异性抗原,是细菌壁的组成成份。
对人致病的90%属于A族,其次为B族,其它族少见。
3.型特异性抗原:蛋白质抗原或称表面抗M、R、T、S等四种不同性制质的抗原组份,具有型特异性。
是链球菌细胞壁的蛋白质抗原,位于C抗原外层,同族链球菌可根据表面抗原不同进行分型,如A族链状菌可据此分为60多型。
(五)分类1.根据对红细胞的溶血能力(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α-Hemolyticstreptococcus),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溶血环,称甲型溶血或α溶血。
这类链球菌亦称草绿色链球菌(Streptococcusviridans)。
此类链球菌为条件致病菌。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streptococcus)菌落周围形成一个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溶血环,完全溶血,称乙型溶血或β溶血。
这类细菌又称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cushemolyticus),致病力强,引起多种疾病。
(3)丙型链球菌(γ-Streptococcus),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故又称不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non-hemolytics),一般不致病。
2.根据抗原结构分类按C抗原不同可分类A、B、C、D、E、F、G、H、K、L、M、N、O、P、Q、R、S、T等18个族。
对人致病的大多属于A族。
A族又称为化脓性链球菌(Pyogenicstreptococcus)。
3.根据对氧需求分类又可分为需氧、兼性厌氧和厌氧三大类链球菌。
(六)抵抗力本菌抵抗力不强,对热教敏感(55℃可杀死大部分链球菌,煮沸可很快被杀死),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在干燥尘埃中可存活数日,对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均敏感,耐药性低;对磺胺类药物敏感。
三、流行病学1、国外的发生状况:1945年Bryante报道在母猪或仔猪发生的一种由链球菌引起的败血性传染性流行病猪链球菌呈圆形或椭圆型,常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革兰氏染色阳性。
细胞壁内含多种氨基酸糖,构成了其群特异性抗原,根据链球菌群特异性抗原的不同,用兰氏(Lancefield)血清学分类,可将链球菌分成A、B、C、D、E、F、G、H、K、L、M、N、O、P、Q、R、S、T、U等19个血清型。
猪链球菌感染最早见于荷兰(1951年)和英国(1954年)等报道。
此后,猪链球菌病在所有养猪业发达的国家都有报道。
2、我国:上世纪50、60年代,猪链球菌病开始发生,70年代发病增加,80年代后逐渐严重。
迄今已有大部分省市(区)报道了链球菌病,并在华南、西南和华东等地区造成大面积的流行。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猪链球菌病已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流行范围扩大,其发病率不断升高,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的继发病。
根据相关报道,近年来在我国养猪业发达的地区和省份如四川、广东、江苏等省份都发生过本病。
3、流行特点:该病的流行虽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夏秋炎热、潮湿季节较为多发。
本病流行大多呈散发和地方性流行,偶有暴发。
病猪、临床康复猪和健康猪均可带菌,呼吸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消化道、皮肤伤口也可传播。
败血症型又称Ⅱ型链球菌病,可见于各种类型猪。
且以架子猪和母猪发病率高;关节炎型又称l型链球菌病,多见于仔猪和架子猪;仔猪多发败血症和脑膜炎,淋巴结脓肿型多发于育肥猪和成年猪。
在养猪场,猪链球菌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经常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如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的继发病。
而且,常与一些疾病如附红细胞体病、巴氏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混合感染。
一些诱因如气候的变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多雨和潮湿、长途运输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败血型的发病率一般为30%左右,有时在某些特定诱因作用下死亡率可达80%以上。
四、临床症状]依据临床表现不同,猪链球菌病可分为猪败血性链球菌病(败血型)、猪链球菌性脑膜炎(脑膜炎型)、猪淋巴结脓肿(淋巴结脓肿型)三种类型。
1.败血型:w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
w(1).最急性病例主要见于流行初期,发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见任何异常症状猪就突然死亡。
发病猪突然减食或停食,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41~42℃,呼吸困难,便秘,结膜发绀,卧地不起,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多在6~24小时内死亡。
w(2).急性型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3℃,出现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鼻腔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呼吸急促,间有咳嗽,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出现跛行,病程稍长,多在1~3天内死亡。
w(3).慢性型病例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
病猪多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表现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高度跛行,甚至不能站立,严重的可瘫痪。
病程可达2~3周。
(有些文献把此由链球菌引起的前肢腕关节和后肢跗关节脓肿、疼痛、跛行称为关节炎型)2.脑膜炎型:以脑膜炎为主要症状。
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盲目走动、转圈、空嚼、磨牙、仰卧,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呈游泳状划动。
病程短的几小时,长的1~5天,致死率极高。
病程长的表现呈多发性关节炎。
3.淋巴结脓肿型:该型是由猪链球菌经口、鼻及皮肤损伤感染而引起。
多见于断奶仔猪和育肥猪。
主要表现为在颌下、咽部、耳下、颈部等部位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
病程3~5周。
五、病理变化(一)、败血症型:1.最急性型病例表现为口鼻流出红色泡沫液体,气管、支气管呈树枝状充血,常充满泡沫液体,肺充血肿胀。
死后剖检可见败血症变化,血液凝固不良,切断血管流出紫红色煤焦油样血液,尸僵较慢,易于腐败;各器官充血、出血明显,心包积液,脾脏肿大。
2.急性病例表现为耳、胸、腹下部和四肢内侧皮肤有一定数量的出血点,皮下组织广泛出血。
病死猪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
心包内积有淡黄色液体,心内膜出血。
脾、肾肿大、出血。
胃和小肠黏膜充血、出血。
急性型耐过猪可转为慢性型,其病例表现为关节腔内有黄色胶胨样、纤维素性以及脓性渗出物。
(二)关节炎型:关节腔积液,有的有纤维素性或脓性渗出物;死后剖检可见关节周围肿胀、充血,滑液浑浊,重者关节软骨坏死,关节周围组织有多发性化脓灶。
常与败血症、脑膜炎型一起发生。
(三)、脑膜脑炎型:w死后剖检可见脑膜充血、出血,脑脊液浑浊,脑实质有化脓性脑炎病变。
致病性Ⅱ型猪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可造成持续的严重后果,引起的损失比其它血清型猪链球菌引起的病症都更为严重。
(四)化脓性淋巴结炎型w淋巴结肿大,发硬,化脓;w病猪经治疗后肿胀部位中央变软,皮肤坏死,破溃流脓,并逐渐痊愈。
六、诊断:(一).鉴别诊断:本病应该注意与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相区别。
临床上猪链球菌常与附红细胞体病、副猪嗜血杆菌、猪瘟、水肿病、毛首线虫等疾病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
(二).诊断方法:根据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等可以作出诊断。
在临床上,如果病猪不表现症状突然死亡,发现高烧、耳和鼻发绀、呼吸急促、神经症状(喝污脏水,向后走路等),部分有关节肿、跛行等症状的,均可怀疑为猪链球菌病。
如要准确判断,则需按规定进行实验室检查确诊。
通常需要2~4天时间。
主要用于做肝、脾、血液的涂片镜检,细菌分离鉴定,以及用PCR方法确认猪链球菌2型及检查是否具有毒力因子。
w实验室检验方法:1.病料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即用组织或血液或脓汁涂片,用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紫色)短链球形或卵圆形细菌,也可呈单个散开或成双排列,无芽孢,有的可见到荚膜。
2.细菌分离鉴定:即先接种于硫乙醇酸盐肉汤增菌培养后,再转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接种,37℃培养24~48小时,形成大头针帽大小,无色、黏稠、露珠状菌落,菌落周围有完全透明的溶血环现象。
3.血清学试验:w血清学方法包括协同凝集试验、荚膜反应试验、平板凝集试验、荚膜多糖的免疫印迹分析等。
w(1).其中协同凝集试验应用最广,即将猪链球菌分型用抗血清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A蛋白(SPA)相结合,再与待检的临床分离菌株作玻板凝集试验,阳性反应出现特异的颗粒状凝集物。
w(2).荚膜反应的抗原为培养5h~6h的菌液(此时荚膜产生量最大),与抗血清混匀,直接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并设置空白对照进行比较,该法能分辨现有的35个血清型(1型~34型及1/2型)。
w(3).平板凝集反应的方法是,将培养基制成链球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再加50mL/L的抗猪链球菌羊血清,制成平板,然后培养待检菌株,猪链球菌能形成大的沉淀圈,该法特异性大于94.5%,相对敏感率为88.7%。
w(4).荚膜多糖的免疫印迹分析用来鉴定猪链球菌2型菌株,方法是先提取待检菌株的荚膜多糖,用PAGE分离,转移到PVDF膜上,用抗猪链球菌2型特异性抗体杂交,然后酶联显色,产生特征条带的为阳性。
此法敏感、特异,但试验过程繁杂,故不适用于大规模的筛选鉴定。
4.多重PCR技术wSmith根据型特异性的荚膜多糖基因设计引物,研制出一种快速敏感的三重分型PCR,分别能同时从猪的扁桃体中检测出猪链球菌1型(或14)、2型(或1/2)和9型。
利用CPS2J、CPS1I、CPS9H3组基因,建立分型的多重PCR,它们的PCR产物大小分别为235、440、390bp,它可以在同一个PCR体系中同时鉴定1型或14型、2型或1/2和9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