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绘园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园水绘

游览线路:

西大门——妙隐香林——枕烟亭——壹默斋——月台赏景——涩浪坡——镜阁——小三吾亭——东水关古城墙——碧落庐——波烟玉亭——悬霤峰——因树楼——寒碧堂——古澹园——古石桥——九狮图假山——水明楼——隐玉斋和雨香庵—碑廊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游览如皋水绘园。水绘园,坐落在古如皋城东北,她已经走过了400多年的风雨历程,是我国古典私家园林的精典佳作。2001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绘园景区包括水绘园、如皋公园、水明楼三个部分。北部为水绘园,东部为如皋公园,水明楼与隐玉斋、雨香庵“一楼两院”在西部,构成一个各成体系又相互联系的园林建筑群。我们今天从西大门进入水绘园。

【西大门】

水绘园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水绘园原是邑人冒一贯的别业。明亡后,冒辟疆伤于国事,绝意仕途,易园为庵,隐退山林,于清顺治十一年即特董小宛去世三年后,特邀海内著名的工匠将旧园重整,围绕以园言志、以园为忆两大主题,在园中构筑了壹默斋、因树楼、寒碧堂、枕烟亭、镜阁、小三吾亭、波烟玉亭、等十多处佳景,并融琴棋书画、博古曲艺于一园,使之驰名遐迩。对于这位失意的文学家、书法家,毛泽东曾予以高度评价:“所谓明末四公子中,真正具有民族气节的要算冒辟疆。他是比较着重实际的,清兵入关后,他就隐居山林,不事清朝,全节而终。”

水绘园,以水为贵,倒影为佳,恰似一幅淡雅高洁、意境幽远的山水画。而明末清初江南才子冒辟疆与金陵名姬董小宛的轶事珍闻和前人的诗赋词章,使得这里的亭台楼阁、花木池石无不具有空灵脱俗的神韵。它不比苏州拙政园略输文采,不比绍兴沈园稍逊风骚,也不比上海豫园欠缺自然。中国园林泰斗陈从周教授曾赞誉“如皋水绘园天下名园也”。

我们现在看到高高的大门上有一块鎏金门额,原先“水绘庵”三个字为冒辟疆手书,后焚毁于战火。眼前洒脱俊秀的“水绘园”三个字为陈从周教授所书。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大门参观游览。

进入园中,我们可以看到迎面墙上有一幅《水绘揽胜图》。在我们的左侧有一块水绘园游览示意图。我们可以从这两幅图上,大体了解今天参观游览的景点和线路。

【妙隐香林】

我们现在往北走上的这座小石桥叫霞山桥。霞山桥原先在水绘园大门外。水绘园南邻中禅寺,西倚碧霞山,三者四周都环水,成“品”字形格局。当时这一带积水弥漫,唯霞山桥一处可通往园内。桥址有一茅亭,过亭是荷花夹岸、桃柳交荫而蜿蜒的画堤。重修水绘园时,设计者把霞山桥移入园内。

站在霞山桥上,我们可以看见有三条幽静小道深入园林深处。河南向东的一条小道可至寒碧堂,寒碧堂为明末清初时冒氏家班演戏曲的场所。河北向东的一条小道通往因树楼等景点。而向北的这条路则通往水绘园的主景区。

园林的主人当年为什么取名水绘园?清初词人陈维崧作了最好的诠释。他说:“绘者,会也。南北东西皆水绘其中,林峦葩卉,(土旁加央)(土旁加乱字去舌旁)掩映,若绘画然。”这里原先是城郊,小河小塘很多,有的相连,有的不通。园主人选中这块地方筑园就是看中了这里的水,就是要追求“南北东西皆水绘其中”的境界。要挖通水系,就有土要运走,园主人巧妙构思,巧夺天工,将挖通这条小河的土在北边堆起一座小土山,在土山上栽满翠竹,并把这一景点取名为“妙隐香林”。与我国众多私家园林“于人工中见自然”的构筑理念迥

然不同,水绘园的筑园特色是“于自然中见人工”,更注重自然,依托自然,将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筑园特色充分体现在这些细节上。

【枕烟亭】

大家看,这里翠竹弥漫,古木参天,小径西边有一亭枕于浩淼烟波之上,名日“枕烟亭”。登上“枕烟亭”,有一种置身红尘外的清静,令人神往!当年,冒辟疆与董小宛二人相邀其间,,演绎了凄艳动人的文坛佳话。

【壹默斋】

前行数十步,我们便来到一处僻静所在“壹默斋”。

走进“壹默斋”,我们看到一个很大的庭院。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庭院与我国江南和北方私家园林的庭院有什么不同?我国大多私家园林的庭院都要用高高的院墙或花墙作隔断。这里没有高高的院墙或花墙,而是利用自然景物,即西南“妙隐香林”的土山、竹林和东南的树林作隔断。这是水绘园“于自然中见人工”构筑特色的又一体现。冒辟疆和他的父亲都酷爱奇花异石,院中的这块奇石是当年重修水绘园时,工匠们清污时从淤泥中挖出来的。“壹默斋”曾是当年冒辟疆会客的主要场所,明末时冒辟疆在金陵积极参加复社,成为声讨魏党余孽阮大铖的复社领袖与中坚人物,后来为躲避残酷镇压和迫害退隐如皋。

高悬堂上“壹默斋”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为上海书法大家顾廷龙先生88岁高龄时所书。“壹默斋”的“壹”字为专一、镇定之意,“默”字有沉默、静观之味。可以看出,冒辟疆的隐居并非消极避世而是淡泊明志,宁静志远,蓄养待时之举。当年,东林党后人创办复社,大江南北的士子相应云起,会集金陵桃叶渡,冒辟疆也积极投入到那场正义的斗争之中。陈列在“壹默斋”东壁“五子同盟诗”,就是其作为志士豪杰的最好见证。

如果要谈及水绘园的文化影响,必然要说到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在《影梅庵忆语》中,冒辟疆情似江河滔滔不绝地表达了对亡姬董小宛绵绵不尽的哀思。虽是写个人遭遇,但也把自己经历容融于明清之际的大时代背景中,反映了明清文人所共有的情怀。他用饱含深情之笔写出了与董小宛从相识相知到相爱,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九年生活经历。

这里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江南才子冒辟疆与金陵名姬董小宛的传奇故事。

1636年,一代文豪冒辟疆来到金陵,他同当时的风流才子陈贞慧、方以智、侯朝宗过从甚密,志同道合,诗酒唱和,人称“四公子”。此时,南明王朝已是江河日下,阉党余孽阮大铖之流弄权,朝纲倾颓。面对这种危亡局势,作为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四公子”意气相投,或抨击阉党余孽,或议论朝政,希望改革政治,挽救国家危亡。

3年后由冒辟疆等复社140余人具名的《留都防乱公揭》,抨击当时的乱臣,名振一时。这一年,乡试落第的冒辟疆与董小宛在苏州半塘相遇。年仅16岁的董小宛,此时已是芳名鹊起,与柳如是、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1641年,冒辟疆与陈圆圆订“嫁娶之约”,1642年冒辟疆第六次乡试途经苏州,重访陈圆圆时,已是人去楼空,加上此时的他第六次去南京乡试落第,怀才不遇之感萦绕全身。

这年冬天,在柳如是的斡旋下,由钱廉益出面给董小宛赎身,然后从半塘雇船送董小宛到如皋。次年春,冒董结成伉俪。冒辟疆和董小宛相爱厮守九年,他们在乱世中逃难,在乱世中琴韵书声,形影不离,一直是人们眼中的神仙画面。1652年,28岁的董小宛“以劳瘁死”,冒辟疆作《影梅庵忆语》哭之,被学术界誉为“忆语体文字鼻祖”。

董小宛才艺出众,能诗善画,尤其擅长抚琴。今水明楼内的古琴台,就是她当年心系之物。

冒辟疆和董小宛的故事曾被后人写成长篇小说,拍成电视剧《冒辟疆与董小宛传奇》。【月台赏景】

穿过“壹默斋”大厅,我们来到月台。此处是水绘园的最佳赏景处。向北望去,水面洋洋,远处一道古城墙巧妙地工水天,将一幅“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的美丽图画收拢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