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研究文献综述
煤矿内因火灾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煤矿内因火灾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许满贵" ,徐精彩" ,文 虎" ,葛岭梅!
?"((A@) (" & 西安科技学院 采矿工程系; 陕西 西安 ! & 西安科技学院 材料工程系,
摘
要:随着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增大, 煤自燃火灾的发生越来越频繁, 严重地威胁着国家利益和
[! " #] 理论 及防灭火技术在全国众多煤矿火灾的治理中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 国内外煤自燃防灭火技术研究现状
影响煤自燃的因素很多, 包括煤自燃倾向性、 煤层地质条件、 开拓开采条件、 煤体漏风条件及温度、 聚 热条件及煤体空隙度等, 影响过程极其复杂。但这些因素不外两大类, 即影响煤炭自身与氧反应的因素和 影响外界供氧因素, 这正是煤炭自燃防灭火技术研究的根据所在。 !$% 防止煤炭自燃的开采技术 实践证明, 最小的煤层暴露面、 最大的煤炭回收率、 最快的回采速度、 易于隔绝的采区、 正规的开采及 合理的开采顺序, 对于防止煤自燃火灾起决定性作用。岩石巷布置、 无煤柱开采技术均是防灭火成功的开 采技术。 !$! 预防性灌浆技术 预防性灌浆是防止煤自燃发火的一项传统的、 也是最为有效、 稳定可靠的重要措施, 在国内煤矿中得 到普遍应用。预防性灌浆的作用一是隔断供氧通道, 二是散热, 达到破坏聚热环境的作用。兖州矿区各矿 都布置了灌浆系统, 应用过黄土、 煤矸石、 电厂粉煤灰等几种浆材。 !$# 阻化剂防灭火技术 阻化剂又称为阻氧剂, 主要是一些有机盐类化合物如氯化钙 ( &’&(!・#)! *) 氯化镁 ( +,&(! ) 、 氯化铵 (-). &() 、 碳酸氢铵 (-). )&*#) 和水玻璃 ( /-’! * ・012*# ) 等水溶液或铝铁废液、 炼镁槽液、 废盐酸加石灰、 以 压注或雾化的形式, 输运到采空区或煤体 -’&( 和 -’! 1*. 为主要成份的盐渣等。这些阻化剂可通过喷洒、 覆盖在煤表面堵 中, 起到阻化的作用。其阻化原理: ! 阻化剂水溶液吸附了空气中的水分侵入到煤裂隙、 塞煤表面的孔隙, 隔绝氧气。吸水性很强的药剂使煤处于潮湿状态, 水吸热降低煤体表面温度, 从而在一 定程度上抑制了煤的自燃。" 阻化剂与煤中活性分子之间相互吸引, 破坏了表面力场, 提高了氧的活化 能, 减少了活性结构与氧之间的有效碰撞几率, 使煤氧作用速度受抑制。 !$. 惰气防灭火技术 注氮防灭火技术在德、 法、 英等发达国家煤矿防灭火中大量使用。53 年代起, 我国开 !3 世纪 43 年代, 始了氮气防灭火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到 %667 年我国已有 %7 个矿 !6 个工作面实施注氮防灭火技术。 “八 ・ 五” 期间, 兖州矿区开发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套井下移动式制氮装置— — —膜分离制氮装置, 并且在矿区 推广应用。 “九 ・ 五” 期间, 兖州矿区又将注氮防灭火技术应用于无煤柱开采矿井, 还做了大量的配套技术
我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深入评析,探究矿井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建议。
一、我国煤矿火灾现状近年来,我国煤矿火灾多发,火灾灾情严重,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极大损失。
根据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署的最新统计数据,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报告的煤矿火灾事故共计14起,其中涉及伤亡的事故有7起,发生的人员死亡人数共计26人。
从分类上来看,多数火灾源于瓦斯爆炸和火药爆炸,也有一些由电气火灾引起的事故发生。
二、主要原因分析的确,发生爆炸、瓦斯灼伤等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深矿瓦斯和火药比重过大,瓦斯浓度超过安全规定;其次,是煤矿安全管理不到位,特别是从事炮孔和矿井叔熟练工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此外,设备维护不到位、防火利用不当、矿井维护质量参差不齐等原因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可行对策1.t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强化安全管理。
对所有煤矿的安全管理要加强监督执法,切实做到安全管理有失守必处罚,确保安全生产。
2.t完善矿井瓦斯抚恤制度,督促煤矿开展安全技术改造,改善矿井内瓦斯抚恤程度。
3.t改进煤矿瓦斯开采管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定期检测瓦斯浓度,严格控制瓦斯开采量。
4.t完善岗位分工,加强专业技术培训,降低发生火灾的风险。
5.t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并迅速处理事故。
四、结语总而言之,要有效预防煤矿火灾,必须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检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同时,煤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瓦斯抚恤,并实施安全技术改造,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只有系统全面地把握和推进以上工作,才能实现我国煤矿安全可持续发展,从而消除火灾威胁,实现“安全矿山”的理想。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如果我国煤矿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检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和安全意识,严格控制瓦斯开采量,加强瓦斯抚恤,实施安全技术改造,以保证安全生产,减少火灾冲击。
煤矿防灭火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煤矿防灭火技术的现状及展望摘要:我国是全球矿产资源消耗大国之一,所以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近几年来,我国对于矿产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
但是,由于煤矿所在的环境较为复杂,从而使得在实际开采中存在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
煤矿矿井时常发生火灾,火灾对煤矿开采人员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从煤矿火灾的特点及发生的原因分析、煤矿火灾防治技术应用分析、中国煤矿火灾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这三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同时本文研究内容也可供相关部门和广大同行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煤矿;防灭火技术;现状及展望引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
我国是全球矿产资源消耗大国之一,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但是在煤矿的开采作业中,时常发生煤矿火灾,煤矿井下发生的重大灾害其中一项就是煤矿火灾。
煤矿火灾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就显得很重要。
1.井下火灾的特点及发生的原因分析1.1井下火灾的特点矿井火灾按引火热源的不同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任何火灾都离开可燃物、引火源、氧气三要素。
对外因火灾而言,可燃物都是现场存在的,在有人作业的地点氧气符合火灾发生的条件,在日常管理中,仅需要加强对引火源的管理及尽可能的减少井下可燃物即可避免火灾的发生。
其特点是:突然发生,来势汹涌,如不及时发现、控制,将造成恶性事故。
对于外因火灾而言,内因火灾是煤炭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引起的,即空气进入破碎煤体,煤中固定碳被氧化放出热量,煤体积热发生隐燃,经潜伏期、自燃期到燃烧,产生明火,形成煤炭自燃。
内因火灾发生的基本条件: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煤炭成破碎状态堆积;良好的蓄热环境,氧化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出;连续的供氧条件并大煤的自然发货周期;其特点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重则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缓慢发展、前期难以发现、火灾后难以找到发火点、难以将火势扑灭。
1.2发生的原因导致井下火灾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为一是过于追求开采效率,采矿企业把大量资金用于开采设备的购买、租赁,但是并没有关注煤矿的防灭火工作,认为只要煤矿不发生火灾,就不需要相应的防灭火设备。
我国煤矿火灾防治
阻化剂防火技术
阻化剂:一种能够阻止燃烧反 应的化学物质
作用原理:通过化学反应,降 低可燃物的燃烧速度
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煤矿、 石油、化工等领域
优点:安全、环保、经济、高 效
惰性气体防火技术
惰性气体:如氮气、 二氧化碳等
原理:惰性气体不 易燃烧,可以降低 氧气浓度,防止火 灾发生
应用:在煤矿井下 使用惰性气体进行 防火
添加副标题
我国煤矿火灾防治
汇报人:
目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煤矿火灾防治现状
PART Three
煤矿火灾防治技术
PART Four
煤矿火灾防治措施
PART Five
煤矿火灾防治案例 分析
PART Six
煤矿火灾防治发展 趋势和展望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煤矿火灾防治现状
火灾事故发生情况
强化监督检查和应急救援
定期开展煤矿安全 检查,确保各项防 火措施落实到位。
加强火源管理,严 禁携带易燃易爆物 品进入矿井。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提高应急处置能 力。
完善应急预案,加 强演练和培训,确 保员工熟悉掌握应 急救援流程。
煤矿火灾防治案例 分析
典型火灾事故案例介绍
案例一: 山西大同 煤矿火灾
防治技术应用现状
灭火技术:水灭火、泡沫灭火、惰性气 体灭火等
通风技术: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局部 通风等
监测技术:温度、烟雾、气体等监测设 备
隔离技术:防火墙、隔离带等 救援技术:救援设备、救援人员培训等 管理技术: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
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煤矿企业安全意 识薄弱,安全管 理不到位
未来防治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探讨矿井防灭火技术现状及进展
探讨矿井防灭火技术现状及进展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其中工业的价值发挥巨大。
从工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工业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依赖性比较大,所以在目前的发展中,比较重视矿产的开采。
在矿产开采的过程中,一些不安全因素会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使得矿产开采的周期加长,进而影响到工业生产。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矿井着火是对矿产生产最严重的威胁,所以在目前的矿井利用中,都在积极的进行防灭火技术的改进。
从现有的矿井防灭火技术而言,主要是从矿井的通风系统、水处理系统以及瓦斯防治等方面进行的。
本文所分析的就是矿井防灭火技术的现状,主要目的是通过现状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灭火改进措施,从而促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矿产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性都得到提高。
关键词:矿井;防灭火技术;现状在矿井生产中,安全问题一直被强调,但是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矿井的生产安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而火灾隐患,正是安全生产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矿井的火灾问题,在煤矿矿井中体现的比较明显,而我国的煤炭资源又普遍的集中在北方地区,这些煤炭的开采,对于缓解能源紧张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
所以以煤炭矿井为例来分析矿井的防灭火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煤矿矿井防灭火技术的认识深入,更可以为其他矿井的防灭火技术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所以综合而言,深入的探讨煤矿矿井的防灭火技术意义重大。
一、煤矿矿井的瓦斯防治瓦斯是煤矿矿井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物质,此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甲烷的同系物、以及非烃类气体和其他的气体元素,此类物质中由于CH4的含量相对较高,所以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容易发生燃烧或者是爆炸,威胁到矿井的生产,所以进行瓦斯防治非常有必要。
(一)瓦斯积聚的防治瓦斯积聚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为了积极的对积聚瓦斯进行防治,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工作:首先是要保证工作面的风量供应。
因为有了足够的风量之后,就能够利用风力作用将瓦斯进行分散,从而保证其不再积聚。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矿井的一些封闭巷道中由瓦斯积聚较严重,所以需要利用鼓风设备进行瓦斯的驱散。
我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煤矿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一直处在发展的前沿,在有效率的挖掘煤炭的同时,还要认真负责地进行安全防护。
煤矿火灾仍然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头号大敌,没有完全消灭,也很难预防。
伴随煤矿火灾的灾害,可见煤矿安全防治的现状。
本文旨在通过对煤矿火灾防治现状及发展做出一系列的分析,以此探究煤矿火灾的发展趋势及其防治的措施,并提出发展方向。
一、我国煤矿火灾的现状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煤矿火灾频发,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17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煤矿火灾发生次数达到了620次,火灾事故造成873人死亡,相比2015年数据,分别增加了93.6%和36.2%。
其中,大型煤矿火灾在2016年的发生次数为361次、死亡人数为622例,是火灾占比最大的一类。
由此可见,煤矿火灾是严重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严峻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危害性。
二、主要原因1.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
煤矿工人安全管理不够严格,管理人员对火灾防治工作疏忽大意,存在“让步”现象;安全意识不强,工人对火灾的危害不够重视,容易熄灭警示灯,纵容违规作业;2.防火措施不到位。
煤矿的防火措施明显不足,使用的设备、施工材料缺乏现代化的安全保障,严重影响防火效果;3.安全鉴定存在问题。
很多煤矿没有及时进行安全鉴定,使得整个系统存在隐患,容易导致火灾。
三、防治办法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工人安全意识。
煤矿应重视安全教育,加强对煤矿工人的安全管理,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作业规范,在现场严格执行;2.完善防火设施,提高防火能力。
煤矿应加强防火设施的使用及维护,根据当地的地质状况和施工技术条件,优化煤矿防火设施,采用防火门、灭火器、自动火灾报警装置、报警灯等设备,以提高煤矿防火能力;3.定期进行安全鉴定,消除安全隐患。
煤矿应定期进行安全鉴定,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以减少火灾的发生。
四、发展建议1.推广现代化煤矿防火技术。
我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介绍一些我国近几年研究和开发成功的、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可靠而经济的火灾防治技术与手段,同时给予适当的评价,供有关矿井选择参考,并正确地予以应用。
关键词:煤矿火灾;治理;研究1 概述伴随着当前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安全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因为事故的发生必然伴随着人身财产的损失和经济的损害,特别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安全事故管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于当前我国矿井防治技术发展缓慢的现状,当前我国的煤矿火灾组织管理面临着严峻而艰巨的考验,只有不断总结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对事故的统计分析,才能针对性制定出合理可行的火灾防治措施和对策,及时消除和避免不良情绪的蔓延,对传统的救灾措施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2 我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当前引发矿井内火灾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针对火灾发生的内因而言,燃烧主要是矿井内的煤层在通风条件下发生的物化反映,当聚积较多的热量时,引发煤矿内煤层的燃烧火灾,针对最新的研究理论,对于自燃机理的研究主要是从煤炭分子结构和活化能的研究,结合热分析技术和煤分子结构模型进行的研究,一般而言,矿井内火灾发生在煤柱和采空区,点源隐蔽且过程不易觉察。
引发煤矿火灾的外因主要是对火源的探查,电气、摩擦产生的火花、火药爆炸、明火、液压联轴器喷油着火都是极易引发煤矿火灾的外因,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重大恶性煤矿火灾事故中,由外引火灾引发的事故能占到九成,因此必须足够重视和加强对煤矿火灾内外因的综合防治,才能有效避免矿井火灾的发生。
煤矿矿井火灾发生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高温烟气都会严重威胁人身生命安全,除此之外,火灾会造成煤尘和瓦斯的爆炸,若处理不当极易诱发大规模的爆炸事故和人员伤亡。
火灾发生会产生高温烟气流,造成巷道内的风压加大,致使风流方向逆转和引发受灾范围的扩大,最后,火灾致使煤矿井内的挥发性气体释放与新鲜空气交会燃烧,最终引起更大规模的煤炭烧毁和机械损失。
预防火灾文献综述范文
预防火灾文献综述范文预防火灾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直受到各行各业人们的广泛关注。
有效地预防火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本文将对预防火灾的研究现状及其相关技术手段进行综述。
1. 火灾预防的现状近年来,我国火灾事件不断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
在国家的重视下,我国多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火灾预防管理得到了加强。
但是,火灾预防工作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预防措施不足、火灾监管不力等,导致火灾发生率依然较高。
因此,进一步加强火灾预防工作迫在眉睫。
2. 建立科学的火灾预防体系建立科学的火灾预防体系是预防火灾的关键。
在此基础上,需要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1)加强火灾预防标准化建设。
制定科学的标准和规范,对各种场所进行分类管理,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
(2)加强火灾安全监管。
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对各类人员和场所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隐患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3)加强人员教育和宣传。
广泛开展火灾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的火灾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3. 火灾预防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火灾预防方面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发展。
以下介绍一些常见的技术手段:(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和自动报警,能够迅速发现火灾,缩短灭火时间。
(2)火焰探测器。
可以在火灾刚开始时发现火源,并发送报警信号,有助于防止火势扩大,提高灭火效率。
(3)烟雾探测器。
可以检测空气中的烟雾,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预警火灾发生。
(4)防火涂料。
防火涂料可以涂在建筑物的内外墙和屋顶等部位,能够有效延缓火灾的蔓延。
(5)灭火器。
在火灾初期,使用灭火器可以迅速扑灭火源,减少火势扩大。
综上所述,预防火灾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我们必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火灾预防工作。
科学的预防体系、有效的管理和相关技术手段,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火灾,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火灾文献综述范文800字
火灾文献综述范文800字火灾是一场困扰人们的灾害,其具有突发性、速度快和破坏性强等特点,从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为了更好地探究火灾事件的本质和预防措施,许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本文将综述火灾文献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其研究现状和进展趋势,希望为火灾预防和救援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火灾研究内容火灾研究内容较为广泛,主要包括火灾起源、火灾过程、火灾烟气、火灾安全管理、火灾风险和火灾预防等多方面内容。
其中,火灾起源是火灾研究的重点,其研究对象包括电器设备、热源、化学品等,旨在识别火灾发生的根源。
火灾过程是研究火灾爆发后在空间、时间上的变化情况,并探究火灾的发展规律和控制措施。
火灾烟气是指火灾所产生的有毒烟雾,近年来烟雾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加剧了火灾风险的加重。
火灾安全管理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包括火灾应急预案、消防设施配置、消防救援能力等,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火灾风险是指火灾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和影响范围,防范火灾风险是预防火灾发生的重要措施。
火灾预防则是火灾学科的基础,以科学、规范、系统的方法预防火灾的发生和减少火灾损失,为火灾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火灾研究现状目前,我国火灾研究领域不断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理论研究方面,不少学者已经建立了系统、完备的火灾理论框架,如火灾序列理论、火灾生命周期理论等,为火灾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
在技术研究方面,我国的消防技术和设备已经迈上了新台阶,但目前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理论和技术创新方面加大力度。
在实践应用方面,我国消防工作力量雄厚,但由于消防宣传、教育和管理等方面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导致火灾事故仍然时有发生。
三、火灾研究进展趋势未来,火灾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深化和拓展火灾研究内容、创新火灾研究方法、提升火灾技术水平和完善火灾管理体系。
首先,应对火灾起源、火灾过程等要素进行深入研究,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对火灾烟气、火灾生态、人员疏散等进行系统研究,为解决火灾问题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基础。
关于煤矿火灾防治现状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煤矿火灾防治现状研究文献综述关于煤矿火灾防治现状研究文献综述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关于中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研究文献综述摘要: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国家能源安全。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危险源多、灾害严重的形势非常严峻,尤以火灾为甚。
每年自燃形成的火灾近400次,煤自燃氧化形成火灾隐患近4000次,仅我国北方煤田累计已烧毁煤炭达42亿吨以上。
煤矿火灾防治及其继发性灾害的防控技术,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简述了我国煤矿矿井火灾防治现状,研究和总结煤层自燃机理和矿井内因引起的火灾预防治理技术,分析了常用的防灭火技术及其优缺点,并介绍了一些新型防、灭火材料。
关键词:煤炭自燃;防灭火技术;防灭火材料正文:一、煤炭自燃规律及其机理我国煤矿中有56 %的矿井存在煤层自燃发火危险。
近20年来,随着我国采煤新技术的试验和推广,煤炭的产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
但开采强度大,端头支架处顶煤放出率低(有的不放)采空区遗煤量较多,使得煤层自然发火几率增高,矿井自燃火灾事故增多。
目前,煤炭自燃已成为制约我国煤炭工业高产高效的主要灾害之一。
1.煤自燃规律煤矿火灾主要是煤自然发火,由于空气渗漏进入松散煤体,空气中的氧与煤分子表面的活性结构接触,发生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及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在一定的蓄热环境下,煤体不断地氧化、放热、升温,当煤温超过临界温度后,煤体继续升温,达到煤的着火点温度,最终导致煤体燃烧。
[1]在煤矿里,自燃火灾主要是指煤炭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吸氧、氧化、发热) ,聚集热量导致着火而形成的火灾。
自燃火灾大多发生在采空区、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
煤巷的高冒以及浮煤堆积的地点。
2.煤的自燃机理关于煤的自燃问题,长期以来,一般都认为煤中黄铁矿的存在是自燃的原因,由于黄铁矿氧化成为三氧化二铁及三氧化硫时能放出热量,在有水分参加的情况下,可以形成硫酸,它是很强的氧化剂,更加速煤的氧化,促进煤的自燃。
浅谈中国煤矿火灾防治技术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1 我 国煤 矿 火 灾 防 治 技 术 的 现状
惰 化 防 灭 火 技 术 是 通 过 惰 性 气 体 的抑 制 燃 烧 的作 用 达 到抵 制 煤 一 燃 经 过 建 国 以来 6 0年 的 发 展 ,我 国 煤 矿 火 灾 防 治 技 术 已形 成 了预 块 自燃 及 扑 灭 已发 生 火 灾 的 技 术 , 般 可 采 用 氮 气 、 油 及 二 氧 化 碳 。 测 、 测 、 防、 监 预 治理 相 结 合 的综 合 性 防 治 技 术 , 取 得 了 较 大 的发 展 。 氮 气 防 灭 火 技 术 是 集 约 化 综 采 及 综 放 开 采 条 件 下 采 空 区 防 灭 火 的 主 并 要 技 术 , 这 项 技 术 需 更 加 完 善 。 燃 油 惰 气 灭 火 技 术 则 主 要 用 在 当发 但 现 将 我 简 述 我 国煤 矿 火 灾 技 术 防 治 技 术 。 生外 因火 灾 或 因 自燃 火 灾 而 导 致 的封 闭 区 , 用 民用 煤 油 和 空 气 作 为 利 11 煤 矿 火 灾 监 测技 术 . 经 形 并 达 由于 煤 矿 火 灾 是 非 控 制 性 , 其发 展 的 过 程 中 , 常 会 表 现 出一 原 材 料 , 过 急 剧 化 学 反应 , 成 惰 性 气 体 , 注 入 预 处 理 区 , 到 防 在 常 灭 火 的 目的 。 氧化 碳 防灭 火 技 术 是 利 用 氧 化 碳 发 生 器 或液 态 二 氧 二 些 特 征及 规 律 , 们 就 利 用 对 这 些 特 征 及 规 律 的 观察 , 时 预 防火 灾 人 及 化 碳 对 预 处 理 区进 行 的 防灭 火 技 术 , 般 对 于 低 位 火 源 具 有 较 好 的控 一 的 发展 . 就 是 煤 矿 火 灾监 测 技 术 。 这
矿井火灾防治报告
矿井火灾防治报告火灾是矿山行业的一大隐患,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确保矿井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生命安全,矿井火灾防治措施必须得到更加重视。
本文将就矿井火灾防治的现状、主要原因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1. 火灾防治现状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通过技术升级和管理改善,在煤矿事故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然而,在遏制火灾事故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尽管有相关规定和法律,但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于实际操作中。
2. 主要原因分析(1)电气设备故障:由于老旧设备或者缺乏维护,电线、电缆等设备容易出现问题,并因此引发火灾。
(2)爆破事故:爆破作业是常见的挖掘方法之一,如果不合理使用或其它操作失误都会导致火灾发生。
(3)矿井通风系统故障:合理的通风是防止火灾蔓延最关键的手段。
然而,很多矿井存在通风不畅或者设备故障等问题。
3. 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火灾防治意识和能力非常重要。
定期组织一些模拟演习、案例分享等活动,以提醒他们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正确行动。
(2)更新设备并加强维护:老旧设备更换成新的电缆线,并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
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转,避免出现故障引发火灾。
(3)改善矿井通风系统:修复损坏的通风系统,增加疏水性能和排除堵塞物等手段有助于提高通风效果和保持空气流动性。
(4)完善监测系统:建立健全的火灾监测系统,包括烟雾报警器、温度传感器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可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
4. 应对策略(1)应急预案的制定:在矿井中建立完善的紧急避难设施,并编制灵活、可行的应急预案,以便迅速而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和进行抢救。
(2)提高逃生能力:提供必要的安全出口,并且保持其良好状态。
通过演习,让员工了解如何快速、有序地撤离现场以减少伤亡。
5. 注意事项(1)防火材料使用:使用不易燃材料来装饰办公室、洗手间或其他靠近工作区域的建筑物。
(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通风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我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煤矿火灾防治能力也有显著提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煤矿火灾的防治仍然面临重大挑战。
为了提高煤矿火灾防治水平,我们需要积极研究新的防治技术,加强对煤矿火灾防治现状的评估和研究,提出发展对策以满足实际需求。
首先,要认真研究煤矿火灾的成因和发生机理,加强安全管理和火灾应急技术的建设和改进。
其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火灾探测,预防和处理等火灾灾害防治,以及及时发现、快速报警、定位火点、掌握火灾发展情况、控制火灾蔓延、实施火灾救援等。
此外,要及时完善煤矿火灾应急预案,完善应急预案机制,通过定期演练等方式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维护煤矿安全生产秩序,避免火灾危害的发生。
另外,煤矿火灾防治还可以从科技研发与技术创新入手,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开展火灾模拟、诊断和分析,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火灾网”技术,开展火灾监视和预警,以达到更有效的防治效果。
此外,科技开发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智能化、传感器技术等系统工程理念,开发煤矿火灾防治的一体化系统,更好地满足煤矿火灾防治的需求。
最后,要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各方的资源,加大技术资金的投入,加强社会组织的协作,逐步形成煤矿火灾防治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煤矿火灾防治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综上所述,煤矿火灾防治水平的提高需要多方面努力,建立完善
的火灾防治机制,设计适当的发展对策,并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共建、技术交流,搭建煤矿火灾防治的安全网络,最终提高煤矿火灾防治的效率和水平,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我国煤矿防灭火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煤矿防灭火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煤炭资源回采期间,煤层自燃不仅会严重浪费资源,而且容易引起人员伤亡,给矿井正常生产带来制约。
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综采设备可明显提升煤炭开采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但是由于综采设备体积及重量等较大,若采面回采时出现火灾会给综采设备带来损伤、影响矿井经济效益。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预防煤矿火灾,提高煤矿防灭火技术水平,有必要加强对煤矿防灭火技术的研究。
本文总结了目前我国常用的几种煤矿防灭火材料的特点与局限性、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内容,希望对进一步开展煤矿防灭火材料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煤矿;防灭火;材料引言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受回采工艺、地质构造等影响,导致采空区遗煤量大。
采空区遗煤在漏风风流作用下出现自燃现象,不仅增加了采空区管理难度,而且严重威胁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传统综采工作面主要采用喷洒阻燃剂如凝胶、氮气等以及灌浆等技术措施进行防灭火。
但是,传统防灭火技术受施工条件影响大,实际防灭火效果差。
由于具有可燃性、高温及热膨胀系数小等特性,利用化学试剂与煤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胶凝材料和表面活性剂等物质作为防灭火材料。
该防灭火材料具有保水、阻化、降温、隔氧等作用,广泛应用于采空区煤炭防灭火领域。
1煤矿火灾事故的危害1.1井下火灾事故造成的危害井下火灾,主要在井口四周/井下位置发生,因原空间内井下巷道为纵横交错的状态,所以不利于在第一时间观察到,而且空间供氧不足、不完全燃烧下会生成较多有毒、有害气体,这时容易引发煤尘及瓦斯爆炸,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构成严重威胁。
1.2地面火灾事故造成的危害煤矿生产阶段作业环境较差,且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对工作人员安全的影响较大。
所谓地面灾害,指的是矿井四周区域发生火灾事故,比如:办公楼、宿舍楼、驻煤场等区域。
地面火灾供氧条件足够、燃烧速度较快、燃烧完全、产生毒气量不会很多、会在较短时间大范围扩散,故而易于被发现。
2灌浆防灭火机理及材料优选2.1灌浆防灭火机理灌浆防灭火技术机理主要是通过利用黄土、泥沙、水等材料。
煤矿火灾预防与防治技术现状
煤矿火灾预防与防治技术现状摘要。
矿井火灾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危害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灾害之一。
文中就我国现有的煤矿火灾防治技术及矿井火灾预测预报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介绍了一些我国近几年研究和开发成功的、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可靠而经济的火灾防治技术与手段,同时给予适当的评价。
我国56%的矿井开采的是易自燃煤层,矿井火灾是一大突出灾害。
百万吨发火率近年虽有所下降,但仍高居不下,与世界几个主要产煤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尤其是近几年,重大火灾事故还时有发生,给煤炭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有损于煤炭行业的社会形象,也严重制约着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火灾防治工作依然是煤炭企业领导的一项常抓不懈、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1矿井火灾分类1.1外因火灾外因火灾是指由外来热源,如放炮、瓦斯煤尘爆炸、机电设备不良、机械磨擦、电流短路、焊接火花等原因造成的火灾,同时也包括内因火灾处理不当而诱发的外因火灾。
矿井外因火灾具有突发和严重的灾难性。
例如xx省陆家地煤矿曾经发生一起明火火灾,由于无法进行反风造成了死亡28人的严重性事故。
由于外因火灾的主要可燃物有木材、胶带、电缆、油料等,故对井下可燃材料燃烧特性的认识,对我们分析火源、控制火情、减少损失有着积极的作用。
许多专家和学者做了大量的燃烧实验,测试得到了各种材料的基本燃烧性质及火灾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等宝贵的数据,丰富了人们对矿井火灾燃烧特性的认识。
1.2内因(自燃)火灾自燃火灾是指煤炭自身的吸氧、氧化、发热、热量逐渐积聚达到着火温度而形成火灾。
纵观我省煤矿有不少矿井的煤层有自然倾向性,如苏邦煤矿今年年初发生自燃火灾及一些小煤窑的自燃火灾屡有发生等现象也说明了这点。
煤炭并不是一暴露于空气中就自燃着火的,一般需要经过潜伏期、自热期和自燃期三个阶段。
(1)低温氧化阶段特征。
煤的重量略有增加,增加的重量等于吸附氧的重量,煤的化学性质变得活泼,煤的着火温度降低。
煤矿火灾预防与防治技术现状
煤矿火灾预防与防治技术现状煤矿火灾的常见原因煤矿火灾是煤炭采矿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由于煤炭具有易燃性和易爆性,加之采矿现场存在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以及煤尘、瓦斯等火灾隐患因素,煤矿火灾的发生频率较高。
煤矿火灾的常见原因包括:1.煤炭自然自燃:由于煤炭在煤层中长时间的堆积,容易发生自然自燃,引发火灾。
2.机械设备故障:例如电气设备的短路、电缆老化、机械设备的过载等,都可能引发火灾。
3.人为操作不当:例如冒烟、使用明火等都容易引发火灾。
4.瓦斯等有害气体泄漏:瓦斯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比例,一旦遇到明火引发爆炸或火灾。
煤矿火灾的危害煤矿火灾不仅对煤矿企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对矿工的生命和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
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会导致以下危害:1.火灾蔓延:火灾很容易蔓延到整个采矿区域,并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导致人员无法逃脱。
2.瓦斯爆炸:瓦斯的爆炸性很强,容易引起大规模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
3.消防救援难度大:由于采矿区域的特殊性,地形复杂,采矿设备众多,火灾发生后消防救援难度很大,很容易造成救援人员的受伤或死亡。
4.生态环境破坏:煤矿火灾不仅会影响矿区的生态环境,也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煤矿火灾预防技术针对煤矿火灾的危害和常见原因,煤炭采矿企业和科研人员逐步开发了新型的预防和防治技术。
监测防治技术采用现代化的数据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将采矿过程中的瓦斯浓度、震动、温度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分析,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煤安监管煤安监管机构要强化对煤矿企业的监管和管理力度,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火灾预防和消防安全的指导和协调。
防火教育提高矿工的消防安全意识,进行防火安全培训和演练,加强对煤矿消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高新技术防治技术采用新一代高新技术,例如红外成像、激光成像等,对煤矿火灾隐患进行快速识别和报警,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煤矿火灾防治技术现状目前,国内外煤矿火灾防治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具体如下:监测防治技术采用现代化数据技术,对煤矿采掘过程中的瓦斯和煤尘等隐患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快速发现和防止火灾隐患的发生。
火灾文献综述范文
火灾文献综述范文火灾是一种常见但又非常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每年都会因火灾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从对火灾起因的研究到对火灾防控的措施,文献中已经形成了众多的研究成果。
本文将就文献综述的角度,从火灾起因、火灾扑救技术和火灾防控措施三个方面对火灾进行分析。
一、火灾起因火灾起因是火灾产生的主要因素,对火灾起因的研究是预防火灾突发的前提条件。
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发现,火灾起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电气故障:电气故障是火灾中最常见的起火原因之一,例如线路老化、过载、短路和接触不良等问题。
2.气体泄漏:气体泄漏是造成火灾的另一种重要原因,例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工业气体等。
3.火源烧灼:火源烧灼是火灾中最常见的起火原因之一,例如明火、火柴、烟蒂和电炉等。
4.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导致火灾起因的原因之一,例如疏忽大意、吸烟、放火等。
二、火灾扑救技术火灾发生后,火灾扑救技术可以起到纾解烧灼现场的作用,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综述相关文献,以下是目前较多的火灾扑救技术:1.灭火器:灭火器是最常用的扑救工具之一,主要是通过介质隔离、被动和化学作用来达到灭火效果。
2.水:水是一种最常见的火灾扑救工具,能够起到降低温度和隔离氧气的目的。
3.泡沫:泡沫是常见的灭火方法,通过泡沫进行隔离和降温。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喷射式灭火剂,具有强烈的滞留力和隔离作用。
三、火灾防控措施火灾防控措施是预防火灾发生的重要措施,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文献综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几种火灾防控措施:1.加强火灾安全教育:火灾安全教育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特别是孩子们的火灾安全教育应该得到关注。
2.加强检查巡视:检查和巡视是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消防隐患的及早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3.安装防火器材:安装防火器材是防止火灾的有效措施之一,例如烟感器、温感器、马达防火卷帘门等。
4.加强消防队伍的建设: 消防队伍是火灾扑救的主力军,加强其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矿井火灾防治论文
矿井火灾防治论文矿井火灾是我国矿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安全隐患之一。
近年来,虽然我国矿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升,但是矿井火灾依然屡屡发生。
因此,矿井火灾防治已经成为了矿山安全生产的重点和难点。
一、矿井火灾的危害性矿井火灾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失踪伤亡。
矿井火灾通常发生在地下矿井内部,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造成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导致人员迅速窒息和中毒,因此很难及时逃生,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人员失踪和伤亡。
2.矿井设备损坏。
在矿井火灾的情况下,温度会迅速升高,导致矿井内的设备和设施受损,这些设备和设施的损坏对于矿井的正常生产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3.资源浪费。
矿井火灾会烧毁未开采的资源和采出的矿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矿井火灾防治的方法为了保障矿业安全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治和治理矿井火灾。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矿井火灾防治方法:1.严格执行矿山防火制度。
加强矿山安全守卫力度,保证矿山安全生产;搭建完善的矿山防火网格体系,加强监管力度,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火灾隐患。
2.加强矿用电气安全管理。
加强电气设备的巡检和维修,确保安全电气设备的密闭性、完整性和防爆性。
3.加强矿井通风安全管理。
在矿井内部进行自动控制,确保矿井内通风、尘控、瓦斯和烟雾等参数得到合理监管,预防火灾的发生。
4.提高矿工消防意识。
矿工应该经常参加消防培训,并掌握一些成功制灭火灾的重要技能;统一添置防火器具、操作性救援工具,加强矿工的消防自救能力和应急能力。
三、矿井火灾防治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矿井火灾防治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矿山安全的需求,因此发展和研究新的矿井火灾防治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1.现代信息技术在矿井火灾防治中的应用。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建立实时监控和判别系统,使矿井火灾预警和警报处理时间缩短;2.新型灭火技术在矿井火灾防治中的应用。
如利用先进的气体灭火系统、阻燃剂灭火技术、高压绿色水雾灭火技术等,降低火灾的温度、扩散范围和烟雾毒性。
煤矿火灾预防与防治技术现状
煤矿火灾预防与防治技术现状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煤矿成为了能源的重要来源。
但是由于煤矿存在着多种高风险因素,如地质构造的不稳定性、难以把握的矿井温度、矿井内的瓦斯、煤尘等易燃易爆的气体等等,使得煤矿火灾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对煤矿生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煤矿火灾虽然无法彻底避免,但是可以通过保持高度警惕,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加强管理等多种方式来减缓火灾发生和事故数。
I. 煤矿火灾的危害及现状煤矿火灾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作为全球煤矿生产的重要国家,中国在煤矿火灾出现率和伤亡人数方面都有不容忽视的情况。
自2005年以来,发生在我国煤矿的火灾事故共造成超过1000人死亡。
因此,防止煤矿火灾事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II. 煤矿火灾的原因及分类1. 原因煤矿火灾有多种成因,包括欠发火、因贮存电瓶引发的电气故障、人为原因,如对劳动安全知识缺乏、配置不当的设备、设备过期、信号处理问题、人员误工或故障,等等,2. 分类根据煤矿火灾事件的威胁、演化过程、原因来源、火焰特征等不同因素,煤矿火灾通常被分为不同的类型。
主要有架空线路(电气)火灾、机电火灾、顶板火灾、煤堆火灾、露天火灾等。
III. 煤矿火灾预防及防治技术现状煤矿火灾的预防和防治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
目前,预防和防治的技术手段主要是以下几种:1. 煤矿火灾预防和防治技术(1)温度控制技术进行测量、控制和监测地质温度、煤层内部气体温度、通风供氧等因素,从而防止氧气过量和引起火灾的情况。
温度控制技术是判断和监测煤矿无火区域的关键技术,先进的控制技术能够有效的规避煤炭气体及火灾风险,让煤矿生产更加安全和稳定。
(2)瓦斯抽采技术采用先进的瓦斯抽采技术,对煤层中的瓦斯进行有效的抽采和吸引,有效疏散瓦斯,使得瓦斯的左右值降低。
这种技术能够明显地减少煤矿火灾的发生。
(3)煤尘抑制技术煤尘抑制技术用于抑制煤尘的扬尘。
煤尘在飘浮的状态下,容易遇到火花或火源而燃烧起来,从而引发火灾。
中国煤田自燃现状和防治措施总结
煤矿自燃现状及防治措施一煤层自燃暴露在空气中的煤,由于氧化放热导致温度逐渐升高,至70~80℃以后温度升高速度骤然加快,当达到煤的着火点(300~350℃)时,引起燃烧,这种现象称为煤层自燃。
2015年4月7日上午,乌鲁木齐县火石山煤层自燃,山上烧出大窟窿[1] 。
1自燃条件煤体要发生自燃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①具有低温氧化性,即有自燃倾向的煤以破碎状态存在;②有大于12%氧含量的空气通过这些碎煤;③空气流动速度适中,使破裂煤体有积聚氧化热的环境;④在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的状态下,持续一定的时间,使煤体可以达到着火温度。
只要同时具备上述4个条件,煤炭自燃发火即可发生。
但实际中很难找出某两次煤炭自燃发火的发生条件是完全相同的。
这样,对煤炭自燃发火的条件就很难作出定量分析。
2自燃过程①自燃时期:煤的自燃经过的三个时期煤的自燃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时期,即准备时期,又称潜伏期;自热期;最后进入燃烧期。
②潜伏时期。
煤自燃的潜伏时期即煤的低温氧化过程,潜伏时期即准备阶段的长短取决于煤的变质程度和外部条件,如褐煤几乎没有准备时期,而烟煤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准备时期。
③自热期。
经过潜伏期,煤的氧化速度增加,不稳定的氧化物先后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氧化产生的热量使煤的温度上升,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T=60~80℃时,煤的温度急剧增加,氧化加剧,煤开始出现矸馏,生成碳氢化合物、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火灾气体,煤呈赤热状态,当到达着火温度以上时便燃着。
这一阶段就是煤的自热阶段,又称煤的自热期。
④燃烧期。
这一时期是煤从低温氧化发展成自燃的最后的一个阶段。
主要特征是:空气中氧含量显著减少,二氧化碳的数量倍增,同时由于燃烧不完全和二氧化碳的分解,而产生较多的一氧化碳,巷道中出现浓烈的火灾气味和烟雾,有时还出现明火,火源温度达到1000℃左右。
3自燃期确定方法①巷道中煤层自燃发火期以自燃发火地点从暴露煤之日起至发生自燃发火时为止的时间计算,一般以月为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研究文献综述摘要: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国家能源安全。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危险源多、灾害严重的形势非常严峻,尤以火灾为甚。
每年自燃形成的火灾近400次,煤自燃氧化形成火灾隐患近4000次,仅我国北方煤田累计已烧毁煤炭达42亿吨以上。
煤矿火灾防治及其继发性灾害的防控技术,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简述了我国煤矿矿井火灾防治现状,研究和总结煤层自燃机理和矿井内因引起的火灾预防治理技术,分析了常用的防灭火技术及其优缺点,并介绍了一些新型防、灭火材料。
关键词:煤炭自燃;防灭火技术;防灭火材料正文:一、煤炭自燃规律及其机理我国煤矿中有56 %的矿井存在煤层自燃发火危险。
近20年来,随着我国采煤新技术的试验和推广,煤炭的产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
但开采强度大,端头支架处顶煤放出率低(有的不放)采空区遗煤量较多,使得煤层自然发火几率增高,矿井自燃火灾事故增多。
目前,煤炭自燃已成为制约我国煤炭工业高产高效的主要灾害之一。
1.煤自燃规律煤矿火灾主要是煤自然发火,由于空气渗漏进入松散煤体,空气中的氧与煤分子表面的活性结构接触,发生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及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在一定的蓄热环境下,煤体不断地氧化、放热、升温,当煤温超过临界温度后,煤体继续升温,达到煤的着火点温度,最终导致煤体燃烧。
[1]在煤矿里,自燃火灾主要是指煤炭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吸氧、氧化、发热) ,聚集热量导致着火而形成的火灾。
自燃火灾大多发生在采空区、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
煤巷的高冒以及浮煤堆积的地点。
2.煤的自燃机理关于煤的自燃问题,长期以来,一般都认为煤中黄铁矿的存在是自燃的原因,由于黄铁矿氧化成为三氧化二铁及三氧化硫时能放出热量,在有水分参加的情况下,可以形成硫酸,它是很强的氧化剂,更加速煤的氧化,促进煤的自燃。
需要指出,有的含有黄铁矿的煤,虽然经过长斯放置,并不一定发生自燃,而不含或少含黄铁矿的煤也有自燃现象。
因此,煤的自燃并非完全因含有黄铁矿而引起。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氧气,使煤的组成物质氧化产生热量,再被水湿润,就放出更多的湿润热,也会加速煤的自燃。
此外,煤的自燃还与煤本身的性质有关。
如煤的品级;煤的显微组分、水分、矿物质、节理和裂隙;煤层埋藏深度和煤层厚度;开采方法和通风方式等。
煤的自燃从本质上来说是煤的氧化过程。
3.矿井火灾发生的“三要素”矿井火灾发生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要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热量的引火热源;三是要有一定量的氧浓度空气。
俗称火灾三要素,才能构成火灾。
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2]图1煤矿自燃火灾发生条件图4. 影响煤炭自燃发火的因素影响煤自燃的因素很多,包括煤自燃倾向性、煤层地质条件、开拓开采条件、煤体漏风条件及温度、聚热条件及煤体空隙度等,影响过程极其复杂。
但这些因素不外两大类,即影响煤炭自身与氧反应的因素和影响外界供氧因素,这正是煤炭自燃防灭火技术研究的根据所在。
[3]二、中国煤矿火灾防治技术的现状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煤矿推广灌浆防灭火技术,60—70年代对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阻化剂防灭火技术、泡沫防灭火技术进行了研究应用,80—90年代研究了自燃火灾预测预报技术、惰气防灭火技术、凝胶防灭火技术、火区快速密闭技术、堵漏风技术、带式输送机火灾防治技术、内外因火灾监测监控技术等,90年代以后主要集中在原有防灭火技术装备性能提升以及新型防灭火材料研制等方面。
煤矿火灾防治技术经过5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火灾预测、监测、预防、治理相结合的综合火灾防治技术体系,并且在灾变时期风流流动及控制、救灾决策辅助系统、灾后抢险救灾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1.煤自燃的识别和预测方法[4~6]1) 磁探测法。
依据煤炭在氧化自燃过程中,烘烤后的上覆岩石的磁性随自燃温度升高而增强,通过检测煤岩磁性的变化来判断煤炭的自燃程度进行早期预报。
2) 电阻率探测法。
其依据是煤炭自燃发火后, 煤层的结构状态和含水性会发生较大变化,通过分析其变化进而进行自燃的早期预报。
3)氡气探测法。
根据煤层自燃后, 随煤温升高, 氡气浓度上升, 依此判断火区位置,确定自燃程度进行自燃的早期的预报。
4) 测定空气和围岩的温度的方法。
根据煤炭在氧化自燃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热量,使围岩和空气温度升高的性质,通过检测煤岩和环境温度来判断煤炭的自燃程度进行早期预报。
5)测定井下空气成份的变化的方法。
依据煤炭在氧化自燃过程中,除放出一定热量外,同时热解释放出CO,CH等碳氢类气体的特点,通过检测分析采掘空间是否有煤炭自燃而产生的气体产物,进行煤炭自燃的早期预报。
2.煤自燃灭火方法分析一般情况下,易自燃的实体煤不会发生自燃,这是由于实体煤比表面积较小,煤与氧接触面积小,其氧化放热量也小,煤氧化放出的热量能很快发散到周围岩层,因而煤温不会升高而引起自燃;在采空区深部,尽管松散煤体量也较大,但由于煤的耗氧使采空区深部氧浓度很低,通常也不会发生自燃。
所以煤氧接触和煤温达到一定高度是煤发火的两个要素。
因而对于易自燃煤层,要防止其自燃应从减少煤氧接触入手,减少煤氧接触面积和阻止氧气向松散煤体附近扩散和渗漏。
当发生自燃或煤温较高时,还要降低煤温。
可通过尽量减少向煤体破碎带漏风,减少煤氧接触几率,防止煤体热量聚集。
惰化防灭火技术惰化技术,就是将惰性气体或其它惰性物质送入拟处理区,抑制煤的自燃的技术。
惰性物质惰化技术,除已作为常规防灭火技术措施使用的黄泥浆外,近年发展起来的有粉煤灰、页岩泥浆、选煤尾矿泥、阻化剂和阻化泥浆等,已经比较广泛地被应用。
它们的作用,除惰化外还兼有降温,对煤矿本身则微有污染,应当予以注意。
[7]但是注惰效果主要取决于能否保证惰气质量,合理必需的注人量及其连续性,以及能否辅以强有力的检测技术,否则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各矿必须认识到这一点,不可将注惰作为一项万能的措施,盲目地滥用。
阻燃物质防灭火技术该技术是指将一些阻燃物质送人拟处理区,以达到防灭火目的。
使用的阻燃物质主要有黄泥浆、粉煤灰浆、页岩泥浆、选煤厂尾矿浆、阻化剂和阻化泥浆。
阻化剂主要有无机盐吸水液、氢氧化钙阻化液、硅凝胶、表面活性剂、高聚物乳液粉末状防热剂。
它们的作用,除惰化外还兼有降温,对煤矿本身则微有污染,应当予以注意。
[8]从目前技术的发展及经济的可承受性来看,具有较大优势的还是粉煤灰注浆和阻化剂。
它们最可取的是可以取自某些废弃物及其再利用,对环保亦起到一定有利作用,并免于与农挣地。
但阻化剂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容易均匀分散在煤体上,且喷洒工艺难实施;腐蚀井下设备,影响井下工人的身体健康。
泡沫防灭火技术泡沫防灭火技术是以化学方法产生膨胀惰性泡沫,以进行防灭火处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由于其可堆积、流动性好,并且有一定的固泡时间,所以更适用于深部高温区域的防灭火工作。
常用的泡沫防灭火技术有化学惰气泡沫防灭火技术和三相泡沫防灭火技术。
化学惰气泡沫防灭火材料由多种原料组成,其原料皆为固态粉状,井下灭火时一般采用钻孔压注方法将其溶液注入自然发火的区域。
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惰气泡沫可迅速向周围空间、漏风通道及煤壁裂隙扩展,充填火区空间,窒息火区,而且惰泡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此外,化学惰泡的落液还具有较高的阻化能力,可以有效地抑制残煤的复燃,从而达到防灭火的目的。
三相泡沫由液体膜、固体粉末和气体组成,并可添加无机固体干粉以增加其固化性能。
无机固体三相泡沫用于防灭火充填封堵作业时,可适当增加固体废弃物用量以降低成本,适当提高流动性,使之能被压入所有漏风通道堵住漏风。
而用于高顶垮落空洞防灭火充填作业时,应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添加量,提高凝固速度以缩短无机固体三相泡沫的凝胶时间,以利于无机固体三相泡沫的堆积,从而密闭支护空洞,窒息着火点。
含惰气的无机固体三相泡沫不仅有普通无机固体三相泡沫的作用,并且在破泡时能释放出惰气,稀释该地点瓦斯、氧气等浓度,促进着火点窒息,防止瓦斯爆炸。
[9 ]总之该技术的优点是能快速、远距离扑灭矿井火灾。
至目前为止, 在我国煤矿井下应用高泡灭火技术扑灭火灾达余次, 成为世界上应用该项技术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堵漏风防灭火技术采取有效的封堵漏风通道的措施,防止漏风而引起煤自燃火灾。
在生产实践中,我国煤矿工作者和学者总结出了夹缝密闭墙堵漏技术、喷射水泥砂浆堵漏技术、高惰泡沫堵漏技术等适合我国矿山实际的漏风封堵技术。
南屯矿自行研制生产的聚胺酯喷涂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在井下使用非常方便。
灌浆技术利用浆液包裹煤块保水增湿的方法减缓煤体氧化速度、浆体固化沉淀物充填煤体缝隙来隔绝漏风阻止氧化达到防灭火的效果,这种方法被称为灌浆防灭火法。
按回采工艺关系,一般可分为采前预灌、随采随灌、采后灌浆等几种;按实施方法又可分为埋管灌浆、钻孔灌浆与工作面撒浆等。
这是我国煤矿普遍应用的方法,传统的灌浆材料是黄土,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页岩、矸石等材料,并在许多地区得到推广。
[10]该技术的优点是:(1)包裹煤体,隔绝煤与氧气的接触;(2)吸热降温;(3)工艺简单;(4)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存在缺点:(1)只流向地势低的部位,不能向高处堆积,对中、高及顶板煤体起不到防治作用;(2)浆体不能均匀覆盖浮煤,容易形成“拉沟”现象,覆盖面积小;(3)易跑浆和溃浆,造成大量脱水恶化井下工作环境,影响煤质。
均压防灭火技术均压防灭火技术又名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它是用通风的方法减少自燃危险区域漏风通道两端的压差,使漏风量趋近于零,从而达到切断氧源达到防灭火的作用。
常用的风压调节方法有:风门、风窗调节法,风机调节法,风机、风窗调节法,风机风筒调节法等。
[11]这些方法实质就是通过增加风压的措施和减少风压的措旗,或者说是分为增压调节法和减压调节法来进行防灭火的。
凝胶防灭火技术凝胶防灭火技术是一种较好的固水堵漏防灭火技术。
所采用的凝胶是不同于化学中的胶体体系的水凝胶。
向水中加入少量添加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物理、化学反应后便形成凝胶。
凝胶形成时间可通过改变添加材料的量来控制。
[12]该胶体具有固水性、吸热降温性、密封堵漏性、阻化性以及成胶时间可调等主要特性。
胶体对煤层自燃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成胶前,凝胶原料呈溶液状态,此时通过管路用泵进行输送,调节成胶时间,使成胶原料流至预定的发火部位形成凝胶,固结在煤体中,利用凝胶的吸热降温和堵塞漏风特性来灭火。
但该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1)流量小,流动性差,较难大面积使用;(2)时间长了胶体会龟裂;(3)胺盐凝胶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4)成本较高。
阻化剂防灭火技术阻化剂主要是卤化物与水溶液充分混合,浸入到煤体的裂隙中,并覆盖在煤的表面,把煤的外部表面封闭,隔绝气,阻止煤炭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