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群体概述
第六章管理心理学
第6章群体心理概述6.1 群体的定义及发展阶段人是社会的人,在组织中工作的人们会加入到各种各样的群体中。
美国北得克萨斯州大学的工作团队研究中心认为,在2000年80%的《财富》500强公司中,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员工在团队中工作,并且属于同一种类型的群体。
可以说,群体是构成组织的重要基石。
6.1.1 群体的定义群体(group)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
群体与由于某些因素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人群有所不同,它有两个重要的特点:1.共同目标。
群体成员之间具有某种共同的目标。
而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群体通常会制订一系列规范。
长期存在的群体往往还发展和形成了自己特定的亚文化、价值观、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等。
2.相互作用和影响。
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而火车站排队买票的人,咖啡厅里的顾客和电梯间里的乘客,这些偶然聚合在一起的人群是没有共同目标和归属感的,因此都不能称之为群体,而是属于聚合体亦称为集合体(aggregate)。
有时聚合体也可以转化为群体,例如被劫持飞机上的乘客,为了共同制服罪犯,求得生存的目标,可能会很快成为一个结构化的群体。
6.1.2 群体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群体做出不同的分类。
例如按群体形成的方式,可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按群体的开放程度,可划分为开放型群体和封闭型群体;按群体所发挥的作用,可划分为参照群体(或标准群体、示范群体)和一般群体;按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划分为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按群体成员联系的紧密程度和群体的发展水平,可划分为松散群体、联合体和集体。
下面重点分析与管理工作联系密切的一种分类——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这种分类法最早是由梅奥在霍桑实验中提出的。
1.正式群体正式群体(formal group)是指具有正式的社会结构,成员有明确的地位与社会角色分化,并有相应权利和义务规范的群体。
第六章:群体的一般理论
第三节: 第三节:群体凝聚力与士气
一、群体凝聚力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1. 群体凝聚力的含义与特点 群体凝聚力含义: (1)群体凝聚力含义: 是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 是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它既包括群体对成员 的吸引程度,又包括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的吸引程度,又包括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特点: (2)特点: 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频繁,气氛民主, 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频繁,气氛民主,关 系和谐。成员有较强的归属感, 系和谐。成员有较强的归属感,成员参加群体活动 的出席率较高。 的出席率较高。成员愿意更多的承担推动群体发展 的责任和义务,关心群体,维护群体的权益等等。 的责任和义务,关心群体,维护群体的权益等等。
2.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群体规模。 (1)群体规模。 群体目标。 (2)群体目标。 群体领导者素质。 (3)群体领导者素质。 外部环境。 (4)外部环境。 群体成员的同质性。 (5)群体成员的同质性。 群体内的信息沟通。 (6)群体内的信息沟通。 群体的社会地位和声望。 (7)群体的社会地位和声望。
2. 分类 正式规范。 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 ( 1 ) 正式规范 。 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 , 如各种规 章制度和守则等。 章制度和守则等。 非正式规范。 群体自发形成的,不成文的, ( 2 ) 非正式规范 。 群体自发形成的 , 不成文的 , 如 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态度, 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态度,各种行为和风俗习惯 等。
阿希的实验:
x
a
b
c
2. 社会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 源于马斯洛指出的人的“安全需要”。 源于马斯洛指出的人的“安全需要” • 个体其他方面的实际需要。 个体其他方面的实际需要。
3. 影响个体从众行为的因素 个体特征。 (1)个体特征。 人的从众行为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 的特征。包括:智力和能力的高低、情绪的稳定性、 的特征。包括:智力和能力的高低、情绪的稳定性、 自信心高低、自尊心强弱、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型、 自信心高低、自尊心强弱、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型、社 会赞誉需要高低、态度与价值观、 会赞誉需要高低、态度与价值观、对他人的依赖性等 等。 群体特征。 (2)群体特征。 这方面的因素包括: 群体的作用、 群体的组成、 这方面的因素包括 : 群体的作用 、 群体的组成 、 群体的气氛、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的气氛、群体的凝聚力。 其他情境因素。 (3)其他情境因素。 个体的从众行为还取决于其他情境因素。 个体的从众行为还取决于其他情境因素 。 如问 题的性质、个体对群体的依赖度等等。 题的性质、个体对群体的依赖度等等。
第六章 组织群体及相互关系
性程度;(3)善于合作的人容易获得较高地位;(4)熟悉并能出色完成本 职工作的人也能获得较高的群体地位。
2、群体角色:角色是地位的动态表现,是与地位密切相关的一整套
权利义务模式。
3、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地位关系以及角色期待的具体内容,是指
勤学善思 知信达贤
四、组织内的非正式群体
(二)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非正式群体的功能表现在多个方面:对正式组织来说,既包 括积极作用也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从组织的等级层次上,可以 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即组织结构方面、管理者方面和工作自 身的态度等。
1、非正式群体对工人的意义 (1)减轻单调、厌烦和疲劳;(2)提供获得地位的机会; (3)情绪反应的充分表露;(4)提供独立的机会。
(2)从群体成员或个人的角度看,有两个主要因素促使 他们结成群体:一是物质利益的因素,参加群体可以获得个 人的物质利益;二是社会心理因素,每个人都有许多社会性 心理需求,这些需求只有在群体或在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实现 和满足。
勤学善思 知信达贤
一、群体概述
(二)群体类型
功能型群体
组织设立功能型群体,目的是能够稳定、持续地满足某种 必不可少的、经常重复出现的常规性需要,它的最典型特征是 成员之间建立了严格的上பைடு நூலகம்隶属关系和正式的职位规范。
(二)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3、管理者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 在非正式群体面前,管理者应做到: (1)承认其存在的必然性; (2)影响它的发展方向,使之为正式组织服务。 在非正式群体面前,管理者通常还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 (1)工作地位评估的矛盾; (2)如何对待公平分配的问题; (3)工作与工作地位不一致的矛盾。
第六章 非正式群体..
• (三)以情感为纽带 • 由于非正式群体都是学生自发形成的,没有外部的强 制与干预,学生个体都是带有情感倾向性的,群体内部的 情感强于群体外的学生之间的情感,以至于非正式群体的 持续发展以情感为动力。 • (四)核心人物自然产生并有一定影响力 • 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角色是自然产生的,不是由上 级或官方任命的,他们并不一定具有较高的地位与权力, 他们或是能力较强、经验较多,或善于体恤别人。但他们 具有实际影响力。 • (五)内部信息传递的多样性和随意性 • 非正式群体由于其规模较小,所以成员之间的交往和 关系极为密切,只要校内外、班级内外发生一点事情,群 体内的学生就会迅速传递和交流信息,直到人人知晓。与 此同时,由于这种信息的传递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故随 意性较大,表现出明显的好恶倾向。
•
•
三、非正式群体的种类
按其形成的原因,可以划分为利益型、 爱好型、情感型、亲缘型、信仰型五种。 • 按其构成的成员,可以划分为纵向型的 、横向型的和纵横型的三种非正式群体。 • 按其社会的效应还可以把班级非正式群 体划分为积极型、消极型、破坏型三种。
• •
• • • • •
四、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一般来说,班级中非正式群体是多种因素共 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一)需要的相似性 (二)交往的开放性 (三)主体意识的增强 (四)精力过剩的或兴趣的多样 (五)模仿、暗示等心理的催化
二、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 (一)形成的自发性 • 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不是学校或教师有意安排和组织的 ,而是学生们以个人喜好为纽带,以共同性或互补性的心 理需求为基础,自我选择、组织在一起的。 • (二)规范的不明确性 • 不成文的规范,是非正式群体的一个典型特征。一般 说来,非正式群体的行为规范没有明确的条文,但不等于 就没有行为规范,只是这种规范是无形的,只是一种作用 于群体成员心理的压力和约束力。
群 体 概 述
组织行为学
新来的成员被告知:“我们中 午吃饭是轮流付钱的。”
一个群体由于机密被泄露而遭 受了巨大损失,因此形成了保 守机密的群体规则
(三)地位
所谓地位(status)就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或群体成员的相对 位置或等级的社会化界定。
• 1.地位符号 现实中,人们往往是通过地位符号(status symbols)感知到 地位的存在。所谓地位符号就是能够反映个体地位的标志 性事物。
高
最后冲刺
工
开始并确定
作
任务和方向
绩
效
变革与飞跃
低 开始时间 A
中间时间(A+B)/2
结束时间B
平衡
间断
平衡
三、群体结构变量
群体结构是指构成群体的个体之间关系以及使群 体按照有序的、可预期的方式运转的一些特征。 群体结构的重要变量主要包括:角色、规范、地 位、群体凝聚力、群体规模、群体构成等。
(一)角色 所谓角色(role),就是人在某种社会情境中的一
二、群体发展阶段 • 群体发展阶段第一种模型:五阶段模型
前阶段
形成阶段
震荡阶段
规范化阶段
执行任务阶段
终止阶段
阶段
特点
形成阶段 震荡阶段 规范化阶段 执行任务阶段
群体成员开始互相熟悉;探索群体可接受的行为,并形成最基 本的群体行为规则;基本的人际关系开始建立,如确定领导者; 当群体成员开始将自己看作是这个群体内的一员时,这个阶段 就结束了。 群体内部存在着高度的冲突;群体成员常常抵制群体领导者的 控制;群体成员之间也可能出现敌意;如果群体中的冲突不能 得到解决,那么群体就面临着解散,相反,如果冲突得到解决 并且群体的领导得以接受,群体就度过了这一阶段可以进入下 一阶段了。 群体变得更有凝聚力;群体成员的群体身份感也更加强烈;群 体成员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对群体活动的责任感也增强了; 人们热切地寻找共同可接受的解决问题方案;当群体成员建立 起一套共同接受的行为方式和形成共同的愿望时,这一阶段就 结束了。
第六章特殊群体的社会医学
加强对母亲育儿知识的宣教,采取多种形式和 渠道,向母亲和家庭成员宣传科学育儿知识, 包括婴幼儿生长发育、合理喂养、早期教育、 体格锻炼、常见病防治等,提高家长育儿水平 ,为儿童健康的成长建立良好的根底。
社区、学校、家庭立体式的教育管理网络;加 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管; 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堂,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弥补学生心理孤独感,对平安也是很好的保障。
36
第三节 妇女的社会医学
Social Medicine of women
37
〔一〕概述 妇女:15岁以上的女性人口,占人口
总数的1/2。 分为性成熟期、育龄期〔结婚、怀孕
18
我国儿童青少年存在的五大健康问题
1、营养不良和肥胖
营养不良和肥胖问题并存, 营养不良相对集中在西部, 儿童肥胖会导致成年肥胖,而成年肥胖又可
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 目前这些疾病已经呈现低龄化趋势。
19
中国青少年肥胖率大 增,体能素质持续下 降
湖南省溆浦县板溪村九岁的巨胖儿童邹冬
教学要求:
掌握: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卫生保健措施;老年 人的社会卫生保健措施;残疾人的社会卫生保 健措施。
熟悉:与婴幼儿死亡有关的危险因素;影响儿 童青少年健康的社会因素。
了解:影响妇女健康的社会因素,人口老龄化 带来的问题。
1
将特殊群体(Special population)分为两类:
1.生理性特殊群体
老年抚养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中老年 局部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人口 老化社会后果的指标之一,实际上也反映了人口老龄 化的程度。
第六章 群体行为与管理
5.大群体和小群体 大群体和小群体是以群体的规模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大群体一般指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人员之间较少直接互动的群体。 典型的大群体是如阶级群体这样的利益群体。这类群体人数众多,活动方 式和组合形式有的超出了作为实体的群体范围,在其中甚至还可以划分出 许多具有实体形式的群体。 小群体则是指那些规模较小、成员之间能够直接互动的群体。小群体
一个叫“响尾蛇”,一个叫“雄鹰”。至实验第一阶段结束,群体每个成员 的角色已发生明显分化,并且稳定下来。
实验第二阶段安排两个群体相遇,彼此之间开展一系列诸如橄榄球、 垒球及其他项目的比赛。竞争的结果,两个小组出现了明显的“我们情感”, “我们”和“他们”的意识发生了明显分化。群体成员分别将自己的群体 看作是内群体,认为自己所属的群体更优越,而将对手看成为外群体,似 乎对方的特点都不合自己的愿望。竞争引起了对于对手群体的敌意。第二 阶段结束时请被试在两个群体中择友,结果两个群体的成员选择本组成员 作为朋友的比例,分别达到 92.5%和 93.6%。
3.内群体和外群体 内群体和外群体是以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 体分类。
资料 6-4:
内群体和外群体,又称作“我群”和“他群”。这两个概念是由萨姆纳 在《民俗论》(1907 年)一书中最先提出的。萨姆纳认为,根据成员对自 己与群体关系密切程度的自我感觉以及对不同群体的态度,可以将群体分 为内群体和外群体。
群体行为
第六章 群体概述本章要点群体是企业或单位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介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人群集合体。
它对于群体内的成员,对于其他的群体或整个组织,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因此,群体心理的研究已成为组织行为学的重要课题。
在本章中,我们将通过对群体的概念及特征,群体的类型与规模以及群体心理学的研究,既可以了解它对组织所起的作用,又可以分析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在群体的类型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及其作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故将在第三节中对非正式群体的概念、特点、作用作一详细介绍。
第一节 群体的概念及特征一、群体的概念群体是一种社会现象。
它是介于个体心理与组织心理之间的特殊心理。
人们总是通过归属于一定的群体而意识到自己是归属于社会的,而且通过群体活动参与整个社会的活动。
一个群体不同于个体的简单集合,几个人乘坐电梯或者几个人围观某一件事,都不能称其为群体。
群体应是一个整体,建立在其成员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并有特定的群体目标。
关于群体的概念和定义,由于不同学者所强调的重点不同,因而对群体定义的表述也不一样,下面介绍两种表述。
赫雷季尔(O .Hellri8e1)等人在1983年出版的《组织行为学》中,所提出的群体定义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互相交往沟通的一群人,其中每一个人都能够与这一群人中的任何一人进行面对面的交往沟通,而不是通过其他人来进行间接的交往沟通。
”在赫雷季尔等人看来,群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群体的成员们一定能够互相看见和保持接触;第二,群体的每个成员必须与其他成员进行双面(two -way)个人间的交往;第三,群体内部不要像军队或其他正式组织的那种指挥系统.而应该是有尽可能小的等级差别,然而,群体内部成员在地位、或对群体的影响方面尚存在差别。
西拉季(A .D .szilagyi)等人在1983年出版的《组织行为与绩效》(Orgawsation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中,提出群体定义是:“两个或更多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工作目的和目标而形成的互相依赖和互相作用的集合体。
社会学 第6章 社会群体
2、群体凝聚力与群体冲突
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群体内成员彼此之间 的吸引力。影响群体凝聚力强弱的主要因素有:
(1)群体与成员的利益关系。当成员与群体,成员与成员之间具有互惠
性或一致性利益关系时,群体凝聚力就会增强;反之就会削弱。
(2)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产生较大的吸引力,而紧
2022/1/9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二十分。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在组织程度、群体目标、控制手段、满足需
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1)在组织程度方面,非正式群 体较低,而正式群体较高;(2)在群体目标方面,非正式 群体是不明确的,是泛目标,而正式群体是明确而专一的; (3)在控制手段方面,非正式群体依靠的道德、习俗的力 量,而正式群体则主要是依靠纪律、制度的力量;(4)非 正式群体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而正式群体则只能满 足人们的部分需要。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二十分。
五、基本群体的功能(《教程》p127)
1、社会化功能。 2、经济功能。 3、人类自身的再生产。 4、社会稳定和社会整合的功能。
2200222/1/9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二十分。
第三节 婚姻与家庭概述
一、家庭的形态 家庭不是从来就有的。最早的原始人没有 家庭,没有婚姻制度。整个一群男子和整个 一群女子互为所有,是一种血亲杂交。
份和边界线。 (2)冲突具有群体保护功能,或者说具有“安全阀”作用。
(3)群体内成员的关系亲密程度与冲突的后果有密切联系。 群体成员关系越紧密,群体内的冲突破坏性后果可能会越 强烈。
(4)与外群体的冲突会增强内部的团聚力。因此,寻找敌 人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必要手段。
第六章 非正式群体
•
2.可能削弱正式群体的凝聚力,使其处于松 散状态 • 3.可能成为小道消息或谣言的传播者、制造 者 • 4.可能造成学生心理与行为的整体偏离和失 误 • 5.可能抵消正式群体的正面教育作用
第二节 非正式群体的教育策略
• 一、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
• 二、加强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引导 • 三、区分非正式群体的不同性质,有针对 性的采取应对措施 • 四、抓住非正式群体核心任务的教育
• (三)以情感为纽带 • 由于非正式群体都是学生自发形成的,没有外部的强 制与干预,学生个体都是带有情感倾向性的,群体内部的 情感强于群体外的学生之间的情感,以至于非正式群体的 持续发展以情感为动力。 • (四)核心人物自然产生并有一定影响力 • 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角色是自然产生的,不是由上 级或官方任命的,他们并不一定具有较高的地位与权力, 他们或是能力较强、经验较多,或善于体恤别人。但他们 具有实际影响力。 • (五)内部信息传递的多样性和随意性 • 非正式群体由于其规模较小,所以成员之间的交往和 关系极为密切,只要校内外、班级内外发生一点事情,群 体内的学生就会迅速传递和交流信息,直到人人知晓。与 此同时,由于这种信息的传递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故随 意性较大,表现出明显的好恶倾向。
• 自“霍桑实验”揭示了非正式群体及其作用的存在以后,学者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有关的论著相继问世, 不同的著作中关于非正式群体的定义也有所不同。比较有代表 性的定义有: • “非正式群体是凭借人们之间兴趣、需要的相近,情感方 面的彼此喜欢而形成的。” • “非正式群体,是在心理动机的方向一致、观点接近、信 念一致、承认个别人的威望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团体没有定 员编制,没有条文规定,因此,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群体概述
第二节 群体的类型、结构与功能
三、群体的结构
2.群体结构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所谓同质是指群体的成员在能力、性 格、年龄、知识等各方面都比较接近。
志缘群体,就是因人们的共同志向或信仰相同而 结成的群体,如党团组织。
第二节 群体的类型、结构与功能
二、群体规模
1.群体规模的研究结论 群体规模即组成一个群体的人数多少。
发现有如下结论: (1)小群体(7人以下)比起大群体往往内聚力
更强,更倾向于寻求一致性。 (2)随着群体现模的增大,成员的工作满意
内群体就是某些人们所属的群体,这些人们经 由群体获得自己的“利益”和“感情”,群体中的
人们 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和较强的同类意识。
外群体就是人们所不属的群体,这些群体对于 另外的人来说,没有与他们相关的密切的利害关 系,因此,人们对这些群体往往抱以冷淡、怀疑、 蔑视甚至敌视的态度。
第二节 群体的类型、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群体的含义与特征
一、群体的含义 二、群体的特征
第一节 群体的含义与特征
一、群体的含义 • 群体是指一群有共同目的、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的人所组成的集合体。
• 群体的三个要素—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 活动、相互作用、感情。它们之间是相 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群体形成原因
• 第一.在个人层次上,群体是 人进行社会化、人生存的必要 条件。
二、群体规模
2.关于群体规模的问题
(2)群体组成人员的奇数和偶数问题。
主张群体应为奇数的人认为,当群体成员发生意 见分歧时,奇数群体可以采取投票表决方式使问 题得到迅速解决,不会无休止地争论下去。
主张偶数群体的人认为单靠表决会影响群体中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当意 见分歧的双方势均力敌时,应进一步进行协商, 这样既可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使问题得到解决, 又可避免群体中人们之间的关系紧张。
第六章 群体
减 少 社 会 惰 化 的 情 境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进一步研究表明, 并非所有情况下群体共同完成一项工作都会 导致社会惰化。人们在以下几种情境中,倾 向于较少出现惰化行为:
1.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 2.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或可以有效地激发 人们的卷入水平; 3.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激励引导; 4.群体成员有团队精神; 5.个体相信群体成员也像自己一样努力。
群体成员之间显信息共享的关系 群体绩效≤个人绩效之和 团队突出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 团队绩效>个人绩效之和
3.责任不同 • 群体 突出个体化 • 团队 个体、团队共同承担责任 4.技能不同 群体突出个体技能与差异化 团队相互补充,显示团体优势
三、工作团队与群体区别
工作群体
定义
工作团队
分享信息
中立的,有时负面 个体 任意的、多样的
2、按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划分
• 正式群体:其正规化程度高,成员间 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 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的关系都有明 确的规定,且常常是书面形式的规定。
•
非正式群体
• 非正式群体是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 以彼此感情为自然纽带自然形成的、没有 固定组织的群体。具有以下特征 • 1、自发性 • 2、成员的交叉性 • 3、有自然的核心 • 4、排他性和不稳定性
二、群体压力与社会从众行为
• 群体压力: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 见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不一样时,一般会感 到心理紧张,心理上产生一种压力。 • 从众行为: 当个体行为与群体发生矛盾时, 就会感受到来自群体的“压力”,迫使人 们产生顺从群体的行为。
心理学家阿希(S.ASCH)对从众行为进行过长时间的 研究,如著名的卡片式实验,如图:
旅游者的社会心理
第三节. 社会阶层与旅游行为
• 一. 社会阶层概述 • 二. 社会阶层与旅游行为 • 三. 研究社会阶层因素对旅游经营者的启发
一. 社会阶层概述
• 社会阶层,是指由于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职业及 地位声望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社会中的人形成相对稳定、 相对独立的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 • 美国和中国社会学家研究成果对比-----• • • • • 1.美国研究成果: 社会阶层分为六个层次: (1)上上层 (2)上下层 (4)中下层 (5)下上层 P90-91
• 5.个体在旅游群体中的表现
• (1) 一个人处在旅游群体中时,他的行为与他在日常生 活中的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常常具有较大的冲动性和知觉 范围的广泛性,甚至出现异于寻常的戏剧性。 • • • 严肃、不苟言笑的人 冷淡 理性决策 兴高采烈、笑逐颜开 热心 慷慨购物
• (续)
• (2) 很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也会表现出社会群体研 究中的一个典型现象,即“从众心理”. • 从众心理,即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个体成员放弃个人 的意见并使个人意见符合社会群体的要求,采取与大多数 人一致的行为与信念的心理过程。即“随大流”的心理。 • • • • 从众心理的表现形式: ①旅游者呈现出无意识倾向; ②旅游者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而随声附和。 (续)
• 7.”了解旅游者在群体中的角色扮演和群体对其的影响” 对旅游经营者的意义-------• (1)在为游客提供周到服务的同时,还要向其提供自我 展示的舞台。 • (2)更多的关注游客的精神状态,提高他们的精神享受。 • (3)发挥参照群体对旅游者的影响力,如广告可利用名 人效应、代言人效应等。
第六章:群体行为理论与品牌社群
会员制度加入罗辑思维的会员可以优先参与罗辑思维线下各种奇思妙想的活动,对于铁杆会员每月罗胖送上一本亲选好书,罗胖的成长第一时间和你分享,也许一篇好文,一本好书,一部电影……所以也可以说罗辑思维靠的是粉丝经济而不是社群经济。
一、优酷PGC计划的广告分成二、会员缴纳的费用、粉丝打赏三、以大量粉丝为基数的活动,吸引商业品牌加入四。出书
(一)关于消费者参与对品牌忠诚的影响作用研究
一方面是关于消费者参与对品牌忠诚的影响作用研究。消费者参与社群,实质上消费者与消费者、产品、品牌以及企业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信息互动和人际互动, 消费者的参与互动影响了消费者的购后满意度, 消费者购买时的情绪在两者之间起到了中介效应]。 有效的参与互动会形成消费者积极的情绪,实现消费者满意,进而培育品牌忠诚。
品牌社群的形成机理
薛海波(2011)认为品牌社群是一种社会现象,品牌社群的形成取决于社群成员的共同意识和责任感的产生。
品牌社群形成机理
4学者提出品牌社群融入度的高低决定了品牌社群的形成。消费者参与到品牌社群中,通过与其他成员的交流与互动,获得消费体验,产生情感依赖,充分融入到品牌社群中去时,品牌社群才真正地产生。
罗辑思维,目前影响力较大的互联网知识社群,包括微信公众订阅号、知0、90后有"爱智求真”强烈需求的群体。
基本介绍
《罗辑思维》的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倡导独立、理性的思考,推崇自由主义与互联网思维,凝聚爱智求真、积极上进、自由阳光、人格健全的年轻人,是国内微信营销的典范。2012年底,罗振宇与独立新媒创始人申音合作打造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半年内,由一款互联网自媒体视频产品,逐渐延伸成长为全新的互联网社群品牌。
社群承诺与品牌忠诚
六群体概述
第一章 群体 1、群体概述 2、群体发展模型 3、群体互动分析系统 4、群体结构 5、群体互动过程及决策 第二章 工作团队 1、团队概述 2、团队的有效性
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概念和特征
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 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 特征: ➢群体一定要有两人及以上的成员; ➢群体目标一致——群体有共同的目标; ➢群体意识明确:
任务三 群体行为基础
现象思考:
1.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上课了,老师还没有来教师里 面吵吵哄哄的,突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于是都抬头看 看讲台,发现老师还是没有来,于是又开始吵吵哄哄的了。 2.考试的时候,本来是各做各的,一旦有人开始交卷,难 免心里会紧张一下。交卷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自己也就 草草交卷了事。
①群体成员的第一次会议决定群体的发展方向; ②第一次的群体活动依惯性进行; ③在第一阶段结束时,群体发生一次转变,这个转变正 好发生在群体生命周期的中间阶段; ④这个转变会激起群体的重大变革; ⑤在转变之后,群体的活动又会依惯性进行; ⑥群体的最后一次会议的特点是活动速度明显加快。
够就正确的成员行为达成共 识。
4.执行任务期: 群体结构被成员完全接受、注意力转向手中的任务。 结束标志:群体任务完成。
5.解体期: 群体准备解散、高绩效不再
是首要任务、注意力转向收尾。 结束标志:群体的解散。
(二)间断——平衡模型
有明确截止日期的临时群体在惯性与转变间活 动—群体生命周期的中间阶段会发生一次巨大转变。
是否实际存在
群体规模的大小
群
体
成员彼此的依靠程度
的
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
分
类
是否真实属于
实属群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群体概述个体、群体和组织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群体对于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组织行为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研究群体行为,首先须要从群体的含义、特征、类型和功能入手。
第一节群体的含义与特征一、群体的含义群体是指一群有共同目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人所组成的集合体。
一般说来,小至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家庭,大至一个民族,都可以称为群体。
在这里,我们所指的群体,往往是那些比较具体、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有直接影响的群体,即小群体。
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交往结成了固定的社会关系,而具有社会关系的人们进行共同活动的社会共同体就是群体。
群体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们就在相互交往中形成了众多的群体。
群体活动特征并非人类所特有,其他动物也有这种生活特征。
生物学家的研究资料表明,生活在地球上的50多万种昆虫中约有1.5万种是过群体生活的,并有简单的分工,如在1万种黄蜂中,就有1000种是过群体生活的,并有运水、找粮、搬泥、看护等简单的分工。
至于鸟类成群栖息和猿类结群而居的群体活动则更为人们所常见。
总之,群体活动是整个动物界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但是人类的群体与一般动物的群体有不同,一般动物群体生活是遗传的结果,而人类群体生活主要是社会交往的结果,更具有社会性。
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通过对群体的剖析,发现在任何一个群体中,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的三个要素:活动、相互作用、感情。
(1)活动。
一个群体能够持续存在,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
群体只有通过一定的活动才能表明自己现实的存在。
(2)相互作用。
群体成员在活动中,彼此交往,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使彼此的行为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感情。
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群体内的成员之间以及成员与群体之间,会形成一定的思想情绪和情感反应,而且这种情绪和情感又会反过来影响群体的活动和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
构成群体的三个要素,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如图6—1所示。
群体之所以产生和存在,是因为它所具有的特殊的形成原因,这些原因表现在两个层次上:第一.在个人层次上,群体是人进行社会化、人生存的必要条件。
换句话说,个体只有在群体中进行相互作用,才能形成社会化的人:个体在很小的时候,社会就期望他参与群体,学习群体规范;等到个体产生了明确的自主意识,他就开始自觉的参与社会群体。
个体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对群体生活的倾向是群体形成的原因之一。
第二,在群体的层次上,群体能够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
群体能使人们完成一件单个人所难以完成的事情。
比如,单个运动员不能打赢一场足球赛。
要取得足球比赛的胜利,必须组成一支能够互相配合的球队。
群体比个人能更有效地实现某种目的。
此外,人是一种有丰富感情的特殊动物,他们需要得到感情上的满足,这种情感上的满足与互慰也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得以实现。
出于这种原因,群体才应运而生。
由此看来,群体是人们追求需要的满足才促使人们结成的。
二、群体的特征并不是任何一群人都可以称之为群体,如影剧院中的观众、互不相识的同车乘客等。
这些人虽然也是一群人,但并非群体,因为他们不具有稳定的社会关系。
只有具备以下四个特征的人群才是群体:1.群体成员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说人类的群体活动是一种社会行为,而不是本能的行为。
人类的群体活动是为适应外界环境生存的需要面产生的。
处于原始状态下的人类为了抵御食肉动物的袭击,为了采获食物,就懂得了共同的群体生活的意义,他们只有相互合作,共同帮助,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这种行为模式是人类群体活动经验的积累和选择的结晶。
它通过人们的行为表现出来.又通过人们的言行和记忆传递下去,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进。
另一方面,群体的社会性还表现在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成员关系与角色,如一个正常家庭,通常由父亲、母亲、若干子女组成,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姊妹关系都是确定的,不可随便混淆。
他们各自的角色和角色所要求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标准。
这就使群体内的成员与群体外的人可以通过某种标志或特征明显区别开来。
2.群体成员的交往活动具有规范性任何群体要维持其生存、发展和维持其成员间的关系,就需要有一定的规范来协调人们的行为,以保证群体的共同利益得以实现,这就是群体规范。
通常我们所说的“家规”就是群体规范,工厂、公司、政府机关的各种规章制度也都是群体规范。
只要深入观察我们所处的群体,很快就会发现,无论是家庭、邻里等简单的群体,还是工厂、机关等内部复杂的群体,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只不过有着成文与不成文的区别罢了。
群体的规范是群体成员必须要遵守的,它使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得以协调进行.并使群体成员的共同目标与利益得以实现。
3.群体成员对群体具有较强的归属感这种群体归属感.又称群体意识,就是成员在很大程度上认为自己属于某个群体。
一旦群体意识建立起来,群体成员就与群体之外的人有了明确的区别感。
群体成员进行交往活动就能在心理上发生共鸣,产生一定的情感和相互依赖的关系,成员间的活动就会发生相互影响,并能彼此相融,建立起共同的心理意识。
4.群体成员的交往活动具有经常性和持续性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临时性的,他们保持着经常性的交往关系。
群体个的人际关系是以彼此了解并有着共同利益和感情关系为基础的。
这些关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定时间的交往。
人们不可能在转眼之间彼此达到感情上的依恋、思想上的牵挂和利益上的一致。
一般来说,群体成员相处的时间愈长,交往愈频繁,他们被此了解愈深,感情愈牢固,关系愈密切。
如夫妻之间的恩爱、师徒之间的友谊,同窗好友的感情以及乡亲邻里的关怀往往使人终身难忘,回味无穷。
第二节群体的类型、结构与功能一、群体的类型群体的分类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现实社会个的群体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由于人们对群体的含义的理解不同,以及研究的角度不同,因而对群体进行分类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常见的群体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内群体与外群体这一划分是由美国社会学和人类学教授萨姆纳在其著作《民俗论》(1906年)中首次提出来的。
他认为,内群体就是某些人们所属的群体,这些人们经由群体获得自己的“利益”和“感情”,群体中的人们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和较强的同类意识。
外群体就是人们所不属的群体,这些群体对于另外的人来说,没有与他们相关的密切的利害关系,因此,人们对这些群体往往抱以冷淡、怀疑、蔑视甚至敌视的态度。
2.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这一划分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其著作《社会组织》(1909年)中首次提出来的。
所谓初级群体也称初级社会群体,它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而结成的群体,其成员交往频率高,相互关系具有“直接性”,具体形式有家庭、邻里和游戏娱乐群体等。
次级群体就是人们通过间接的社会联系而结成的群体,其成员很少甚至没有直接交往,相互关系具有“匿名性”,其具体形式有企业、社团、政党等。
我们所说的社会组织就是次级群体。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这种划分方法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验中提出的。
所谓正式群体,是指人们对成员的地位和角色、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并多是明文规定,有相对固定的成员及规模的、为实现某一特定任务而有意组织起来的群体。
如工厂中的车间、班组、科室等。
所谓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无正式规定的、自发产生的,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利和义务都不明确,而是靠好恶或兴趣自然联系起来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之所以出现,在于它能满足人们的某些需要。
非正式群体一直都存在于正式群体之中。
事实表明,当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与正式群体一致时,或者当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时,它就会促进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
反之,则会引起两种群体间的冲突。
一旦非正式群体拥有足够的力量,它会明显地阻碍正式群体的正常活动。
4.成员群体与参照群体这一分类法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提出的。
所谓成员群体是指个体为其正式成员的群体,也称为实际群体或实属群体。
如个体所在的学校、班级、车间班组、足球队等。
所谓参照群体是指个体自觉接受其规范准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行为的群体,也称假设群体。
需要指出的是,个体所参加的群体不一定是个人心目中的参照群体。
生活中有这样的事情,一个人参加了某个群体,却把另一个群体作为自己的参照群体。
如某人进工厂当了工人,但他一直喜欢搞文学创作,常常与一些作家交往,久而久之,他便把当作家作为自己的目标,并仿效作家的行为方式。
作家群体便是此人的参照群体。
5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趣缘群体、志缘群体这一分类法是我国一些社会学研究者提出的。
他们认为,以上的分类法都是从个人出发来将群体分类。
而从社会的角度对群体进行分类,依据群体形成的直接原因,可以把群体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趣缘群体、志缘群体等。
所谓血缘群体,就是因婚姻和生育关系而结成的群体,其基本形式是家庭。
从历史发展过程看,家庭是最早出现的人类群体形式。
血缘群体有家庭和家族两种形式。
所谓地缘群体,就是因长期相邻居住而结成的群体,其基本形式是邻里。
从历史发展过程看,地缘群体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由于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带来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经济的发展又以土地为基础。
因此,人们为了谋得生活资料就必须以土地为纽带而结成共同群体。
所谓趣缘群体,就是因人们的兴趣相同而结成的群体,它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多,人们在基本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了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为此人们结成了各种各样的群体,加老年人养鸟、养花、下棋、打牌等娱乐群体。
这种群体的特点是其结构较松散,活动的时间也较分散,一般活动在节假日、星期天及其他闲暇时间进行。
所谓志缘群体,就是因人们的共同志向或信仰相同而结成的群体,如党团组织。
共产党员为了追求共同的志向.向往共产主义并努力去实现这种目标而组成中国共产党。
广大党员为了实现这种共同的美好志向而团结奋斗。
二、群体规模1.群体规模的研究结论群体规模即组成一个群体的人数多少。
其对群体行为的影响曾被广泛研究,发现有如下结论:(1)小群体(7人以下)比起大群体往往内聚力更强,更倾向于寻求一致性。
原因是小群体中的人们互相联系多、关系更加亲密。
而大群体就没有这个优势.因此大群体的发展需要更长的时间。
(2)随着群体现模的增大,成员的工作满意感降低。
这可能是因为在大群体中个人得不到多少关注,参与的机会也少。
而在小群体中,参与的机会较多,并且存在其他的激励因素。
如小群体成员更能体会到工作的完整性和感觉到归属感。
(3)大群体比起小群体决策速度馒。
因为大群体人多,意见分散,要作出选择比较困难。
然而,在群体规模和绩效之间似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群体规模本身受群体任务性质的影响,一般复杂的任务需要更多的人去完成。
一个小型工作群体的规模应该多大,其成员人数应有多少,这是组织行为学要研究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