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绘本故事的创作过程详解《小树的神话》
《15大树的故事》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15大树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树的基本特征,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大树。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树的基本特征2. 大树的绘画技巧3. 大树的故事创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树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
2. 教学难点:大树的故事创编和团队协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树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
2. 演示法:示范大树的绘画过程。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大树的故事创编和绘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大树的基本特征,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大树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示范绘画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大树的故事创编和绘画。
4. 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大树的故事。
5. 总结评价: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作业布置1. 画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并用文字描述它的特点。
2. 与家人或朋友分享你创编的大树故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大树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大胆创新。
同时,教师要及时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实物观察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大树,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亲身体验大树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总之,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美术的世界里茁壮成长。
重点关注的细节:大树的故事创编大树的故事创编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
海豚绘本花园:小树的四季

阅读感受
在春日里,小树苗从土壤中探出头,开始了它的生命旅程。初生的嫩叶在阳 光下闪闪发光,仿佛在告诉我们生命的无限可能。在夏日里,小树茁壮成长,它 的枝叶茂密,为路过的行人提供了阴凉。阳光穿过树叶,投下斑驳的光影,让人 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阅读感受
秋天来临,小树的叶子开始变色,从翠绿到金黄,仿佛在告诉我们时间的流 转和季节的更替。随着一阵阵秋风,叶子逐渐飘落,它们在空中舞动,宛如一场 秋天的舞会。落叶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也让人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
目录分析
因此,《海豚绘本花园:小树的四季》不仅是一本适合儿童阅读的绘本,也 是一本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阅读的书籍。让我们从这本书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去 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和机遇。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海豚绘本花园:小树的四季》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精彩摘录
冬天的雪花纷飞,小树披上了厚厚的雪衣。虽然寒冷刺骨,但是小树并不孤 单。它有大树为伴,还有小鸟、松鼠和熊的关心和照顾。它们一起度过了一个美 好的冬天,也一起期待着春天的再贝丽·文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四季的变化和生命的成长。 她通过小树的故事,向孩子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生命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 值得我们去珍惜和呵护。同时,她也教会了孩子们如何在困难面前勇敢地面对和 解决问题。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在这本美丽的绘本中,作者嘉贝丽·文生用她独特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关于 生命、成长和友情的故事。书中的主角是一棵小树,它在四季中经历了各种变化, 也与周围的大树和小动物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精彩摘录
春季的小树刚刚萌芽,嫩绿的树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小树感叹着生命的奇 迹,也开始期待着夏天的到来。这时,一只小鸟飞过来,跟小树分享了它旅途中 的见闻,让小树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怪小树》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怪小树》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角色情感。
2.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育幼儿学会珍惜身边的植物,关注生态环境。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怪小树》:讲述一颗与众不同的小树,在成长过程中经历各种挫折,成为一颗独特的树的故事。
2. 生词:怪、小树、成长、挫折、独特、珍惜、生态环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角色情感,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2. 难点:生词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激发幼儿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实物等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故事内容。
2. 情景教学法:设置情景,让幼儿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幼儿就故事中的情节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怪小树》2. 生词卡片3. 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4. 音乐、歌曲等相关资源教案暂编至此,如需进一步编写,请提供更多信息。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一幅画有各种树木的图片,引导幼儿谈论他们对树木的认识和感受。
2. 读故事:教师或幼儿朗读故事《怪小树》,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故事:让幼儿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小树经历了哪些挫折,为什么能成为一颗独特的树。
4. 学习生词:教师出示生词卡片,让幼儿认读并运用生词讲述故事情节。
5. 情景体验: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体验,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让幼儿画一画他们心目中的怪小树,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2.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幼儿观察身边的树木,了解树木的生长环境,关注生态环境。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情景体验等。
2. 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幼儿在讲述故事、讨论生词、情景体验等方面的表现。
中国原创绘本故事系列11:小树的神话

——注:本系列故事只在线独家发布电子版,无纸质版
中国原创绘本故事系列11:
《小树的神话》
策划编写:李浩然 绘画设计:徐淑倩
叶子黄了,叶子落了,当孩子看到这些的时候会难过,我们该如何
告诉孩子答案呢?本绘本故事用拟人的小树来告诉孩子,这就是成长, 没有经历过寒冷的树它长不大;隐隐的启示孩子,生活也是如此,困难、
问题总是会有的,但努力过后一定会成长,来年春天一定会长大……
谢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欢迎评价
把你心中的话告诉我们 我们会更好更努力的ຫໍສະໝຸດ 创作原创儿童绘本故事 敬请期待
小学美术_《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
大树底下是学生从小就喜欢玩耍的地方,所以他们对大树有着特殊的感情。
引导学生通过对大树上下小鸟的生活、大树洞里小动物的生活,大树下小朋友做游戏、老爷爷下棋,树根下面小蚂蚁辛勤的劳动等情景,进行丰富的联想,还可以通过大树被砍伐后的情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本课内容既可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理解画面的大小关系,以线和色彩为主表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结构及其颜色、种类等特点。
学习表现大与小的关系,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表现有关大树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在回忆、观察、体验中,感悟大树的结构及美感,想象出大树的相关故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大树的结构、外形、颜色等特点,利用大与小的关系表现大树与人、大树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2.教学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启发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听:春天披绿装,夏至好乘凉,秋天黄衣裳,冬天挂雪霜。
(大树)同学们从小就喜欢在大树底下玩耍、乘凉。
树上的鸟儿,树下的蚂蚁和小动物们,它们和大树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十五课:大树的故事(粘贴课题)【设计意图】从猜谜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探究:大屏幕出示课件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到美国画家杰斯.艾伦画的菩提树下,瞧:⑴这课菩提树漂亮吗?跟真实的菩提树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从外形颜色分析)⑵菩提树有哪些好朋友?(让学生观察回答)⑶同学们你觉得这课菩提树高大吗,画家是如何表现菩提树的高大?(学生观察后讨论回答)师总结:画家的菩提树在彩云、动物和奇花异草的衬托下,更显得枝繁叶茂,高大无比,长颈鹿很高,可是跟菩提树比,可就矮多了。
《怪小树》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怪小树》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环境,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怪小树》2. 图片卡片:大树、小鸟、小虫子等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4. 音乐播放设备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1.1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
1.2 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幼儿对大自然的了解和感受。
2. 故事分享(10分钟)2.1 教师播放《怪小树》的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倾听。
2.2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图片卡片游戏(5分钟)3.1 教师出示图片卡片,如大树、小鸟、小虫子等,引导幼儿识别并讲述它们的特点。
3.2 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找出不同”的游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创作环节(10分钟)4.1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创作一幅关于“怪小树”的画。
4.2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与同伴分享。
5. 总结与展示(5分钟)5.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引导幼儿讲述画中的故事。
5.2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幼儿观察身边的树木,记录下树木的变化,并与幼儿一起讨论。
2. 环境布置:将幼儿的创作作品展示在教室走廊,供其他班级幼儿欣赏。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需求,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六、活动目标6.1 培养幼儿对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6.2 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角色的理解。
6.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通过绘画活动锻炼幼儿的美术表达能力。
《怪小树》大班语言教案

《怪小树》大班语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1.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故事中的描述画出怪小树。
1.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语言描述怪小树的外貌和特点。
1.4 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能够听懂故事并参与讨论。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怪小树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2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语言描述怪小树的外貌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故事课件:《怪小树》3.2 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3.3 录音机、故事录音带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让幼儿观察课件中的怪小树,引导幼儿说出怪小树的特点。
4.2 讲述故事:通过故事录音带,让幼儿听故事,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4.3 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怪小树的外貌和特点。
4.4 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怪小树。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幼儿对故事内容的了解程度,观察幼儿在讨论中的表现。
5.2 评价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观察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5.3 评价幼儿在课堂中的听说能力,观察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内容6.1 故事情节回顾:让幼儿回顾故事《怪小树》,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6.2 角色扮演: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对话。
6.3 词汇学习:教授与故事相关的词汇,如“奇怪”、“奇特”、“变化”等,让幼儿能够运用这些词汇描述怪小树。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直观演示法:通过课件展示怪小树的变化,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故事情节。
7.2 情景教学法:设置情景,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7.3 互动教学法:引导幼儿在讨论中积极发言,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八章:教学步骤8.1 故事情节回顾:让幼儿复述故事《怪小树》的主要情节。
小树慢慢长大绘本教案及反思

小树慢慢长大绘本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小树慢慢长大绘本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以及事物成长的过程。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绘本《小树慢慢长大》2. 图片或实物展示树木的不同生长阶段3. 班级黑板或白板4. 学生绘画和写作材料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展示一张或几张树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树木生长的思考。
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树木,询问他们是否注意到树木的生长过程。
阅读绘本(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绘本《小树慢慢长大》,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关于树木成长的故事。
2. 阅读绘本,注重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观察绘本中的插图,尝试理解树木生长的过程。
讨论与分享(1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绘本中树木的不同生长阶段,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 提问学生关于树木生长过程的问题,例如:树木是如何从种子开始生长的?树木的生长过程需要多长时间?等等。
3. 分组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对树木生长的理解和观察。
绘画活动(15分钟):1. 给每个学生发放绘画和写作材料。
2.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树木生长过程的理解,绘制一幅描绘树木成长的图画。
3. 鼓励学生在绘画中加入文字描述,例如:种子的发芽、树苗的成长、树木的枝叶等等。
展示与反思(10分钟):1.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2.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他们思考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困难。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他们对树木生长过程的疑惑。
教案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和事物成长的过程。
通过阅读绘本《小树慢慢长大》,学生能够观察和思考树木的生长过程。
绘画活动则提供了学生表达自己对树木生长的理解的机会。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了讨论和分享环节,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树木生长的过程。
《怪小树》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怪小树》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教育幼儿珍惜和爱护动植物。
4. 通过活动,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怪小树》2.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3. 音乐CD:《大自然的和谐》4. 树木图片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
2.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教育幼儿珍惜和爱护自然环境。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音乐《大自然的和谐》,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教师展示故事课件《怪小树》,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 故事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4. 绘画活动: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怪小树。
5. 展示和分享: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鼓励幼儿分享创作思路。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树木,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2. 环境教育: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植树活动,教育幼儿珍惜和爱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
3. 主题班会: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保护树木”主题班会,引导幼儿讨论保护树木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回顾:复习《怪小树》的故事内容,巩固幼儿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理解。
2. 词汇学习:引导幼儿学习与故事相关的词汇,如“树木”、“大自然”、“保护”等。
3. 情景对话:创设情景,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对话,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方法1. 故事回顾: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幼儿回顾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2. 词汇学习:采用图片展示、实物演示等直观教学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新词汇。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小小树苗成长记》:生命的奇妙旅程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小小树苗成长记》:生命的奇妙旅程在幼儿园的教学课程中,绘本教育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小小树苗成长记》这本绘本更是给孩子们带来了一次关于生命的奇妙旅程。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深入探讨这本绘本所传达的信息和教育意义。
1. 绘本教育的重要性绘本教育在幼儿园课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绘本,孩子们能够开拓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激发对故事情节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学习道德价值观和情感觉悟。
选择一本高质量的绘本对于幼儿园教学而言至关重要。
2. 《小小树苗成长记》的故事情节《小小树苗成长记》是一本以树苗成长为主题的绘本,通过描述树苗从种子发芽、成长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奇妙。
故事中,树苗经历了风雨的洗礼,但它依然坚强地生长着,最终成为了一棵高大的树木。
这个故事情节给孩子们传达了积极的成长态度和乐观的人生观,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努力成长。
3. 生命的奇妙旅程通过阐述树苗的成长过程,这本绘本还传达了生命的奇妙旅程。
它让孩子们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和生命的循环,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也让孩子们明白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激发了他们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憧憬。
4. 绘本教案设计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这本绘本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例如播放树木成长的视频,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利用手工制作模拟种子发芽的实验,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生命的奇妙;还可以通过组织户外走访活动,带领孩子们接触自然,感受生命的力量。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够加深对《小小树苗成长记》的理解,又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总结回顾通过这篇绘本教案,《小小树苗成长记》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一次美丽的阅读体验,更是一次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它让孩子们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和奇妙,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案的设计也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个主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小小树苗成长记》的故事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每一个生命都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只要我们抱着乐观和坚韧的态度,就能够克服困难,茁壮成长。
绘本故事创作过程详解示例《小树的神话》

四、写绘本故事脚本
P1春天,我种了颗小树 【场景参考】一个小男孩拿着铁锨在给小树培土,小树探 着头好奇地看他,蝴蝶蜜蜂凑着热闹。 P2我照顾它 【场景参考】小男孩提着水高兴地跑来,小树翘首迎接。 P3看它吐嫩芽 【场景参考】小树上吐出了很多嫩芽,小男孩惊奇地摸着 看,弄的小树直痒痒。 P4看它长绿叶 【场景参考】小树长出绿叶,骄傲地摆着pose;小男孩拍 手庆祝。
P9但当秋天来的时候 【场景参考】空中秋姑娘向大地吹口气,树木、山坡、草 地,都变成了黄色、橙色……
P10它黄了叶子 【场景参考】小树的叶子都黄了,一两片掉下来,它有些 虚弱;男孩很难过、很着急。
P11掉了头发 【场景参考】小树的叶子不停往下掉,地上掉了很多,男 孩拿着叶子哭了。
P12我很伤心、很伤心…… 【场景参考】小树带着一片黄叶的手轻轻抚摸男孩的头, 男孩伤心地低着头。
P5看它郁郁葱葱 【场景参考】小树长的茂盛(伸手创造阴凉),夏日里小 男孩开心地蹲在它的阴凉里。
P6和它哭 【场景参考】小男孩伤心的时候就来找小树,小树会给他 温暖的拥抱。
P7和它笑 【场景参考】小男孩开心的时候也来找小树,小树双手抱 着他像一个红心(合影照)。
P8和它共风雨 【场景参考】刮风下雨时小男孩也来找小树,他垫脚为小 树撑伞,小树用手保护他。
P16这就是生活的考验啊! 【场景参考】次年,长大一点的小树又长出了很多叶子, 高兴地伸手迎接男孩。
五、绘本故事黑白线稿 绘本故事脚本确定后,交给画手,先画出草稿,草稿ok 后,再进行细致描线,配上每页的文字,就变成了黑白线 稿。
《怪小树》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怪小树》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怪小树”的特点及其成长过程。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4.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2. 教学难点:感知故事中“怪小树”的特点及其成长过程。
运用想象力创造性地表达故事情节。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或图书《怪小树》。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音乐播放设备。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植物生长的经验。
幼儿熟悉诗歌的基本形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植物,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吗?”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
2. 故事分享:讲述故事《怪小树》,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怪小树”的特点及其成长过程。
提问:“你们觉得‘怪小树’为什么与众不同呢?它是怎样成长起来的?”3. 活动一:诗歌创作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示例诗歌:“大自然多美好,绿树成荫遮太阳,花儿开放笑哈哈,小鸟歌唱欢乐多。
”4. 活动二:创意绘画发给幼儿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邀请幼儿绘制自己心中的“怪小树”。
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
5. 活动三:音乐欣赏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评价幼儿创作诗歌和绘画作品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3.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大自然的态度和情感表达。
六、教学延伸1. 环境布置:将幼儿创作的诗歌和绘画作品展示在教室里,让全体幼儿和家长共同欣赏。
2.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创作过程,共同完成诗歌和绘画作品。
树的故事(湘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树的故事(湘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三完小冒红娇王伟【教材分析】:《树的故事》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天才谢尔西弗斯汀的绘本作品,原名《爱心树》,讲述了发生在一棵有求必应的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男孩身上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赞颂了大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德。
就文本本身而言,更像是在描绘人和自然的关系。
但我们这次面对的文本,是江江改写的。
作者用孩子和树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揭示了一个爱的主题--这是一场以爱为名义的索取,以爱为名义的奉献:索取的理直气壮、心安理得,奉献的理所当然、心满意足。
树奉献的那么多,要求的却那样少,正因为这慷慨无私的爱,人类社会才得以生生不息。
所以,我们和孩子,都要学会对父母感恩,对哺育我们的自然感恩。
知爱感恩,应该是这个文本活的灵魂。
[设计意图]:爱的教育应该是感染和感动,而不是空洞地说教。
男孩的一味索取在文本中显而易见,而“树”能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男孩,这到底基于一种怎样的感情,这是四年级的学生比较难理解的。
因此,我认为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在了解男孩一味索取的基础上,体会树对男孩那深沉、无私的爱。
文章语言朴实无华,人物对话很多,这些对话表面上看又是那么的平平常常,波澜不惊。
但,言为心声。
只有帮助学生读好了那些对话,才能揣摩出人物的心声。
因此本课时设计“以读为本”,通过“读”来悟情,明理。
在悟情、明理的同时兼顾语言的学习与训练,力求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过程:一、激发读文兴趣出示谢尔西弗斯汀绘本故事的首尾两幅图画,引导学生质疑。
【设计意图:谢尔西弗斯汀绘本故事的首尾两幅图画正照应了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孩子年少时,树风华正茂;孩子老了,树也只留下枯老的根了。
画面形象直观,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质疑,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
】二、发现文本表象1、初读课文,读准读通,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树与男孩之间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引导学生归纳出孩子和树的“四要四给”线索图相机板书:男孩要钱要房子要船要歇脚树给果实给树枝给树干给树墩3、再读课文,交流感受1)男孩的自私找出关键的词句:两个“精光”,三次“索要”,三次“离开”。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怪小树》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怪小树》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形容词来描述事物的外貌。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阅读和听力技能。
教学准备:1. 《怪小树》绘本故事书。
2. 大班黑板或白板。
3. 形容词的卡片或图片。
4. 相关的练习和活动表格。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故事1. 教师出示《怪小树》绘本故事书,向学生展示故事封面,鼓励学生猜测故事的主要内容。
2. 教师通过图片或绘本展示《怪小树》的第一页,并引导学生谈论图片中的树是什么样子的。
步骤二:阅读故事1. 教师读故事,同时向学生展示故事中的图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听到和看到。
2.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停下来,强调书中出现的形容词,并帮助学生理解词的意思。
3. 在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问题,以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步骤三:形容词学习活动1. 教师向学生介绍形容词的概念,并给出一些例子。
2. 教师展示形容词的卡片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每个形容词所表示的事物的外貌。
3. 学生分组合作,参考卡片上的形容词和图片,小组内的学生轮流描述一个形容词所描述的事物,然后其他小组成员猜测这个形容词是什么。
4.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直到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步骤四:阅读活动1. 教师将故事中有关形容词的句子抄写在黑板或白板上,并用颜色标出形容词。
2. 学生到黑板或白板前,读出句子并强调形容词。
3. 教师读一遍句子,学生听并找出其中的形容词。
4. 学生分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段句子,模仿故事中的句子,并用合适的形容词描述一个事物。
步骤五:活动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向学生展示故事中有关形容词的句子。
2.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形容词学习活动中的经验和感受。
3. 教师鼓励学生使用形容词来描述身边的事物,并给予肯定的反馈。
步骤六: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容词重新编写《怪小树》的故事。
幼儿园资料——4 神奇的树

第四期:《神奇的树》绘本精读+粘土画-神奇的树能力培养:想象力专注力语言表达色彩感知动手能力观察力课堂流程:这节课如果可以在户外有树的地方上最佳1)导入:各种各样,各个季节的树的图片,激发起生活经验,与孩子们谈论树,颜色,样子,作用;2)共读绘本《神奇的树》3)讨论这本书的作者及其作品4)制作粘土画--神奇的树,分享后展示。
绘本精读:《神奇的树》是一本神奇的绘本,是用橡皮泥画出来的。
除了画材上的神奇之外,文字部分像一首隽永的小诗,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描写了树的形态,树的调皮,和人类的关系。
在平淡中感受到四季变化,如同一首生命的歌。
封面:由封面开始,明显感觉到这本绘本的神奇之处。
图画是立体的,有一种想去触摸的冲动。
这本书的图画全部是橡皮泥制作后,拍摄印刷而成。
繁茂的大树,错落有致的片片树叶,男孩脸上的红晕,衣服上的褶子,树干,特别逼真传神。
就算是用画笔,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作了,更何况是用橡皮泥,一点一点地捏出来的。
所以,在看这本绘本的时候,一直有一种‘哇’的声音在心里惊叹。
看看到底是什么厉害人物,创作出这样的作品。
封底是作者的简介。
绘本童书的作家和别的作家不同,绘本作家大部分都是笑着的,那种笑无一例外地,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容,纯真轻松,具有感染力。
有童心的人都会有这样包容一切的豁达笑容吧。
献词页总是有种魔力,看着那个陌生的名字,很想知道那个幸运的人是谁?是作者的孩子吗?是这个男孩吗?他似乎有什么烦心事儿,坐在树丫上,有树的陪伴,他好过一些了吗?他的烦心事儿跟树说了吗?神奇的树,千姿百态。
细细品味这一页的文字和图画,看似是矛盾的。
明明是冬天,一棵掉光了叶子的树,一个小男孩,一只狗。
男孩遛狗的时候,结了冰的河边只有一棵树,三者的身影倒映在河面上。
哪来的千姿百态?原来,即便是在冬天,叶子都掉光了。
树干依然是一副画在天空里的画。
如果我们曾经仔细观察过树向天空伸展的姿态,曾经驻足欣赏过,一定觉得这幅画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编写属于自己的怪小树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编写属于自己的怪小树故事
一、教学目标
1、提高幼儿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们的想象力。
3、锻炼幼儿们的绘画技巧。
二、教学准备
1、怪小树的图片和故事。
2、彩笔、彩纸、剪刀。
三、教学过程
1、教师讲解怪小树的故事,引导幼儿们想象怪小树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和个性。
2、幼儿绘制自己心目中的怪小树,并为它起一个名字。
3、幼儿向全班讲述自己的小树的故事,可以结合绘制的画面,让自己的小树更加生动形象。
4、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们互相倾听和交流,可以让幼儿之间互相评价和点赞。
四、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法和幼儿讲解法相结合。
2、让幼儿自主绘制,自主命名,自主讲述。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们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自己的绘画技巧和想象力,同时也可以让幼儿之间互相沟通和交流,培养儿童之间的友谊。
教师应该注重班级氛围的营造,鼓励和引导幼儿们展示自己,也可以为幼儿们提供更多的参考,引导幼儿们多角度观察、多维度思考,培养出更多有想象力的好奇心。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上《第15课 大树的故事》教案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上《第15课大树的故事》教案1一. 教材分析《大树的故事》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上第15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大树的不同季节变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内容丰富,以大树为载体,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并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等。
但他们对大树的认识和观察可能还不够深入,对于如何通过绘画表达大树的季节变化和自己的情感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大树的感受,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表现大树的季节变化。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表达自己对大树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欣赏教学法:通过欣赏优秀作品,让学生了解大树绘画的表现手法,提高审美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绘画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大树不同季节的变化特点,收集相关图片和优秀作品。
2.学生准备:带齐绘画工具,如铅笔、水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大树,引导学生关注大树的季节变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收集的大树不同季节的图片和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大树绘画的表现手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绘画大树的季节变化,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技巧。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动手实践,绘画自己喜欢的大树季节变化。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欣赏作品,讨论交流绘画心得,教师点评指导,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绘画表达自己对大树的情感,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绘本故事黑白线稿
绘本故事脚本确定后,交给画手,先画出草稿,草稿ok 后,再进行细致描线,配上每页的文字,就变成了黑白线 稿。 想知道黑白线稿是什么样的吗?继续往下看……
六、线稿上色
黑白线稿做好后,再进行检查校对,没问题后开 始进行上色,这时插画师会用心中的色彩让画稿 美丽丰富起来。 上过色的画稿是什么样的呢?来看看吧……
P14那就是,不经历寒冷 【场景参考】秋风吹,小树双手叉腰,艰难地抬起骄傲的 头(已经没有叶子了) P15不经历秋天和冬天的树,是不完整的 它不坚强,它长不大 【场景参考】小树伸开双手,仰着头,迎接冬了很多叶子, 高兴地伸手迎接男孩。
P5看它郁郁葱葱 【场景参考】小树长的茂盛(伸手创造阴凉),夏日里小 男孩开心地蹲在它的阴凉里。 P6和它哭 【场景参考】小男孩伤心的时候就来找小树,小树会给他 温暖的拥抱。 P7和它笑 【场景参考】小男孩开心的时候也来找小树,小树双手抱 着他像一个红心(合影照)。 P8和它共风雨 【场景参考】刮风下雨时小男孩也来找小树,他垫脚为小 树撑伞,小树用手保护他。 P9但当秋天来的时候 【场景参考】空中秋姑娘向大地吹口气,树木、山坡、草 地,都变成了黄色、橙色……
好了,这样子一本绘本故事就算
是完成了,后面还需要进行排版印刷
变成图书画册!当然你也可以用普通 A4纸打印下来自由阅读,还能进行
涂色练习哟!!
落了,小男孩很伤心很伤心,这时小树给男孩讲了一个故
事,一个关于寒冷、挫折让人成长的故事,这是小树的神 话,来年春天的时候它会长的更大……
四、写绘本故事脚本 P1春天,我种了颗小树 【场景参考】一个小男孩拿着铁锨在给小树培土,小树探 着头好奇地看他,蝴蝶蜜蜂凑着热闹。 P2我照顾它 【场景参考】小男孩提着水高兴地跑来,小树翘首迎接。 P3看它吐嫩芽 【场景参考】小树上吐出了很多嫩芽,小男孩惊奇地摸着 看,弄的小树直痒痒。 P4看它长绿叶 【场景参考】小树长出绿叶,骄傲地摆着pose;小男孩 拍手庆祝。
P10它黄了叶子 【场景参考】小树的叶子都黄了,一两片掉下来,它有些 虚弱;男孩很难过、很着急。 P11掉了头发 【场景参考】小树的叶子不停往下掉,地上掉了很多,男 孩拿着叶子哭了。 P12我很伤心、很伤心…… 【场景参考】小树带着一片黄叶的手轻轻抚摸男孩的头, 男孩伤心地低着头。 P13但小树却给我说了一个神话 【场景参考】小树两只手放在男孩的肩膀,它告诉男孩个 神话,男孩抬起头认真看。
一本绘本故事的创作过程 详解示例《小树的神话》
一、先有一个想法
秋天来了,我想做一个关于秋天的绘本,该怎么做呢?
二、素材收集 秋天、叶子黄了、落叶、寒冷、树掉光了叶子、冬天来了、 明显的季节变化、伤感、孩子怎么面对……收集你能想到
的各种秋天的素材元素。
三、提取故事创意 综合上面的“素材收集”我想到可以这样写,一个善 良孩子春天种了一棵小树,照顾它、陪伴它、和它一起成 长,他们是好朋友;而当秋天来的时候,叶子黄了、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