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图和弯矩图(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

以表
(a)
(c)
(1)
(2) (3)
≤ (4) 以剪力图是平行于轴的直线。

段的剪力为正,故剪力图在轴上方;段剪力为
负,故剪力图在轴之下,如图8-12(b )所示。

由式(2)与式(4)可知,弯矩都是的一次方程,所以弯矩图是两段斜直线。

根据式(2)、(4)确定三点

, ,
由这三点分别作出段与段的弯矩图,如图8-12(c )。

例8-4 简支梁受集度为的均布载荷作用,如图8-13(a )所示,作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图8-13
解 (1)求支反力 由载荷与支反力的对称性可知两个支反力相.即
(2)列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以梁左端为坐标原点,选取坐标系如图所示。

距原点为的任意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分别为
x C l x AC x BC x x 0=x 0)(=x M a x =l Fab
x M =
)(l x =0)(=x M AC BC AB q A x
解 (1)求支反力 由静力平衡方程,得
(2)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由于集中力作用在处,全梁内力不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故以为界,分两段列出内力方程

0<≤ (1)
0≤< (2)
段 ≤< (3)
≤≤(4) (3) 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由式(1)、(3)画出剪力图,见图8-14(b );由式(2)(4)
画出弯矩图,见图8-14(c )。

二、弯矩、剪力与分布载荷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
在例8-4中,若将的表达式对取导数,就得到剪力。

若再将的
∑=0)(x M A ∑=0)(x M B m C C AC l m
F x F A Q =
=)(x a x
l m x F x M A =
=)(x a BC l m
F x F A Q =
=)(a x l m
x l m
m x F x M A -=-=)(a x l )(x M x )(x F Q )
(x F Q
表达式对取导数,则得到载荷集度。

这里所得到的结果,并不是偶然的。

实际上,在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微分关系。

现从一般情况出发加以论证。

图8-15
设图8-15(a )所示简支梁,受载荷作用,其中有载荷集度为的分布载荷。

是的连续函数,规定向上为正,选取坐标系如图所示。

若用坐标为和的两个相邻横截面,从梁中取出长为的一段来研究,由于是微量,微段上的载荷集度可视为均布载荷,见图8-15(b ) 。

设坐标为的横截面上的内力为和,在坐标为的横截面上的内力为和。

假设这些内力均为正值,且在微段内没有集中力
和集中力偶。

微段梁在上述各力作用下处于平衡。

根据平衡条件
,得
由此导出 (8-1) 设坐标为截面与梁轴线交点为C ,由,得
略去二阶微量
,可得
(8-2)
将式(8-2)对求一阶导数,并利用式(8-1),得
(8-3)
公式(8-1)~(8-3)就是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

它表示:
(1)横截面的剪力对的一阶导数,等于梁在该截面的载荷集度,即剪力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相应横截面上的载荷集度。

(2)横截面的弯矩对的一阶导数,等于该截面上的剪力,即弯矩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相应横截面上的剪力。

(3)横截面的弯矩对的二阶导数,等于梁在该截面的载荷集度。

由此表明弯矩图的变化形式与载荷集度的正负值有关。

若方向向下(负值),即<
0,弯矩图为向上凸曲线;反之,方向向上(正值),则弯矩图为向下凸曲线。

根据微分关系,还可以看出剪力和弯矩有以下规律:
(1) 梁的某一段内无载荷作用,即,由可知,常量。

若,剪力图为沿轴的直线,并由可知,常量,
弯矩图为平行于轴的直线。

若等于常数,剪力图为平行于轴的直线,弯矩图为向上或向下倾斜的直线。

(2)梁的某一段内有均布载荷作用,即等于常数,则剪力是的一次函数,弯矩是的二次函数。

剪力图为斜直线;若为正值,斜线向上倾斜;若负
值,斜线向下倾斜。

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当为正值,即>0时,弯矩
x q )(x q )(x q x x x x d +x d x d )(x q x )
(x F Q )(x M x x d +)(d )(x F x F Q Q +)(d )(x M x M +x d ∑=0y F )(d )
(d x q x x F Q =x x d +∑=0
C M 2d d )(x
x
x q )(d )
(d x F x x M Q =x )(d )
(d 22x q x x M =)(x q )
(x F Q )(x M x x x )(x q )(x q )(x q )(d )
(d 22x q x x M =)(x q 0)(=x q 0)(d )
(d ==x q x x F Q =)(x F Q 0)(=x F Q x 0)(d )
(d ==x F x x M Q =)(x M x )(x F Q x )(x q )
(x F Q x )(x M x )(x q )(x q )(x q )(d )
(d 22x q x x M =
例8-6 图8-16(a )所示简支梁,受均布(a) 载荷和集中力共同作用,试绘梁的内力图。

解 (1)计算支反力 由,得
(b) 所以

,得 (c)

(2)根据载荷作用位置把梁分成三段,并 图8-16
对各段的内力图形状作出分析判断,求出各段内力图的起点、终点和极值点的内力值,然后∑=0)(F A M 0kN 62)(=⨯-⨯+⨯
⨯-AD F AC AB
AB q D kN
3kN 621
2=⨯+⋅-=AD AC AB q F D ∑
=0y F kN 3=A F
(3)根据上表,由左至右逐段画出剪力图,如图8-16(b ) 所示;画出弯矩图,如图8-17(c )
所示,可见,。

例8-7 外伸梁与其所受载荷如图8-17(a )所示,试作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图8-17
解 按照前述使用的方法作剪力图和弯矩图时,应分段列出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然后按方程作图。

现利用本节所得结论,可以不列方程而直接作图。

(1)求支反力 由和可求得

(2)分段 沿集中力作用线、均布载荷的始末端以与集中力偶所在位置进行分段。

现将梁分为.、四段。

(3) 作剪力图
段 在支反力的右侧梁截面上,剪力为。

截面到截面之间的载荷为均
布载荷,即常数。

剪力图为斜直线。

算出集中力左侧梁截面上剪力 即可确定这条斜直线,见图8-17(b )。

段 截面处有一集中力,剪力图发生突变,变化的数值等于。


从到剪力图又为斜直线,知
段 截面与截面之间梁上无载荷,剪力图为水平线。

段 截面与截面之间剪力图也为水平线,算出截面右侧截面上的
,即可画出这一水平线。

(4) 作弯矩图
段 截面上弯矩为零。

从到梁上为均布载荷,且均布载荷向下,则弯矩图为上凸的抛物线。

算出截面的弯矩为
已知点、点弯矩以与抛物线为上凸,即可大致画出段的弯矩图。

段 由受力特性可知,从到弯矩图为上凸的另一抛物线。

截面的剪力突变,故弯矩图在点斜率也突变。

在截面上的剪力等于零,故点为弯矩的极值点。

由段的剪力方程可计算出至梁左端距离为,故可求出截面上弯矩的极值为 在集中力偶左侧截面上弯矩

已知、与等三个截面上的弯矩,即可连成到之间的抛物线。

段和段 截面上有一集中力偶,弯矩图突变,而且变化的数值等于。

所以在
右侧截面上

截面上的弯矩为
由于段的剪力图为水平直线,于是由和就确定了这条直线。

到之间弯矩图也是斜直线,由于,故可画出图示斜直线。

从所得的剪力图(图8-17b )和弯矩图(图8-17c )上,不难确定最大剪力

最大弯矩。

kN 3max =Q F m kN 3max ⋅=M ∑=0)(F A M ∑=0)(F B M kN 7=A F kN 5=B F AE AC CD DB BE AC A F kN 7A C =AC q 1F 左QC F
CD C 1F 1F C D DB D B BE B E B =
右QB F kN 2AC A A C C A C AC CD C D C C F F CD F 5m F 0M 左
D M m 16kN m kN 881214287211⋅=⋅⨯⨯⨯-⨯-⨯=⨯⨯-
⨯-⨯=)(左AD AD q CD F AD F M A D C F 左D
C D DB BE D m kN 100⋅=M D 右
D M B B M DB 右D M
B M B E 0=E M kN
7max
=Q
F m
kN 5.20max ⋅=M
要注意的是:
不但可能发生在的截面上,也有可能发生在集中力或集中
力偶作用处。

所以求弯矩的最大值时,应综合考虑上述几种可能性。

先假设M 求为某一方向,(一般我是假设为逆时针,书上好像是把逆时针方向规定为正方向),然后对该分离体(或研究对象)列弯矩平衡方程(当然必须是在分离体弯矩平衡情况下):M 总=0。

即MA+MB+MC+M 求=0。

(注意对于MA 、MB 、MC ,如果是逆时针的取正值,顺时针取负值。

),此时如果球出的M 求为正值,则它就是逆时针的,如果是负值,那它的方向与假设方向是相反的,是顺时针。

也可以把所有顺时针的弯矩全取正值放在等号左边相加,把所有逆时针的也取正值但放在等号右边相加(其实跟上面是一样的,也是得假设M 求为某一方向)列平衡方程。

那还不简单,不同X 对应不同的弯矩了,要看X 等于多少了。

不知道你的是不是结构构件上的弯矩,结构力学上梁的弯矩正负判断原则是使梁的上表面受拉的弯矩为正,反之为负。

我不知道你的原题是什么样的,X 表示的是什么。

如果X 表示的是位置坐标,那么M 求=AX²+BX+C 表示的是构件上的弯矩分布函数,不同位置对应不同的弯矩,也就是说构件上弯矩有的地方正有的地方负,凡是求出是正值的就与假设方向或默认方向相同,反之相反。

如果X 表示的是某个构件的长度,也是一样判方法。

还有一个可能是你所算的是一种动态情况,就是某个东西在动,导致弯矩是个变量,也是一样的。

总之一句话,要看X 值的情况。

最好把原题放上来,这样更有针对性。

你的应该是结构力学方面的,结构力学上梁的弯矩正负判断原则是使梁的上表面受拉的弯矩为正,反之为负。

所以假设时应假设成如图方向。

弯矩图都是画在受拉一侧的,所以凡是出现正值的区域就把弯矩图画在上面,出现负值的就画在下面,过度地带就是为0的地方。

强调一下,假设没有什么对或错的,M 求>0对应的X 处弯矩跟假设的方向就是相同的,正的,M 求<0对应的XX 围处弯矩方向就是跟假设相反,无论假设方向怎么样求出的弯矩都是一样的。


一般规定 梁的哪侧纤维受拉就画在哪侧的 一般规定下侧受拉为正弯矩。

建筑力学中弯矩剪力图方向
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10-2-2 11:27
我不知道画上边还是下边左边还是右边,希望举个简支梁的例子详细说明说的明了给加分 你把梁想象成柔性的,梁的变形和图像要一致!即往哪儿变形画那边比如,简支梁上面作用一集中力,画下面。

如果作用一力偶,1,力偶顺时针时,左边上,右边下;2力偶逆时针时,相反。

如果作用均布力,也画下面。

(如图) 1. 剪力图上某处的斜率等于梁在该处的分布载荷集度。

2. 弯矩图上某处的斜率等于梁在该处的剪力。

3. 弯矩图上某处的斜率变化率等于梁在该处的分布载荷集度。

m ax
M
Q F max
M
根据上述微分关系,由梁上载荷的变化即可推知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形状。

例如:
1.若某段梁上无分布载荷,即,则该段梁的剪力为常量,剪力图为平行于
轴的直线;而弯矩为的一次函数,弯矩图为斜直线。

2.若某段梁上的分布载荷(常量),则该段梁的剪力为的一次函数,剪力图为斜直线;而为的二次函数,弯矩图为抛物线。

在本书规定的坐标中,当(向上)时,弯矩图为向下凸的曲线;当(向下)时,弯矩图为向上凸的曲线。

3.若某截面的剪力,根据,该截面的弯矩为极值。

利用以上各点,除可以校核已作出的剪力图和弯矩图是否正确外,还可以利用微分关系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而不必再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其步骤如下:
1.求支座反力;
2.分段确定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形状;
3.求控制截面内力,根据微分关系绘剪力图和弯矩图;
4.确定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