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阶段练习二及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课后练习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课后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e41b08bed5b9f3f80f1c03.png)
第二章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知与信息搜集1.解释概念(1)主动型问题:主动型问题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消费者能意识到的问题。
(2)被动型问题:被动型问题是消费者尚未意识到或需要在别人提醒之后才可能意识到的问题。
(3)问题认知:是指消费者意识到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存在差距,从而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4)一般性问题认知一般性问题认知所涉及的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可以通过同一类产品的不同品牌来缩小。
(5)选择性问题认知选择性问题认知所涉及的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通常只有某个特定品牌才能予以解决。
(6)及时性信息搜集及时性信息搜集是指不针对特定购买需要或购买决策而进行的信息搜集活动。
(7)意识域:意识域是消费者知悉或意识到且有可能作为被选品的品牌。
(8)激活域:激活域是由备选品中予以进一步考虑的产品或品牌组成。
(9)惰性域:惰性域是由消费者了解但不关心的产品或是品牌组成。
(10)排除域:排除域是由消费者不喜欢和不予考虑的产品或品牌组成。
2扩展型决策、有限型决策和名义型决策彼此有何区别?(p35)3分别列举扩展型决策、有限型决策和名义型决策的例子各一个。
(p32—35)(1)扩展型决策的例子:以购买个人计算机为例,如果购买者对计算机本身以及计算机市场的情况均不熟悉,那么他就需要从各种方面搜集信息,了解市场上有哪些牌号的计算机,各种牌号计算机在性能、价格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应从哪些方面评价计算机的好坏、优劣等等。
也许他需要花费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才能决定选择何种规格、何种品牌和带有什么样装置的计算机。
(2)有限型决策的例子:到20世纪50年代,消费者对速溶咖啡及其选择标准已经了然于胸,当遇到新的和不熟悉的牌子时,他可能会做些简单的了解,如检查一下标签的信息等,然后做出购买决定。
将速溶咖啡买回家后,如果没发生什么异常,消费者一般很少再作出进一步评价。
如果品质特别的好或是特别的不好,消费者可能会偶尔向他人提及,或在下一轮购买中根据自身体验决定是否仍然选择该品牌。
《消费者行为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629036dd3383c4bb4cd29c.png)
《消费者行为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消费者行为学》练习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C 2. B 3. C 4. D 5. D 6. C 7. D 8. C 9. B 10. A 11. D12. A 13. D 14. B 15. D 16. D 17. B 18. A 19. C 20. D 21. C 22. B 23. C 24. C 25. A26. B27. B28. B29. D30. A31. D32. A33. B34. B35. C36. D37. C38. B39. A40. B二、名词解释1、消费者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2、扩展型决策当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更没有将选择范围限定在少数几个品牌上时,消费者所面临的决策。
3、动机冲突消费者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购买动机,其诱发力大致相等但方向相反。
4、消费者满意购买者在特定购买情形中,对其所付出的是否能够得到足够回报的认知状态,它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水平与认知的实际水平的主观比较。
5、消费者需要消费者的需要是指消费者生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
6、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7、适度唤醒是指个体的激活或活动水平,即个体处于怎样的一种惊醒或活动反映状态。
8、品牌忠诚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形成偏好,试图重复选择该品牌的倾向。
9、角色是个体在特定社会或群体中占有的位置和被社会或群体所规定的行为模式。
10、动机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11、意见领袖较其他消费者更频繁或更多地为他人提供信息,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别人的购买决策的那些消费者。
12、需要生理与心理的缺乏状态,因缺乏从而导致想获得的状态。
消费者行为学(2)
![消费者行为学(2)](https://img.taocdn.com/s3/m/68dc2d5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13.png)
一、1)(狭义)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
广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本书主要从狭义的消费者角度讨论消费者行为。
2)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三类活动:1获取产品的活动2使用产品的活动3处置产品的活动 特点:1消费者行为受动机的驱使;2消费者行为涉及到不同的角色;3不同的消费者行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4消费者行为可以被诱导的;5消费者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3)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1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2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3有助于消费者自身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4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
二、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知:是指消费者意识到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存在差距,从而需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信息搜集:信息来源1记忆来源2人际来源3大众来源或独立来源4商业或营销来源5经验来源→方案评价与选择→制定购买决策→购后评价)购买冲突:消费者购买商品后,通过自己的使用和他人的评价,会对自己购买的商品产生某种程度的满意或不满意(六)需要与动机 P125 1、消费者需要是指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
2)需要的分类: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分为: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 2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要按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成五个层次或五种基本类型:1生理需要Need)。
维持个体生存和人类繁衍而产生的需要,如对食物、氧气、水、睡(Physiological眠等的需要 2安全需要(Safety Need)。
即在生理及心理方面免受伤害,获得保护、照顾和安全感的需要,如要求人身的健康,安全、有序的环境,稳定的职业和有保障的生活等。
3归属和爱的需要(Love a nd Belongingness)。
南京财经成考消费者行为学 全部习题与答案
![南京财经成考消费者行为学 全部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fc63e3d15abe23482f4db2.png)
在线练习消费者行为学1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通过口头信息传递途径了解消费心理的方法是()(正确答案:D,答题答案:)A、观察法B、抽样法C、问卷法D、访谈法2、市场细分是对()(正确答案:D,答题答案:)A、经营场所的划分B、商品种类的划分C、营销时间的划分D、消费者的划分3、消费者心理学的雏型广告心理学诞生于()(正确答案:B,答题答案:)A、1879年B、1903年C、1950年D、1960年4、表现力最为完美的广告媒体是()(正确答案:D,答题答案:)A、报刊广告B、杂志广告C、电台广告D、电视广告5、商业广告最基本的功能是()(正确答案:A,答题答案:)A、信息功能B、娱乐功能C、促销功能D、说服功能6、“难题-解决”的策略适用于()(正确答案:D,答题答案:)A、冲动购买的宣传B、理性购买的宣传C、低卷入商品的宣传D、高卷入商品的宣传7、等级包装策略主要是针对消费者不同的()(正确答案:A,答题答案:)A、消费水平B、消费习惯C、消费心理D、消费特点8、商店店地址选择的核心问题是()(正确答案:C,答题答案:)A、适应地理环境的需要B、适应商店战略发展的需要C、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D、适应地产升值的需要9、通过访谈者主动询问,受访者逐一回答的方式进行的访谈叫()(正确答案:A,答题答案:)A、控制式访谈B、无结构式访谈C、问卷法D、角色扮演法10、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正确答案:C,答题答案:)A、文化因素B、社会因素C、自然因素D、个人因素三、判断题1、课程内容主要从消费者三方面展开:即心理活动过程、社会环境和购买决策过程(正确答案:A,答题答案:)A、是B、否2、消费者行为学主要研究家庭和个人消费者。
(正确答案:A,答题答案:)A、是B、否3、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消费者行为学考试试题
![消费者行为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e83ed9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f.png)
消费者行为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部因素?A. 个体特征B. 消费动机C. 文化价值观D. 竞争对手分析2.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包括以下哪些阶段?A. 需求感知、信息搜索、评价和选择、购买和使用、后续行为B. 感知、评价和选择、购买和使用、信息搜索、后续行为C. 信息搜索、需求感知、评价和选择、购买和使用、后续行为D. 评价和选择、购买和使用、信息搜索、需求感知、后续行为3. 消费者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基本的层次是?A. 自我实现需求B. 社交需求C. 心理需求D. 生理需求4. 以下哪个定价策略适合追求高市场份额?A. 高价定位B. 中等价位定位C. 低价定位D. 高价与低价双定位5. 消费者的品牌认知主要包括以下哪些要素?A. 品牌声誉、品牌知觉、品牌形象B. 品牌知觉、品牌偏好、品牌形象C. 品牌声誉、品牌知觉、品牌信念D. 品牌知觉、品牌信念、品牌形象二、判断题1. 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是个体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对于集体消费者没有太大的应用意义。
2.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需求感知是指消费者感知到自己面临的购买需求。
3. 个体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可能因为不同的购买场景而有所差异。
4. 价格战策略适用于所有的行业和市场,可以帮助企业迅速提升市场份额。
5.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会根据产品或服务的品牌来做出选择。
三、问答题1. 解释消费者行为学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2. 请解释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与社交需求,并以电子产品为例说明。
3. 请说明企业应该如何根据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来制定营销策略。
四、论述题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了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和行为模式,对于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特点,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定位产品、制定定价策略、建立品牌形象,并最终实现销售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提升。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包括需求感知、信息搜索、评价和选择、购买和使用、后续行为等阶段。
《消费者行为学》综合练习题+答案+打印
![《消费者行为学》综合练习题+答案+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4768e28df46527d3250ce078.png)
《消费者行为学》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包括服务)的个人或居民户。
2.人的一生要消费许多物质和非物质产品,有的基于生理需要,叫做本能性需要;有的基于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叫做社会性需要。
3.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和处置消费品所采取的各种行为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为的决策过程。
4.消费者对自身的需求有时并不能十分清楚的意识到,企业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来激发消费者的需要,这是消费者行为的可诱导特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合乎社会、法律的规范。
5.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发展历程包括萌芽时期、应用时期和变革与发展等三个阶段.6.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始于19世纪么到20世纪初,美国学者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并首先在美国的大学出现。
7.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法很多,如实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跨文化研究发法等等。
8.根据消费者决策过程所经历阶段的不同,消费者购买决策分为三种类型扩展型、有限型和名义型.9.扩展型决策是指消费者对某产品和品牌不熟悉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决策,发生在消费者介入程度较高,品牌差异程度较大,消费者购买斟酌的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作出的决策。
10.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个人因素主要有人口统计,个性与自我冲突和生活方式.11.对于特定的购买问题消费者是否广泛搜集信息取决于三方面介入程度、产品差异程度和时间压力.12.扩展型决策过程包括:认识问题、搜集信息、评价品牌、购买和购后评价等五个步骤13.名义型购买决策通常发生在购买介入程度很低的情况下,包括两种类型忠诚型和习惯型。
14.问题认识是由于意欲状态与感知状态存在差距,促使其采取某种决策行为,其原因在于差距大小、问题的相对重要性。
15.消费者一旦确定有必要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时,就会从个方面搜集信息,其方式主要有内部信息、外部信息两种。
16.消费者需要是指消费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根据其历史起源划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网络教育学院专升本课程(练习库参考)消费者行为学
![网络教育学院专升本课程(练习库参考)消费者行为学](https://img.taocdn.com/s3/m/8e08f889d5bbfd0a7856731d.png)
1、购买的物品的价值可能低于消费者付出的货币量存在的知觉风险就是()。
•A、功能风险•B、资金风险•C、社会风险••A、传递者•B、传播•C、媒体••A、外感受感觉•B、身体内部感觉•C、距离感受作用•4、表现力最强、作用力最大、传播范围广泛,但费用昂贵,而且广告信息不易保存的广告媒体是( ). •A、广播•B、电视•C、报纸•5、测量者与被测量者面对面地交谈以了解消费者态度的方法属于( ).•A、问卷法•B、自由反应法•C、现场观察法•D、投射法6、人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存在着一个上、下阈限,就是()。
•A、绝对阈限•B、差别阈限•C、条件阈限•7、认为人体的状态是由体液的类型和数量决定的气质体液学说是由( )提出的.•A、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B、心理学家巴甫洛夫•C、瑞士心理学家荣格•8、划分社会阶层的方法中,综合指标法同时使用几种尺度来划分社会阶层,在这一方法中,三因素法所选取的因素不包括( ).•A、住房条件•B、职业•C、收入来源•9、当某些人的消费行为被他人认可并羡慕时,便会产生仿效和重复他人行为的倾向,从而形成( ).•A、消费者暗示•B、消费者模仿•C、从众行为••A、现实需要•B、潜在需要•C、过度需要•11、对消费者购买新产品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需要•B、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感知程度•C、消费者的个性特征•12、主张根据理智、情绪、意志等三种心理机能在性格结构中所占的优势地位来确定性格类型的性格理论是( ). •A、机能类型说•B、向性说•C、独立-顺从说•13、由于消费者注意力不能集中指向特定商品,或发现商品不能完全满足其需要而引起的拒绝属于( )。
•A、一般性拒绝•B、彻底性拒绝•C、隐蔽性拒绝•14、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叫做( ).•A、意志•B、情绪•C、情感•15、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过程是从( )开始的,它是消费者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
消费者行为理论复习指导习题及答案
![消费者行为理论复习指导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a1e1e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2.png)
消费者⾏为理论复习指导习题及答案消费者⾏为理论复习指导习题及答案三、练习题(⼀)填空1.边际效⽤递减规律普遍存在于⼀切物品的消费中,对于这⼀规律可以⽤和两个理由来解释。
2.顾客买⼀件⾐服,愿意购买原价180元的款式,但是付款时发现商家做活动打折优惠⾄160元,那么我们把那20元称作。
3.效⽤是⼈们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般来讲效⽤具有和的特征。
4.消费者的表⽰为对⼀种物品或⼏种物品组合的排序。
5.当边际效⽤为正时,总效⽤;边际效⽤为零时,总效⽤;当边际效⽤为负时,总效⽤。
6.边际效⽤是指消费最后⼀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
7.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付的价格与他实际⽀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
8.在劳动供给决策中,随着⼯资的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供给,收⼊效应使劳动供给。
9.在消费与储蓄决策中,决定消费者储蓄决策的是。
10.在考虑到投资的风险时,家庭投资决策取决于⼀项投资的。
(⼆)单项选择1.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层次的需要是( )A.⽣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我实现需要 D.尊重需要2.“萝⼘⽩菜,各有所爱”体现了效⽤的()A.相对性 B.同⼀性 C.主观性 D.客观性3.“书到⽤时⽅恨少”体现了效⽤的()A.相对性 B.同⼀性 C.主观性 D.客观性4.影响消费者⾏为的因素中,()使得“甲之砒霜,⼄之佳肴”成为可能。
A.欲望 B.偏好 C.预算约束 D.价格5.()是劳动供给决策的决定因素。
A.劳动者的偏好 B.劳动者的⾝体素质 C.⼯资 D.劳动市场需求6.根据边际效⽤递减规律,数量的增加会引起消费者需求的降低,企业为了克服商品销售量的下降,最可采取的措施是()A.多做⼴告 B.降低成本 C.产品不断创新 D.促销7.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货币边际效⽤。
()A.递增、递增 B.递减、不变 C.递增、递减 D.递增、不变8.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般来说,消费者获得的()A.总效⽤递减 B.边际效⽤递减 C.边际效⽤递增 D.边际效⽤不变9.如果当消费某种商品的边际效⽤为零时,则这时消费该商品所得到的总效⽤()A.等于零 B.等于1 C.降⾄最⼩ D.达到最⼤10.如果消费者取得的货币效⽤⼤于所购⼊的商品效⽤,则它会()A.继续购买 B.停⽌购买 C.退掉已购⼊的商品 D.观望11.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包获得的总效⽤是100个效⽤单位,消费16个⾯包获得的总效⽤是106个单位,则第16个⾯包的边际效⽤是()个效⽤单位。
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练习题-答案)
![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b63c2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7.png)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一、单选题1.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需要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这是( )假设。
A.社会人B.经济人C.复杂人D.自我实现人2.基数效用理论运用( )来分析消费者行为。
A.成本曲线B.预算约束线C.无差异曲线D.边际效用论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 )A 边际效用是否递减B 效用是否可加总C 效用函数是否线性D 效用是否客观4.在序数效用理论中,( )是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曲线。
A.无差异曲线B.平均成本线C.预算约束线D.等产量线5.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这是根据偏好的( )假定来判定的。
A.完备性B.可传递性C.多比少好D.可加总性6.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的性质是由( )决定的。
A.偏好的可传递性假定(保证偏好的一致性)B.边际效用递减的假定C.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D.偏好的完备性假定(A>B,A=B,A<B-准确表达偏好)7.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这是由( )决定的。
A.消费者收入B.风险厌恶程度C.消费者偏好D.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8.当边际替代率沿着无差异曲线递减时,一个前提条件是( ) A.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值B.无差异曲线斜率为正值C.无差异曲线是凹的D.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9.与消费者行为相关的无差异曲线的主要特征是( )。
A. 边际效用递减B.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增C. 消费者偏好可传递D.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10.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为dy/dx=-2,则意味着当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商品x时,愿意放弃( )单位商品x而获得1单位的商品y。
A.1/2B.1C.3/2D.211.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 )。
A.消费偏好B.商品的价格C.无差异曲线的走势D.消费者的支付能力12.对预算线的斜率说法错误的是( )。
A.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比率的负值B.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C.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比率的正值D.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13.甲商品和乙商品的价格按相同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则预算线( )。
消费者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5f0426783e0912a2162abd.png)
消费者行为学作业一名词解释1.消费者对产品适用性和其他功能特性适合其使用目的的主观理解叫知觉质量或认知质量。
2.阶层意识是指某一社会阶层的人意识到自己属于一个具有共同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的独特群体的程度,对社会阶层差别的敏感程度。
3.复述是指个体在内心对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或刺激予以默诵或作进一步加工努力,复述是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
4.很多受广告吸引而进入商店的消费者会购买广告产品以外的商品,广告所产生的这种效应被称为溢出销售或外溢销售。
5.消费者满意是购买者在特定的购买情形中,对其所付出的是否得到足够回报的认知态度,它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水平与认知的实际水平的主观比较。
6.消费者情境是指消费或购买活动发生时个体所面临的短暂的环境因素,如购物时气候、购物场所的拥挤程度、消费者的心情等等。
7.频繁地与其他消费者接触或更多地为他人提供信息,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别人的购买决策,这样的消费者被称为意见领袖或舆论领袖。
8.涵化是指不同文化群体,因持久地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结果造成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模式发生变迁。
9.展露或刺激物的展露是指将刺激物展现在消费者的感觉神经范围内,使其感官有机会被激活。
10.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中隐含着某种不确定性,消费者能够知觉到的这种不确定性或者不利且有害的结果就是知觉风险。
11.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12.消费者态度是指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
13.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以及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保留在人的头脑中,在必要的时候又可把它们再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14.谣言是由于人们出于恐惧、不安的心理而产生的一种群体传染,它传播的内容与事实有很大的出入甚至完全不符。
15.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个人、住户)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和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国开一体化平台02541《消费者行为学》章节练习(1-10)试题及答案
![国开一体化平台02541《消费者行为学》章节练习(1-10)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09121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6.png)
国开一体化平台《消费者行为学》章节练习(1-10)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2541,整套相同,Ctrl+F查找更快捷,李老师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优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试题L在生活中,无论本人自愿与否,都会被他人使用、利用或剥削,并用以在市场中获取商业利益的人,属于()。
[A]:个人消费者[B]:消费者[C]:被消费者[D]:集团消费者答案:被消费者试题2、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共同构成广义消费的内涵,而狭义消费则专指()o[A]:生产消费[B]:生活消费[C]:物质消费[D]:精神消费答案:生活消费试题3、由人所处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的,以生理因素为基础的社会状态下的需要,属于()。
[A]:个人消费[B]:集团消费[C]:社会性消费行为[D]:生理性消费行为答案:社会性消费行为试题4、()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的,以社会因素为基础和载体进行的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行为。
[A]:社会性消费行为[B]:集团消费[C]:个人消费[D]:生理性消费行为答案:社会性消费行为试题5、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趋势之一是:消费者行为与社会问题的0研究。
[A]:功利性⑻:双赢性[C]:市场化[D]:互动性答案:互动性试题6、在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用以测定个性心理特征的方法是()。
[A]:投射法[B]:访问法[C]:模型法[D]:问卷法投射法试题7、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用于研究消费者的现期行为,如广告、商标、包装等的设计效果,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反应及新产品销售情况等。
[A]:观察法[B]:投射法[C]:访问法[D]:问卷法观察法试题8、()是一种主动调查的方法,而不像观察法那样被动地等待观察, 且可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大范围了解消费者对同一内容的看法。
[A]:模型法[B]:问卷法[C]:访问法[D]:投射法试题6、在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用以测定个性心理特征的方法是()。
消费者行为学练习题及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d3ca0a28ea81c759f57833.png)
消费者行为学练习题及答案(学生版)、单项选择1.下列有关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行为主义范式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强调消费行为的主观性和象征性 B强调消费者行为的理性C 其价值在于可以改变或维持消费者行为D 其价值在于可以洞察、理解消费者行为2•你在购买牙膏、牙刷等生活必需品时的购买决策主要依据已往的经验和习惯, 较少受广告宣传和时尚的影响,你的购买类型属于( )A 习惯型B 冲动型C 疑虑型D 理智型 3•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不包括( )A 生理需求B 爱与归属需求C 自尊需求D 自我防御需求4•卷入度不包括()A 情境性卷入度 E 持续性卷入度C 认识性卷入度D 反应性卷入度5•弗洛伊德理论认为人的精神构成不包括( )A 意识B 下意识C 潜意识D 前意识 6•注意的的特点不包括()A 指向性B 可诱导性C 集中性D 转移性7•当在百货商店里与人谈话时,大家就可能注意到自己谈话内容而无视其他刺激,说明 ( ) A 注意的选择性B 注意的集中性C 注意的指向性D 注意的不变性8利用音乐•幽默,引起快感的视觉刺激等营销方法,这是根据( ) A 刺激的突出性B 刺激的熟悉感C 消费者专业性D 消费者情绪 9•在消费者记忆机制里,影响消费者信息提取有哪些因素( )A 刺激提取的线索B 刺激的连续性C 刺激的代表性D 刺激的熟悉性10.如果同学提起要买手机,很多人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就买个诺基亚吧,用着爽!那么, 用消费者行为学知识解释,这属于什么现象( )A 消费者专业性B 消费者情绪C 刺激的代表性D 刺激的突出性二、多选1、 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所得总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 与顾客付出总成本(包括付出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体力成本)之间的差额。
2、 消费者需要:消费者的需要是指消费者生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 获得它们的状态。
1•家庭成员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角色包括以下( A 影响者 B 购买者 C 决策者 D 沟通者 )E 信息提供者2•消费者所利用的评价标准受以下哪些因素影响( A 情境因素B 卷入度C 购买动机3•消费者知识的特点有( A 广延性 B 清晰性 4•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A 认识问题 C 方案评价5•消费者判断的趋近方法有 ( A 规范性的趋近方法 C 可用性的趋近方法三、名词解释D 知识 )C 具体性D 抽象性 )B 搜集信息 D 购买行为 )B 代表性的趋近方法 D 描述性的趋近方法3、消费者忠诚,是指在消费者满意的基础上,使消费者对某品牌或某企业发展作出长期投入承诺的意识和行为的结合。
消费者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dcf35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0.png)
消费者行为学试题及答案1. 题目:市场细分是为了什么目的?它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市场细分的目的是将整个市场划分为若干具有相似需求、特征和行为的小市场细片段。
其作用和意义包括:(1)满足需求:市场细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洞察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特点,从而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提供定位准则:通过市场细分,企业可以准确定位自己在不同细分市场中的目标群体,为产品定位和品牌差异化打下基础,实现市场定位的精确性。
(3)提高营销效果:市场细分有助于企业精准选择目标市场,更有效地分配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活动,提高市场反应和销售效果。
2. 题目: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包括哪些阶段?请简要描述每个阶段的特点。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通常包括以下阶段:(1)需求识别阶段:消费者在面临需求或问题时,通过内外部刺激进行需求识别,意识到自己存在一种需求。
这可能来自于感知到的差距、社会影响、个人需求等。
(2)信息搜索阶段:一旦意识到需求,消费者会积极主动地寻找相关信息来满足需求。
信息搜索可以通过内部搜索(回忆和反思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和外部搜索(咨询他人、媒体广告、网络搜索等)来实现。
(3)评估比较阶段:在信息搜索阶段后,消费者会对不同品牌或产品进行评估和比较,以确定哪个最符合自己的需求。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会考虑多个因素,如产品特性、价格、品牌形象、口碑等。
(4)购买决策阶段:在评估比较后,消费者进行最终的购买决策。
购买决策可以是购买、放弃购买或推迟购买等。
在这一阶段,消费者还需考虑购买渠道、支付方式等相关因素。
(5)后购买行为阶段:购买决策后,消费者会进行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与评估,根据实际体验和满意度进行反馈,并可能会对自己的购买决策做出调整。
3. 题目: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影响因素有哪些?请选择其中三个因素进行详细阐述。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1)个人因素:个人因素是指个体消费者的特定特征、态度和行为习惯。
消费者行为学单元测试
![消费者行为学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0246aa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2.png)
消费者行为学单元测试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研究消费者行为和心理的学科,通过理解消费者行为,企业可以更好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以下是关于消费者行为学的一些问题,用以检验读者对该学科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问题一:消费者决策过程消费者决策过程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之前所经历的一系列步骤。
请简要介绍消费者决策过程的五个阶段。
答案一:消费者决策过程包括需求识别、信息搜索、评估和比较、购买决策以及后购买行为。
首先,消费者会感知到自己的需求,然后通过主动或被动地搜集信息来满足这一需求。
接下来,消费者会评估和比较不同产品或品牌的优缺点,并做出购买决策。
最后,在购买产品或服务后,消费者会对其进行评估,并决定是否再次购买或推荐给他人。
问题二: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请列举并简要解释主要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
答案二:主要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包括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和市场因素。
1. 个体因素:个体的特征和态度对消费者决策有重要影响。
如个体的年龄、性别、收入、教育程度、个性特点等都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购买决策。
2.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朋友、文化等。
家庭成员在产品选择和购买过程中的意见和决策起着重要作用。
朋友、同事的推荐和口碑也会对消费者的决策产生影响。
此外,文化习俗、价值观对消费者的决策也有较大的影响。
3. 市场因素:市场因素主要包括产品价格、广告宣传、竞争对手等。
价格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产品价格高低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广告宣传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增加产品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竞争对手的产品表现也会对消费者的决策产生影响。
问题三:消费者行为模型请简要介绍典型的消费者行为模型,并解释其主要特点。
答案三:典型的消费者行为模型是“黑盒子模型”(Black Box Model)。
该模型将消费者的决策看作是一个黑盒子,外部刺激(如广告、产品特点等)通过输入进入黑盒子,经过某种认知和决策过程的内部转换,最后输出为消费者的行为。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题(含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0069b181c758f5f71f6735.png)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产生,从而对它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是(B)。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问卷法E、访谈法2、(B)是营销组合中最不确定、最抽象的。
A、产品B、价格C、分销D、促销3、奔驰汽车、劳力士表属于下述消费品中的哪一种?(C)A、便利品B、选购品C、特殊品D、非寻求品4、当消费者参与购买的程度较高,并且了解品牌间的显著差异时,则他们会有(A)购买行为。
A、复杂的B、减少失调的C、习惯性的D、寻求变化的5、消费者为商品的各种属性规定了一个最低可接受水平,只有所有这些属性都达到了规定水平时,该商品才可被接受。
这种决策方法是(B)。
A、理想品牌方法B、多因素关联的决策方法C、单因素分离方法D、排除法E、词典法6、那些经常购买的不十分贵重的商品或服务一般与(D)决策类型有关。
A、例行型购买B、冲动型购买C、广泛型购买D、有限型购买7、消费者外部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个人来源、商业来源、经验来源和(B)。
A、社会来源B、公共来源C、群体来源D、他人来源8、情绪和情感有两极性和(C)两种特性。
A、集中性B、感染性C、扩散性D、边缘性9、“居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这说的是感觉的(B)现象。
A、对比B、适应C、整体D、复杂10、(A)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为复杂、高度发展和重要的感觉。
A、视觉B、听觉C、味觉D、嗅觉E、触觉11、消费者先有感觉,然后产生行动,最后再思考。
这是消费者态度层次中的(C)。
A、高度参与层次B、低度参与层次C、经验层次D、行为学习层次12、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现时,个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这类强化是(C)。
A、积极强化B、惩罚C、消极强化D、衰减13、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A、巴甫洛夫B、斯金纳C、马斯洛D、华生14、“工作”属于AIO量表中的(A)方面。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章节练习及答案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章节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1ea63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6.png)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章节练习及答案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是( B )的前提之一。
A、生命周期理论B、凯恩斯消费理论C、持久收入理论D、所有消费理论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勖加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称为( B )。
A、边际效用B、商品边际替代率C、边际成本D、边际技术替代率第3题:多选题(本题2分)关于商品价格变化产生的效应表述不正确的是( CD )。
A、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产生两种效应,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B、对于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变动是反方向的C、对于低档物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均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D、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低档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正E、大多数情况下,不管是正常品还是低档物品,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第4题:多选题(本题2分】关于无差异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CD )A、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的购买力B、商品价格影响无差异曲线的形状C、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D、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导致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E、消费者预期影响无差异曲线形状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 B )。
A、边际效用是否递减B、效用是否可以直接衡量C、效用函数是否线性D、是否承认效用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在序数效用理论中,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的曲线是( A )。
A、无差异曲线B、预算约束线C、平均成本线D、等产量线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由( A )决定的。
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买商品的价格D、相关商品的价格第8题:多选题(本题2分)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有( ACE )。
A、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B、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可以相交C、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D、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降低正、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由( A )决定的。
《消费者行为学》综合练习题+答案+打印
![《消费者行为学》综合练习题+答案+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5cb183b081c758f5f61f67ba.png)
《消费者行为学》综合练习题+答案+打印《消费者行为学》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包括服务)的个人或居民户。
2(人的一生要消费许多物质和非物质产品,有的基于生理需要,叫做本能性需要;有的基于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叫做社会性需要。
3(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和处置消费品所采取的各种行为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为的决策过程。
4(消费者对自身的需求有时并不能十分清楚的意识到,企业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来激发消费者的需要,这是消费者行为的可诱导特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合乎社会、法律的规范。
5(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发展历程包括萌芽时期、应用时期和变革与发展等三个阶段。
6(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始于19世纪么到20世纪初,美国学者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并首先在美国的大学出现。
7(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法很多,如实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跨文化研究发法等等。
8(根据消费者决策过程所经历阶段的不同,消费者购买决策分为三种类型扩展型、有限型和名义型。
9(扩展型决策是指消费者对某产品和品牌不熟悉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决策,发生在消费者介入程度较高,品牌差异程度较大,消费者购买斟酌的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作出的决策。
10(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个人因素主要有人口统计,个性与自我冲突和生活方式。
11(对于特定的购买问题消费者是否广泛搜集信息取决于三方面介入程度、产品差异程度和时间压力。
12(扩展型决策过程包括:认识问题、搜集信息、评价品牌、购买和购后评价等五个步骤13(名义型购买决策通常发生在购买介入程度很低的情况下,包括两种类型忠诚型和习惯型。
14(问题认识是由于意欲状态与感知状态存在差距,促使其采取某种决策行为,其原因在于差距大小、问题的相对重要性。
15(消费者一旦确定有必要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时,就会从个方面搜集信息,其方式主要有 125(根据学习的效果学习可以分为加强型、削弱型和重复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消费者行为分析阶段练习二(第五章~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1、学习——所谓学习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消费者态度——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感情上的感受和行动上的倾向。
3、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
自我概念规定了个体特殊的行为模式。
4、生活方式——人们如何生活,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在与社会诸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活动、兴趣和态度模式。
5、个性——人们如何生活,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在与社会诸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活动、兴趣和态度模式。
二、单项选择题
1、仿效和重复别人行为的趋向称为( C )。
A:观察学习法 B:试误法 C:模仿法 D:参考法
2、既可增加学习强度,又可增加学习速度的是( C )。
A:强化 B:重要性 C:重复 D:表象
3、个体在内心对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或刺激物予以默诵或作进一步加工努力称为(A )。
A:复述 B:编码 C:贮存 D:提取
4、被称为实利或功利功能的是消费者态度的( A )。
A:适应功能 B:自我防御功能 C:知识或认识功能 D:价值表达功能
5、认为消费者的态度是后天习得的消费者态度形成理论称为( B )。
A:诱因论 B:学习论 C:认知相符论 D:平衡理论
6、消费者希望如何看待自己属于消费者自我概念中的( A )。
A:理想的自我概念 B:实际的自我概念 C:社会的自我概念 D:期待的自我概念
7、活动、兴趣、意见测试法称为( A )。
A:AIO B:VALS1 C:VALS2 D:VALS
8、个体进行思考的努力程度是指( A )。
A:认知需要 B:风险承担 C:自我掌控 D:自我驾驭
9、原VALS生活方式分类系统将美国成年消费者分为( B )类型。
A:7种 B:九种 C:六种 D:八种
10、在消费者态度形成理论中,被称为条件作用论的是( A )。
A:诱因论 B:学习论 C:认知相符论 D:平衡理论
三、判断题:
1、消费者的需要和行为绝大部分是后天习得的。
√
2、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
×
3、感觉记忆又被称为瞬时记忆。
√
4、态度能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和趋利避害的功能称为自我防御功能。
×
5、人的态度同人的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
√
6、态度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态度不具有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特点。
×
7、个体行为中偶然表现的一些心理特征或心理倾向也可反应一个人的个性。
×
8、消费者只有一种自我概念。
×
9、通过消费者的活动、兴趣和意见来描述其生活方式的方法称为综合测量法。
×
10、依靠定性方法来测量人的个性是特质论。
×
四、多项选择题:
1、消费者学习的方法主要有(ABC )。
A:观察学习法 B:试误法 C:模仿法 D:参考法E:经验法
2、记忆过程环节包括(ABCD )。
A:复述 B:编码 C:贮存 D:提取E:学习
3、消费者态度的功能主要包括(ABCDE )。
A:适应功能 B:自我防御功能 C:知识或认识功能 D:价值表达功能E:功力功能4、消费者态度形成理论主要有(ABCDE )。
A:诱因论 B:学习论 C:认知相符论 D:平衡理论E:认知失调论5、改变消费者态度说服模式的第一部分是( ABC )。
A:传达者 B:沟通 C:情境 D:人格因素 E:信息学习6、自我概念的类型包括(ABCDE )。
A:理想的自我概念 B:实际的自我概念 C:社会的自我概念 D:期待的自我概念E: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
7、依据学习的效果,可将学习分为( ABC )。
A:加强型学习 B:削弱型学习 C:重复型学习 D:记忆学习 E:思维学习8、影响学习强度的因素是( ABCD )。
A:重要性 B:强化 C:重复 D:表象 E:思维
9、记忆系统包括( ABCD )。
A:短时记忆 B:长时记忆 C:感觉记忆 D:瞬时记忆 E:表象记忆10、影响消费者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因素有(ABCDE )。
A:购买动机B:购买能力C:情境因素D:态度测量E: 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滞
五、简答题:
1、简述学习的作用。
答:(1)通过学习获得有关购买的信息。
(2)触发联想:消费者由此一事物而想到彼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3)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对购买的评价。
2、简述消费者态度的功能。
答:(1)适应功能;(2)自我防御功能;(3)知识或认识功能;(4)价值表达功能
3、简述个性的特点。
答:(1)个性既反映个性的差异,又反映了人类、种族和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2)个性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3)个性并非完全不可以改变;
六、论述题:
1、试论述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说服模式。
答:霍夫兰德和詹尼斯于1959年提出了一个关于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式。
该模式将态度改变的过程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
1、外部刺激,包括三个要素,即传递者或信息源、传播与情境。
2、目标靶,即信息接收者或企业试图说服的对象。
3、中介过程,是指说服对象在外部劝说和内部因素交互作用下态度发生变化的心理机制。
4、劝说结果。
影响说服效果的信息源特征主要有四个:1、权威性:传递者在有关领域或问题上的学识、经验和资历。
2、可靠性:可信赖性和专长性,指传递者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能否做到公正、客观和不存在私利与偏见。
3、外表的吸引力:指传递着是否具有一些引人喜爱的外部特征。
4、受众对传递者的喜爱程度:取决于来源与消费者的相似程度以及受人喜欢程度。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