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绍琴】中焦湿热证治(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绍琴】中焦湿热证治(二)

深圳阿尼古经方学习 2023-02

2. 湿热并重

1)湿热中阻

【临床表现】身热心烦,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大便溏泄,色黄味臭,舌苔黄腻,脉濡数。

【病机分析】本证乃湿热并重,郁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之候。湿热内蒸,故见身热。热扰心神,则心烦。湿热内蕴,气机不畅,乃致胸脘痞闷。其身热心烦,胸脘痞闷,为湿热并重之象征。若湿重于热者,则身热不扬,神呆不烦;若热盛无湿者,则无胸脘痞闷。因其湿热并重,郁阻中焦,乃致身热心烦与胸脘痞闷并见。湿热郁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胃不降浊,则恶心呕吐;脾不运湿,湿热下注大肠,则便泄黄臭。舌苔腻,脉濡,皆主湿停于内;舌苔黄,脉数,均主热盛于里。

【治法】燥湿清热

【方药】连朴饮(《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制厚朴二钱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各一钱香豉(炒)焦栀各三钱芦根二两

水煎温服。

【方论】本证属湿热并重,治疗宜清热与燥湿并行。方中黄连、栀子苦寒,清热泻火燥湿。厚朴、半夏、石菖蒲三药相配,苦温与辛温并用,辛苦开泄,燥湿化浊。半夏又有和胃降逆止呕之功。豆豉宣郁透热。芦根清热生津。诸药配伍,为燥湿清热之良方。

【验案】

例一:湿温(湿热并重)

张某女43岁1939年9月4日初诊

头痛形寒,身热咳嗽咽痒,舌苔黄腻而滑,口渴思饮,胸脘痞闷,两脉濡滑,沉取弦滑而数,两腿清冷,大便滞下不畅。湿温已逾四周,暑湿积滞蕴蓄太甚,拟以芳香宣化。邪实正虚,深恐逆传致变,饮食

寒暖,备宜小心。

香豆豉12克焦山栀4.5克嫩前胡3克白蒺藜10克鲜杷叶10克金沸草4.5克制半夏10克粉甘草4.5克制厚朴4.5克川连2克焦薏米10克白蔻衣4.5克陈皮6克赤苓10克二剂

二诊1939年9月6日

寒热渐减,头痛且晕,咳嗽吐痰如沫,两腿已温,口渴亦减,中脘跃动,按之作痛,舌苔白滑质绛,两脉濡软,按之弦滑数。湿热积滞蕴蓄阳明,再以宣解疏化,湿温虽见小效,尚不足恃也。

香豆豉12克焦山栀4.5克嫩前胡3克白蒺藜10克鲜枇杷叶10克苦杏仁10克制半夏10克制厚朴4.5克川连2克苏子4.5克白蔻仁4.5克陈皮3克大腹皮10克丝瓜络10克焦薏米10克

一剂

三诊1939年9月7日

寒热减而头痛亦缓,咳嗽吐痰如沫,中脘跃动,舌苔白腻而滑,口淡无味,胃纳尚佳,两脉弦滑数。湿温之重证已逾四周,形气瘦弱,精神尚充,拟再以宣化上、中两焦,分化湿热,病实正虚,诸宜小心。

白蒺藜10克香豆豉12克焦山栀4.5克嫩前胡3克香青蒿4.5克厚朴4.5克川连2克焦薏米10克花槟榔10克莱菔子10克制半夏10克赤苓皮12克白蔻仁3克白米30克炒焦

煎汤代水二剂

四诊1939年9月9日

寒热退而头部尚觉微痛,大便通而甚畅,咳嗽痰多,中脘跃动已止,舌苔白腻,口淡无味,两脉和缓有神。湿温五周始解,胃中湿热化而未净,再以辛泄余邪,调和阳明。病虽向愈而正气大亏,由虚涉怯,意中事也,饮食寒暖,备宜小心。

白蒺藜10克香青蒿4.5克粉丹皮4.5克厚朴花4.5克川连2克鲜枇杷叶10克苏子霜4.5克川贝母10克苦杏仁10

克炒薏米10克麸枳壳3克香砂枳术丸15克(布包)范志曲12克新会皮6克白米30克炒焦煎汤代水(汪逢春先生医案)【按】湿温病四周未愈,不外治疗失当,或属体质过差。治疗必须以治湿郁为主,即使湿热并重,也宜先用宣阳、化湿、解郁,宣肺和通利三焦之法。俟三焦通,气机畅而湿得化,湿邪一解而热自去矣。若错误地以清热为主,则湿郁不能解,必迟延愈期。

例二:伏暑晚发

宋某男10岁1936年11月27日初诊

身热七、八日,其势颇壮,中脘胀满,大便滞泄,神昏谵语,两脉细弦滑数。伏暑晚发,饮食停滞,此属重证,姑以芳香疏化,以得汗为吉,深虑逆传入里,幸勿轻视,备候高明政定。

鲜佩兰4.5克(后下)鲜藿香4.5克(后下)香豆豉10克焦山栀4.5克嫩前胡3克煨葛根3克制厚朴4.5克川连2克新会皮4.5克炒枳壳4.5克保和丸15克(布包)赤苓12克陈香薷1.5克(后下)

一剂

二诊1936年11月28日

身热略退,汗泄未畅,啼哭无泪,舌苔黄厚,大便通而不畅,神昏嗜睡,谵语已无,两脉细弱且数,按之无力,伏暑挟滞为寒凉所迫,逆传入里,再拟芳香宣达,仍以卫疏汗达为吉。

鲜佩兰4.5克(后下)鲜藿香4.5克(后下)香豆豉12克焦山栀4.5克前胡3克厚朴4.5克川连2克陈香薷1.5克(后下)莱菔子6克川军炭4.5克通草3克琥珀抱龙丸一丸分两次药化服

二剂

三诊1936年12月2日

身热渐退,啼哭已有泪,神志虽清,言语重复,夜间谵语叫号已止,大便只见一次,中脘仍满,舌苔垢黄而厚。伏暑晚发,卫分已疏,积滞太多,再以芳香疏解,饮食寒暖,千万小心。

鲜佩兰4.5克鲜藿香4.5克(同后下)香豆豉10克嫩前胡

3克制厚朴4.5克川连2克苦杏仁10克苏子4.5克莱菔子6克鲜杷叶10克保和丸15克(布包)竹茹10克新会皮4.5克佛手10克琥珀抱龙丸一丸分服

一剂

四诊1936年12月3日

大便又通一次,畅而且多,臭味甚重,身热渐退,啼哭有泪,舌苔垢黄而厚,故于原方之中加川军炭4.5克二剂

五诊1936年10月6日

大便又通一次,其味甚重,畅而且多,腹部按之已软,身热虽退,两脉细弦滑数,咳嗽声重,痰多且黏,舌苔黄而厚,遍体作痒。病虽轻减,伏暑蕴伏肺胃,宿疾尚未清楚,再以清肃肺胃,涤荡宿垢,饮食寒暖,千万小心。

嫩前胡3克生紫菀2克家苏子4.5克莱菔子6克鲜枇杷叶12克保和丸15克(布包)厚朴花5克川连2克陈皮4.5克赤茯苓12克焦麦芽12克瓜蒌皮15克枳壳3克方通草3克琥珀抱龙丸一丸分两次药化服

三剂

六诊1936年12月10日

身热已退,咳嗽痰多,甚则泛恶,舌苔白,神烦,自觉疲乏无力,两脉细弦且滑,按之略数。病虽向愈,余热未清,拟再以肃降肺胃,饮食寒暖,当须注意。

生紫菀3克家苏子4.5克莱菔子6克川贝母6克鲜枇杷叶10克保和丸15克(布包)制半夏10克佛手片6克厚朴花4.5克川连2克姜竹茹6克新会皮4.5克苦桔梗3克小枳壳4.5克生海石15克二剂(汪逢春先生医案)

【按】伏暑秋发,或深秋而发,及冬发皆可称为伏暑晚发。这说明暑热积滞之邪伏藏于内,至秋冷以后而发病。这都说明是当时身体尚健,病邪未能发出,在条件可发之时,即时发作。治疗方法也是根据当时暑湿蕴热及挟滞、挟食或挟其他邪气而辨证治之。但是总之仍以芳香宣化,祛除暑湿为主。若有寒湿食滞不化时,仍以当时脉、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