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电力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电力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电力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1.电流计算公式
电力电缆承载的电流是电缆设计和选择的重要参数之一、以下是常用
的电流计算公式:
I=P/(U*η)
其中,I表示电流(安培),P表示功率(瓦特),U表示电压(伏特),η表示功率因数。

例如,假设有一个电缆承载6000瓦特功率的负载,电压为220伏特,功率因数为0.9,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电流为:
I=6000/(220*0.9)=30.30安培。

2.功率计算公式
电力电缆的功率计算常用于判断电缆是否能够满足负载需求。

以下是
常用的功率计算公式:
P=U*I*η
其中,P表示功率(瓦特),U表示电压(伏特),I表示电流(安培),η表示功率因数。

例如,当电压为220伏特,电流为30.30安培,功率因数为0.9时,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功率为:
P=220*30.30*0.9=5955.60瓦特。

3.电阻计算公式
电力电缆的电阻是一项重要的参数,用于评估电缆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R=ρ*(L/A)
其中,R表示电阻(欧姆),ρ表示电阻率(欧姆米),L表示电缆长度(米),A表示电缆截面积(平方米)。

例如,假设一段电缆的电阻率为0.02欧姆米,长度为100米,截面积为4平方毫米,则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电阻为:
R=0.02*(100/0.004)=500欧姆。

除了上述公式,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电力电缆计算公式,如电缆损耗计算公式、电缆温升计算公式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以确保电力电缆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表

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表

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表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力和通信需求的增加,电线电缆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电线电缆的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准确计算所需的电线电缆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帮助您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进行规划和操作。

1. 单位长度用量计算公式电线电缆的用量通常以单位长度计算,比如米或英尺。

计算公式如下:用量 = 单位长度用量× 长度单位长度用量是指每米或每英尺所需的电线电缆长度,它取决于具体的项目要求和电线电缆的规格。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来确定单位长度用量。

2. 总用量计算公式有时候,我们需要计算整个项目所需的电线电缆总用量。

计算公式如下:总用量 = 单位长度用量× 单位长度× 数量其中,单位长度用量和单位长度的计算方法与前面相同,而数量则是指需要安装的电线电缆的数量。

3. 多段线路用量计算公式在一些复杂的电线电缆布线情况下,可能需要计算多段线路的用量。

计算公式如下:总用量 = 单位长度用量1 × 长度1 + 单位长度用量2 × 长度2 + … + 单位长度用量n × 长度n其中,单位长度用量1、单位长度用量2、...、单位长度用量n分别是每段线路所需的电线电缆长度,而长度1、长度2、...、长度n则是每段线路的长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公式,可以准确计算所需的电线电缆用量,避免浪费和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需要考虑电线电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以综合的方式进行规划和决策。

希望这些公式能够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电缆线计算公式

电缆线计算公式

电缆线计算公式电缆线是一种用于传输电信号或电力的导线,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电缆线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电缆线的长度、电流、电压降、电阻和电感等。

本文将介绍电缆线计算公式,并探讨其在电缆线设计和选择中的应用。

1. 电阻计算公式电缆线的电阻是衡量电流通过电缆时的阻碍程度的指标。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降之比来计算。

电缆线的电阻计算公式如下:电阻 = (电阻率× 长度) / 截面积其中,电阻率是电缆材料的特性之一,长度是电缆线的长度,截面积是电缆线的横截面积。

2. 电压降计算公式电缆线的电压降是指电流通过电缆线时,电压由起点到终点的降低程度。

电压降可以通过电流、电阻和电缆线的长度来计算。

电缆线的电压降计算公式如下:电压降 = 电流× 电阻其中,电流是通过电缆线的电流,电阻是电缆线的电阻。

3. 电感计算公式电缆线的电感是指电流通过电缆线时,由于电缆线的自感作用而产生的电压变化。

电缆线的电感可以通过电流的变化率和电压的变化率之比来计算。

电缆线的电感计算公式如下:电感 = (电感系数× 长度) / 自然对数的底数其中,电感系数是电缆线的特性之一,长度是电缆线的长度。

4. 电缆线选择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电缆线。

根据电缆线的电阻、电压降和电感等特性,可以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相应的数值。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选择满足要求的电缆线。

5. 电缆线的优化设计在电缆线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电缆线的材料、截面积和长度等因素来优化电缆线的特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降低电缆线的电阻、电压降和电感等,提高电缆线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总结:电缆线计算公式是电缆线设计和选择中的重要工具。

通过计算电缆线的电阻、电压降和电感等特性,可以选择合适的电缆线,并进行优化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要求,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选择最合适的电缆线。

通过合理的电缆线设计和选择,可以提高电缆线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在电力工程和电气领域中,电线电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正确地设计和安装电线电缆系统,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电线电缆计算公式,包括计算额定电流、线电阻、电缆电容等。

1. 计算额定电流额定电流是指电线电缆可以连续承载的最大电流值。

计算额定电流的公式如下:I = P / (V * cosφ)其中,I为额定电流(单位:安培A),P为功率(单位:瓦特W),V为工作电压(单位:伏特V),cosφ为功率因数。

举个例子,假设某电线电缆的功率为500W,工作电压为220V,功率因数为0.9,则通过该电线电缆的额定电流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I = 500 / (220 * 0.9) = 2.56 A因此,该电线电缆的额定电流为2.56安培。

2. 计算线电阻线电阻是指电线电缆内部导体的电阻。

计算线电阻的公式如下:R = ρ * (L / A)其中,R为线电阻(单位:欧姆Ω),ρ为电阻率(单位:欧姆·米Ω·m),L为电线电缆长度(单位:米m),A为导体截面积(单位:平方米m^2)。

例如,假设某电线电缆的电阻率为0.0175Ω·m,长度为100米,导体截面积为2.5mm^2,则该电线电缆的线电阻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R = 0.0175 * (100 / (2.5 * 10^-6)) =7 Ω因此,该电线电缆的线电阻为7欧姆。

3. 计算电缆电容电缆电容是指电缆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容。

计算电缆电容的公式如下:C = (2πε * L) / ln(D/d)其中,C为电缆电容(单位:法拉F),ε为介电常数(单位:法拉/米F/m),L为电缆长度(单位:米m),D为导体外径(单位:米m),d为导体间距(单位:米m)。

例如,假设某电缆的介电常数为8.85 * 10^-12F/m,长度为50米,导体外径为0.01米,导体间距为0.005米,则该电缆的电缆电容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C = (2π * 8.85 * 10^-12 * 50) /ln(0.01 / 0.005) = 3.54 * 10^-9 F因此,该电缆的电缆电容为3.54纳法拉。

千瓦和电缆计算公式

千瓦和电缆计算公式

千瓦和电缆计算公式
千瓦和电缆计算公式是电力工程中常用的计算方法。

千瓦的计算公式为:P(功率)=U(电压)×I(电流)。

电缆的计算公式为:S (截面积)=I(电流)/J(电流密度)。

在计算电缆截面积时,还需要考虑电缆的长度和电缆的材质,以确定所需的电缆尺寸。

此外,在电力工程中还需要考虑电压降的问题,因为电力传输过程中会有电压损失,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所需的电缆尺寸和电力传输距离。

综合应用这些公式和计算方法,可以有效地设计和维护电力系统,确保电力的稳定和可靠。

- 1 -。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计算公式⼤全⼀、电线电缆材料⽤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换算的计算⽅法:截⾯积*=kg/km如120平⽅毫⽶计算:120*=km1、导体⽤量:(Kg/Km)=d^2 *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重 N=条数 K1=铜线绞⼊率 K2=芯线绞⼊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量:(Kg/Km)=(D^2 - d^2)* * G * C * K2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重 K2=芯线绞⼊率 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量:(Kg/Km)= ( D1^2 - D^2 ) * * G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重4、包带⽤量:(Kg/Km)= D^2 *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重 Z=重叠率(1/4Lap =5、缠绕⽤量:(Kg/Km)= d^2 * * G * N * Zd=铜线径 N=条数 G=⽐重 Z=绞⼊率6、编织⽤量:(Kg/Km)= d^2 *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 ( D + d * 2 )) * ⽬数 / / T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重⽐重:铜;银;铝;锌;镍;锡;钢;铅;铝箔麦拉;纸;麦拉;;;PEF(发泡);;Teflon(FEP);;;棉布带;PP绳;棉纱线⼆、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1(符合电⼒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于,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于)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重;L为电缆长度;λ绞⼊系数塑料和导体塑料电现电缆要适应各种不同需要,就应具有⼴泛的优异⽽稳定的使⽤性能。

电缆线计算公式范文

电缆线计算公式范文

电缆线计算公式范文电缆线计算公式是通过计算电缆线的电流负载、电压降低、电线长度等参数来确定电缆线的尺寸和规格的公式。

根据电流负载和导线材料,可以计算出电缆线的截面积。

根据电压降低和线路长度,可以计算出电线的截面积。

下面介绍几种计算电缆线尺寸的常用公式。

1.电流负载计算公式电流负载(A)=电力负载(W)/(电压(V)×功率因数)其中,电力负载为所需要的电功率,电压为电网的电压,功率因数为负载的功率因数。

2.电线长度和电压降低计算公式电线长度(m)=√(电线水平长度(m)²+电线垂直长度(m)²)电压降低(V)=电阻(Ω/m)×电流(A)×电线长度(m)3.电线长度和环境温度计算公式电线长度(m)=线路总长度(m)-默认长度(m)+安装长度(m)默认长度为一定的长度,例如100米。

安装长度根据电线的具体安装情况确定。

4.电缆线最大允许电流计算公式电线截面积(mm²) = (电流容量(A) × √ 3 × 1000) / (电线导体的导电率(A/mm²) × 电线电导率 (A/mm))5.电线电导率计算公式电导率(A/mm²)= 电导性(t) × 电导性计算公式其中,电导性(%IACS)是导体的电导性指标,电导性计算公式根据导体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上述公式是最常用的电缆线尺寸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不同载荷、电压、尺寸的电缆线。

举个例子,如果要计算一条电力负载为2000W,负载功率因数为0.8,电压为220V的电缆线的尺寸。

首先可以用公式1计算出电流负载为:电流负载=2000W/(220V×0.8)=11.36A接下来可以通过公式2计算出电线长度,假设电线水平长度为100m,垂直长度为10m:电线长度=√(100m²+10m²)=100.5m然后,可以通过公式3计算出最终的电线长度,假设线路总长度为120m,默认长度为100m,安装长度为10m:电线长度=120m-100m+10m=30m接下来可以通过公式4计算出电线的最大允许电流,假设导线导电率为58,电线电导率为0.034:电线截面积= (11.36A × √3 × 1000) / (58A/mm² × 0.034A/mm) = 525.51mm²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到电缆线的尺寸为525.51mm²。

线电电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

线电电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一.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 {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 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 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

二.单相电知识1.1、耗电量、功率、电流、电压的关系A、耗电量单位:千瓦.小时 (KWH),简称“度”B、功率(P)单位:瓦特,简称瓦(W)C、电流(I)单位:安培,简称安(A)D、电压(U)单位:伏特,简称伏(V),家用电源一般是单相交流电,电压为220伏;工业用电源是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伏。

E、功率=电流×电压,即P=U×IF、耗电量=功率×用电时间,即耗电量= P× T。

耗电量的单位是度,1度电是指1000瓦的功率使用1小时所消耗的用电量。

各种规格电缆重量计算公式

各种规格电缆重量计算公式

各种规格电缆重量计算公式电缆是用来传输电力、通信和控制信号的导线,具有多种规格和材质。

在工程施工和设计过程中,准确计算电缆的重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各种规格电缆重量的计算公式,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准确计算电缆的重量,为工程施工和设计提供参考。

一、导线重量的计算公式。

1. 圆形导线的重量计算公式。

圆形导线的重量计算公式为,W = π r^2 ρ L。

其中,W为导线的重量,单位为千克;π为圆周率,取3.14;r为导线的半径,单位为米;ρ为导线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L为导线的长度,单位为米。

2. 扁平导线的重量计算公式。

扁平导线的重量计算公式为,W = 2 t w ρ L。

其中,W为导线的重量,单位为千克;t为导线的厚度,单位为米;w为导线的宽度,单位为米;ρ为导线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L为导线的长度,单位为米。

二、电缆重量的计算公式。

1. 单芯电缆的重量计算公式。

单芯电缆的重量计算公式为,W = π (D/2)^2 ρ L。

其中,W为电缆的重量,单位为千克;π为圆周率,取3.14;D为电缆的直径,单位为米;ρ为电缆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L为电缆的长度,单位为米。

2. 多芯电缆的重量计算公式。

多芯电缆的重量计算公式为,W = n π (D/2)^2 ρ L。

其中,W为电缆的重量,单位为千克;n为电缆的芯数;π为圆周率,取3.14;D为电缆的直径,单位为米;ρ为电缆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L为电缆的长度,单位为米。

三、绝缘层和护套的重量计算公式。

1. 绝缘层的重量计算公式。

绝缘层的重量计算公式为,W = 2 π (D1/2)^2 ρ1 L 2 π (D2/2)^2 ρ2 L。

其中,W为绝缘层的重量,单位为千克;π为圆周率,取3.14;D1为绝缘层外径,单位为米;D2为绝缘层内径,单位为米;ρ1为绝缘层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ρ2为导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L为绝缘层的长度,单位为米。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电线电缆是电力传输和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线电缆的设计、安装和维护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计算,以确保电线电缆的安全可靠。

本文将介绍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电线电缆的运行和维护。

一、电缆截面积的计算电缆的截面积是指电缆导体横截面的面积。

电缆截面积的大小与电缆导体所能承受的电流载荷有关。

一般来说,电流载荷越大,电缆的截面积就越大。

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 = I / (K × η)其中,S为电缆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I为电流载荷,单位为安培;K为电缆导体材料的比电阻,单位为欧姆/平方毫米;η为电缆所在环境的温度系数,一般为1.2。

二、电缆长度的计算电缆长度是指电缆的实际长度,它与电缆的材质、安装方式、维护方式有关。

一般来说,电缆长度的计算需要考虑电缆的形态、安装方式、电缆通道、弯曲半径等因素。

电缆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 = √((X2 - X1)^2 +(Y2 - Y1)^2 +(Z2 - Z1)^2)其中,L为电缆长度,单位为米;X1、Y1、Z1为电缆起点的坐标,X2、Y2、Z2为电缆终点的坐标。

三、电线电缆的电压降电线电缆的电压降是指电线电缆在传输电流时所出现的电压降低。

电线电缆的电压降与电线电缆的电阻、电流、长度等因素有关。

电线电缆的电压降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以保证电线电缆的安全可靠。

电线电缆的电压降的计算公式为:ΔU = I × R其中,ΔU为电线电缆的电压降,单位为伏特;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R为电线电缆的电阻,单位为欧姆。

四、电线电缆的温升电线电缆的温升是指电线电缆在传输电流时所产生的温度升高。

电线电缆的温升与电线电缆的电阻、电流、长度、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

电线电缆的温升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以保证电线电缆的安全可靠。

电线电缆的温升的计算公式为:△T = R × I^2 × t / A其中,△T为电线电缆的温升,单位为度;R为电线电缆的电阻,单位为欧姆;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t为电线电缆的传输时间,单位为小时;A为电线电缆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

电线电缆计算公式表

电线电缆计算公式表

电线电缆计算公式表一、电线电缆的基本结构与参数。

1. 导体(铜或铝)- 圆形导体截面积计算公式:S = π r^2(其中S为截面积,r为导体半径)。

对于单根圆形导体,如果已知直径d,则S=frac{π d^2}{4}。

- 例如,一根铜导体的直径为2mm,则其截面积S=frac{π×(2)^2}{4}=πmm^2≈ 3.14mm^2。

2. 绝缘层。

- 绝缘层厚度的计算通常根据电缆的额定电压等因素确定。

对于低压电缆(如额定电压0.6/1kV),绝缘层厚度有相应的标准规定值。

例如,在一些情况下,1kV电缆的绝缘层厚度可能为0.7mm左右(具体按标准执行)。

3. 护套层。

- 护套层厚度也依据电缆类型、使用环境等确定。

一般来说,护套层厚度h的计算要考虑电缆的外径D、电缆的防护要求等。

例如,对于普通的电力电缆,护套层厚度可能在1 - 2mm之间,具体数值需参照相关电缆制造标准。

二、电线电缆的电气性能计算。

1. 电阻计算。

- 对于导体电阻,根据公式R=ρ(l)/(S)(其中R为电阻,ρ为导体材料的电阻率,l为导体长度,S为导体截面积)。

- 铜在20^∘C时的电阻率ρ = 0.0175 Ω· mm^2/m,铝在20^∘C时的电阻率ρ = 0.0283 Ω· mm^2/m。

- 例如,一根长度l = 100m,截面积S = 4mm^2的铜导线,其电阻R =0.0175×(100)/(4)= 0.4375 Ω。

2. 电容计算(针对电缆电容)- 对于单芯电缆的电容计算公式为C=(2πε)/(ln(frac{D){d})}(其中C为电容,ε为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D为绝缘层外径,d为导体外径)。

- 例如,若绝缘材料介电常数ε = 2.5,导体外径d = 5mm,绝缘层外径D = 10mm,则C=(2π×2.5)/(ln(frac{10){5})}≈ 23.3 pF/m。

3. 电感计算(针对电缆电感)- 对于单芯电缆的电感计算公式为L = (μ)/(2π)ln((D)/(d))(其中L为电感,μ为磁导率,D为回路外径,d为导体外径)。

电力电缆计算公式及附计算实例

电力电缆计算公式及附计算实例

电力电缆计算公式及附计算实例
1. 设计电压
电缆及附件的设计必须满足额定电压、雷电冲击电压、操作冲击电压和系统最高电压的要求。

其定义如下:
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是电缆及附件设计和电性试验用的基准电压,用U0/U表示。

U0——电缆及附件设计的导体和绝缘屏蔽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有效值,单位为kV;U——电缆及附件设计的各相导体间的额定工频电
压有效值,单位为kV。

雷电冲击电压
UP——电缆及附件设计所需承受的雷电冲击电压的峰值,既基本绝缘水平BIL,单位为kV。

操作冲击电压
US——电缆及附件设计所需承受的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单位为kV。

系统最高电压
Um——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任何时候和电网上任何点最高相间电压的有效值。

它不包括由于故障条件和大负荷的突然切断而造成的电压暂时的变化,单位为kV。

定额电压参数见下表(点击放大)
330kV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为950kV;500kV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为1175kV。

2. 导体电阻
2.1导体直流电阻
单位长度电缆的导直流电阻用下式计算:。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 (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 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多股的软线载流量更大些,由于交流电的“集肤效应”,电流不是满截面地流动,而是沿外表面进行传送,故没有一个线性关系,也就是不能够根据截面面积,直接计算出它的载流量;铜线越粗每平方毫米的载流量就越小,铜线截面积(平方):1.0,1.5,2.5,4,6,10,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穿塑料管时(三根并排穿),安全载流量为11,15,21,28,36,49。

电力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电力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交流电阻计算绝缘介质损耗计算电线电缆金属套和屏蔽的损耗计算铠装损耗计算热阻计算载流量计算✧电线电缆允许短路电流计算✧电线电缆短时过负荷电缆载流量计算✧电力电缆相序阻抗计算✧电线电缆导体和金属屏蔽热稳定计算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一、交流电阻计算1. 集肤和邻近效应对应的Ks 和Kp 系数的经验值: 导体不干澡浸渍:0.1=sk 0.1=p k导体干燥浸渍:0.1=s k 8.0=p k2. 工作温度下导体直流电阻:)]20(1[200-+⨯='θαR R0R —20oC 时导体直流电阻 OHM/M 20α—20oC 时导体电阻温度系数3. 集肤效应系数:1.一般情况:s SR f X κπ72108-⨯'=448.0192ss s X X Y +=2. 穿钢管时:s SR f X κπ72108-⨯'=5.18.019244⨯+=ss s X X Y f —电源频率Hz4. 邻近效应系数:a. 二芯或二根单芯电缆邻近效应因数:p pR fX κπ72108-⨯'=一般情况:9.2)(8.0192244⨯+=sd X X Y c p pp穿钢管时:5.19.2)(8.0192244⨯⨯+=sd X X Y c p ppdc:导体直径 mm s :各导体轴心间距 mmb. 三芯或三根单芯电缆邻近效应因数:p pR f X κπ72108-⨯'=(1) 圆形导体电缆 一般情况:]27.08.019218.1)(312.0[)(8.0192442244+++⨯+=ppc c p pp XXsd s d X X Ydc:导体直径 mm s :各导体轴心间距 mm穿钢管时:5.1]27.08.019218.1)(312.0[)(8.0192442244⨯+++⨯+=ppc c p pp XXsd s d X X Ydc:导体直径 mm s :各导体轴心间距 mm(2) 成型导体电缆 一般情况:]}27.08.019218.1)(312.0[)(8.0192{32442244++++⨯++=ppx X x X p p p XXtd d t d d X X Y 穿钢管时:5.1]}27.08.019218.1)(312.0[)(8.0192{32442244⨯++++⨯++=ppx X x X p p p XXtd d t d d X X Y dx: 截面和紧压程度均等同于圆导体的直径 t:导体之间的绝缘厚度(即两倍相绝缘厚度)5. 集肤效应产生电阻:S s Y R R '=6. 邻近效应产生电阻:p p Y R R '=7. 导体交流电阻:)](1[p s Y Y R R ++'=二、绝缘介质损耗计算1.导体电容:D i —— 绝缘层直径(除屏蔽层),mm dc —— 导体直径(含导体屏蔽层),mm 非屏蔽多芯或直流电缆不需计算绝缘损耗 ε:介电常数 PE:2.3 pvc:6.0 2. 单相绝缘介质损耗:ω=2πf)/( (20)m W tg U c W d δω=U 0:对地电压 V C :电容 F/m tg δ:介质损耗角正切 0.004三、电线电缆金属套和屏蔽的损耗计算金属套截面积:A = π(Ds o + t) t 'MM^2)/(10)ln(189m F d D c ci-⨯=ε金属带截面积:A=π(Ds o +nt)nt/(1±k) (重叠:1-k,间隙1+k)金属套电阻:1011131/)](1[10A K R S S S S θθαρ-+= 2022232/)](1[10A K R S S S S θθαρ-+=Rs:金属套工作温度时电阻,Ohm/km ρs:20oC 时金属套材料电阻率, Ohm.mm^2/m αs :金属套电阻温度系数,1/oC K: 金属套工作温度系数(0.8-0.9) θs:电缆导体最高工作温度,oC θo:标准工作温度,一般为20oC A: 金属套截面积,mm^2 总金属套电阻:3211111S S S R R R Rs ++=Rs1:金属套电阻,Ohm/km Rs2:金属带电阻,Ohm/km Rs3:其它电阻,Ohm/km1.单芯电缆或三芯SL 型,三芯钢管型电缆:)/(102ln 29cm D Sx ss Ω⨯=-ωS:带电段内各导体间的轴间距离 Ds:金属套平均直径Ds:金属套平均直径D 1….D n:第1至n 层的金属护套前外径,mm t1….tn:第1至n 层的金属护套厚度,mm N:金属护套层数电缆类型1:单芯三相电路等边三角形敷设电缆;三芯非铠装分相铅包(SL 型)电缆; 两根单芯和三根单芯电缆(三角形排列)金属套两端互联接地;正常换位金属套两端互联平面排列的三根单芯电缆 (1).护套二端接地(涡流损失系数不计)2221ss s s x r x r r +⨯='λNt D t D t D t D t D D n n S 2244233222211).......()()()()(++++++++=(2).护套单点或交叉换位互联接地(环流损失系数不计)Ss s s s D S r S D A S D r r A 52)/10.(])2/(1[)2(.2922211++="ωλ A 1=3 A 2=0.417电缆类型2:单芯三相电路等距平面布设(1).护套二端接地(涡流损失系数不计) 电缆换位:)/(102ln 29cm D S x se sΩ⨯='-ω S e =1.26S (cm)2221ss s s x r x r r '+'⨯='λ电缆不换位:a x r M s s+=3a x r N s s -=)/(102ln 29cm a Ω⨯=-ω fπω2=A 相:)1)(1(44)(323.22221+++-++='N M N M N M r r s λB 相:11.21+='N r r s λC 相:)1)(1(44)(323.22221+++--+='N M N M N M r r s λ(2).护套单点或交叉换位互联接地(环流损失系数不计)Ss s s s D S r S D A S D r r A 52)/10.(])2/(1[)2(.2922211++="ωλ 两侧电缆:A 1=1.5 A 2=0.27 中间电缆:A 1=6 A 2=0.083电缆类型3:钢管型三芯缆(分相屏蔽或分相金属护套,不分连接方式)22217.1ss sx r x r r s+⨯='λ分裂导线:)1)(1(4)(422222++++=N M N M N M FF⨯''=''11λλrs:每cm 电缆的金属套电阻(OHM/cm) r:每cm 电缆的导体电阻(OHM/CM) Ds:金属套平均直径 S:导体轴间距离 f:电源频率 Hz2.二芯统包金属套非铠装电缆 圆形或椭圆形导体:])(1[)(.1016221421dc d c R R S +⨯=''-ωλ扇形导体:])48.1(2.12[)48.1(.108.1021211621dt r d t r R R S +++⨯=''-ωλfπω2=椭圆形导体mM d d d*= dM :椭圆的长轴直径mm dm :椭圆的短轴直径 mmc :一根导体轴心和电缆轴心之间的距离mm二芯圆形电缆:c=0.5*绝缘外径 三芯圆形电缆:c=1.155*绝缘半径(1.155即 r 332(r 绝缘半径) d :金属套平均直径 mmr1:两个扇形导体的外接圆半径mm f :频率 Hz t :导体之间的绝缘厚度3.三芯统包金属套非铠装电缆圆形或椭圆形导体,当R S ≤100μohm/m 时:])10(411)2()10(11)2[(32742721⨯++⨯+=''ωωλSSS R dc R dc R R圆形或椭圆形导体,当R S >100μohm/m 时:1422110)2(.2.3-⨯=''dc R R S ωλ扇形导体Rs 为任意值:])/10(11)2[(94.027211ωλ⨯++=''S S R d t r R Rr1:三根扇形导体的外接圆半径mm f :频率 Hz d :金属套平均直径 mm t :导体之间的绝缘厚度4.二芯和三芯钢带铠装电缆:钢带铠装使金属套涡流增加,所以应按二三芯统包金属套非铠装电缆(见上)计算的1λ''值乘以下述因数:22]11)(1[μδAAd d d ++四、铠装损耗计算非磁性材料铠装:以护套和铠装的并联电阻代替金属套和屏蔽损耗计算(如上节)中的r s ,护套直径D s1和铠装直径D s2的均方根值代替金属护套的平均直径(即22221s s sD D D +=)铠装金属丝总截面积:42d nA π=A:铠装金属丝总截面积,mm^2 n:金属丝总根数 d:金属丝直径,mm铠装金属带总截面积: A=π(Ds+nt)nt/(1±k) (重叠:1-k,间隙1+k) A:金属带总截面,mm^2 Ds:铠装前外径,mm n:金属带层数 t:金属带厚度,mm k:重叠或间隙率(即重叠或间隙宽度与带宽的比值),% 铠装层电阻(工作温度时):A K R S S S S /)](1[1003θθαρ-+=Rs:铠装层工作温度时电阻,Ohm/km ρs:20oC 时铠装层材料电阻率, Ohm.mm^2/m αs :铠装层电阻温度系数,1/oC K:铠装层工作温度系数(0.8-0.9) θs:电缆导体最高工作温度,oC θo:标准工作温度,一般为20oC A:铠装层总截面积,mm^2 铠装层平均直径(即节圆直径):D A =Ds+ntD A :铠装层平均直径,mm Ds:铠装前外径,mm n: 铠装层数 t:铠装单层厚度,mm 铠装层等效厚度:Ad A πδ=δ:铠装层等效厚度,mm A:铠装层横截面积,mm^2 d A :铠装平均直径,mm导磁性材料铠装: 1.两芯电缆钢丝铠装:22151422]7.9548.1[1082.31062.0Ad t r R A RR A A ++⨯+⨯=--ωωλr1:外切于各导体的外接圆半径 mm 其余见后所示。

电缆功率计算公式简单

电缆功率计算公式简单

电缆功率计算公式简单在电力系统中,电缆是一种常见的输电和配电设备,用于传输电能。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计算电缆的功率,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电缆功率的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

本文将简要介绍电缆功率计算的基本公式和方法。

电缆功率计算的基本公式如下:功率(P)=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其中,电压是电缆上的电压,单位为伏特(V);电流是电缆中的电流,单位为安培(A);功率因数是电缆的功率因数,通常为0.8到1之间的数值。

在实际应用中,电缆功率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电缆的电压等级。

根据电缆所处的电力系统,确定其额定电压等级,通常为110kV、220kV、380kV等。

2. 测量电缆的电流。

通过电流表或电流互感器等设备,测量电缆中的电流值。

3. 确定电缆的功率因数。

根据电缆的类型和工作条件,确定其功率因数的数值。

4. 计算电缆的功率。

根据上述公式,将电压、电流和功率因数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得到电缆的功率值。

需要注意的是,电缆功率的计算还需要考虑电缆的长度、截面积和电阻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电缆参数表或计算软件等工具,快速准确地进行功率计算。

另外,对于多条电缆并联或并列的情况,功率的计算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

通常可以通过等效电路的方法,将多条电缆合并为单条等效电缆,然后进行功率计算。

电缆功率的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准确地计算电缆功率,可以帮助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总之,电缆功率的计算是电力系统工程中的重要内容,需要综合考虑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因素,通过合适的公式和方法进行计算。

通过合理准确地计算电缆功率,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重要参考,保障电能传输的安全可靠。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电线电缆是电力传输和分配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们包括导线、绝缘材料和保护层等。

为了确保电线电缆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设计。

1.导线电阻计算公式:电阻(R)=电阻率(ρ)×导线长度(L)/导线截面积(A)其中,电阻率是材料的属性,单位为Ω·m;导线长度和导线截面积的单位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2.电线电缆的截面积计算公式:导线截面积(A)=电流(I)×电流密度(J)电流密度通常根据导线的材料和工作条件决定,单位为A/mm23.纯铜导线的电阻计算公式:4.电缆线的温度上升计算公式:温升(ΔT)=0.0692×(I2×R+I2×r)其中,I是电流(单位为安培),R是每相电阻(单位为欧姆/公里),r是每相电阻(单位为欧姆/米)。

5.电缆线的短路电流计算公式:短路电流(Isc)= Uc / (Zc + Zs)其中,Uc是电缆的额定电压,Zc是电缆的阻抗,Zs是系统的阻抗。

6.电缆线的容量计算公式:容量(C)=C0×(K1×K2×Ki)其中,C0是导线的电容,K1是温度修正系数,K2是土壤修正系数,Ki是相互间距修正系数。

7.单芯电缆的感应电压计算公式:感应电压(U)=(2×π×f×B×d)/1000其中,f是电力频率(单位为赫兹),B是磁感应强度(单位为特斯拉),d是导线的直径(单位为毫米)。

8.电缆的电压降计算公式:电压降(∆U)=I×R其中,I是通过电缆的电流,R是电缆的电阻。

9.电线电缆的功率损耗计算公式:功率损耗(P)=I2×R×3其中,I是电流,R是电线电缆的电阻,3是系统的相数(单相系统是1)。

10.电缆线的电磁场强度计算公式:磁场强度(H)=(I×μ)/(2×π×R)其中,I是电流,μ是磁导率,R是导线到观测点的距离。

电源基础知识——电力电缆计算及选型

电源基础知识——电力电缆计算及选型

注:开关电源的二级脱离电压一般设置在43.2V(蓄电池单体电压1.8V),此时蓄电池放电的全程压 降为43.2-40=3.2(V);
取定开关电源压降为0.5V。 远期蓄电池工作电流按照200A设计,经查中利公司载流量表,70MM2铜缆最大载流量为304A,考 虑敷设、温度等影响,建议取定0.7系数,70MM2刚好满足需求,建议取定95mm2(载流量336A)以上 电缆。 开关电源至主设备端的最大负载电流为30A,经查中利公司载流量表,6MM2铜缆最大载流量为 62A,考虑敷设、温度等影响,建议取定0.7系数,设计取定6MM2可以满足需求。实际厂家自带的线 缆为25mm2,完全满足设计需求;
标称 截面 mm2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300 400 500
ZARV 1芯 3.5 4.0 4.5 6.0 9.0 10.5 12.5 14.0 17.5 20.0 22.0 24.5 25.5 27.5 30.5 33.5 38.5 42.0 1芯 5.3 5.8 6.0 8.5 10.5 12.0 14.0 16.0 19.0 21.0 24.0 26.0 28.0 31.0 32.0 38.5 43.5 48.0 2芯 6.2 10.6 11.0 15.0 20.5 23.0 24.5 23.0 26.0 29.0 33.0 36.0 40.0 43.5 56.0 -
5
电力电缆计算
摘自: YD-T5040-200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6
电力电缆计算
电缆载流量(25℃时):
标称 截面 mm2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最大载流量 1芯 30 40 50 62 83 113 151 188 244 2芯 25 33 43 59 71 98 133 162 207 3芯 21 28 36 51 63 88 121 145 188 A 4芯 18 26 33 46 57 82 113 134 170 5芯 13 18 24 43 52 75 103 122 155 标称 截面 mm2 70 95 120 150 185 240 300 400 500 最大载流量 1芯 304 336 417 467 545 628 744 909 1065 2芯 248 275 361 427 487 522 3芯 234 264 323 370 412 489 A 4芯 210 238 294 349 385 457 5芯 191 217 268 314 347 411 -

电力电缆的成本价格计算公式

电力电缆的成本价格计算公式

电力电缆的成本价格计算公式电力电缆的成本价格计算公式:YJV铜芯电力电缆系列价格公式如下:铜的重量X铜价计算:丝经÷2=平方数X丝的根数当时铜价+10%的加工费。

2.橡套电缆的成本价格计算平方=铜的重量X当时的铜价+橡胶的价格重量元/斤 =成本价格+10%的加工费电缆的价格=制造材料成本+固定费用+税收+业务费+利润制造材料成本=材料成本* 1+材料消耗材料成本即为理论计算出来的值固定费用根据各个公司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产工资、管理工资、水电费、修理费、折旧费、房租费、运输费用电力电缆YJV-1KV 3*95+1*70表示:意思就是3根95平方毫米加上一根70平方毫米的电缆压在一条线里面国标电线电缆的单丝 :BV电线1平方用丝平方用丝平方用丝4平方用丝6平方用丝10平方用丝16平方用丝25平方用丝35平方用丝50平方用丝70平方用丝95平方用丝V V电缆1平方用丝平方用丝平方用丝4平方用丝6平方用丝10平方用丝16平方用丝25平方用丝35平方用丝50平方用丝70平方用丝95平方用丝70平方用丝95平方用丝120平方用丝150平方用丝185平方用丝240平方用丝300平方用丝BVR电线平方用丝平方用丝1 平方用丝平方用丝平方用丝4平方用丝6平方用丝电缆载流量表电缆载流量口决: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 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 2.5×9=22.5 A 。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交流电阻计算绝缘介质损耗计算电线电缆金属套和屏蔽的损耗计算铠装损耗计算热阻计算载流量计算✧电线电缆允许短路电流计算✧电线电缆短时过负荷电缆载流量计算✧电力电缆相序阻抗计算✧电线电缆导体和金属屏蔽热稳定计算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一、交流电阻计算1. 集肤和邻近效应对应的Ks 和Kp 系数的经验值: 导体不干澡浸渍:0.1=sk 0.1=p k导体干燥浸渍:0.1=s k 8.0=p k2. 工作温度下导体直流电阻:)]20(1[200-+⨯='θαR R0R —20oC 时导体直流电阻 OHM/M 20α—20oC 时导体电阻温度系数3. 集肤效应系数:1.一般情况:s SR f X κπ72108-⨯'=448.0192s s s X X Y +=2. 穿钢管时:s SR f X κπ72108-⨯'=5.18.019244⨯+=ss s X X Yf —电源频率Hz4. 邻近效应系数:a. 二芯或二根单芯电缆邻近效应因数:p pR f X κπ72108-⨯'=一般情况:9.2)(8.0192244⨯+=sd X X Y c p pp穿钢管时:5.19.2)(8.0192244⨯⨯+=sd X X Y c p ppdc:导体直径 mm s :各导体轴心间距 mmb. 三芯或三根单芯电缆邻近效应因数:p pR f X κπ72108-⨯'=(1) 圆形导体电缆 一般情况:]27.08.019218.1)(312.0[)(8.0192442244+++⨯+=ppc c p pp XXsd s d X X Ydc:导体直径 mm s :各导体轴心间距 mm穿钢管时:5.1]27.08.019218.1)(312.0[)(8.0192442244⨯+++⨯+=ppc c p pp XXsd s d X X Ydc:导体直径 mm s :各导体轴心间距 mm(2) 成型导体电缆 一般情况:]}27.08.019218.1)(312.0[)(8.0192{32442244++++⨯++=ppx X x X p p p X Xtd d t d d X X Y 穿钢管时:5.1]}27.08.019218.1)(312.0[)(8.0192{32442244⨯++++⨯++=ppx X x X p p p XXtd d t d d X X Y dx: 截面和紧压程度均等同于圆导体的直径 t:导体之间的绝缘厚度(即两倍相绝缘厚度)5. 集肤效应产生电阻:S s Y R R '=6. 邻近效应产生电阻:p p Y R R '=7. 导体交流电阻:)](1[p s Y Y R R ++'=二、绝缘介质损耗计算1.导体电容:D i —— 绝缘层直径(除屏蔽层),mm dc —— 导体直径(含导体屏蔽层),mm 非屏蔽多芯或直流电缆不需计算绝缘损耗 ε:介电常数 PE:2.3 pvc:6.0 2. 单相绝缘介质损耗:ω=2πf)/( (20)m W tg U c W d δω=U 0:对地电压 V C :电容 F/m tg δ:介质损耗角正切 0.004三、电线电缆金属套和屏蔽的损耗计算金属套截面积:A = π(Ds o + t) t 'MM^2)/(10)ln(189m F d D c ci-⨯=ε金属带截面积:A=π(Ds o +nt)nt/(1±k) (重叠:1-k,间隙1+k)金属套电阻:1011131/)](1[10A K R S S S S θθαρ-+= 2022232/)](1[10A K R S S S S θθαρ-+=Rs:金属套工作温度时电阻,Ohm/km ρs:20oC 时金属套材料电阻率, Ohm.mm^2/m αs :金属套电阻温度系数,1/oC K: 金属套工作温度系数(0.8-0.9) θs:电缆导体最高工作温度,oC θo:标准工作温度,一般为20oC A: 金属套截面积,mm^2 总金属套电阻:3211111S S S R R R Rs ++=Rs1:金属套电阻,Ohm/km Rs2:金属带电阻,Ohm/km Rs3:其它电阻,Ohm/km1.单芯电缆或三芯SL 型,三芯钢管型电缆:)/(102ln 29cm D Sx ss Ω⨯=-ωS:带电段内各导体间的轴间距离 Ds:金属套平均直径Ds:金属套平均直径D 1….D n:第1至n 层的金属护套前外径,mm t1….tn:第1至n 层的金属护套厚度,mm N:金属护套层数电缆类型1:单芯三相电路等边三角形敷设电缆;三芯非铠装分相铅包(SL 型)电缆; 两根单芯和三根单芯电缆(三角形排列)金属套两端互联接地;正常换位金属套两端互联平面排列的三根单芯电缆 (1).护套二端接地(涡流损失系数不计)2221ss ss x r x r r +⨯='λNt D t D t D t D t D D n n S 2244233222211).......()()()()(++++++++=(2).护套单点或交叉换位互联接地(环流损失系数不计)Ss s s s D S r S D A S D r r A 52)/10.(])2/(1[)2(.2922211++="ωλ A 1=3 A 2=0.417电缆类型2:单芯三相电路等距平面布设(1).护套二端接地(涡流损失系数不计) 电缆换位:)/(102ln 29cm D S x se sΩ⨯='-ω S e =1.26S (cm)2221ss s s x r x r r '+'⨯='λ电缆不换位:a x r M s s+=3a x r N s s -=)/(102ln 29cm a Ω⨯=-ω fπω2=A 相:)1)(1(44)(323.22221+++-++='N M N M N M r r s λB 相:11.21+='N r r s λC 相:)1)(1(44)(323.22221+++--+='N M N M N M r r s λ(2).护套单点或交叉换位互联接地(环流损失系数不计)Ss s s s D S r S D A S D r r A 52)/10.(])2/(1[)2(.2922211++="ωλ 两侧电缆:A 1=1.5 A 2=0.27 中间电缆:A 1=6 A 2=0.083电缆类型3:钢管型三芯缆(分相屏蔽或分相金属护套,不分连接方式)22217.1ss sx r x r r s+⨯='λ分裂导线:)1)(1(4)(422222++++=N M N M N M FF⨯''=''11λλrs:每cm 电缆的金属套电阻(OHM/cm) r:每cm 电缆的导体电阻(OHM/CM) Ds:金属套平均直径 S:导体轴间距离 f:电源频率 Hz2.二芯统包金属套非铠装电缆 圆形或椭圆形导体:])(1[)(.1016221421dc d c R R S +⨯=''-ωλ扇形导体:])48.1(2.12[)48.1(.108.1021211621dt r d t r R R S +++⨯=''-ωλfπω2=椭圆形导体mM d d d*= dM :椭圆的长轴直径mm dm :椭圆的短轴直径 mmc :一根导体轴心和电缆轴心之间的距离mm二芯圆形电缆:c=0.5*绝缘外径 三芯圆形电缆:c=1.155*绝缘半径(1.155即 r 332(r 绝缘半径) d :金属套平均直径 mmr1:两个扇形导体的外接圆半径mm f :频率 Hz t :导体之间的绝缘厚度3.三芯统包金属套非铠装电缆圆形或椭圆形导体,当R S ≤100μohm/m 时:])10(411)2()10(11)2[(32742721⨯++⨯+=''ωωλSSS R dc R dc R R圆形或椭圆形导体,当R S >100μohm/m 时:1422110)2(.2.3-⨯=''dc R R S ωλ扇形导体Rs 为任意值:])/10(11)2[(94.027211ωλ⨯++=''S S R d t r R Rr1:三根扇形导体的外接圆半径mm f :频率 Hz d :金属套平均直径 mm t :导体之间的绝缘厚度4.二芯和三芯钢带铠装电缆:钢带铠装使金属套涡流增加,所以应按二三芯统包金属套非铠装电缆(见上)计算的1λ''值乘以下述因数: 22]11)(1[μδAAd d d ++四、铠装损耗计算非磁性材料铠装:以护套和铠装的并联电阻代替金属套和屏蔽损耗计算(如上节)中的r s ,护套直径D s1和铠装直径D s2的均方根值代替金属护套的平均直径(即22221s s sD D D +=)铠装金属丝总截面积:42d nA π=A:铠装金属丝总截面积,mm^2 n:金属丝总根数 d:金属丝直径,mm铠装金属带总截面积: A=π(Ds+nt)nt/(1±k) (重叠:1-k,间隙1+k) A:金属带总截面,mm^2 Ds:铠装前外径,mm n:金属带层数 t:金属带厚度,mm k:重叠或间隙率(即重叠或间隙宽度与带宽的比值),% 铠装层电阻(工作温度时):A K R S S S S /)](1[1003θθαρ-+=Rs:铠装层工作温度时电阻,Ohm/km ρs:20oC 时铠装层材料电阻率, Ohm.mm^2/m αs :铠装层电阻温度系数,1/oC K:铠装层工作温度系数(0.8-0.9) θs:电缆导体最高工作温度,oC θo:标准工作温度,一般为20oC A:铠装层总截面积,mm^2 铠装层平均直径(即节圆直径):D A =Ds+ntD A :铠装层平均直径,mm Ds:铠装前外径,mm n: 铠装层数 t:铠装单层厚度,mm 铠装层等效厚度:Ad A πδ=δ:铠装层等效厚度,mm A:铠装层横截面积,mm^2 d A :铠装平均直径,mm导磁性材料铠装: 1.两芯电缆钢丝铠装:22151422]7.9548.1[1082.31062.0Ad t r R A RR A A ++⨯+⨯=--ωωλr1:外切于各导体的外接圆半径 mm 其余见后所示。

2.三芯圆导体钢丝铠装:1)1077.2(1)2(23.12622+=ωλA A A R d c R R 3.三芯扇形导体钢丝铠装:1)1077.2(1)2(358.026212+⨯=ωλA A A R d r R R f πω2=r1:三根成型导体的外接圆半径 mmfπω2=R A :最高工作温度下铠装的交流电阻OHM/m R :最高工作温度下导体的交流电阻 OHM/m d A :铠装平均直径 A :铠装的横截面积 mm^2 t :导体之间的绝缘厚度 mmc :导体轴心与电缆中心之间的距离 mm二芯圆形电缆:c=0.5*绝缘外径 三芯圆形电缆:c=1.155*绝缘半径(1.155即 r 332(r 绝缘半径) 4.三芯钢带铠装或加强层电缆: a. 磁滞损耗:50107222f Rd K S A ⨯⨯='-δλS :各导体轴心之间距离 mm f :电源工作频率 Hz对于扇形导体,S=dx+t dx:截面和紧压程度均等同于圆导体的直径 t:导体之间的绝缘厚度,即相绝缘厚度的两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