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之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行学说与中医药的探讨

邓哲(201581800027)

【摘要】五行学说,即木、火、土、金、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理论之一,

它和古代人民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本文从中医药的角度探讨五行学说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字】五行学说;中医药

五行学说对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刻的影响,并成为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它经常和阴阳学说结合在一起,被称之为“阴阳五行学说”。《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发展变化着的。五行学说是由木、火、土、金、水组成,是阴阳学说的补充。五行学说认为此五者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物质,且不断的相互资生、相互克制地运动变化着[1]。关于五行学说的研究也有大量的文献报道,各家说法不一,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来论述五行学说的起源、理论基础、相生相克关系及现实意义。本文综合各家五行学说的起源并着重论述其在中医药发挥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五行学说的起源

五行学说是继阴阳学说后,我国产生的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自然哲学。它深刻地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稳定,关乎民生大计。几乎涉及人类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对古代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五行,最初又称五材,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如《左传》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后《尚书·洪范》指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是对五行特性的最早记载,近而将五行理论化,抽象化,上升到了哲学角度的层次。关于五行学说的研究也有大量的文献报道,各家说法不一,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五行学说的起源[2],从人类生活层面,受自然界洪涝旱灾,对自然界的崇拜供奉,近而引申为治国之道[3],从气候角度论述五行学说[4],从生产技术角度探讨五行学说的起源[5],五行学说理论被明确都公认是董仲舒的功劳,但从五行转化和配物理论和对宇宙进行普适性解释两方面出发,其真正成立的关键人物是战国时期的邹衍而非汉代的董仲舒[6]。近代,梁启超曾批判五行学说是伪科学,不能认为是哲学。这是一种片面的思想。五行可以说和中国古代的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物质和技术落后的条件下,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以及掌握自然规律更好的生产生活,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而后,涉及到统治者、国家、做人做事等方方面面,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哲学思维。这种思维是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证明其科学性和辩证特征的[7]。

五行学说的哲学基础上看待中西医

五行学说在中国历史上也曾一度被质疑、被退场,被认为是迷信。明末后,西方传教士将四元理论(气、火、水、土)传入中国,五行学说受到严重的挑战。在西方现代科学的冲击下,人们无法将算术、物理、化学、医学等与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相串联起来。究其原因,四元素与五行学说两者是截然不同的逻辑,一个

谈论的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另一个是着重于系统内个单元相互影响及变化的理论[8]。这就构成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在医学上这种思想表现的尤为突出,且对医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人们常有”中医”和“西医”之分。西医遵循的是还原论思想,从解剖学角度(组织、器官、细胞、基因等)治疗人类疾病,比如感冒了头疼得厉害、发高烧,吃一粒感冒药,头过会不疼了,烧也退了;体内长了一个瘤子,不舒服,动个手术将瘤子割掉,病人也慢慢感觉没有不适了。西医治标效果特别好,往往很快,它也是一门精准科学。但它也有缺陷,因为聚焦的是一个点所以很难看到面,会忽视药物、手术对机体其他的副作用和伤害。而中医却相反,中医注重整体观,辩证论治。这种整体观体现在人机体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人和大自然也是一个系统,人、大自然和天也是一个系统(天人合一);这种辩证论治强调的是系统内、系统间的不断动态发展变化,如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之间的联系,中医养生与大自然的关系。中医的这种系统论思想,决定了它很难聚焦于一点,它看到的是整体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可以说考虑周全,所以它能标本兼治,副作用小,只是治标效果没有西医之迅速而已。所以说中医是一门系统、模糊、复杂科学。

五行学说与现代中医药研究

中医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历史上一座璀璨的宝库。自神农尝百草到历代医家医书的汇集,都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并不断的进行大量实践,最终形成了这样一套弥足珍贵的医药体系。我们对其的最好态度是继承并创新,继承是因为不让这么好、这么有价值的遗产给丢弃了;创新是让它适应现代的情形下不断的促进其向前发展,为子孙造福。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例子将是对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最好的诠释,她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找到灵感,发现了曾经难倒世界科学家的抗疟药物青蒿素,解决了数百万人疟疾困扰的问题,让中医药震撼世界。然对中医药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几乎还是停滞不前的,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难以反映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仍然是一个黑箱,中药药性如何评价等问题。回顾现代的中药研究方法,现行的中药质量控制的基本模式是参照国外植物药的质量控制方法,借鉴化学药品质量控制的模式建立的,化学定性鉴别和指标性成分检测是其主要内容。这样问题就出来了,中药、西药所遵循的理论基础是不同的,一个是系统论思想,一个是还原论思想,而试图采用相同的方法去评价,这难免有点牵强附会,往往很难达到目的。当然方法我们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是符和主体思想的前提下。近年来,肖小河等基于中医药整体观、系统论的思想,通过比较中药、化学合成药、生物制剂的生产质量控制模式,得出中药应接轨生物制品的质量监控模式,提出生物效价检测比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更具实际优势和价值。并结合热力学理论,提出了生物热力学应用于中药现代化研究,涉及中药四性的评价、活性评价、复方配伍关系和药效物质筛选和中药品种评价[9]。这些都是基于中药是多组分、多靶点,符合五行学说的系统论思想。笔者也根据五行学说理论,结合国际DNA条形码序列选择的启示,联合化学成分作为中药指标性成分来评价中药质量,基于微量成分对疾病是无效的,可以不加考虑,起作用的是大量中药成分。所以可以用两种以上化学成分组合来评价中药质量,如一味中药中化合物A+化合物B的含量或更多化合物组合或总皂苷、总黄酮等组合化学成分来指标中药质量。

五行学说与中医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