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二:巧用减法简化计算
在数学中,减法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与加法、乘法和除法并列成为四则运算。
减法运算有许多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是它的可逆性和可简化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减法的运算性质之一:巧用减法简化计算。
一、巧用减法
巧用减法,是指在某些计算中,用减法代替加法来简化计算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应用于一些加法的和式比较复杂的情况下。
例如,我们现在要计算1001+2002的和。
如果我们直接采用加法来计算,可能需要将两个数字进行逐位相加,这将费时费力。
但是,如果我们巧用减法,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将2002分解为1000+1000+2,然后将1000+1000加起来,得到2000。
然后再将2000+2减去1,得到2001。
因此,1001+2002=2001+1=2002+1=2003。
二、巧用减法简化大数计算
我们还可以采用巧用减法的方法来简化一些大数之间的计算。
例如,我们现在要计算
997+1003的和。
果我们直接采用加法来计算,将会非常麻烦。
但是如果我们巧用减法,我们可以用如下的方法:
首先将1003拆分为1000+3,然后将1000减去3,得到997;
然后将997+1003计算成两个3位数相加的形式,得到2000。
因此,997+1003=2000。
这种方法在计算大数时效果非常显著,可以大大节约时间和精力。
三、小结
在数学中,巧用减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计算一些复杂的加法和大数之间的运算时,简化计算过程,使计算更加方便快捷。
因此,掌握巧用减法的技巧,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为我们带来很多的便利和帮助。
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 》说课稿张学玲2012.3.25
效性的研究》汇报课
一、导入:
例1 有位同学读《知识小百科》一共有234页, 他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下 多少页还没看呢?
设计理由:借助读书这一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让学生 关注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的理念。预设学生读题后能找到其中的数 学信息和所要求的问题。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 效性的研究》汇报课
二、教学 1、学生独立列式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为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供了条件和空间。预设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汇报,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自己的想法,让其他学生更明白了算理。 预设学生能讲出自己的想法。 3、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让同学认识到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4、小结: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 法,其中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 5、如果把234改成266,哪一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在计算连减时,有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更简便 小结: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根据算式中数字的特点,选择 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目标1.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能够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会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实行一些简便计算。
2.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归纳,让学生探究发现减法的性质。
培养学生理性思考、推理水平和抽象概括的水平。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水平,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使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实行简便计算。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相关计算的知识,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谁会列式?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用减法计算?2.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生1:我们是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师:其他同学你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生2:我先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再从总页数里面减去两天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多少页没看。
师:求还剩多少页没看还能够怎样列式?生3:我们的方法和第一组差不多,仅仅先减掉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
随学生板书:(一)234-66-34 ( =)234-(66+34)(三)234-34-66 师: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那这位叔叔到底还剩多少页没看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从这三个算式中任选一个实行计算师:都算完了吗?谁来说一下你是选择哪种方法实行计算的?生:我是用第二种方法。
师:来你上黑板来再做一遍师:有谁选择这种方法实行计算的,你也再到黑板上做一遍4.比较、发现师:同学们认真观察,前两种算法有何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生:两种算法都由三个相同的数组成,计算结果也相同,不同之处是运算符号不同,运算顺序也不一样。
师:因为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就能够用“=”把它们连接起来。
请同学们读一读。
234-66-34=234-(66+34)生个别读,齐读。
5.提出猜测师:234-66-34变为234-(66+34)后,计算结果相同。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
(2)说出简便计算的理由。
2.补充练习。
536-68-32 347+216-47 623-129-71 765-236-164
学生完成练习,集体订正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最想告诉同学们的是什么?你特别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生2:我们先算出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套,
58+42=100(套),再算还剩多少套,
250-100=150(套)。
小组讨论交流两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学生归纳得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
生举例验证。
4个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
(板书)
再次追问:如果我们用字母表示这个算式,又该怎么表示呢?引出:
a-b-c=a-(b+c)
请你举例验证这个运算律是否正确。
师介绍减法的性质。
2.运用。
完成书上第33页的算一算
小组交流算法:
学生1:先算第1周卖了58套后剩下多少套?
250-58=192(套),再算第2周卖了42套后还剩多少套,192-42=150(套)。
这个月一共进了250套服装,第1周卖了58套,第2周卖了42套。
(1)提问:要求还剩多少套服装应该怎样列式?请独立列式计算。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3)汇报算法:抽2~3个小组汇报,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50-58-42
=192-42
=150(套)
250-(58+42)
教师活动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减法运算性质》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减法运算性质》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减法的定义及其运算性质。
2.熟悉减法运算中的加法逆运算。
3.能够解决简单的减法算式。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减法的定义及其运算性质。
2.减法运算中的加法逆运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言:同学们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你们都掌握了吗?2.让学生回答加法的定义及其运算规律。
2. 提出问题教师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减法:1.什么是减法?2.减法的作用是什么?3.减法有哪些运算规律?3. 讲解减法的定义及其运算性质1.对减法的定义进行讲解。
–减法是指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所得的差。
2.对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讲解。
–减法的交换律:a-b=b-a。
–减法的结合律:(a-b)-c=a-(b+c)。
–减法的加法逆运算:a-b+a=b。
4. 讲解减法的例题给出以下减法例题,并讲解解题思路:1.26 - 8 = ?–首先,拆分一下减数8,6拆成4+2,得到26-8=26-4-2=20。
2.48 - 23 = ?–首先,23与来自个位的10进行一起计算,得到23+10=33,所以48-23=48-33=15。
5. 练习时间在黑板上挂出多个减法算式,让学生自主完成计算,并在口头回答。
6. 总结1.回顾了减法的定义及其运算性质。
2.提醒学生注意减数和被减数的大小关系。
3.强调减法运算中的加法逆运算。
四、作业1.完成一定量的练习题。
2.自己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写一份小结。
五、板书在黑板上,教师可以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绘制出下列内容:•减法的定义及其运算性质。
•减法运算中的加法逆运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拓展了学生们的思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的定义及其运算性质。
通过讲解例题,学生能够更加熟悉减法的计算方法。
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创设多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如练习与总结,从而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此外,更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在“理解”和“应用”方面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减法知识。
减法的运算性质(青岛版四年级)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6-18页信息窗3第3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2. 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数学过程,探索减法运算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经历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掌握方法,正确计算。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看谁算得对又快。
273+356+327 456+284+116谁能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都运用了什么方法?谁能说说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减法中的运算律。
(出示课题)2.口算:A: 20-(13+3) 20-13-3B: 125-75-25 125-(75+25)C: 560-247-153 560- (247+153)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探究活动一: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自主探究,师巡视指导。
预设:每组左右两个算式中参加运算的数据相同,得数也相同,说明左右两个算式的值是相等的;算式中的运算符号不同,运算顺序也不同。
学生汇报交流,初步得出结论:左右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可以用“=”把它们连接起来。
板书: 20-13-3 = 20-(13+3)125-75-25 = 125-(75+25)560-247-153 = 560- (247+153)探究活动二:从上述三组题我们发现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改变它们的运算顺序,结果仍然保持不变。
如果将它们改成其它任意的数,在整数范围内这个规律是否还成立呢?这就需要我们来举例验证。
学生举例验证。
学生每人自编一题,看看左右两个算式的得数是否相等。
学生举例,师生一起验证。
你发现了什么?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 通过刚才的举例验证,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教案-liu 减法性质-教学教案
数学教案-liu 减法性质-教学教案
课题:
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内容:P106—P107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理解并把握减法的性质,并能进行简洁的应用。
2、培育同学观看、比拟、抽象、概括的力量。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4、培育同学的小组合作探究新知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把握减法性质。
难点:抽象、概括减法性质及其简洁的应用。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同学活动
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课件内容:
你想帮谁计算剩下多少元钱能用不同方法解答吗
生汇报:要求将思考的过程与所列的算式一起说出来。
2、引导观看:
黑板上贴满了你们写的算式,显得有些零乱,能将它们进行整理吗,你想怎样整理。
师问: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分吗
师小结:相等的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
师说:认真观看这些算式,找一找,相等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或不同。
减法的性质(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减法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P33的例4及“算一算”和练习八的第3、4、5题二、教学目标1.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会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些简便计算。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探究发现减法的性质。
培养学生理性思考、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请同学们说一说加减法的关系学生回答: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2、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加法运算律学生回答: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3:这个月一共进了250套服装,第一周卖了58套,第二周卖了42套,还剩多少套?(1)请学生说一说从题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是什么?(2)小组合作,看哪一组算得快。
(3)通过比赛,请速度快的一组派一个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可能有两种情况:a、不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只是学生计算能力强、速度快。
问:有更简单的方法吗?b.生答:250-(58+42)问:你是怎样想到的?这样算为什么会比较快?(3)揭示课题:减法的性质学生小结: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如果用a,b,c表示这三个数,那么a-b-c=a-(b+c)(4)验证120-40-60=120-(40+60)=100-25-75=100-(25+75)=(5)基本运用:填一填1035-497-203=1035-(+ )350-160-140=350 (160 140)137-(37+25)=137- -414-(+ )=414-14-39(三)巩固训练1、用简便方法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减法的运算性质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39页例1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减法的运算性质,并利用性质进行有关的简算。
2. 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及综合概括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回顾我们都学会了哪些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提问:运用这些定律都有什么好处?2.我们已经学了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接下来你想学习什么样的运算定律呢?(我想学减法和除法的)提问:你猜测一下,减法里会有哪些运算定律?(生联想到减法交换律和减法结合律甚至减法分配律)提问:对于同学们的这些大胆猜测你有什么意见?(让学生举例子验证)减法里有没有一些什么运算的秘密呢?(生:我觉得减法应该有简便计算的秘密)3.减法都有哪些运算规律,让我们这节课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吧。
过渡:在探讨这个问题前让我们先欣赏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它会给你:课件4.瞧,这是2009年阅兵场面中最可爱军人们在向祖国人民敬礼呢,同学们,你们谁知道军人的职责是什么吗?(生举手发言)是啊,军人的职责是保卫祖国,那么我们大家的责任是什么?(生:好好学习,将来也做个军人报效祖国)对啊,让我们大家一起站起来向军人们敬个军礼,争当个小军人,并一起宣誓:我们的责任---好好学习!5.哇,不错,大家真的象个小军人了呢!老师看看这节课谁最认真学习本领!你看警察叔叔遇到问题了,让我们去帮帮他们吧,正好也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呀!二、探究新知1.出示课本例1知识样式课件:师:(课件演示)从刚才的画面上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生:监狱里有234名罪犯,昨天逃出66名,今天又逃出34名),根据这几个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监狱里现在还有几名罪犯?)师:你的问题就是警察叔叔最头疼的问题了,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无法向人民交代呀!小军人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和你们小组的成员商量一下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吧!2.小组探究算法,师请最先得出方案的小组上台板演并说说自己解题思路:方法一:234-66-34 方法二:234-34-66 方法三:234-(66+34) =168-34 =200-66 =234-100=134 =134 =1343.你们真是了不起的小军人呢,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请仔细观察大家的几种方法都有哪些异同?(小组交流意见)4.概括小结讨论结果:(一)我的发现:第一和第二个算式都是:从一个数里( )两个数。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16页。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减法的运算性质,进一步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认识。
2、经历减法性质的发现过程,并灵活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培养语言的归纳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减法运算性质并运用性质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减法运算性质简便运算。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约5分钟)1、师以英语“goodmorning,everyone”向学生打招呼后,问:“谁能把老师刚才说的那句英语翻译成汉语?”指名进行翻译。
2、师:“在英语课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英汉互译的练习,其实,在数学课上我们也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
课件出示:(1)英译汉(把下面等式用汉语叙述出来)a +b=b+a (a+b)+c=a+(b+c)(2)汉译英(把下列句子用字母式表示)●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
●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得数不变。
指多名学生进行回答3、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加法的一些运算定律,那么减法中有没有运算规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约10分钟)1、课件出示课本16页的第6题50—20—10○50—(20+10) 60—24—16○60—(24+16)师:仔细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独立观察,找出异同点。
并汇报交流。
2、出示小组合作要求:(1)先独立计算填空。
(2)小组内讨论,找出两个等式里所蕴含的规律。
(3)尝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以上规律。
学生展开活动,教师巡视学生探究情况。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约10分钟)1、指名小组汇报: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有以下汇报:等号两边算式的数相同,而且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只是等式左边是连续减去两个数,等式右边是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得数是9的加法与9减几(教材第55页例题,56页“试一试”,完成第56页“想想做做”)课时第九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根据一幅图画列出4道算式,加深对加、减法含义及相互关系的理解。
3、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借助形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9的加法和9减几。
教学具准备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圆片、数字卡片。
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1、谈话: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喜欢哪些体育运动?2、导入:有一个班的小朋友,非常喜欢体育运动,他们组成了短跑队、长跑队、跳远队、跳高队、投掷队等等。
看,跳高队的小朋友正在练习跳高呢。
(出示例题主题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
(1)从图画上看,跳高的小朋友可以分成几部分?哪几部分?(指名回答)(2)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4道算式吗?先自己想一想,在书上写一写,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3)反馈:谁能把自己想到的4道算式说出来?指名回答,板书:8+1=9 9-1=81+8=9 9-8=1(4)提问:谁能根据情境图说一说算式8+1=9表示什么意思?1+8=9又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小结:两道算式都表示把没跳的人数和跳过的人数合起来,一共有9人,虽然8和1换了个位置,但结果都是9个人。
(5)提问:谁能根据情境图说一说算式9-1=8表示什么意思?9-8=1又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小结:两道算式都是从总人数里去掉跳过的人数,就得到没跳的人数,去掉没跳的人数,就得到跳过的人数。
要把两部分人数合起来,就用――加法,要从总人数里去掉一部分,就用――减法。
2、教学“试一试”。
(1)摆圆片:拿出9个圆片,分成两堆,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但不能再分成刚才的1个和8个了,再写出4道算式。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doc.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六合镇中心学校张玉玲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减法的运算性质,并利用性质进行有关的简算。
2. 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及综合概括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出示课件)孩子们读书的照片,引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背诵古诗《劝学》和出示毛泽东的名言,告诉学生读书的重要性。
二探究新知(一)、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展示1.课件出示例题:2.学生读题,说出已知什么?所求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说出,已知和所求问题)3.学生独立思考,本题的解题方法教师提示:要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和同桌之间进行简单的交流,大多数学生都应能给出两种或者是三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生到台前展示自己的解题方法,并用语言叙述自己的解题思路。
(教师进行必要的知道与点拨)方法一:剩的页数等于总数减去第一天看的页数再减去第二天看的页数。
234-66-34=168-34=134(页)方法二:剩下的页数等于总数减去第一天看的页数和第二天看的页数之和。
234-(66+34)=234-100=134(页)方法三:剩下的页数等于总页数减去第二天的页数再减去第一天的页数。
234—34—66=200—66=134(页)(在学生进行解题思路的阐述时,教师尽量要对学生的表述加以规范,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缜密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小组讨论:比较这三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在学生讨论期间,教师巡视,适时点拨指导,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2.学生展示讨论的结果。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在一个连减法的算式中,减数可以互换位置三、堂清检测:1、在和__上填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868 - 52 - 48=868 (52+___)1500 - 28 - 272=_____- (28 272)415 - 74 - 26=___ ( ___ ___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7例题及做一做,练习五第3、4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数的组成,拍手游戏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4个气球飞走1个蓝气球,手里还剩下3个气球。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4个气球飞走1个蓝气球就是从4里面去掉1,求还剩几的意思。
(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2.学习减法算式(2)教师说明:从4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3里面减去l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去掉1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4)教师进一步说明:从4里面减去l个,用减法计算。
(板书:减法)(5)读减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2来表示的减法事例。
4.看图,体验减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26页做一做,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1.P27学生独立操作,表述含义。
5-1 5-2 5-3 5-4(5-5 5-0)你们是怎么想出得数?看图摆一摆数出来的、用数的组成想5可以分成1和几……2.独立完成27页做一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看算式摆一摆。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第【1】篇〗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律第3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会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探究发现减法的性质。
培养学生理性思考、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说用了什么运算律?46+35+65 141+64+592.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学习在加减法里面蕴藏的有特殊规律的数学知识?看看哪些孩子表现得最好?二、学习新知1.展示例题(课件出示)2.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看能了解到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把自己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看看有什么好办法。
3.小组交流,汇报。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解题方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生1:我们是一共的进的总数里先减去第一周卖了的,再减去第二周卖了的,算出还剩多少没有卖。
生2:我们先算出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卖了多少套,然后再从总套数里面减去两周卖了的,就是剩下多少套没卖。
生3:我们的方法和第一组差不多,只是先减掉第二周卖的,再减去第一周卖的。
随学生板书:(一)242-58-42 ( =)242-(58+42)(三)242-42-58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那到底还剩多少套没卖呢?好,请拿出练习本,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选择一个进行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都算完了吗?你是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生:我是用第二种方法。
师:选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
哦,这么多同学都选择这种方法,请你来说理由。
减法的性质
《减法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21页。
二、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意义、混合运算以及加法的运算定律,并且初步了解了探究定律的方法并能试着用已学过的知识对规律做出合理的解释。
2、能力分析:学生对运算定律的探究方法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仍然干到困难,需要教师进行合理适时的引导,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运用剪发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减法的特殊规律。
情感与态度:1、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直接导入师:听说超市今天有优惠活动,晚饭后小明陪着妈妈去超市购物,请看——课件出示:1、分析例题。
师:从题目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师: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师:你们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试一试。
2、尝试着做。
3、交流反馈请两生上台板书:生1:400-66-34 生2: 400-(66+34)=334-34 =400-100=300(元) =300(元)答:还剩300元。
答:还剩300元。
师:说说你们这样列式的思路。
两位同学分别讲解解题思路。
师:思路都很清晰!你们也是这样做的吗?请两至三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理解生2的列式思路。
二、举例验证,探究新知1、师边说边板书:这两个同学的列式方法不同【400-66-34 400-(66+34)】,但结果却是一样,中间可以用一个什么运算符号连接?生答,师板书:=。
师:于是我们得到“400-66-34 = 400-(66+34)”。
手势指引孩子从左边读到右边,再从右边读到左边。
师:这究竟是一种巧合,还是蕴藏着我们所不知道的某种规律呢?2、举例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5页信息窗3第3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会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探究发现减法的性质。
培养学生理性思考、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这本书吗?小丁丁也喜欢看,《西游记》这本书共234页,他第一天看了66页,第二天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课件出示)2.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看能了解到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把自己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看看有什么好办法。
3.小组交流,汇报。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解题方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生1:我们是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第一天看的66页,再减去第二天看的34页,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生2:我们先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再从总页数里面减去两天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多少页没看。
生3:我们的方法和第一组差不多,只是先减掉第一天看的34页,再减去第二天看的66页。
随学生板书:(一)234-66-34 ( =)234-(66+34)(三)234-34-66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那小丁丁到底还剩多少页没看呢?好,请拿出练习本,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选择一个进行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都算完了吗?你是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生:我是用第二种方法。
师:选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
哦,这么多同学都选择这种方法,请你来说理由。
生:用这种方法算起来比较简便,66+34刚好是100。
师:是吗?谁还有不同的选择?生:我选的是第三个算式,我认为第三种方法算起来也比较简单,因为234-34正好得200。
师:有道理。
选第一种的请举手?噢,只有几个同学,“这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麻烦。
”4.比较、发现师:前两种算法有何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生:两种算法都由三个相同的数组成,计算结果也相同,不同之处是运算符号不同,运算顺序也不一样。
师:由于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把它们连接起来。
请你用数学语言读一读。
234-66-34=234-(66+34)生个别读,齐读。
5.提出猜想师:234-66-34变为234-(66+34)后,计算结果保持不变。
这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呢,还是其背后隐藏着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只有在“234、66、34”这个三个数中有,还是在所有的三个数连减的运算中都存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个特殊的、偶然的问题出发去归纳探究内在于其中的一般又必然的规律。
】6.举例验证师:下面,我们就任意找三个整数来试一试。
(完成书上第16页第6题上半部分题目,对比计算感知。
)独立完成,同位校对。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比较、发现。
(同位交流)质疑:比较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预设:生: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数字相同,运算符号、顺序不同。
生:每组的答案一样,可用等于号连接。
生:左边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生:从右往左看,我发现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一个一个减去。
2.举例验证猜想师:从上述几组题我们发现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改变它们的运算顺序,结果仍然保持不变。
那们将它们改成其它任意的数,在整数范围内这个规律是否还成立呢?这就需要我们来举例验证。
如何证明我们的发现?看谁写的算式多。
(学生举例,师生一起验证。
)3.归纳总结。
师:我们每人编了一道题,全班编了许多道题,左右两个算式的得数都相等。
说明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与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它们的结果总是相等的,这条规律是普遍存在的。
你能用语言来概括这一规律吗?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倾听学生的观点。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小组代表交流:预设:生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
生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把这个数先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生3:除了用语言来概括,我们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a-b-c=a-(b+c) 生4:a-(b+c)=a-b-c生5:x-y-z=x-(y+z) ……师: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了这条规律,在表示过程中,你有什么经验可向大家推广一下?预设:生:我先想好三个字母来表示三个不同的数,再写出规律。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减法运算性质。
板书课题:减法的运算性质【设计意图:从“特殊—一般”通过引导组织学生大量举例论证,在举例验证活动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推想,直至推想归纳全程,最后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字母来表述心中的规律,促使学生从感观的体验上升到理性的思考。
】2.变式深入感知试一试:简算513-76-24= 188-(89+46)=2847-(847+629)= 376-155-176=师:现在你有什么感受?预设:生1:我发现第一道运用规律特方便。
生2:第三道计算也简便。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一、三两道简算意识和方法。
师:第二道感觉怎样?使用规律前与使用规律后有没有找到特顺手的感觉?生3:第二道用与不用是一样的,找不到感觉。
生4:第四小题把两个减数155和176交换位置。
先算376-176=200,再算200-155=45简便。
师:谁愿意把做题的感受小结一下?预设生:运用规律有的时候可以使计算简便,有的时候也派不上用场。
【从追寻规律到运用规律实质是一个学生自悟的历程,为避免学生一看到类似的算式马上运用性质予以简算,未能辨证地认识规律,常走入盲目运用规律的误区。
此环节通过变式练习过渡,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数学化思考。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师生小结: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当两个减数相加可以凑成整百、整千、整万数时,我们可以利用减法性质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使计算简便。
有时,也要根据算式的特点,逆向运用减法性质简便计算。
有时利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任意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进行简便计算。
最后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预设生1:要先看数字特点,再选择方法。
生2:有的时候任意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生3:不要看到减去两个数的和就马上连续减去两个数,要先看看能不能简便再作决定。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要运用火眼金睛善于观察数据的特点。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师: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大家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减法运算性质。
1.运用减法运算性质在(里填运算符号。
1013-()- ()=1013-()715-(65 )= 715 - () - 11师:你的根据是什么?2.火眼金睛判断对错。
(1) 420-36+64=420-(36+64)(2) 1000-576-24=1000-(576+24)(3) 963-450-50=963-(450-50)(集体练习,用手势表示正确与否,错题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师强调:除了要看清数据的能否凑整外,还要看清运算符号,不要被特殊的数字所迷惑。
3.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计算下面各题。
760-78-22 864-36-64 149-(49+53)(独立练习)注意:149-(49+53),这题是减法运算性质的逆运用。
4.拓展应用:800-302 678-99两个数相减怎样算简便?小组讨论交流:少减几再减几。
多减几,再加几。
【设计意图: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就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的设计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把所学的简算方法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5.激励评价,促进提高。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减法的运算性质,你有收获吗?你想说些什么?快来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吧!【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评价,体验成功的价值,在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6.总结:同学们,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
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的计算。
希望同学们在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根据数据的特点,找出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板书设计:减法运算性质《西游记》这本书共234页,小丁丁第一天看了66页,第二天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一)234-66-34 (二)234-(66+34)(三)234-34-66= 168-34 =234-100 =200-66=134 =134 =134234-66-34=234-(66+34)) 234-66-34=234-34-66减法运算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 = a-(b+c)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1)在学习简便计算的方法中,让学生将自己的计算方法跟其他同学的方法进行比较,说说自己解法的优点、缺点,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来认识和选择最简便的方法,我在教学要求的把握上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抓住知识的核心问题“连减的简便运算”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投入知识的发现、理解、掌握、运用的过程。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乐想、善思、敢说,他们可以自由地思考、猜想、实践、验证……(3)趣味性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各自施展的舞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使用建议:可以采用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充分理解减法运算性质,建议老师们在课堂上把更多的主动权放给学生,以便更好的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3.需要破解的问题:在减法中添括号和去括号引起的式子的变化,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链接:青岛教学资源网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