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测量-长度的测量教案
测量物体长度的教案设计
测量物体长度的教案设计测量物体长度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识别长度单位及其符号。
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
3.学生能够利用单位换算完成长度的换算。
二、教学内容:1.长度的概念及长度单位。
2.尺子的使用方法。
3.长度的换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尺子测量长度。
2.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及其换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1.课件。
2.标准尺。
3.学生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引导学生回忆一下长度单位的概念,然后向学生展示不同长度单位的符号,并解释它们所代表的长度范围。
2.认识尺子教师将标准尺拿出来展示给学生观察,并向学生解释尺子的基本组成和使用方法。
3.学习测量长度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强调尺子的摆放、读取和算法。
然后让每个学生练习使用尺子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以检查他们的解和技能掌握情况。
4.控制误差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测量误差的控制,例如,要保证尺子平稳摆放,物体与尺子必须紧密贴合,避免弯曲尺子等情况。
5.长度单位和换算在学生熟练掌握使用尺子进行测量之后,导入长度单位的换算。
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进行相关练习。
6.归纳总结在教学过程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帮助他们归纳总结测量长度的基本概念、单位、方法和换算规则,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提高他们的测量技能。
六、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在放学前布置一些反思习题,包括一些实际场景问题,以检查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活动教案:测量物体的长度
小学科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它教给孩子们有关各种各样的天体地理和生命现象的科学知识。
在小学科学中,一个重要的话题是测量物体的长度。
如何正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是孩子们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之一,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小学科学活动教案:测量物体的长度。
一、教学目标1.了解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知识。
2.了解测量工具。
3.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及正确用法。
4.练习测量物体长度的技能。
二、教学准备1.制作简单的测量工具,例如卷尺或尺子。
2.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
3.准备好活动课堂所需的材料。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学段学习的内容,并提出这堂课的主题:测量物体的长度。
2.知识介绍对测量物体长度进行详细的介绍。
讲解测量工具的种类,如卷尺或尺子,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测量长度。
还应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物体的不同长度单位,例如米、厘米和毫米。
3.示范演示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对测量工具的使用进行示范演示。
学生们需要看着教师制作的测量工具,跟着教师一起实践测量物体长度。
这样有助于学生得到更好的体验和感受。
4.实践练习在学生们掌握了基础知识后,进入实际的测量练习中。
让他们使用自己所制作的测量工具,对一些小物体进行长度的测量。
在测量时,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发现错误和矫正不规范的行为。
5.讨论总结在实践练习完成后,教师请学生进行讨论总结。
学生应该分享他们的测量结果并解释他们的观察。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表他们关于测量物体长度的思考和观点,以便确保他们真正理解本次教学的内容。
四、教学小结在小学阶段,教师们需要教授孩子们基本的测量技能和知识。
测量物体长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技能。
在课堂上,孩子们学习了测量工具的种类,学习了不同单位的长度,并实践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技能。
学生们通过分享和讨论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了总结。
本次活动教案不仅仅让孩子们学习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思考能力。
这对孩子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
长度的测量教案
长度的测量教案【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了解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和换算关系。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并掌握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3.了解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4.通过科学探究,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现象,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2.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了解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和换算关系。
2.难点: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理解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演示实验的步骤。
2.投影仪:用于展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结果的记录。
3.刻度尺:用于测量物品的长度。
4.教学视频:用于演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结果的记录。
5.教学软件:用于模拟实验和测量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长度单位的概念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度测量方法。
2.教学策略:采用演示实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规律。
3.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实践操作、总结反馈。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物品的长度。
2.讲解演示:教师讲解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结果的记录,并演示测量物品长度的过程。
3.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测量物品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4.讨论反馈:小组内讨论测量结果,并总结反馈给教师。
5.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并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零件测量与教案
零件测量与教案标题:零件测量与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零件测量的基本概念、技能和应用。
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教案适用于中学物理或工程类课程。
教学目标:1. 理解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掌握常见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尺子、卡尺、游标卡尺等。
3. 能够准确测量长度、直径、厚度等物理量,并进行单位换算。
4. 熟悉零件测量的常见误差来源,并学会如何进行误差控制。
5. 能够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判断,并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正确使用。
2. 测量的准确性和误差控制。
3. 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了解零件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常见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和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带好尺子、卡尺等测量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零件或产品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并让学生思考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理论讲解(15分钟):- 介绍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单位,如长度、直径、厚度等。
- 介绍常见的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如尺子、卡尺、游标卡尺等。
- 引导学生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并讲解误差控制的方法。
3. 实践操作(3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使用尺子、卡尺等工具进行长度测量。
-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单位换算。
- 提供一些零件或产品,让学生测量其直径、厚度等物理量,并进行数据记录。
4. 数据分析与问题解决(20分钟):- 学生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测量工具的准确性。
- 引导学生讨论测量误差的来源,并提出改进措施。
- 提出一些与零件测量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
长度的测量(教案)
长度的测量(教案)三. 长度及其测量(教案)周昌顺一、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长度及时间的测量方法(2)理解长度及时间单位(3)掌握长度及时间单位的换算(4)理解误差的定义及来源,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学会应用测量仪器正确测量物理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尊重科学,热爱科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1、长度测量中估读2、长度及时间单位的换算三、复习内容及过程长度的测量是进行科学探究中的最基本的测量,也是每个同学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等等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光年,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要求识记)1 km=103m 1m=10dm 1dm=10cm1cm=10mm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或者记为: 1m=101dm =102cm =103mm= 106 μm =109 nm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5dm= cm, 6.45km=m 24nm= mm4、长度感知: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8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 1.75dm、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乒乓球直径 4 mm(原3.88 mm)给下列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①某同学的身高是16.6()②一铅笔的长度是18()③一枚一角的硬币的厚度是2.1()④教室每层楼高3.0()5、刻度尺的使用规: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__________(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__________。
长度的测量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
长度的测量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这次的长度测量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是我经过深思熟虑,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设计的。
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了解长度的概念,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认识长度单位,了解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幼儿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测量长度的准确性。
2.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测量工具(尺子、卷尺)、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幼儿用书、练习册、测量工具(尺子、卷尺)等。
四、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幼儿对长度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长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讲解:介绍长度单位,讲解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测量实物长度,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游戏:设计一个互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长度测量方法。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幼儿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测量长度的准确性。
2. 活动重点:让幼儿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次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进行长度测量实践活动,让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应用。
通过这次长度测量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我希望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长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_长度的测量
小结作业致印象,提高学生的查阅、思考和分析能力;(2)
培养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任务二:
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读数。
序
号
测量项目测量内
容
使用
测量
工具
读
数
1 厂房的彩
钢板的长
宽
2 钻头的
直径
3 精密轴
承的内
外直径
【设计意图】
通过实例,让学生把所学内容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
教师通过点拨、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深入。
四、实例探究、知识拓展
深度游标卡尺
布置课后作
业
完成课后作
业
高度游标卡尺
量块
塞尺
【设计意图】
1、对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从学会到会学,
2、本任务有一定难度,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突破。
五、小结
1、学生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分析方法?书写在课堂小。
长度的测量教案
长度的测量教案第一篇:长度的测量教案长度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的种类。
2、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意义。
3、了解游标卡尺的构造和刻度原理。
4、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教学重点误差及有效数字、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教学难点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CAI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误差及有效数字学生活动一:阅读课文有关内容 [CAI课件]阅读思考题1、什么叫误差?误差分哪几类?2、什么是有效数字?学生活动二:解答思考题 [CAI课件]总结1、误差(1)定义:测出的数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分类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A、系统误差产生:由于仪器本身不精确、或实验方法粗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
特点:多次重复同一实验时,误差总是同样的偏大或偏小。
减小方法:校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完善实验原理。
B、偶然误差产生: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
特点:多次重做同一实验时,误差有时偏大、有时偏小。
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
2、有效数字(1)定义: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做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为误差所在位。
(2)确定有效数字时注意以下问题:A、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小数点的位置无关,例如273和27.3、2.73都是三位有效数字。
B、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单位无关,例如273mm写成27.3cm或0.273m都是三位有效数字。
C、关于“0”在有效数字中的特殊性。
0在前时,从左往右数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才是有效数字。
0在后时,记入有效数字。
9D、乘方不算有效数字,例如8.73×10,是三位有效数字。
E、在计算时一般取两位或三位有效数字。
强化训练:判定下列有效数字的位数:2(1)0.072(2)38000(3)3.23×10(4)2.93 参考答案:(1)2位;(2)5位;(3)3位;(4)3位。
长度的测量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
教案:长度的测量全方位教学辅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十章第三节“长度的测量”。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长度的单位、刻度尺的使用、长度的测量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的单位,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刻度尺,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测量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的换算、刻度尺的使用方法、长度的测量方法。
2. 教学重点:长度单位的换算、刻度尺的使用、长度的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刻度尺、绳子、粉笔、黑板。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刻度尺、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课本,量一量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
2. 知识讲解:(1)介绍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讲解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选择刻度尺、如何放置刻度尺、如何读数等。
(3)介绍长度的测量方法,如直接测量、辅助测量、累积测量等。
3.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有关长度测量的例题,如“用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长度的测量1. 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等2. 刻度尺使用方法:选择、放置、读数3. 长度测量方法:直接测量、辅助测量、累积测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刻度尺测量你桌子的高度。
(2)测量一本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并记录数据。
2. 作业答案:(1)桌子的高度:约80厘米。
(2)课本长度:约26厘米,宽度:约18厘米,厚度:约1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了长度单位的大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了长度单位、刻度尺使用和长度测量方法。
测量活动教案之长度测量
测量活动教案之长度测量一、教学内容及目标本教案主要是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开展的长度测量活动教学。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标尺、卷尺等测量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了解长度的基本单位和目前常用的长度单位,掌握长度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理解长度的基本单位以及目前常用的长度单位。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在实际测量中运用长度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及步骤1.激发学生兴趣在解释本次活动内容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使用鲜艳的色彩和简单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师示范在引导学生了解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长度单位的理解时,可以为学生展示示范视频或亲自演示,在实践操作中帮助学生锻炼测量技巧,感受到实验的乐趣。
3.学生动手实践在学生掌握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的基本知识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亲手实践,让学生通过比较测量不同物品的长度,加深对长度概念和计算的理解。
4.课堂点拨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回答问题,使得学生对于长度概念、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长度单位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5.课后作业为巩固、强化学生实验内容和基本知识,可以设置课后作业,如自己在家里寻找物品来测量长度,将自己的测量结果记录下来或者进行简单的长度计算等。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的特点本教案采用手动测量方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增加实验操作的难度和独立性。
并通过引导学生科学性地思考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探究实际生活中的大小比较,加深了解长度单位、概念以及计算方法。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可以简单概括为:1.测量工具2.基本单位:米(m)3.常用长度单位:厘米(cm)、分米(dm)、米(m)4.计算方法:用长度单位相互换算六、评估方法1.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对黑板板书和实验操作的反应,及时跟进和解决难点。
2.实验操作:观察每组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动作全程,对操作是否规范、是否掌握了测量工具的使用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考核。
2024《长度的测量》说课稿范文
2024《长度的测量》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要说的课程内容是《长度的测量》,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内容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长度的测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学基本概念和初步学习了长度测量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长度测量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长度的概念和测量单位,掌握长度的比较和换算。
②能力目标:在长度测量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在实际测量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兴趣。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长度的概念和测量单位,能够正确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
难点是:能够灵活应用长度单位进行单位换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我采用了教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探究法;学法是:启发式学习法,实践操作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测量工具、实物示范、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具,以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课堂开始时,我会以一个实际问题作为导入:“如果你要测量教室的长度,你会用什么工具?单位是什么?”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引出测量长度的话题,并启发学生思考长度的概念和测量单位。
环节二、展示实物,引发学生兴趣在学生对长度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后,我会展示一些实际物体,如尺子、校车等,并结合实物示范,引导学生观察、测量和比较长度。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长度测量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
长度的测量教案示例
长度的测量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长度测量的基本概念,包括长度的定义和单位。
2、使学生掌握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刻度尺。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4、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长度单位的换算。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2、难点(1)测量误差的理解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2)特殊长度测量方法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长度不同的物体,如铅笔、课本、黑板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描述物体的长度,从而引出长度测量的话题。
2、新课讲授(1)长度的概念①结合生活实例,讲解长度的定义,即物体的长短程度。
②举例说明长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如建筑施工、服装设计、机械制造等。
(2)长度的单位①介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以及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②用实物展示和多媒体图片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长度单位的大小。
③讲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换算方法。
(3)测量工具①展示各种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如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②重点介绍刻度尺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包括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等概念。
(4)刻度尺的使用①教师示范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步骤: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放:将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物体,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看: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数字和单位。
②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课本的长度、宽度等,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5)测量误差①讲解测量误差的概念,即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②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如测量工具的精度、测量方法的不完善、测量者的读数误差等。
长度的测量教案
长度的测量教案教案标题:长度的测量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长度的概念并能够用适当的单位进行测量。
2. 学会使用标尺、尺子等工具进行长度测量。
3. 掌握长度的比较和排序方法。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测量技能。
教学资源:1. 标尺、尺子、线段模型等测量工具。
2. 长度测量练习题。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询问他们是否知道什么是长度,并请他们举例说明。
2. 展示不同长度的物体,如铅笔、书、桌子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
教学主体:3. 介绍测量长度的单位,如厘米、米等,并解释它们的概念和用途。
4. 演示如何使用标尺、尺子等工具进行长度测量,包括正确的放置和读数方法。
5.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互相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6.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的测量结果,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并尝试将它们按照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序。
巩固练习:7. 分发长度测量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
8. 对于答案错误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纠正。
拓展活动:9.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长度测量练习题,让他们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10.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总结:1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长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12. 激发学生对测量的兴趣,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学评估:13.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和测量长度。
14. 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他们对于长度测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5.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提供个别辅导和延伸学习的机会,如更复杂的长度测量问题或实际应用案例。
教案撰写者:教案专家。
零件测量教案
零件测量教案教案标题:零件测量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零件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掌握常用的零件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测量技能和精确度。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测量工具(尺子、卷尺、游标卡尺等)、零件样本、教学投影仪。
2. 教学环境:教室内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进行测量实践。
3.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实践、小组合作。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使用教学投影仪展示一些实际应用中需要测量零件尺寸的场景,如机械加工、建筑设计等。
2. 引导学生思考零件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并与他们分享一些相关的实际案例。
讲解测量工具和方法(10分钟)1. 介绍常用的零件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游标卡尺等,并解释它们的使用方法和精确度。
2. 讲解常用的零件测量方法,如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对比测量等,并举例说明每种方法的适用场景。
示范测量操作(15分钟)1. 展示一个具体的零件样本,并向学生解释需要测量的尺寸和测量方法。
2. 示范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操作,并强调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小组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零件样本和测量工具。
2. 要求学生根据示范的方法,进行测量操作,并记录测量结果。
3. 鼓励小组内成员相互合作,互相检查和纠正测量操作,以提高准确度。
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让学生汇报他们的测量结果,并与样本的实际尺寸进行对比。
2. 引导学生总结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分享他们的体会和收获。
3. 评价学生的测量准确度和参与度,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测量各种零件的尺寸,如书本、手机、家具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比较不同小组的测量准确度和速度。
3. 邀请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零件测量经验和技巧。
机械基础零件测量-长度的测量教案
检查
5’
交流
评价
学生对完成工作任务的表现进行自评和互评,各小组进行总结、考核及评估,教师做出最后评价。
小组合作
引导
自评、互评
3’
7S
工作
1.做好量具的整理、整顿、清洁工作;
2.做好工件的整理、整顿、清洁工作;
3.做好实训检测现场的整理、清洁工作。
协作
学习
引导
整理
5’
课题
总结
1.会使用直尺、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等通用量具测量零件的长度尺寸;
2.能根据零件图尺寸要求正确选择量具;
3.会编制零件长度尺寸的测量数据表及长度尺寸合格性判断;
4.会保养钢直尺、游标卡尺(自学后完成作业)
引导
总结
3’
课题
作业
完成习题集:课题三长度的测量
布置
接受
2’
教学
反思
子任务二:认识并识读量具
问:1.测量长度的量具有哪些?2.它们由哪些部分组成?3.它们分别适用何种场合?4.它们分别有哪些规格?5.它们的识读方法是怎样的?
答:1.2.3.4略。(完成任务书活动二第1小题内容)
游标卡尺和外径千分尺的识读
(一)游标卡尺的识读
自行阅读教材P17虚线框中内容及课件中例
题,完成任务书活动二第2小题内容。
活动
时间
分配
学习
情境
一量具厂生产一批直角尺,因人员紧缺,现请同学们对直角尺的长度尺寸进行检测。作为检验员,如何判断这批直角尺的合格性?
情境导入法
出示任务单
接受任务单
2’
信息
咨询
分组,布置工作任务,并提出工作要求:
1.工作任务:判断这批直角尺的合格性;
常用零件测量教学设计
常用零件测量教学设计引言本文旨在设计一份常用零件测量教学的教案,以帮助学生掌握常用零件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这份教案旨在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零件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常用零件的测量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运用所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常用零件测量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2. 掌握常用零件的测量方法和工具的使用;3. 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测量和记录常用零件的尺寸和参数。
二、教学内容1. 常用零件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 常用的零件测量工具介绍和使用方法;3. 常用零件尺寸和参数的测量方法;4. 错误的测量方法和常见错误分析;5. 实践操作:对常用零件进行测量和记录。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课程(5分钟)教师引入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零件测量的兴趣和欲望。
2. 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介绍常用零件测量的基本概念、工具和方法,重点讲解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演示(2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展示对常用零件进行测量和记录的实际操作,说明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4. 学生练习(3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和要求,对提供的常用零件进行测量和记录,教师现场指导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5. 结果讨论和总结(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测量结果,并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强调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1.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准确度和有效性;3. 学生对测量结果和数据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和参考文献1. 教学资源:- 常用零件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千分尺、外径规等)- 常用零件样本或实物2. 参考文献:-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李明,2008)- 《机械制造工艺学》(陈义华,2006)六、教学延伸为了加深学生对零件测量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实验室,观察和学习零件测量的实际操作和应用现场,与专业人士交流和学习。
《长度的测量》说课稿_说课稿
《长度的测量》说课稿_说课稿长度的测量引言概述:长度是物体在一个方向上的延伸程度,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之一。
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准确测量长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测量长度的基本原理、常用的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注意事项、测量长度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五个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一、测量长度的基本原理1.1 直尺测量原理:直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基于直尺的测量原理是通过将直尺的一端对齐物体的起点,然后读取直尺上与物体终点对齐的刻度值来确定长度。
1.2 游标卡尺测量原理:游标卡尺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基于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是通过将物体夹在两个测量脚之间,然后读取游标卡尺上与物体接触的刻度值来确定长度。
1.3 激光测距仪测量原理:激光测距仪是一种精确测量工具,基于激光测距仪的测量原理是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激光束反射回来的时间来计算长度。
二、常用的测量工具2.1 直尺:直尺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测量工具,适用于较短的长度测量。
2.2 游标卡尺:游标卡尺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适用于需要较高精度的长度测量。
2.3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具有高精度和远距离测量能力,适用于需要精确测量远距离的长度。
三、测量长度的注意事项3.1 测量工具的选择:根据测量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3.2 测量环境的控制: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保持测量环境的稳定,避免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3.3 测量技巧的掌握:熟练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避免人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四、测量长度的应用4.1 建筑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准确测量长度是确保建筑结构稳定和精确施工的关键。
4.2 制造业:在制造业中,准确测量长度是保证产品尺寸精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4.3 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准确测量长度是进行实验和观测的基础,为科学发现和理论验证提供支持。
五、测量长度的未来发展方向5.1 数字化测量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测量技术将成为测量长度的重要趋势,提高测量的自动化和精确性。
课件:零件测量【项目二】任务二 长度的测量
3.移动尺框时,活动要自如,不应有过松或过 紧,更不能有晃动现象。用固定螺钉固定尺框时 ,卡尺的读数不应有所改变。在移动尺框时,不 要忘记松开固定螺钉,亦不宜过松以免掉了。
4.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时,不允许过分地施加 压力,所用压力应使两个量爪刚好接触零件表面 。如果测量压力过大,不但会使量爪弯曲或磨损 ,且量爪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测量得 的尺寸不准确(外尺寸小于实际尺寸,内尺寸大于 实际尺寸)。
规格:常见量程:0~100mm、0~150mm、0 ~300mm、0~500mm
结构
常见测量场合
高度游标卡尺
高度游标卡尺简称高度尺。顾名思义,它的主 规格:常见量程:0~100mm、0~150mm、0~300mm、0~500mm
即在零件的同一截面上的不同方向进行测量。 由一组具有不同厚度级差的薄钢片组成的量规。
钢操作规程: 1、将钢板直尺直立帽顶正上方,使零刻度与被测尺寸起 点重合, 并贴紧测量工件。 2、钢板直尺用于测量零件的长度尺寸,根据要求使用合 适量程的 钢直尺。 3、为求精确测量结果,按规范要求测量次数。 4、相同的钢直尺在温差较大的环境下产生长度变化,影 响测量结果。 5、使用后,钢直尺擦拭干净,平放桌面上,以备用。
根据读数形式的不同,高度游标卡尺可分为普 3、与量块接触的物质不能有腐蚀性;
用途:测量凹槽或孔的深度、梯形工件的梯层高度、长度等尺寸,平常被简称为“深度尺”。 外径千分尺的测量方法:
通游标式和电子数显式两大类。 2、钢板直尺用于测量零件的长度尺寸,根据要求使用合适量程的 钢直尺。
半毫米、毫米、半厘米、厘米线纹应用不同长度的线纹表示。 外径千分尺的结构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
长度测量教案中班
长度测量教案中班教案标题:长度测量教案(中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度的概念,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同物体的长度。
2. 培养学生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长度测量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发展观察和比较的技能,以便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1. 长度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线等)2. 不同长度的物体(如铅笔、书、鞋等)3. 图片或卡片,用于展示不同长度的物体4. 教学板和粉笔/白板和马克笔5. 学生个人活动材料(如绘画纸、彩色铅笔等)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长度的物体,并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体的长度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询问他们是否知道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
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探索活动:1. 将不同长度的物体放在桌子上,并鼓励学生自由触摸和探索这些物体。
2. 引导学生使用尺子或卷尺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鼓励他们记录测量结果。
3. 让学生尝试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些比较结果。
实践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和测量工具。
2. 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互相测量和比较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3.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的测量结果和比较结论。
4.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测量结果和比较结论。
巩固活动:1. 在教学板上绘制一些不同长度的线条,并鼓励学生使用尺子等工具测量这些线条的长度。
2.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测量的结果,并与其他学生分享。
3. 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例如:“哪个线条更长?哪个线条更短?两条线条的长度相等吗?”评估活动:1. 分发绘画纸和彩色铅笔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测量结果绘制不同长度的线条。
2. 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表达不同长度的线条。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在家中寻找不同长度的物体,并使用尺子等工具测量它们的长度。
2. 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测量结果,并与家人分享他们的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外径千分尺测量长度尺寸
自行阅读教材P20~22外径千分尺的操作步骤,完成对 和 两长度尺寸的测量,并将测量数值填入任务书活动四的检测记录表中。
补充3.钢直尺测量长度(一般适用选用毛坯或机床装夹工件时测量伸出长度)
分组、出示工作要求
接受工作要求
3’
计划
分组制定实施任务的工作计划
小组讨论
巡视
制定工作计划
5’
决策
请各小组1位代表陈述本组的实施方案,共同讨论后进行分析比较优化,最终选定合理、科学的最佳方案进行实施:(1)分析直角尺的长度尺寸;(2)认识并识读量具;(3)根据尺寸特点选择正确的量具;(4)正确测量直角尺的各长度尺寸,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判断尺寸的合格性。
方法与过程目标:
通过学生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及教师的适时引导,促进学生对长度尺寸测量方法的掌握,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会在教师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或与同伴协作学习,从而产生爱学习、爱工作、爱同伴的积极情感。
教学
重点
会正确选用长度量具,并进行正确测量。
教学
难点
长度尺寸的测量方法。
子任务二:认识并识读量具
问:1.测量长度的量具有哪些?2.它们由哪些部分组成?3.它们分别适用何种场合?4.它们分别有哪些规格?5.它们的识读方法是怎样的?
答:1.2.3.4略。(完成任务书活动二第1小题内容)
游标卡尺和外径千分尺的识读
(一)游标卡尺的识读
自行阅读教材P17虚线框中内容及课件中例
题,完成任务书活动二第2小题内容。
2.能根据零件图尺寸要求正确选择量具;
3.会编制零件长度尺寸的测量数据表及长度尺寸合格性判断;
4.会保养钢直尺、游标卡尺(自学后完成作业)
引导
总结
3’
课题
作业
完成习题集:课题三长度的测量
布置
接受
2’
教学
反思
子任务五:对记录数据进行处理,并判断合格性
取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并判断是否在两极限尺寸范围内。
完成任务书活动四的两个检测表。
视频演示法
引导文法
视频演示法
引导文法
巡回指导
巡回指导
分组实施
分组实施
47’
检查任务
任务完成后,针对最初给定的工作任务要求进行核对,检查项目完成情况,如有不符的情况,进行分析和修改。
(二)外径千分尺的识读
自行阅读教材P21~22虚线框中内容及课件
中例题,完成任务书活动二第3小题内容。
子任务三:选择正确的量具
问:直角尺中的尺寸分别选用何种量具进行测量?
答:游标卡尺——两个4mm的内直角槽宽、 、 ;外径千分尺—— 、 。
完成任务书活动三的内容。
子任务四:测量直角尺各长度尺寸
1.游标卡尺测量长度尺寸
课题名称
长度的测量
授课时间
可空缺
授课班级
可空缺
授课地点
可空缺
第5、6课时
教
学尺的结构、识读和测量方法;
2.会使用直尺、游标卡尺等通用量具测量零件的长度尺寸;
3.会编制零件长度尺寸的测量数据表及长度尺寸合格性判断;
4.钢直尺、游标卡尺与外径千分尺的保养方法。
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学习
情境
一量具厂生产一批直角尺,因人员紧缺,现请同学们对直角尺的长度尺寸进行检测。作为检验员,如何判断这批直角尺的合格性?
情境导入法
出示任务单
接受任务单
2’
信息
咨询
分组,布置工作任务,并提出工作要求:
1.工作任务:判断这批直角尺的合格性;
2.工作要求:每完成一个子任务的同时,填写任务书。
教学
准备
零件测量实验室,测量工具箱(包括钢直尺、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等长度测量工具)。
教学
资源
长度测量课件、被测零件——直角尺样品,任务书、指导书。
教学
组织
将全班分成24个学习小组。
实施阶段:一般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环节来设计,各环节可进行适当整合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
教师
活动
引导
检查
5’
交流
评价
学生对完成工作任务的表现进行自评和互评,各小组进行总结、考核及评估,教师做出最后评价。
小组合作
引导
自评、互评
3’
7S
工作
1.做好量具的整理、整顿、清洁工作;
2.做好工件的整理、整顿、清洁工作;
3.做好实训检测现场的整理、清洁工作。
协作
学习
引导
整理
5’
课题
总结
1.会使用直尺、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等通用量具测量零件的长度尺寸;
组织、主持
发言,提出本组方案
5’
实施
实施
子任务一:直角尺的长度尺寸
问:该直角尺的长度尺寸有哪些?它们的极限尺寸分别为多少?
答:内直角槽4mm两个——没有尺寸偏差; ——最大极限值20.02,最小极限值19.97; ——最大极限值20.03,最小极限值19.96; ——最大极限值70.08,最小极限值69.92; ——最大极限尺寸100.1,最小极限值99.9。(任务书活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