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动物病理学第二章疾病论
执兽考试病理学必背考点
![执兽考试病理学必背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9e7bb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4.png)
执兽考试病理学必背考点
摘要:
一、病理学基本概念
- 定义: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 重要性:兽医诊断与治疗的基础
二、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
- 外界因素:感染、创伤、营养不良等
- 内部因素:遗传、免疫、代谢紊乱等
三、病理学常见表现
- 炎症:充血、渗出、增生等
- 肿瘤:良性、恶性、转移等
-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肾炎等
四、病理学诊断方法
- 临床检查:视、触、叩、听等
- 实验室检查:血液、组织、影像等
五、病理学防治策略
- 预防:疫苗接种、健康饲养等
- 治疗:药物、手术、化疗等
正文: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对于兽医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疾病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外界因素如感染、创伤、营养不良
等,以及内部因素如遗传、免疫、代谢紊乱等。
病理学常见表现包括炎症、肿瘤、代谢性疾病等。
炎症是疾病最常见的表现,主要特征是充血、渗出、增生等。
肿瘤是另一种常见的病理表现,可分为良性、恶性和转移性。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等,也是病理学研究的重点。
病理学诊断方法包括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临床检查主要包括视、触、叩、听等,以发现动物的异常表现。
实验室检查则包括血液、组织、影像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针对病理学表现,兽医可以采取多种防治策略。
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健康饲养等,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化疗等,以减轻疾病对动物的影响。
中职《动物病理》
![中职《动物病理》](https://img.taocdn.com/s3/m/a16133e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6.png)
中职《动物病理》
《动物病理》是中等职业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疾病概论、血液循环障碍、水肿、脱水与酸中毒、缺氧、组织细胞损伤与代偿修复、炎症、发热、黄疸、肿瘤、动物尸体剖检、主要器官病理等动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能,以病理解剖及眼观病变为主。
该教材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图文并茂,内容兼具动物病理理论基础、实训指导及主要眼观病理变化图谱的多种功能。
各章备有学习目标、多种形式的复习思考题,有助于学生进行自学和课外预习、复习及掌握学习要点。
学习《动物病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动物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能,掌握病理解剖和眼观病变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畜牧兽医、兽医等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动物传染病(1)【优选文档】
![第一章--动物传染病(1)【优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0a7248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a.png)
按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来源(láiyuán)分类
且最后以死亡为告终。 但该病的特征性症状仍不明显。
但该病的特征性症状仍不明显。
帮助判断感染时间并查找感染来源和传播方式;
➢ 常见的慢发病毒感染有牛海绵状脑病、绵羊痒 全身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通过血流或淋巴循环扩散到全身各处,并引起全身性症状则称为(chēnɡ wéi)全身感
第八页,共二十八页。
第二节 感染 的类型 (gǎnrǎn)
第九页,共二十八页。
按感染(gǎnrǎn)动物的临床表现分为
▪ 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 顿挫型:开始症状较轻,特征症状未见出 犬传染病
猫传染病
传染病耐过动物可获得特异性的免疫力。
如果该病并不引起病畜的大批死亡,可称为良性感染。
现即行恢复 者称为一过型(或消散型) 确定传染病封锁和解除封锁的时间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对动物的隔离观察时间;
机体的防御屏障,通过血流或淋巴循环扩 散到全身各处,并引起全身性症状则称为 (chēnɡ wéi)全身感染。全身感染的表现形式主要 包括:菌血症、病毒血症、毒血症、败血 症、脓毒症和脓毒败血症等。
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
按病程 的长短分类 (bìngchéng)
▪ 最急性 感染 (jíxìng)
▪ 急性感染 ▪ 亚急性感染 ▪ 慢性感染感染
染。
病、梅迪-维斯纳病、山羊关节炎-脑炎和克雅病 第十六页,共二十八页。
在人工发病的易感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出与原来接种物相同的微生物。
等。 第二章 动物传染病综合防制措施
第二十七页,共二十八页。 B类疾病(list B)是指在国内对社会经济或公共卫生具有明显的影响,并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具有很大影响的传染病或寄生虫病。
动物病理学-疾病概论
![动物病理学-疾病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00164068312b3169a451a4fd.png)
国际组织标准 由世界卫生组织建立的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规定死亡标准为: 1、对环境失去一切反应; 2、完全没有反射和肌张力; 3、停止自主呼吸; 4、动脉压陡降; 5、脑电图平直。 中国标准 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 先决条件包括:昏迷原因明确,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诊断标准:深昏迷,脑干反射全部消失,无自主呼吸。以上必须全部具备。 确认试验:脑电图平直,经颅脑多普勒超声呈脑死亡图形,体感诱发电位 p十四以上波形消失。此三项中必须有一项阳性。 脑死亡观察时间:首次确诊后,观察12小时无变化,方可确认为脑死亡。
5.特异性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二)种属、年龄和性别
第三节 疾病发生、发展的 一般规律与基本机制
—发病学
一、疾病发生发展一பைடு நூலகம்规律
(一)疾病过程中损害与抗损害的斗争 (二)疾病过程中的因果交替规律 (三)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四)疾病过程中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关系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二、内源性致病因素
加速或延缓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叫条件,促进 疾病发生的叫诱因。
(一)防御免疫功能降低 1.屏障功能
(1)外部屏障结构破坏及机能障碍 皮肤 ,黏膜
(2)内部屏障结构破坏及机能障碍 淋巴结 ,生理屏障
2.吞噬和杀灭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白细胞
3.解毒功能 肝,肾
4.排泄功能 消化道,呼吸道
疾病名称 甘露糖苷积累症(牛) 谷胱苷肽缺乏症(羊) 白化病(牛) 先天性溶血性贫血(犬) Ⅰ型糖原积累症(牛、猫) Ⅱ型糖原积累症(羊、犬) 神经鞘磷脂病(猫) GM1型神经节苷酯病(牛) GM2型神经节苷酯病(犬) 半乳糖血症(哺乳动物) 黄嘌呤症(哺乳动物)
兽医病理学
![兽医病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45ac626ba98271fe910ef9af.png)
第一章疾病的概念第一节概念一、疾病概念健康: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各器官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维持着正常的协调关系而机体与变化着的外界环境也保持着相对平衡。
即内外平衡。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这种良好状态有赖于机体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有赖于褚多调节系统对内环境稳定的维持。
故健康的动物应具备有强壮的身体素质,健全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稳态(homeostasis)是正常机体在多种调节机制作用下,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各组织细胞及整体的功能与代谢保持相对稳定,称为稳态(自稳)。
稳态包括机体内部的稳定(内环境的稳定)和机体与外界环境关系的稳定(机体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
调节机制:神经-体液的调节,使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细胞之间的活动相互协调,得以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
疾病概念(concept of disease)是关于疾病本质认识的概括。
它随人类对疾病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疾病本身的发展变化而有所变化。
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的机体稳态破坏和代谢、机能、结构的损伤,是机体通过抗损伤反应与致病因子及损伤作斗争的生命过程。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
总之,疾病是机体与外界致病因素互相作用而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生产力下降。
症状是疾病所引起的患病动物主观感觉异常。
体征是兽医通过各种检查方法在患病动物机体上发现的客观存在的异常。
社会行为异常是患病动物(患者)有目的的(语言和)行为发生异常。
衰老(senescence)是生物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退行性变化的总和,表现为机体机能活动的进行性下降,机体维持内环境恒定的适应能力逐渐降低。
《动物病理》疾病概论
![《动物病理》疾病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ae46ff6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0.png)
在全球化的今天,公共卫生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各种传染病和新型病毒的爆发,如SARS、禽流感、新冠病 毒等,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加强 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THANKS.
《动物病理》疾病概论
contents
目录
• 疾病概述 • 疾病的病理过程 • 疾病诊断与防治 • 疾病对动物生产的影响 • 疾病与人类健康
疾病概述
01
疾病定义
01 02
疾病定义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因病因作用而发生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 并由此引起的机体一系列形态、生理、生化和功能的变化,最终导致生 命活动紊乱的一种状态。
繁殖能力下降
患病动物繁殖能力下降, 可能引起繁殖障碍。
饲料转化率降低
疾病影响动物对饲料的消 化吸收,降低饲料转化率。
死亡率的增加接死亡
如畜禽应激、营养缺乏等 导致的死亡。
淘汰率增加
患病动物通常会被提前淘 汰,增加淘汰率。
对动物福利的影响
生理健康受损
疼痛和不适
控制传染源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疾病的传染源,如消灭 病原体、隔离患病动物等。
提高动物免疫力
通过科学饲养和保健措施,提高动物抵抗疾 病的能力。
切断传播途径
采取消毒、杀虫、灭鼠等措施,切断疾病的 传播途径。
疾病对动物生产的影
04
响
生产性能下降
01
02
03
生长速度减慢
疾病会导致动物生长速度 减慢,影响养殖经济效益。
组织损伤与修复
总结词
组织损伤与修复是指机体在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因素的损伤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 反应来修复受损组织的过程。
兽医病理学课程概述
![兽医病理学课程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22dcd7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f.png)
兽医病理学是一门研究动物疾病的基础学科,主要涉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兽医病理学课程进行概述。
一、兽医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学科,在现代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兽医病理学作为病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
了解兽医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学科。
二、兽医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兽医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疾病的定义、分类、发生和发展、病理变化及其机制、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其中,病理变化及其机制是兽医病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了解疾病本质和治疗原理的基础。
三、兽医病理学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兽医病理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兽医人才,能够熟练掌握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兽医病理学的教学要求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应掌握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发生和发展、病理变化及其机制、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2. 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独立进行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团队意识:学生应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与其他专业人员协作,共同解决动物疾病问题。
四、兽医病理学的教学方法兽医病理学的教学方法应以理论课、实验课、临床实习等为主要形式。
其中,理论课主要讲授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发生和发展、病理变化及其机制、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实验课主要进行实验操作和病理标本的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疾病本质和治疗原理的理解;临床实习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兽医病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兽医病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未来,兽医病理学将更加注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探索新型诊断和治疗技术,提高动物健康水平,保障人类食品安全。
国家开放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章节自测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13063389eb172dec63b72b.png)
国家开放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章节自测参考答案第一章疾病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健康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1.体格健全2.不生病3.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4.社会适应力的完全良好状态5.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2.疾病是指()。
A.机体有不适感B.细胞受损的表现C.机体对内外环境协调功能异常D.劳动力下降和丧失E.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3.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
A.疾病的条件B.疾病的原因C.疾病的危险因素D.疾病的诱因E.疾病的外因4.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的是()。
A.病毒B.细菌C.四氯化碳D.立克次体E.疟原虫5.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
A.病因的数量与强度B.存在的诱因C.机体的抵抗力D.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6.死亡的概念是指()。
A.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B.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终止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D.脑干以上处于深度抑制状态E.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7.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
A.植物人状态B.濒死状态C.脑死亡D.生物学死亡E.临床死亡8.脑死亡的判定标准不包括()。
A.心跳停止B.自主呼吸停止C.颅神经反射消失D.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E.瞳孔散大或固定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一、单项选择题1.支气管黏膜上皮由原来的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是指()。
A.增生B.再生C.化生D.萎缩E.肥大2.从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转变成另一种成熟的细胞类型的过程称为()。
A.增生B.化生C.间变D.不典型增生E.肿瘤性增生4.萎缩是指()。
A.器官、组织的体积变小B.组织细胞变小C.组织的细胞减少D.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变小E.间质纤维细胞增多1.最易导致脑萎缩的因素是()。
A.颅内压升高B.脑膜刺激征C.脑脓肿D.脑动脉粥样硬化E.颈内动脉栓塞5.患者,男,68岁,患高血压病20年,临床叩诊心界大,心肌最可能出现的病变是()。
动物病理学绪论和疾病概论
![动物病理学绪论和疾病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5605ef00066f5335b812192.png)
整理课件
5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和近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如分子生物学和遗传 学、免疫学等),在病理学方面出现了不少边缘科学和新的科学 分支。
细胞病理学 (cellular pathology). 超微病理学 (ultrastractural pathology). 免疫病理学 (immuno- pathology). 分子病理学 (molecular pathology)、 环境病理学 (envirenmental pathology )、 遗传病理学 (genetic pathology) 定量病理学 (quantitative pathology ) 时间病理学(time pothoiogy)等。
子结构改变
宏观→→→→→→→→微观
简单→→→→→→→→复杂
1、 研究手段、方法和技术→→快速、准确、精细
→→超微病理学、分子病理学大发展
2、研究思路上→→“三结合”多学科融合.渗透
→→大病理
整理课件
17
病理学发展(Advance in Pathology)
VMirocrhgoawgni ((GItearlmiaann,1, 618828-21-7179102DDCC) )
可见,病理学作为基础理论,主要任务是认识疾病本质,在医学中的
地位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整理课件
9
临床课
基础课
整理课件
10
绪论
2、病理学(诊断)在医学诊断中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一级诊 断。
病理诊断是直接观察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病变特征而
做出的疾病诊断,因而它比临床上的其他诊断如根据病史、
症状和体征等做出的分析性诊断,比用超声波,X射线、CT、核磁共振等做出 影象诊断等,都更具有直观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动物疾病概论—病因学(动物病理学课件)
![动物疾病概论—病因学(动物病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5e380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a.png)
醇、氯仿、乙醚、 有机 有机磷、有机氯 毒物
动植物 毒物
外源 性毒 物
植物中的生物碱、氰甙、含硝酸较多的饲 料饲草加工储存不当;蛇毒、蜂毒、尸毒
工业 工业三废,废气 毒物 、废水、废渣 药使 痢菌净中毒、磺 用不 物当 胺类药物中毒等
内源性毒物
滞留性自体中毒
组织性自体中毒
动物排泄障 碍→尿酸盐 ,胆酸盐蓄
•无机毒物; •有机毒物; •动植物毒性物质; •来自体内的毒性产物等; •某些药物使用不当也会引起疾病
•不仅在疾病发生的最初阶段,往往在疾 病的发展过程中继续发挥作用;
•某些化学物质对机体的组织、器官多有 一定的选择性损害作用。
温度、电流、光、电离辐射、大气 压的改变、噪音和机械力等。
•致病作用与其强度、作用部位和持续时 间有关;
疾病的原因
疾病的原因
“百病之生各有其因,因有所感,各显其 症”“若疗病,先察其源,先候其机”
疾病的 原因
外因 内因 诱因(条件)
1 生物性致病因素 2 化学性致病因素 3 物理性致病因素
4 其它因素-营养因素
生物性致病因素
生物性致病因素
数量多,危害大
病原
病原微 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霉菌
老年:易得病 ,且不易恢复
成年:抵抗力 强,不易得病
牛、鸡 白血病
雌性>雄性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母ici犬ng:e子lit.宫Lo蓄re脓m
ip 老年犬
公犬:肛周腺瘤
个体反应性
个体不同,营养状况、抵抗力不同,反应性不同。
饲料中蛋白 质、维生素
04常蓄积一定量后才 引起发病
病理学 各章练习题(基础知识)
![病理学 各章练习题(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0c34799b9d528ea81c779a0.png)
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1.病理学2.病理解剖学3.病理生理学4.活体组织检查5.免疫组织化学二、填空题:1.病理学研究的是。
2.病理学着重从和的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3.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4.病理学是研究和的桥梁。
三、选择题:1.在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中都适用的重要方法是A、尸体解剖B、活体组织检查C、动物实验D、细胞学检查2.着重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是A、病理生理学B、病理解剖学C、分子病理学D、免疫病理学3.着重从功能代谢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是A、病理生理学B、病理解剖学C、实验病理学D、免疫病理学4.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A、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B、研究疾病的防治理论C、研究疾病的代谢变化D、研究疾病的功能变化5.学习病理学的主要方法是A、学好理论B、重视实践C、理论联系实践D、记忆为主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病理学的研究内容A、病因和发病机制B、病理变化C、经过和转归D、诊断治疗7.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应包括哪项A、肉眼观察B、尸体解剖C、活体组织检查D、脱落细胞学检查8.病理学对病变标本的观察方法不包括哪项A、肉眼观察B、显微镜观察C、细胞学观察D、动物实验9.病理学最主要的研究内容是A.病因学B.发病学C.病理变化D.病理临床联系E.转归10.病理学的医学地位不包括A.基础学科B.桥梁学科C.医技学科D.临床学科E.诊断学科11.病理学重点研究A.形态、功能、代谢变化B.功能、代谢变化C.病理变化D.病理学变化E.解剖学变化12.病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A.尸检B.活检C.细胞学检查D.动物实验E.免疫组化检查13.确诊肿瘤最常用的病理学研究方法是A.尸检B.活检C.细胞学检查D.动物实验E.免疫组化检查四、简答题:1、病理学的任务是什么?2、什么叫尸体解剖?五、论述题:1.在病理学学习中每讲完一种或一类病变时,通过复习,应向自己提出哪些问题?第二章健康与疾病一、名词解释1.健康2.疾病3.完全恢复健康4.不完全恢复健康5.脑死亡二、填空1.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____和____的科学。
《动物病理学》PPT课件
![《动物病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3160f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3.png)
四、简介兽医病理学的发展简史和展望
超微病理学(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 )以电子显 微镜为基础)
新的交叉学科如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 遗传病理学genetic pathology,免疫病理学 immunopathology,定量病理学quantitative pathology 等。
第五页,共24页。
病理学发展和分支
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物化学
病理解剖学
免疫病理学 分子病理学 量子病理学 遗传病理学 超微病理学 临床病理学 环境病理学
第六页,共24页。
动物生物化学 病理学 动物生理学 动物微生物学
动物免疫学
临床医学
兽医内科学 兽医外科学
病理学(Pathology)
什么叫病理学 ? 绪论
关于动物疾病理论的一门基础医学,研究动物疾病的因果 联系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阐明疾病本质;从而预防诊断治 疗动物疾病的提供理论依据。
第四页,共24页。
一、动物病理学简介
动物病理学(Pathology)
病理解剖学 病理生理学 本书分为
病理学总论(即普通病理学General pathology), 病理学各论(即系统病理学(systemic pathology)、尸体剖检(Autopsy)
识检查死亡畜禽尸体的各种变化,来研究疾病 发生、发展的规律。
第九页,共24页。
研究方法及材料来源
2.活体组织检查( biopsy): 局部切取、钳取、吸取、搔刮、摘取等手术方 法获得病料。
3.细胞学检查(cytology): 采集病变处细胞图片染色检查。如生殖道、消 化道黏膜检查、自然分泌物、渗出物检查
动物病理学 (2.1)--疾病概论
![动物病理学 (2.1)--疾病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08bff5b171fe910ef02df80e.png)
1 、诱发因素( precipitating factor )
能够促进和加强某一疾病原因作用的条件因素 称简称诱因。如感染、心律失常、妊娠、分娩等 作为心力衰竭的诱因,可进一步降低心功能。
Hale Waihona Puke 一、疾病概念及基本特征(一)疾病( disease , illness ) 是一定条件下病因与机体互作引起机体自 稳调节紊乱后表现出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异常 生命活动。 疾病状态下的机体出现各种机能、代谢、形 态结构的异常变化,并伴随有相应的症状、体 症和行为异常。
What is disease?
包括免疫机能障碍 : 如抗体生成不 足﹑细胞免疫缺陷等 和免疫反应异常。 4 、遗传因素( congenital factors )
遗传物质的改变可以直接引起遗传性疾病 : 如遗传性代 谢病,遗传性畸形等。
5 、心理因素 ( 主要指人 )
( 二 ) 疾病发生的条件( Conditions of disease )
是动物疾病的重要特征。
分子疾病观 : 疾病是某一层次或各层次形态和功能(包括其物质基础 ——代谢)的异常,归根结蒂是某些特定蛋白质结构或 功能的变异,而这些蛋白质又是细胞核中相应基因借助 细胞受体和胞中信号转导接收信号后作出应答(表达) 的产物。
基因病 : 基因及其调控正常与否实质上是决定机体健康或疾病的 基础 . 基因在有序调控机制下的表达是机体健康的前提,人和 动物细胞应答异常以及很多疾病的重要分子基础是该机 制的失调。
2. 自然条件
包括季节气候 . 地理位置等 . 虽不能直接引发疾病,但影响 疾病的发生 . 如夏季多发消化系统疾病;冬季多发呼吸系 统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其他
主要指饲养管理,环境因素如过 敏原(花粉)、应激原(长途运输、 拥挤)等。
特点:
多群发
继发其他因素致病
二 内因
指引起动物疾病的内在性因素。
主要包括:
机体的防御能力 机体的适应能力 机体的体质
机体防御能力 如屏障结构:皮肤、粘膜、淋巴
机体适应能力 如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等
机体本身的体质*
(1)内分泌腺活动改变
举例: 应激(强烈刺激)
机体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糖皮质激素的分泌、HSP、AP (猪应激综合征)
(2)体液的质和量发生改变
某些致病因子,或病理产物,可通过改变 体液(血液、组织液、细胞液)的质或量致病。
举例:
大肠 杆菌 感染
腹泻
细菌代谢 产物吸收
脱水 酸中毒
4、分子机制(Molecular mechanism)
特点:
有一定的潜伏期; 对动物的影响与其结构有关; 对动物的影响与其性质有关; 通常会导致机能障碍和结构的变化。
4 生物性致病因素
主要指侵犯动物的某些生物如 细菌、病毒、寄生虫的作用。
链 球 菌
特点:
对组织的作用有一定的选择性;
可在机体内繁殖、产毒;
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特异性;
可随分泌物、排泄物排出体外, 因而富有传染性。
注意的问题:
健康与疾病虽是对立的概念,但没有 病不等于健康;(Sub-health: a
transitional state from health to disease )
从健康到疾病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健康的评判标准包括三方面即身体、 心理以及社会能力等,后两者对人类 更为重要。
二 疾病(disease)
特点:
❖ 对组织作用无选择性; ❖ 无潜伏期和前驱期; ❖ 有明显的组织损伤-外伤; ❖ 机械力强度、性质决定损伤的性质。
3 化学性致病因素
主要是指天然的、人工合成的、无 机和有机的化学物质。分下列几种:
1)生物性毒素
2)化学性毒物 3)环境污染物
包括动物性毒素、植物性毒 素、细菌毒素、真菌毒素等。 包括药物、微量元素等 主要是“三废” (汞、铅、 氟等) 、农药、灭鼠药
是动物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的
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在此过程中, 机体表现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的变 化,机体稳态破坏,动物的生产能力下 降及经济价值降低。 (Abnormal life activity
generated by disorder of hemostasis control in the presence of pathogenic factors)
调节机能改变
(3)神经营养机能的改变
神经本身的营养机能发生改变,可 引起相应组织器官的一系列病变。
举例:
压迫性萎缩 废用性萎缩
3 通过体液因素的作用
某些致病因子,或病理产物,可通过 改变内分泌腺的机能,或引起各种体液成 分的质和量的改变,从而使机体内环境稳 态破坏,致机体发病,这又称体液机制 (Humoral mechanism)。
优选动物病理学 第二章疾病论
➢ 疾病的概念 ➢ 疾病发生的原因 ➢ 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 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第一节 疾病的概念
一 健康(health)
❖按照WHO提出的定义:健康不仅是 没有病,而且在身体上、心理上和 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a state of
complete well-being in terms of body, mental and social application)
如种属、年龄、性别等
三 条件( predisposing factors诱因)
条件(诱因):疾病发生中,在内 因、外因之间起媒介作用的因素。
❖ 社会条件如国家政策、防疫体系等
❖ 自然条件如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等
第三节 疾病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
和一般规律的科学,称为发病 学(pathogenesis)。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科 学,称为病因学(etiology)。
疾病原因分类及各自特点:
一 外因
指引起动物疾病的外源性因素。
主要分类: 物理性、机械性、 化学性、生物性、其他
1 物理性致病因素
如温度、电流、 辐射等
特点:
有较短的潜伏期 如温度; 有较为明显的组织损伤。
2 机械性致病因素
主要是机械力的作用如挫伤、创伤等
某些致病因子,或病理产物,可通 过遗传基因突变等导致酶、核酸等大分 子物质结构、功能发生变化,继而引起 动物发病。
例: 酶缺乏或活性改变
某些致病因子,或病理产物可使机体 内酶缺乏或受抑制而引起各种代谢障碍, 称为疾病发生的酶机制(Enzyme mechanism)。
举例:某些因酶缺乏所致的动物疾病
(1)外界致病因子或病理产物,作用 于机体的内、外感受器,通过神经 反射而引起发病。
举例:
刺激性气体
鼻粘膜
作反 射用性呼吸源自停(2)外界致病因子或病理产物, 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通过改变 其神经调节机能而引起发病。
脑炎病毒、狂犬病病毒等 外伤、感染、缺氧
中枢神经组织损伤
神经元功能丧失
其他器官系统 机能活动受限
常见的有:温度引起的烧伤、 冻伤,某些病原(猪瘟病毒)直接 损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
举例: 煤气中毒
煤气(CO) 气体交换
血液
与血红蛋白结合
Hbco
(樱桃红色并失去携带O2能力)
2 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
某些致病因子,或病理产 物,可通过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 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又称为神经 机制(Neural mechanism)。
疾病的特征
疾病是病因作用于动物机体的结果;
疾病过程中始终存在损伤与抗损伤 的斗争,斗争结果决定着疾病的发生 与发展过程;
疾病的发生,意味着机体内外环 境间的相对稳定状态被破坏;
生产能力下降及经济价值降低是动物 患病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
疾病的发生必须有一定的原因和 条件,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一 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
(Basic mechanisms)
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 外界因素是怎样使机体产生损伤?
➢ 机体如何抵抗损伤作用的(抗损伤)?
➢ 疾病发生后如何进一步发展的?
1 直接作用
外界致病因子对机体的组织产 生直接的损伤作用,从而导致疾病 的发生发展,故又称为组织机制 (Tissue-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