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青霉素安全使用指PPT课件

青霉素安全使用指PPT课件

04 青霉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 作用
与其他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协同作用
青霉素与某些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 头孢菌素类等具有协同作用,可增强 抗菌效果。
拮抗作用
青霉素与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抗 生素合用时,可能产生拮抗作用,降 低抗菌效果。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及注意事项
青霉素与抗凝药物如 华法林合用时,可能 增加出血风险。
1940年代,青霉素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
随着提纯和生产技术的提高,青霉素得以大规模生产并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青霉素的历史地位
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医学发现之一”,拯救了无数生命。
青霉素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对人体细胞无毒性
青霉素能够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过 程,导致细菌细胞破裂死亡。
青霉素对人体细胞无害,因此可以安 全地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02 青霉素的安全使用原则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青霉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 的各种感染,如肺炎、脑膜炎、 淋病、败血症等。
禁忌症
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有哮喘、 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及肾功能严重 损害者应慎用。
用药剂量与时间安排
用药剂量
根据感染类型、严重程度及患者年龄 、体重等因素,合理确定青霉素的用 药剂量。
青霉素与甲氨蝶呤等 抗肿瘤药物合用时, 可能增加毒性反应。
青霉素与口服避孕药 合用时,可能降低避 孕药的效果。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建议
在使用青霉素前,详细告知医生自身 的身体情况、药物过敏史等相关信息。
在使用青霉素期间,尽量避免使用其 他药物,特别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若需使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或 药师的建议。
时间安排
青霉素的用药时间一般根据病情而定 ,分为短期和长期用药。短期用药通 常为数天至一周,长期用药则需根据 病情调整。

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精品PPT课件

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精品PPT课件
青霉素类抗生素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抗生素(penicillins) 头孢类抗生素(cephalosporins) 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
青霉素类分子结构
青霉素的基本结构是由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
APA)及侧链 R-C- 组成。
O
噻唑环
侧链
S
CH 3
R CO NH HC6 HC5 1 2
16
不良反应
钠盐:大剂量钠盐致心力衰竭 钾盐:可引起局部疼痛,可以用0.25%利多卡因 溶液作为溶剂。静脉滴注钾盐时应防止高钾血症, 并且滴注速度不可过快。 普鲁卡因青霉素:大剂量快速释放可致头晕、头 痛。
17
良反应
过敏反应:发生率3%~6%,抗生素中最高。 一般过敏反应:药物热、药疹、溶血性贫血、粒
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并立即给病人 注射肾上腺素,并给予吸氧、应用升压药、肾上腺皮 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
19
注意事项
• 与头孢菌素交叉过敏(5%~7%) • 有哮喘、湿疹、荨麻疹、枯草热等过敏性疾病患者慎用。 • 对诊断存在干扰(如测尿糖) • 青霉素不稳定,最好用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溶解,严禁
6
分子结构
别名:苄青霉素,青霉素G,Penicillin G
7
抗菌机制
细菌细胞内膜上存在一系列的PBPS ,其中转肽酶 与青霉素β-内酰胺环的酰胺键共价结合,使转肽作用 不能进行,从而阻止粘肽的交叉连接,使细菌细胞壁 缺损,由于菌体内渗透压高,水分内渗,菌体膨胀、 破裂,在自溶酶激活影响下,细菌破裂溶解死亡。
咽炎、扁桃体炎、丹毒、蜂窝组织炎、猩红热和其他轻中度 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大剂量用于A组链球 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肺炎、关节炎、脑膜炎、心内膜炎。

青霉素 ppt课件

青霉素  ppt课件
5
青霉素衍生物
why:
青霉素性质不稳定,可降解为青霉噻唑酸和青霉烯酸。前 者还可聚合成青霉噻唑酸聚合物,此聚合物极易与多肽和 蛋白质结合成青霉噻唑酸蛋白,它为一种速发型的致敏原, 是青霉素产生过敏反应的最主要原因。
类型:
青霉素衍生物是指人工合成的,耐酸耐霉的药物,代表药 物有氨苄西林.苯唑西林.阿莫西林等
无菌水制成悬浮液,接入灭菌培养基 种子培养液
苯乙酸前体的培养基 中
通入无菌空气 搅拌 在27℃培养24~28h
通入无菌空气,搅拌, 在27℃下培养7天
注:在发酵过程中需补入苯乙酸前体及适量的培养基。
提取精制:青霉素发酵液 冷却,过滤 滤液萃p取H2机~内2用.5醋酸丁酯进行多级逆流萃取
丁酯萃取液
转入pH7.0~7.2的缓冲液中 转入丁酯中
7
苯唑青霉素
对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对各种链球菌及不产青霉素酶 的葡萄球菌抗菌活性则逊于青霉素G。苯唑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而发挥杀菌作用。
8
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
抗菌谱及抗菌活性与氨苄西林基本相同,但杀菌作用较后者强而迅 速,但不能用于脑膜炎的治疗。本品耐酸,在胃肠道吸收好,且不 受食物影响.
9
青霉素 Penicillin
1
来源
1928年 亚历山大·弗莱明(1881年—1955年),英国细菌学家,生物化学家,微生物 学家 金黄色球菌中的青霉菌 青霉烷能抑制病菌细胞种发酵:产黄青霉 菌
接种于固体培养基 25℃培养7~10天
青霉菌孢子培养物 接种到已灭菌的含有
6
氨苄青霉素
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对青霉素敏感的细菌效力较低,对草绿色链球菌 的抗菌作用与青霉素相仿或略强。对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和放线菌其 效能基本和青霉素相同。对肠球菌及李司忒菌的作用则优于苄青霉素。 对耐药葡萄球菌及其它能产生青霉素酶的细菌均无抗菌作用。对革兰阴 性菌有效,但易产生耐药性。本品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系统、呼 吸系统、胆道、肠道感染以及脑膜炎、心内膜炎等。主要用于伤寒、副 伤寒的治疗;也用于泌尿道、呼吸道感染。

青霉素解读PPT演示课件

青霉素解读PPT演示课件
02
青霉素对放线菌、淋球菌、脑膜 炎球菌、流感杆菌等也有一定的 抗菌作用。
青霉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敏感
指病原微生物对药物反应敏感, 用药后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耐药
指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产生了抵抗 力,使药物不能有效地治疗疾病 。
03 青霉素的生产过程
青霉素的生产流程
青霉素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菌种选育、 发酵培养、提取精制等步骤。
04 青霉素的临床应用
青霉素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急性扁桃体炎
皮肤软组织感染
青霉素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首选药 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 到杀菌效果。
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很好的抗 菌作用,适用于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 疗。
肺炎
对于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青霉 素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快速控制病 情。
总结词
优化青霉素的生产工艺和降低成本对于提高药物可及性和推动其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生产技术改进包括提高发酵效率、简化提取和纯化过程、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等。通过 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可以降低青霉素的生产成本,使其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此外,技术转让和市场拓展也是实现青霉素普及的重要途径。
青霉素在特殊疾病中的应用
风湿热
风湿热患者使用青霉素可以预防 链球菌感染,降低风湿热的复发
率。
梅毒
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能 够破坏梅毒螺旋体的细胞壁,使其 死亡。
淋病
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青霉素能够有效杀死淋球菌,治愈 淋病。
青霉素的联合用药
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使用
01
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增强抗菌效果,扩大
反应。

《青霉素的作用》课件

《青霉素的作用》课件

04
未来展望
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日益严重 ,新型青霉素的研究和开发将 更加重要。未来将会有更多新 型青霉素问世,为临床治疗提
供更多选择。
05
总结与展望
青霉素的重要地位与贡献
03
拯救了无数生命
推动医学进步
改变医疗模式
青霉素的发现和应用,使得许多由细菌感 染引起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拯救了 无数生命。
新型青霉素的研发
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者不断开发 出新型青霉素,如广谱青霉素、耐 酶青霉素等。
新型青霉素的药理特性
抗菌谱
新型青霉素具有更广泛的抗菌谱,能够 治疗更多种类的细菌。
耐药性
新型青霉素对一些常见的耐药细菌有效 ,降低了耐药性的问题。
药效
新型青霉素具有更高的药效,能够更有 效地杀死细菌。
副作用
新型青霉素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使用更 加安全。
新型青霉素的临床应用前景
01
感染性疾病治疗
新型青霉素在治疗各种感染性 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尤其 在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方面效果
显著。
02
预防感染
新型青霉素也可用于预防术后 感染、新生儿感染等,降低感
染风险。
03
联合治疗
新型青霉素可以与其他抗生素 联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03
青霉素的副作用与防治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类型与症状
01
类型
过敏性休克、皮疹、荨麻疹、 血管性水肿、关节痛、发热等

呼吸困难、胸闷、心悸、喉头水 肿、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
02
症状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
01
询问过敏史
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 史,对青霉素过敏者禁止使用

青霉素PPT课件

青霉素PPT课件
3
二、抗菌作用机制
(1)通过竞争性抑制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s) →→细胞壁的粘肽合成受阻→→细菌细胞壁缺损→→大量 的水分涌进细菌体内→→细菌肿胀、破裂、死亡。[1] (2)触发自溶酶活性,使细菌溶解。
4
三、分类及特点
(一)天然青霉素 (二)半合成青霉素
5
(一)天然青霉素
由青霉菌培养液提取获得,主要含有X、F、G、K 双氢F等,其中以青霉素G性质较稳定,作用最强, 低毒价廉,可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2]。
6
青霉素G(苄青霉素)
1.药理特性:繁殖期杀菌药 2.抗菌作用:主要用于G+菌、G-球菌、螺旋 体,放线菌感染,对G-杆菌不敏感。 3.作用特点:不耐酸、不耐酶、窄谱
7
药物相互作用
1.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可干扰青 霉素的活性,故本品不宜与这些药物合用。 2.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和磺胺 药减少青霉素的肾小管分泌而延长青霉素的血清 半衰期。青霉素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3.青霉素与重金属,特别是铜、锌、汞呈配伍禁 忌。
抗菌活性强,对耐羧 苄西林和庆大霉素的 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
抗菌作用。
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大 肠埃希菌感染。
低毒、抗菌谱广、抗 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大 菌作用强,对铜绿假 肠埃希菌及其他肠杆菌 单胞菌等大多数革兰 科细菌的感染及败血症。 阴性菌、革兰阳性球 菌、厌氧菌均有作用。
24
5.作用于G-菌的青霉素类 替莫西林
19
3.广谱青霉素类 氨苄西林 (ampicillin) 匹氨西林(pivampicillin) 阿莫西林 (amoxycillin)
特点: 耐酸,可口服 不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感染无效 对G-杆菌有效,可用于伤寒、副伤寒、百日

青霉素的历史PPT课件

青霉素的历史PPT课件
18
(三)非典型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可扩大抗菌 谱,增强抗菌作用;
常用药物商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氨苄西林舒巴坦等。
19
代表药物介绍
20
青霉素钠 (Benzylpenicillin Sodium)
• 【别名】苄基青霉素钠盐、苄青霉素钠、 青霉素G钠。
• 【贮藏】原料严封,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注射剂密闭,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22
• 【作用与用途】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 成而发挥杀菌作用。
• 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 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
• 对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 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牛型放线菌、 念珠状链杆菌、李斯特菌、钩端螺旋体 和梅毒螺旋体敏感。
• 第三代: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开发,抗
菌谱更广,抗菌活性强,对G-(包括铜
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抗菌活性甚 强,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多数可通 过血脑屏障,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脑膜 炎,几乎无肾毒性。
• 第四代:80年代中期后开发,抗菌活性 高,抗菌谱更广,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 定,对多数耐药菌株活性超过第三代, 基本无肾毒性。
• ④易致过敏,尤其是青霉素G可 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6
一、青霉素类
• (一)耐酸青霉素
• 青霉素V(苯氧甲青霉素):耐酸可 口服,不耐酶,抗菌作用不及青霉 素G,用于轻度感染,如青霉素V钾 片(胶囊)。
7
• (二)耐酶青霉素 • ①耐酸,口服吸收好。 • ②耐酶,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高,对
耐药金葡菌有效,用于耐药金葡菌感 染。 • 如注射用苯唑西林钠、氟氯西林钠胶 囊、注射用萘夫西林钠。

青霉素类药物PPT课件

青霉素类药物PPT课件

5/11/2019
.
16
用法用量
青霉素由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1.成人:肌内注射,一日80万~200万单位,分3~4次给药;静脉滴注: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 分2~4次给药。 2.小儿:肌内注射,按体重2.5万单位/kg,每12小时给药1次;静脉滴注:每日按体重5万~20万 /kg,分2~4次给药。 3.新生儿(足月产):每次按体重5万单位/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出生第一周每12小时 1次,一周以上者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每6小时1次。 4.早产儿:每次按体重3万单位/kg,出生第一周每12小时1次,2~4周者每8小时1次;以后每6小 时1次。 5.肾功能减退者: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者使用常规剂量不需减量,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延长给药 间隔或调整剂量。当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50ml/分时,给药间期自8小时延长至8~12小时或给药 间期不变、剂量减少25%;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时,给药间期延长至12~18小时或每次剂 量减至正常剂量的25%~50%而给药间期不变。 6.肌内注射时,每50万单位青霉素钠溶解于1ml灭菌注射用水,超过50万单位则需加灭菌注射用 水2ml,不应以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剂;静脉滴注时给药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50万单位,以免发生中 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5/11/2019
.
18
禁忌症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5/11/2019
.
19
注意事项
1.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皮试液为每1ml含 500单位青霉素,皮内注射0.05~0.1ml,经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呈阳性反应 者禁用。必须使用者脱敏后应用,应随时作好过敏反应的急救准备。

青霉素ppt课件

青霉素ppt课件

抗菌药作用机制*(重点,考点)
•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 增加胞浆膜通透性 • 抑制蛋白质合成 • 抑制核酸的复制
和修复 抗叶酸代谢 抑制DNA合成 抑制RNA合成
细菌耐药性*(要点)
1.产生灭活酶:产生多种多样灭活酶,改变药物的结构。 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产生β-内酰胺酶 细菌对氨基苷类耐药:产生钝化酶
12. 青霉素不宜与抑菌药四环素、氯霉素和大环内酯 类的原因
青霉素属于繁殖期杀菌剂,而
抑菌药阻碍细菌繁殖,使青霉 素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拮抗 。
06:39
半合成青霉素
1.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耐酸、不耐酶,广谱抗菌
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奥 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 ,
格门汀
减轻耐药性产生
3.哌拉西林
既对革兰阳性、阴性菌有较好作用,又具有抗铜 绿单胞菌作用的抗生素是 CD
A.氨苄西林 B.苯唑西林 C.羧苄西林 D.哌拉西林 E.阿莫西林
X型题
抗菌谱广的青霉素是 ACD A.羧苄西林 B.苯唑西林 C.氨苄西林 D.哌拉西林 E.青霉素V
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 ,减轻耐药性产生
青霉素类内容(小结)
细目
要点
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分类和作用特点 典型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用药监护 常用药品的临床应用
监护要点
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 苄星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适应 症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和常用的剂型、规 格
青霉素类——典型不良反应
• 局部刺激 • 变态反应 休克 • 大剂量 青霉素脑病 • 其他 兴奋CSN 赫氏反应
青霉素——用药监护
l用药前必须询问过敏史 一问二试三观察四抢救(肾上腺素、激素)

《青霉素及头孢》课件

《青霉素及头孢》课件

在临床上,青霉素主要用于敏 感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肺 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中 耳炎、鼻窦炎等。
此外,青霉素也可用于预防某 些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感染,如 心脏搭桥手术、器官移植手术 等。
03
CATALOGUE
头孢菌素的种类和用途
第一代头孢菌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包括头孢噻吩、头孢唑啉等,具有广 谱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效果较好,但对革兰 氏阴性菌的作用较弱。
《青霉素及头孢 》ppt课件
目 录
• 青霉素的发现和历史 • 青霉素的种类和用途 • 头孢菌素的种类和用途 •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比较 •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临床应用 •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及防治
01
CATALOGUE
青霉素的发现和历史
青霉素的发现
青霉素的发现
由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于1928年发现,他注意 到青霉菌周围的细菌受到抑制,进一步研究后发现了青霉 素。
VS
头孢吡肟主要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尿路感染和败血症等,而头孢匹罗 则常用于治疗上、下呼吸道感染和败 血症等。
头孢菌素的用途
头孢菌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鼻窦炎、尿路感 染、皮肤感染和败血症等。
在使用头孢菌素时,应根据感染的具体病菌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按医嘱使用,避免出现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04
CATALOGUE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比较
抗菌谱比较
01
02
03
青霉素
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 如链球菌、肺炎球菌等, 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也有 一定作用。
头孢菌素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 阴性菌都有广泛抗菌作用 ,尤其对一些耐药菌株更 为有效。

最新文档青霉素G介绍ppt课件

最新文档青霉素G介绍ppt课件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总结
目的 难点 重点
全面了解青霉素G 理解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的原因 掌握青霉素的抗菌谱及临床 主要适应症; 掌握过敏性休克发生时如何急救 及如何有效地预防。
谢谢
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糖皮质激素、H1-受 体阻断剂等,以增强疗效,防止复发;
其它:补充血容量、升压、给氧、使用 人工呼吸机等。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过敏性休克
➢出 现 的 症 状 ➢产 生 的 原 因 ➢及 时 的 抢 救 ➢有 效 的 预 防
致敏原 (再次)
机体
Igபைடு நூலகம்(抗体)
+
肥大细胞、嗜硷性粒细胞
IgE-肥大细胞、IgE-嗜硷性粒胞
脱颗粒
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如组胺、缓激肽、SRS-A)
皮肤
呼吸道
(荨麻疹)(哮喘、 变
胃肠道
全身性
(恶心、呕吐、 (过敏性休克)
应性鼻炎) 腹痛、腹泻)
速发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中枢神经系统缺氧致昏迷、 抽搐等症
喉头水肿、肺水肿致呼吸 困难等症
血管扩张导致循环衰竭,出现: 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心律失常 等症

《青霉素》课件

《青霉素》课件


青霉素
青霉素的基本知识
• 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 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青霉素是 抗菌素的一种,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 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由青霉菌中提炼出的抗生素。青霉素 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 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头霉素类等。青霉素是很常用的抗菌药品。但每次使 用前必须做皮试,以防过敏。
青霉素的发展历史
橘子为什么会发产 生大量的青霉菌,不断地繁殖,导致 橘子发霉腐烂
青霉素的作用
•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主要是破坏细 菌的细胞壁还对衣原体,螺旋体等有 杀灭作用。但是使用前必须做过敏试 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过敏性休克
➢出 现 的 症 状 ➢产 生 的 原 因 ➢及 时 的 抢 救 ➢有 效 的 预 防
原因
内含不稳定的β-内酰胺环, 水溶液不稳定,可发生: 降解反应:生成青霉噻唑酸、
青霉烯酸等降解产物; 聚合反应:青霉素G或6-APA生成
高分子聚合物; 这些具有致敏性的反应产物 (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 成抗原,引起变态反应。
总结
目的 休克发生的原因 掌握青霉素的抗菌谱及临床 主要适应症; 掌握过敏性休克发生时如何急救 及如何有效地预防。
谢谢
青霉素G(Penicillin G)
青霉素历史 抗菌作用机制 抗菌谱 临床应用 体内过程 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出 现 的 症 状 ➢产 生 的 原 因 ➢及 时 的 抢 救 ➢有 效 的 预 防
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缺氧致昏迷、 抽搐等症
喉头水肿、肺水肿致呼吸 困难等症
血管扩张导致循环衰竭,出现: 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心律失常 等症
青霉素的抗菌谱
G-菌 G-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等; G-杆菌:百日咳杆菌;
致病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
青霉素G(Penicillin G)
青霉素历史 抗菌作用机制 抗菌谱 临床应用 体内过程 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
溶球咽脑球起放钩与素治草链引肺菌大血菌炎膜菌流线体抗合绿球起炎所叶疗性引、炎引行菌病毒用色菌的球致性:链起病 扁腥性髓梅破白感心肺中桃红脑膜伤染内炎耳体热脊炎毒风喉性膜、炎炎、 败血症等
致敏原 (初次)
致敏原 (再次)
机体
IgE(抗体)
+
肥大细胞、嗜硷性粒细胞
IgE-肥大细胞、IgE-嗜硷性粒胞
脱颗粒
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如组胺、缓激肽、SRS-A)
皮肤
呼吸道
(荨麻疹)(哮喘、 变
胃肠道
全身性
(恶心、呕吐、 (过敏性休克)
应性鼻炎) 腹痛、腹泻)
速发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
原因
内含不稳定的β-内酰胺环, 水溶液不稳定,可发生: 降解反应:生成青霉噻唑酸、
肾上腺素(adrenaline)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激动α、β- R,产生较强的α型、β型作用:
兴奋心脏;舒张冠脉; 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首选
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性介质。
抢救
停药; 皮下或肌内注射0.1% 肾上腺素 0.51.0mg,症状未明显缓解者每隔约30分钟 重复注射一次; 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糖皮质激素、H1-受 体阻断剂等,以增强疗效,防止复发; 其它:补充血容量、升压、给氧、使用人 工呼吸机等。
青霉烯酸等降解产物; 聚合反应:青霉素G或6-APA生成
高分子聚合物; 这些具有致敏性的反应产物 (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 成抗原,引起变态反应。
过敏性休克
➢出 现 的 症 状 ➢产 生 的 原 因 ➢及 时 的 抢 救 ➢有 效 的 预 防
抢救
停药; 皮下或肌内注射0.1% 肾上腺素 0.51.0mg,症状未明显缓解者每隔约30分钟 重复注射一次; 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糖皮质激素、H1-受 体阻断剂等,以增强疗效,防止复发; 其它:补充血容量、升压、给氧、使用人 工呼吸机等。
过敏性休克
➢出 现 的 症 状 ➢产 生 的 原 因 ➢及 时 的 抢 救 ➢有 效 的 预 防
预防:重在预防
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局部用药; 详细询问病史; 用药前必须皮试; 青霉素需现配现用;静脉给药选用适宜溶媒; 避免病人在饥饿状态时用药; 注射青霉素后必须至少观察30分钟; 必须备好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
青霉素G(Penicillin G)
青霉素历史 抗菌作用机制 抗菌谱 临床应用 体内过程 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
体内过程
吸收: 肌内注射吸收快且完全,0.5-1.0小时达 血药高峰浓度,并可维持4.0-6.0小时。 分布:青霉素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并 能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器官组织中包括炎 症时的脑脊液和房水中并达到有效浓度。 排泄:青霉素G几乎全部以原形经尿排泄。
临床首次使用地点 :美国
青霉素G(Penicillin G)
青霉素历史 抗菌作用机制 抗菌谱 临床应用 体内过程 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
抗菌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细菌细胞壁的功能 细菌细胞壁的基础成分——
胞壁粘肽(由N-乙酰葡萄糖 胺和与十肽相连的N-乙酰胞壁酸重 复交叉联结而成)。
青霉素 + PBPs
阻止N-乙酰
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十肽聚合
物的交叉联结
细菌细胞
壁的缺损
外界水分渗入菌体
细胞膨胀、变形 破裂溶解而死亡。
细胞
自溶酶的作用下
青霉素G(Penicillin G)
青霉素历史 抗菌作用机制 抗菌谱 临床应用 体内过程 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的抗菌谱
G+菌(革兰氏阳性菌) G+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草绿 色链球菌、不产酶金葡菌及多数表葡菌等; G+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等; G+厌氧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 难辨梭菌、乳酸杆菌等。
青霉素G(Penicillin G)
苏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青霉素G(Penicillin G)
青霉素历史 抗菌作用机制 抗菌谱 临床应用 体内过程 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历史
发现者: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
时 间:
1928年
命名时间: 1929年
临床前研究: 1939年, 钱恩、弗罗里
临床使用时间: 二战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