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配制
溶液配制步骤

溶液配制步骤
溶液配制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将某种固体试剂溶解
于一定量的溶剂中,制成所需要的浓度的溶液。
如果操作不当,可能
会造成实验结果偏差,严重时甚至会对实验人员造成危险。
以下是正
确的溶液配制步骤:
步骤一:准备固体试剂和溶剂。
固体试剂要称量准确,一般使用
敏感度达到0.0001克的天平。
溶剂要按照要求高纯,而且质量要保证。
步骤二:称取固体试剂。
取出所需重量的固体试剂,一般多采用
小瓶子或药勺。
步骤三:将固体试剂溶解在溶剂中。
将固体试剂加入容器中,
然后倒入溶剂并充分搅拌,直至固体完全溶解为止。
步骤四:控制溶液浓度。
按照实验要求,加入适量的溶剂,充分
溶解后即可制成所需浓度的溶液。
步骤五:过滤溶液。
将溶剂中的杂质(如杂质、固体等)滤掉,
以保证溶液的纯度。
步骤六:在标准体积瓶中溶解过滤好的溶液。
如果需要在实验中
使用的是一定体积的溶液,就需要将制好的溶液稀释至标准体积瓶中,然后充分摇匀,即可得到所需浓度和体积的溶液。
不同的实验要求制备的溶液操作时间和要求也不相同。
在操作过
程中要注意安全,佩戴实验服、手套等安全装置,确保操作区域通风
平顺,以及溶剂和固体试剂的储存及标签标注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
执行。
溶液配置

实验常用试剂配置1.铜标准贮备溶液:称取1.000±0.005g金属铜(纯度99.9%)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20ml1+1硝酸,加溶解后,加入10ml1-1硫酸并加热至冒白烟,冷却后,加水溶解并转入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缓。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铜。
2.铜标准溶液:吸取5.00ml铜标准贮备溶液于1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标线。
此溶液每毫升含5.0μg铜。
3.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0.2%(m/v)溶液:称取0.2克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三水合物(C5H10NS2Na •3H2O,或称铜试剂cupral)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用棕色玻璃瓶贮存,放于暗处可用两星期。
4.EDTA-柠檬酸铵-氨性溶液:取1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二水合物(Na-EDTA•2H2O)、2.5g柠檬酸铵[(NH4)3•C6H5O7],加入100ml水和200ml浓氨水中溶解,用水稀释至1L,加入少量0.2%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用四氯化碳萃取提纯。
4.1EDTA-柠檬酸铵溶液:将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二水合物(Na2-EDTA•2H2O)20g柠檬酸铵[(NH4)3•C6H5O7]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加入4滴甲酚红指示液,用1+1氨水调至PH=8~8.5(由黄色变为浅紫色),加入少量0.2%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用四氯化碳萃取提纯。
5.氯化铵-氢氧化铵缓冲溶液将70g氯化铵(NH4Cl)溶于适量水中,加入570ml浓氨水,用水稀释至1L。
6.甲酚红指示液0.4g/L:称取0.02克甲酚红(C21H18O5S)溶于50ml195%(v/v)乙醇中。
7.碘溶液C=0.05mol/L:称12.7g碘片,加到含有25g碘化钾+少量水中,研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8.丁二酮肟[(CH3)2C2(NOH)2]溶液5g/L:称取0.5g丁二酮肟溶解于50mL浓氨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9.丁二酮肟乙醇溶液,10g/L:称取1g丁二酮肟,溶解于100mL乙醇(3.4)中。
溶液配制学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溶液配制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托盘天平、量筒、滴定管等仪器进行溶液配制。
3. 了解溶液浓度的计算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溶液配制是将溶质溶解于溶剂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
本实验以配制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为例,介绍溶液配制的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托盘天平、量筒、滴定管、烧杯、玻璃棒、洗瓶、滤纸等。
2. 试剂:盐酸(分析纯)、蒸馏水、标准溶液(如0.1mol/L NaOH溶液)。
四、实验步骤1. 计算所需盐酸的物质的量:根据实验要求,计算所需盐酸的物质的量,即n (HCl)=C×V,其中C为溶液浓度,V为溶液体积。
2. 称量盐酸:使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所需盐酸的质量,注意称量过程中避免污染。
3. 溶解盐酸:将称量好的盐酸加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 定容:将溶解后的盐酸转移至量筒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用滴定管调整液面,使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5. 混匀:将量筒中的溶液摇匀,确保溶液浓度均匀。
6. 标准溶液的配制:按照相同的方法配制标准溶液,用于滴定实验。
五、实验数据记录1. 称量盐酸的质量:m(HCl)=X g2. 溶液体积:V(溶液)=Y mL3. 溶液浓度:C(溶液)=Z mol/L六、实验结果分析1. 计算溶液浓度:C(溶液)=m(HCl)/M(HCl)×1000/V(溶液),其中M (HCl)为盐酸的摩尔质量。
2. 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将实验测得的溶液浓度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七、实验总结1. 本实验通过溶液配制,掌握了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称量准确、溶解充分、定容精确,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误差,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不规范、仪器精度等因素造成的。
做溶液配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溶液配制实验目的:1. 熟悉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2. 掌握使用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进行溶液配制的技巧。
3. 了解溶液浓度、摩尔浓度等基本概念。
实验原理:溶液配制是指将溶质按照一定比例溶解在溶剂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浓度、摩尔浓度等表示。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准确称量溶质的质量、量取溶剂的体积,利用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子天平、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烧杯、玻璃棒、滴定管、洗瓶、滤纸等。
2. 试剂:氯化钠、蒸馏水、氢氧化钠、硫酸等。
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质量的溶质。
根据实验要求,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所需质量的溶质。
2. 量取一定体积的溶剂。
使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溶剂,倒入烧杯中。
3. 将溶质加入溶剂中。
将称量好的溶质小心地加入烧杯中的溶剂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 调整溶液体积。
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冲洗烧杯和玻璃棒,将冲洗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5. 定容。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处。
用滴定管滴加蒸馏水,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6. 摇匀。
将容量瓶盖紧,倒置几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
2. 结果分析:通过准确称量溶质的质量、量取溶剂的体积,以及使用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成功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
实验讨论:1. 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溶质粘附在容器壁上,影响溶液的浓度。
2. 使用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时,要确保准确读取刻度,避免读数误差。
3. 在定容过程中,要注意液面与刻度线相切,避免液面高于刻度线。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掌握了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溶液浓度、摩尔浓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细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人:____指导教师:____第2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配制溶液的方法有

配制溶液的方法有
配制溶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固体溶解法:将固体溶质加入到溶剂中,通过搅拌和加热使其溶解。
这是最常用的配制溶液的方法,比如将盐加入水中配制盐水。
2. 溶液稀释法:当需要调整溶液浓度时,可以通过溶液稀释的方法进行。
将已有的浓溶液取出一部分,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稀释,从而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3. 液体混合法:将两种或多种溶液混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混合前后的溶质浓度和容积,可以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这种方法常用于配制某些特定浓度的试剂液。
4. 稀酸稀碱稀化法:将浓度较高的酸、碱加入到大量的水中,通过稀化的方法得到所需浓度的酸碱溶液。
这种方法常用于配制实验室中的常用酸碱溶液。
5. 水合物溶解法:有些化合物具有结晶水,通过将结晶体加入到水中,可以得到溶解度较高的溶液。
这种方法常用于配制一些含水合物的溶液。
在配制溶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需要准确称量溶质和溶剂,以保证溶液浓度的准确性。
2. 溶质的溶解度和溶剂的性质需要考虑,确保溶解度足够高,否则溶质不易溶解或溶液浓度无法满足需求。
3. 在溶质溶解过程中,可以适当加热或搅拌促进其溶解,但需注意加热时避免溶液溢出或溶质分解。
4. 配制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室安全,避免对身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总之,配制溶液的方法多种多样,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溶质和溶剂的量,充分考虑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以确保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同时还需注重实验室安全,遵守操作规范,保证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1.1.11.理论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

三、一般溶液的配制步骤
1、直接水溶法、介质水溶法 计算溶质质量→称量(托盘天平) →溶解→
定容→混匀。 2、稀释法 计算浓溶液体积→量取(量筒) →稀释→定
容→混匀。
一、一般溶液的配制
在配制时试剂的质量由托盘天平称量,体积用 量筒或量杯量取。配制这类溶液的关键是正确 的计算应该称量溶质的质量以及应该量取液体 溶质的体积。
二、配制方法
1、直接水溶法:直接用水溶解、定容。适用于 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固体试剂如氢氧化钠 、氯化钠、硝酸钾等。
2、介质水溶法:用介质溶解后,用水定容。 适用于溶解度小或易与水反应的固体试剂如 Fecl3、Sbcl3、Bicl3
溶液的配制

任务一 溶液的粗配浓度不需准确配制的一般性溶液 , 包括试液、指示液、滴定液(近似法)、流动相等。
溶液浓度配制时要求的准确度不高,主要是要求操作简便。
所以配制这类溶液时,所用的仪器是托盘天平、量筒等仪器,而不需要分析天平、移液管等精密仪器,称取或量取溶质用托盘天平或量筒。
溶液的配制可在烧杯中进行,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 百分浓度溶液百分浓度的配制要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配制多少体积的溶液,根据溶液的体积来计算溶质的量。
例如:0.4%NaOH 溶液的配制 见图3-1。
方法一 托盘天平上称取0.4g 的NaOH ,置于烧杯中,加水100ml 溶解即可。
方法二 托盘天平上称取4g 的NaOH ,置于烧杯中,加水1000ml 溶解即可。
二、 ХХХХ试液这类试液的配制方法在药典附录(XV B )试液部分查找。
例如 FeCl 3试液的配制取FeCl 39g ,加水使溶解成100ml 即得。
见Ch.P(2010)类似的有三硝基苯酚试液、水合氯醛试液等等。
三、 ХХХХ溶液(X → Y )是指固体溶质X.0g 或液体溶质X.0ml 加溶剂使成Yml 的溶液。
例如 盐酸溶液(9 → 1000)【配制】 取9ml 浓盐酸,置烧杯中,用水稀释到1000ml 即得。
操作见图3-2。
取9ml 浓盐酸 倒入烧杯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图3-1图3-2四、指示液的配制例如酚酞指示液【配制】取酚酞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见Ch.P(2010)。
五、流动相的配制这类溶液往往含有几种不同的溶质。
配制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多少体积的溶液,计算所需各溶质的量。
例如展开剂环己烷-丙酮-二乙胺(80:10:10)例如要配制1000ml的溶液,则需要800ml的环己烷,100ml的丙酮,100ml的二乙胺。
类似有流动相甲醇-水(2:8)等等。
六、滴定液的配制(近似法)滴定液的浓度是用于计算组分含量的重要参数,故滴定液的浓度应是准确浓度(四位有效数字)。
溶液的配制

溶液的配制
1、0.01mol/L硝酸银溶液的配制:
称取1.6987g固体硝酸银,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ml,摇匀,存于棕色瓶中。
2、5%铬酸钾指示剂溶液的配制:
称取5g铬酸钾固体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ml,摇匀。
3、0.01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0.5844g氯化钠固体溶于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摇匀,存于棕色瓶中。
4、硝酸银溶液的标定:
用移液管移取25.00ml NaCl基准溶液(0.01mol/L)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25ml水和1 ml K2CrO4指示剂(5g/100ml),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直至溶液呈砖红色即为终点。
AgNO3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C= V 00 .
25
01
.0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1 / 1下载文档可编辑。
溶液的配制

溶液的配制(一)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在化学实验中,标准溶液常用mol·L-1表示其浓度。
溶液的配制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1.直接法准确称取基准物质,溶解后定容即成为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例如,需配制500mL浓度为0.01000 mol·L-1 K2Cr2O7溶液时,应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1.4709g,加少量水使之溶解,定量转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较稀的标准溶液可由较浓的标准溶液稀释而成。
例如,光度分析中需用1.79×10-3mol·L-1标准铁溶液。
计算得知须准确称取10mg纯金属铁,但在一般分析天平上无法准确称量,因其量太小、称量误差大。
因此常常采用先配制储备标准溶液,然后再稀释至所要求的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
可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高纯(99.99%)金属铁1.0000g,然后在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 浓盐酸使之溶解,定量转入一升容量瓶中,用1mol·L-1盐酸稀释至刻度。
此标准溶液含铁1.79×10-2mol·L-1。
移取此标准溶液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1mol·L-1盐酸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溶液含铁1.79×10-3mol·L-1。
由储备液配制成操作溶液时,原则上只稀释一次,必要时可稀释二次。
稀释次数太多累积误差太大,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标定法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可先配制成溶液,然后选择基准物质标定。
做滴定剂用的酸碱溶液,一般先配制成约0.1mol·L-1浓度。
由原装的固体酸碱配制溶液时,一般只要求准确到1~2位有效数字,故可用量筒量取液体或在台秤上称取固体试剂,加入的溶剂(如水)用量筒或量杯量取即可。
但是在标定溶液的整个过程中,一切操作要求严格、准确。
称量基准物质要求使用分析天平,称准至小数点后四位有效数字。
溶液配制方法

溶液配制方法一、指示剂配制1.0.3%二甲酚橙指示剂:称取0.15g二甲酚橙,加5ml无水乙醇,用水稀释至50ml。
2.5g/L液体铬黑T:称取0.5g铬黑T和2.0g氯化羟胺,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100ml,此使用前配备。
贮存于100ml棕色试剂瓶中。
3.固体铬黑T:称取1.0g铬黑T和100g氯化钠研磨混合均匀,贮存于100ml棕色广口瓶中备用。
4.1%紫脲酸胺:1g紫脲酸胺与100g固体氯化钠混合,研磨,烘干。
5.1g/L酚酞指示剂:称取0.1g酚酞指示剂,加乙醇100ml溶解混合。
6.10 g/L酚酞指示剂:称取1.0 g酚酞指示剂,加乙醇100ml溶解混合。
7.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1份2g/L甲基红乙醇溶液与三份1g/L溴甲酚绿乙醇溶液混合。
8.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一份甲基红乙醇溶液(1g/L)与两份亚甲基蓝乙醇溶液(1g/L)混合。
9.品红试剂(0.15%):称取0.15g酸性品红,加75ml水,加热到品红溶解,冷却到室温,加4ml盐酸搅拌。
再加15ml10%亚硫酸钠溶液搅匀,放置过夜,加活性炭过滤于100ml容量瓶中。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1.钴标准溶液:称取3.000g金属钴(99.98%)置于250ml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缓慢加入20ml硝酸,加热溶解完全后,洗表面皿及烧杯壁于烧杯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钴3.000mg。
2.铁氰化钾标准溶液:C﹝K3Fe(CN)6﹞=0.03mol/L,称取9.9g铁氰化钾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摇匀,贮存于棕色瓶中。
3.硫酸钴标准溶液:C(CoSO4)=0.15mol/L,称取4.2g硫酸钴(CoSO4·7H2O)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摇匀,此溶液1ml含钴大约0.9mg。
4.锂标准贮存溶液:称取 5.3228g光谱纯级碳酸锂(预先于110℃、烘2个小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置于25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沿杯壁缓慢加入15ml盐酸,待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
配制溶液的方法

配制溶液的方法配制溶液的方法概述:配制溶液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正确的配制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介绍配制溶液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1 确定所需溶液种类和浓度。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确定所需的溶液种类和浓度。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化学品,确定所需量并计算出相应的质量或体积。
1.2 准备容器和仪器。
根据所需量选择合适大小的容器,并用去离子水或其他适当的清洗剂清洗干净。
需要用到称量仪器、分液器等其他仪器时,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二、配制步骤2.1 稀释法稀释法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一种配制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将所需质量或体积的化学品加入干燥无水容器中;(2)加入足够量去离子水或其他适当溶剂,使得总体积达到预定值;(3)充分混合后即可使用。
2.2 标准曲线法标准曲线法适用于需要精确测定某种物质浓度的实验。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2)分别取一定量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加入相同体积的试剂;(3)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反应或处理;(4)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标准曲线,并由此计算出待测样品的浓度。
2.3 比色法比色法是通过比较待测溶液与已知标准溶液之间颜色深浅的差异来确定其浓度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2)分别取一定量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加入相同体积的试剂;(3)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反应或处理,并记录吸光度值;(4)根据吸光度值绘制吸光度-浓度曲线,并由此计算出待测样品的浓度。
三、注意事项3.1 安全第一。
在配制溶液时,需要注意化学品的毒性和危险性,正确佩戴防护设备,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2 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操作。
根据不同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配制方法和试剂,遵循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3.3 注意容器和仪器的清洁度。
使用前需要将容器和仪器彻底清洗干净,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4 混合均匀。
在加入试剂后需要充分混合均匀,以确保每个部分的浓度相同。
溶液的配制

1%酚酞指示剂溶液:10g的酚酞加少量无水乙醇溶解,加乙醇定容至1L ,配制好了之后只需摇匀,使之形成均匀溶液。
中性无水乙醇;乙醇对于酚酞显示酸性,中性乙醇就是用氢氧化钠滴定让他对酚酞显示中性。
碘化钾溶液(100g/L):不含碘酸盐或游离碘;称取100g碘化钾,加入适量的水容解,定容至1L。
0.5%淀粉溶液:将5g可溶性淀粉在30mL水中混合,加此混合液于1000mL 沸水中煮沸3min并冷却。
溶剂:环己烷和冰乙酸等体积混合液。
氯仿-冰乙酸混合液:取氯仿40ml加冰乙酸60ml,混匀。
饱和碘化钾溶液:取碘化钾10g,加水5ml,贮于棕色瓶中。
0.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吸取约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10ml,注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氢氧化钠(400g/l):称取400g氢氧化钠,加入适量的水容解,定容至1L。
硼酸(20g/l):称取20g硼酸,加入适量的水容解,定容至1L。
甲基红乙醇(1g/l):称取1g甲基红,加入适量的乙醇容解,用乙醇定容至1L。
嗅甲酚绿乙醇(1g/l):称取1g嗅甲酚绿,加入适量的乙醇容解,用乙醇定容至1L。
盐酸(1+1):量取5000ml盐酸缓慢加入500ml的水。
20%盐酸:量取550ml盐酸,加入450ml水。
10%氨水:量取100ml氨水,加入900ml水中。
5g/L铬黑T指示剂:量取5g铬黑T加入少量的水溶解,加水定容至1L。
PH≈10氨-氯化铵缓冲液:20%硫酸:5%铬酸钾:量取50g的铬酸钾溶加少量水溶解,加水定容至1L。
海砂:取用水洗泥土的海砂或河砂,先用盐酸(1+1)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再用氢氧化钠溶液(240g/l)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经100℃±5℃干燥备用。
磷脂饱和丙酮溶液的配制取经丙酮洗除油脂等丙酮可溶物的磷脂约2g,在50ml烧杯中用10ml石油醚溶解,加25ml丙酮使磷脂析出。
通过G3玻璃过滤坩埚抽滤,用80ml丙酮分四次洗涤磷脂,最后尽量抽除残留丙酮。
溶液配制方法

溶液配制方法简要
一、1+5硫酸溶液
①将450毫升蒸馏水倒入试剂瓶中;
②量取90毫升浓硫酸,缓慢加入到试剂瓶中;
③贴好标签,盖好盖放到指定位置。
二、PH标准溶液
①4.00:取一袋4.00标准物倒入250ml玻璃烧杯中,用水反复冲洗塑料袋,将水倒入烧杯中;
②向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
③将水倒入250毫升容量瓶,用水冲洗烧杯三次,倒入容量瓶;
④向容量瓶中加水到刻度,摇匀‘
⑤将溶液移入试剂瓶,贴标签,放到指定位置。
三、氯化钾溶液
3mol/l:112g kcl加入到500ml水中全部溶解。
3.3mol/l:123g kcl加入到500ml水中全部溶解。
四、5g/l淀粉溶液
称1.25g淀粉加入到250ml水中煮沸。
晾凉后转入试剂瓶,贴好标签。
五、10g/l淀粉溶液
称2.5g淀粉加入到250ml水中煮沸。
六、硫代硫酸钠溶液
[
版本 1 执行日期4/13/2013 页码1/2
将4瓶500g硫代硫酸钠加3000ml水煮沸。
15min,晾凉,过滤,转入塑料瓶中,避光保存2周。
430ml加9L水。
[
版本 1 执行日期4/13/2013 页码2/2。
溶液的配制方法

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配制方法不仅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能够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溶液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溶液的配制方法。
1. 固体溶解法。
固体溶解法是最常见的溶液配制方法之一。
首先,需要称取所需的固体试剂,然后将其加入容量较小的容器中。
随后,向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溶剂,如蒸馏水或乙醇,然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最后,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并用溶剂补足至刻度线,摇匀即可。
2. 液体稀释法。
液体稀释法适用于已有浓度较高的溶液,需要将其稀释至所需浓度的情况。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干净的容量瓶,然后向容量瓶中倒入一定量的原液。
接着,用溶剂逐渐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即可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3. 溶液稀释法。
溶液稀释法适用于需要将已有浓度较高的溶液稀释至所需浓度的情况。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然后向容器中倒入一定量的原液。
接着,用溶剂逐渐稀释至所需浓度,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二、注意事项。
1. 在配制溶液时,应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和配制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溶液浓度偏差或者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在固体溶解法中,应注意固体试剂的称取精确度,避免因称取不准确导致溶液浓度偏差。
3. 在使用搅拌棒搅拌溶液时,应搅拌均匀,确保溶质充分溶解,避免因未溶解的溶质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性。
4. 在配制溶液时,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溶液溅出或者溶液挥发造成的危险。
5. 在配制完溶液后,应及时标注溶液名称、浓度、配制日期等信息,并妥善保存,避免混淆或者误用。
三、总结。
正确的溶液配制方法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因此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我们需要严格按照配制方法进行操作,并注意配制过程中的细节和安全事项。
希望以上介绍的溶液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在化学实验中取得好成绩!。
溶液配制实验报告步骤(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会使用托盘天平、移液管、容量瓶等实验器材。
3. 熟悉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溶液配制是指将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根据溶质和溶剂的量比,溶液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质量百分比浓度: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2. 体积百分比浓度: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3. 摩尔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
三、实验器材1. 托盘天平2. 移液管3. 容量瓶4. 烧杯5. 玻璃棒6. 滴管7. 溶质(如NaCl、KCl等)8. 溶剂(如蒸馏水)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实验器材洗净、擦干,并检查其完好性。
(2)根据实验要求,称取一定质量的溶质。
(3)将溶质放入烧杯中。
2. 溶解(1)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溶剂,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充分溶解。
(2)溶解过程中,注意观察溶质的溶解情况,避免过度搅拌导致溶质沉淀。
3. 转移溶液(1)将溶解后的溶液通过滴管转移到容量瓶中。
(2)转移过程中,注意不要将烧杯壁上的残留物带入容量瓶。
4. 定容(1)向容量瓶中加入溶剂,直至接近刻度线。
(2)用滴管滴加溶剂,使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3)盖上瓶塞,轻轻摇匀溶液。
5. 标签贴纸(1)在容量瓶上贴上标签,注明溶液名称、浓度、配制日期等信息。
(2)将配制好的溶液放入试剂柜中保存。
五、实验注意事项1. 称取溶质时,注意准确称量,避免误差。
2. 溶解过程中,避免过度搅拌,以免溶质沉淀。
3. 转移溶液时,注意不要将烧杯壁上的残留物带入容量瓶。
4. 定容时,注意液面与刻度线相切,避免过量或不足。
5. 标签贴纸要清晰,便于识别。
六、实验数据记录1. 溶质质量(g)2. 溶剂体积(mL)3. 溶液浓度(mol/L)七、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溶液的浓度,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了实验器材的使用。
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配制溶液是实验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下面是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1. 确定溶质的物质量,并将其称量到容量瓶中。
2. 用足够的去离子水将溶质溶解,搅拌均匀。
3. 将去离子水加入容量瓶中,直到溶液体积接近容量线。
4. 使用分液漏斗逐滴加入去离子水,直到溶液达到标线。
5. 用瓶塞密封容量瓶,并轻轻颠瓶,使溶液充分混合。
6. 标注溶液的浓度和配制日期,并储存在适当的环境中。
7. 如果需要更高精度的浓度,在配制后应使用适当的仪器进行测量和调整。
以上就是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 -。
溶液的配制

溶液的配制一、一般溶液的配制一般溶液也称为辅助试剂溶液,这一类试剂溶液用于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在样品处理、分离、掩蔽、调节溶液的酸碱性等操作中使用。
在配制时试剂的质量由托盘天平称量,体积用量筒或量杯量取。
配制这类溶液的关键是正确地计算应该称量溶质的质量以及应该量取液体溶质的体积。
(一)比例浓度溶液1.容量比(V十V)液体试剂相互混合或用溶剂稀释时的表示方法。
如 (1十4)的H2SO4,是指1单位体积的浓H 2SO4与4单位体积的水相混合。
配制的计算公式:BAVV+=1A⨯V2=V-V1式中:V——欲配制溶液的总体积,mL;V1——应取溶液的体积,mL;V2——应加溶剂的体积,mL;A——浓溶液的体积分数;B——溶剂的体积分数。
例:欲配制1+3HC1溶液200mL,问应取浓HCl和水各多少毫升?如何配制? 解:已知A=1, B=3, V=200BAVV+=1A⨯==⨯+13120050V2=V-V1=200-50=150(mL)配法:用量筒量取150mL水及50mL浓HCl于烧杯中混合均匀即可。
液体相混时,体积之间非加和性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
德信诚精品培训课程(部分)内审员系列培训课程查看详情TS16949五大工具与QC/QA/QE品质管理类查看详情 JIT>>>德信诚深圳培训中心 E-mail:55top@ 报名表下载>>> 公开课计划表2.质量比(m+m )固体试剂相互混合时的表示方法,在配位滴定中配制固体指示剂时经常用到。
如欲配制1-1-100的紫脲酸胺-NaCl 指示剂50g ,即称取0.5g 紫脲酸铵于研钵中,再称取经100℃干燥过的NaCl 50g,充分研细,混匀即可。
二、质量百分浓度(m/m%)溶液 定义:100g 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克数。
即溶质克数 质量百分浓度=X 100% 溶液克数市售试剂,一般都是以质量百分浓度表示。
如“65%”的HNO 3,,表示在l00g 硝酸液中含有65g 纯HNO3和35g 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3 溶液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了解实验室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
熟悉比重计、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溶液的配制是化学实验的基本工作环节之一,根据实验要求不同溶液的配制方法有粗配和精配即一般浓度的溶液和标准浓度的溶液,粗配借助的称量仪器一般是准确度不高的天平,如台秤或电子秤(分度为0.01g),量器有量筒、带刻度的烧杯或试剂瓶。
准确浓度的溶液配制选用至少是分度为0.1mg的分析天平如半自动电光天平或电子天平,量器选用吸量管、移液管、容量瓶。
对于易水解物质的溶液配制时,需加一定量的与其阴离子匹配的酸抑制其水解。
对于易被氧化的溶液的配制应加相应的还原剂,抑制其氧化。
如配制硫酸亚铁溶液需加入稀硫酸和少量铁粉;无论用哪一种配制方法首先要确定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体积。
溶液配制流程:计算取样量-称取或量取-溶解-稀释到刻度(定容)
详细配制步骤:
(1)计算:计算配制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浓溶液的体积。
(2)取样:用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或用量器量取液体体积。
(3)溶解: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溶质,恢复至室温(如不能完全溶解可适当加热)。
(4)稀释定容:
第一、准确定容:将烧杯内冷却后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转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玻璃棒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器中,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以下1cm ~2cm 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摇匀: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混合均匀。
最后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润洗好的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第二、粗略定容:溶解后直接在烧杯中加溶剂至刻度或转移到试剂瓶中加水到刻度。
(5)计算依据:溶质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
粗配:
1、4%CuSO 4溶液25g ,计算称取CuSO 4·5H 2O 的质量
m=4%×50×249.68159.68 =1.56g (用台秤取样,用量筒加水?)
2、用浓硫酸配制3mol/L 的硫酸50mL 取浓硫酸多少?浓硫酸浓度为在此处键入公式。
18mol/L ,V=3×5018=8.3(mL)
3、用未知浓度的HAc 溶液配制0.2mol/L 的HAc 溶液50mL ,如何确定取样量,先测定未知液的密度d 后查表确定相对浓度ρ,计算取样量
V x ρd=0.2×50×60×10-3
标准溶液配制:
配制0.1000mol/L 碳酸钠溶液100mL
称样量预算:0.1000×100×105.99×10-3=1.0599g ,然后选择50mL 或
100mL烧杯洗涤干燥用指定质量法称量,或选用洁净的称量瓶用差量法准确称量1.1-1.2g干燥好的基种碳酸钠Na2CO3于烧杯中,加少量纯水溶解,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验漏,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净)冲洗烧杯和玻璃棒3次并将洗液一起转到烧杯中,加水到容量瓶体积1/3后,摇动容量瓶使其混匀,放置1-2min,再加纯水到容量瓶刻度线下1cm左右,用滴管或洗瓶加纯水到凹液面与标线相切,盖上容量瓶塞,将容量瓶倒置,反复几次,使溶液混匀,贴标签。
如:将准确浓度0.1000mol/LHAc准确稀释为0.01mol/LHAck50.00mL,则用吸量管准确移取5.00mL 0.1000mol/LHAc于洁净的5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凹液面与标线相切)。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电子天平,台秤,量筒,5mL吸量管,100mL、50mL容量瓶,50mL、100mL烧杯
试剂:CuSO4·5H2O(M=249.68), 2 mol·L-1HAc,分析纯H2C2O4·2H2O(M=126.07),3 mol·L-1 H2SO4
四、实验内容
1、用无水硫酸铜配制50mL 0.2mol/L的硫酸铜溶液。
(加少量稀硫酸?)
2、用未知浓度的醋酸配制0.2mol·L-1的HAc溶液50mL。
(如何取样?)
3、配制0.1000mol·L-1 H2C2O4的50mL。
(注意如何称取溶质,怎样定容)
4、将以上H2C2O4溶液稀释十倍。
(注意用什么量器?)
思考题:
1、溶液的配制方法有几种?分别使用哪些仪器?
2、如何配制SnCL2溶液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提示:Sn(II)易水解,且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Sn(IV)
3、准确配制0.1000 mol·L-1Na2CO3 溶液250mL,称取Na2CO3多少克?用哪些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