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射线、线段》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一数学教案3篇: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教案

初一数学教案3篇: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教案

初一数学教案3篇: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教案在初一数学中,直线、线段和射线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概念,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深入理解这些概念不仅为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而且对于日常生活也有实际应用。

为此,下面将介绍三篇针对初一数学教学的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教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教案一:认识直线教学目标:1.学习如何定义直线。

2.理解直线在数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识别直线的不同特征。

教学步骤:1.引入主题:老师可以引入贯穿全文的主题,简要介绍直线,以便学生可以在课程结束后对本次教学的内容形成整体的认识。

2.基础知识介绍:老师可以介绍如何定义一条直线,如何使用符号来表示直线,并简要介绍直线的性质。

3.直线的应用: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直线在数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直线可以用于测量距离和角度,也可以用于描述建筑结构和市场规则等等。

4.指导学生使用工具和技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直线的特征和属性,老师可以用白板或幻灯片展示不同类型的直线,以便学生可以指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认识直线的各种形态和性质。

5.演练和测试:老师可以通过演练或测试,让学生检验他们对直线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以确保学生正确理解直线的概念。

教案二:认识线段教学目标:1.学习如何定义线段。

2.理解线段在数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识别线段的不同特征。

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思考: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关于线段的定义和性质,以便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线段。

2.基础知识介绍:老师可以介绍如何定义线段,如何使用符号来表示线段,并简要介绍线段的性质。

3.线段的应用: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线段在数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线段可以用于测量长度和面积,也可以用于描述圆形和正方形等等。

4.指导学生使用工具和技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线段的特征和属性,老师可以用白板或幻灯片展示不同类型的线段,以便学生可以指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认识线段的各种形态和性质。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射线、线段》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射线、线段》教案

4.2 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直线、射线、线段【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逐步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2.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3.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在图形的基础上发展数学语言.【情感态度】初步体验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教学重点】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学会正确表示直线、射线、线段,逐步使学生懂得几何语句的意义并能建立几何语句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能够把几何图形与语句表示、符号书写很好地联系起来.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1.观察教材第125页图4.2-1.2.学校总务处为解决下雨天学生雨伞的存放问题,决定在每个班级教室外钉一根2米长的装有挂钩的木条.本校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八个班,问至少需要买几颗钉子?你能帮总务处的师傅算一算吗?【教学说明】创设实际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学生按照学习小组,利用打好的小洞,10cm长,1cm宽的硬纸条和撒扣进行实践活动,小组之间交流实践成果,相互补充完善,并解决问题1和2得到直线性质:两画一画要求学生分别画一条直线、射线、线段,教师给出规范表示方法.【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分析,猜想,合作交流,体验并感悟到直线的性质.让学生自己归纳性质,在小组交流中完善表述.(教学中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性质,语言可能不够准确简练、完整细致,面对这种情况,不必操之过急,要允许学生有一个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结合自己所画图形寻找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说说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交流.思考:怎样由一条线段得到一条射线或一条直线?举出生活中一些可以看成直线、射线、线段的例子.设计意图:在自己动手画好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说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完成教科书126页练习,使学生逐步懂得几何语句的意义并能建立几何语句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数学活动独立探究: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说说你的想法.小组交流补充.教师边说边示范尺规作图并要求学生写好结论.【教学说明】慢慢让学生读清楚题意并学会按照要求正确画出图形.并让学生自己说出想法,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自主探索的数学实验学习能力.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动手画一画,邀同伴讨论下列问题:(1)过一个已知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2)过两个已知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3)过三个已知点一定可以画出直线吗?(4)经过平面上三点A,B,C中的每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5)借鉴(4)的结论,猜想经过平面上四点A,B,C,D中的任意两点画直线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如果不能画,请简要说明理由,如能画,画出图来.【分析】解答本题时,要仔细读题,注意体会不同问题间的细微区别,以便求得正确的答案.解:(1)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2)过两个点可以画唯一的一条直线.(3)过三个已知点不一定能画出直线,当三点不共线时,不能作出直线;当三点共线时,(4)当A,B,C三点不共线时,过其中的每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所以共有三条直线;当A,B,C三点共线时,上面画的三条直线重合了,只能画一条直线,如图(一):(5)经过平面内四点中的任意两点画直线有三种结果,如图(二):①当A,B,C,D四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只可以画出一条直线.②当A,B,C,D四个点有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可画出4条直线.③当A,B,C,D四个点中任意三个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可画出6条直线.【教学说明】题(3)和题(4)中分别没有明确平面上三点,四点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解答时要分各种可能情况解答,这种解答方法叫分类讨论.运用分类方法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形,不能丢掉任何一种,否则就不完整,不全面.例2 如图(1)(2)(3)中给出的直线,射线,线段,根据它们各自性质,判断其能否相交?【分析】这是用几何图形语言给出的已知条件的例题,读懂图形语言是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结合直线、射线、线段的几何性质作出判断.解:图(1)中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图(2)中射线CD与直线AB不相交,因为射线CD是以C为端点C向D所在方向延伸的;图(3)中射线CD与线段AB不相交,因为线段AB不能延伸,而射线CD延伸方向为C向D所在方向,故它们不相交;图(4)中线段AB与线段CD不相交,因为线段AB与线段CD都不能延伸.【教学说明】本题解答关键在理解三种基本图形的延伸性质.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请学生互相交流我知道了哪些概念?我学会了什么解题方法?我发现了什么新知识?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4.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主要介绍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是典型的概念教学课.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探寻直线的基本知识,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的素材和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在活动观察时感受概念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体验.提醒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留心周围事物,借助实物来认识图形.作者留言: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射线、线段》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射线、线段》教案

联系
线段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
名称 图形 表示方法 端点 延伸 系。
长度
直线
线段
射线
让学生自己小结,可以
学生自我小结本节课知识,说说有什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么收获?


(一)、填空
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
1.种树是,只要定出两个树坑的位 不同层次作业的设计是为了 置,就能确定同一行的树所在的直线,这 符合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
是唯一的意思,也就是说两点确定一条直
线。
模型应用:
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来
解释设疑: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 解释前面留下的疑问,使学
解释前面的疑问。
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探索新知
你能列举出生活中类似运用直线性质
让学生能够把几何语言
的例子吗?
转化成图形,培养学生的作
作图题:已知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 图的能力,并为直线的表示
他们是如何做的,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 的问题入手,诱发其主动探
大胆猜想他们这样做的依据
索问题的欲望。
提出问题:
结合具体情景,发现
讨论实践
要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需要几
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初步
个钉子?
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
①在小组中动手试一试,并记录你们
式去观察,并通过动手实
每一步的结果。
践得到答案。同时也为探
②经过探索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索直线的性质作好了铺
探索新知
动画演示:一根木条钉一个钉子
垫。
的情境演示,两个钉子的情境演示一
下。
建立模型:
让学生经历了把钉子抽
画图:①如图,经过一点 O 画直线, 象成点把木条抽象成直线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直线,射线,线段》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直线,射线,线段》教案

《直线,射线,线段》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初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比较,会区分直线、射线、线段,并能在实际生活当中认识直线、射线、线段,探索基本事实。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了解平直的线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基本特征。

难点: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及特性,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三样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依次出示直尺、毛线和绳子)2.谈话:这三样东西都是什么形状的?它们都是直直的。

在数学中,我们给这种直直的线起了个名字,叫“直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直线。

3.板书课题:认识直线。

(二)探究新知1.认识直线。

(1)教师谈话:你们知道直线有什么特点吗?(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2)画直线:下面请同学们试着在本子上画出一条直线。

看看谁画的直线最长!(3)认识直线a,b,c。

学生画完直线后,教师谈话:同学们画出了三条不同的直线,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于是学生给三条直线分别取名为:直线a,直线b,直线c。

教师同时在黑板上画出三条不同的直线并标上字母。

(4)直线的读法:教师示范直线的读法。

2.认识射线。

(1)教师谈话:如果只允许这条线段向一个方向延伸,那会是什么样子呢?(教师出示手电筒照射的光线和灯光下的人影子)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和灯光下的人影子都可以看作是射线。

(2)画射线:下面请同学们试着在本子上画出一条射线。

看看谁画的射线最长!学生画完射线后,教师谈话:同学们画出了两条不同的线,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于是学生给两条线分别取名为:射线a,射线b。

教师同时在黑板上画出两条不同的射线并标上字母。

(3)射线的读法:教师示范射线的读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直线、射线、线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射线、线段(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的直线、射线、线段概念的基础上,开始比较系统的研究有关图形的知识。

直线、射线、线段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以后学习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由它们构成的,所以,直线、射线、线段是今后研究比较复杂图形的必要基础。

从本节课开始出现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法、几何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是今后系统学习几何知识所必须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学生今后的整个几何学习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法。

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

2、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法,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2、探究活动,积累一定的操作活动经验,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抽象及用语言表达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

通过对直线性质的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法,理解直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几何语言之间的转化。

收集相关文本资料,相关图片,相关动画等碎片化资源。

一、情境引入课件展示图片,学生找出我们生活中的直线、射线、线段。

探究1:如图,要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使它不能转动,至少需要几个钉子?学生行动: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小组派代表到黑板做实验。

教师总结:(1)先钉一个钉子,转动木条,发现木条可轻易地转动。

(2)在木条上再增加一个钉子,发现不能转动木条,说明木条被固定住了。

木条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它看做线的形象,钉子可以看做点的形象,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线与点有什么联系呢?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有关线的知识。

二、互动新授问题2:经过一点O 画直线能画出几条?经过两点A 、B 呢?◆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动手画出如下图所示的点,并尝试画直线,小组合作探究所得结果。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2.1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2.1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对难点进行解释和说明,巩固学生的认识。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主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几何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2.1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识别和应用。
2.学会使用直尺、圆规等工具准确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培养良好的作图习惯。
3.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如直线无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等,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画图题、填空题、选择题等。识。
3.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几何素养。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性质。
3.实践活动,巩固知识
(1)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使用直尺、圆规等工具画出直线、射线、线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对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
4.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1)引导学生总结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和区别,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含有直线、射线、线段的图片,如火车轨道、阳光、尺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图片中都有哪些共同的几何元素?”

初中初一数学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一数学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案、教学设计
3.梳理知识结构,指出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4.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他们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5.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定义、性质及表示方法,并用自己的话进行简要总结。
2.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以下类型:
a.填空题:填入适当的数学符号或语言,描述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性质。
b.选择题:从给定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涉及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应用问题。
c.解答题:运用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距离、确定方向等。
3.创作一幅以线段、射线和直线为主题的几何图形,要求富有创意,能体现所学知识。
3.引入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要学习这些基本的几何概念,并探讨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结合课本,讲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定义,强调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射线有一个起点,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直线无端点,双向无限延伸。
2.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性质,如线段的长度、射线的延伸方向等。
(4)巩固拓展: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5)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结构。
4.评价与反馈: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信心。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教案1一. 教材分析《直线、射线、线段》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直观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对于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线的基本概念,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导入环节,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定义及特点,能够正确区分它们。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定义及特点。

2.难点: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验法、分类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射线模型、线段模型等。

2.学具:每人一份直线、射线、线段的模型,彩笔、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直线、射线和线段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举例说明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定义及特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它们。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验,用彩笔在纸上绘制直线、射线和线段,并互相交流、讨论,进一步巩固对它们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直线、射线和线段有哪些应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线段射线直线初中数学教案(精选6篇)

线段射线直线初中数学教案(精选6篇)

线段射线直线初中数学教案〔精选6篇〕线段射线直线初中数学教案〔精选6篇〕线段射线直线初中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的: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图形〔知识目的〕2、会说出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才能目的〕3、通过操作活动,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积累操作活动的经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情感态度目的〕教学难点: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并应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具:多媒体、棉线、三角板教学过程:情景创设:观察电脑展示图,使学生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兴趣。

如何来描绘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教学过程:1、一段拉直的棉线可近似地看作线段师生画线段演示投影片1:①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______学生画射线②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_______学生画直线2、讨论小组交流:①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射线、直线?〔强调近似两个字,注意引导学生线段、射线、直线是从生活上抽象出来的〕②线段、射线、直线,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一样之处?〔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它们各自的特点〕3、问题1:图中有几条线段?哪几条?“要说清楚哪几条,必须先给线段起名字!”从而引出线段的记法。

点的记法: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线段的记法:①用两个端点的字母来表示②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自己想方法表示射线,让学生充分讨论,并比拟如何表示合理射线的记法:用端点及射线上一点来表示,注意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直线的记法:① 用直线上两个点来表示② 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强调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来表示它们时的区别〔我们知道他们是无限延长的,我们为了方便研究约定成俗的用上面的方法来表示它们。

〕练习1:读句画图〔如图示〕〔1〕连BC、AD〔2〕画射线AD〔3〕画直线AB、CD相交于E〔4〕延长线段BC,反向延长线段DA相交与F〔5〕连结AC、BD相交于O练习2:右图中,有哪几条线段、射线、直线4、问题2 请过一点A画直线,可以画几条?过两点A、B呢?学生通过画图,得出结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问题3 假如你想将一硬纸条固定在硬纸板上,至少需要几根图钉?为什么?〔学生通过操作,答复〕小组讨论交流:你还能举出一个能反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实例吗?适当引导:栽树时只要确定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的树坑所在的直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与线段课程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与线段课程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与线段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和意义;2.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画法;3.能够判断图形是否为直线、射线、线段,并进行命名;4.能够应用直线、射线、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区别;2.直线、射线、线段的画法;3.直线、射线、线段的命名方法。

三、教学难点1.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分;2.应用直线、射线、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点、线、面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2.提出问题:“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什么几何图形?有哪些几何图形是由点和线组成的?”引导学生回忆,并加深对点和线的理解;3.引导学生思考,点和线之间是否还有其他的关系?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图形是由点和线组成的?如何表示这些图形?4.2 明确概念1.通过幻灯片展示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和含义,让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2.利用白板和尺子,演示直线、射线、线段的画法,并让学生模仿。

4.3 练习操作1.课堂练习:在白纸上用尺子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并进行命名;2.小组合作:给出图形,让学生判断它是直线、射线还是线段,并进行命名。

4.4 拓展应用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寻找其中的直线、射线和线段;2.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线段长度、确定某点是否在某条直线上等。

五、教学评价1.统一考试:命名图形、计算线段长度等;2.课堂练习:判断图形类型、命名等;3.课堂表现:主动回答问题、合作等表现得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几何图形中的直线、射线和线段,让学生掌握了它们的定义、区别和命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但是,课堂练习有些单调,下次可以加入更多小组合作、思维拓展的内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1)》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1)》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1)》教案一. 教材分析《直线、射线、线段(1)》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接着介绍它们的性质和表示方法,最后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的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及特点。

2.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3.能够运用直线、射线和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及其特点。

2.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这些概念。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直线、射线和线段,观察和总结它们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探究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归纳总结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性质,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图片和实例。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模型,方便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实例,如电线、射线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怎样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它们?2.呈现(10分钟)讲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它们的定义和特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直线、射线、线段》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直线、射线、线段》

教学计划《直线、射线、线段》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及表示方法,能区分并识别这三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学习的兴趣,培养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增强探索数学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直线、射线无限延伸的特性,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准确应用这些概念。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约5分钟)●生活实例引入:通过展示手电筒发出的光线、笔直的马路、书本的边缘等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例中的共同特征,引出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

●明确目标: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

2. 讲授新知(约15分钟)●定义讲解:分别讲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强调直线两端无限延伸、射线一端无限延伸、线段两端有限的特点。

●性质介绍:结合图形展示,介绍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性质,如直线的平直性、射线的方向性、线段的长度可度量性等。

●表示方法:讲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包括名称法、小写字母表示法、大写字母表示法等,并强调表示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 图形辨析(约10分钟)●对比观察:通过多媒体展示多组直线、射线、线段的图形,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区分它们的异同点。

●分类练习:给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并说明理由。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直线、射线、线段的主要特征和区别,形成清晰的概念体系。

4. 实践操作(约10分钟)●绘制图形:要求学生使用直尺和笔在纸上分别绘制直线、射线、线段,并标注名称或字母表示。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直线、射线、线段的例子,并分享给全班。

直线、射线、线段教案

直线、射线、线段教案

教学设计教案——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授课年级:初中七年级上册学科:数学主题:第四章4.2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课型:“发现生成课”和“问题解决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3.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4.体会直线、射线、线段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本节内容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探索直线的基本事实,从而得出直线的基本性质。

2、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直线性质的探究,了解数学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运用,同时,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想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1.紧绷的琴弦可以近似看作,有个端点。

2.探照灯所射出的光线可以近似看成,有个端点。

3.笔直的向两方无限延伸的铁路可近似看成,有个端点。

学生回答后由教师总结线段、2,射线、1,直线、0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问题一:要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使他不能转动,至少需要几颗钉子?答:两颗问题二:如果每根木条钉三颗钉子?结果会怎样?对木条的位置有影响吗?答:结果不会变化,对木条的位置没有影响,使木条更加牢固问题三:如下图,经过一点A画直线,能画几条?经过两点A、B 呢?·A·A·B经过探究你得到什么?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条直线直线性质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想一想: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可以用来说明生活中的哪些现象?答:砌墙时,在两边固定位置,拉一条直线植树时,定出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所有树在一条直线上排队时,定出两个人的位置,就能所有人站在一条直线上探究活动二:(自学书本128---129页)1. 直线:(1)表示方法:图1 ;图2 。

七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射线线段》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射线线段》教案、教学设计
4.掌握线段的和、差、倍、分等基本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5.理解并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学生采用以下方法:
1.通过直观感知和操作体验,让学生从实际中抽象出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2.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合作。
4.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教师出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道路、铁路等线路,并提出问题:“这些线路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在几何学中应该如何表示?”
2.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这些线路都是直的,没有弯曲,从而引出直线的概念。
3.教师进一步提问:“除了直线,我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线?”引导学生回忆射线的例子,如太阳光线、手电筒的光线等。
3.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分析直线、射线、线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设计丰富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引导学生运用几何画板等教学软件,探索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3.介绍线段的和、差、倍、分等基本运算,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4.讲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1)》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和特点。

本节内容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直线、射线、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但对其本质特征和应用可能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内涵和外延,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够识别和运用直线、射线、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及其特性。

2.直线、射线、线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和特性。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运用直线、射线、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图片,用于讲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特性。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练习运用直线、射线、线段解决。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交通指示灯、射线枪等,引导学生思考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讲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和特性,用图片和实例进行说明,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直线、射线、线段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选取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检验他们对直线、射线、线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射线和直线》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射线和直线》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定义、性和特点,能够准确区分和运用这三种图形。
2.掌握线段的和、差、倍、分等基本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生活实例,如阳光、电线等,引导学生感受线段、射线和直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课堂所学,自画线段、射线和直线,并标注出它们的性质。
2.实践应用:
-在生活中寻找线段、射线和直线的例子,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如测量房间内两个物体的距离,使用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知识解决。
3.思维拓展:
-探究线段的和、差、倍、分等基本运算,并举例说明。
-探讨射线和直线的无限性质,尝试用数学语言解释这一概念。
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射线和直线》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定义,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特点,能够识别并正确区分这三种图形。
2.学会使用符号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掌握它们的画法,能够准确地在平面图上画出这三种图形。
3.掌握线段的长度测量方法,了解线段的和、差、倍、分等基本运算,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认识到线段、射线和直线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直线、线段等基本几何概念,具备一定的几何图形识别能力。但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仍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本章节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他们在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性质、分类和运用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教案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教案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教案3一. 教材分析《直线射线线段》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能够正确运用直线、射线、线段解决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含义,对直线、射线、线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运用直线、射线、线段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能够正确运用直线、射线、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

2.活动教学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励教学法: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直尺、射线、线段等模型。

2.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情境,如道路、河流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直线、射线、线段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呈现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4.2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认识直线、射线、线段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4.2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认识直线、射线、线段优秀教学案例
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让学生感知这些几何元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其次,利用教具和多媒体展示直线、射线、线段的图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对直线、射线、线段的理解;最后,进行课堂练习和总结,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
2.利用教具、模型、多媒体等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对直线、射线、线段的理解。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4.2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认识直线、射线、线段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2节“直线、射线、线段”,是学生初步接触几何概念的重要一课。直线、射线、线段是基本的几何元素,对于学生理解几何图形、构建几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这些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深入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和区别,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问题导向:本节课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这种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问题导向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考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帮助,提高了教学效果。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让学生共同探讨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和表示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小组合作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直线、射线、线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直线、射线、线段
3.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探讨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如直线的无限延伸、射线的单向延伸、线段的有限长度等,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性质,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实际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举例解释:
-通过图形展示,强调直线无端点、无限延伸的特点,使学生理解直线的概念。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射线从一个端点出发,单向无限延伸的特性。
-通过测量线段的长度,让学生明确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的特点。
2.教学难点
-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学生容易混淆这三种线的定义和性质,难以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直线、射线、线段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第二节:“4.2直线、射线、线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通过直观的图像和生活实例,使学生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教授如何用符号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以及如何用文字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几何图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这一章节。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

6.2--直线、射线、线段教案-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2--直线、射线、线段教案-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2.1直线、射线、线段课时目标1.结合实例,理解并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2.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逐步掌握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线段,会根据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发展应用意识.3.能在现实情境中,经历画图的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会用字母表示图形和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学习难点理解画图语言,建立图形与语言之间的联系.课时活动设计问题引入教师出示墨盒,请一名同学演示使用墨盒弹出一条直线的过程.问题:使用墨盒弹出一条直线,其关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弹出的线是直的?设计意图:从实际问题入手,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探究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问题1:经过一个点能画几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呢?动手试一试.学生动手按要求画图,并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小组活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最后选取一名学生代表回答问题.解:经过一个点能画出无数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教师归纳总结:经过画图与思考,可以得到一个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单说成: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追问: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常用到这个基本事实,你能找出一些生活中应用这一基本事实的例子吗?解: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在两个墙脚的位置分别插一根木桩,然后拉一条直的参照线;植树时,只要定出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使同一行树坑在一条直线上.(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如图,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除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直线(如直线l),我们还经常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这条直线.探究2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2:观察下图,说一说点和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解:点A在直线l上,点B在直线l外.或者说,直线l经过点A,直线l不经过点B.问题3:如图,直线a与直线b有什么位置关系?解:直线a和b相交于点O.教师归纳: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作它们的交点.探究3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问题4:类比直线的表示方法,想一想射线该如何表示?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方法,教师总结.归纳:射线用它的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来表示(表示端点的字母必须写在前面)或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记作:射线OA或射线d.思考:射线OA和射线AO一样吗?解:射线OA和射线AO不一样.问题5:类比直线的表示方法,想一想线段该如何表示?学生尝试归纳:(1)线段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记作:线段a.连接AB,就是要画出以A,B为端点的线段;延长线段AB,是指按从端点A到B 的方向延长(如图1);延长线段BA,是指按从端点B到A的方向延长,这时也可以说反向延长线段AB(如图2).探究4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观察图形,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总结.总结:直线、射线、线段三者的联系: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1)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2)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设计意图:进一步提升学生用数学的观点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典例精讲例1如图,有几条直线?几条射线?几条线段?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解:图中有1条直线,可表示为直线AB(AC,CD,BC,BD,AD);有8条射线,其中能用图中字母表示的有6条,它们分别为射线AC,射线CA,射线CD,射线DC,射线DB,射线BD;有6条线段,它们分别为线段AC,线段AD,线段AB,线段CD,线段CB,线段DB.例2读下列语句,并按照语句画出图形:(1)直线l经过A,B两点,点B在点A的左边;(2)直线AB,CD都经过点O,点E不在直线AB上,但在直线CD上.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设计意图:通过对例题的讲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巩固训练1.下面几种表示直线的写法中,错误的是(B)A.直线aB.直线MaC.直线MND.直线MO2.在墙上钉一根木条需要两个钉子,其根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如图所示,点A在直线l上,点B在直线l外.4.如图所示,直线AB和直线CD相交于点P;直线AB和直线EF相交于点O;点R是直线CD和直线EF的交点.5.如图所示,图中共有3条线段,它们是线段AB,线段AC,线段BC;共有6条射线,它们是射线AF,射线AD,射线BF,射线BD,射线CF,射线CD.6.根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1)直线l经过A,B,C三点,点C在点A与点B之间;(2)两条直线m与n相交于点P;(3)线段a,b相交于点O,与线段c分别交于点P,Q.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7.探索规律:(1)若直线l上有2个点,则射线有4条,线段有1条;(2)若直线l上有3个点,则射线有6条,线段有3条;(3)若直线l上有4个点,则射线有8条,线段有6条;(4)若直线l上有n个点,则射线有2n条,线段有1n(n-1)条.2设计意图:检测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课堂小结1.知识方面:(1)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2)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3)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2.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3.数学思想:类比思想.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觉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课堂8分钟.1.教材第163页练习第1,2,3题,第166页习题6.2第1,2,3题,第185页复习题6第4题.2.作业.教学反思6.2.2线段的比较与运算第1课时比较线段的长短课时目标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3.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理解并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学习重点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学习难点线段长短的比较.课时活动设计情境引入下页每幅图中的小朋友谁高谁矮?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学生回答:甲同学:第一幅图片中两人一样高,理由是男生和女生的脚在同一平面上,头顶平齐.乙同学:第二幅图片中的女生个子高,因为女生的头顶高过男生的头顶.丙同学:第三幅图片中没办法比较谁高谁矮,因为虽然男生的头部高过了女生的头部,但是男生的脚下踩着小板凳呢.老师认为他们三个的说法都有道理.除了以上方法,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比较谁高谁矮?设计意图:从实际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探究1线段的长短比较1.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问题1:有一根长木棒,如何从它上面截下一段,使截下的木棒等于另一根木棒的长?教师出示长短不同的两根木棒.学生先思考,小组讨论探索,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解:方法一,两根小木棒一头对齐,就可以比较;方法二,用刻度尺测量两根小木棒更科学.上面的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B.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小组讨论,指导学生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解:方法一:用刻度尺量出已知线段长,在画出的射线(或直线)上量出相同长度的一条线段.方法二:先用直尺画直线l,再用圆规在直线l上截取CD=AB.如图所示,CD即为所求.追问:观察方法二,你发现它与方法一有什么不同?解:方法二使用了直尺和圆规,并且直尺上没有刻度.教师总结: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就是尺规作图.问题2:下图中的两个人是如何比较身高的?解:(1)用测量工具分别测量出他们的实际身高来比较;(2)两个人同时站在同一地面,看头顶高度进行比较.从两个人比较身高的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学生先小组交流,总结出比较方法,教师评价学生总结出的比较方法,并用教具请一名学生进行演示.总结:(1)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它们的长度进行比较.(2)叠合法: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使它们的一个端点对齐,通过观察另一端点的位置判断结果.2.线段长短的比较结果.学生通过上面的讨论,总结出线段比较结果.教师用教具(三根木棒)演示线段比较方法,评价学生得出的比较结果,再用多媒体演示两条线段的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板书:(1)(2)(3)AB<CD AB>CD AB=CD 探究2线段的基本事实问题3:如图,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 地的最短道路?学生讨论交流,在图上画出最短路线.解:能.连接AB,最短路线如图所示.追问1:你能得出线段的性质吗?联想以前所学知识及生活常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1.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两点间的距离.2.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追问2:举例说明线段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解:答案不唯一,如用这个方法可以解决修路问题.设计意图:利用生活情境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典例精讲例1如图,这是A,B两地之间的公路,在进行公路工程改造计划时,为使A,B 两地的行程最短,应如何设计线路?请在图中画出,并说明理由.解:如图所示.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例2把原来弯曲的河道改直,A,B两地间的河道长度有什么变化?解:河道长度变短了,原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设计意图:通过对例题的讲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巩固训练1.对下列两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D)A.均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B.均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来解释C.现象1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现象2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来解释D.现象1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来解释,现象2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2.如图,从A地到B地共有5条路,人们往往选择第③条,请用几何知识解释其原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如图,固定窗帘架只需固定其中的两点,这样做有什么根据?解:根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设计意图:检测学习效果,强化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觉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构建.课堂8分钟.1.教材第166页练习第1题,第166页习题6.2第6,9,10题.2.作业.第1课时比较线段的长短1.线段长短的比较:(1)度量法;(2)叠合法:尺规作图.2.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两点间的距离.教学反思第2课时线段的运算课时目标1.理解线段等分点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会用尺规作图的方法进行线段的和差运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丰富对线段的大小关系的认识,会分析线段的和差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学习重点分析线段的和差关系,认识线段的中点和各等分点.学习难点线段上中点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线段的和差运算.课时活动设计问题引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比较线段的长短,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一条长的线段比一条短的线段长多少呢?如何表示这两条线段的总长度呢?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设计意图:从实际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探究1线段的和差与画法问题1:设线段a>b,怎样表示线段a+b和线段a-b?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相关内容,然后师生共同完成该问题的解决.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画.教师演示:在直线上做线段AB=a,再在AB的延长线上作线段BC=b,线段AC 就是a与b的和,记作AC=a+b(如图1所示).在线段AB上作线段BD=b,那么线段AD就是a与b的差,记作AD=a-b(如图2所示).探究2 线段的等分点 1.线段的中点.教师活动:用多媒体演示,取线段AB 上一点M ,移动线段AM 到线段MB 上,当AM 与MB 完全重合时,线段AM =MB.教师总结:取线段AB 上一点M ,点M 把线段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 与MB ,点M 叫作线段AB 的中点.几何语言:AM =MB =12AB2.线段的等分点.思考:线段AB 有没有三等分点?你能不能找到?怎样确定的?小组交流. 那么,线段AB 有没有四等分点呢?通过类比线段的中点,可得出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师生共同:AM =MN =NB =13AB AM =MN =NP =PB =14AB问题2:直线上线段AB =8 cm,在AB 的延长线上画线段BC =5 cm,线段AC 的长度是多少?如果在AB 上画线段BC =5 cm,那么线段AC 的长度是多少?有的同学认为两个问题答案一样,有的同学认为不一样,小组交流,师生一起订正.解:在AB 的延长线上画线段BC =5 cm,AC =AB +BC =8+5=13(cm).在AB 上画线段BC =5 cm 时,一种可能是在AB 的延长线上画线段BC =5 cm,AC =AB +BC =8+5=13(cm);另一种可能是在线段AB 上画线段BC =5 cm,AC =AB -BC =8-5=3(cm).设计意图:进一步提升学生用数学的观点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典例精讲例1 若AB =6 cm,C 是线段AB 的中点,D 是线段CB 的中点,求线段AD 的长是多少?解:如图所示.因为C 是线段AB 的中点, 所以CB =AC =12AB =12×6=3(cm). 因为D 是线段CB 的中点, 所以CD =12CB =12×3=1.5(cm).所以AD =AC +CD =3+1.5=4.5(cm).例2 如图,线段AB =4 cm,BC =6 cm,若D 为线段AB 的中点,E 为线段BC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解:因为D 为线段AB 的中点,线段AB =4 cm,所以DB =12AB =12×4=2(cm).因为E 为线段BC 的中点,线段BC =6 cm,所以BE =12BC =12×6=3(cm).所以DE =DB +BE =2+3=5(cm).设计意图:通过对例题的讲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巩固训练1.有下列四种说法:③因为AM =MB ,所以M 是线段AB 的中点;③在线段AM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B ,如果AB =2AM ,那么M 是线段AB 的中点;③因为M 是线段AB 的中点,所以AM =MB =12AB ;③因为点A ,M ,B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M =BM ,所以M 是线段AB 的中点.其中正确的是( C ) A.③③③B.③ C .③③③ D.③③2.画线段AB =50 mm,在线段AB 上取一点C ,使得5AC =2AB ,在A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得AB=10BD,那么CD=35mm.3.如下图,AC=CD=DE=EB,图中和线段AD长度相等的线段有线段DB,线段CE.以点D为中点的线段有线段CE,线段AB.4.如下图,已知线段a,b,c,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b-c(用尺规和刻度尺两种方法).解:尺规法:作AB=a,BC=b,CD=c.如图所示.线段AD=a+b-c,即为所求.刻度尺法:在直线上作线段AB=a,再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作线段BC=b,则线段AC=a+b.在线段AC上作线段CD=c,则线段AD=a+b-c.如下图所示.线段AD=a+b-c,即为所求.设计意图:检测学习效果,强化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觉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构建.课堂8分钟.1.教材第166页练习第2,3题,第166页习题6.2第4,5,7,8题.2.作业.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直线、射线、线段
第 1 课时 直线、射线、线段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的基本事实,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
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对“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 的理解.
教学设计 (设计者:
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 直线的基本事实
活动一:阅读教材第 125 页,思考:
(1) 经过一个已知点画直线,以画 ________条.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的基本事实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
【展示点评】 “确定 ”是有且只有的意思,表明这个事实存在,且具有唯一性.
【小组讨论】如何理解直线的基本事实?
【反思小结】直线的基本事实有两层含义: (1)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 (2) 只有一条直 线.
【针对训练】见 “ 学生用书 ”. 探究点二 直线、射线、线段的画法与表示方法 活动二:阅读教材第 125 页,思考: 直线有哪几种表示方法?画图说明.射线呢?线段呢? 例 如图所示,已知三点 A、B、C 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教学设计 (设计者:
)
一、创设情境 明确目标
教学过程设计
(1) 你如何比较两根筷子的长短? (2)两个人如何比身高? 二、自主学习 指向目标
自学教材第 126 至 128 页,完成下列问题:
1 .如何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你有几种方法?如何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 线段?
2.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的方法有 __度量法 __和__叠合法 __.
)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里,生活中处处都有图形,如笔直的铁轨、手电筒发
出的光、一根自动笔的铅芯等等,你能用图形表示以上现象吗?
二、自主学习 指向目标 自学教材第 125 至 126 页,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直线的基本事实是 __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__.
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__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外 __.
(5) 点 P 在直线 AB 上,但不在直线 CD 上; (6) 点 Q 既不在直线 l1 上,也不在直线 l2 上; (7) 直线 a 和 b 相交于点 P;点 A 在直线 a 上,但不在直线 b 外. 解:画图略. 六、布置作业 巩固目标 课外作业 见“学生用书 ”.
第 2 课时 直线、射线、线段 (二)
3 .__把一条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 __叫做线段的中点.如何用折叠的方法得 到一条线段的中点?
解:使线段两个端点重合对折该线段,折痕处即为中点 4 .__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 __叫做两点的距离,线段的基本性质是 __两点之间, 线段最短. 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活动一:阅读教材第 126 页,思考: 1.什么是尺规作图?请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请再举出一些比较线段长短的实例. 3.两条线段比较长短会有几种情况?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例 1 已知线段 a,作线段 AB ,使线段 AB =2a.
【展示点评】 尺规作图中的直尺是指没有刻度的直尺, 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可以用度 量法和叠合法.
【小组讨论】例 1 的作图步骤分为哪几步? 【反思小结】 先用无刻度的直尺画一条直线或射线, 然后用圆规截取一段线段等于已 知线段. 【针对训练】见 “ 学生用书 ”. 探究点二 线段的中点 活动二:做一做: 在一张透明的纸上画一条线段 AB,折叠纸片,使端点 A、B 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 点我们叫作线段的中点, 你能给线段中点下定义吗?由线段的中点, 你能得到哪些线段之 间的数量关系? 1.若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则有:
(1) 画出直线 AB ; (2) 画出射线 AC ; (3) 画出线段 BC. 【展示点评】画直线要出头,画射线注意 A 是端点,画线段注意不能出头. 【小组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在表示方法上有联系和区别? 【反思小结】直线、射线和线段都可以用两个大写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但用两 个大写字母表示射线时要把端点写在前面. 【针对训练】见 “ 学生用书 ”. 探究点三 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活动三:请同学们先自己画出一条直线,一条射线,一条线段,然后小组合作讨论它 们的区别与联系,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入下表.
比较的项目 线的类型
区别 端点个数
图 形
能否度量
延伸性
联系
直线 射线 线段
【展示点评】根据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及其图形形象填空. 【针对训练】见 “ 学生用书 ”. 四、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的基本事实. 2.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3.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五、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直线比射线长. ( × ) (2) 直线 AB 大于直线 CD. ( × ) (3) 方向相反的两条射线是一条直线. ( × ) (4) 延长直线 AB ( × ) (5) 直线 AB 与直线 BA 不是同一条直线 ( × ) (6) 直线 AB 上有 A 点( √ ) (7) 直线 AB 与直线 l 不可能是同一条直线 ( × ) 2.下列作图语句正确的是 ( D ) A.画直线 AB= 2cm B.画射线 OM =5cm C.延长射线 OC 到 D 使 OC =CD D.延长线段 MN 到 P,使 PN =MN 3 .射线可以看做由线段向一方 __延伸 __形成的,直线可以看做由线段向两方 __延伸 __形成的. 4.在同一平面内有 4 个点,经过每两个点画直线,可以画直线的条数是 __1 或 4 或 6__. 5.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 射线 AB 经过点 C; (2) 点 A 在直线 a 外; (3) 经过点 O 的三条线段 a、b、c; (4) 线段 AB 、CD 相交于点 B;
教学目标
1.会使用尺规作图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2.了解线段中点、等分点的概念,理解两点间距离的定义.
3.掌握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的基本事实,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
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并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教学难点
线段的和、差的理解和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