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说明书编写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一采区地质说明书
山西东升阳胜煤业有限公司一采区地质说明书二OO九年山西东升阳胜煤业有限公司一采区地质说明书一采区位于本井田东南部,采区东西长约1000m,南北长约1400m,由采掘工程平面图和井上下对照图看东部有一个较大的无炭柱,紧邻汇能煤业,西部部分区域为采空区,南部与主进、回风井相邻,北部区域为一个综采面的布置面积,采区边界紧靠汇能煤业,从采掘工程平面图等高线看本采区为斜坡形状。
本采区内地质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第四系,由下至上简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主要为炭岩及豹皮状灰岩,其次为泥灰岩及薄层状白云质灰岩。
底部为厚层状角砾状泥灰岩。
下部岩溶较发育。
本组厚约170m左右。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全厚35-40m,平均38.9m。
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灰岩之上,本组地层由灰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石灰岩组成,夹有1-2层煤线。
底部为“山西式铁矿”,呈鸡窝状分布。
其上为G层铝土矿,厚度变化较大。
灰岩一般有两层,含少量蜓科及海百合茎化石。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全厚95-120m,平均105.6m,为本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连续沉积于本溪组之中。
岩性由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浅灰、灰白色砂岩,3层深灰色白灰岩以及6-14层煤组成。
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 ls)平均厚55.60m,为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它连续沉积于太原组之中。
岩性主要由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砂质泥岩、泥岩、灰白色中-粗粒砂岩组成,含煤2-6层。
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 lx)连续沉积于山西组之中,一般厚87.5m,底部以K8砂岩与山西组分界。
一般分上、下两段:(1)绿色岩层段(P lxl)底部K8砂岩,为黄绿色厚层状粗砂岩,底部含小砾石、小菱铁矿结核及泥岩包体。
分选、磨圆度均差,泥质胶结,疏松,表面呈球状风化,并有氧化铁浸染。
全段主要由黑色泥岩、深灰色砂质泥岩、粉砂岩及灰色砂岩组成,夹有1-2层铝质泥岩及菱铁矿结核。
地质说明书管理规定
地质说明书管理规定(暂行)地质说明书是矿井生产重要的技术基础资料,它直接关系到采掘工程的合理布局,日常生产的合理安排,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和矿井的安全生产。
为了使之更好的配合和服务于生产,特制定本办法:一、一般要求:(一)各矿地测部门所提供的地质说明书的编制格式要符合集团公司下发的统一标准,正式打印。
并依据技术程序,有相关人员签字。
说明书打印装订整齐美观,无错漏字,文字通顺,表达准确文图一致,附图内容齐全,平剖面图一致,图纸色泽均匀,注字盖印或微机制图。
(二)技术部门所需的采区地质说明书、工作面回采和掘进地质说明书及各类巷道的掘进地质说明书,应根据矿井生产接续安排,提前下达由总工程师签字的编制委托书,其委托编制时间应符合以下要求:1、采区设计所需地质说明书至少应在设计前二年通知,在正式设计前三个月提交。
2、回采工作面所需地质说明书,应在采面掘出后五天内提交。
3、掘进各类巷道所需的地质说明书应提前一上月通知,在设计前十五天交付。
地测科必须按委托书要求的时间及时提供。
(三)地质说明书编写时,除将根据技术部门设计要求所需的巷道、峒室绘制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外,还应将工作面四邻100m范围内查明的因工作面掘进或回采而影响的地面建筑物、井下巷道、采空区以及各类保护煤柱等绘制在图上,并在说明书文字中予以说明,需采取措施的应叙述清楚。
二、地质说明编制前,地测科应组织地质、水文、测量、通风各专业进行会审,重点查明以下情况:1、区域内地面建筑物、铁路、公路、河流、水库、大坝及积水坑;对新生产的建筑物和积水塌陷坑应及时测绘,并填到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对需留设的建筑物、巷道和边界保护煤柱进行检查、校核。
2、区域内四周和上覆煤层的采掘状况,揭露的地质构造、煤层及顶底板、陷落柱及岩浆侵入体情况。
3、分析区域内及附近对采、掘有水害威胁的巷道及采空区,重点是掘进工作面上方20m内,回采工作面上方40m内或采掘工作面四周20m以内有积水(黄泥浆)的巷道和采空区。
采煤作业规程编制步骤及内容
采煤作业规程编制步骤及内容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必须依据经批准的采区设计、地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编制,其内容包括:一、地质说明书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必须认真填写,数据要准确、可靠。
按矿井地质规程要求,表内未表达的内容,还要做简要说明,如井上下对照关系,生产工作面与已采和未采面的关系;工作面实见点的地质构造(断层与褶曲的特征,分布范围和控制程度以及对生产的影响);预测工作面可能存在的火成岩体,古河床冲刷带、破碎带、陷落柱等的位臵及对正常开采的影响;冲击地压及水文、瓦斯地质、煤尘、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情况等。
地质平面图要绘出工作面与邻近采面位臵、标高、断层分布及其要素、断层分布情况和煤层底板等高线以及工作面四壁地质素描等。
地质剖面图要绘出工作面与相邻煤层和井巷相互关系。
煤层顶底板柱状图以采高要求顶板5倍以上,底板1倍以上。
综采工作面平面图、剖面图比例尺1/1000,其它工作面平面图比例尺1/2000。
柱状图比例尺1/100。
《三下》采煤和回采后对地面有明显影响的工作面必须绘制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
《三下》采煤必须有《三下》开采设计。
二、开采简要说明编制依据:经过批准的采区设计、地质说明书。
《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参考邻近采区或工作面的开采历史,并结合本工作面的具体情况,对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的选择及依据进行简要论述,对回采工艺及设备选型等也要加以说明。
回采范围内外及其上下的采掘情况及其影响,通风、瓦斯地质、二氧化碳含量,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煤尘爆炸性,冲击地压危险性要予以说明。
工作面设计㈠支架选型1、工作面支架选型单体柱工作面按下列公式计算Hmax≥Mmax-bHmin≤Mmin-SL-b-a综采液压支架按下列公式计算Hmax≥Mmax+0.2,mHmin≤Mmin—(0.25~0.35),m式中Hmax-支柱(架)最大高度,m;Hmin-支柱(架)最小高度,m;Mmax-工作面最大采高,m;Mmin-工作面最小采高,m;b-顶梁厚度,m;a-支柱卸载高度,一般取0.05m;SL-顶板最大控顶距处下沉量。
采区地质说明书
045 采区1. 采区概况1.1. 位置及范围045 采区为K24、K25、K26、K27 煤层联合布置采区,根据设计部门的要求,采区位于0水平主斜井南部,北以8 号勘探线向南170 米为界,紧靠043采区;南以5号勘探线向北300 米为界;上界分别以+310 米(一煤矿下界)、282米(二马门煤矿下界)标高为界;下以±0 米标高为界。
采区走向长1280米,倾向投影(平面图)长620 米,倾向为970〜125°, —般为110°,倾角20°〜35°, —般26°。
面积875640 米2。
本采区地表位于骡子正沟南部,属于华蓥山背斜东翼,为一单斜构造,构造简单。
可采煤层为K24、K25、K26、K27 四层,均属于特低硫、特低磷、低至中灰的1/3JM 优质炼焦煤。
1.2. 邻区情况°45 采区相邻的有正在形成的°43 采区,该采区只开采K24、K25 煤层。
从目前接露的情况结合位于°43 采区上部的一煤矿的情况看, K24 煤层在°43 采区上部呈分叉状态,中下分层夹矸在°.85 米〜 2.6 米之间,平均 1.91 米,其下分层煤厚为°.25〜°.52 米,平均°.42 米。
K24 煤层在°43 采区下部分叉不明显,上下分层夹矸在 2 米以上,平均2.19米。
其下分层煤厚°.5°米〜°.64米,平均°.57米,倾向1°2°, 倾角23°。
K25煤层煤厚°.38米〜°.59米,平均°..45米,倾向1°1°, 倾角24°。
从目前接露的情况看, K24、K25 煤层在°43采区内的顶底板岩性都较稳定。
只是在该采区中部存在古河流冲刷,形成一条薄化带。
地质说明书
(二)编制的方法步骤 编制人员要了解开拓区设计意图,收集整 理井田精查地质报告、补充勘探报告、建 井与邻区的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绘制图 纸;按储量计算的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分 煤系、分煤层、分煤厚、分煤种、分倾角 计算各类储量;撰写文字说明,阐明影响 开拓部署的各种地质因素。说明书要经矿 总工程师和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报煤炭工 业主管部门批准。
(二)编制的方法步骤 1)收集地质资料 了解掘进巷道设计与施工的意图, 收集开拓区域地质说明书;采区地质说明书及邻 近钻孔资料。 2)编绘图件 根据巷道设计与施工要求,按照一定 的程序和方法编绘说明书图件. 3)编写文字说明 有针对性的、简明扼要地撰写 文字说明;提出施工建议和注意事项,以及可能 出现工程问题的防治措施。 掘进地质说明书要经主管地质工程师和矿总工程 师审批后,方可提交生产部门使用。
2.图纸部分 包括:井上下对照图(比例尺为1:5000~ 1:2000);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比例尺为 1:1000—1:200);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急倾斜煤层为立面投影图)附储量计算图 (比例尺为l:2000~l:1000);倾斜、急倾 斜多煤层矿井应附本区域回风、运输水平 地质切面图(比例尺为1:2000~1:1000); 井筒预想柱状图或剖面图(比例尺为1: 1000—1:200);地质剖面图(比例尺为1:研究和分析地质勘探报告与各类检查 孔所取得的补充勘探资料,阅读矿井设计 中有关基建工程部分设计与施工的技术要 求;然后编绘地质说明书的图纸和表格及 编写文字说明,文字中要重点阐明对影响 设计与施工的各种地质因素及对其控制程 度。
第二节 开拓区域地质说明书
开拓区域(或延深水平)地质说明书是为矿井 新开拓区或新延深水平设计、施工及制订 作业规程的需要而提供的地质资料。其资 料来源是地质勘探报告、矿井地质报告、 补充勘探报告及邻近已开拓区或上部水平 的地质资料,按照开拓设计与施工要求, 经过汇集整理、分析综合后编制而成。
煤矿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4101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地质说明书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4101工作面回风顺槽在4#煤运输大巷测F4-6点前124m处开窝,方位为345°,工程量1200m。
开采上限标高为+988m,下限标高为+926m,地层倾角(走向)3-6°;(倾向8-12°),工作面顺槽沿地层自然走向布置、切眼沿地层自然倾向布置。
与4101工作面相应地面均为荒山地,无主要公路、铁路、桥梁、重点建筑、重点设施对开采无影响。
地面标高+1100m~+1210m、相对高差110m。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第四系冲积层厚0~60m,平均约40m。
4101回风顺槽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见表1。
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表1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该工作面开采煤层为太原组4#煤层,煤层厚度2.0—3.2 m,平均2.6m,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煤层倾角8-12°,煤的密度1.35m³/t,硬度2-3,煤种块状焦煤,工作面煤层赋存较稳定,煤层结构简单。
下距13#煤层约87.0 m。
13#煤层厚度13.0m(根据关家崖煤矿揭露的13#煤层赋存特征)。
详见表2:煤层特征情况表;表3:煤层顶底板情况表;煤层特征情况表表2煤层顶底板情况表表3第三节地质构造一、地质构造通过相邻矿井(关家崖煤矿、刘家梁煤矿)巷道实际揭露情况,4101工作面东部有两条大的断层,可能延伸到东坡井矿区以内,影响东坡井的采区、工作面的总体布置,无大的断裂构造,但不排除小断层出现,也可能会出现陷落柱。
二、总体分析:东坡井井田地质较为简单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含水层主要为太原组K2灰岩,灰岩及泥岩中所夹的砂岩透镜体,因井田内部及邻近井田均未发现施工有水文孔,该矿原有一眼奥灰水水井(K5)井深度280. 21m含水层顶板埋深229.96m由于开采时间太长和其它不明原因,该井已经不出水。
东坡井又重新打了一眼饮用水水源井,井深度748.6m(在主斜井东南方向140m处)。
地质说明书格式及要求
开拓地质说明编制要求(试行)一、开拓、准备巷道均要编制开拓地质说明书开拓地质说明书格式以预想地质平、剖面图(1:1000)、柱状图(1:200或1:500)为主,并在图纸合适位置标注文字说明,图纸右下角附开拓地质说明书及附图审核会签图签。
二、文字部分要求1、巷道位置及四邻关系叙述巷道所在采区、开口位置、设计坡度、长度等;叙述巷道对应地面位置及盖山厚度、四邻及上下井巷工程(或采空区、实体)的位置、间距、生产施工情况。
2、地质情况叙述巷道开口层位、预计穿过的主要煤岩层和标志层,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叙述预计揭煤位置;叙述巷道预计揭露的断层(位置、产状、性质、破碎带、含水性等)、陷落柱(位置、胶结情况、含水性等)、褶曲(位置、伴生节理、倾角变化等)等情况;分析构造、软煤岩层对顶帮管理、支护、煤与瓦斯突出等安全生产方面的影响情况。
3、水文地质情况叙述对巷道施工有影响的含水层的位置(揭露位置)、间距、厚度、富水性;老空区的位置、间距、积水量、积水高度、水位、与采空区贯通位置等;带压区域叙述巷道标高、奥灰水位、承压大小、隔水层厚度、突水系数等,对构造导水情况进行类比分析;盖山厚度较薄时叙述风氧化带深度、地表水可能影响情况等;预计巷道施工过程中的涌水形式、正常和最大涌水量,分析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情况。
4、其他隐蔽致灾因素情况叙述巷道穿过主要层位的物理力学性质;预计巷道揭煤前后瓦斯地质情况,瓦斯及高瓦斯矿井叙述瓦斯涌出量、自燃情况及爆炸性指数,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另外要预计瓦斯压力等防突指标参数;叙述周边老空区压力、采掘动压对工程施工的影响情况;分析工程穿过(相邻)的煤田孔、水文孔、井下瓦斯抽采孔时导水、导气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情况等。
5、避水灾路线6、措施及建议针对2—4项中对安全生产有影响的因素提出顶板管理、排水、涌水观测、防治水隐患排查、超前探测、探放水、过交叉巷道等方面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三、图纸部分要求1、开拓地质说明书附图包括:预想地质平面图、预想地质剖面图、综合柱状图;2、预想地质平面图和剖面图比例尺相同,设计巷道两侧50-100米范围内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内容均需填绘完整、准确;3、预想地质剖面图每隔100米左右加绘巷道顶底板岩性小柱状,每隔10或20米加强绘巷道里程位置,巷道内充填穿过的主要层位及标志层;一组开拓、准备巷道不在同一层位时,所有巷道均需绘制预想地质剖面图;一组巷道基本在同一层位(标高)时,绘制先施工巷道(或中间巷道)的预想地质剖面图;4、局部巷道地质条件复杂时,要绘制1:200局部预想地质剖面图;5、综合柱状图(1:200或1:500)范围包括巷道揭露层位及其以上4倍巷高、以下2倍巷高,要标注层厚和主要岩性物征;6、立井开拓地质说明书以预想地质柱状图(1:200或1:500)为主;7、开拓巷道设计中相关的联络巷、溜煤眼、通风立眼等附助工程的地质水文情况均要纳入主要巷道的开拓地质说明书,均需编制联络巷预想地质平、剖面图,立眼预想地质柱状图;8、工作面盖山薄、受地表水和风氧化带影响时,要绘制井上下对照图(1:2000或1:5000);9、各种图纸的内容、符号、注记等要求与《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及其补充规定等规范一致。
采区地质说明书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本采区位于井田东南部,根据矿井地质报告介绍,本采区地貌属于中低山区,总体地势东高西低。
二、水文采区内地面无常年流水的河流通过,仅在雨季沟谷有水流出,并很快排干,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
三、地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资料,本区地震烈度为Ⅷ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20g。
第二节地质勘查工作(参照矿井地质报告)1、1975年,山西省地质局区调队编写了1:20万平遥幅区调报告,对本工作区的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划分和对比。
2、1976年10月—1980年1月,山西省地质局第一水文地质队与山西省平遥县水利局合作,对平遥县全县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储量进行普查,调查水井4305眼,水文地质调查点1120个,调查泉水l93处,县井队和地区井队共打钻孔21个,总计进尺4022.55m,第一水文地质队施工钻孔7个,总计进尺2163.3m。
填制有1:5万平遥县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图。
于1980年l月编制了《山西省平遥县农田供水水文地质详查报告》。
第二章采区地质第一节采区地质简况一、采区地质1、本采区位于矿井井田东南部,地层发育情况与矿井井田其它地区相似。
采区地层从老到新有:古生界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中统、上统,二叠系下统、上统,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四系等。
采区地层总体走向趋势是:北西一南东向,倾向北东。
2、本采区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褶曲不甚发育,总体上呈向北东东缓倾斜的单斜构造。
(1)断裂构造采区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其特点是延伸长,断层倾角较陡,一般大于50°,以正断层为主,逆断层次之,其方向主要以北东东和北北东两组为主,其中以北北东向形成较早,北东东向形成较晚,但分布较多,呈地堑、地垒、阶梯状排列。
(2)褶曲区域褶曲构造不太发育,仅局部地段出现小的波状起伏,形成小的近南北向或北北东向的背、向斜,但规模不大。
区域地层简表地层单位代号厚度(m) 岩性特征界系统组段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0~30 黄褐色亚砂土、亚粘土及砂砾石。
第9章地质说明书
一、地质说明书 地质说明书是矿井地质部门为各项工程设计和管 理提供的地质预测资料。 (一)地质说明书的种类
1.建井(或基建)地质说明书 矿井基建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地质依据; 根据精查勘探报告、钻孔资料,按照建井设 计与施工要求编制而成。
文字部分: (1)简要论述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2)重点说明基岩风化带、断裂破碎带、强含水 层、流砂层、不稳固岩土层、煤层、瓦斯和地温 对基建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影响; (3)明确提出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二)编制地质说明书的基本要求 1.编制地质说明书的目的要明确 2.地质说明书范围内的地质与生产情况要清楚 十个清楚: (1)地质构造清; (2)煤厚、煤质变化清; (3)顶、底板岩性清; (4)岩浆侵入层位清; (5)陷落柱分布范围清; (6)井下水、火、瓦斯灾情清;
(7)周围情况清; (8)井上下关系清; (9)地质研究程度清; (10)矿井开发历史清。
表9-1 韩桥煤矿-270m北翼大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位置 本矿北翼-180米延伸下山 皮带机道以北 地面标高 +30~32.0米
邻区情况
地面情况 工程要求 施工岩石 性质 构造 矿井水 瓦斯涌出 量 施工建议
本区上部下桥系、小湖系煤组已采完,太原群煤组为新开拓区
有五号井家属宿舍,旧西排洪道,均无影响 据设计规定:在-270米车场开口沿17煤掘进,过北一断层后沿20层煤掘进 17煤层(f=1.1)顶板页岩(f=4.8)底板砂质页岩(f=5.6) 20煤层(f=1.2)顶板页岩(f=12.8)底板砂质页岩(f=4.5) 自-180米延伸下山向东北方向掘进320米左右推测将遇到北一断层 342°SW∠70°落差约6米左右 巷道出水,主要是Ⅸ层灰岩水、Ⅹ层灰岩裂隙水和北一断层水,揭露Ⅹ层灰岩时 预计最大涌水量为1.5m3/min 2.6m3/t 煤尘爆炸指 数 43.87 自燃发生期 无(月)
回采地质说明书模板
回采地质说明书模板一、引言回采地质说明书是用于记录矿山回采过程中地质情况的重要文件。
该说明书会对回采区域的地质特征、岩性分布、裂隙情况等进行详细描述,以便矿业公司在进行回采作业时能够全面了解地质状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二、地质背景在编写回采地质说明书之前,需要对矿山的地质背景进行全面了解。
包括矿山的地理位置、地质历史、地质构造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背景信息对于正确理解回采区域的地质意义和特征至关重要。
三、地质特征描述在该部分,需要对回采区域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
包括岩性、岩层分布、自然裂隙的情况等内容。
可以通过钻孔、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式获取相应的地质数据。
在描述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图表和图像来辅助说明,但在模板中不包含图片这一要求。
四、地质风险评估针对回采地质条件,需要进行地质风险评估。
主要考虑的是可能会对回采作业带来的地质灾害,如岩层崩塌、滑坡、地陷等。
在该部分,需要对各种可能的地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
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五、回采方案回采地质说明书还需要包含针对回采区域的具体回采方案。
这主要包括回采路线、回采断面、回采方式等内容。
需要根据地质条件,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出合理的回采方案,以确保回采作业的顺利进行。
在具体撰写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使用公司内部的联系方式,保护隐私和安全。
六、总结与建议回采地质说明书的最后,需要对整个地质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总结部分可以对地质特征、地质风险、回采方案等方面进行综述。
建议部分则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或改进意见。
七、参考文献在回采地质说明书的最后,需要列出参考文献。
这些参考文献可以是相关的专业书籍、论文、矿山调查报告等。
通过引用参考文献,可以证明说明书内容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八、附录在回采地质说明书的附录部分,可以给出与说明书相关的其他信息,如地质剖面图、地质勘探数据等。
这些附录信息可以为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回采地质情况提供帮助。
矿井瓦斯地质图说明书原始
矿井瓦斯地质图说明书前言《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八十一条,无论是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还是低瓦斯矿井;无论是瓦斯灾害防治,还是瓦斯资源开发利用,都需要编制煤矿三级瓦斯地质图。
为此依据2007年,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行业标准,即中煤协会科技[2007]54号文件,现特编制本矿井瓦斯地质图。
一、矿井概况1.1 矿井交通位置、范围、自然地理概况1.1.1 矿井交通位置:兴元矿业有限公司(原名:元氏矿)隶属于冀中能源井矿集团,公司位于河北省元氏县境内,矿井工业广场坐落于马村乡太平庄村北侧。
京广铁路及京广公路由矿井东侧呈南北向通过,往东约4公里有京深高速公路。
矿井北距窦妪镇火车站约6Km,距石家庄约23Km,南距元氏火车站约8 Km。
矿井内地形平坦,乡间公路纵横,交通十分方便。
(见图1-1)1.1.2 矿井范围:兴元矿业有限公司井田范围南北长7.5Km,东西长1.72Km,面积13Km2。
矿井分院家村区(南翼采区)和马村区(北翼采区)两部分。
院家村区近似一个等边三角形,面积7.5 Km2,正在回采2#煤。
马村区以马村中心呈一长方形,面积5.5 Km2,当时不开采。
1.1.3自然地理概况:区内地形平坦,由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地面高程+61- +71.0m,地形坡度 2.7‰。
井田内南北分别有潴龙河(上游建有蟠龙湖)、北沙河(上游建有“长村”水库),均为季节性河流,丰水期暴雨后河水猛涨,造成短期急流。
1.2矿井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1.2.1 矿井开拓方式:矿井采用一对竖井开拓,主井井筒直径5m,井深625m,副井直径6m,井深590.6m,主井标高+62.5m,主、副石门大巷贯穿各煤层,分别开采南北两翼采区。
1.2.2 水平划分:矿井划分为两个水平开采,第一水平定为-500m,第二水平定为-650m。
1.2.3 采区划分:由于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南北两翼各采区均以断层为边界进行划分。
煤矿揭煤地质说明书
煤矿揭煤地质说明书一、背景介绍二、煤矿地质揭露的目的揭露煤矿地质的目的是为煤炭资源的开发开采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规划。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煤炭资源所在的地层和矿层的位置和分布;2.了解煤炭资源的储量、质量和品位;3.评估矿层开采的难易程度和可行性;4.预测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瓦斯、水害等;5.为煤炭的选矿和利用提供参考。
三、揭露地质的方法和步骤揭露煤矿地质主要依靠野外地质调查、钻探和实验室分析等方法。
1.野外地质调查野外地质调查是揭露煤矿地质的基础工作,主要目的是收集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基本资料,并进行样品采集和调查。
野外地质调查应包括的内容有: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矿层厚度和分布、煤炭质量和品位等。
2.钻探工作钻探是揭露煤矿地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井下钻孔和井外钻孔进行。
井下钻孔主要用于获取煤层内部的地质信息,如煤层的厚度、倾角、煤层序列和煤的品位等;井外钻孔主要用于获取煤层下伏地层的地质信息,如煤层的底板、顶板、伴生层和层间岩性等。
3.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分析是揭露煤矿地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对采集的煤样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如根据采集的煤样进行煤的品位测定、煤的硫含量、灰分含量和挥发分含量等。
四、揭露地质的内容和要点煤矿揭露地质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地层分析通过对地层的研究,明确煤层的厚度、煤层倾角、煤层的分布范围和煤层的序列。
2.地质构造分析对煤矿区域的构造进行分析,包括断裂、褶皱的走向和倾角等。
3.煤的品位分析对采集的煤样进行全面的物理化学分析,测定煤的品位、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等指标。
4.瓦斯和水害的预测对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如瓦斯的涌出、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下陷和水害等。
五、煤矿揭露地质的应用1.煤炭开采规划揭露煤矿地质提供了煤炭开采的科学依据,为煤矿的规划提供参考,包括矿井的布局、矿层开采顺序和采煤方法的选择等。
2.矿井设计揭露煤矿地质对矿井的设计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包括矿井的开拓方向和巷道的布置等。
地质说明书
地质说明书(总2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地质说明书总工程师:编制:审核:二0一一年十二月地质说明书为满足矿井设计和生产需要,依据本矿《地质报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特编制此地质说明书。
一.井田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一)地层矿区地层出露较好,由西向东依次出露有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下段地层,第四系黄土零星覆盖。
现就区内出露及钻孔揭露的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O2)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钻孔揭露峰峰组厚度~,平均,按岩性特征分为上、下段。
下段为灰色、浅灰色泥灰岩及石膏层(纤维状、脉状),夹薄层状石灰岩及角砾状白云质灰岩,厚~,平均厚。
上段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裂隙间具方解石晶簇,厚~,平均厚。
2.石炭系(C)石炭系发育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
分述如下:(1)中统本溪组(C2b)岩性为灰色、灰黑色铝土层、泥岩、石英砂岩及石灰岩组成,间夹不稳定的不可采薄煤层,属滨海相沉积地层,底部沉积有山西式铁矿,其厚度和品位很不稳定。
由于中奥陶统古风化壳剥蚀程度不同,该地层厚度变化较大,依据钻孔揭露资料,本矿区该组地层厚度为~,平均厚度为。
平行不整合于峰峰组地层之上。
(2)上统太原组(C3t)为主要含煤地层,自K1砂岩底至K7砂岩底,地层厚度为~,平均厚度。
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岩性以灰色、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灰黑色粉砂岩、黑色泥岩及石灰岩为主,含煤11~15层。
本组地层以其含煤性以及沉积环境的差异,区分为下、中、上三段、1)太原组下段(C3t1)K1砂岩底到K2石灰岩底,地层厚度为~,平均厚度为,为太原组主要含煤层段。
含煤5~7层,总厚度达,含煤系数超过20%,其中有3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1层为稳定大部可采煤层。
K1砂岩为灰白色中细粒石英硅质砂岩或泥质砂岩,向上渐变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
地质报告编制规定要求
地质报告编制规定要求————————————————————————————————作者: ————————————————————————————————日期:ﻩ附件一: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为规范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依照《矿井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等有关规定及标准要求,制订了《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并提出有关要求:一、适用范围按《矿井地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每隔8~10年,对原地质报告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
涉及开采煤层、矿界变更和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矿井,应及时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
二、技术要求1、《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是以原井田精查或详终勘探地质报告或上一次《生产矿井地质报告》为基础,通过对以往全部地质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研究编制而成的。
报告由文字、附图、附表、附件四部分组成。
2、报告的范围、对象原则上应与采矿许可证范围保持一致。
3、报告应客观、准确、全面反映地质工作成果,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及资料的继承性,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4、报告中的所有分析测试项目指标,应统一使用(换算到)现行法定计量单位。
5、第一次提交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属编制性质,再提交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属修编性质。
三、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文字部分编写具体要求(一)封面(1)报告名称统一为:四川省+煤田名称+矿山名称+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其中矿山名称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矿山名称相一致。
不是第一次提交的生产矿井地质报告,需在名称后面加注提交年份。
(2)报告提交单位:报告提交单位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采矿权人相一致。
(二)封二按报告名称、编制单位名称、技术负责人、报告编写人,提交单位名称、负责人、总工程师、参与报告编写人、提交报告日期的次序编排。
正式报告的封二必须加盖编制单位和提交单位的印章;编制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提交单位的总工程师、双方参编人员应在打印的名字后亲自签名(盖章),不得只打印或复印代之。
采区地质说明书(编写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采区地质说明书
(编写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一、正文部分
1.采区位置、范围、四邻关系,井上下对照关系,勘探工作等;
2.相邻采区实见地质构造、瓦斯地质和水文地质等;
3.区内煤(岩)层产状和煤层厚度变化,断层与褶皱的特征、分布范围和控制程度,对采区开拓、开采的影响等;
4.可采煤层厚度、结构及可采范围,可采煤层的可采性;
5.各煤层顶底板类型、岩性、厚度、富水性及物理力学性质,各煤层群(组)之间的间距和岩性变化;
6.陷落柱、岩浆岩体、冲刷带等情况;
7.煤层瓦斯赋存地质规律,瓦斯(煤层气)资源/储量;
8.水文地质条件,采空区及周边老空区范围,预测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和突水危险性,防隔水煤(岩)柱和探放水等工程技术要求;
9.地温及地热危害,煤自燃危险程度;
10.采区煤炭资源/储量;
11. 工作面回采对地表建(构)筑物的影响;
12.针对存在的地质问题应注意的事项和建议。
二、附图
1.井上下对照图;
2.采掘工程平面图;
3.采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4.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5.采区回风水平和运输水平的地质切面图(煤层倾角大于25°);
6.采区地质剖面图;
7.采区煤层厚度等值线图;
8.采区瓦斯地质图。
11 地质报告及地质说明书
第二节 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
第三节 自然地理 第四节 生产建设概况
第二章 矿井地质工作 第一节 以往勘探工作简况 第二节 矿井中小井的开采情况
第三节 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
第四节 对原地质报告的评价
第三章 井田地质 第一节 地层
第二节 含煤地层 第三节 构造
第四节 岩浆活动
第四章 煤层、煤质及其它有益矿产 第一节 煤层 第二节 煤质 第三节 其它有益矿产 第五章 矿井水文地质 第一节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二、 地质说明书
(一)地质说明书的类型与基本要求 1、地质说明书的类型 根据矿井建设、生产的不同阶段和使用要求,地质说明书可 分为矿建(或基建工程)地质说明书、开拓区域(或水平延深) 地质说明书、采区地质说明书、掘进地质说明书和回采地质说明 书 2、编制地质说明书的基本要求 •目的明确 •资料清楚、准确 •形式简捷、重点突出、使用方便 •最后总结
3、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的使用
地质报告的使用贯穿矿井设计、建井、生产全过程,但最 常用的是图件。图件很多,一般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反映区域概貌的图件。包括交通位置图、区域地 形地质图(附综合地层柱状图及地质剖面图),这类图的比例 尺小,反映的面积大。 第二类是矿井设计、生产中常用的主要图件。包括井田地形 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水平切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 算图。这四种图件是井筒、硐口及地面建筑物和井下巷道布署的 设计底图,是指导矿井生产的重要图件。 第三类是矿井设计、生产的参考图件。包括钻孔柱状图、井 田综合柱状图、煤(岩)层对比图、井田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 剖面图及其它图件。
4)可不必复制的原始材料
槽(井)探展开图、钻孔的原始记录、长期水文动态原 始记录、物探的实际资料、钻孔的封孔、止水报告等,以及 主导勘探线上钻孔、水文孔、井筒检查孔、基准孔等特殊钻 孔的全部岩心和一般钻孔的部分代表性岩心。
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编制规定
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编制规定一、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编制完成的时间为回采工作面贯通后15 天提交。
二、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编制内容:(一)工作面概况1、地面和井下位置及相邻采掘情况2、水平采区及工作面编号3、工作面走向长×倾斜长=面积(二)煤层赋存情况(三)煤层顶底板情况(四)地质构造情况1、影响工作面回采向背斜构造;2、影响工作面回采落差在0.5米以上正、逆断层;3.岩浆岩侵蚀情况。
(五)水文地质1、顶底板含水层情况;2、断层裂隙带富水情况;3、相邻采空区积水情况;4、工作面预计最大和正常涌水量。
(六)影响回采工作面的其它地质因素1、瓦斯情况;2、冲击地压情况;3、煤尘爆炸指数;4、煤的自燃倾向性和发火期。
(七)储量1、地质储量核算应根据机、风巷及切眼实际揭露和探测煤厚为依据;2、可采储量;3、回采率。
(八)问题及建议(九)附图1.回采工作面地质平面图(1:1000);2.工作面机巷、风巷、切眼地质剖面图(1:500);3.工作面综合柱状图(1:200)。
(十)要求图纸清晰、美观、规范,反映问题清楚。
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概况煤层名称水平名称采区名称工作面名称地面标高开采标高地面位置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回采对地面设施影响走向长(m)倾斜长(m)面积 m2煤层赋存情况煤质情况Mad(%) Ad(%)Vd af(%)S0d(%)Qgv0ad(mj/kg)煤岩类型牌号煤层顶底板情况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普氏系数( f )岩性描述基本顶直接顶伪顶煤层伪底直接底基本底地质构造情况情况说明构造名称走向(°)倾向(°)倾角(°)落差(m)预计长度(m)对回采的影响程度水文地质情况及防治水措施预计最大涌水量m3/h预计正常涌水量m3/h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资料瓦斯地温地压煤尘爆炸指数煤的自然发火期储量走向长(m)倾斜长(m)面积(m2)平均煤厚(m采高(m)容重(t/m3)地质储量(t)回采率(% )可采储量(t)问题及建议附图1、XX工作面回采地质平面图(1:1000)2、XX工作面巷道实测地质剖面图(1:500)3、XX工作面综合柱状图(1:200)。
煤矿采面 地质说明书
4、煤层特征:该煤层属于比较不稳定性煤层,产状不稳定,煤层变化较大。
5、构造情况:风道是一采区唯一一条延伸到南部巷道,通过采区地质报告证明该地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存在落差20m断层多个。
6、水文地质:工作面顶底板没有含水层、周围无采空区无老塘水、且离已知钻孔较远更无钻孔水影响。涌水量为4m³/h,涌水量较小对掘进无影响。该工作面水文地质简单。
3、煤层特征:该煤层属于比较稳定性煤层,产状稳定,煤层变化不大。
4、构造情况:本巷道掘进过程中本工作面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局部有裂隙、节理、断层发育,掘进中对生产有一定影响。
6、水文地质:本工作面煤层局部含水、涌水量较小,二段西二采空区无积水,对掘进无影响。
地质说明
一、工作面境界、范围:
走向
倾向
左部
右部
左部
右部
未开拓区
西十四路
未开拓区
未开拓区
二、煤层特征: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煤层厚度
最大—最小/平均m
4.5—5.5/5m
煤层倾角
最大—最小/平均°
10—14/12°
煤层硬度
f
1.5
煤层层理
发育程度
发育
煤层节理
发育程度
发育
煤质
灰分
%
16.3
挥发份
%
32.5
容重
T/m³
1.35
自然发火期
月
6
绝对瓦斯量
m³/min
0.07
三、顶底板特征:
顶底板名称
岩石类别
厚度/M
岩性
顶板
基本顶
白砂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说明书编写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C.1 采区地质说明书
C.1.1正文部分
1.采区位置、范围、四邻关系,井上下对照关系,勘探工作等;
2.相邻采区实见地质构造、瓦斯地质和水文地质等;
3.区内煤(岩)层产状和煤层厚度变化,断层与褶皱的特征、分布范围和控制程度,对采区开拓、开采的影响等;
4.可采煤层厚度、结构及可采范围,可采煤层的可采性;
5.各煤层顶底板类型、岩性、厚度、富水性及物理力学性质,各煤层群(组)之间的间距和岩性变化;
6.陷落柱、岩浆岩体、冲刷带等情况;
7.煤层瓦斯赋存地质规律,瓦斯(煤层气)资源/储量;
8.水文地质条件,采空区及周边老空区范围,预测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和突水危险性,防隔水煤(岩)柱和探放水等工程技术要求;
9.地温及地热危害,煤自燃危险程度;
10.采区煤炭资源/储量;
11.工作面回采对地表建(构)筑物的影响;
12.针对存在的地质问题应注意的事项和建议。
C.1.2附图
1.井上下对照图;
2.采掘工程平面图;
3.采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4.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5.采区回风水平和运输水平的地质切面图(煤层倾角大于25°);
6.采区地质剖面图;
7.采区煤层厚度等值线图;
8.采区瓦斯地质图。
C.2 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C.2.1正文
1.工作面位置、范围及与四邻和地面的关系;
2.区内地层产状和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本工作面的影响,断层落差,掘进找煤方向及褶皱的位置和形态;
3.邻近工作面煤层厚度、煤层结构、煤体结构及其变化等;
4.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物理力学性质;
5.工作面瓦斯地质特征;
6.主要含水层和主要导水构造与工作面的关系,工作面周边老空区范围,预测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和工作面突水危险性,防隔水煤(岩)柱、探放水措施建议等;
7.岩浆岩体、陷落柱等对工作面掘进造成的影响;
8.地热、地应力和煤自燃危险程度等;
9.针对存在的地质问题的建议。
C.2.2附图
1.井上下对照图;
2.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3.工作面预想地质剖面图或局部地质构造剖面图;
4.地层综合柱状图。
C.3 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C.3.1正文
1.工作面位置、范围、面积以及与四邻和地表的关系;
2.工作面实见地质构造的概况,实见或预测落差大于三分之二采高断层向工作面内部发展变化;
3.实见点煤层厚度、煤层结构和煤体结构情况,及其向工作面内部变化的规律;
4.实见点煤层顶板岩性、厚度,裂隙发育情况;
5.预测岩浆岩体、冲刷带、陷落柱等的位置及其对正常回采的影响;
6.预测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7.预测工作面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
8.工作面煤炭资源/储量;
9.地热、冲击地压和煤自燃危险程度等;
10.针对存在的地质问题应注意事项及建议。
C.3.2附图
1.井上下对照图;
2.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3.煤层厚度等值线图;
4.主要地质预想剖面图;
5.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
6.其他相关图件。
附录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