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金色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师教读,(教读时要一句一句读,注意停顿节奏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字音正确.停顿正确)
教师重点检查二到三名学生
(3)疏通文意:重点句子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用“|”在文中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5)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
4、细读课文,加深理解(小组讨论)
(1)“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全然忘记,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着”
(2)谈谈自己对此文思想内容方面的收获和感受(注意多角度多方面思考)
《陈太丘与友期》:
1.导入。用同学收集的少年故事课堂交流。
2.检查“预习导学1.2.3.4.”。
3.诵读课文,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f)结合各角色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其性格
例如:万芳:是一位热情、善良、仗仪、乐于助人、善解人意、重友情的小姑娘。
当“我”的裤子撕破心里难受时,她把自己的裤子换给“我”,说明她的乐于助人,遭家长责备也心甘,又见她的善良,后来又不愿再把裤子换回以及“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时她再次把小刀塞到“我”手里时,可见她的善解人意、重友情。
4.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
(1)三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探究回答:本文讲述的一件事情是,主要人物,他的特点是,客的特点是。全篇核心是,二语。故事启示我们。
(3)元方是怎样反驳父亲的友人的?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是什么?
(4)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答
3.小结。
4.检查背诵。
D(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5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5.小结。
〈〈咏雪〉〉:
1课前2分钟讲故事训练
2导入
3提问2,3
4诵读课文
A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B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C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g)后文提到的有关奶奶的描写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h)如何理解“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i)如果是你在这种尴尬中你将怎么办?
10、小结。
《风筝》:
1、导入:
2、检查预习导学123
3、初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为什么小时侯会把放风筝看成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2)我懂得游戏的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金色花》:
学习.研讨
1.源自文库入:
2.检查"预习.导学1.2.3.4"
3.反复诵读体会泰戈尔对母亲的深情倾诉,并找出几处最能触动你心灵的语句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4.品读诗文
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泰戈尔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什么?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这是什么口吻?这句话中饱含着妈妈怎样的感情?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在哪里?这句话饱含着孩子怎样的感情?
5.十分钟诵读比赛
《散步》:
1、导入
2、检查预习·导学·1·2·3
3、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E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纸船>>:
1.导入。
2.检查“预习导学1,2,3”。
3.朗读:第一步:指名朗读,要求其他学生注意节奏、重音。
第二步: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可小声跟读,并检查自己划分的节奏、重音。
第三步: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
①从内容上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②写家庭生活,只选取“散步”这一生活的一角,写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也只写了几个细节,这样写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①“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生命”这一自然段从看到的、、和听到的三个方面来写的,属于描写。它的作用是。
②请你再从文章中举一处语言优美的例子。
《羚羊木雕》:
a)导入
b)检查“预习导学1、2、3
c)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d)结合导学3(3)明确本文的写作顺序:插叙
e)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体味人物思想感情,把握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角色分配:“我”、爸爸、妈妈、奶奶、万芳、万芳妈各一人,叙述部分由一人朗读,众人评议朗读效果。(建议:可从语音的准确、语句的流畅、声音的响亮、态度的大方、表情方面着手)
第四步:指名朗读,要求学生努力成诵。
1.研讨:〈1〉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那里,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叠?
答
〈2〉点明题旨的是哪句?
答:
〈3〉为什么含泪,为什么悲哀?
答:
〈4〉诗歌以“纸船”作题目有什么妙处?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纸船象征了什么?
答:
2.品味语言。
〈1〉第一节中“从来”“总是”、“一只一只”有何表达作用?
重点句子: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B撒盐空中差可拟
C未若柳絮因风起
6合作探究:
A《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表现出了咏雪之才。
B“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形容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C.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D.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字音正确.停顿正确)
教师重点检查二到三名学生
(3)疏通文意:重点句子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用“|”在文中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5)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
4、细读课文,加深理解(小组讨论)
(1)“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全然忘记,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着”
(2)谈谈自己对此文思想内容方面的收获和感受(注意多角度多方面思考)
《陈太丘与友期》:
1.导入。用同学收集的少年故事课堂交流。
2.检查“预习导学1.2.3.4.”。
3.诵读课文,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f)结合各角色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其性格
例如:万芳:是一位热情、善良、仗仪、乐于助人、善解人意、重友情的小姑娘。
当“我”的裤子撕破心里难受时,她把自己的裤子换给“我”,说明她的乐于助人,遭家长责备也心甘,又见她的善良,后来又不愿再把裤子换回以及“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时她再次把小刀塞到“我”手里时,可见她的善解人意、重友情。
4.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
(1)三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探究回答:本文讲述的一件事情是,主要人物,他的特点是,客的特点是。全篇核心是,二语。故事启示我们。
(3)元方是怎样反驳父亲的友人的?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是什么?
(4)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答
3.小结。
4.检查背诵。
D(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5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5.小结。
〈〈咏雪〉〉:
1课前2分钟讲故事训练
2导入
3提问2,3
4诵读课文
A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B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C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g)后文提到的有关奶奶的描写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h)如何理解“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i)如果是你在这种尴尬中你将怎么办?
10、小结。
《风筝》:
1、导入:
2、检查预习导学123
3、初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为什么小时侯会把放风筝看成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2)我懂得游戏的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金色花》:
学习.研讨
1.源自文库入:
2.检查"预习.导学1.2.3.4"
3.反复诵读体会泰戈尔对母亲的深情倾诉,并找出几处最能触动你心灵的语句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4.品读诗文
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泰戈尔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什么?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这是什么口吻?这句话中饱含着妈妈怎样的感情?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在哪里?这句话饱含着孩子怎样的感情?
5.十分钟诵读比赛
《散步》:
1、导入
2、检查预习·导学·1·2·3
3、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E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纸船>>:
1.导入。
2.检查“预习导学1,2,3”。
3.朗读:第一步:指名朗读,要求其他学生注意节奏、重音。
第二步: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可小声跟读,并检查自己划分的节奏、重音。
第三步: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
①从内容上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②写家庭生活,只选取“散步”这一生活的一角,写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也只写了几个细节,这样写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①“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生命”这一自然段从看到的、、和听到的三个方面来写的,属于描写。它的作用是。
②请你再从文章中举一处语言优美的例子。
《羚羊木雕》:
a)导入
b)检查“预习导学1、2、3
c)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d)结合导学3(3)明确本文的写作顺序:插叙
e)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体味人物思想感情,把握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角色分配:“我”、爸爸、妈妈、奶奶、万芳、万芳妈各一人,叙述部分由一人朗读,众人评议朗读效果。(建议:可从语音的准确、语句的流畅、声音的响亮、态度的大方、表情方面着手)
第四步:指名朗读,要求学生努力成诵。
1.研讨:〈1〉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那里,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叠?
答
〈2〉点明题旨的是哪句?
答:
〈3〉为什么含泪,为什么悲哀?
答:
〈4〉诗歌以“纸船”作题目有什么妙处?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纸船象征了什么?
答:
2.品味语言。
〈1〉第一节中“从来”“总是”、“一只一只”有何表达作用?
重点句子: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B撒盐空中差可拟
C未若柳絮因风起
6合作探究:
A《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表现出了咏雪之才。
B“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形容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C.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D.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