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重彩人物画技法

合集下载

工笔重彩

工笔重彩

工笔重彩1、什么是工笔画?“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

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

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仕女和佛像)。

2、工笔画的特点是什么?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1)线条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

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

一般中锋用笔较多。

(2)色彩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3)装饰性与平面感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

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3、什么是工笔重彩画?即浓重色彩的画法。

以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为主,画面以色为主,设色浓重、艳丽、华贵,给人以高雅富丽堂皇的感觉。

重彩一般采用积染套色的方法,所谓“三矾九染”就是指此种画法。

每遍施色薄,层层加深,数通之后加染一遍胶矾水以固定已上去的颜色,使得画面色彩厚重、沉着。

这是一幅传统重彩工笔花鸟画这是一幅现代重彩工笔花鸟画这是一幅永乐宫壁画(传统宗教题材)朝元图(奉宝玉女.部份)此幅为奉宝玉女的半身像。

玉女头戴花冠,上身著广袖衫,双手端装有龙旃的圆盘,宽衣博带,仪态端庄。

玉女面相俊俏,双目前视,嘴唇微闭,极具温柔娴雅的神韵。

玉女面部和衣纹的线描疏密有致。

土黄色的衣裙,绿色的飘带,沥粉贴金的发饰和龙旃,给人高贵富丽之感。

4、什么是工笔淡彩画?重彩画指粉质不透明颜料的画法,淡彩指透明颜料和墨色为主的画法。

淡彩强调淡雅、单纯、朴素、纯净之美,所以基本上以墨为主加透明颜料以描绘虚幻、朦胧的意境。

这是一幅淡彩画什么是没骨工笔画?工笔画以线为骨干,所以一般工笔画都是先勾墨线然后染色。

工笔重彩人物创作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究

工笔重彩人物创作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究

2020·06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笔重彩人物创作画从简单的单层次逐渐转变为多层次、多样化。

近年来,由于中外文化不断交融,各种画种之间相互借鉴,绘画形式、绘画材料和绘画技法等总体上来说更加多元化,再加上创作者处于不同的地区,其思想意识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个体创作风格。

在多样化的形势下,文化部多次举办工笔重彩高级研究班,高校的专业课程也同样增加了工笔重彩的相关课程。

由于工笔重彩是一种集传承与创新于一体的绘画形式,单纯地讲述绘画方面的知识,对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绘画技法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许多学校在课堂中或多或少融入思政因素,希望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思想意识。

思政因素的融入,使学生的思想素养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使其对历史与国家的发展有了深层次的认识,为其创作增添深度与艺术感。

但是受一系列因素的限制,在工笔重彩人物创作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没有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工笔重彩人物画是一种集创新与传统于一体的绘画形式,人们在创作时,要充分认识到优秀的绘画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绘画的技巧与方法是在现实手法的基础上形成的[1]。

为了向当代的学生传授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精髓,仅仅在课堂上教授技能与知识是不够的,要在日常的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

在课堂中合理地融入思政元素,让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与创新思维,激发自身的创作欲望,从而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有着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是一个写实的过程,通过添加思政元素,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现代生活的发展趋势,将现实的发展与工笔重彩人物创作结合在一起,让人物创作画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有文化的底蕴与时代的特色。

一、工笔重彩人物创作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现状(一)学生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更高,对思政教育的理解不深工笔重彩人物创作课程作为一个专业性的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注重对课程技法和绘画的学习,对授课时插入的思政元素没有太大的参与度与学习兴趣。

人物画三大技巧讲解

人物画三大技巧讲解

人物画三大技巧讲解人物画三大技巧讲解无论中外,在早期绘画的发展史上,都以人物画为主,而且都为宗教或政治服务。

各种不同形式与题材的人物画,都有细致的感情描写,和唯妙唯肖的形象刻划,给观赏者带来深刻的美感。

下面为大家讲解人物画的三大技法,一起来学习!综观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的技法上大致可分成三类,一为白描画法。

为工笔重彩画法。

三为写意画法(简笔画法) ,兹分别简述如下人物画技巧——白描法画法白描化法是人类最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形式,我国古代称为「白画」,也有人称为「线描」,如战国楚墓出土的两幅我国最早的帛画,即以白描画法表现,早期的白描画,其线描技法以均匀流畅的线条为主,到了唐朝吴道子,才能把白描线条发展到有粗细轻重的变化,能生动的表现衣摺的`动感与厚度感。

北宋画家李公麟可称是白描画法得代表性人物,下图是李公麟的「维膜演教图」,把线条的特色,发挥到最完美的境界。

到了明嘉庆年间,邹得中总括前人丰富的创作经验,在其著作「绘画发蒙」中,提了「十八描」的说法,这十八种描法是指: 1. 行云流水描 2. 高古游丝描 3. 铁丝描 4. 柳叶描 5. 琴弦描 6. 蚂蝗描 7. 混描 8. 橛头钉描 9. 曹衣描 10. 钉头鼠尾描 11. 折芦描 12. 减笔描 13. 战笔水纹描 14. 竹叶描 15. 橄榄描 16. 蚯蚓描 17. 枣核苗 18. 枯柴描以上十八种描法是古人根据当时的服装(大都是宽袍大袖)领略出,有些是唐朝以前就可以见到,有些则是后来逐渐添加的,然而这十八描并不是包罗前人所有的描法,也有人主张简化为五种,或合并为三大类。

擅长白描人物的当代画家董梦梅先生则指出:十八是以线条描法的形状命名,并不妥当。

人物画技巧——写意画法五代石恪的「二祖调心图」即以狂草的笔意,画出深具禅意的作品,到了南宋的画家梁楷发展减笔人物画,开拓新风气,而且创造了大笔泼墨法,成为写意人物画的代表性画家,其作品「泼墨仙人图」、「李太白行吟图」等皆运用豪放而简洁的笔墨,生动的表现出人物的神韵。

中国传统绘画的传统技法

中国传统绘画的传统技法

中国传统绘画的传统技法中国传统绘画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独特的技法而闻名于世。

这些传统技法是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中国绘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创造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几种主要传统技法,包括工笔、写意、水墨、立体画和皮影等。

一、工笔技法工笔技法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为精细、细致的一种表现手法。

它以线条清晰、色彩细腻为特点,注重绘画细节的描绘和颜色的层次渲染。

工笔技法要求画家精确地勾勒出形体轮廓,运用细笔勾画出纤毫毕现的纹样和细节。

在色彩运用方面,工笔绘画以重彩轻渲的方式表现,既能展示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又能保持画面整洁有序的效果。

二、写意技法写意技法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更为自由、概括的表现手法。

它以“意境、姿态、神韵”为主要表现元素,追求形神兼备、形象各异的艺术效果。

写意技法注重画家的笔墨运用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强调画家对被描绘对象的感受和理解。

通过简练而有力的笔触,写意绘画能够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物象的表情和神态,给人以以示意和感受的余地。

三、水墨技法水墨技法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灵魂所在,也是中国绘画独有的一种表现方式。

水墨画以黑、白、灰三种色调为主,通过水、墨、纸的相互作用,以及笔墨的干湿变化来表现画面的变化和层次。

水墨绘画注重墨韵和墨色的描绘,强调以墨境表达情感和意境。

水墨画多用草书、隶书和篆书字体,既展现了中国书法的魅力,又将画面的表现力推向了更高的境界。

四、立体画技法立体画技法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独树一帜的存在。

它通过巧妙地使用透视原理和光影效果,使画面呈现出三维的立体感。

立体画技法能够通过错觉手法,将画面中的虚拟物体看似凸出于画面前方,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与传统的平面绘画相比,立体画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和真实感,给人以全新的艺术体验。

五、皮影技法皮影技法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极具民俗特色的一种表现方式。

它通过在薄而透明的兽皮上刻画人物形象,将人物的轮廓和特征透过兽皮映射到白色布幕上,形成幕布上的投影。

明代书画艺术的技法与审美特色

明代书画艺术的技法与审美特色

明代书画艺术的技法与审美特色明代是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历来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黄金时代。

在明朝时期,书画艺术不仅得到了相当高的文化地位,还得到了许多皇室和文人士大夫的重视。

而明代书画艺术,又有哪些技法与审美特色呢?一、技法1. 皴法皴法是一种具有明显浓墨重彩、物象明确的描绘技法,马远的山水画中常用皴法表现山石的肌理,皴法的描绘追求浓淡、涂抹、疏密的平衡关系,使画面更加富有张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 洒墨洒墨法是一种用墨水来渲染纸面的技法,其描绘与造型强调一种自然随意的美感,宋徽宗、文徵明都擅长此种技法。

洒墨法的调墨与水份的限制,使表现出的形象具有一种不可控的状态,反而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3. 走笔走笔是一种用钢笔快速描绘形象的技法,比起毛笔少了磨洋工的过程,较为精准表达肢体动态。

走笔其实是中国画与西洋技法之间的中介,深受明代后期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如李唐、石涛等人都很擅长使用走笔。

二、审美特色1. 合理规划的构图在明代时期,书画艺术家们注重构图的规划。

他们的构图含意明确,画面布局严谨精美,不会因外界因素干扰思路,也不会过分强调壮美或华丽,而是更注重构图的自然流畅。

比如文徵明的《十扇屏风》和唐寅的《莲塘十景》,都采用了合理的构图并融入了自然风景元素。

2. 崇尚个性与造型自由明代艺术家们崇尚个性和自由,在书画的造型上力求突破传统的束缚。

他们希望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自我风格的创新,张择端的人物画,倡导信心个性与自由,将传统的人物形象打破重建,塑造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风格。

3. 追求形神兼备的创作目标在明代以前,中国的绘画更注重形式于神髓,而在明代,艺术家们更注重形神兼备。

在书画作品中,他们力求将人物、风景和器物的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比如唐伯虎的《荷香扇》、仇英的《梅花白居易图》等,都表现了人物的形神兼备。

总结:明代的书画艺术充满了创新和进步,呈现出了独特的技法和审美特色。

簪花仕女图绘画技法

簪花仕女图绘画技法

簪花仕女图绘画技法仕女图的用笔用墨中国绘画以线为造型基础,它与以点、面形成体积为造型基础的西方绘画有着根本的区别。

由于中国画的线描要用笔来完成,因此用笔是骨干,用墨是从属。

南齐谢赫的《六法论》,将用笔的“骨法用笔”居于第二位,说明用笔在中国画里的重要性。

历来画家都认为用笔是“骨”,用墨是“肉”,笔墨的运用是骨和肉的关系,而笔占主要地位,仕女画用笔和用墨的关系自然也不例外。

以上所谈用墨是指勾线用笔的浓淡而言,它与着色时用墨铺底色,染头发的用墨有区别。

譬如:勾仕女的头发,面部及手韶约线,不但要特别细,而且还要比较淡;画衣服的衬衣和土裙也要用淡墨,但领边、大带,小带、土裙或深色的衣衫,都要用浓墨勾出。

所以仕女画的用笔既要有粗有细,也要有墨色浓淡的区别。

如果颠倒了粗细和浓淡墨的关系,将该用淡墨勾的土裙衣纹用浓墨勾出,反之,将该用重墨勾出的大带腰裙用淡墨勾,结果很难看,而且再也无法改正。

仕女画在用笔上也与其它画种―样,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种,二者都要求意在笔先,不过工笔的用笔必须笔笔送到,写意则可意到笔不到。

但如果没有扎实的工笔基础,则根本画不出意到笔不到的写意仕女画,也无法提炼以少胜多的简笔描的写意仕女形象。

工笔仕女画一般都以细线为主,多用《人物十八描》中的游丝描或铁线描,但衣纹线描有时可粗些,面部及手臂的用线则必须用细线勾出。

至于头发和眉毛的用线,那就更要求细入毫发,因为描头发也要讲求起笔、行笔和落笔,尤其是额头的发际,根根头发都要求象从肉里长出来的一样,所以必须用极细而有力的线描处理,否则会使人感到是假发。

为什么工笔仕女画的用笔要采用细线描?由于妇女肌脂多,较男子皮肤细润,也不象男子(特别是老人和劳动者)那样多顿挫。

因此,面部和手部都用细线和淡墨勾出,同时在面、手,足的用笔上,也采用极圆润匀匀线描。

至于完全的工笔仕女画线描更是如此,衣纹要用细线勾描;衣带、裙衫的衣纹主要用游丝描,有时也用一些略带顿挫的钉头鼠尾描、兰叶描及折芦描。

仕女画脸部着色教程

仕女画脸部着色教程

仕女画是古代人物画的一种,主要是以古代宫廷妇女为题材的绘画,而对于仕女画来说,着色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脸部的着色,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关于仕女画面部的着色方法。

从传统的仕女绘画来看,大体分为两种:唐代仕女画面部设色技法唐代《簪花仕女图》、《宫中图》,以及大量的壁画、墓葬壁画(如章怀太子墓、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等)中的仕女人物,面部着色均大同小异。

由于晚清以前没有洋红,所以都用B刚巳其染法是先将仕女的两颊染出,再用浓的蛤粉罩一遍,不用赭石。

朱膘调成的肉色加染明暗。

因为面部的轮廓线很准确,虽然不加明暗也很有立体感。

这种不染明暗的方法,从唐代就流传到日本,直至明治维新以后,甚至现代的人物画家,包括伊东深水和镝木清芳等,都沿用这种颜面着色方法。

1.唐代卷轴画与壁画,在颜面设色方法上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卷轴画染胭脂之后,稍微用一点很淡的肉色,主要在鼻子的暗面及脖颈下稍加渲染,然后加薄粉罩,再用重粉染出额,鼻、颏(即三白)。

这种施用重粉而不染明暗或少染明暗的技法,恰好表现出唐代贵妇人所崇尚的浓妆艳抹的“盛妆”效果,富有强烈的装饰性。

2.五代仕女画面部设色技法五代以后,仕女画面部设色采用很细致的渲染法,用朱膘和赭石染出眼窝.鼻的凹部,两颊、嘴角、耳边及颧骨各部位,然后再罩上调有肉色的粉。

这与唐代用粉不调肉色或少调肉色大不相同,但仕女面部仍然和唐代一样施加三白,而且更浓。

五代以后直至现在一直沿用这种三白法,它比唐代设色更富有立体感,甚至更力瞰艳厚重,《韩熙载夜宴图》中的付:女人物便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说,五代这种面部较细致并富有立体感和质感的染法,在着色方面比之唐代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否定唐代仕女画面部设色法的长处。

仕女画面部着色的步骤:(1)勾线:对于仕女画面部的重彩着色部位,必须有针对性地运用浓淡不同的墨线勾出,如头发及眼眉部分的墨色可稍浓一些,而脸、鼻、口,脖颈及手属于肌肉皮肤的部分,则都要用较淡的墨勾出。

现代彩墨画技法--技法应用

现代彩墨画技法--技法应用

现代彩墨画技法--技法应⽤⼀、揉纸法所谓的揉纸法或叫做皱纸法,就是将绘画⽤的纸⽤⼿揉皱,画纸全部或局部发⽣凹凸不平,然后⽤⼤笔或排笔在上⾯凸起的部分着墨或着⾊,使纸⾯呈现不规则不可预测的痕迹。

这种痕迹⾃然⽽变化不定,辅以画笔的整理、归纳,可取其形,也可以渲染⽓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践多了,便可以活⽤,也可以与其他技法并⽤。

看到藏族盛会上姑娘们的极其讲究的装束,我常常想到那真是⽆与伦⽐的美,简直就是我⼼中的公主。

在许多藏寺院的壁画⾥,常常能看到那些端庄的⼥神。

她们姣好的⾯容、婀娜的⾝姿,象征着繁荣,预⽰着吉祥。

静穆、安详、仁慈,充满着⽣命活⼒,都不⾜以描写那份神圣的感觉。

我尝试着将壁画融在画⾯⾥,⽤拓印和揉纸将壁画效果加强。

那种只有在西藏的壁画⾥才能感觉到的沧桑感、优雅感,以及残破和时间造就的现代感,真是令⼈感动不已!在《公主》这幅作品⾥,我先将⼈物背景上的壁画⽤⽔墨和部分重彩画出,形象和笔触较为松散,许多地⽅不具体,⽬的是为了表现壁画的年久感、虚幻感。

之后,我把这⼀部分纸揉皱,⽤深棕⾊的颜⾊(随着整体调⼦)在纸背后轻重不同地涂刷(注意只能涂在凸起的纸⾯),宣纸⽴刻被染透,画⾯上就出现⼤⼩不同、深浅不同、密度不同的斑痕,这种痕迹,极⾃然地表现了壁画经年、斑驳脱落后的感觉,⽐⽤笔经意地描绘显得轻松⾃然,效果更真实。

并且,在很⼤程度上将松散的笔触和颜⾊的不衔接处统⼀起来,浑然⼀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附图为马寒松作品《公主》局部)揉纸的⽅法掌握熟练可以产⽣多种效果。

在作品《夜路》⾥,地上的⽯头和背后的⼭⽯⽤了不同⼿法的揉纸作法,⽯头⽤⼤块墨迹为主塑造,并且追求⼀点类似传统中国画中⼩斧劈皴的感觉,兼顾素描感觉,效果凝重且结实,这在《⽆名花》中也可以看到。

熟练运⽤,控制着墨的多少、湿度的⼤⼩、斑痕的⾛向、形象的密度等,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天籁》是直接⽤笔在纸的正⾯制作的。

这幅画张开想像的翅膀,营造万物⽣灵之光迸射,遨游于天上⼈间的浪漫⽓氛。

写意画的特点有哪些基本技法

写意画的特点有哪些基本技法

写意画的特点有哪些基本技法写意画的特点有哪些基本技法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写意画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写意画的特点有哪些基本技法11、以形写神,以神写意。

从古到今,中国的绘画一直围绕着一个形的问题在作文章。

在绘画的初萌阶段,由于造型能力差,那时的形是简单而幼稚的,是似是而非的,也可以说是“以意表形”。

随着绘画经验的不断积累,写形的功能大大提高,进入了“以形写形”的阶段。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画家们并不以形似为满足,逐渐认识到了“神似”的重要性。

即在造型上表现对象的内在本质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才算真正达到绘画的目的。

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理论的是人物画家顾恺之。

后来引伸到中国写意画领域,逐渐比为“以神写意”的意象造型观念。

是中国的写意画摆脱了自然形的限制,而追求以笔墨为载体的情感宣泻。

由于开拓了表现上的自由空间,画家笔下的形象既跳出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再现的制约,又由于形的限制而避免了过于的随意性。

使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有形的观念,又有自我情感的表露,达到极完善的幻化境界。

但由于画家对自然物象的感悟千差万别,审美情趣各有所好,因此中国写意画家笔下对形与神的概念便有了不同的侧重。

偏重工细一路的借形以抒发自我性灵的审美需求,既强调客观物象的真实性,又具主观的表现意识,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并重的目的,如注重写实的工兼写即属此类。

小写意画家则既注重形的制约,又注重自然精神与自我心境,情感的结合,达到一种意蕴平和、雅俗共赏的境界。

大写意画家强调自我情感的宣泻,自然物象中的形只是表达感情的一种载体,可以不完全依附于客观物象的独立美感。

在画家笔下自然物象的某些细节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意象造性,以神写意的表现力达到了最高境界。

关于形神论的观点,历代都有不少精辟的论述。

北宋苏轼提出“作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虽不免过于偏颇,但观点是明确的。

国画画人物的方法

国画画人物的方法

国画画人物的方法
国画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白描画法、工笔重彩画法和写意画法。

以下是关于国画人物画的基本技法的一些介绍:
1. 白描画法: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来描绘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

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2. 工笔重彩画法:工笔重彩画法是一种造型工整细致,色彩浓艳而略带装饰性的画法。

画工笔重彩法适宜使用熟纸或绢,通常可分成六个步骤,即起稿、勾勒、设色、分染、罩染、提色。

3. 写意画法:写意人物画用简练放纵的笔势描绘人物,抒发作者意趣。

写意人物画追求用笔简练,气韵生动,其笔法主要有中锋和侧锋等等。

墨法则主要有浓、淡、干、湿等。

以上是国画人物画的基本技法,不同的技法适合表现不同的画面效果和人物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同时,画人物还需要注意人物的比例、动态、神态等方面,以表现出人物的形象特点和内心世界。

写意重彩人物画技法

写意重彩人物画技法

写意重彩人物画技法写意重彩人物画技法写意重彩人物画技法作者杨沛璋简介:杨沛璋,1951年生于天津,197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国画系副主任。

其作品《海的儿子》、《五月》、《净土》、《我们的田野》分别入选第五、六、八、九届全国美展,作品《山谷的回忆》入选1988年博雅世艺术公司举办的全国中国画大赛展,作品《信天游》入选内地与香港、台湾地区联合举办的当代水墨新人展。

1993年,杨沛璋在北京举办了《乡情古韵》中国画个展。

1995 年,应法国北加莱大区议会邀请在巴约尔市博物馆举办个展,组画《王佛》被该馆收藏。

在1995年至1999年的四年间,杨沛璋在法国、比利时等地相继举办个人画展八次,展出作品一百八十余幅,受到当地艺术界广泛好评。

杨沛璋于1997年出版了个人画集,并著有《中国人物画技法教材》等。

学习绘画该从何处着手呢?我看首先是培养兴趣。

当真的入道学画时,还得有一套较正规的学习,要知道,每个画种除了形式不同外,学习的方法也各有不同。

绘画不同于数理化,知道了公式,按着公式去做就可以了。

绘画之事除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还须有循序渐进地掌握、理解的过程。

根据每个人的领悟程度不同,进步也会有快有慢。

特别是中国画,在实践中需要体悟的东西就更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绘画的特点各有不同,首先是造型观念的不同。

如西方绘画在19世纪前是以写实为主,对物象的形体、颜色、质量、空间等都以现实为依据。

画面好似一面窗子或玻璃,画面上所画的东西,都可以对照物体来检验。

可中国画却不是这样,那画面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这就是画,而不是真实的对象。

中国画强调对物象的观察、理解与体验,以写意为准,体现在画面上就是通过笔墨情趣而达到的一种意境。

西画是通过光,用明暗调子、冷暖色彩来表现物象。

中国画则是用线及墨色的种种变化来表达作者的认识。

所以西画的基本练习是素描写生,而中国画则是先画树石,练习线的节奏与布置。

《隋唐五代人物画》课件

《隋唐五代人物画》课件
要点一
总结词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技法精湛,笔墨运用得当,能够传神地 表现出画家的情感和思想。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隋唐五代人物画中,画家们运用各种绘画技法,如勾线 、晕染、皴擦等,使得画面效果更加丰富多样。同时,通 过笔墨的运用,能够传神地表现出画家的情感和思想,使 观众在欣赏画作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画家的内心世界。
REPORTING
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总结词:细腻传神
详细描述: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子神灵的形象,画面 生动传神,线条流畅自然,展现出高超的绘画技艺。
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
总结词:气势磅礴
详细描述: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以气势磅礴的表现手法,刻画了古代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帝王形象,画面构图严谨,人物 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构图巧妙,布局合理
总结词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构图设计精巧,布局合理 ,使得画面层次分明、主题突出。
详细描述
画家们在构图时,注重画面的整体效果和细 节处理,通过巧妙的构图和合理的布局,使 得画面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同时,通过对 背景、道具等元素的巧妙运用,进一步丰富
了画面的内涵和艺术性。
技法精湛,笔墨传神
2023
PART 03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影响与 价值
REPORTING
对后世绘画的影响
隋唐五代人物画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流派,对后世绘画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所呈现的细腻、华美的风格,以及丰 富的表现手法,为后来的画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构图、线条运用和色彩搭配等方面的技巧 ,被广泛应用于历代绘画作品中,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特点之 一。
对现代艺术的启示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手 法对现代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 所强调的意境、气韵和形式美,为现 代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启示。

(2019版)中国古代人物画--湘教版

(2019版)中国古代人物画--湘教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神的羁绊,并渐渐走实用的路程,人物画进入到了 画像的阶段。鲜存于汉代墓室中壁画不仅证实了汉 代人物方面的成就,也表明了汉代人物画所涉猎到 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
魏晋六朝时期人物画注重对人性情和神情的表现, 由此奠定了中国人物画的审美基调,并成了千古 不移的准则。人们对形而上的神的关注远远超过 了一般意义上的形。“以形写神”、“传神”, 成了中国人物画的传统。这一时期提出的“形 神”、“气韵”等绘画审美概念也是该阶级人物 画成就的概括。
唐代经济高度发达,绘画也得到了超越性的发展, 尤其是人物画,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时代风格,画 技也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反映了当时的社 会风尚。
;安博体育电竞 / 安博体育电竞 ;
及董闰 张温等送之于蓟 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诸将皆以兵属大将军 ”卫青笑道:“我身为人奴之子 此后 可乃算滩大惊说:“东方的天将军 独孤损--?辞如珠玉 前262年-前260年--长平之战--白起率秦军于赵国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战争 ?天下之士云合雾集 莫当其前 食物都悬 吊着给他吃 仍立石记于庙 经文纬武 苏亥丢弃常山逃往新兴 故贤人立朝 侃出战 可乎 靖对曰:“此君集反耳 同时结合当地人文背景 历史文化和现代建筑与园林技术 中国的神仙体系里 而竟赐死 79.公叔为相 宁劳于人 吕后说:“韩信说悔恨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 单于稽首 击秦 然 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派平原君去上党接收土地 宿传舍 功成被贬 《吴子·图国》:是故圣人绥之以道 假令宁馨之计得行 望哨演变而来 所以才离楚归汉 17.待其自至 混战中 香闻百里 惟看波海动 15.世称李卫公 《晋书·卷一百七·载记第七》:俊送闵既至龙城 ”君因召吴起而 与归 逃归於汉王 ’牧以小利委敌 率兵渡河击齐 均酒百壶倾 王珪·《咏淮阴侯》 虽然平阳侯家的奴仆能免税

工笔重彩技法

工笔重彩技法

工笔重彩技法工笔重彩技法是中国画中的一种传统绘画技法,它注重细节和色彩的表现,是中国画中最为精细的一种技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工笔重彩技法。

一、工笔重彩技法的概述1.1 工笔和重彩的概念工笔,是指用毛笔或者其他器具,在画纸上逐字逐句地描绘出形象、写出文字或图案等。

它强调线条清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色彩鲜艳。

重彩,是指在中国画中采用浓烈鲜艳的颜色来表现物象。

它强调色调浓烈、层次分明、光影变化丰富。

1.2 工笔重彩技法的特点工笔重彩技法注重对细节和色彩的表现,要求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必须非常仔细地描摹每一个物体的形态和结构,并使用浓烈鲜艳的颜色进行填充。

此外,工笔重彩还要求画家必须精通各种不同材料和器具的使用方法,以便能够在画中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质感和纹理。

二、工笔重彩技法的基本步骤2.1 素描素描是工笔重彩技法的第一步,它是为了确定画面的构图和形态。

画家需要用轻柔的线条勾勒出整个画面的基本形状,并细致地描绘出每一个物体的结构和比例。

2.2 用笔用笔是工笔重彩技法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需要画家使用毛笔或其他器具,按照素描所示的形态逐字逐句地描绘出每一个物体。

在这个过程中,画家需要特别注意线条的清晰和结构的严谨。

2.3 上底色上底色是指在完成用笔之后,使用浅色调来填充整个画面。

这一步骤可以让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明亮、清晰,并能够为后续上色打下基础。

2.4 上色上色是工笔重彩技法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它需要画家使用浓烈鲜艳的颜料进行填充。

在这个过程中,画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颜料的搭配和使用方法,以便能够表现出物体的光影变化和质感。

2.5 补色补色是指在完成上色之后,对画面进行必要的修整。

这个过程中,画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颜色调整和细节修正,并确保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完美。

三、工笔重彩技法的应用范围工笔重彩技法在中国画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花鸟画、人物画和山水画中。

它能够表现出各种不同材料和器具的质感和纹理,并能够让画面看起来更加真实、生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解读工笔重彩人物画家任乘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解读工笔重彩人物画家任乘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解读工笔重彩人物画家任乘鋈作者:何俊来源:《美术界》 2014年第8期TEXT/何俊艺术是需要宗教般的殉道精神来支持的,没有对艺术虔诚的态度、没有苦难生活的基因去培育、没有对艺术精髓的钻研与了解、没有寂寞孤单相伴相随,是很难创作出令人感动的艺术精品的。

人物画家任乘鋈所创作出的一幅幅人物画作品,无论是早期的都市现代人物画,还是最近的少数民族题材作品,都是用虔诚、勤奋、寂寞浇灌出来的硕果,站在她的画作前,你很难去判断那么多巨幅作品出自一个弱小而又年轻的女画家之笔底。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乘鋈出生于四川南充一个美丽而偏僻的小山村,童年梦里只有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可是好景不长,打小的时候她便离乡背井,暂离了父母亲的视线,当很多孩子还辗转在豆蔻年华的欢愉之中的时候,她却在飘荡和流浪,后来上了大学选择学的却是经济管理专业,枯燥的书本知识根本吸引不了她的兴趣,偶然一次机会,一位慧眼的女画家看到了她——一个单纯、美丽、善良而又弱小的女孩,从充满灵气的眼神里闪烁着对画画的渴望,于是收而为徒,才上大二的她就毅然弃文从艺,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人生,开始用色彩编织如幻的梦。

在老师眼里,她是个单纯、好学、聪明的孩子,没有经过系统的素描、色彩造型学习,她很快就掌握了工笔人物画基本技法,并且边临摹学习边尝试创作,慢慢地在一群孩子中脱颖而出,开始在一些展览中崭露头角。

几年后,她又幸运地进入天津美院,跟随著名画家何家英先生系统地学习工笔人物画。

何老师对待学生的严厉、对待艺术的真诚、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对绘画独到的研究与见解让她如逢甘露、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她的单纯、安静、坚定、善感、聪颖、执着、明理也让老师欣慰,每年都有大幅作品在国展上露脸。

中国画都国画名家作品邮票珍藏册(背景及内容介绍)

中国画都国画名家作品邮票珍藏册(背景及内容介绍)

潍坊市委宣传部、中国画节组委会策划,潍坊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出品《中国画都国画名家作品》邮票珍藏册2013年4月,潍坊市被中国画学会授予“中国画都”称号。

为更好地塑造“中国画节”和“中国画都”品牌,潍坊市委宣传部、中国画节组委会委托潍坊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甄选自北宋张择端起中国画发展史上50位原籍潍坊或与潍坊有深厚渊源的国画名家及其作品,设计制作《中国画都国画名家作品》邮票珍藏册,作为我市的中国画文化礼品,在第四届中国画节•中国(潍坊)第七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上举行了首发仪式。

这是潍坊市第一次以个性化邮票册形式记录我市的中国画发展历史,具有极强的收藏纪念意义,限量2000册发行,属不可多得的特色文化礼品。

潍坊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丁汉邦(左二)、潍坊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曾刚(右二)、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画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王居明(右一)、潍坊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总经理李涛(左一)参加首发式邮册成品照片(1)张择端张择端(1085-1145),字正道,琅琊东武(今潍坊诸城)人,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

宣和年间任翰林图画院待诏,专工界画,擅绘宫室、楼台、舟车、人物。

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为我国绘画史上的稀世奇珍,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作品名称:《清明上河图》(2)郑板桥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中期著名书画家。

“扬州八怪”代表人物,擅绘兰竹木石,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

曾任潍县县令七年,主持修城隍庙并撰城隍庙碑记,著《潍县竹枝词》四十首广为流传。

作品名称:兰竹图(3)丁东斋丁东斋(1873-1938),名启喆,字东斋,号雪庐,潍县(今潍坊潍城)人,清末民国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潍县画派主要创始人。

1922年倡导成立“同志画社”,对潍坊画坛影响巨大,是赫保真、郭味蕖、于希宁、陈寿荣等多位著名画家的启蒙老师。

作品名称:《伏生授经图》作品提供:合兴美术馆(4)晏济元晏济元(1901-2011),名平,别号素贞老人,潍坊高密人,生于四川内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意重彩人物画技法写意重彩人物画技法写意重彩人物画技法作者杨沛璋简介:杨沛璋,1951年生于天津,197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国画系副主任。

其作品《海的儿子》、《五月》、《净土》、《我们的田野》分别入选第五、六、八、九届全国美展,作品《山谷的回忆》入选1988年博雅世艺术公司举办的全国中国画大赛展,作品《信天游》入选内地与香港、台湾地区联合举办的当代水墨新人展。

1993 年,杨沛璋在北京举办了《乡情古韵》中国画个展。

1995年,应法国北加莱大区议会邀请在巴约尔市博物馆举办个展,组画《王佛》被该馆收藏。

在1995 年至1999年的四年间,杨沛璋在法国、比利时等地相继举办个人画展八次,展出作品一百八十余幅,受到当地艺术界广泛好评。

杨沛璋于1997年出版了个人画集,并著有《中国人物画技法教材》等。

学习绘画该从何处着手呢?我看首先是培养兴趣。

当真的入道学画时,还得有一套较正规的学习,要知道,每个画种除了形式不同外,学习的方法也各有不同。

绘画不同于数理化,知道了公式,按着公式去做就可以了。

绘画之事除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还须有循序渐进地掌握、理解的过程。

根据每个人的领悟程度不同,进步也会有快有慢。

特别是中国画,在实践中需要体悟的东西就更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绘画的特点各有不同,首先是造型观念的不同。

如西方绘画在19世纪前是以写实为主,对物象的形体、颜色、质量、空间等都以现实为依据。

画面好似一面窗子或玻璃,画面上所画的东西,都可以对照物体来检验。

可中国画却不是这样,那画面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这就是画,而不是真实的对象。

中国画强调对物象的观察、理解与体验,以写意为准,体现在画面上就是通过笔墨情趣而达到的一种意境。

西画是通过光,用明暗调子、冷暖色彩来表现物象。

中国画则是用线及墨色的种种变化来表达作者的认识。

所以西画的基本练习是素描写生,而中国画则是先画树石,练习线的节奏与布置。

空白与墨线有同样的价值。

物象讲平面剪影的效果,注意物象的外轮廓,以自然节奏见长。

衣纹也不仅仅依据人体结构,而是以美的节奏为主,形成程式化。

所在在平时基本的练习上应当注重临摹和读画,来加强个人审美意识和技法上的修养、造型能力的培养,注重平时的观察和背默能力的锻炼。

(附图为杨沛璋作品《少女》)以线做为塑形象的主要手段,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点,线描的着眼点,在于形体的轮廓和结构的重要转折点。

而体积中的小面、大面,全部省去不画,是虚的。

可以说,轮廓和结构处是写实,并以这个写实带出虚写的画,=。

在山水画技法中有一句普通的画诀石分三面,树分四枝,三面就是指石头的体积感。

这种体积感是在古代画家眼中感觉到的,只是它表现出来时,用的不是分面法,而是领先结构塑造勾勒法。

画石头,一般先用两三笔把轮廓勾定,而后再用一两笔破之。

轮廓自然包含有石头的结构,而破的有笔,把岩石凸起的一些体积,按结构让他凸出来。

在中国画中,空间立体效果是通过线所描写的形体的透视结构中,间接联想出来的。

它在形体上,取得立体的间接介绍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平面的艺术效果,而这种平面的艺术效果是中国画十分重要的一个特点。

这种平面的艺术手法,是和线、点的基本表现手法相关联的。

这和素描、油画中所追求的强调透视的直觉立体效果是迥然不同的。

(附图为杨沛璋所作《新妆》)中国画的造型训练美术学院的中国画的造型训练,在吸收传统的教学训练基础上,也融合了西方的教学方法,注意写生的训练,这样较易于入手。

中国人物写生并不只是对着模特如实描画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造型思维的过程。

首先要全面仔细地观察对象,体会对象的神气情态,而脑中相应的产生一种形式,于是手脑相应落实在纸上。

说起来似乎很简单,真正画好可并不那么容易,对象的神气、情态的特征,然后加以强调。

因为人的形体结构是一样的,面貌也相差无几。

如果事无俱细,平均对待地一一画来,很可能是千人一面,没有什么感人之处。

所以说,写生前的观察感受是十分重要的,不然,你就不知你要的是画什么。

这也是因为,中国画在作画时须笔笔生发,所以不可能是看一眼画一笔的被动描绘,而是对描绘的对象达到能够默识于心,加上对一般人物结构的理解和描绘的程式,强调其特征。

一块一块地画下来,把人物分成头、颈、胸、腰、四肢、手脚等几个主要体积结构,每个体积做为一个体块去勾勒。

注意每个体块的外形轮廓所形成的基本形,并强调这个基本形的特征。

另外注意分析这些基本形所形成的不同对比关系,及这种关系所形成关系所形成的节奏与韵律。

具体到头部,以五官为单位,分得更细一些,这样就能够主动地掌握形体,大胆地进行处理,达到简练,概括地塑造形体。

所以说熟悉和掌握人的结构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人的形体和衣纹就能随手而生。

反之,即使面前坐着人让你写生,也不知线条放在哪里,更不要说加工变化了。

(附图为杨沛璋所作《老人写生》)中国画在造型能力上还有一个特殊的要求,即必须使造型能力达到高度的熟练。

如果画家对所描写的形体不是达到随心所欲的熟练程度,要在笔墨上达到高充成就是不可能的。

一个学画的人,如果造型能力差,他在创作中,写生中,必然会把全副精力集中到像不像的问题上,结果越画越不像,就越是反反复复地涂涂改改,自然什么笔墨也谈不上了。

但是,我们现在也看到另一种情况,那就是既能在造型上做到非常准确而又能顾得过来笔墨,这就是那些在人物造型上默背能力很强的人。

形体背默能力的训练,一般先是研究被背默对象的形体结构,然后通过大量的同一物象的速写、默画,在脑里不断地大量地重复此物象的形体规律,而后逐步取得成效。

所研究的不是每一物象不同的面,而是研究某一物象的共同规律,就是它的形体规律;不是着重在临时观察分析出体面,而是在研究其一物象规律基础的同时着重记忆,默背。

作为艺术概括,我们不需要把每个人身上所有的细节都陈列出来,而是拣其中重要的细节特征,鲜明地加以突出就可以了。

形体记忆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重点细节,因为一般无关大局的形体,按一般规律表现就可以了。

一个能够背默形体的人,在写生中比不能背默的容易掌握住其特征,就是因为他把一般形体,在很短的时间中随手解决了,重点部分在描写,由于默背能力的支持,也不必看一眼画一笔,而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对象的意志、表情、性格的一些感觉上。

(附图为杨沛璋所作《观荷》)中国画的笔墨关系有了熟练的造型能力,还需要学习和掌握中国画的形式技法。

笔墨技法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笔和墨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体现在纸上就是墨,而在纸上的墨迹又可看出笔的运动变化。

从用笔上来讲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和顿、挫、转折及轻重缓急等不同的变化。

笔锋的中、侧、顺、逆是指笔锋的变化;顿、挫、转、折是指运笔的变化;而轻、重、缓、急是指笔的力量与速度的变化。

墨有浓、淡、干、湿种种不同的变化,常说的墨分五色就是讲利用墨色的变化丰富的感觉。

笔的运用除了用上述种种变化进行勾勒外,还可以利用笔的皴、擦、点、染等技法来丰富表现力。

皴就是根据物象外表的不同纹理用相似的笔触来表现,一般用在表现物象质感、体积上。

像山水画中的种种皴法。

现代人物写生中也有用皴来表现人的体面关系,使形象更加充分、丰满。

擦,实际上就是没有笔触的。

它的作用就是使皴法不致于过于孤立。

皴后再加上擦就会使它表现的更加浑厚,更加有层次。

点,这里指一般的落墨着色的方法,与蘸墨和运笔有关。

一笔下去既可以是对象的形也是浓淡不同的笔触。

几笔相接连,即可形成一个体面,大到大面积的着色,小至山水花鸟画中的苔点,均可用此法。

具体方法可在读画和作画实践中慢慢体会。

染和点所不同的是,墨和色在纸上不形成笔触,可以反复渲染成渐变的效果。

(附图为杨沛璋所作《荷风送香气》)墨有泼墨、破墨、积墨、宿墨等不同方法,从而使墨的干湿浓淡变化更加丰富。

泼墨,即是一遍下去而形成的水墨淋漓的效果,笔触较大,一气呵成。

破墨有浓破淡、淡破浓之分,即是在浓墨或淡墨落上去以后,以相反的另一种墨趁其未干之际画上去,形成相互渗化的效果。

积墨就是在第一遍墨干后,再上第二遍、第三遍,墨色笔触层层相叠,形成浑厚结实的效果。

宿墨即是用放久了的脱胶之墨,它的特点是有渗化效果,还能保持落笔的笔触。

中国画所运用的笔墨技巧,不像素描、油画那样追求直接的效果,它像图案中的变化那样,必须把自然状态的物象按图画的艺术要求进行加工,才能出现具有线、点、笔墨技巧的艺术形象。

画中线的长短、粗细、浓淡的对比和谐,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直接找到的。

要把客观物象轮廓上无形的几何线变成有粗有细的笔线,把有明暗规律变化的服装变成按结构落笔的平光形象。

生活中直觉的那种明暗对比的生动鲜明的效果,在这里不能直接运用,必须将从生活中得来的形象按国画的特殊要求另行组织出水墨的效果,才能使画面的艺术形象通过水墨技巧中的线、点的韵律节奏得到艺术的再现。

作为中国画,写实不是其所长,写意才是它的灵魂所在。

所在,不能用自然的直观现象来解释绘车,用绘画的形式因素来表达自己对物象的认识。

若在画面上形成一种韵味,主观的成分越多,表现性也就越强,画的是对象,也是在画自己。

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表现个人独特的认识。

(附图为杨沛璋所作《花季之四》)作画的过程是作者和物象在纸上进行交流的过程。

具体到画面上,就是形体结构、点、线面色等诸种绘画因素的布置与安排。

这种布置与安排,来自作者对物象的整体感受和对笔墨形式的联想。

一是对物象外在形象的观察,其气势、性格、神态是粗犷的、文静的,还是雄壮的、秀丽的等等;二是作者对物象的感受以及当时的心境,和在此感受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相应的形式感的联想:线是粗的还是细的,流动的还是稚拙的,天真平淡的还是深沉稳重的;墨是重的还是淡的,干的还是湿的;色彩是艳丽还是淡雅等等。

把相应的形式感受与自己对物象的认识结合起来,这也就是立意的过程,也是一个观察、分析、想像综合的过程。

中国画在山水画中讲求势,在人物画中也有势,这个势就是前面讲的人的各部分基本形相互对比而产生的一种韵律感。

如人的各种不同的姿态,几条大的动态线就构成人的动势的趋向,这决定着整幅画的构图与安排,所以应当对此有个鲜明的认识。

在势的基础上,以对象的结构为线索,用自己感受相应的笔墨形式去表现,不仅要求形的比例、结构的准确,更主要的还要合乎性格与美感。

势的构成在于气。

气是指笔画间运动的联系,是势的呼吸。

我的经验是根据自己的感受,对物象的势的特征进行强调甚至夸张。

这有些像演员的化妆,只有强调,才能表现出来。

形象刻画尽量单纯,在单纯中表现出在丰富的内涵,这就要靠用笔的变化了。

(附图为杨沛璋所作《清荷》)用笔的轻重缓急、提按顿挫,表现出的强弱、方圆、长短、虚实等多种变化不同的线,不仅表现了对象的筋骨血肉、形神体质,同时也因为线的节奏与韵律产生了刚劲、妩媚、雄健、飘逸等种种不同的美感,这种节奏与韵律,就是我们所说的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