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说课稿(5篇)(优秀版)

合集下载

陈情表说课稿(4篇)

陈情表说课稿(4篇)

陈情表说课稿(4篇)陈情表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请求批准他不去做官的表章。

本单元四篇文章都是情酣意浓的千古抒情妙文,鲁迅先生说过:“能憎能爱才能文。

”文章不是无情物,刘勰也说:“情为文之经。

”只有注入感情,文章才能得以流传。

同样,读至情之文也需要感情的投入,用心与交流,才能有更大的收获,才能感受到优秀作品带给人们的震魂摄魄的力量,引发人们跨越时空去思考人生与社会。

《陈情表》亦如此。

二、说学情文言文的教学常常被师生们视为畏途,主要是教学效果很难呈现出来。

其实,纵观学生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心理上主要存在四道障碍:1.字面上,文言字词的理解是一道障碍;2.诵读上,章法与句法是一道障碍,这其中也包含了对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方面的障碍;3.内容上,古今文化的一些差异也带来了一定的理解障碍,比如对文中一些历史典故的理解等;4.鉴赏方面,对于文言课文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性无法把握,不能对文章做更深广义上的解读。

不过,前三道障碍通常可以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相对容易解决,最后一道障碍则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师生配合解决。

鉴于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原则,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及常见的古汉语句式。

采用多种方法反复诵读,通过发挥学生自主性作用,帮助学生体悟主旨,掌握课文结构及文章章法句法。

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李密地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中华传统美德。

三、说教学方法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用幻灯片打出以下内容:①“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②“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

问学生中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评价哪一篇文章的,最后明确是《陈情表》,接着介绍苏轼所言: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

《陈情表》的说课稿范文

《陈情表》的说课稿范文

《陈情表》的说课稿范文《陈情表》的说课稿范文1一、说教材《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

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3、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三、说教法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今天我们共同体会《陈情表》中的“孝”陈情表(板书)2、解释题目所涉及内容并引出作者和写作背景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1)是谁陈情?李密(224-287),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

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

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

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晋武帝。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

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如何陈情?此处可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从课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陈什么情、如何陈情。

引入课文内容4、范读正音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注释的时间。

陈情表说课稿范文汇编六篇

陈情表说课稿范文汇编六篇

陈情表说课稿范文汇编六篇陈情表说课稿篇1高中语文必修五只安排了一个文言文单元,《陈情表》是其中的一篇讲读课。

高中阶段大纲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而本单元的四篇文言文是文学性较强的古代散文,因此教学的重点不在词句的理解上,而应在培养初步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上。

据此,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1.基础知识目标:反复诵读课文,丰富文言语感;理解“夙、凶、薄、息、寻、除、听、卒”等等文言实词的含义,充实文言仓库。

2.思想教育目标:领悟作者苦情、亲情、忠情这些真实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__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体会作者以情动人的文笔。

__的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因此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达到乞终养的目的是教学重点。

为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指导诵读、点拨启发、讨论领悟。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一、题解导入《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

__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详尽而委曲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由衷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

是臣子上给皇帝的书信。

《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二、整体感知1.听录音朗诵,整体感知课文,把握__的情感基调——真挚动人。

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

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

为了唤取晋武帝的同情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与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2.指导诵读,梳理文意。

教师边引导学生诵读,边疏通字句、梳理文意。

第一段:陈言自己的悲惨遭遇——“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第二段:叙述朝廷逼他作官的经过。

《陈情表》的说课稿9篇

《陈情表》的说课稿9篇

《陈情表》的说课稿9篇陈情表说课稿篇一教学目标1、从了解李密所处的时代入手,理解他为什麽向晋武帝陈情,“乞愿终养”、“辞不赴命”。

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掌握一些成语和习用语。

教学设想1、本文语言富于节奏和感情色彩,应让学生熟读并疏通文字。

2、了解这一时期特定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全文。

3、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一、教师范读,学生散读。

二、有关情况介绍。

1、晋武帝为何要征召李密?2(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263年建立了西晋王朝。

为了稳定民情,笼络人心,对于西蜀的名人贤达,或征召他们到洛阳供职,或任命他们留在中原的子孙做官。

晋武帝下诏征李密为太子洗马。

)2、李密为什麽要委婉陈情?2(李密在西晋建立前,曾在蜀国做官。

作为一个“少仕伪朝”的“亡国贱俘”,四次被征召,四次拒绝,很容易使晋武帝产生疑忌,会以为李密怀念蜀汉,不满新朝。

而这是一种违抗圣命大逆不道的行为。

在逼迫甚急的情况下,李密上表陈述情由,叙述自己不幸的身世,说明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

)三、教师指导学习课文。

1、点拨疑难字、词。

鲜——少废——停止察——举荐除——拜授官职矜——注重、崇尚擢——提拔过——过分盘桓——徘徊2、概括每段大意,说说各段之间的联系。

2(第一段——叙述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

开篇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八个字概括幼年时期的不幸遭遇,落笔十分凄楚。

接着写“险衅”、“闵凶|的具体内容:“六月”丧父,“四岁”母亲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

然后叙述家庭的孤独单薄,叔伯兄弟,远近亲属,一概没有,只有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段末点明“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暗含为了尽孝无法应诏之意。

)(第二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和自己的进退两难。

首先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再叙述多次征召的经过,段尾以“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来说明自己欲仕不能,忠孝难全,进退两难的境地。

)(第三段——述祖孙更相为命的关系,说明自己并非欲全名节而辞不赴命。

本段一开始就摆出圣朝的施政纲领:“以孝治天下”,那么自己有祖母需要照顾,理应留在祖母身边,以尽孝道。

陈情表说课稿7篇

陈情表说课稿7篇

陈情表说课稿7篇陈情表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请求批准他不去做官的表章。

本单元四篇__都是情酣意浓的千古抒情妙文,鲁迅先生说过:“能憎能爱才能文。

”__不是无情物,刘勰也说:“情为文之经。

”只有注入感情,__才能得以流传。

同样,读至情之文也需要感情的`投入,用心与作者交流,才能有更大的收获,才能感受到优秀作品带给人们的震魂摄魄的力量,引发人们跨越时空去思考人生与社会。

《陈情表》亦如此。

二、说学情文言文的教学常常被师生们视为畏途,主要是教学效果很难呈现出来。

其实,纵观学生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心理上主要存在四道障碍:1.字面上,文言字词的理解是一道障碍;2.诵读上,章法与句法是一道障碍,这其中也包含了对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方面的障碍;3.内容上,古今文化的一些差异也带来了一定的理解障碍,比如对文中一些历史典故的理解等;4.鉴赏方面,对于文言课文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性无法把握,不能对__做更深广义上的解读。

不过,前三道障碍通常可以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相对容易解决,最后一道障碍则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师生配合解决。

鉴于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原则,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及常见的古汉语句式。

采用多种方法反复诵读,通过发挥学生自主性作用,帮助学生体悟主旨,掌握课文结构及__章法句法。

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李密地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中华传统美德。

三、说教学方法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用幻灯片打出以下内容:①“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②“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

问学生中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评价哪一篇__的,最后明确是《陈情表》,接着介绍苏轼所言: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

必修五7《陈情表》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必修五7《陈情表》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陈情表》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陈情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教读方法设计: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传世名作,宜采取多种方法反复诵读;对难于理解的段落,可以采取研究性学习策略,提供相关研究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中获取新知。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时数:2课时课前预习:1、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音义问题;2、初步了解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3、温习第一册第四单元的几篇文章,体会烛之武、邹忌、触龙的劝说技巧,并和同学讨论李密陈情的婉曲方式。

4、隔行抄写课文。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简介李密及其《陈情表》逸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录音朗读2、生齐读3、师就其中重点句让学生在抄写本上做笔译(分段进行)三、研读第一节:1、本段中,作者用在自己身上的形容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请尽量用文章语句概括回答。

——孤弱、孤苦伶仃,可以概括为“孤”字。

2、第一段的情感我们已经了解,即表现“孤苦”之情。

大家一齐动手为自己的结论充实论据,找到第一段中表现这种感情的语句并作简单分析。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等。

说明自己自幼失去父亲,不久,母亲改嫁,没有兄弟姐妹,孤苦伶仃。

(投影:)“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学生讨论,不必拘泥固定答案。

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投影逐条显示)总摄作用: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陈情表说课稿范文(共12篇)

陈情表说课稿范文(共12篇)

篇一:陈情表说课稿以“孝”为本以“情”纬文——《陈情表》说课稿襄阳市田家炳中学谭辉我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说课的内容设计为:说教材、说学情、说重点、说教学目标与方法、说教学过程五个部分。

一、说教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陈情表》选自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古代抒情散文单元,是高中教材中的古文经典,晋代李密的名作,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

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

为了唤起晋武帝的怜悯之心,李密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的表明心意。

具体地讲,就是围绕“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的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从而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作者正是运用了最恰当的抒情方式,终于打动了晋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诏”,允其不仕。

二、说学情高二的学生虽然在文言文的学习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方法,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甚至有惧怕的心理,这就直接导致了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究其根本原因是文言文的内容脱离了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学生自身又对中国历史缺乏一定的理性思考,同时文言文中繁多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也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三、说重点:高中语文课标特别强调对中学生的情感培养,一封《陈情表》,篇幅不满五百字,却流传千古,作者李密也因此被后世的史官载入正史《孝友传》,成为封建时代立德立行的楷模。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内容、概括要点”的要求下,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引导在对文章的品读、悟读上,通过诵读品味感受美文直击人心的魅力,深入体会文章抒写的孝情,并通过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联系现实,体会父母之爱,懂得感恩,懂得如何孝亲。

四、说教学目标和教法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通过诵读、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能力目标:学习和运用融理于情,融情于事的构思艺术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

陈情表说课稿(优秀8篇)

陈情表说课稿(优秀8篇)

陈情表说课稿(优秀8篇)《陈情表》篇一教学要点:研习课文第二至第四段,积累相关文言词汇;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教师背诵第一段前两句,引导学生齐诵全段。

二、导入新课: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

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

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我征召你一个李密,你就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我们首先看新晋对李密的态度。

三、分析课文第2段:1、学生齐读第二段。

2、研读:(1)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提示:二层。

第一层叙朝廷征召之殷;第二层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2)前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提示:按时间顺序。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解释、积累有关文化常识。

“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

(4)。

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提示: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品析:诉说自己辞职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情辞悲切,动人心肺。

“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

(5)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3、小结:第二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和自己的进退两难。

首先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再叙述多次征召的经过,段尾以“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来说明自己欲仕不能,忠孝难全,进退两难的境地。

四、研习第3、4段:1、默读并口头通译第三段;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提示:矜守名节。

陈情表说课稿

陈情表说课稿

陈情表说课稿陈情表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陈情表》是必修五第二单元中要求背诵的课文。

本单元话题是学习古代抒情散文,旨在让学生把握作品抒发的真挚情感。

就文体而言,是文言文也是散文。

按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是高中生必须达到的目标;从散文的角度学习文学作品《陈情表》,要按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内容、概括要点”的要求,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引导学生感受《陈情表》感人至深的思想情感,理解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孝两全的思想局限,进而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关爱亲情的思想意识。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通过诵读、背诵,积累文言词汇,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能力目标:学习和运用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

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道德。

教学重、难点:1、学习重点: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学习难点:本文的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作者是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来完成知识目标,第二课时完成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

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情景导入。

孝敬长辈,忠于朝廷,是中国古代君子立身行事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千百年来,人们奉行于此,常以“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相提并论,李密的《陈情表》感动了皇帝,感动了上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以孝动人的文章——《陈情表》。

《陈情表》优秀说课稿(优秀6篇)

《陈情表》优秀说课稿(优秀6篇)

《陈情表》优秀说课稿(优秀6篇)陈情表说课稿篇一【教学目的】1、掌握文中的文言词语,积累相关文化常识。

2、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3、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上的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2、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对“忠”“孝”的理解。

【教学方法】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部分提示语句以及结构框架,为加强理解、识记之用。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今天我们走近李密的《陈情表》,看李密是如何陈情,说服晋武帝的。

二、题解《陈情表》:陈——陈述、表述;情——隐情、苦衷;表——奏章,古代文体,属奏议类,臣民对君主有所陈述请求时所用。

三、作者简介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

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

为人正直,颇有才干。

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

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

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

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四、研习课文1、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默读全文,然后分组讨论:疑难文句:学生画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

提醒学生注意“鲜”“期”“强”“洗”“有”等读音变化的字,以及“闵凶”“见背”“祚薄”“儿息”“逋慢”“盘桓”“希冀”等词语的解释。

2、整体把握,理清思路速读全文,由题目展开思考:为什么要“陈”?“陈”什么?如何“陈”?(1)为什么要“陈”?明确“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2)“陈”什么?明确:文中李密陈述的自己对祖母的孝情,对晋武帝的忠情,还有自己内心当中因身世凄苦,因不能做到忠孝两全而产生的苦情、为难之情。

陈情表说课稿集合9篇

陈情表说课稿集合9篇

陈情表说课稿集合9篇陈情表说课稿集合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陈情表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陈情表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26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

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五部分:一、说教材《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

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3、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三、说教法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今天我们共同体会《陈情表》中的"孝"陈情表(板书)2、解释题目所涉及内容并引出作者和写作背景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1)是谁陈情?李密(224 - 287 ),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

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

《陈情表》说课稿(优秀6篇)

《陈情表》说课稿(优秀6篇)

《陈情表》说课稿(优秀6篇)陈情表说课稿篇一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26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

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五部分:一、说教材《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

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3、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三、说教法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今天我们共同体会《陈情表》中的。

孝陈情表(板书)2、解释题目所涉及内容并引出作者和写作背景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1)是谁陈情?李密(224 - 287 ),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

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

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

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晋武帝。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

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如何陈情?此处可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从课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陈什么情、如何陈情。

陈情表的说课稿优秀6篇

陈情表的说课稿优秀6篇

陈情表的说课稿优秀6篇《陈情表》优秀说课稿篇一说教材一、《陈情表》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属于古代散文,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原因如下:1、《考试说明》中有关文言文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可以说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2、古代散文源远流长,中国堪称世界散文大国。

学习古代散文,不仅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更要是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略其艺术魅力,感悟语言美,情景美,哲理美。

二、本篇叙事,论理,始终贯穿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古人云:“读《出师》不哭者不忠,读《陈情》不哭者不孝”可见,本文在中国古代散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因此,学习本文对于我们体会散文真谛和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背诵全文。

2、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3、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4、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说教法一、教法司马集团建立晋政权后,为巩固政权,提出以“孝”治天下。

李密从小赖祖母抚养,对其十分的孝顺,李密写此奏章,就是想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

李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除了在“孝”上大做文章外,还以巧妙的抒情方式来打动晋武帝。

授课时要讲清作者的“情”即:“不幸的家世(陈以往之情);两难的处境(陈现在之情);不仕的原因(陈日后之情)”。

同时要明白李密巧妙的表达方式即:李密在封建政权赖以巩固和延续的最高伦理准则“忠”“孝”之下,在“孝”字下大做文章,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观点,使晋武帝不得不认同。

二、学法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知识。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由中国封建社会“忠”“孝”切入,引入本文。

二、解题一)本篇作者不需要过多的介绍,主要应让学生明白李密不愿为仕的政治原因,这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陈情表说课稿范文汇总7篇

陈情表说课稿范文汇总7篇

陈情表说课稿范文汇总7篇陈情表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26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

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五部分:一、说教材《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

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__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根据教学大纲,分析__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3、鉴赏__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三、说教法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今天我们共同体会《陈情表》中的“孝”陈情表(板书)2、解释题目所涉及内容并引出作者和写作背景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1)是谁陈情?李密( 224 - 287 ),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

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__著名于世。

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

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晋武帝。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

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如何陈情?此处可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从课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陈什么情、如何陈情。

陈情表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

陈情表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

陈情表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陈情表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请求批准他不去做官的表章。

本单元四篇__都是情酣意浓的千古抒情妙文,鲁迅先生说过:“能憎能爱才能文。

”__不是无情物,刘勰也说:“情为文之经。

”只有注入感情,__才能得以流传。

同样,读至情之文也需要感情的投入,用心与作者交流,才能有更大的收获,才能感受到优秀作品带给人们的震魂摄魄的力量,引发人们跨越时空去思考人生与社会。

《陈情表》亦如此。

二、说学情文言文的教学常常被师生们视为畏途,主要是教学效果很难呈现出来。

其实,纵观学生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心理上主要存在四道障碍:1.字面上,文言字词的理解是一道障碍;2.诵读上,章法与句法是一道障碍,这其中也包含了对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方面的障碍;3.内容上,古今文化的一些差异也带来了一定的理解障碍,比如对文中一些历史典故的理解等;4.鉴赏方面,对于文言课文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性无法把握,不能对__做更深广义上的解读。

不过,前三道障碍通常可以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相对容易解决,最后一道障碍则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师生配合解决。

鉴于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原则,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及常见的古汉语句式。

采用多种方法反复诵读,通过发挥学生自主性作用,帮助学生体悟主旨,掌握课文结构及__章法句法。

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李密地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中华传统美德。

三、说教学方法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用幻灯片打出以下内容:①“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②“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

问学生中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评价哪一篇__的,最后明确是《陈情表》,接着介绍苏轼所言: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

陈情表说课稿

陈情表说课稿

陈情表说课稿陈情表说课稿(一):《陈情表》说课稿一、说教材《陈情表》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属于古代散文,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因为高考要考。

要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而《陈情表》又是一篇字词较多,以情动人的文言文。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背诵全文。

2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3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4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三、说教法为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落实字词教学,体会以情动人的特点,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状况――自觉性查,预习不到位,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指导诵读和讲解为主,加以点播点拨启发、讨论领悟。

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苏轼以前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一二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因为《出师表》学生都很熟悉,容易理解本文以情动人这个重要特点。

2、解题主要让学生明白陈情表这三个字的含义就行,尤其是就应让学生理解“表”这种文体,明白为什么要些表,写给什么人。

3、作者及背景作者李密书上有注释,没有必要展开讲,但要提示学生要和瓦岗的李密分清。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文以情动人的特点,背景要简单介绍一下。

4、范读正音为何要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注释的时间呢?因为就目前来说,我们的学生预习是很不到位的,如果直接范读,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忙着听音注音,而忽视节奏和感情,所以,一般状况我检查发现学生预习不理想时会给学生几分钟让学生把注释的音移到课文中,这样范读时才能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

(精选)陈情表说课稿4篇

(精选)陈情表说课稿4篇

陈情表说课稿4篇陈情表说课稿篇1高中语文必修五只安排了一个文言文单元,《陈情表》是其中的一篇讲读课。

高中阶段大纲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而本单元的四篇文言文是文学性较强的古代散文,因此教学的重点不在词句的理解上,而应在培养初步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上。

据此,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1.基础知识目标:反复诵读课文,丰富文言语感;理解“夙、凶、薄、息、寻、除、听、卒”等等文言实词的含义,充实文言仓库。

2.思想教育目标:领悟作者苦情、亲情、忠情这些真实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__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体会作者以情动人的文笔。

__的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因此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达到乞终养的目的是教学重点。

为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指导诵读、点拨启发、讨论领悟。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一、题解导入《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

__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详尽而委曲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由衷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

是臣子上给皇帝的书信。

《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二、整体感知1.听录音朗诵,整体感知课文,把握__的情感基调——真挚动人。

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

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

为了唤取晋武帝的同情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与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2.指导诵读,梳理文意。

教师边引导学生诵读,边疏通字句、梳理文意。

第一段:陈言自己的悲惨遭遇——“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第二段:叙述朝廷逼他作官的经过。

2021年陈情表说课稿四篇

2021年陈情表说课稿四篇

2021年陈情表说课稿四篇陈情表说课稿篇1《陈情表》说课稿一、说教材《陈情表》来自人教版第四册的第五单元,第五单元主要讲中国古代散文。

古代散文的欣赏重点是语言特色和古代散文在叙述中兼以议论或抒情的手法。

就《陈情表》来讲,在语言上骈散结合,自然纯粹,在构思上陈情于事,寓理于情。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来看,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置如下:1、教学目标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和文体的有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词语,背诵。

赏析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以及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2、教学重点读懂课文,把握行文层次,体悟以其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特点3、教学难点理解诸多实词和虚词,并进行分类归纳。

二、说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分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为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指导诵读、点拨启发、讨论领悟。

学生采取的学法是诵读法和讨论法。

__拟定两个课时。

(一)说教学过程1、导语设计以后人的评价导入课文。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2、整体感知1.首先多媒体投影作者及写作背景及文体常识2.听读,放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读课文,体会的语言的节奏感以及感情。

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

学生提出字词方面的疑难,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然后学生自己小结。

自由朗读课文中,理清思路。

3.归纳每一段的大意3、研读赏析:问题:作者如何在进退两难的境地里打动晋武帝的心?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

讨论后明确:因为自古忠孝两难全,他为了达到奉养祖母的目的,利用新朝“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在“孝”字上大作,情辞恳切,字字发自肺腑来打动晋武帝,赢得了后世的赞誉。

其次行文时先说后说、轻说重说处理巧妙。

讨论: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个两难的处境中,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就会惹来杀身之祸,李密是怎样化解这个矛盾的?(换位思考、列数字)孝:身世凄苦——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报养刘之日短也(情)解决先尽孝忠:沐浴清化——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理)矛盾后尽忠语言的个性鉴赏(四字句、对偶句、排比句)4、拓展阅读:让学生讨论一下《出师表》和《陈情表》的异同。

陈情表说课稿汇编6篇

陈情表说课稿汇编6篇

陈情表说课稿汇编6篇陈情表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课程中要落实核心素养,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各个环节中。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的抒情散文。

前面学的三篇分别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王勃的《滕王阁序》、庄子的《逍遥游》,这三篇都是作者有感而发,借人、事、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怀,而《陈情表》是晋朝的社会名士李密向晋朝的新任皇帝司马炎抒发自己因祖母生命垂危而不能就职的先尽孝后尽忠的情怀,抒情的对象是皇帝,措辞上就要更加委婉含蓄。

__是一篇文言文,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语言关,积累文言知识,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深入一层,把握文中抒发的情感及抒情的方式。

__用三课时来学习,第一、二课时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指导学生背诵,第三课时小结全文,分析文中蕴含的多种情感,领会精彩的论辩艺术,赏析写作手法。

本教学设计是第三课时的。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的普通中学,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比较差,学习意识淡漠。

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要求过高,要低起点小步子。

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有了前面所学知识的积累,加上老师的指导点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分析理解文中蕴含的多种情感。

2、领会__精彩的论辩艺术。

2、赏析__陈情于事、寓理于事的构思艺术过程与方法:疏通文意,分析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对祖母至真至诚的孝心,并转化为自己的一种情怀教学重点:分析理解作者的孝情和忠情,学习作者的孝心教学难点:领会作者从感化入手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示人以弱的论辩艺术二、说教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与备课组老师多次讨论修订而成。

1、讲解法: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要作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

2、点拨法:学生在思维过程中遇到障碍的地方,老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拨开云雾,深入领会__的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情表说课稿》陈情表说课稿(一):《陈情表》说课稿一、说教材《陈情表》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属于古代散文,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因为高考要考。

要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而《陈情表》又是一篇字词较多,以情动人的文言文。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背诵全文。

2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3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4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三、说教法为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落实字词教学,体会以情动人的特点,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状况――自觉性查,预习不到位,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指导诵读和讲解为主,加以点播点拨启发、讨论领悟。

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苏轼以前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一二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因为《出师表》学生都很熟悉,容易理解本文以情动人这个重要特点。

2、解题主要让学生明白陈情表这三个字的含义就行,尤其是就应让学生理解表这种文体,明白为什么要些表,写给什么人。

3、作者及背景作者李密书上有注释,没有必要展开讲,但要提示学生要和瓦岗的李密分清。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文以情动人的特点,背景要简单介绍一下。

4、范读正音为何要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注释的时间呢?因为就目前来说,我们的学生预习是很不到位的,如果直接范读,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忙着听音注音,而忽视节奏和感情,所以,一般状况我检查发现学生预习不理想时会给学生几分钟让学生把注释的音移到课文中,这样范读时才能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

由于课本注释比较详尽,也为了培养学生重视课本注释的学习习惯,所以,在正音时我主要提示了几个多音字的读音,课本很清楚的没有指出,也不明白这样处理是否适宜,还期望多听各位前辈的意见。

5、朗读指导本来在正音之后,安排有个别学生分别朗读,然后就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字音、节奏、感情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指导,因为没有学生,这个环节也没有进行。

6、学习第一段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个任务,重点是和学生讨论字词,梳理结构简单赏析,在此基础上指导背诵,并进行分组朗诵比赛,一般时间充足而我又有把握的状况下我会示范背诵,争取学生能够当堂背。

7、课堂小结,要能够承上启下就行,显得课堂的完满。

8、作业布置:这个讲课时一紧张忘了,其实作业有两个,一是背诵全文,二是识记字词,下节课提问检查。

五、说板书设计我向来认为语文板书以简洁为要,实用为主,平时我的板书主要分三块,一是讲课当中举例提到的名言警句或关键词,比如说这天提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使学生记得准确而不是只记个耳熟,我会板写在右边。

重点字词我板写在左边,中间主板就是行文思路。

这天的板书安排好,上去太紧张,把字音写在左边,其实就应写在副板的位置上。

没有一节课是一无是处的,也没有一节课是完美无缺的,每节课上完我都会认真反思,是设计上的不足,还是运行中的失误。

一个人要善于反思和正视自己的不足,才会不断进步,同样,一个人更要虚心和真诚听取大家的意见,才会进步的更快。

我真诚的期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提意见,给我成长的机会。

谢谢大家!陈情表说课稿(二):《陈情表》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26号,这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

我说课的资料分为五部分:一、说教材《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

单元教学目标是透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3、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三、说教法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适宜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苏轼以前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这天我们共同体会《陈情表》中的孝陈情表(板书)2、解释题目所涉及资料并引出作者和写作背景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资料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1)是谁陈情?李密(224-287),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

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

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

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晋武帝。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

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如何陈情?此处可结合学生具体状况而定,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从课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陈什么情、如何陈情。

引入课文资料4、范读正音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注释的时间。

如果直接范读,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忙着听音注音,而忽视节奏和感情,所以,一般状况我会给学生几分钟让学生把注释的音移到课文中,这样范读时才能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

5、朗读指导本来在正音之后,安排有个别学生分别朗读,然后就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字音、节奏、感情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指导。

6、学习过程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个任务,重点是和学生讨论字词(强调字音),梳理结构简单赏析(板书资料)。

二是在此基础上指导背诵,并进行分组朗诵比赛。

三是巩固词句、通假字、文言实词。

7、课堂小结:《陈情表》这篇文章,它的动人之处也就在于李密将孝道表达地情真意切。

从小抚养自己的祖母已到风烛残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正需要自己养老送终;李密再三强调: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恰如其分地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解决办法,还作了生当陨首,死当给草的保证,晋武帝最后被李密的苦情、亲情、孝情、忠情深深打动了。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期望我们同学能将这一美德发扬光大,期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8、作业布置:巩固本文所学资料。

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陈情表说课稿(三):《陈情表》说课稿郏县一高秦慧敏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这天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一、说教材《陈情表》是必修五第二单元中要求背诵的课文。

本单元话题是学习古代抒情散文,旨在让学生把握作品抒发的真挚情感。

就文体而言,是文言文也是散文。

按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资料是高中生务必到达的目标;从散文的角度学习文学作品《陈情表》,要按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资料、概括要点的要求,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用心好处与历史局限;引导学生感受《陈情表》感人至深的思想情感,理解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孝两全的思想局限,进而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关爱亲情的思想意识。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透过诵读、背诵,积累文言词汇,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潜力。

2、潜力目标:学习和运用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

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道德。

教学重、难点:1.学习重点: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学习难点:本文的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作者是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到达愿乞终养的目的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来完成知识目标,第二课时完成潜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到达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

讲授法,教师能够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情景导入。

孝敬长辈,忠于朝廷,是中国古代君子立身行事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千百年来,人们奉行于此,常以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相提并论,李密的《陈情表》感动了皇帝,感动了上苍,这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以孝动人的文章《陈情表》。

环节2:课堂检测。

课前已发下了导学案,主要检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掌握状况。

环节3: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为学生设计三个问题: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作者为什么要向晋武帝陈情?他陈情的资料是什么?用了什么方式?学生讨论后发表见解,教师梳理资料并归纳为:(1)李密陈情的理由是因为皇帝下诏任命他为太子洗马,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而他又不想应诏就职,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2)李密陈情的具体资料:①述父丧母嫁、祖母收养、祖孙相依为命之悲惨遭遇。

②述因祖母病重,太守举孝廉不就,刺史举秀才不从,皇帝下诏、官府逼迫也难以应诏的两难处境。

③述圣朝以孝治天下,而自己孤苦无依,祖母又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祖孙更相为命,因此不能废远的理由。

④述祖母年事已高,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祖母百年后,自己再对国家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报效犬马之劳的愿望。

(3)李密陈情的方式是融理于情、融情于事。

作者自己的孤苦无依、和祖母相依为命、对皇帝的知遇恩情等情自然巧妙地融入了对皇帝的陈述之中,晓畅、通达、浑然一体,没有雕琢之痕,使人感到作者时时在述事,又处处在抒情。

这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

环节4:拓展探究(1)有人说,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孝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读罢此文,请谈谈你对孝的感受。

(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结合文章资料并谈谈自己的学有所悟,以求学生提高自己的认知潜力、概括潜力并让学生真诚地为亲人奉上自己真诚的回报。

在经济建设迅猛发展,道德意识逐渐淡漠的这天,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