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合集下载

贵州犬瘟热病毒的分离鉴定

贵州犬瘟热病毒的分离鉴定
Darby Canine Kidney (MDCK) cell culture. A strain of virus wa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s CDV by serologic test, animal test and reverse transcrip tion2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2PCR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fected material could cause cytopathogenic effect (CPE) in MDCK cells. Typ ical virions of CDV were observed in culture fluids w ith negative staining electron m icroscope. The isolate could not aggluti2 nate human type erythrocytes and chickens erythrocytes. It could cause dog clinical symp tom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A DNA fragment of 760bp was amp lified from infected MDCK cells by RT2PCR. From the results described above, the isolate was determ ined CDV and designat2 ed as CDV 2GZ2.
摘要 : 对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症状检查和 EL ISA 检测为犬瘟热阳性的自然发病犬 , 取肠内容物为病料 , 采用同步培养方法接种于犬肾细胞系 (MDCK) 进行病毒的分离 , 并对分离株进行了形态学特征 、血凝特性 、动物感染及 RT2PCR鉴定 。结果表明 : 病料接种 MDCK细胞产生明显的细 胞病变 (CPE) , 电镜负染观察接毒细胞培养物见有典型的犬瘟热病毒粒子 。分离株不凝集鸡及人 “O ”型红细胞 , 接种犬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 病理变化 。用 RT2PCR技术检测病毒细胞培养液 , 扩增出的片段长为 760 bp, 与预期设计的长度相同 , 由此确证分离株为犬瘟热病毒 , 命名为 CDV 2GZ2 株 。 关键词 : 犬瘟热病毒 ; 分离 ; 鉴定 ; 贵州 中图分类号 : S858129215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52925130 (2006) 1020015203

藏獒犬瘟热病毒的分离鉴定

藏獒犬瘟热病毒的分离鉴定
例 ,病 死 率 为 8 _ 1 %。 3
2 临床 症 状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病 变 .可 见 脑 膜 充 血 或
出 血 ,脑 室 扩 张 和 因脑 水 肿 所 致 的 脑 脊 髓 液 增 加 。 气 管 内有 浆 液 性 、脓 性
分 泌 物 。 胃 粘 膜 和 小 肠 前 段 出 血 ,膀 胱 肿 大 壁 增 厚 .表 面 有 条 状 出 血 。
药 物 敏 感 试 验 等 ,进 一 步 提 升 了 猪 场
效果 显 著 ,势 在 必 行 。
参考文献: … J 1 .M c e y d o i c n mi i me ,.K o .E o o c n j
a l s fat r ai e AD o to r g a na i o e y s l n t v c n r lp o r mm e s r
解 剖 病 死 犬 5只 ,肝 脏 暗 红 色 充
血 ,胆 囊 肿 大 ,脾 脏 肿 胀 ,有 暗 红 色 出 血 点 , 肾 脏 有 点 状 出 血 。 有 些 可 见
欲 差 ,精 神 不 振 ,流 眼 泪 ,鼻 镜 干燥 , 并 伴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拉 稀 。 此 后 陆 续 发 病共 8 0例 , 发 病 率 为 4 % . 死 亡 6 2 5
种 于鲜 血琼 脂 培 养 基 、麦 康 凯 培 养 基 、
作 者 简介 : 刘 玉 (9 4 , 女 ,济 南 市 历城 区人 , 大 学本 科 ,主 要 从 事 动 物 产 品检 疫 工 作 。 17 一)
化 猪 群 中 P 的 目的 。 R
化 。 因 此 , 规 模 化 猪 场 净 化 猪 伪 狂 犬
【】冉 智 光 , 4 童光 志 , 令 达 , . 用 复 孔 等 利

犬瘟热病毒株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变异分析

犬瘟热病毒株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变异分析

犬瘟热病毒株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变异分析马丽敏;王玉平;张庆明;雷连成【摘要】[目的]分离鉴定吉林地区一株犬瘟热病毒,为犬瘟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Vero细胞从疑是患犬瘟热藏獒脏器组织中分离病毒,并进行分子病毒学鉴定,进一步对该犬瘟热病毒株的血凝素蛋白(H)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确定该犬瘟热分离株为Asia-Ⅰ型犬瘟热,命名为ZA1O-JL.[结论]对进一步研究犬瘟热,预防以及流行病学调查都有重要的参考作用.%[Objective] A canine distemper virus in Jilin in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nine distemper. [ Method ] Vero cells suspected to be suffering from canine distemper Tibetan Mastiff virus isolated tissues were applied, and molecular virology was identified, and strains on the canine distemper virus hemagglutinin (H) gene sequence were expounded.[ Result] The strains of canine distemper virus as Asia- I type were determined and named as ZA10-JL. [ Conclusion ] The successful isolation of ZA10-JL provided a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epidemiology on canine distemper virus.【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27【总页数】3页(P16793-16795)【关键词】犬瘟热病毒;分离和鉴定;H基因【作者】马丽敏;王玉平;张庆明;雷连成【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吉林长春130062;吉林省五星动物保健药厂,吉林长春130062;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吉林长春130062;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吉林长春1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5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是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成员之一,感染谱较广,包括大部分的肉食目动物,危害我国养犬业,野生动物保护业和经济动物养殖业等[1]。

犬瘟热病毒感染病例的诊断与病毒分离鉴定

犬瘟热病毒感染病例的诊断与病毒分离鉴定

1 . 6 病 毒 的分 离 培 养
将 1 . 4中 病 犬 的分 泌 物 和
排泄 物稀释液 用 0 . 4 5 m 的滤 器 过 滤 除 菌 作 为病 毒液 , 接 种单 层非洲 绿猴 肾细胞 系 ( V e r o ) 贴 壁 细 胞 , 3 7℃作 用 1 h后 , 加 入 含 2%新 生 牛 血 清 的 D ME M维持 液培 养基 , 置3 7 培养箱 中培养 , 每 天观察细胞病 变 , 当出现 7 0%~ 8 0%细 胞 病 变 时
上面孔 中, 3 7 放置 1 h , 观 察血凝试验结果 。 1 . 8 分 离毒 株毒价 测定 用9 6孔 微 量 细 胞 培 养
感染 了犬瘟 热病 毒 , 介绍 如下。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验 材料
取 临 床 发 病 的 分 泌 物 和 排 泄 物
进行 相 关诊 断 ; 犬 瘟热 抗 原快 速检 测卡 , 购 自深 圳 市康 百得 生物 科技 有 限公 司 ; 一步 法 R T — P C R
检 测试 剂 盒 、 D L 一 2 0 0 0 D N A Ma r k e r , 购 自宝 生 物 工程 ( 大连 ) 有 限公 司 。
板测 定 细胞 半数感 染 量 ( T C I D 。 ) , 将 分 离毒 株做 1 0 ~1 0 。 倍 梯 度稀 释 , 分 别 接种 9 6 孑 L 细胞 培养 板 培养 的 V e r o 细胞 , 每个 稀 释度 接种 8 个孔 , 0 . 1
结果 。
毒( C a n i n e d i s t e m p e r v i r L t s , C D V ) 引 起 的一 种 传 染
性极强 的急性 、 病 毒性传染 病 , 宿主范 围较广泛 , 能够使 犬 、 貂、 貉、 狐、 熊、 小熊猫 、 大 熊猫 、 狼、 狮、 虎、 金猫 、 猞 猁 等 多 种 动 物 发 生 自然 感 染 和 发

犬瘟热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犬瘟热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畜牧兽医学报,1998,29(2),1512154A cta V eterina ria et Z ootechn ica S in ica犬瘟热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田克恭 遇秀玲 吴 娜 隋丽华任晓明 李俊梅 刘永梅 渠川玫(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北京100071) 摘 要 从病死犬肺、肝和淋巴结分离到2株CDV,CDV93039和CDV93041。

消除小牛血清中的干扰因素和33℃培养是分离成功的主要因素。

两株病毒均在V ero细胞生长良好,传2~4代毒力稳定,CPE产生明显,TC I D50为10-6.50~10-6.77,明显高于国内外野毒株和弱毒株的毒力效价。

人工感染犬死亡率较高,表明该分离株致病力较强,作者推测我国犬群可能存在CDV强毒变异株。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分离,鉴定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an ine D istem per V iru s,CDV)引起的犬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

六十年代我国部分省市的毛皮动物和犬群中时有发生,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流行[1]。

七十年代末,先后从国外进口的CDV弱毒疫苗中分离到多株疫苗株,并应用于犬及毛皮动物,对该病的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2]。

近年来,不仅病犬数量有所增加,而且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分析原因,除母源抗体干扰,疫苗效价低及使用不当外,犬群中是否出现了CDV强毒变异株急待于研究证实。

1993年我们采用BA法证实病犬多脏器组织中存在CDV[3]。

本实验取这些病犬脏器组织接种V ero细胞,分离到2株CDV强毒。

Ξ1 材料与方法111 材料11111 V ero细胞及培养: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所提供。

营养液为10%小牛血清DM E M, pH7.2。

维持液为2%小牛血清DM E M。

11112 CDV阳性血清:日本北海道大学惠赠。

11113 动物:3日龄健康幼犬7只,体重215~410kg 只,均未注射任何疫苗。

11114 病料:临床疑似犬瘟热的病死犬,经BA法确诊为CDV阳性者,取其肺、肝和淋巴结分离病毒。

犬瘟热病毒强毒株HBF-1株的培育及致病性研究

犬瘟热病毒强毒株HBF-1株的培育及致病性研究

犬瘟热病毒强毒株HBF-1株的培育及致病性研究高晗;罗国良;闫喜军;柴秀丽;白雪;张蕾;徐磊;赵建军;张海玲;韶西群【摘要】为研究从北极狐病料样品中分离的一株强毒的致病性,本实验采用病例复制、RT-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检测(IFA)和电镜观察等方法证实分离得到犬瘟热病毒(CDV),并命名为HBF-1.对该分离株H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比对显示,HBF-1与疫苗株的同源性为91.0%~91.5%,与国内外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3.5%~99.9%.病毒传代培育试验结果显示HBF-1已适应在北极狐、貉、水貂和犬体内繁殖,具有较广的感染范围.但各种动物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明HBF-1分离株对北极狐、貉、水貂和犬的致病力不同: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其半数感染量分别为102.46ID50/mL、102.59ID50/mL、102.46ID50/mL和102.58ID50/ml,表明HBF-1为一株CDV强毒株,可以在不同的经济动物间进行水平传播.本研究结果为开发新的CDV疫苗提供了实验基础.【期刊名称】《中国预防兽医学报》【年(卷),期】2010(032)012【总页数】4页(P929-932)【关键词】犬瘟热病毒;分离鉴定;致病性【作者】高晗;罗国良;闫喜军;柴秀丽;白雪;张蕾;徐磊;赵建军;张海玲;韶西群【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2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2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2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2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2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2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2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2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2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 CD病毒(C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是毛皮动物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狐源犬瘟热病毒泰安株(CDV-FOX-TA)的分离与鉴定

狐源犬瘟热病毒泰安株(CDV-FOX-TA)的分离与鉴定
CDV・ FOX- A。 T
关键词: 狐狸; 犬瘟 热病毒 : 分离; 鉴定 中图分类号 :85 2 ¥6 . 3;8 2 6 5 ¥5 .5 文献标识码 : A
Io a in n de i c to fCa n se p r v r sf o o s l to a d i ntf a in o ni e ditm e iu r m f x i
Y NGD .a L .i 一,H h a.e ,I u XE Z iig , A ie ,R N Y e , a— n A ubo . VPn U C u nw i JAY n , I h-nH C O D. i j f。 E u4 HU H iag f ( . nma SineadTc nlg nt l, hn ogA r utrl nvri ,hno gT in7 0 8 C i ;. i nn n yE i I— 1A i l ec n eh o yIst e S adn gc l a U i sy Sa dn aa 11 , hn 2 La igE t —x n c o i u i u e t ’ a o r t
Ke r s f x c i e d se e rv r s ioa o i e t c t n y wo d :o ; a n itmp iu ;s l t n; ni ai n i d i f o
犬瘟热( ai ie pr D 是 由副粘病毒科 Cn ed t e, ) n sm C 麻疹病毒属 的犬瘟热病毒 ( ai ie pr i s C n ed t e v u , n sm r C V 引起的一种急性、 D) 高度接触性、 致死性传染病。 C V不但可 以感染犬 、 D 狐狸、 狼 、 貉、 雪貂、 狮等 虎、 动物, 而且 大熊猫 、 小熊猫 ¨ 等 国宝动物 , 以及海 豚、 海豹 等海洋动 物也可感染 , 当前对养犬 是 业、 毛皮动物养殖业和野生动物保护危害最大的疫 病之一。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动物和病毒的进 化 ,D C V的自然感染宿 主也不断扩大 , 甚至有报道 人也可以感染 。笔者在 流行病 学调查过程 中成 j 功从一批发病狐血液 中分离到 1 株病毒 , 经鉴定为 1 C V强毒株 , 株 D 命名 为 C V F XT 现将 情况 报 D —O —A,

犬瘟热病毒山东株的分离及N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犬瘟热病毒山东株的分离及N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犬瘟热病毒山东株的分离及N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孟培培;张洪亮;黄娟;单虎【摘要】A strain of 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 was isolated from the domestic dog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virus was identified by cell pathological effect observation and RT-PC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ypical pathological changes appeared on Vero cells inoculated with the treated pathological material. A 287 bp fragment of nucleoprotein(N) gene was amplified from RNA extraction of Vero cell culture inoculaled with tine virus. The N gene of isolate shared 95. 5% to 96. 9% nucleo-tide homology with that of vaccine stainsfOnderstepoort and Snyder Hill) .and 97. 2% to 99. 0% nucleotide bomology identity with that of virulent strains (A75/17 and 2544/Han95) and field strains (XJ-4, ZJ7, 98-2646 and so on), the phylogenetic tree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isolate had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field strains, it indicated that the isolate was a CDV field strain, which was named QD10.%本试验采用Vero细胞从临床疑似患犬瘟热的犬组织病料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提取细胞培养物RNA并扩增克隆分析N蛋白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毒株接种于Vero细胞后,出现了典型的细胞病变;对接种病料后的Vero细胞培养物提取总RNA进行RT-PCR扩增,得到了287 bp的目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株与犬瘟热病毒弱毒(Onderstepoort 和Snyder Hill)的同源性为95.5%~96.9%,与标准强毒株(A75/17和2544/Han95)及野毒株(XJ-4、Z J7、98-2646等)的同源性较高,为97.2%~99.0%,证明该毒株为犬瘟热病毒野毒株,命名为QD10.【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2(039)005【总页数】6页(P35-40)【关键词】犬瘟热病毒;分离;N蛋白基因;序列分析【作者】孟培培;张洪亮;黄娟;单虎【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可感染哺乳纲真兽下纲食肉目所有8个科、偶蹄目猪科、灵长类猕猴属等多种动物(Appel,1987;Alldinger等,1995;Myers等,1997),尤其是犬最易感,在幼犬中本病的死亡率很高,是当前养犬业和毛皮动物养殖业危害最大的疫病(Blixenkrone-Møller,1993;Pringle,1999)。

犬瘟热病毒GZ2株的分离鉴定及 H 基因原核表达质粒构建

犬瘟热病毒GZ2株的分离鉴定及 H 基因原核表达质粒构建

犬瘟热病毒GZ2株的分离鉴定及 H 基因原核表达质粒构建曾智勇;周莉;汤德元;刘志杰;梁海英【摘要】The 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 GZ2) was isolated from suspicious CD pathologic material (poodle) and preliminarily identified, then the viral H gene was cloned and the sequence was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of H gene among different isolated strai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CDV GZ2 strain was isolated by synchronization inoculation, and the viral H gene was cloned taking the viral RNA as templates, thus th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was constructed. The viral H gene ORF was 1 824 bp, encoding 607 amino acids, 97. 4%~98. 5% consistent with the strains in China, but 89. 6%~95. 6% with the strains abroad, and 89. 6% ~ 91. 6% with vaccine strain. CDV GZ2 and the strains isolated from northeast area in China had the same ancestor, but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CDV GZ2 and the strains from abroad were far.%对疑似CD的贵宾犬病料进行了CDV的分离和初步鉴定以及H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以探讨不同分离株之间H基因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同步接种的方法,分离到1株犬瘟热病毒(CDV GZ2),并以其RNA为模板,扩增克隆了该病毒血凝素(H)基因,进而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H.该毒株H基因ORF大小为1 824 bp,可编码607个氨基酸;与国内分离株氨基酸一致性为97.4%~98.5%,与国外分离株为89.6%~95.6%,与疫苗株在89.6%~91.6%.进化分析表明:CDV的分布具有一定地域性,CDV GZ2与国内东北地区分离株亲缘关系近,而与国外分离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远.【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08【总页数】4页(P165-168)【关键词】犬瘟热病毒;分离鉴定;H基因;原核表达;质粒构建【作者】曾智勇;周莉;汤德元;刘志杰;梁海英【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贵州省动物疫病研究室,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教学实验场,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5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犬类、毛皮动物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貉源犬瘟热病毒昌黎株的分离鉴定及其H基因序列分析

貉源犬瘟热病毒昌黎株的分离鉴定及其H基因序列分析

貉源犬瘟热病毒昌黎株的分离鉴定及其H基因序列分析王建科;芮萍;程悦宁;马增军;刘曜综【摘要】为了解河北省毛皮动物犬瘟热病毒的流行及遗传变异情况,采用Vero细胞从具有犬瘟热临床症状的貉肺脏样品中分离出一株病毒,经过间接免疫荧光、RT-PCR和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分离的病毒为犬瘟热病毒(CDV),命名为CDV CL14株.对该病毒血凝蛋白H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表明,CDV CL14分离株属于Asia-1型,为我国的流行毒株,H基因核苷酸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与我国流行毒株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核苷酸同源性最高的为HeB(09)1株和LN-13-1株,同源性同为99.1%,而氨基酸同源性最高的为LN-13-1株,同源性为99.3%.【期刊名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29)003【总页数】5页(P12-16)【关键词】犬瘟热病毒;H基因;分离;鉴定【作者】王建科;芮萍;程悦宁;马增军;刘曜综【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省特种经济动物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省特种经济动物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5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 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引起的多种动物感染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水貂、狐狸和貉子等毛皮动物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给毛皮动物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2]。

该病临床上以双相热、卡他性鼻炎及随后引起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神经等症状为主要特征。

CDV自然感染宿主有食肉目所有8个科,以及偶蹄目猪科、灵长目的猕猴属和鳍足目海豹科等多种动物,CDV自然感染的动物范围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其危害性也越来越大,大熊猫也有感染发病的报道[3],甚至从患有Paget’s 疾病的病人体内检测到了CDV的核酸存在[4]。

犬瘟热病毒CDV-1株的分离鉴定、毒力及免疫原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犬瘟热病毒CDV-1株的分离鉴定、毒力及免疫原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犬瘟热病毒CDV-1株的分离鉴定、毒力及免疫原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其病原体CDV属于Paramyxoviridae科Morbillivirus 属,具有强传染性和高致病性,可引起犬及其他野生动物家畜的多系统感染,导致生命危险或重度残疾。

CDV的基因组结构比较稳定,但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多种毒株,因而其流行情况具有地域性和谷地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强,CDV也呈现出快速扩散的趋势,尤其是在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区、宠物犬散养等地方,成为了重大威胁犬类健康的病害之一。

基于此,开展CDV的分离鉴定、毒力和免疫原性的研究,对于制定科学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从患病犬类呼吸、消化、神经等相关组织中分离CD病毒,并通过病毒特异性PCR和序列比较等技术手段鉴定其毒株属种,确认其致病力和免疫原性,并探讨其相关的流行病学学问题。

具体内容:1. 收集犬瘟热确诊病例相关标本,包括血液、粪便、分泌物等;2.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分离病毒(CDV-1);3. 进行病毒特异性PCR和序列比较,鉴定CDV-1毒株属种;4. 利用实验动物评价CDV-1毒株的毒力和免疫原性;5. 探讨CDV-1流行病学问题。

三、研究方法:1. 采样:从确诊的犬瘟热病例中采集患犬的血液、粪便、分泌物等样本;2. 病毒分离:利用细胞培养技术,从样本中分离出病毒(CDV-1);3. PCR检测:运用病毒特异性PCR技术对CDV-1病毒进行检测;4. 序列比较:对PCR产物通过DNA序列比较,得到CDV-1的序列,并与NCBI数据库中已有的序列进行比对和鉴定;5. 毒力和免疫原性的研究:采用实验动物评价CDV-1毒株的毒力和免疫原性;6. 流行病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CDV-1在当地的流行病学特征。

犬瘟热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犬瘟热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犬瘟热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刘芳园;乔军;张银国;倪伟;孟仁;于振兴【摘要】[目的]分离与鉴定犬瘟热病毒(CDV)的石河子流行株.[方法]对临床症状疑似犬瘟热和血清学(ELISA)检测为阳性的自然发病犬,取其淋巴结为病料,接种于非洲绿猴肾细胞系( Vero),进行病毒的分离;用RT-PCR检测感染CDV分离株特异性核酸.[结果]病料接种Vero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用RT-PCR技术可扩增出CDV特异性核酸,扩增出的基因片段与预期设计的长度相同,所扩增的CDV分离株H基因片段与CDV C54标准强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8.4%.[结论]该研究成功分离并鉴定了CDV石河子流行株,为犬瘟热(CD)的确诊提供了依据.%[ Objective ] To isolate and identify the epidemic strains of Canine Distemper Virus ( CDV) in Shihezi. [ Method ] The lymph node9 of the nature morbidity dog with suspected clinical symptoms of canine distemper and positive results for ELISA assay were sampled tobe inoculated into the African green monkey kidney cell line (Vero) to isolate canine distemper virus. RT-PCR was used to delect CDV virus nucleic acid to identify the infected virus in cells.[ Result] The pathological material vaccinated into the Vero cell produced obvious cell pathological change (CPE) , with the RT-PCR technology, the CDV specific nucleic acid was amplified, whose length was the same as the predicted, the nueleotide homology between the H gene fragment of CDV isolates and the C54 standard virulent strains of CDV was 98.4%.[ Conclusion] The CDV was successfully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to be an epidemic strains of Shihezi,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diagnosis of CD.【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16【总页数】3页(P8915-8917)【关键词】犬瘟热病毒;分离;鉴定【作者】刘芳园;乔军;张银国;倪伟;孟仁;于振兴【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5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

犬瘟热病毒水貂株的分离与鉴定_苏凤艳[1]

犬瘟热病毒水貂株的分离与鉴定_苏凤艳[1]

第38卷第2期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Vol.38No.2 2010年2月JOURNAL OF NORT HE AST F ORESTRY UN I V ERSI TY Feb.2010犬瘟热病毒水貂株的分离与鉴定1)苏凤艳 魏吉祥 王卓聪 王春雨 王全凯(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 摘 要 从疑似犬瘟热病死水貂的肝脏中分离出1株病毒,并进行了系统的鉴定。

结果表明:该毒株接种于Ver o传代细胞后,出现了典型而有规律的病变;其病毒理化特性与犬瘟热病毒相同;致细胞病变作用可被兔抗C DV阳性血清阻断;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接种病毒的BHK-21细胞出现特异性的亮绿色荧光,而正常细胞则未见绿色荧光;对提取接种病料后的Ver o细胞培养物中的总RNA进行RT-PCR扩增,得到了324bp和1053bp的目的片段,证明该毒株为C DV。

关键词 水貂,犬瘟热,分离鉴定分类号 S852.65Isol a ti on and I den ti f i ca ti on of Can i n e D istem per V i rus fro m M i n k/Su Fengyan,W ei J ixiang,W ang Zhuocong,W angChunyu,W ang Quankai(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alM aterials,J ilin AgriculturalUniversity,Changchun130118,P.R.China)//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2010,38(2).-79~82A strain of canine diste mper virus(C DV)was is olated and identified syste m ically fr om the liver of a dead m ink sus2pected of having canine diste mper.Results indicated that typ ical and disci p linary pathol ogical changes appeared on Ver ocells after being inoculated with the treated pathol ogical material,and the physical and che m 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s o2lated virus were si m ilar t o those of CDV.The cyt opathogenic effect was interdicted by rabbit anti2CDV positive seru m.I n2direct i m munofluorescent assay showed that idi osyncratic bright green fluorescence appeared on BHK221cells inoculatedwith CDV,but not in the nor mal BHK221cells.The t otal RNA extracted fr om Ver o cell culture inoculated with the viruswere a mp lified by reverse transcri p ti on2poly merase chain reacti on(RT2PCR),and t w o objective seg ments(324bp and1053bp)were obtained.Thus,the is olated virus strain was p r oved t o be CDV.Keywords M ink;Canine diste mper virus;Is olati on and identificati on 犬瘟热(canine diste mper,C D)系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传染性、高死亡率的疾病,主要侵害易感动物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熊猫犬瘟实验报告(3篇)

熊猫犬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犬瘟热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犬瘟热病毒引起,主要影响犬科动物。

近年来,随着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有关犬瘟热在其他动物宿主中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大熊猫作为我国国宝,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对其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

本研究旨在探讨犬瘟热病毒对大熊猫的影响,为预防和控制犬瘟热在大熊猫群体中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10只健康大熊猫,年龄在3-5岁之间,体重在80-120公斤之间。

2. 实验试剂:犬瘟热病毒(CDV)疫苗、犬瘟热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荧光定量PCR试剂盒等。

3. 实验方法:(1)疫苗接种:对10只大熊猫进行犬瘟热疫苗免疫,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操作。

(2)病毒感染:将犬瘟热病毒感染于部分大熊猫,观察其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3)抗体检测:在疫苗接种后和病毒感染后,分别对大熊猫进行犬瘟热抗体检测。

(4)荧光定量PCR检测:在病毒感染后,对大熊猫的血清、组织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检测犬瘟热病毒核酸。

三、实验结果1. 犬瘟热疫苗免疫效果:疫苗接种后,10只大熊猫均产生犬瘟热抗体,抗体阳性率为100%。

2. 病毒感染表现:感染犬瘟热病毒的大熊猫出现以下症状: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眼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等。

3. 病理变化:感染犬瘟热病毒的大熊猫出现以下病理变化:肺部炎症、胃肠黏膜损伤、肝脏功能异常等。

4. 抗体检测:感染犬瘟热病毒的大熊猫抗体滴度明显下降,说明感染后抗体水平降低。

5. 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犬瘟热病毒的大熊猫血清和组织样本中均检测到犬瘟热病毒核酸。

四、讨论与分析1. 犬瘟热病毒对大熊猫的影响:犬瘟热病毒感染大熊猫后,可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严重威胁大熊猫的健康。

2. 犬瘟热疫苗免疫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犬瘟热疫苗对大熊猫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可以有效预防犬瘟热病毒感染。

3. 犬瘟热病毒传播途径:犬瘟热病毒可通过空气、接触、病犬分泌物/排泄物等多种途径传播,需加强防控措施。

犬瘟热的诊断与治疗

犬瘟热的诊断与治疗

犬瘟热的诊断与治疗摘要:犬是一种恒温动物,不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一年四季的体温相对稳定,主要受中枢神经的调节机制。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一种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疾病称犬瘟热,该病病势凶猛,蔓延迅速,大批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不但给养犬业的发展带来损失而且使从事毛皮动物饲养,繁殖和疾病防治及国际贸易工作者带来前所未有的难题,同时也给人类本身带来严重的危害性,为了人类的切身利益就犬瘟热的诊断,治疗与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大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

早期双相体温热型,症状类似感冒,随后以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胃肠炎为特征。

病后期可见有神经症状出现如痉挛、抽搐。

部分病例可出现鼻部和角垫高度角化(硬脚垫病)。

关键词:犬,犬瘟热,诊断,治疗,预防1.流行情况: 犬瘟热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犬科动物和鼬科动物.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发,有一定的周期性。

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以不满1岁的幼犬最为易感,犬群中自发性犬温热发生的年龄与幼犬断乳后母源抗体的消失有关。

病犬是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鼻汁、唾液中、也见于粪便、泪液、脑脊髓液、淋巴结、肝、脾、心包液中。

主要传播途径是病犬与健康犬接触,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

2.临床症状:50%-70%的犬瘟热病毒感染呈现亚临床症状,表现倦怠、厌食、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

重症犬瘟热感染多见于未接种疫苗的幼犬。

自然感染早期发热长不被注意,表现结膜炎,干咳,继而转为湿咳,呼吸困难,呕吐,腹泻,里急后重,肠套叠,最终因严重脱水和衰弱而导致死亡。

犬瘟热的神经症状通常在7-21天出现,也有一开始发热时就表现出神经症状者。

通常依据全身症状的某些特征表现预测出现神经症状的可能性,幼犬的化脓性皮炎通常不会发展为神经症状,但鼻部和脚垫的表皮角化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神经症状。

犬瘟热的神经是影响预后和感染恢复的最重要因素。

由于犬瘟热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临床症状有所差异。

兽医实验报告

兽医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犬瘟热病毒分离与鉴定实验目的:1. 学习病毒分离和培养的基本方法。

2. 掌握犬瘟热病毒的鉴定技术。

3. 提高对犬瘟热病的诊断能力。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兽医实验室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犬瘟热病疑似病例犬只2. 实验试剂:犬瘟热病毒分离与鉴定试剂盒、细胞培养液、抗生素、无菌操作器械等3. 实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细胞培养箱、培养皿等实验方法:1. 病毒样本采集:对疑似病例犬只进行临床检查,采集其鼻腔分泌物、唾液、粪便等样本。

2. 细胞培养:将采集到的样本进行细胞培养,观察细胞病变情况。

3. 病毒分离:将疑似病毒样本接种于细胞培养瓶中,37℃培养48小时,观察细胞病变情况。

4. 病毒鉴定: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包括形态学观察、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实验步骤:1. 样本采集:无菌操作采集疑似病例犬只的鼻腔分泌物、唾液、粪便等样本。

2. 细胞培养:将采集到的样本接种于细胞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细胞培养液,置于37℃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3. 病毒分离:- 观察细胞培养瓶中的细胞变化,如细胞变圆、脱落、细胞间出现空隙等。

- 将出现细胞病变的细胞收集,进行病毒分离。

4. 病毒鉴定:- 形态学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病毒颗粒的形态和大小。

- 血清学检测:使用犬瘟热病毒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观察是否有特异性反应。

- 分子生物学检测:提取病毒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观察病毒核酸的扩增情况。

实验结果:1. 细胞培养: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观察到疑似病例犬只的细胞出现明显的病变,如细胞变圆、脱落、细胞间出现空隙等。

2. 病毒分离:将出现细胞病变的细胞收集,进行病毒分离,成功分离出病毒。

3. 病毒鉴定:- 形态学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病毒颗粒呈球形,大小约为100-200纳米。

- 血清学检测:使用犬瘟热病毒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观察到特异性反应。

- 分子生物学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核酸呈阳性。

一株犬瘟热病毒H基因T193I突变株的分离鉴定及序列分析

一株犬瘟热病毒H基因T193I突变株的分离鉴定及序列分析

·研究论文·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摘 要:为对吉林省地区犬瘟热病毒(CDV )流行发病情况调查,本研究从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的养犬场、毛皮动物养殖场、宠物医院共收集12份经胶体金试纸条检测为CDV 阳性的肺部样品,利用Vero/DogSLAM 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并对分离的病毒经PCR 鉴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确定该病的致病病原,并对该病毒分型鉴定和H 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并且选取1株犬源CDV 病毒感染6只2~3月龄的幼犬进行动物回归试验,每天观察试验犬的临床症状、测量体温、采集眼鼻、肛拭子,拭子经PCR 检测CDV 的粪便排毒情况。

结果显示,有1株犬源样品在Vero/DogSLAM 细胞上盲传第4代出现明显的CPE ,毒价达104.56 TCID 50/mL ,经PCR 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出1株犬源CDV ,命名MHK-04;病毒的分型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MHK-04为Asia-I 型;对MHK-04毒株的H 基因的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MHK-04株为Asia-I 型,与广东分离株GD1818株的同源性最高,与疫苗株(Onderstepoort 和CDV3)差异较大,核苷酸同源率均为90.1%,氨基酸同源率分别为90.0%和90.1%;经SWISS-MODEL 预测H 蛋白三维立体模型结果表明,MHK-04株H 蛋白氨基酸序列T193I 突变位点,位于H 蛋白的外部结构中β6S4位,是其起始位点,推测T193I 点突变与H 蛋白的构像改变及SLAM 受体亲和力有关,有待进一步验证;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MHK-04毒株在感染幼犬后,幼犬出现犬瘟热发病症状,体温在第4 d 升高到41.4℃,并出现排毒现象。

本研究为了解吉林地区CDV 的流行规律及疾病的诊断、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犬瘟热;分离鉴定;突变株;动物试验中图分类号:S852.6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674-6422(2023)06-0045-08Isolation, Identifi cation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a T193I Mutant of CanineDistemper Virus H GeneLI Hongye, LI Shuangshuang, SHI Liang, ZHANG Hailing, LIAN Shizhen,CAO Haixu, BAI Xue, HU Bo(1. Key Laboratory of Economic Animal Disease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Institute of Specialty, CAAS, Jilin 130112,China; 2.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 Changli County, Hebei Province, Qinhuangdao 066600, China)收稿日期:2021-05-1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501600);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14-ISAPS)作者简介:李虹晔,女,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特种经济动物疫病防控研究通信作者:胡博,E-mail:****************;白雪,E-mail:****************一株犬瘟热病毒H 基因T193I 突变株的分离鉴定及序列分析李虹晔1,李双双1,石 亮2,张海玲1,廉士珍1,曹海旭1,白 雪1,胡 博1(1.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经济动物疫病重点实验室,长春130112;2.河北省昌黎县农业农村局,秦皇岛066600)2023,31(6):45-52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 in Jilin province, 12 CDV positive anal swabs were collected from dog farms, fur animal farms and pet hospitals in Changchun City, Jilin City and Siping City. These swab samples were inoculated onto Vero/dog SLAM cells for virus isolation. The isolated viruses were identified by PCR. The viruses were also tested in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for their genotyping and genetic evolution of H gene. Afterwards, six 2-3-month-old puppies were· 46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23年12月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 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引起的一种全身多系统感染,并伴有显著的呼吸道、胃肠道和神经症状的高度传染性疾病,死亡率高达80%[1]。

犬瘟热病毒贵州株CDV-GZ1的分离与鉴定

犬瘟热病毒贵州株CDV-GZ1的分离与鉴定

犬瘟热病毒贵州株CDV-GZ1的分离与鉴定曾智勇;周莉;汤德元;肖超能;刘志杰;梁海英【摘要】To provide more epidemiology data for canine distemper in our country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tudy on antigen genes and structure of the isolated CDV strain, tissues of liver, spleen and lymphaden from a dead dog clinically suspected and detected positive by gold marking card of canine distemper virus were used for isolating virus in Vero cell lines, the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electron microscope shape, serology and nucleic acid detection of the isolated virus were identif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able and distinctive cytopathic effect (CPE) appeared on Vero cells after blind passage to the sixth generation by synchronization inoculation. The virus was composed of capsular RNA, the cytoplasmic inclusion bodies were observed and the virus particles were lattice arrangement under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virus could be neutralized by the CDV positive serum, this strain was canine distemper virus, and was named CDV-GZ1 strain.%为丰富我国犬瘟热病(CD)的流行病学资料,同时为CDV贵州分离株主要抗原基因及结构研究奠定基础,对贵阳市某宠物医院犬瘟热病毒金标卡检测呈阳性病死犬的肝脏、肺脏、淋巴结等组织,取适量经混合研磨过滤后,同步接种于Vero传代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并对该分离毒株进行理化特性、电镜形态、血清学和核酸检测等系列鉴定.结果表明:在Vero细胞上盲传至第6代时稳定出现特征性的CPE,该毒株为RNA囊膜病毒,电镜下可见胞浆包涵体、病毒粒子呈晶格状排列,病毒可被犬瘟热阳性血清中和,分离病毒为犬瘟热病毒并被命名为CDV-GZ1株.【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02【总页数】4页(P109-112)【关键词】犬瘟热病毒;分离;鉴定;CDV-GZ1【作者】曾智勇;周莉;汤德元;肖超能;刘志杰;梁海英【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省动物疫病研究室,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教学实验场,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5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感染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犬瘟热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犬瘟热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犬瘟热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张洪英;司微;高艳;刘立奎;崔尚金;王宇【期刊名称】《中国预防兽医学报》【年(卷),期】2007(29)8【摘要】选取来自黑龙江省病犬的肺脏、胰脏、肝脏、脾脏、肾、膀胱、淋巴结等组织病料,研磨上清接种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进行病毒的分离.对分离毒株进行了形态学、血清学、回归动物试验鉴定,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感染细胞中的病毒核酸.分离得到的病毒在Vero细胞上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病毒形态学、血清学、回归动物试验、RT-PCR鉴定均为阳性,确定所分离的病毒为犬瘟热病毒,命名为CDV-HLJ株.【总页数】5页(P579-583)【作者】张洪英;司微;高艳;刘立奎;崔尚金;王宇【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相关文献】1.犬瘟热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J], 田克恭;遇秀玲;吴娜;隋丽华;任晓明;李俊梅;刘永梅;渠川玫2.犬瘟热病毒强毒株在Vero-SLAM细胞上传代后的基因突变分析 [J], 吴佳琦;李贝影;王介淞;黄娟;单虎3.犬瘟热病毒强毒株HBF-1株的培育及致病性研究 [J], 高晗;罗国良;闫喜军;柴秀丽;白雪;张蕾;徐磊;赵建军;张海玲;韶西群4.检测和鉴别犬瘟热病毒强、弱毒株的复合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J], 司微;崔尚金;张洪英;刘立奎5.我国犬瘟热病毒强毒株培育取得新突破 [J], 闫喜军;高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牧兽医学报,1998,29(2),1512154A cta V eterina ria et Z ootechn ica S in ica犬瘟热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田克恭 遇秀玲 吴 娜 隋丽华任晓明 李俊梅 刘永梅 渠川玫(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北京100071) 摘 要 从病死犬肺、肝和淋巴结分离到2株CDV,CDV93039和CDV93041。

消除小牛血清中的干扰因素和33℃培养是分离成功的主要因素。

两株病毒均在V ero细胞生长良好,传2~4代毒力稳定,CPE产生明显,TC I D50为10-6.50~10-6.77,明显高于国内外野毒株和弱毒株的毒力效价。

人工感染犬死亡率较高,表明该分离株致病力较强,作者推测我国犬群可能存在CDV强毒变异株。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分离,鉴定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an ine D istem per V iru s,CDV)引起的犬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

六十年代我国部分省市的毛皮动物和犬群中时有发生,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流行[1]。

七十年代末,先后从国外进口的CDV弱毒疫苗中分离到多株疫苗株,并应用于犬及毛皮动物,对该病的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2]。

近年来,不仅病犬数量有所增加,而且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分析原因,除母源抗体干扰,疫苗效价低及使用不当外,犬群中是否出现了CDV强毒变异株急待于研究证实。

1993年我们采用BA法证实病犬多脏器组织中存在CDV[3]。

本实验取这些病犬脏器组织接种V ero细胞,分离到2株CDV强毒。

Ξ1 材料与方法111 材料11111 V ero细胞及培养: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所提供。

营养液为10%小牛血清DM E M, pH7.2。

维持液为2%小牛血清DM E M。

11112 CDV阳性血清:日本北海道大学惠赠。

11113 动物:3日龄健康幼犬7只,体重215~410kg 只,均未注射任何疫苗。

11114 病料:临床疑似犬瘟热的病死犬,经BA法确诊为CDV阳性者,取其肺、肝和淋巴结分离病毒。

病犬编号分别为93039、93041和93043。

112 方法11211 病毒分离1121111 病料处理:分别取上述病料,1 5加入无血清DM E M研磨,离心取上清,抗生素除菌。

菌检阴性者,-20℃保存,以备病毒分离用。

1121112 小牛血清处理:无血清DM E M洗涤V ero细胞2次,加入培养液1 2量的小牛血清,Ξ1996102437℃吸附1h,吸附后的血清分装,-20℃保存备用。

1121113 病毒分离:将病料按培养量的1 10接种V ero细胞,33℃吸附1h,加入维持液继续培养,逐日观察细胞病变(CPE),待CPE达80%时收毒,-20℃ 20℃冻融3次,继续传代。

11212 电镜观察:刮取接种CDV的V ero细胞,离心弃上清,固定、切片、染色,电镜观察。

11213 病毒理化特性试验:按殷震等(1985)的方法检测93039株对乙醚、pH310和60℃30m in 的耐受性[4]。

11214 病毒血凝特性试验:检测分离株在4℃、22℃和37℃条件下,对1%人“O”型及小鼠、大鼠、豚鼠、兔、犬、猴、鸡、猪、绵羊、黑线仓鼠、白化黑线仓鼠等动物红细胞的凝集性。

11215 毒力测定:将分离株用维持液1 10倍比稀释,从10-1至10-9,每一稀释度接种4瓶细胞,观察10d,以CPE为指标,按R eed2M uench法计算其TC I D50。

11216 HR P-SPA染色法:按吴小闲等(1992)的方法进行[5]。

11217 回归动物试验:5只犬每只腹腔接种CDV第2代毒5m l,滴鼻2滴,另2只留做对照。

逐日观察。

取病死犬脏器组织同上检查CDV抗原。

2 结 果211 病毒分离结果 2d可见细胞变圆,胞质内颗粒增多,融合成小集落。

4d胞浆空泡化,可见小的嗜酸性包涵体。

6d CPE加重,部分细胞坏死脱落,细胞单层呈拉网状。

8d拉网明显,可见多量胞浆及胞核包涵体。

10d融合细胞坏死脱落,贴壁细胞约剩20%,收毒。

经上述方法从3份病料中分离到2株CDV:93039株和93041株。

两个分离株在V ero细胞上生长稳定,CPE出现规律,两株病毒所致CPE一致。

212 电镜观察 病毒主要在胞浆内增殖,在细胞膜表面装配,以出芽方式由细胞膜向外释放。

在胞浆内和细胞外可见大量不同形态的病毒颗粒。

成熟的病毒粒子可见囊膜,囊膜上可见纤突样结构。

213 理化特性试验结果 见表1。

93039株经乙醚、酸和热处理后,其TC I D50与对照组的差值均大于4100,说明该病毒有囊膜,对乙醚敏感,对酸和热的抵抗力较弱。

表1 CD V93039株对乙醚、酸和热的耐受性Table1 The tolerance of CD V93039stra i n for ether,ac id and heat试验条件T est conditi ons试验组TC I D50TC I D50of test grup对照组TC I D50TC I D50of contro l group20%ether,4℃,24h pH3.0,37℃,2h60℃30m in 2.002.332.336.006.507.00214 血凝试验结果 在4℃、22℃和37℃条件下,两株CDV均不凝集人“O”型及上述动物的红细胞。

215 毒力测定结果 见表2。

两株CDV TC I D50相近,传至第4代毒力稳定。

介于10-6.50~10-6.77之间。

251畜 牧 兽 医 学 报29卷表2 分离株不同代次毒力测定结果Table 2 TC I D 50of differen t al generation s of isolates毒株及代次Strains andgenerati ons不同接毒量及CPE 数V irus diluti ons and num ber of CPE 10-510-610-710-8Contro ls TC I D 50 0.5m l 93039 F 24 43 41 40 40 410-6.5093039 F 34 43 42 40 40 410-6.7793039 F 44 43 42 40 40 410-6.7793041 F 24 43 42 40 40 410-6.7793041 F 34 43 42 40 40 410-6.7793041 F 44 43 41 40 40 410-6.50216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接毒后第6天,病变细胞呈拉网状,胞浆空泡样变。

半数细胞胞浆中可见棕褐色或黄褐色阳性反应物质。

217 回归动物试验结果 感染后9~14d 死亡4只,另一只濒死,第14天剖杀。

病犬表现咳嗽、结膜炎、排血样稀便等症状,死后呈角弓反张。

剖检可见肺出血水肿,胸腺萎缩,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小肠段出血,脑腔积液,脑实质充血、出血等。

经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在死亡犬多脏器组织中广泛存在CDV ,证实死于CDV 感染。

3 讨 论311 病毒分离:文献报道,CDV 能适应多种细胞培养物[6~16]。

但在犬肾细胞上生长缓慢,利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初代分离更为困难,需经鸡胚绒毛尿囊膜多次传代才能适应[4、11]。

本试验选用V ero 细胞,所用小牛血清经吸附处理,33℃初代培养即获成功。

分析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所用病料经BA 染色证实其中存在大量的CDV 抗原[3],减少了分离培养的盲目性。

(2)白泉阳等(1991)[3]报道,小牛血清中含有影响CDV 初代分离的干扰因素。

本试验使用吸附处理的小牛血清,清除了这种干扰因素。

(3)37℃培养V ero 细胞,自然老化和脱落较快,我们在接种病料后,移至33℃培养,有助于延长V ero 细胞的存活时间,易于观察CPE 。

另外,自然条件下,CDV 主要经略低于正常体温的上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感染,在扁桃体、咽后和支气管淋巴结中增殖后,才扩散至全身各脏器组织。

由此分析,33℃培养符合CDV 在动物体内的感染规范,可能是分离成功的原因之一。

312 病毒的毒力:CDV 93039和CDV 93041株在V ero 细胞上传2~4代毒力稳定,TC I D 50高达10-6.50~10-6.77,明显高于国内从水貂分离的CDV 毒力效价(10-2.5~10-2.7)[13]和国外弱毒在我国早期复制时的毒力效价(10-4.5)[2]以及国外分离的CDV SH 株(10-4)、CDV R 252株(10-5)和CDV O nd 株(10-6)的毒力效价[14]。

证实本试验分离的两株CDV 毒力较强,人工感染幼犬死亡率较高。

由此推测在我国犬群中可能存在CDV 强毒变异株,有待进一步分析该毒株与国外标准毒株之间的抗原关系,最终回答我国流行的犬瘟热是否出现了变异株的问题。

3512期田克恭等:犬瘟热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451畜 牧 兽 医 学 报29卷313 根据两株病毒在V ero细胞上的培养特性、理化特性、毒力测定、电镜观察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和回归动物试验结果,证实CDV93039和CDV93041均为CDV强毒株。

该毒株的分离成功,将为我国CDV的毒株鉴定、疫苗研制、诊断方法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为驯化培育适合我国犬群的弱毒疫苗提供了来源清晰的强毒种源。

参 考 文 献1 田克恭主编1实验动物病毒性疾病1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321~3242 华国荫等1水貂犬瘟热免疫的研究 1复制鸡胚组织培养弱毒疫苗的研究1畜禽传染病,1980,4:30~35 3 遇秀玲等1犬瘟热病犬脏器组织中的抗原定位及病理形态学观察1中国兽医杂志,1994,20(6):7~94 殷 震等主编1动物病毒学1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281~2855 吴小闲主编1医学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监测手册1北京:卫生部医学动管会编辑,1992,83~856 Co rnw ell HJC et al.Studies in experi m ental canine distemper .V iro logy,inclusi on body studies and haem ato p.Patho l,1965,75:19~347 M etzler A E et al.V irulence of tissue culture2p ropagated canine distemper virus.Infect.I mm uno,1980, 29:940~9448 Bui HD et al.Canine bladder ep ithelial cells in culture:suscep tibility to canine distemper and m easles viruses.Am.J.V et.R es,1982,43:1268~12709 M ax JG et al.Dog L ymphocyte cultures facilitate the iso lati on and grow th of virulent canine distemper virus.J.V et.D iagn.Invest,1992,4:258~26310 kai C et al.U se of B95a cells fo r iso lati on canine distemper virus from clinical cases.J.V et.M ed.Sci, 1993,55(6):1067~107011 W righ t N G et al.Canine distemper:current concep ts in labo rato ry and clinical diagno sis.V et.R ec,1974, 94:86~9212 Bussell RH et al.Canine distemper virus in ch ick em bryo cell culture.V iro logy,1962,18:589~60013 白泉阳等1犬瘟热病毒的分离及部分特性研究1兽医大学学报,1991,11(4):347~35114 Confer AW et al.B i o logical p roperties of a canine distemper virus iso late associated w ith dem yelinating encephalom yelitis.Infect.I mm uno,1975,11:835~84415 H irayam a N et parison of bi o logical and mo lecular p roperties among canine distemper virus strains.Jap.J.V et.Sci,1986,48(2):259~26516 L esko J et al.Canine distemper virus rep licati on in cells on m icrocarriers.A cta.V iro l,1993,37:412~416IS OLAT I ON AND I D ENT IF I CAT I ON OF V IRUL ENTCAN INE D ISTE M PER V IRUST ian Kegong , Yu X iu ling et al.(L abora tory A n i m a l Cen tre ,A cad e m yof M ilita ry M ed ica l S ciences )AbstractTw o strain s of can ine distem per viru s (CDV )w ere directly iso lated from the lung ,liver and lym ph node of infected dogs w ith vero cell cu ltu res .E li m inati on of certain in terfering fac 2to rs that calf serum con tain s ,and incubati on at 33℃w ere the m ain facto rs fo r a successfu l iso lati on .T he tw o strain s of CDV cou ld grow very w ell in vero cell cu ltu res .T he grow th p roperties w ere cytopathogen ic ,inducing cellu lar necro sis ,syncytium fo r m ati on ,and inclu si on bodies w ith in infected cu ltu res .T hey did no t give hem agglu tinati on w ith hum an ,m ou se ,rat ,gu inea p ig ,rabb it ,dog ,m onkey ,ch icken ,p ig ,sheep and Ch inese ham ster red b lood cells .U n 2der electron m icro scope ,the cap sid w as enclo sed by envelope w h ich carries an ou ter fringe of fine sp ikes o r p ro jecti on s .Tw o strain s readily p ro liferated in vero cell cu ltu res ,the m ean tis 2sue cu ltu re infective do ses (TC I D 50)w ere 10-6.50~106.77from 2to 4generati on s .T hat w as h igher than that of viru len t field strain s and vaccine strain s .T he pupp ies individually infected w ith tw o strain s by in traperitoneal inocu lati on and in tranasal inocu lati on show ed distinctive clin ical sign s ,and the m o rtality w as h igh .T he au tho rs su sp ect that viru len t varian t strain s of CDV m ay ex ist in Ch ina . Key words Can ine distem per viru s ,Iso lati on ,Iden tificati on 5512期田克恭等:犬瘟热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