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概论-第四章 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33
社会学概论章节重点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提示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1、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
2、孔德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
3、人类理性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4、“秩序”和“进步”成为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5、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6、孔德是“社会学综合理论的创始人”。
7、社会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学理论的源泉。
8、涂尔干是社会学鉴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特殊的“社会事实”。
(《自杀论》)就是他用一种社会事实去解释的范例。
9、三种理想的类型: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
10、社会学起源于欧洲,最早把欧洲的社会学引入美国的是耶鲁大字教授萨姆纳,他于1876年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开设社会学课程,给学生们讲授宾塞的《社会学研究》。
11、1892年,斯莫尔应聘进芝加哥大学后,连创了三个世界社会学第一:《1》1893年创办世界第一个社会学系。
《2》1894年与文森特合著世界第一本社会学教材《社会学研究导论》。
《3》1895年创办世界第一份社会学刊物《美国社会学杂志》。
12、欧洲在战后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1》首先,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
《2》其次,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
《3》再次,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也趋向多元化。
13、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国维新,向西方学的背景下,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
14、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传入时期(1891-1911)成长时期(1912 -1927)建设时期(1928-1952)恢复重建时期(1979——)15、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2004年7月在中国召开,大会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这标志着中国社会学正在走向世界,世界社会学也开始关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有奥古斯.孔德首先在<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提出的.2:齐美尔的观点:社会学是研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3: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其特征是:(1)整体性(最其本的特点) (2)综合性 (3)实证性(4)应用性4:社会学的功能:一,研究功能:1:描述性功能2:解释性功能3:预测性功能4:规范性功能二,教育功能:1:帮助人们自觉的完成社会化.2:帮助人们合理选择.三,社会管理功能1:建立规范2:提供模式3:反馈信息四,社会批评功能5: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一,筹划阶段第一,选题第二,建立研究假设第三,制定调查工具第四,组织人力第五,筹集研究经费.二,实施阶段三,总结阶段(总结阶段的任务是分析资料和撰写调查报告)6: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一)问卷调查(属于”定量分析方法”)(二)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是由马林诺夫斯基在实践中首先提出)属于”定性分析方法”)(三)社会实验方法(属于”定量分析方法”)(四)非介入性研究方法(属于定性分析方法)可分内容分析,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历史比较分析三类.7:定性方法: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8: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9: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的区别:(一)着重点不同(四)学科基础不同(二)依据不同(五)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三)手段不同们(六)结论表述形式不同10: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如下: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11:帕森斯提出社会行动有三个要素:1目标2:情境3:规范12:交换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创立的.13:符号互动论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互动过程中,主要代表人物有赫伯特.布鲁默和欧文.戈夫曼.第三章:社会1: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2:社会的基本特征:(一)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二)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的生产活动为基础.(三)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四)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3:社会唯名论者认为,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社会只是一个名称,用来方便地称呼构成社会的许多的个人,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4:社会唯实论者也称社会实在论,和社会唯名论者相反,它是把社会视为超越个人的客观存在.(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社会学家涂尔干)5:马克思主义主社会观:(一)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二)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三)需要是人们社会行动的动力.(四)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五)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科学的社会观.6:人格包括:价值标准,能力和气质.7:人与社会的全部关系:1:角色人格体系2:价值规范体系3:权力制度体系4:行为交换体系.8: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9:社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10:人口资源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11:社会的基本要素:(一)人口资源(二)自然资源(分为1:环境资源2:生物资源3:矿产资源)的特点:1:首先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2:自然资源的系统性.3: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三)可持续发展11: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12:可持续发展的的意义:(一)可持续发展尤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消除贫困是实施可持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二)可持续发展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三)可持续发展强调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指出当代人享有的正当的环境权力,即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和拥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的权利,后代人也同样享有这些权利.(四)可持续发展强调了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要求人们在生产时要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要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五)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建立起新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被人类随便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而应看作人类的资源和价值源泉.第四章:文化1:文化的特征:1:创造性2:习得性3:共享性4:累积性5:特殊性和共性2:文化的构成要素:(1)物质形态要素. (2):精神形态要素. (3):语言符号要素.(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3:文化的结构:1:文化特质(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2:文化集丛3:文化模式.4:文化的功能:(一)社会整合功能(包括价值整合,规范整合,结构整合)(二)社会导向功能(三)反功能5:最早对习俗作专门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6: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是最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的规范.7:法律的特征:1公正性2:强制性.8:法律的社会功能:1:惩罚功能2:威慑功能3:教育功能.9:对神圣的信仰是宗教的中心特征.10宗教的正向功能有:(一)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二)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三)寻求生活意义,为个人提供精神安慰.11:文化传播有媒体,最原始,最基本的媒体是人.第五章:社会化1:所谓社会化:就是对个人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并能动调适相统一的社会过程.2:社会化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在时间上,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二)在内容上,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内涵(三)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以及社会化结果的社会性.3:社会化的功能:1:文化传承功能,2:社会稳定功能,3:个体完善功能.4: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生活技能的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角色社会化5:社会化的类型:1基本社会化 2:继续社会化 3:再社会化4: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6:我国社会化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的新人.7: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物因素,即个人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二)是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和大众传媒等影响个人社会化的全部社会环境.(三)是社会实践,主要表现为观察学习,角色扮演,知识积累等环节.第六章:社会互动1:社会互动就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2:社会互动的构成因素:(一)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二)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三)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的”符号”所代表的”意义”.3:社会互动的理论:1:符号互动论2:常人方法学(创始人加菲克尔)3:拟剧论4:“交换”构成要素:1:目标2:付出3:回报4:效益5:“交换”的类型:1:物质的交换2:非特质的交换6:合作的类型:1:自发性合作(最古老和最具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2:制度化的传统合作3:指导性合作4:契约式合作7:社会互动的符号:1:语言2:身体语言3:个人空间8:空间距离提出四种空间是(霍尔):1:亲密距离(是指相距18英寸)2:个人距离(是指相距18英寸到4英尺)3:社会距离(是指相距4英尺到12英尺)4:公众距离(是指相距12英寸以上的距离)9:社会网络的特征:(一)社会网络的形成是地缘,血缘,学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二)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
《文化学概论》第三章 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38
文化累积与文化创新,是指旧文化保存和新 文化增加的发展过程,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两 种相伴相生的状态。 文化累积是创新式继承,而文化创新是承袭 性创新。
一、文化累积的本质与意义
文化累积是创造—保存—再创造—增长、丰富文化能 力的展示。意味着文化的扩展。
文化积累的本质: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新文化。 一方面,同质文化流传中不断渗入新文化特质, 数量增加,形态多彩; 一方面,文化创造力的累积导致文化种类、文化 结构日益复杂化。
今日内容
温故:第二章内容 知新:第三章 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一节 人类文化的起源 ☆第二节 文化发展与社会类型 ☆第三节 文化的积累和创新
第一节 人类文化的起源(P41-48)
一、人类文化起源的生物性基础 二、人类的起源与文化的起源
一、人类文化起源的生物性基础
文化起源即文化如何产生的问题。 文化即人类基于自身生存而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 社会环境)的主动性、创造性适应。 人类对环境主动调适
文化创新动力机制:
首先,从人与自然的矛盾(即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 的 矛盾)。 矛盾的解决方式:一是生产方式的改进;二 是生存空间的拓展。 其次,人的需求与现实的矛盾。 人的需求既是多层次的,也是无限的,而能 满足这种需求的现实却总是有限的。 无限与有限
最后,人与社会的矛盾(实际上是社
会成员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 系统内部持续存在的最基本的矛盾。 生产关系的变革本身即属于社会制度文化的 创新,反作用于生产力。
园艺社会的特点:
首先是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剩余产品,权威 性首领制形成,埋下不平等的种子,产生新的专 业化的社会角色如巫师、商人、手工业者等。 其次是文化内容的多样化。安居乐业,村落 ,人口密度大,交往频繁,社会分工多样化,文 化产品丰富,累计农业科学和历法。
中国文化概论-第四章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老子和孔子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在《易传》
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系辞
下》)
《易传》的作者用“生生”、“日新”(见《
系辞上》)来概括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
由于《易传》用刚强为主、柔弱为辅的观点
来论证尊卑、贵贱、上下的地位,更加接近于 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受到历代儒家的推崇。
至于老子的“柔弱胜刚强”,虽含有否认人
为的一面,但对其中合乎客观辩证法的一面, 过去似乎研究不够,其中的奥义真蕴还须作进 一步的发扬。
三、会通之学
“会通”即融会贯通,中国古代哲学是在融会
第四章 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
第一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从较早的《易传》开始一直到
明清时代,中间经过了诸子、董仲舒、古文经 学、今文经学、玄学、宋明理学等演变发展, 是在不同的学派之中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 程逐渐丰富完善的。
中国古代哲学集中体现在儒学中。 天人之学、变易之学、会通之学
然和社会变化和占卜的书。
在《周易》里记载了许多属于对立方面的范
畴,说明整个世界充满着矛盾,是在矛盾中影 响着、牵制着、变化着。
“小往大来,大往小来”;“无平不陂,无
往不复”……
对世界作这样的看法,具有这样的观点,是
“有对”之学(辩证法)的萌芽。
2、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关于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 中国古代思想家是在观察了若干自然现象和
社会现象以后才得出这一看法的。也就是说, 他们从观察事物运动变化的个性中发现了事物 运动变化的共性,同时把这种共性运用到观察 人生、社会、历史方面。
《文化学概论》教学大纲
《文化学概论》教学大纲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该课程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帮助学生学习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主动学习和借鉴西方优秀文化,进而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三、课程基本要求理论和知识方面:学生应掌握基本的文化学理论和本学科最新的研究动态。
能力和技能方面:学生应具有分析和判断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多元性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1讲绪论(3学时)一、教学内容第1节文化的界定(一)文化问题的提出(二)关于文化的定义(三)文化内涵的界定第2节文化学释义(一)文化学的定义(二)西方学者对文化学的构建(三)中国学者对文化学的研究第3节文化学研究(一)研究对象(二)研究范围(三)研究目的(四)研究方法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文化问题的提出背景、人类对有关文化问题的思考、关于文化定义的不同方法及其主要观点,掌握关于文化的界定及其内涵;了解文化学的定义、中西方学者对文化学的构建与研究以及文化学研究的对象、范围、目的与方法。
三、教学安排教师讲授3学时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人类对文化问题的思考与文化的界定及其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对不同的文化定义进行剖析,进而理解和掌握文化概念的界定及其对文化内涵的把握。
五、教学方法主要以老师讲解为主六、思考题1.人类关于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环境、人与传统、人与历史、人与创造等的思考,主要问题有哪些?2.关于文化定义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是什么?你能否将这些定义方式精简为3-5种?关于文化定义的主要观点分别有哪些?3.关于文化的界定及其内涵的理解是什么?4.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5.文化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6.文化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第2讲文化学的形成与发展(3学时)一、教学内容第1节文化学的特性(一)整体性(二)跨越性(三)典型性(四)通约性第2节文化学的形成(一)人类学的兴起(二)文化人类学的发展(三)文化学的产生第3节文化学的流派(一)进化学派(二)传播学派(三)美国历史学派(四)法国社会学派(五)功能学派(六)文化心理学派(七)新进化学派(八)结构主义学派(九)认知人类学派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文化学的整体性、跨越性、典型性和通约性特征,以及文化学是如何从人类学、人类文化学中产生和形成的,掌握判断人类学以及文化学产生的条件;了解各个文化学流派的形成时间、理论核心、创始人与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其贡献,掌握各个流派之间的联系及其发展。
文化学概论课件整理
文化学概论课件整理文化学概论主讲教师:彭厚文第一章文化释义第一节什么是文化•一、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文”与“化”出现于三千年前的卜辞。
•古书中最早把文、化放在同一句子的文献是战国末年的《周易》,其《贲卦?象传》说:“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二字复合,联成一词,最早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中国古代的文化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文治与教化。
•二、西方的文化概念•在西方,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cultura,在德文中为kulture,在英文和法文中为culture。
•西方古代的文化概念,其含义与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有着重大区别。
•西方学术界两个有影响的文化定义:•(一)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
,,,,年,他在《原始文化》中提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二)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定义。
•,,,,年,他们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提出: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传统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做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
•三、中国现代学者对文化概念的理解•中国现代学者对文化概念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描述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为主的定义,《辞海》对文化所下的定义可作为代表。
•一类是以揭示文化本质属性为主的定义,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下的定义1可作为代表。
•四、全方位把握文化的内涵•首先,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
• 第一,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动物不能创造文化。
• 人与动物的生理区别:,.发音器官不同;2.神经系统不同 ;3.躯体外表不同。
自考社会学概论第1-4章(自考必备资料)
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与早期代表人物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1)社会变革的需要(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孔德:第一个提出“社会学”、社会学之父:科学的分类、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社会进化论3、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础理论。
《资本论》涂尔干:社会学代表代是三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社会学的研究对旬是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人。
*个人应服从社会,社会必须制约个人的需求,社会才得以稳定,否则社会失范*创建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
对社会现象进行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理解社会学*社会行动类型:目的合理的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情感或情绪的行动、传统的行动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理想类型:韦伯理解社会学的概念工具:”科层制、权威等都发球理想类型*科层制: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
科层制是法理型权威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社会学的发展一、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洲转移到美国:1、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
3、创建符号互动腐化。
二、战后欧洲社会学的发展特点四、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传入、成长、建设、恢复重建时期。
(用表格形式)谭嗣同、严复、章太炎余天休、陈达许仕谦、张鸿钧、晏阳初、李景汉、费邦通、毛泽东第三节社会学本土化一、本土化:是使移植进来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乡本土,适应本土的特性,并萌芽、壮大二、社会学本土化:是指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文化学概论复习资料讲述
文化学概论考点整理第一章概述1.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文化学是一门关于研究与探讨文化的产生、创造、发展演变规律和文化本质特征的科学。
2.文化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文化学的研究范围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方方面面。
3.文化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一、文化学的研究将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促进中国文化学理论和文化学科的建设——基本研究目的。
二、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文化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人们正确地了解文化的有序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和变革之间的特殊关系,增强我们在新世纪建设新文化、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四、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认知客观存在在时具有更大的宽容度。
五、文化学的研究能使我们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独特的财富,历史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征。
4.文化由哪些形态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第二章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文化学研究过程中有哪些主要流派?他们各自的代表人物是谁?其代表作有哪些?其主要研究特色或方向是什么?主要有进化学派、传播学派、历史学派、法国社会学派、功能学派、文化心理学派、新进化学派、结构主义学派。
进化学派的理论先驱是达尔文和赫胥黎,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爱德华·泰勒,代表作《原始文化》和美国的刘易斯·亨利·摩尔根,代表作《古代社会》。
这一学派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宗教信仰及其起源和发展。
二是婚姻家庭中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学派的理论先驱是德国人类地理学派的弗里希·拉策尔和莱奥·弗洛贝纽斯,然后是格雷布纳尔和斯密特。
英国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威廉·里弗斯、G·艾略特·史密斯和W·J`佩里,代表作《太阳之子》。
传播学派竭力反对古典进化论的“独立发明说”和“平行发展说”的理论,认为传播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内容,全部人类文化史归根结底是文化传播、借用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16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征)
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 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 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 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
化社会 十二、中国文化是兵文化(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
国的兵》) 十三、中国文化是孝文化(钱穆、谢幼伟) 十四、中国文化是隐士文化(蒋星煜《中国隐士与
中国文化》)
梁济(1858年—1918年),名济,字巨川,以字行。 广西临桂人。 祖先系蒙古族,巨川八岁时随母从山西返回北京,
嫡母刘氏寒灯授业。光绪十一年,举顺天乡试。清 末任内阁中书(四品)官职,十余年不迁。1906年 调京师巡警厅任教养局总办委员。民国之后,曾在 民政部供职。1918年9月27日,写《敬告世人书》, 11月8日,60岁生日前夕投积水潭(北京静业湖) 自尽,有遗书万余言。死后溥仪谥其号贞端。
徐志摩评述道:“梁济的自杀是一种特殊价 值,梁济是为了自己的理想——‘随你叫它什 么吧:天理、义、理想或是康德的范畴—— 也就是孟子所说甚于生的那一点’而献出自 己的生命,因此这一行为具有不可磨灭的精 神价值。”
梁漱溟兄弟编印遗著《桂林梁先生遗书》六 种。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 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 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 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 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
第四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关于中国文化特征的基本观点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文化学概论
第一章概述一、关于文化文化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弥漫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成果,同时,人们也在每时每刻不断地创造着新的文化。
我们的进步,便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结果。
二.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三.文化学是一关于探讨文化的产生、发展规律和文化本质的科学。
四.文化学的研究范围《原始文化》被公认为是近代科学意义上第一部研究人类文化的学术专著,被视为是文化学的奠基之作,标志着文化学学科的正式形成,泰勒本人也被尊为文化学的奠基人。
五、文化学的研究目的1.文化学的研究将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促进中国文化学理论和文化学科的建设。
2.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文化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促进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3.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人们正确地了解文化的有序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和变革之间的特殊关系,增加我们在新的世纪建设新文化、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信心和决心4.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使我们在现实生活认知客观存在时,具有更大的宽容度。
5.文化学的研究能使我们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独特的财富,历史文化有不可再生性,我们应该珍惜每一种文化类型,因此,保护好我们的历史文化是每一个接受了人类祖先文化恩惠的应尽的义务。
另外,宽容地对待我们的不同文化类型,能使我们生存的地球上的文化具有多样性,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六.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张岱年)1)社会心理,民间风俗。
[最低层次] 2)哲学宗教。
[最高层次]3)科学技术,文学艺术。
[中间层次]第二章文化学的形成和发展一、人类学的兴起希罗多德被尊称为“人类学之父”。
《奥德赛》是民族学的第一部著作。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出版的那一年,民族学才算真正诞生。
二、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和文化学的出现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最早从事现代文化学理论体系研究的,首推美国学者A·克鲁伯 (1876一1960)。
中国文化概论(1-11)章
绪论◆本章序号及其名称绪论◆本章学习目标了解:“文化”的含义,文化学兴起的原因,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
◆本章重点、难点“文化”的含义,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绪论一、“文化”界说1、“文”的含义2、“化”的含义3、“文化”的本义:文治教化,以文教化。
4、文化学兴起的原因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广义文化⑴含义⑵结构物态文化层(衣食住行)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民风、民俗)心态文化层2、狭义文化3、二者关系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1、中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2、中华民族是这个文化的创造主体3、中国文化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现实意义2、方法◆思考题及答案1、“文”和“化”的意思是什么?(参考课本P1)2、西方各民族语文中文化的本义是什么?(答案:拉丁文CULTURA,原形为动词,有耕种、居住之义。
由栽培、种植之义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
)3、文化学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参考课本P3)4、什么叫广义文化?(参考课本P4、P5)5、什么叫狭义文化?(参考课本P7)6、学习中国文化有什么现实意义?(参考课本P10、P11)上编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本章序号及其名称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本章学习目标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本章重点、难点中国历代的政区名称沿革,民族,人口。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1、地理环境的含义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2、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决定作用3、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1、中国地理环境的优越之处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产生农业文明2、从中国在亚洲和世界的地理位置看,中国地理环境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延续。
《文化学概论》第四章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文化系统内部的文化群体具有多层次性,其功能 也就具有多层次性,此体现为: 在国家公民群体和民族群体中体现得最为突出 和明显;还体现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的社会群体之 间。
针对文化的凝聚功能,应注意的几点:
其一,文化结构不同,文化凝聚力的强度会有所 不同。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思想观点等的影响是深 层的,其凝聚功能也是最深最强,且稳定持久。
三、规范的能力
文化的规范功能:是指文化体系中的一系列社会制 度、社会组织、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对人类社会行 为模式的制约、模塑作用。
文化的规范功能在本质意义上是为人类创造一个较 为理想的生存环境。为此,人类必需战胜三个敌人、 处理好三种关系: 三个敌人:自然、他人、自我 三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物质文化) 人与人的关系(制度文化) 人与自我的关系(精神文化)
(四)阶级性并未随着时代性的发展而消失
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 仍有很大差距,文化的阶级性在很长时间 内仍会存在。
五、累积性与变异性的统一
文化的累积性:是指文化元素或文化特质的积累和增 长,表现为文化内容从某一个体、民族、时代向另一个 体、民族、时代的延续发展和累积叠加的过程。 没有累积就没有创新和发展。
其二,社会群体内部的文化创造能力存在着事实 上的个体差异。如古希腊“哲学三圣”,中国古代 思想界“三圣”。
其三,社会成员一般是具有独立主体意识的个体 ,每一个体都有权选择自己所喜好的生活方式,都 有选择和享用文化形态的自由。
超个体性是指文化的存在方式,两个方面:
其一,文化的创造形式、服务对象、传承方 式等都离不开社会群体;
(一)阶级性是一定时代文化发展的产物,阶级性总 是寓于时代性之中
文化学概论教学大纲
《文化学概论》教学大纲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文化的界定1、文化决定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2、人是环境的动物,正是环境塑造了人类3、传统决定着每一个人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4、人类是历史演化的产物,几百万年的发展进程,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5、文化就是创造6、人类拥有主宰地球的能力和实力,就是因为人类是一种拥有文化的高级动物二、文化的几种定义第一,现象描述性的定义第二,社会反推性的定义第三,价值认定性定义第四,结构分析性定义第五,行为取义性定义第六,历史探源性定义第七,主体立意性定义三、文化界定第一,文化是由人类这一主体创造关享用的第二,人类创造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人类自身的有序生存和持续发展,这是最为重要的第三,文化所牵涉到的面相对来说非常宽广第四,我们强调的是文化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第二节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目的一、文化学的研究对象1、文化学是一门关于探讨文化的产生、发展规律和文化本质的科学2、文化学不同于自然科学3、文化学也不同于一般的或具体的各门社会科学4、文化学也不同于哲学二、文化学的研究范围1、“文化学”或“文化科学”的称谓,最早出现于德国2、文化学业来自于人类学,是对人类学的进一步细化3、对于文化学研究范围作出非常详细描述的当推乔治·彼德·马德克4、相对而言,博厄兹对文化的分类是物质文化社会关系艺术、宗教、伦理三、文化学的研究目的1、文化学的研究将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促进中国文化学理论和文化学科的建设2、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文化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促进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3、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人们正确地了解文化的有序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和变革之间的特殊关系4、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5、文化学的研究能使我们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独特的财富第二章文化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文化学发展简史一、人类学的兴起二、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和文化学的出现第二节文化学的流派一、进化学派二、传播学派三、历史学派四、法国社会学派五、功能学派六、文化心理学派七、新进化学派八、结构主义学派第三章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第一节文化的基本特征一、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的统一二、个体性与超个体性的统一三、普遍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四、阶级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五、累积性与变异性的统一第二节文化的功能一、满足需要的功能二、认知的功能三、规范的功能四、凝聚的功能五、调控的功能第四章文化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调查法1、做好田野调查的准备工作2、进行实地田野调查3、编写出田野调查报告第二节文献法1、做好选题工作2、做好文献材料收集的技术性工作3、做到收集材料的科学性4、撰写研究论文第三节比较法1、历史比较法2、类型比较法3、深度的区域比较法4、控制比较法5、交参文化比较法第五章文化与具体存在的关系第一节文化与语言1、语言的创造使人开始与自然界的其他动物区别开来2、文字的产生使人类文化由蒙昧进入文明阶段3、语言不仅是文化的符号,而且是人类进入文化世界的主要向导第二节文化与制度1、人类文化发展促成了制是的出现2、制度是一种社会组织或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3、制度影响文化的发展第三节文化与民俗1、民俗的产生是为了生存(生活)2、民俗在重复进行(传承)时也是以生活方式进行的3、民俗即使在传承中忘却原初的含义,却仍能保持独有的生活方式4、民俗以群体认同、个体实行,并以强烈的独立性的生活方式展现自己的风采5、民俗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还表现在它时常显示出文化意识的积淀第四节文化与宗教1、宗教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五节文化与艺术1、作为特殊文化符号的艺术具有象征性2、艺术的存在具有超越时空性3、文化的不同存在对艺术创造产生直接的影响第六节文化与经济1、文化与经济共生、同构与互动2、经济的增长决定文化总量的增长3、文化与经济发展存在着不衡的规律第六章文化的起源和创造第一节文化起源的不同界说一、文化创造的驱动力1、文化是基于什么原因被人类所创造二、关于文化起源的种种界说1、中国古代先哲的界说2、西方先哲的界说3、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4、关于人和文化起源的几种现代假说第二节文化的起源、累积和创新一、文化起源二、文化累积1、文化累积不是同项文化内容在数量上的不断增加2、文化累积有两种形态3、文化累积和文化发展之间有一个加速度比三、文化创新1、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边续的,继承和累积具有潜在意义,它是文化创新的前提2、文化创新需要吸纳不同文化内容,在对待不同质的文化上,须有宽容精神3、文化创新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的条件第一,文化创新必须具有一定高度的文化基础第二,文化创新须具有一定的社会需要第三,文化创新必须具有从事文化创新的特殊社会实践4、文化创新的实现途径5、文化创新的内容第七章文化的时间与空间第一节文化的是时间一、文化的时间观二、文化层第二节文化的空间一、文化圈1、文化圈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2、文化圈可大可小3、文化圈的时间存在是扩散的二、文化区1、秦文化区2、三晋文化区3、齐鲁文化区4、吴越文化区5、荆楚文化区6、巴蜀文化区7、岭南文化区第三节文化生态第八章文化符号与象征第一节文化符号文化符号是指人类借助于语言和非语言形式来表达文化内容的一种方式一、符号与文化与文化人类学二、文化符号系统1、语言符号系统2、非语言符号系统(1)体势符号(2)实物符号(3)艺术符号3、综合符号系统(1)电影符号(2)电视符号(3)多媒体和网络符号第二节文化象征第九章文化继承与教育第一节文化继承1、文化继承首先表现为一种生物学的遗传特征,即人类天生就具有一种接受文化的遗传功能2、文化继承是一个由低向高级发展的过程3、文化继承是由被继承的文化决定的4、文化继承与文化淘汰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关系第二节文化教育1、教育的起源2、文化习得3、文化教育的功能(1)选择功能(2)认知功能(3)塑造功能(4)保存功能(5)创造功能4、文化与教育的关系(1)文化决定教育的方针、政策、本质特征(2)文化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发展(3)教育的发展促进文化的进步(4)文化与教育是一柄双刃剑,既有益处,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第十章文化变迁与冲突第一节文化传播1、链式传播模式2、相互传播模式3、根式传播模式4、波式传播模式5、复合传播模式第二节文化变迁1、文化变迁的概念2、文化变迁的成因(1)生物因素决定文化变迁(2)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变迁(3)心理因素决定文化变迁(4)文化传播因素决定文化变迁(5)工艺发展因素决定文化变迁第三节文化冲突一、文化冲突的多样性1、区域性文化冲突2、集团性文化冲突3、阶级性文化冲突4、民族性文化冲突5、时代性文化冲突二、文化的分化与整合1、文化的分化2、文化的整合第十一章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第一节文化的民族性1、自强不息的精神2、爱国主义精神3、宽容和谐精神4、崇尚道德精神第二节文化的时代性1、文化的具体存在是时代性的2、文化的创造是时代性的3、文化的传承和淘汰也取决于时代4、时代性的文化具有可比性第十二章文化的主流与支流第一节文化主流1、主导性2、前沿性3、普遍性4、制度性第二节文化支流一、文化支流的概念和意义二、文化支流的特点1、附属性2、民间性3、特殊性4、生活性三、文化的雅俗观第三节文化的中心与边缘一、文化中心1、区域文化中心——城市2、国家文化中心——都城3、世界文化的中心——发达国家二、文化边缘1、区域文化边缘——乡村2、国家文化的边缘——外邑3、世界文化边缘——不发达国家第十三章文化与现代化第一节文化与文明一、文化二、文明三、文化与文明的关系第二节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一、文化传统1、稳定性2、延续性3、潜在性二、文化传统与现代化1、现代化2、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第三节文化产业化与文化发展趋势1、文化产业化2、文化发展趋势。
文化学概论新编
书中还提到了“文化具有现代性,它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这 一摘录强调了文化的现代性,即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 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如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等,更体现在精神生活 方面,如价值观的变化、思想观念的更新等。这种现代性使得人类文化能够适应 时代的需求和发展,也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前的社会现实。
内容摘要
本书还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关系。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 进,文化的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促进文化的繁荣。文化与政治密切相 关,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相互影响,政治决策也往往需要考虑文化的因素。文化与社会密切相关, 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往往受到文化的影响,而文化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本书还介绍了跨文化交流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文化交流变 得越来越频繁。本书从跨文化的视角探讨了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等问题,并提出了在 全球化背景下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文化学概论新编》是一本全面介绍文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重要著作。本书不仅可以帮 助读者深入了解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还可以引导读者思考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关系。 本书还强调了在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背景下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精彩摘录
《文化学概论新编》是一本深入探讨文化学理论的书籍,其中包含了许多精 彩的摘录。这些摘录不仅是对文化学理论的精炼概括,更是对人类文化现象的深 刻洞察。
书中提到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创造 的产物”。这一摘录深刻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即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不 断创造出来的。这一观点强调了文化的创造性,同时也指出了文化对于人类的重 要性。
中国文化概论04
• 制礼作乐 制礼:确立把上下尊卑等级关系 固定下来的行为准则规范、 周制度、行为、观念文化总汇 经济、政治、社会、家庭生活 礼为内容(亲亲血缘原则,尊尊政治原则) 仪为形式 作乐:配合礼制施行的情感艺术系统 目的:纳上下于道德,而后天子、诸侯、卿大夫、 士、庶民以成一道德的团体
25
• 周易.宇宙代数学
30
2、百家争鸣
西周灭亡,促使人们对 天下兴亡的思考,人们不 再崇信天道,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 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的创立者 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百家。如阴阳、儒、墨、 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家。最 有影响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各学派 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人们的思想空 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空前繁 荣局面。
15
甲骨文:“六书”汉字结构规律 象形、会意、指事 形声、假借、转注 文连成句成实际会话 金文:钟鼎文,铭于礼器与乐器 金文比甲骨文 数字大增,反 映社会生活实 践发展。 篇幅增大; 汉字形声化趋 势明显
16
⑶巫史文化 巫史——中华民族第一代文化人 随着生产力发展,阶级明朗化,统治秩序制 度化,社会分工日趋细密,专司人神交通的“巫” 逐渐职业化、世袭化,职责由占卜,扩大为参与 政治管理—“掌官书以赞治”和卜筮、祭祀、书 史、星历、教育、医药活动,垄断神坛,把持政 坛,执掌学坛。对我国灿烂文化起“开源”作用。 形成传统:“学术与政治纠缠”、“神学与科学交 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混杂,“文史哲汇通”
12
5、上古文化的分布
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 依据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文化遗 迹满天星斗,新石器时代文化 遗迹全国7000余处。八区创造 原始文化,水平不在黄河流域 之下。 华夏集团(黄帝、炎帝)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区 东夷集团(蚩尤、皋陶) 大汶口文化、青莲岗文化 苗蛮集团(伏羲、女娲) 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
文化学概论教学大纲
文化学概论教学大纲文化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文化学概论是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的概念、特征、演变过程以及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文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文化素养,形成跨文化视野,并为后续的文化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1、文化的概念与特征2、文化的分类与演变3、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4、文化研究的方法与技巧具体的教学安排如下:第一部分(1-3周):文化的概念与特征1、文化的定义与内涵2、文化的多元性与复杂性3、文化的基本要素与表现形式第二部分(4-6周):文化的分类与演变1、文化的分类方法2、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3、文化的传播与交流4、文化的演变过程与规律第三部分(7-9周):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1、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关系2、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3、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4、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与融合第四部分(10-12周):文化研究的方法与技巧1、文化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文化分析的技巧与工具3、文化研究的实践案例分析4、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与要求1、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挥主观能动性。
2、要求学生课后阅读相关文献和经典著作,拓宽视野,加深对文化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3、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对文化现象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1、本课程采用综合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环节。
2、课堂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等情况,作业主要是撰写小论文或读书报告,小组讨论以分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
3、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分别考查学生对前半学期和整个课程的学习情况,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4、考核标准参照以下几点:(1)理解文化学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2)了解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3)掌握文化研究的方法和技巧;(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化现象;(5)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文化学概论》第四章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文化学概论》第四章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文化学概论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的学科,它涉及到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化的定义、特征、功能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文化学概论》第四章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文化具有各种功能,主要包括生存适应功能、发展进化功能、认同集体身份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和生活意义功能。
生存适应功能是指文化帮助人类适应环境,从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文化提供了人们获取食物、衣物、住房等生存必需品的技术和知识。
发展进化功能是指文化促进了人类的智力、道德、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文化,人类能够创造新的工具、发展新的科学知识、形成新的价值观念等。
认同集体身份功能是指文化让人们有一种属于自己社会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文化通过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方式,让人们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形成共同的身份认同。
行为规范功能是指文化对人们的行为有着指导作用,通过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人们能够判断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从而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
生活意义功能是指文化给人们的生活赋予了意义和价值。
文化通过艺术、宗教、文学等形式,使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真谛,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和满足感。
总之,《文化学概论》第四章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通过对文化的普遍性、相对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的介绍,以及对文化的生存适应、发展进化、认同集体身份、行为规范和生活意义功能的分析,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文化的本质和作用。
通过学习文化学概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共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文化既是“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的统一”,也 是“个体性与超个体性的统一”? 2.如何理解文化既是“普遍性与民族兴的统一”,也是 “阶级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3.如何理解文化的累积性与变异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4.文化在满足人类生存和需要方面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P81-88) 5.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上具有 何种价值?(P84-规范功能、87-88-调控功能)
三、规范的能力
文化的规范功能:是指文化体系中的一系列社会制 度、社会组织、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对人类社会行 为模式的制约、模塑作用。(强调对行为后果的干 预、调节) 文化的规范功能在本质意义上是为人类创造一个较 为理想的生存环境。为此,人类必需战胜三个敌人 、处理好三种关系: 三个敌人:自然、他人、自我 三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物质文化) 人与人的关系 (制度文化) 人与自我的关系(精神文化)
(三)累积性与变异性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 统一体 文化累积性与变异性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相 辅相成、缺一不可,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 发展条件与发展环节的统一,是量变与质变的 统一。
第二节 文化的主要功能
文化的功能是指文化在满足人类生存需要方面所表 现出来的价值和作用。 功能学派注重文化(要素)的“整体”与“共 性”作用与功能。
个体性是指文化的实行方式,包括三层含义:
其一,文化主体是由社会个体成员共同组成 的社会群体,文化主体的总体创造能力有赖于个 体积极性的发挥,没有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所 谓群体的文化创造能力也只能是空想。
其二,社会群体内部的文化创造能力存在着 事实上的个体差异。如古希腊“哲学三圣”,中国 古代思想界“三圣”。 其三,社会成员一般是具有独立主体意识的 个体,每一个体都有权选择自己所喜好的生活方式 ,都有选择和享用文化形态的自由。
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 仍有很大差距,文化的阶级性在很长时间 内仍会存在。
五、累积性与变异性的统一(P78-80)
(量变与质变) 文化的累积性:是指文化元素或文化特质的积累和增 长,表现为文化内容从某一个体、民族、时代向另一 个体、民族、时代的延续发展和累积叠加的过程。 没有累积就没有创新和发展。 文化的变异性:是指文化在累积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 的特性。其包含文化的扬弃和创新等环节。 没有变异就没有扬弃和自我更新,就没有发展。 发展本身就包含着变然、利用自然、顺从自然 ,以自然作为文化的创造对象和创造舞台,同时也以 其自身作为文化创造力的物质载体。 另一方面,人类又能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自 然、超越自然、发掘自然。 文化是改造自然与顺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
二、个体性与超个体性的统一(P70-72)
(个性与共性)
文化的规范就是一种抑制个人欲望以使其遵循自然规律、 遵守社会规则以及达到自我内心平衡的过程。 文化被创造出来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塑造人,塑造一 种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独特的高级动物、一种适合自己社会 的区别于任何其他不同社会的独特的人。
区别: 文化的规范功能侧重从文化对人类行为后果的干预 、调节作用来探讨。 文化的调控功能侧重从文化对人类行为过程的规范 、约束作用来分析。
(二)个体行为总是深受超个体性的文化模式所制约
首先,人类个体被笼罩在无形的社会文化网之 内,经过漫长的超个体性社会文化的模塑,由自然人 蜕变成社会人。举例-其次,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无论个 体意识多么强烈,都必然受周围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 约。举例-次之,个体行为受超个体性的民族文化或地域 文化的熏陶,呈现民族性。举例-总之,人类创造了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的 文化形态,又从本质上制约着人类个体的行为模式。
文化的功能是文化的固有价值,包括如下几个 方面: 满足需要的功能 认知的功能 规范的功能 凝聚的功能 调控的功能
一、满足需要的功能(P81-82)
此是最基本的功能,暗含后面四个功能。 人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因而就有生物性需要和社会 性需要(生理的和心理的需要)。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
自我 实现 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二)文化的民族性:
是指文化所具有的民族间的差异性。它在本质上 主要体现为文化的内部共享性。 文化内部共享性的形成源于其生成机制:产生文 化的主体与客体,总是表现为一定行政疆域和一定行 政区划内的人口(社会群体)和人文及地理环境。文 化,总是指一定地理环境内一定民族人口所创造的文 化。
人类文化内部共享性特征较之外部共享性特征更为 明显。 人类文化民族性或文化内部共享性对于人类生存的 意义: 其一,导致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其二,是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内部凝聚力形成 的基础。 其三,有利于打破种族界限。种族特征只是对 环境气候的生物学适应和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的,而文 化内部共享性特征是通过“社会遗传”的。
(一)阶级性是一定时代文化发展的产物,阶级性总 是寓于时代性之中 (二)阶级性不是绝对的,具有相对性 (三)阶级性是衡量时代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四)阶级性并未随着时代性的发展而消失
(一)阶级性是一定时代文化发展的产物,阶级 性总是寓于时代性之中
自公元前6000年左右,人类从新石器时代的园 艺—游牧社会跨入铁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 随之,产品大幅度增加,分工愈益精细,社会 结构复杂,阶级、国家产生,人与人不平等的阶级 关系制度化。进入阶级社会后,人类文化必然打上 阶级的烙印。
(二)阶级性不是绝对的,具有相对性
并非所有的文化内容都具有阶级性,有些文化 事项是超越阶级界限、被所有社会成员享用的 ,故具有非阶级性。阶级性是相对的,与非阶 级性交织在一起。
文化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物态文化层(物化的知识力量),满足基本 生存需要。本无阶级性,但在具体使用中 体 现出阶级性。——举例 第二层:制度文化层(社会规范、社会组织),处理 人与人之间的准则。鲜明的阶级性。 第三层:行为文化层(民风民俗),人际交往中约定 俗成的习惯性定式。较少的阶级性。 ——举例
三、普遍性与民族性的统一(P72-75)
(普遍性与特殊性) (一)文化的普遍性: 特指文化为人类的基本生存、生产生活需要和社会 组织服务的特性,这种特性不因种族、民族、地域、阶级 、时代而有所区别,文化是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财富。 文化普遍性在本质上体现为人类共享性或外部共享性 ,形成的因素有二:其一,人性普同,需求类似(人类文 化的共通性);其二,人类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带有某种共 性。
(三)阶级性是衡量时代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一,文化阶级性的产生与文化的累积和进步相 一致。 其二,文化阶级性的变化趋势是衡量时代文明程 度的标志。(阶级对抗推动社会基本矛盾 的加速运动,推动社会进步,使文化的某 些阶级性因素逐渐转化为非阶级性因素, 社会文明程度愈益提高)
(四)阶级性并未随着时代性的发展而消失
文化调控功能的几个方面(与规范功能中“三个敌人”与 过程 “三种关系”相联系): 第一,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调控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第三,调控族群与族群的关系 第四,调整个体身心的平衡
文化规范功能,三个敌人:自然、他人、自我 后果 三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物质文化) 人与人的关系 (制度文化) 人与自我的关系(精神文化)
文化的累积性与变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一)累积性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量变) 累积性是文化的固有属性,也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和条件。文化累积包含着批判性继承、选择性借鉴、 适应性整合等一系列辩证的过程。 (二)变异性是文化发展的环节和契机(质变) 变异性是文化的固有属性,侧重微观上文化发展 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和契机(非连续性和间断性)。文 化变异是质的方面的根本性变化,是解构与建构、消 解与重铸、变革与新生的统一。 文化的变异性是文化的“适应、整合、变迁”等 特有属性相互作用的产物。
针对文化的凝聚功能,应注意的几点:
其一,文化结构不同,文化凝聚力的强度会有所 不同。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思想观点等的影响是深 层的,其凝聚功能也是最深最强,且稳定持久。
其二,文化内容不同,作用不同。进步的、代表 大多数人利益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会起着积极的推动 作用;相反,则只能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其三,民族文化遭受异质文化侵入或危害时,是 一个民族文化凝聚力表现最强烈的时候。
一、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的统一(P66-70)
(自然性与社会性) (一)文化的自然性 两层含义: 其一,文化创造必须以一定的自然环境为条件; 其二,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本来就属于生物界 的一个种群,具有生物本能属性。 主要体现: 一方面,文化创造始终只能以自然为对象,并受 其制约; 另一方面,文化创造过程中,文化主体的自然属 性始终以独特的形式参与其中。
(三)文化普遍性与文化民族性的对立统一
首先,从文化的生成方式看:独立发明往往与传 播、采借相结合。 其次,从文化的发展状况看:文化累积和文化创 新呈加速度趋势。 最后,从文化内部成分来看:文化特质日益多元 化。 普遍性(外部共享性)与民族兴(内部共享性) 并存。
四、阶级性与时代性的统一(P75-78)
第四章 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授课教师: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今日内容:
温故:第三章内容 知新:第四章 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第一节 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文化的主要功能
第一节 文化的基本特征(P66-80)
一、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的统一 二、个体性与超个体性的统一 三、普遍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四、阶级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五、累积性与变异性的统一
五:自我实现需要 四:尊重需要 三:社交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二:安全需要 一:生理需要
以上一、二为低层次需要容易满足,三四五难度 大。欲望无止境!
二、认知的功能
文化的认知功能是指文化所具有的 开阔人类视野、 启迪人类思维、 增强人类见识、 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等的独特作用。 文化既是在一定认知能力支配下的人类从事社会实践活 动的产物,又是形成新的认知、扩大社会实践范围的手 段。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实践无止境,认识无止境,人类文化认知能力的提 高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