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馏塔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精馏塔本篇文档主要介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中关于精馏塔的要求和内容。

一、设计任务设计一座丙酮-甲醇精馏塔,要求:1. 产品:A级丙酮、B级丙酮、水、甲醇2. 输入流量:1000kg/h,A级丙酮50%,B级丙酮50%3. 操作压力:常压4. 输出流量:1000kg/h,A级丙酮90%,B级丙酮10%5. 设计基准:精馏32个板层二、设计步骤1. 精馏塔的结构设计(1) 塔的类型:管式塔(2) 塔的高度:设定32个板层,按传质条件设计最小高度(3) 填料类型:采用网格填料(4) 塔的直径:根据输入流量、精馏塔高度和填料设计(5) 塔的材质:不锈钢(6) 填料厚度:1.5cm2. 精馏塔的操作参数及控制(1) 操作压力:常压(2) 丙酮的重心温度:58℃(3) 甲醇的重心温度:52℃(4) 塔顶压力:1atm(5) 塔底压力:1atm(6) 板间压力降:0.015atm(7) 蒸汽进口管直径:50mm(8) 汽液分离器直径:100mm(9) 泵的扬程:15m3. 精馏塔的热力学计算(1) 设定板层数:32(2) 输入流量:1000kg/h,A级丙酮50%,B级丙酮50%(3) 设定塔顶压力:1atm(4) 设定塔底压力:1atm(5) 设定塔板温度,参考数值文献或软件计算(6) 根据塔板温度确定物质的蒸汽压(7) 根据物质的蒸汽压计算物质的分馏、回流比等参数4. 精馏塔的动力学模拟(1) 建立模型:使用MATLAB或其他模拟软件建立动力学模型(2) 确定控制方案:根据设定的输出要求,确定控制方案(3) 模拟仿真:进行塔的动态仿真,查找可能的故障及出现的问题(4) 评价: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价,并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三、设计成果1. 绘制精馏塔的结构图:包含填料、板层、进口出口等2. 绘制精馏塔的液相、气相平衡图3. 计算精馏塔流程图:包括输入和输出物质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4. 编写精馏塔的操作说明:包括操作控制、参数设定、操作步骤等5. 输出精馏塔的动态模拟成果:包括MATLAB或其他模拟软件的代码和仿真结果以上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精馏塔任务书的要求和内容,本文档中介绍了设计步骤和要求,设计成果等部分,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帮助,同时也展示了精馏塔设计工作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精馏塔课程设计

精馏塔课程设计
28
七、塔板结构

塔板有整块式和分块式两种类型。
当塔直径小于800mm时,一般将塔板加工成整块式;当
塔直径大于800mm,一般将塔板加工成分块式。

分块式塔板由两块弓形板、一块通道板和数个矩形板构 成。
29
第四部分 塔辅助设备的选用与校核

塔顶冷凝器的选用与校核 塔顶再沸器的选用
30
一、塔顶冷凝器的选用与校核
1、冷凝器热负荷的计算 冷凝器的热负荷是塔顶饱和蒸汽从露 点气相冷凝为泡点液相所放出的热量,可 用以下办法计算。
露点气 相,Td HV 液相,Td Qc 泡点液 相,Tb HL=Cp(Td-Tb)
Qc=Hv+HL
15
2、再沸器热负荷的计算 再沸器的热负荷是塔底液相部分汽化成饱 和蒸汽所吸收的热量,蒸汽的量就是塔内气相 流量,可用全塔热平衡计算。 QB+FHF=DHLD+WHLW+QC+Q损 QB=DHLD+WHLW+QC+Q损-FHF Q损=5% QB 或近似由下式计算 QB=V’w(HV’W-HLW)
4
5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传递与单元操作课程设计 常用化工单元设备设计 石油炼制图表计算机处理方法
刘雪暖
裴世红
石油大学
大连理工
6
7 8
贾绍义
李功样 金桂三
天津大学
华南理工 石油化工
9
传热学
杨世铭
高等教育
8
第二部分 工艺计算设计要点

物料衡算


塔顶和塔底温度和压力的确定
27
塔板的负荷性能图绘制 ⒈过量雾沫夹带线 ⒉淹塔线(液泛线) ⒊过量泄漏线(气相负荷下限线) ⒋降液管超负荷线(液相负荷上限线) ⒌液相负荷下限线 ⒍操作线: Origin 绘制塔板负荷性能图, 并计算塔的操作弹性K,要求K不小于3。 根据塔板的流体力学计算结果和塔板的负荷性能图,分析讨 论所设计塔板的特点及优缺点。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
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精馏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精馏塔是化工生产中
用来进行精馏分离的装置,其原理和设计对于化工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精馏塔的原理、结构和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对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精馏塔的原理。

精馏塔利用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来进行
分离,通过在塔内加热并在塔顶冷凝,使得液体沸腾蒸发,然后在塔顶冷凝成液体,从而实现组分的分离。

在精馏塔内,通常会设置填料或塔板,增加塔内表面积,促进传质和传热,提高分离效率。

其次,我们将介绍精馏塔的结构。

精馏塔通常由塔底、塔体和塔顶三部分组成。

塔底主要用来加热液体,使其蒸发;塔体内设置填料或塔板,用来增加接触面积;塔顶则用来冷凝蒸发的液体,使其凝结成液体。

此外,精馏塔还包括进料口、顶部产品出口和底部残液出口等部件。

最后,我们将讨论精馏塔的设计。

精馏塔的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进料组分、产品要求、操作压力和温度等。

在设计精馏塔时,需要进行热力学计算和传质计算,确定塔板或填料的高度和类型,保证塔内的传热和传质效果。

此外,还需要考虑塔底加热方式、塔顶冷凝方式以及塔内液体分布等问题,确保精馏塔能够稳定、高效地进行分离操作。

总之,精馏塔作为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分离设备,其原理、结构和设计都是化工
工程师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精馏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够对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有所帮助。

丙酮水精馏塔课程设计

丙酮水精馏塔课程设计

丙酮水精馏塔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丙酮与水的精馏原理,理解精馏塔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流程;2. 学会运用化学平衡和相平衡知识,分析丙酮-水体系的精馏过程;3. 掌握精馏塔的物料与能量平衡计算方法,能进行简单精馏塔的设计与优化。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化学工程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进行精馏塔的实验操作;2. 提高学生的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能够利用实验数据优化精馏操作;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提出建设性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问题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化学工艺在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化学选修课程,以化学工程实践为基础,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但化学工程知识相对薄弱,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化学工程问题,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精馏原理与精馏塔结构- 理解丙酮与水的精馏原理,掌握精馏过程中物质的相变和分离机制;- 学习精馏塔的基本结构,包括塔板、填料、加热器、冷凝器等部件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分析实际精馏塔操作流程。

2. 化学平衡与相平衡- 掌握丙酮-水体系的气液平衡和液液平衡关系;- 学习化学平衡常数、相平衡图等概念,分析影响精馏效果的因素;-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精馏塔的物料与能量平衡计算。

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 精馏塔

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 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个年产10万吨的乙醇-水溶液精馏塔。

该精馏塔将采用连续多级蒸馏的方式,将乙醇与水进行分离。

乙醇的浓度要求为95%(质量分数),水含量要求低于5%。

二、设计要求
1. 设计参数:
操作压力:常压
进料流量:10万吨/年
进料组成:乙醇40%,水60%(质量分数)
产品要求:乙醇95%,水5%
2. 设计内容:
完成精馏塔的整体设计,包括塔高、塔径、填料类型、进料位置、塔板数、回流比等参数的计算和选择。

同时,还需完成塔内件(如进料口、液体分布器、再沸器等)的设计。

3. 绘图要求:
需要绘制精馏塔的工艺流程图和结构示意图,并标注主要设备参数。

4. 报告要求:
完成设计报告,包括设计计算过程、结果分析、经济性分析等内容。

三、设计步骤
1. 确定设计方案: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精馏塔类型(如筛板塔、浮阀塔等),并确定进料位置、塔板数和回流比等参数。

2. 计算塔高和塔径:根据精馏原理和物料性质,计算所需塔高和塔径,以满足分离要求。

3. 选择填料类型:根据物料的特性和分离要求,选择合适的填料类型,以提高传质效率。

4. 设计塔内件:根据塔板数和填料类型,设计合适的进料口、液体分布器、再沸器等塔内件。

5. 进行工艺计算:根据进料组成、产品要求和操作条件,计算每块塔板的温度和组成,以及回流比等参数。

6. 进行经济性分析:根据设计方案和工艺计算结果,分析项目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浮阀式精馏塔课程设计

浮阀式精馏塔课程设计

浮阀式精馏塔课程设计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设计一个浮阀式精馏塔,以满足给定的分离要求。

2.根据给定的进料条件、产品要求和操作条件,确定合适的操作方式和工艺参数。

3.使用适当的设计软件进行模拟和优化,以确定最佳塔体尺寸和分离效果。

4.编写设计报告,包括塔体尺寸、分离流程、操作条件、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分析。

二、设计步骤
1.确定设计任务和要求,明确进料条件、产品要求和操作条件。

2.进行物性分析和热力学分析,选择合适的精馏分离流程。

3.根据流程图和工艺参数,使用设计软件建立浮阀式精馏塔的模型。

4.进行模拟计算,优化塔体尺寸和分离效果。

5.根据模拟结果,确定塔体尺寸、填料和附件等参数。

6.编写设计报告,包括流程图、模拟结果、塔体尺寸、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分析。

7.准备答辩材料,向老师和同学展示设计成果。

三、注意事项
1.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因素。

2.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3.在答辩过程中,应注意表达清晰、逻辑严谨,回答问题时要准确、全面。

四、总结
本课程设计通过模拟和优化浮阀式精馏塔,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精馏分离的原理和工艺参数,提高了我们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了工程实践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设计9724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设计9724

塔顶塔底的温度,进而求取全塔的平均温度,从而可以根据全
塔平均温度求取全塔平均相对挥发度。
式中: R ---回流
R m in —最小回流比
—全塔平均相对挥发度
3.理 论 板 数 和 实 际 板 数 的 确 定
(1)逐板法计算理论板数,交替使用操作线方程和相平衡关系。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yn1
L LD
3. 附属设备设计和选用 (1)加料泵选型,加料管规格选型
加料泵以每天工作3小时计(每班打1小时)。 大致估计一下加料管路上的管件和阀门。 (2)高位槽、贮槽容量和位置 高位槽以一次加满再加一定裕量来确定其容积。 贮槽容积按加满一次可生产10天计算确定。 (3)换热器选型 对原料预热器,塔底再沸器,塔顶产品冷却器等进行选型。 (4)塔顶冷凝器设计选型 根据换热量,回流管内流速,冷凝器高度,对塔顶冷凝器进 行选型设计。
0.735
lW hn
hOW
5 2
hOW
hn
5 2
LS —塔内液体流量, m3 S hn —齿深, m;可取为 0.015m
(3).堰高 hW
堰高与板上液层高度及堰上液层高度的关系:
hW hL hOW
2024/7/16
5、降液管的设计
(1)、降液管的宽度Wd 与截面积 Af
可根据堰长与塔径比值 lW ,查图求取。 D
塔径
流体 流 量 m3/h
Mm
U 形流型 单流型 双流型 阶梯流型
600
5 以下
5~25
900
7 以下
7~50
1000 1200
7 以下 9 以下
45 以下 9~70
1400
9 以下
70 以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在抗生素类药物生产过程中,需要用甲醇溶液洗涤晶体,洗涤过滤后产生废甲醇溶液,其组成为含甲醇46%、水54%(质量分数),另含有少量的药物固体微粒。

为使废甲醇溶液重复利用,拟建立一套填料精馏塔,以对废甲醇溶液进行精馏,得到含水量≤0.3%(质量分数)的甲醇溶液。

设计要求废甲醇溶液的处理量为 3.6万吨/年,塔底废水中甲醇含量≤0.5%(质量分数)。

(二)操作条件1)操作压力常压2)进料热状态自选3)回流比自选4)塔底加热蒸汽压力0.3Mpa(表压)(三)填料类型因废甲醇溶液中含有少量的药物固体微粒,应选用金属散装填料,以便于定期拆卸和清洗。

填料类型和规格自选。

(四)工作日每年工作日为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五)设计内容1、设计说明书的内容1)精馏塔的物料衡算;2)塔板数的确定;3)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4)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5)填料层压降的计算;6)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7)精馏塔接管尺寸计算;8)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摘要甲醇最早由木材和木质素干馏制的,故俗称木醇,这是最简单的饱和脂肪组醇类的代表物。

无色、透明、高度挥发、易燃液体。

略有酒精气味。

近年来,世界甲醇的生产能力发展速度较快。

甲醇工业的迅速发展,是由于甲醇是多种有机产品的基本原料和重要的溶剂,广泛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医药、涂料和国防等工业。

由甲醇转化为汽油方法的研究成果,从而开辟了由煤转换为汽车燃料的途径。

近年来碳化学工业的发展,甲醇制乙醇、乙烯、乙二醇、甲苯、二甲苯、醋酸乙烯、醋酐、甲酸甲酯和氧分解性能好的甲醇树脂等产品,正在研究开发和工业化中。

甲醇化工已成为化学工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目前,我国的甲醇市场随着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在变化,总体的趋势是走高。

随着原油价格的进一步提升,作为有机化工基础原料——甲醇的价格还会稳步提高。

国内又有一批甲醇项目在筹建。

这样,选择最好的工艺利设备,同时选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就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酮水连续精馏塔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酮水连续精馏塔的设计

07 安全环保措施与节能优化 建议
安全防护措施考虑
防火防爆措施
采用防爆电器、设置可燃气体检 测报警装置、确保塔内压力稳定 等,以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 生。
操作安全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对操作人 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熟悉 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减少人为操 作失误。
设备安全
选用高质量的材料和可靠的制造 工艺,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 性;对关键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 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 全隐患。
根据冷却水温度、冷却水量、蒸汽量等条件,计算冷凝器传热面积 、冷却水流速等参数。
再沸器
根据加热蒸汽量、加热温度等条件,计算再沸器传热面积、加热蒸 汽流速等参数。
辅助系统(如冷凝器、再沸器等)设计
冷凝器设计
选择合适的冷凝器类型(如列管式、板式等),确定冷却 水进出口温度、冷却水量等参数,进行传热计算和结构设 计。
产品收集
塔顶蒸出的丙酮经过冷凝器冷凝 后收集,塔底排出的水经过处理
后排放或回收利用。
操作条件选择
操作压力
根据丙酮和水的性质及工艺要求 ,选择合适的操作压力。一般来
说,常压精馏可以满足要求。
操作温度
根据丙酮和水的沸点及传质传热要 求,选择合适的操作温度。通常, 操作温度略高于丙酮的沸点。
回流比
回流比对精馏塔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有重要影响。在保证分离效果的前 提下,应尽量降低回流比以减少能 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对设计结果进行仿真验证,分析 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02 精馏塔工艺设计
工艺流程确定
原料预处理
将丙酮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经 过预热器加热至适宜温度,进入

精馏塔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精馏塔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精馏塔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精馏塔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概述精馏塔是化学工业中重要的分离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食品等领域。

精馏塔的主要功能是将混合液进行分离,得到高纯度的产品。

在生产过程中,精馏塔的控制系统对于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课程设计旨在设计一个精馏塔的控制系统,以实现对混合液的分离过程进行精确控制。

二、设计要求1.了解精馏塔的工作原理及流程;2.分析精馏塔的工艺参数和控制要求;3.设计精馏塔的控制系统方案;4.选择合适的控制仪表和设备;5.完成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6.进行系统调试和性能评估。

三、工作原理及流程精馏塔是一种基于蒸馏原理的分离设备。

在蒸馏过程中,混合液在精馏塔内被加热和冷却,使得不同成分的液体在特定温度下达到气液平衡状态。

通过这种方式,高纯度的产品可以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

精馏塔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原料液进料口、蒸汽加热器、分离器、冷凝器、产品收集器等。

四、工艺参数和控制要求精馏塔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进料流量、蒸汽流量、回流比、塔顶温度、塔底温度等。

控制要求包括:1.稳定进料流量,以保证原料液的供应;2.控制蒸汽流量,以维持所需的加热温度;3.调节回流比,以改变产品的纯度和产量;4.控制塔顶和塔底温度,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分离效果。

五、控制系统方案设计根据工艺参数和控制要求,可以采用以下控制系统方案:1.进料流量控制:采用流量计测量进料流量,通过调节阀控制进料流量;2.蒸汽流量控制:采用蒸汽压力传感器测量蒸汽压力,通过调节阀控制蒸汽流量;3.回流比控制:采用流量计测量回流比,通过调节阀控制回流比;4.塔顶温度控制:采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塔顶温度,通过调节阀控制蒸汽流量,以维持温度稳定;5.塔底温度控制:采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塔底温度,通过调节阀控制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以维持温度稳定。

六、控制仪表和设备选择根据控制系统方案,可以选择以下控制仪表和设备:1.流量计:用于测量进料流量和回流比;2.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蒸汽压力;3.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塔顶和塔底温度;4.调节阀:用于控制进料流量、蒸汽流量和回流比;5.加热器:用于加热原料液;6.PLC控制器:用于实现控制逻辑和数据处理。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分离乙醇—正丙醇二元物系旳浮阀式精馏塔2.原始数据及条件:进料:乙醇含量45%(质量分数,下同),其他为正丙醇分离规定:塔顶乙醇含量 93%;塔底乙醇含量 0.01%生产能力:年处理乙醇-正丙醇混合液 25000 吨,年动工 7200 小时操作条件:间接蒸汽加热;塔顶压强 1.03atm(绝压);泡点进料; R=53.设计任务:⑴完毕该精馏塔旳各工艺设计,包括设备设计及辅助设备选型。

⑵画出带控制点旳工艺流程图、塔板版面布置图、精馏塔设计条件图。

⑶写出该精馏塔旳设计阐明书,包括设计成果汇总和设计评价。

概述本次设计针对二元物系旳精馏问题进行分析、计算、核算、绘图,是较完整旳精馏设计过程。

精馏设计包括设计方案旳选用,重要设备旳工艺设计计算、辅助设备旳选型、工艺流程图旳制作、重要设备旳工艺条件图等内容。

通过对精馏塔旳核算,以保证精馏过程旳顺利进行并使效率尽量旳提高。

本次设计成果为:理论板数为 20 块,塔效率为 42.2%,精馏段实际板数为 40块,提馏段实际板数为 5 块,实际板数 45 块。

进料位置为第 17 块板,在板式塔重要工艺尺寸旳设计计算中得出塔径为 0.8 米,设置了四个人孔,塔高 22.19 米,通过浮阀板旳流体力学验算,证明各指标数据均符合原则。

关键词:二元精馏、浮阀精馏塔、物料衡算、流体力学验算。

目录第一章绪论 (5)第二章塔板旳工艺设计 (7)一、精馏塔全塔物料衡算 (7)二、乙醇和水旳物性参数计算 (7)1.温度 (7)2.密度 (8)三、理论塔板旳计算 (11)四、塔径旳初步计算 (12)五、溢流装置 (14)六、塔板分布、浮阀数目与排列 (15)第三章塔板旳流体力学计算 (16)一、气相通过浮阀塔板旳压降 (16)二、淹塔 (17)三、物沫夹带 (18)四、塔板负荷性能图 (19)1.物沫夹带线 (19)2.液泛线 (19)3.液相负荷上限 (20)4.漏液线 (20)5.液相负荷下限 (20)第四章塔附件旳设计 (21)一、接管 (21)二、筒体与封头 (23)三、除沫器 (23)四、裙座 (24)五、人孔 (24)第五章塔总体高度旳设计 (24)一、塔旳顶部空间高度 (24)二、塔总体高度 (24)第六章附属设备旳计算 (24)8.1热量衡算 (24)8.1.10℃旳塔顶气体上升旳焓Qv (24)258.1.2回流液旳焓QR..................................................................8.1.3塔顶馏出液旳焓Q D (25)8.1.4冷凝器消耗旳焓Q C (25)8.1.5进料口旳焓Q F (25)8.1.6塔釜残液旳焓Q W (26)8.1.7再沸器Q B (26)8.2冷凝器旳设计 (26)8.3冷凝器旳核算 (27)8.4泵旳选择 (27)浮阀塔工艺设计计算成果列表 (28)重要符号阐明 (29)参照文献 (31)第一章绪论精馏旳基本原理是根据各液体在混合液中旳挥发度不一样,采用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旳原理来实现持续旳高纯度分离。

精馏塔课程设计

精馏塔课程设计

精馏塔课程设计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目录一、概述二、设计方案和工艺流程的确定三、塔的物料衡算四、回流比确定五、塔板数的确立六、塔的工艺条件及物性数据计算七:塔和塔板主要工艺尺寸计算八、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十、热量衡算十一、筛板塔的设计结果总表十二、辅助设备选型及接管尺寸十三、精馏塔机械设计计算十四、设计中的心得体会一、概述:塔设备是炼油、化工、石油化工等生产广泛应用的气液传质设备。

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

板式塔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塔板,气体以鼓泡或喷射形式穿过板上液层进行质,热传递,气液相组成呈阶梯变化,属逐渐接触逆流操作过程。

填料塔内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层,液体自塔顶沿填料表面下流,气体逆流而上(也有并流向下者)与液体接触进行质热传递,气液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属微分接触操作过程。

工业上对塔设备的要求:(1)生产能力大;(2)传质传热效率高;(3)气流的摩擦阻力小;(4)操作稳定,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5)结构简单,材料耗用量小(6)制作安装容易,维修方便。

(7)设备不易堵塞,耐腐蚀。

其中板式塔又可分为有降液管的塔板(如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舌型,S型等)和无降液管的(如穿流式筛板,穿流式波纹板)该课程涉及到的是板式塔中的浮阀塔,其广泛用于精馏、吸收、和解吸等过程。

其主要特点是再塔板的开孔上装有可浮动的浮阀,气流从浮阀的周边以稳定的速度水平地进入塔板上液层进行两相接触,浮阀课根据气流流速地大小上下浮动,自行调节。

浮阀有盘式、条式等多种。

国内多采用盘式,其优点为生产能力大,操作弹性大,分离效率较大,塔板结构较简单。

此型中的F-1型结构简单,已经列入部颁标准,因此型号的重阀操作稳定性好,一般采用重阀。

二、设计方案和工艺流程的确定:在此次课程涉及中主要介绍浮阀塔在精馏中的应用,精馏装置包括精馏塔、原料预热器、再沸器、冷凝器、釜液冷却器、和产品冷却器等设备。

精馏塔课程设计

精馏塔课程设计

精馏塔课程设计第一章概述高径比很大的设备称为塔器。

用于蒸馏(精馏)和吸收的塔器分别称为蒸馏塔和吸收塔。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制药等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的气液传质设备。

蒸馏和吸收作为分离过程,虽基于不同的物理化学原理,但均属于气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有着共同特点,可在同样的设备中进行操作。

一、塔设备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评价指标为获得最大的传质速率,塔设备应该满足两条基本原则:(1)使气液两相充分接触,适当湍动,以提供尽可能大的传质面积和传质系数,接触后两相又能及时完善分离;(2)在塔内使气液两相有最大限度的接近逆流, 以提供最大的传质推动力。

板式塔的各种结构设计、新型高效填料的开发,均是以这两条原则的体现和展示。

从工程目的出发,塔设备性能的评价指标如下:(1)通量-----单位塔截面的生产能力,表征塔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允许空塔气速;(2)分离效率-----单位压降塔的分离效果,对板式塔以板效率表示,对填料塔以等板高度表示;(3)适应能力-----操作弹性,表现为对物料的适应性及对负荷的适应性。

塔设备在兼顾通量大、效率高、适应行强的前提下,还应该满足流动阻力低、结构简单、金属耗量少、造价低、易于操作控制等要求。

一般来说,通量、效率和压强是互相影响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对于工业大规模生产来说,应该在保持高通量前提下,争取效率不过与降低;对于精密分离来说,应优先考虑高效率,而通量和压强则放在第二位。

二、塔设备的类型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

按塔内气液接触方式,有逐级接触式和微分(连续)接触式之分。

板式塔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塔板,气体以鼓泡状、蜂窝状、泡沫状或喷射形式穿过板上的液层,进行传质与传热。

在正常操作下,气相为分散相,液相为连续相,气相组成呈阶梯变化,属逐级接触逆流操作过程。

工业生产中,一般当理物料量较大时多采用板式塔,当要求塔径在0.8m以下时多采用填料塔。

现在这种局面已有所改变,直径在30m以上的填料塔已在工业生产中运行。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cad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cad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cad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精馏塔的基本化工原理,掌握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 学习并掌握使用CAD软件进行精馏塔的设计与绘制;3. 了解精馏塔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化工原理知识,进行精馏塔的初步设计与参数计算;2. 掌握CAD软件的基本操作,独立完成精馏塔的三维模型构建和工程图绘制;3. 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团队协作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工技术在环保领域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思维,提高对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化工原理与CAD软件应用,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工原理基础知识,但对实际工程设计和CAD软件操作相对陌生。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分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实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具体学习成果为导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精馏塔基本原理:- 精馏塔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对应教材第3章第2节);- 精馏过程中的相平衡与物料平衡(对应教材第3章第3节)。

2. 精馏塔设计与参数计算:- 精馏塔的设计方法与步骤(对应教材第4章第1节);- 精馏塔关键参数的计算,包括理论板数、回流比等(对应教材第4章第2节)。

3. CAD软件操作与应用:-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功能介绍(对应教材附录A);- 精馏塔三维模型构建与工程图绘制(结合教材实例与实际案例)。

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精馏塔设计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结合教材第5章实例);-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精馏塔设计与绘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苯-氯苯精馏塔课程设计

苯-氯苯精馏塔课程设计

苯-氯苯精馏塔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苯和氯苯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精馏塔的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苯-氯苯精馏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热量变化;3. 学生能够掌握精馏塔的工艺流程,并理解其操作参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化学实验技能,进行苯-氯苯精馏塔的搭建和操作;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控制精馏塔的关键参数,优化分离效果;3. 学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评价精馏塔的性能,并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增强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2. 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工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化学实验课,结合理论知识,强调实践操作和工艺分析。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步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工艺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为我国化工行业培养后备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精馏塔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苯和氯苯的物理化学性质,沸点差异;- 精馏过程中各组分的相态变化和热量传递;- 影响精馏效果的操作参数。

2. 实践操作:- 苯-氯苯精馏塔的搭建;- 精馏塔操作流程和关键参数控制;- 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精馏效果评价及优化措施。

3.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精馏塔基本原理和结构学习,苯和氯苯性质了解;- 第二课时:精馏过程热量传递和相态变化学习,操作参数分析;- 第三课时:实践操作,精馏塔搭建与操作;- 第四课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精馏效果评价及优化。

4. 教材关联:- 《化学》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物质分离提纯技术;- 《化学实验》教材第四章:精馏实验。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
精馏塔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工制药等领域。

精馏塔的设计和操作对于提高产品纯度、降低能耗、优化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精馏塔的结构通常包括进料口、塔板、塔顶、冷凝器和回流器等部分。

进料液体在塔顶进入塔板,经过塔板上的填料或者气液分布器,与上升的蒸汽进行接触和传质,从而实现组分的分离。

冷凝器用于将顶部的蒸汽冷凝成液体,回流器则用于控制塔内液体的回流比例,保证塔内的稳定操作。

其次,精馏塔的操作原理是利用不同组分在塔内的汽液平衡特性,通过多级塔
板的作用,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逐级分离。

在精馏过程中,液体在塔板上停留时间较长,与上升的蒸汽进行充分接触,从而实现组分的分离。

较轻的组分在顶部得到富集,而较重的组分则在底部得到富集,通过塔顶和塔底的出口分别收集这两部分液体,从而实现分离。

在进行精馏塔的设计时,需要考虑原料的性质、产品的要求、能耗的控制等因素。

通过合理地选择填料类型、确定塔板数目、优化冷凝器和回流器的设计,可以实现精馏塔的高效运行。

此外,还需考虑操作条件的控制,如进料流量、回流比例、塔顶温度等参数的调节,以保证塔内的稳定操作。

总的来说,精馏塔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理论知识
的应用,更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化工原理、热力学、传质动力学等知识进行工程设计和操作的重要实践。

通过对精馏塔的学习和设计,不仅可以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馏塔课程设计绘图

精馏塔课程设计绘图

精馏塔课程设计绘图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精馏塔的基本原理、类型和应用;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精馏塔进行分离操作,并能够进行相关计算;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化工行业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精馏塔的基本原理、类型和应用。

首先,介绍精馏塔的原理,包括混合物的组成、分离的依据等;其次,介绍精馏塔的类型,包括固定床精馏塔、流动床精馏塔等;最后,介绍精馏塔的应用,包括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讲授法用于讲解精馏塔的基本原理和类型;讨论法用于探讨精馏塔的应用和问题解决;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具体的分离操作实例;实验法用于进行实际的分离操作。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用于提供基本的学习内容,参考书用于拓展学习,多媒体资料用于形象展示精馏塔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实验设备用于进行实际的分离操作。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占30%,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等;作业占20%,包括练习题和项目报告等;考试占50%,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

评估方式客观、公正,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全面评价。

六、教学安排教学安排规定了教学进度、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

本课程共12周,每周2课时,共计24课时。

教学时间安排在上课日的一、三节课,地点安排在教室或实验室。

教学安排合理、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七、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

对于学习风格偏向视觉的学生,使用图表和图像进行教学;对于学习风格偏向动手操作的学生,安排实验操作环节;对于不同兴趣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项目和作业。

八、教学反思和调整在实施课程过程中,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和评估。

精馏塔课程设计说明书

精馏塔课程设计说明书

精馏塔课程设计说明书精馏塔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精馏塔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工程应用,掌握精馏塔的设计步骤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 精馏塔工作原理和流程分析;2. 精馏塔设计计算方法;3. 精馏塔设备选型和结构设计;4. 精馏塔的模拟和优化。

三、课程设计流程1. 前期准备:学生需要收集有关精馏塔的文献和资料,了解精馏塔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并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状况。

2. 中期报告:学生需要根据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撰写精馏塔设计分析报告,包括精馏塔工作原理、流程分析、设计计算方法、设备选型和结构设计等内容。

3. 课程设计答辩:学生需要根据中期报告的内容,进行精馏塔设计答辩,回答评委老师的提问和质疑,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创新能力。

四、课程设计成果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需要最终实现以下成果:1. 熟练掌握精馏塔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2. 能够独立完成精馏塔的设计和计算;3.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参与实际的工程设计和项目开发。

五、课程设计拓展1. 精馏塔的设计计算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精馏塔的流程和分离要求;(2) 计算精馏塔的尺寸和负荷;(3) 选择精馏塔的设备型号和材料;(4) 进行精馏塔的模拟和优化。

2. 精馏塔的选型和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1) 分离目标和分离效率;(2) 设备材质和耐腐蚀性能;(3) 设备制造工艺和安装要求;(4) 设备效率和节能降耗。

3. 精馏塔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化工、石油、医药、食品等多个领域。

在设计精馏塔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和用户体验。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时间:设计题目:乙醇——水筛板精馏塔工艺设计(取至南京某厂药用酒精生产现场)设计条件: 1. 常压操作,P=1 atm(绝压)。

2. 原料来至上游的粗馏塔,为95——96℃的饱和蒸汽。

因沿程热损失,进精馏塔时原料液温度降为90℃。

3. 塔顶产品为浓度92.41%(质量分率)的药用乙醇,产量为40吨/日。

4.塔釜排出的残液中要求乙醇的浓度不大于0.03%(质量分率)。

5.塔釜采用饱和水蒸汽加热(加热方式自选);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

6.操作回流比R=(1.1——2.0)Rmin设计任务: 1. 完成该精馏塔工艺设计,包括辅助设备及进出口接管的计算和选型。

2.画出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t-x-y相平衡图,塔板负荷性能图,筛孔布置图以及塔的工艺条件图。

3.写出该精流塔的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结果汇总和对自己设计的评价。

指导教师:时间1设计任务1.1 任务1.1.1 设计题目乙醇—水筛板精馏塔工艺设计(取至南京某厂药用酒精生产现场)1.1.2 设计条件 1.常压操作,P=1 atm(绝压)。

2.原料来至上游的粗馏塔,为95-96℃的饱和蒸气。

因沿程热损失,进精馏塔时原料液温度降为90℃。

3.塔顶产品为浓度92.41%(质量分率)的药用乙醇,产量为40吨/日。

4.塔釜排出的残液中要求乙醇的浓度不大于0.03%(质量分率)。

5.塔釜采用饱和水蒸气加热(加热方式自选);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

6.操作回流比R=(1.1—2.0)R。

min1.1.3 设计任务1.完成该精馏塔工艺设计,包括辅助设备及进出口接管的计算和选型。

2.画出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示意图,t-x-y相平衡图,塔板负荷性能图,筛孔布置图以及塔的工艺条件图。

3.写出该精馏塔的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结果汇总和对自己设计的评价。

1.2 设计方案论证及确定1.2.1 生产时日设计要求塔日产40吨92.41%乙醇,工厂实行三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每天24小时连续正常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馏塔课程设计安徽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乙醇—水板式精馏塔设计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01姓名:蒋大强学号:2301100112指导教师:杜传来张继武时间:2012年1月6日分离要求:塔底含量不超过0.1%,塔顶含量高于98%.工艺操作条件:常压精馏,塔顶全凝,q 取1.2,R=1.1 Rmin 。

:水和乙醇的物理性质(2)常压下乙醇和水的气液平衡数据,见表3—2表3—2 乙醇—水系统t —x —y 数据1.2乙醇和水的不同温度下的密度。

表1—1 不同温度下乙醇和水的密度温度/℃ 乙ρ 水ρ温度/℃ 乙ρ 水ρ808590 735 730 724 971.8 968.6 965.3 85 100 720 716 961.85 958.41.3乙醇和水的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张力。

表1—2 乙醇和水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张力温度/℃70 80 90 100 乙醇表面张力22/10m N - 18 17.15 16.2 15.2 水表面张力/22/10m N - 64.362.6 60.7 58.81.4乙醇和水的不同温度下的黏度。

表1—3 乙醇和水不同温度下的黏度温度/℃ 7080 90 100 乙醇黏度mpa.s 0.480.415 0.351 0.305 水的黏度mpa.s0.400 0.330 0.318 0.2841.5乙醇—水气、液平衡组成与温度关系表1—1 乙醇—水气、液平衡组成与温度关系沸点t/C ︒乙醇分子/% (液相) 乙醇分子/% (气相) 沸点t/C ︒ 乙醇分子/% (液相) 乙醇分子/% (气相) 10099.999.899.799.599.29998.7597.6495.895.591.3 0 0.004 0.04 0.05 0.12 0.23 0.31 0.39 0.79 1.61 1.90 4.16 0 0.053 0.51 0.77 1.57 2.90 3.725 45 8.76 16.34 17.00 29.92 82 81.5 81.3 80.7 80.6 80.1 79.85 79.8 79.7 79.5 79.3 79.2 27.3 32.73 33.24 39.65 42.09 48.92 52.68 50.79 51.98 61.02 57.32 65.64 56.44 59.26 58.78 61.22 62.22 64.70 66.28 65.64 65.99 70.29 68.41 72.7189.0 87.9 86.7 85.3 85.2 84.1 83.75 82.7 82.3 82.37.217.419.6612.3812.6416.6117.4123.3725.7526.0838.9139.6143.7547.0447.4950.8951.6754.4555.7455.8078.9578.7578.7478.678.478.2778.278.1578.1568.9272.3674.7275.9979.8283.8785.9789.4189.4374.6976.9378.1579.2681.8384.9186.4089.4189.43 设计结果一览表2.精馏塔工艺计算2.1塔的物料衡算2.1.1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含乙醇的摩尔分率F:原料液流量(kmol/s ) xF:原料组成(摩尔分率,下同)D :塔顶产品流量(kmol/s ) xD:塔顶组成W :塔底残液流量(kmol/s ) xW:塔底组成2.1.2进料2.1.3物料衡算2.2有关的工艺计算2.2.1原料液的平均摩尔质量:M f =x f M OH CH CH 23+(1-x f )M O H 2=0.1934⨯46+(1-0.1934)⨯18=23.4kg/kmol 同理 可求得:M D =42.6972kg/kmol M W =18.5544kg/kmol45οC 下,原料液中ρO H 2=971.1kg/m 3,ρOH CH CH 23=735kg/m 3由此可查得原料液,塔顶和塔底混合物的沸点,以上计算结果见表6。

表6 原料液`馏出液与釜残夜的流量与温度2.3 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的确定如图所示的乙醇-水物系的平衡曲线,具有下凹的部分,当操作线与q 线的交点尚未落到平衡线上之前,操作线已与平衡线相切,如图中点g 所示。

点g 附近已出现恒浓区,相应的回流比便是最小回流比。

对于这种情况下的R m in 的求法只能是通过作图定出平衡线的切线之后,再由切线的截距或斜率求之。

如图1-63所示,可用下式算出:1min min +R R =1934.08814.037.08814.0-- ⇒ R m in =2.889 可取操作回流比R=1.5⨯2.889=4.3342.4 全凝器冷凝介质的消耗量塔顶全凝器的热负荷:Q C =(R+1)D(I VD -I LD )可以查得I VD =1266kJ/kg I LD =253.9kJ/kg,所以Q C =(1.612+1)⨯2.0330⨯(1266-253.9)=5317.45kJ/h取水为冷凝介质,其进出冷凝器的温度分别为25οC 和35οC 则平均温度下的比热c pc =4.174kJ/kg οC,于是冷凝水用量可求W C =)(c Q 12pc C t t -=)2535(174.445.5317-⨯=127.4kg/h 4.精馏塔主体尺寸计算4.3提留段塔径的计算1t 2D F t t +=705.91258.9983.83=+=℃查t-x-y 图在91.705℃下:0552.0=x A , Ay 3273.0= 9448.0=x B , B y 6727.0=Kmol Kg x M x M M BA L /5456.199448.0180552.04621=⨯+⨯=+=M g =M 1y A +M 2y B =46⨯0.3273+18⨯0.6727=27.1644 kg/kmol汽塔气相平均密度v ρ=RT PM g =)705.91273(314.81644.27325.101+⨯⨯=0.9077 kg/m 3x AW =LAM x M 1=5456.190552.046⨯=0.1299 x BW =1-x AW=0.8701 汽塔的液相平均密度在91.705℃下查表得:Aρ=729.5 kg/m 3 B ρ=964.3 kg/m 3L ρ1=A AW x ρ+BBW x ρ=7295.01299.0+9643.08701.0=1.0804 L ρ=925.6 kg/m 3V=(R+1)D=(4.334+1)⨯8.057=42.976 kmol/hv B =vg 3600vM ρ⨯ =9077.036001644.27976.42⨯⨯=0.3573 m/s L '=L+qF=8.811+1⨯10.09=18.901 kmol/h L 3=L L M L ρ⨯3600'=6.92536005456.19901.18⨯⨯=0.1109⨯103-m 3/s 查化工数据手册求取:A σ=16.1 mN/m Bσ=60.05 mN/m 5.塔高的确定:Z=(TTE N -1)H T =(7968.015-1)⨯0.45=8.02 m 塔板结构尺寸的确定:● 溢流装置● 由于塔径小于800mm,所以采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平行受液盘及平行溢流堰,取堰长L w =0.66D,即L w=0.66⨯0.3=0.198m 出口堰高HW=H1-HOW,66.0=D Lw , 则H ow =m 003.0)0198.02412.0(1100084.232=⨯⨯ H w =H l - H OW=0.06-0.003=0.057m 降液管的宽度W d 与降液管的面积A f由66.0=D lw ,125.0D w d ,=tfA A 0.0700 W d =0.125⨯0.3=0.0375mA f=0.07⨯3202.04m D =π停留时间(03.25100899.045.0005.03s Ls Ht Af=⨯⨯=⋅=-∆〉5S 符合要求)降液管底隙高度Hoh o =h w-0.006=0.051m 取边缘宽度取边缘宽度为W C=0.03m 安定区宽度安定区宽度为W S =0.050m开孔区面积A a X=(2-D W d +W S)=)050.00375.0(23.0+-=0.0625m R=-2DW C=0.15-0.03=0.12mA a =2[x 222180R x R π+-sin 1-R x=0.068m 2附图1精馏塔的工艺流程图符号说明:英文字母:A a —塔板开孔区面积m 2; A f —奖液管截面积m 2A 0—筛孔总面积m 2; A T —塔截面积m 2C 0—流量系数; C —计算u m ax 时的负荷系数m/s C s —气相负荷因子,m/s ; d 0—筛孔直径,mD—塔径,m; ev—液沫夹带量kg(液)/kg(气)E—液流收缩系数 ET—总板效率F—气相动能因子,kg21/(s•m21); F—筛孔动能气象因子,kg21/(s•m21)h 1—进口堰与降液管间的水平距离,m; hc—与干板上液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hd—与液体流过降液管的压力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hf —塔板上鼓泡层高度,m; h1—与板上液层阻力相当的液柱高度,mh2—板上清液层高度,m; h—降液管的底隙该度,mhw0—堰上液层高度,m; hw—出口堰高度,mhw ’—进口堰高度,m; hδ—与克服δ的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H——板式塔高度;m Hb——塔底空间高度;mHd ——降液管内清液层高度, m Hd——塔顶空间高度,mHf ——进料板处塔板间距,m Hp——人孔处塔板间距,mHT——塔板间距,m K——稳定系数Lw——堰长,m L h——液体体积流量m3/hLs——液体体积流量,m3/s n——筛孔数目Nt——理论板层数 P——操作压力,Pa△P——压力降。

Pa △Pp——气体通过每层筛板的压降,Par——鼓泡区半径,m t——筛孔的中心距,mu——空塔气速,m/s Uf——泛点气速。

m/sUo ——气体通过筛孔的速度。

m/s Uo min——漏液点气速。

m/sUo ’——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速度。

m/s V1h——气体体积流量m3/hVs ——气体体积流量,m3/s WL——液体质量流量 kg/sW V ——气体质量流量,kg/s Wc——边缘无效区宽度,mWd ——弓形降液管宽度,m Ws——破漠区宽度,m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1.姚玉英等.化工原理(下册.)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2.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化学工程手册(第十三篇,气液传质设备).北京:化学工程出版社,19813.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组.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