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

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

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太极拳是我国的国粹,它综合了各家拳法之长,结合导引吐纳,采用腹式呼吸,能在练拳时汗流浃背而不气喘,动作畅通气血。

它也融合了以阴阳为基础的经络学说,成为内外双修,身心并练,将意识、呼吸、动作三者结合为一的内功拳法。

动作以松柔入手,练劲养气,可缓可快,柔中寓刚,刚中有柔。

陈式太极拳以缠丝劲为灵,杨式太极拳则以抽丝劲为主,皆以内劲为统驭,形成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通,形意结合,阴阳互交。

陈式太极拳由明末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庭所创。

后来经过杨露蝉、全佑、吴鉴泉、孙禄堂、武禹襄等各路名师发展,自成流派,又派生出杨式、吴式、孙式、武式等等各式太极拳。

太极拳适合任何年龄、性别、体型的人练习。

经常练习太极拳,对於身心健康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种简单而又高深的运动,练气、蓄劲、健身、养生、防身、修身,一辈子受益无穷。

二、课程任务1、简单介绍太极拳的发展及流派2、了解太极拳健身的基本知识3、了解四十八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学习掌握四十八式太极拳4三、教学内容纲要1、太极拳的基本手型、基本手法、基本步型、基本步法。

2、四十八式太极拳套路演练四、教学进度课教学内容备注次1 1、太极拳简介 2、太极拳基本动作要领2 1、太极拳基本功 2、四十八式太极拳第一段3 1、四十八式太极拳第二段 2、太极拳知识(一)4 1、四十八八式太极拳第三段 2、太极拳知识(二)5 1、复习四十八式太极拳第一至三段6 1、四十八式太极拳第四段 2、太极拳知识(三)7 1、四十八式太极拳第五段 2、太极拳知识(四)8 1、四十八式太极拳第六段 2、太极拳知识(五)9 1、复习四十八式太极拳第四至六段 10 1、复习 2、太极推手简介(一) 11 1、复习 2、太极推手简介(二) 12 1、2、其它流派太极拳简介 13 1、实践课考试 14 1、理论课 15 1、理论课考试五、成绩考核(一)内容1、技术部分 70%2、平时成绩 30%(二)评分标准分数评定内容90分以上姿势正确、路线清楚,手、腿、身、步协调配合,精神饱满、节奏分明,套路熟练80分以上姿势正确、路线清楚,手、腿、身、步配合较好,精神较饱满、能比较熟练地完成套路。

太极拳教学大纲

太极拳教学大纲

太极拳教学大纲一、引言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已经被广泛传承和发展。

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太极拳教学框架,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并提供指导,以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太极拳的起源、历史和文化价值;2. 掌握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姿势;3. 能够正确地进行太极拳的动作和套路;4. 发展身体柔韧性、力量和平衡能力;5. 提高专注力和心理稳定性。

三、教学内容1. 太极拳的起源和历史- 太极拳的起源和传承- 太极拳的历史发展及代表人物2. 太极拳的理论- 太极拳的哲学基础- 太极拳的核心原则:阴阳、动静、劲力等3. 基本姿势与动作- 核心姿势:马步、起势、站桩等- 动作练习:单手推、提膝点拳等4. 太极拳套路- 24式太极拳套路- 套路练习的次序和要点5. 太极拳的推手练习- 单人推手练习- 双人推手练习6. 太极拳的呼吸方法- 太极拳呼吸的重要性- 腹式呼吸和脊柱呼吸的练习7. 注意事项和安全指导- 姿势正确性的重要性- 注意力集中和呼吸技巧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演示:通过授课的方式介绍太极拳的历史、理论和核心原则,并示范基本姿势、动作和套路。

(约占教学时间的30%)2. 实践训练:学生模仿教师的姿势和动作进行练习,并逐渐提高难度和复杂度。

(约占教学时间的50%)3. 合作练习:学生之间进行合作练习,如推手练习,以提高协作能力和应对技巧。

(约占教学时间的20%)五、教学评估1. 书面测试: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

2. 技能表现评估:通过考察学生的姿势、动作正确性,套路的流畅度以及推手练习的协作能力,评估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

六、参考资料- 《太极拳教程》作者:XXX- 《太极拳入门指南》作者:XXX- 《太极拳发展史》作者:XXX七、结语本教学大纲提供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太极拳教学框架,通过对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的介绍,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基本动作和套路练习。

《太极拳》课程纲要

《太极拳》课程纲要

《太极拳》课程纲要《太极拳》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太极拳课程简介: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倗、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13势。

动作轻柔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承。

本课程主要学习“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

其内容精练,动作规范,易学易练,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本课程将学校体育教育与中国武术文化有效融合,是中国武术文化获得传承和发展的关键,是中国武术文化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开发太极拳校本资源,丰富青少年学生体育课堂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培养青少年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练习,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筋脉,调精神,修身养性。

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缓解身心疲劳,改善人体机能,增强体质十分有益。

课程类型:体育类开发教师:贾金增授课对象: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对武术具有较大的兴趣、试图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和体验进一步了解国粹太极拳的七——九年级学生课时: 15课时课程性质:综合性校本选修课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学生情况和教师特点研习开发,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坚强而柔韧的意志品质,强健体魄,愉悦身心。

课程目标太极(taichi)已经作为一个单词为外国朋友所熟知。

而我们的学生对这一名词还比较陌生或者有错误的认识,认为太极拳是老爷爷,老奶奶或者体弱多病的人才去做的运动。

太极拳作为中国的国粹,凝聚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哲学和武术的完美结合。

学练太极拳,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既可以让学生深入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又可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的作用。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的哲学的辩证思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坚强而柔韧的意志品质,强健体魄,愉悦身心,提高生活质量。

大学体育武术太极拳教案

大学体育武术太极拳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授课班级:XX年级XX班授课时间:每周二、四第3、4节授课地点:体育馆任课教师:XXX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要领,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3.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太极拳基本手型、步型2. 太极拳基本手法、步法3. 太极拳套路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太极拳的基本手型、步型,以及套路练习。

2. 难点:太极拳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稳定性。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详细讲解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要领,让学生了解动作的原理。

2.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太极拳动作,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太极拳动作要领。

4. 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改进不足。

五、教学步骤1. 热身运动(10分钟)- 原地跑步- 原地跳跃- 手臂、腿部拉伸2. 讲解与示范(20分钟)- 讲解太极拳的基本手型、步型- 讲解太极拳的基本手法、步法- 教师示范太极拳套路3. 学生练习(30分钟)-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太极拳套路-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4. 组内练习与交流(20分钟)-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动作要领- 教师对各组进行点评和指导5. 放松运动(10分钟)- 慢跑- 轻松的拉伸运动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太极拳动作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稳定性3. 学生对太极拳的喜爱程度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了身体素质,增强了体质。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太极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武术教案太极拳

大学武术教案太极拳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2. 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要领,学会太极拳的行云流水般的动作。

3.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4.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武术文化。

教学内容:1. 太极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2. 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起势、行云流水、揽雀尾、白鹤亮翅、搂膝拗步等。

3. 太极拳的呼吸方法与节奏。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太极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

2. 分组进行简单的太极拳动作展示,让学生初步感受太极拳的魅力。

二、基本动作教学1. 起势:讲解起势的动作要领,示范动作,让学生跟学。

2. 行云流水:讲解动作要领,示范动作,让学生跟学。

3. 揽雀尾:讲解动作要领,示范动作,让学生跟学。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2. 教师巡回指导,个别辅导。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要领。

2.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太极拳动作展示,互相评价。

二、基本动作教学1. 白鹤亮翅:讲解动作要领,示范动作,让学生跟学。

2. 楼膝拗步:讲解动作要领,示范动作,让学生跟学。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2. 教师巡回指导,个别辅导。

四、呼吸方法与节奏教学1. 讲解太极拳的呼吸方法与节奏,示范动作,让学生跟学。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太极拳的呼吸方法与节奏。

2.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提问、回答问题、练习动作等。

2. 动作规范性:评价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如起势、行云流水、揽雀尾等动作的完成情况。

3. 呼吸方法与节奏:评价学生呼吸方法与节奏的掌握情况。

4. 课后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后练习太极拳的情况,如动作的熟练程度、练习的积极性等。

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

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

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导语: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的武术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太极拳,制定一份完整的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为太极拳课程提供一个全面的教学大纲,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太极拳课程学习。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太极拳基本功:通过太极拳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身体平衡感、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控制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 培养太极拳技术与技巧:通过太极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太极拳技术水平。

3. 培养太极拳的内在修养:太极拳是一门内外兼修的武术,通过太极拳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耐力。

二、教学内容1. 太极拳基本动作:包括起势、开式、云手、单鞭、提手、拗步、白鹤亮翅、金鸡独立等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学生需掌握动作的连续性、流畅性和协调性。

2. 太极拳套路练习:选择几个典型的太极拳套路进行学习和练习,如太极拳起势、太极拳十三式或太极拳二十四式等,通过太极拳套路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技术水平。

3. 太极拳推手练习: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中重要的交流和对抗方式,通过太极拳推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技术应变能力。

4. 太极拳应用实践:通过太极拳的应用实践,教授太极拳的攻防技术和实战技巧,提高学生的太极拳实战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太极拳动作和技巧,学生观摩教师的动作并模仿练习。

2. 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太极拳动作和技巧的集体练习,通过组内互相观摩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指导辅导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和提高技术水平。

4. 实践应用法:通过太极拳的实践应用,进行对抗演练和实战模拟,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心理素质。

四、评估方式1. 考查学员太极拳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武术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武术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太极拳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第一节太极拳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一)太极拳专项体育课教学目的任务1.学习和掌握太极拳、扇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以及锻炼方法。

2.通过对太极拳、扇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提高民族自豪感。

3.掌握锻炼和养生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自我医务监督的能力,为其终身体育服务。

4.增强学生体质,通过《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二)选编教材原则1.科学性原则教材适合学生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系统连贯2.全面性原则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基本技术与身体素质相结合的原则,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3.培养兴趣,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原则(三)太极拳专项体育课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表1)表1 太极拳专项体育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二、教材纲要(一)理论知识1.太极拳、扇运动的基本知识2.太极拳、扇运动竞赛规则3.体育基础理论(二)实践课基本教材1.太极拳、扇的基本技术动作1)徒手基本动作(1) 手型手法:拳、掌、勾、托掌、穿掌、按掌、推掌、撩掌、云手、双绞手(2) 步型步法:弓步、歇步、虚步、坐莲步、盖步、插步、旋转步、展转步(3) 腰部动作:前俯腰、甩腰、涮腰(4) 腿部动作:压腿、踢腿(5) 平衡:提膝平衡、望月平衡、燕式平衡2)使用器械基本动作(1) 握法、开扇法、合扇法。

(2) 云扇、托扇、推扇、翻扇、撩扇2.专项身体素质(1)柔韧练习:肩功、腰功、腿功(2)力量练习:站桩、仰卧起坐、龙形运动3.身体素质(1)耐力:跳绳、有氧健身跑(2)力量:、俯卧撑、立卧撑、推小车游戏等。

(3)速度:折返跑、接力跑、30米冲刺跑。

(4)跳跃:单足跳、多级跳、蛙跳、纵跳摸高。

(5)柔韧:压腿、踢腿、体前屈、坐位体前屈。

(三)选用教材1.李德印《太极扇》2.徐勤儿、张笋主编《新编大学体育教程》(第二版)苏州大学出版社三、体育成绩考核(一)体育成绩考核方法:太极拳专项体育课考核采用结构考核,综合评分方法进行,体育成绩用百分制记分,各项考核内容及其比重(见表2、表3)表2 第三学期各项考核内容及其比重注:身体素质: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各占50%(二)成绩考核管理办法:(见课程概述)(三)太极拳专项体育课考核项目操作方法和评分标准(见表4、5、6、7)表5 太极拳专项体育课第四学期考核项目和操作方法表7 太极拳专项体育课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注:(1)800m跑、1000m跑的成绩单位为:分·秒;仰卧起坐的成绩单位:个(2)此表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

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

《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一)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生理、心理、机能水平的提高。

(二)初步掌握武术运动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

(三)了解武术的简单规则、术语,懂得武术运动对大学生体质的有利影响,提高对武术运动的兴趣。

(四)贯彻教书育人的精神,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教材的选用(一)主要依据1.《实践教程》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材2.《体育与健康》全国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教材(二)基本教材的选用原则1.简单实用2.适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三)基本教材1.基本原理与基本技术、战术1. 1.基本技术1. 1. 1 基本手型、步型1. 1. 1. 1.手型:拳、掌、勾1. 1. 1. 2.步型:弓、马、仆、歇、虚1. 1. 2.手法:单云手、双云手1. 1. 3.步法:进步、退步、左右移步1. 2.武术健身推手运动基本原理、基本技术、战术。

1. 3.二十四式太极拳基本原理、基本技术、战术。

2.基础知识2. 1.简介太极拳的历史2. 2.介绍太极拳流派、风格特点2. 3.讲解太极拳的技法特点。

2. 4.讲解太极拳基本动作和方法、规则、术语等。

(四)选用教材1.武术健身推手运动。

2.太极拳基本动作技术。

3.二十四式太极拳。

三、专项活动能力(一)力量素质(二)速度与速度耐力(三)灵敏素质1四、考试(一)内容:1.二十四式太极拳 20 分2.专项素质:健身推手10 分(二)方法:1.根据套路要求,单人或多人独立完成整套套路。

2.根据学生对整个套路完成的熟练程度以及对动作规格、方法、劲力、节奏、意识的掌握程度,依据武术规则进行严肃、认真、公正、正确地评定。

3.对学生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进步幅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三)评分标准:1.二十四式太极拳评分标准:表 1评分标准20分:动作熟练,劲力顺达,协调连贯,路线清楚,姿势正确。

太极拳(械)教学大纲

太极拳(械)教学大纲

太极拳(械)教学大纲一、太极拳简介太极拳,又称太极拳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武术之一。

它注重和谐、柔和的动作以及内在的精神修养,被誉为“拳中之王”。

二、太极拳教学目标1.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展示太极拳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2.提高身体的柔软度和协调性,增强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3.培养学生内心的平和、抗压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1.基本功身材站直、基础步法(单步、推步、搂步)、太极十二式手法(起势、按势、捋势、挤势、按势、掖势、肘底看捶、搂膝拗步、倒卷肱、白鹤亮翅、转身蹬腿)2.套路太极拳套路分为太极拳六十四式、太极拳四十式、太极拳二十四式等多个版本。

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套路进行教学。

3.创意编排太极拳的创意编排旨在丰富学生的太极拳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表现力。

教学中可以采用太极拳表演、合作演练等形式来展示学生的创意编排成果。

1.示范法通过教练员的示范来介绍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一步一步教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太极拳。

2.讲解法教练员通过语言、图表等方式为学生讲解太极拳的动作、技巧及其理论基础。

3.指导法教练员通过亲自指导学生进行太极拳动作的练习,帮助学生纠正姿势,顺利掌握太极拳。

4.研究型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将教练员的指导作为辅助,自行探究太极拳的动作、技巧和理论。

教练员应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太极拳动作、技巧和理论知识,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的能力和素质为评价标准,并及时给学生反馈,指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

六、结语太极拳教学是一项既具挑战性又充满魅力的工作。

教练员需要善于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际表现,全面提高学生的太极拳功夫和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太极拳修养和品格素质。

XX职业技术大学《太极拳》教学大纲(202X年)

XX职业技术大学《太极拳》教学大纲(202X年)

XX职业技术大学《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202X年)一、课程背景太极拳,是武术项目的一个拳种,它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攻防技击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典型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载体。

太极拳也是我国目前习练人数最多,流传最广的健身运动之一, 它调意养神,以意领气,以气导形,通过形体筋骨的运行,使周身经脉畅通,营养整个机体。

太极拳运动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机理,顾养生作用明显,深受大众欢迎。

二、课程目标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传统拳术。

学习本课程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还能从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淡定的心态。

三、课程设计原则太极拳,是武术项目的一个拳种,它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攻防技击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典型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载体。

太极拳也是我国目前习练人数最多,流传最广的健身运动之一, 它调意养神,以意领气,以气导形,通过形体筋骨的运行,使周身经脉畅通,营养整个机体。

太极拳运动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机理,顾养生作用明显,深受大众欢迎。

《太极拳文化与养生》课程将带您了解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为您讲述太极拳运动风格、特点及运动技法,探究太极拳文化与养生的关系。

同时,老师亲授太极拳拳法,细讲动作要领,纠正动作误区,更有实打实的攻防技击演示。

这是一门能让您终身受用的课。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传统拳术。

学习本课程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还能从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淡定的心态。

太极拳教学纲要

太极拳教学纲要

太极拳教学纲要一、教学目的任务1、认识太极拳强身健体的原理,培养对我国传统体育的学习兴趣,养成自觉练习太极拳的良好习惯,为终身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2、掌握“简化太极拳”套路,了解太极拳的发展历史;3、增长传统体育知识,达到独立练拳、增强体质的目的;4、增强身体素质,促使身心健康;5、弘扬祖国传统体育,培养高尚情操。

二、教学内容内容 初 级 中 级 高 级理 论 1、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2、太极拳的发展简史健身作用3、裁判法1、太极拳专项理论2、太极拳的发展简史,健身作用3、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及练习方法1、太极拳专项理论2、太极拳拳法、拳理3、太极拳欣赏4、太极拳拳种介绍基本技术 1、手型2、手法3、步型4、步法5、基本的动作组合1、腰功2、桩法(浑元桩、川步桩、马步桩)3、动作基本组合1、桩法(浑元桩、川步桩、马步桩)2、动作组合套 路 技 术 1、单个动作的左右反复练习2、动作组合3、八式太极拳1、动作组合练习2、十六式太极拳1、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2、套路介绍3、推手介绍身体素质 1、耐力:1000(米)、800(米)、12分钟健身跑2、速度:100(米)、50(米)3、力量: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双臂屈伸、屈臂悬垂(仰卧起坐)4、桩法的练习5、12分钟健身跑6、柔韧练习四、考核内容和成绩分配详见“ 第一部分 总纲:考核内容及成绩分配”(P6-P10)(一)运动技能考核(占总成绩30%)1、考核内容和方法班 级 内 容 考 核 方 法步法:前进步、后退 学生演练初级班八式太极拳 学生演练,独立完成套路马步桩 学生演练(下蹲和起立时注 意膝盖的方向的位置)中级班十六式太极拳 学生演练,独立完成套路 高级班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学生演练,独立完成套路2、评分标准级别 分 值 标 准优 90——100分能独立完美地进行整套练习,对太极拳的特点、要领能理解并表现出来,动作规范。

良 80——89分能独立完成整套练习,动作基本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College PE_TAICHI 24
课程编号:0000011-0000012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必修课
学分:2 学时:64
面向对象:大学一、二年级本科生
先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陈建生,谢伦立. 大学体育.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
李岩太极拳教程之二十四式.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
李岩3D武术-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软件.北京世图音像电子出版社出版2010年1月
一、课程简介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民族传统武术。

太极拳作为一种饱含东方包容理念的运动形式,其习练者针对意、气、形、神的锻炼,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对人类个体身心健康以及人类群体的和谐共处,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课程地位与教学目标
课程地位:体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体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程教学目标:1.通过普及24式简化太极拳、剑的学习,实现我校体育教育目标之一:本科毕业生均掌握24式太极拳和32式太极剑。

2.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学习,对学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贯彻全民健身计划,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掌握运用太极拳锻炼身体和调节身心的方法,培养锻炼习惯。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完成学习基本身形,基本步法,基本手法。

简化太极拳套路:24式太极拳。

第二学期学习太极剑基本步法,基本剑法。

简化太极剑套路32式太极剑。

要求:[1]基本掌握简化太极拳套路动作技术。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太极拳、剑的概念、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加以运用及综合分析。

[2]要求学生对太极拳、剑动作技术的攻防含义的理解。

[3]要求学生对太极拳理论基本了解。

知道太极拳的分类、过程及变化与发展。

教学进度(第一学期)
教学进度(第二学期)
四、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1.使学生掌握课程教学内容中规定的技术动作、掌握锻炼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所学技术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更好的掌握。

3.通过学习,能够使学生把课堂所学习的内容运用于实践。

4.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的意识。

5.多媒体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课堂学习内容在课外得到延伸和巩固。

五、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指导
教学方法:以学习基本技术带动全面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宗旨,培养学生课外独立学习和独立锻炼的能力。

要服务于课程教学目标,同时结合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认知活动的特点,可以包括讲授、研讨、小组合作、同伴教学、探究教学、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模式。

学习方法:课内学习,网站学习,多媒体学习,数字化教学软件相结合。

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要根据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特点,给出学习该门课程的指导和建议。

可以包括体现本门课程特点的学习策略、学习技巧、自主学习指导、课程延伸学习资料获取途径及信息检索方法、教学网站及学习注意事项、课程学习时间管理技巧、小组学习的要求、学习效果自我检查方法指导等,以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深入探究。

六、学时分配
课程设计
七、考核与成绩评定
严格执行2014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课程标准,详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一)体育课为必修课,成绩要以素质评价(30%)、技术评价(50%)、理论评价(10%)和考勤(10%)综合评定。

考试时实事求是,如有作弊,体育成绩以零分计。

(二)体育课为实践性课程,学生不得申请免修,要按课堂出勤要求出勤并完成所有的教学实践环节。

学生未能按要求出勤、完成实践环节的,考试以零分记载,必须重修。

(三)一学期内无论何种原因,根据考勤,缺课超过教学10学时(5次课,含5次),不得参加本课程的考试,必须重修。

(四)学生迟到、早退从学习成绩中扣1分;病事假每次从学习成绩中扣2分。

(五)学生迟到、早退超过十五分钟即为旷课,旷课每次从学习成绩中扣除5分。

(六)公共体育课为必修课,不及格者须重修。

(七)根据教学场地和师资配备的实际情况,一、二年级学生应按学校的要求,在学期前规定时间完成网上选课。

课程一经选定后,原则上一年内不可以再换班和项目。

(八)学生患有疾病,但可以参加一般体育活动的,在开学初开具市级医院证明,校医院盖章确认后,可参加保健班学习,但期末总成绩不得超过70分。

开课五周后仍未上课者不再办理转入保健班。

(九)一学期内旷课6学时以上(3次课,含三次),不予评定成绩,必须重修。

课程评价
评价方法与标准
第一学期
理论考核:10%
素质考核:30%
出勤情况:10%
技、战术考核50%:
内容:24式太极拳整套演练。

方法:单人,跟着音乐练习方法。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套路演练。

太极拳评分标准:50分;
(1)套路熟练掌握:30分;
(2)动作规格标准:10分;
(3)动作连贯协调:5分;
(4)音乐与套路的配合及套路在3分钟至4分钟之内完成:5分;
第二学期
理论考核:10%
素质考核:30%
出勤情况:10%
技、战术考核50%:
内容:32式太极剑整套演练。

方法:单人,跟着音乐练习方法。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套路演练。

太极拳专项技术评分标准:50分;
(1)套路熟练掌握:30分;
(2)动作规格标准:10分;
(3)动作连贯协调:5分;
(4)音乐与套路的配合及套路在3分钟至4分钟之内完成:5分;
制定者:李岩
批准者:薛红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