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3、在绝缘预防性试验中,夹层极化现象可用来判断绝缘受 潮的情况。 气体:一切气体的都接近1; 液体:非极性和弱极性电介质 1.8~2.8 强极性电介质 3~6 固体:非极性和弱极性电介质 2~2.7 强极性电介质 3~6 离子性电介质 5~8
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r
2.2 电介质的电导
电导率表征电介质导电性能的主要物理量,其倒数为电阻率。
四、绝缘电阻的特点
(1) 测量介质或设备的 R 时应加压1或10分钟; (2)
R 具有负的温度系数,而金属电阻具有正的温度系数;
(3) 由于 R 与外加电压有关,在临近击穿时有显著的迅 速增加自由电子的导电现象, 造成 R 剧烈下降; (4)对于固体电介质,还必须注意区分体积电阻RV和表面电 阻RS,由于受外界影响(如受潮、胀污等)很大,不能用RS 来说明绝缘内部问题。
4、表面电导:对固体介质,由于表面吸附水分和污秽存在表 面电导,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测量体积电阻 率时,应尽量排除表面电导的影响,清除表面污秽、烘干 水分、在测量电极上采取一定的措施。
二、电介质的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
i=i1+i2+Ig I1-充电电流:无损极化对应的 纯电容电流,又称快极化电流; I2-吸收电流:为有损极化对应 的电流(主要为夹层极化),又称慢极化电流; Ig-泄漏电流: 介质中少量离子或电子移动形成的电流,即电导电流。
与此稳定电流值相对应的电阻值称为电介质的绝缘电阻,即
三、影响电介质电导的因素
R
U Ig
1、电压(电场强度): 电导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
2、杂质: (1)液体介质:
杂质是液体介质中带电质点的重要来源。 中性液体离子主要来源于杂质分子的离解; 极性液体除杂质外本身分子也易离解,所以同等条件 下,其电导率比中性液体要大。
导电性能 介电性能 电气强度 表征参数: 电导率(绝缘电阻率)γ 介电常数ε 介质损耗角正切tanδ 击穿电场强度
本次课程的目的要求:
1、掌握极化、电导(绝缘电阻) 的概念 2、能说明极化的种类和特点 3、能解释吸收现象 4、能说明介质电导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2.1 电介质的极化
二、极化种类
1、无损极化:
(1)电wk.baidu.com式极化
①电子式 ②离子式 特点:极化时间很短; 各种频率下均可发生, 与外加频率无关; 具有弹性,无损耗; 温度影响不大。 (2) 离子式极化 特点:极化时间稍长; 与频率无关; 弹性极化,无损; 温度对极化有影响:
2、有损极化: ①偶极子 ②夹层极化
(1) 偶极子极化 特点: 极化时间较长; 非弹性极化; 有能耗; 频率对极化有影响;
离子式结构电 介质
极性电介质 多层介质 交界面
空间电荷
电极附近
三、电介质极化在工程上的意义
1、组合绝缘要注意各种材料 r 值的配合。在交流及冲击电 压下,各层电压分布与其 r 成反比,选择 r 使各层介质电 场分布较均匀。
r
2、选择设备绝缘材料时,要根据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 r 。
一、电导的分类
电介质电导分为离子电导、电子电导 1、电子电导:一般很微弱,因为介质中自由电子数极少; 如果电子电流较大,则介质已被击穿。 2、离子电导: 本征离子电导:极性电介质本身离解呈现的电导; 杂质离子电导:在中性和弱极性电介质中,主要是杂质离解 呈现的电导。 3、电泳电导: 载流子为带电的分子团,通常是乳化态的胶体粒子(如绝 缘油中悬浮胶粒或细小水珠)吸附电荷变成了带电粒子。
极化结果: 等值电容增大;夹层界面堆积电荷产生极性
极化特点: 与分子结构无关;极化时间长(G很小); 有能耗,负的温度系数。
各种极化类型的比较
极化类型 电子式 离子式 偶极子式 夹层介质 界面 产生场合 任何电介质 极化时间(s) 10-15 10-13 10-10~10-2 10-1~数小时 极化原因 束缚电荷的位移 离子的相对偏移 偶极子的定向排列 自由电荷的移动 能量损耗 无 几乎无 有 有
(2)固体介质: 杂质也是固体电介质体积电导的重要来源, 杂质含量增大时,体积电导会明显增大。
中性或弱极性固体介质的体积电导主要由杂质离解引起; 极性固体介质除此外本身分子离解为自由离子也是形成 体积电导的主要因素。
3、温度:
固体、液体介质的电导率与温度T 的关系: 式中:A、B 为与介质有关的常数,其中固体介质的常数B 通常比液体介质的B 值大的多。T为绝对温度,单位为K。 该式表明, 介质的电导随温度T按指数规律上升。
(a)无外电场 (b)有外电场
温度影响:T↑→转向容易→极化↑;T↑↑→热运动加剧阻 碍转向→极化↓ (2)夹层极化 合闸瞬间: U1 U2
t 0
C2 C1
稳定后:
U1 U2
t
R1 G2 R2 G1
一般介质不均匀,于是要有 一电压重新分配过程,亦即 C1、C2上电荷重新分配,在 此过程中,分界面上将集聚 起多余的电荷,从而显出极 性来。
五、电介质电导的工程意义
1、电导是绝缘预防性试验的依据; 2、直流电压作用下分层绝缘时,各层电压分布与电阻成 正比,选 择合适的电阻率可实现各层间合理分压; 3、注意环境、湿度对固体介质表面电阻的影响; 4、工程上有时要设法减小绝缘电阻以改善电压分布。
思考题
1-1、1-5、1-6
补充思考题:
金属材料的电导与电介质电导的区别是什么?
一、介质的极化和介电常数
1、极化定义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其束缚电荷相应 于电场方向产生弹性位移现象和偶极子的取向现象。
2、介电常数
表示极化强弱的一个物理量。 以真空平板电容器为例分析:
极化前:
Q0 0 A C0 U d
极化后: C Q Q0 Q A
U
U
d
为保持场强不变,极板上电荷必然会增加,以抵消极化电荷 产生的反电场. C Q0 Q A / d r 是反映电介质极化特性 r C0 Q0 0 A / d 0 的一个物理量。与温度有关 气体 r 接近于1,因密度小、极化率低;液体和固体多在 2~6之间。 用于电容器的绝缘材料,希望选用 r 大的介质,可使单位 电容的体积和重量减小。 其他电气设备中总是选 r 较小的介质,因介质损耗较小。 采用 r 较小绝缘材料可减小电缆的充电电流、提高套管的 沿面放电电压等。 采用组合绝缘时应注意各种材料 r 值之间的配合,在交流 电压下,串联多层介质的场强分布与介质的 r 成反比。
第二章 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1)
电介质分类: 按状态分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类 气体介质广泛用作电气设备的外绝缘; 液体和固体介质广泛用作电气设备的内绝缘。
常用的液体介质:变压器油、电容器油、电缆油 常用的固体介质:绝缘纸、纸板、云母、塑料、电瓷、玻璃、 硅橡胶 电介质的电气特性表 现在电场作用下的:
3、在绝缘预防性试验中,夹层极化现象可用来判断绝缘受 潮的情况。 气体:一切气体的都接近1; 液体:非极性和弱极性电介质 1.8~2.8 强极性电介质 3~6 固体:非极性和弱极性电介质 2~2.7 强极性电介质 3~6 离子性电介质 5~8
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r
2.2 电介质的电导
电导率表征电介质导电性能的主要物理量,其倒数为电阻率。
四、绝缘电阻的特点
(1) 测量介质或设备的 R 时应加压1或10分钟; (2)
R 具有负的温度系数,而金属电阻具有正的温度系数;
(3) 由于 R 与外加电压有关,在临近击穿时有显著的迅 速增加自由电子的导电现象, 造成 R 剧烈下降; (4)对于固体电介质,还必须注意区分体积电阻RV和表面电 阻RS,由于受外界影响(如受潮、胀污等)很大,不能用RS 来说明绝缘内部问题。
4、表面电导:对固体介质,由于表面吸附水分和污秽存在表 面电导,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测量体积电阻 率时,应尽量排除表面电导的影响,清除表面污秽、烘干 水分、在测量电极上采取一定的措施。
二、电介质的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
i=i1+i2+Ig I1-充电电流:无损极化对应的 纯电容电流,又称快极化电流; I2-吸收电流:为有损极化对应 的电流(主要为夹层极化),又称慢极化电流; Ig-泄漏电流: 介质中少量离子或电子移动形成的电流,即电导电流。
与此稳定电流值相对应的电阻值称为电介质的绝缘电阻,即
三、影响电介质电导的因素
R
U Ig
1、电压(电场强度): 电导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
2、杂质: (1)液体介质:
杂质是液体介质中带电质点的重要来源。 中性液体离子主要来源于杂质分子的离解; 极性液体除杂质外本身分子也易离解,所以同等条件 下,其电导率比中性液体要大。
导电性能 介电性能 电气强度 表征参数: 电导率(绝缘电阻率)γ 介电常数ε 介质损耗角正切tanδ 击穿电场强度
本次课程的目的要求:
1、掌握极化、电导(绝缘电阻) 的概念 2、能说明极化的种类和特点 3、能解释吸收现象 4、能说明介质电导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2.1 电介质的极化
二、极化种类
1、无损极化:
(1)电wk.baidu.com式极化
①电子式 ②离子式 特点:极化时间很短; 各种频率下均可发生, 与外加频率无关; 具有弹性,无损耗; 温度影响不大。 (2) 离子式极化 特点:极化时间稍长; 与频率无关; 弹性极化,无损; 温度对极化有影响:
2、有损极化: ①偶极子 ②夹层极化
(1) 偶极子极化 特点: 极化时间较长; 非弹性极化; 有能耗; 频率对极化有影响;
离子式结构电 介质
极性电介质 多层介质 交界面
空间电荷
电极附近
三、电介质极化在工程上的意义
1、组合绝缘要注意各种材料 r 值的配合。在交流及冲击电 压下,各层电压分布与其 r 成反比,选择 r 使各层介质电 场分布较均匀。
r
2、选择设备绝缘材料时,要根据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 r 。
一、电导的分类
电介质电导分为离子电导、电子电导 1、电子电导:一般很微弱,因为介质中自由电子数极少; 如果电子电流较大,则介质已被击穿。 2、离子电导: 本征离子电导:极性电介质本身离解呈现的电导; 杂质离子电导:在中性和弱极性电介质中,主要是杂质离解 呈现的电导。 3、电泳电导: 载流子为带电的分子团,通常是乳化态的胶体粒子(如绝 缘油中悬浮胶粒或细小水珠)吸附电荷变成了带电粒子。
极化结果: 等值电容增大;夹层界面堆积电荷产生极性
极化特点: 与分子结构无关;极化时间长(G很小); 有能耗,负的温度系数。
各种极化类型的比较
极化类型 电子式 离子式 偶极子式 夹层介质 界面 产生场合 任何电介质 极化时间(s) 10-15 10-13 10-10~10-2 10-1~数小时 极化原因 束缚电荷的位移 离子的相对偏移 偶极子的定向排列 自由电荷的移动 能量损耗 无 几乎无 有 有
(2)固体介质: 杂质也是固体电介质体积电导的重要来源, 杂质含量增大时,体积电导会明显增大。
中性或弱极性固体介质的体积电导主要由杂质离解引起; 极性固体介质除此外本身分子离解为自由离子也是形成 体积电导的主要因素。
3、温度:
固体、液体介质的电导率与温度T 的关系: 式中:A、B 为与介质有关的常数,其中固体介质的常数B 通常比液体介质的B 值大的多。T为绝对温度,单位为K。 该式表明, 介质的电导随温度T按指数规律上升。
(a)无外电场 (b)有外电场
温度影响:T↑→转向容易→极化↑;T↑↑→热运动加剧阻 碍转向→极化↓ (2)夹层极化 合闸瞬间: U1 U2
t 0
C2 C1
稳定后:
U1 U2
t
R1 G2 R2 G1
一般介质不均匀,于是要有 一电压重新分配过程,亦即 C1、C2上电荷重新分配,在 此过程中,分界面上将集聚 起多余的电荷,从而显出极 性来。
五、电介质电导的工程意义
1、电导是绝缘预防性试验的依据; 2、直流电压作用下分层绝缘时,各层电压分布与电阻成 正比,选 择合适的电阻率可实现各层间合理分压; 3、注意环境、湿度对固体介质表面电阻的影响; 4、工程上有时要设法减小绝缘电阻以改善电压分布。
思考题
1-1、1-5、1-6
补充思考题:
金属材料的电导与电介质电导的区别是什么?
一、介质的极化和介电常数
1、极化定义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其束缚电荷相应 于电场方向产生弹性位移现象和偶极子的取向现象。
2、介电常数
表示极化强弱的一个物理量。 以真空平板电容器为例分析:
极化前:
Q0 0 A C0 U d
极化后: C Q Q0 Q A
U
U
d
为保持场强不变,极板上电荷必然会增加,以抵消极化电荷 产生的反电场. C Q0 Q A / d r 是反映电介质极化特性 r C0 Q0 0 A / d 0 的一个物理量。与温度有关 气体 r 接近于1,因密度小、极化率低;液体和固体多在 2~6之间。 用于电容器的绝缘材料,希望选用 r 大的介质,可使单位 电容的体积和重量减小。 其他电气设备中总是选 r 较小的介质,因介质损耗较小。 采用 r 较小绝缘材料可减小电缆的充电电流、提高套管的 沿面放电电压等。 采用组合绝缘时应注意各种材料 r 值之间的配合,在交流 电压下,串联多层介质的场强分布与介质的 r 成反比。
第二章 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1)
电介质分类: 按状态分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类 气体介质广泛用作电气设备的外绝缘; 液体和固体介质广泛用作电气设备的内绝缘。
常用的液体介质:变压器油、电容器油、电缆油 常用的固体介质:绝缘纸、纸板、云母、塑料、电瓷、玻璃、 硅橡胶 电介质的电气特性表 现在电场作用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