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练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3dff51a89eb172dec63b7d7.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5.诗词五首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烂柯.( ) 折戟.( ) 宫阙.( )。
琼.( )楼玉宇低绮.()户踌躇..(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暂凭杯酒长.精神(2)折戟沉沙铁朱销.(3)千里共婵娟..(4)留取丹心照汗青..3.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作者是,“酬”的意思是 ,“乐天”是。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3)刘禹锡在诗中借典故来抒写归来后感的诗句是 ,。
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 .(4)杜牧的《赤壁》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 , 。
(5)《过零丁洋》中脍炙人口、表现诗人誓死报国及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忠心不改的诗是, . (6)《过零丁洋》巾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是,。
(7)《水调歌头》中对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8)《水调歌头》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9)“此事古难伞”中的“此事”指的是,。
(10)《水调歌头》中写出词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11)(《山坡羊·漳关怀古》中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12)《山坡羊·潼关怀古》曲中的主旨句是,。
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25课_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25课_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aa5949a32d7375a517800e.png)
第25课诗词曲五首【明确目标】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第一课时【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诗中的“乐天”指__________。
⑵《赤壁》的作者__________,唐代诗人,他与同时期的另外一位诗人__________并称小李杜。
⑶文天祥,字履善,又字__________,自号文山,又号__________,是__________(朝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⑷《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体裁是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__________”。
⑸《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曲牌名是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
2、字、词过关。
⑴给加点的字注音。
烂柯.( ) 折戟.( ) 干戈.( ) 廖.落( )绮.户( ) 婵.娟( ) 潼.关( ) 踌躇..( ) ( )⑵解释加点的词。
①暂凭杯酒长.精神__________ ②留取丹心照汗清..__________③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 ④高处不胜..寒____________________⑤千里共婵娟..__________ ⑥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3、朗读,读准字音、节奏。
(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合作探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作者此时此记得的心情怎样?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境界?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赤壁》1、为什么从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2、诗人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4、最后两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当堂反馈】阅读《赤壁》,回答问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课中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课中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6eb0fc524de518964b7dd6.png)
25《诗词曲五首》课中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反复读诵,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学习过程】一、导入从我们民族的经典文化唐诗、宋词、元曲谈起。
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这五首诗词曲的诵读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三、学习这五首诗词(一)学习《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1. 作者:2.诗意:3.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5.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6. 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7.试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
(二)学习《赤壁》1.介绍赤壁:2. 杜牧:3.试概括1、2句和3、4句的意思,并作简要分析。
4. 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5.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5.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三)学习《过零丁洋》1. 作者简介2. 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3.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4.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个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 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6.试概括诗意:(四)学习《明月几时有》1.作者介绍:2.词牌及背景介绍:3. 宋词简介4.如何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透露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愿?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7.如何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9.试归纳上下阙的内容。
(五)学习《山坡羊潼关怀古》1.元曲简介:2.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3.“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4.“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描写了怎样的情景?5.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四、拓展延伸另外找几首你喜欢的诗、词或曲,并简单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师用导学案(已处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师用导学案(已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664549a61a37f111f1855b4d.png)
25、诗词曲五首【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五首诗词曲,掌握生字词。
2.了解背景常识,理解诗歌内容,品味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诗人的情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自主预习案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怀旧空呤闻笛赋,到乡翻是烂柯人。
2、你会读吗?给加粗字注音烂柯()人侧畔()长()精神折戟() ?寥()落惶()恐宫阙()绮()户婵()娟?踌躇()()3、你记住了吗?理解下面字词的意思。
销:将:磨洗:折戟:戟,经行:寥落:宫阙: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
零丁:把酒:婵娟:绮户:何似:4、你了解了吗?文学常识积累。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字,人,代诗人。
“歌一曲”指的是_ ?的《》。
(2)《赤壁》作者,字朝诗人,他与李商隐被称为“”。
(3)《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字,号,人,代散曲作家。
“山坡羊”是。
(1)《过零丁洋》选自《 ?》,作者,字,又字,自号,人,(朝代)诗人。
(2)《水调歌头》作者,字,自号,人,代文学家,?“水调歌头”,是。
5、你会填吗?理解诗歌内容。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4)《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5)《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6、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节奏感情。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90700955270722192ef7b1.png)
诗词曲五首
版权所有-
学习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 体裁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版权所有-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宋整,技
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进,都达到了宋美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 兴(今属浙江)。他因辅助王 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 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京, 又贬连州刺史。世称刘宾客、 刘尚书。 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 唐宋两代对其诗文评价甚高, 可见刘禹锡在中国哲学史、文 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版权所有-
资料: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 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 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 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遇。同是 天涯沦落人,惺惺惜惺惺。白居 易在席上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 君》,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 示同情和不平,刘禹锡因写此诗 回赠。
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的 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 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油然而生 无限悲痛怅惘之意。
版权所有-
3、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的是什么 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 人的身世之感,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 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 现在好。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版权所有-
诗 歌 赏 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 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诗词曲五首》预习检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诗词曲五首》预习检](https://img.taocdn.com/s3/m/77c08f60a76e58fafab003b3.png)
25《诗词曲五首》预习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4分)烂柯.()折戟.()宫阙.()峰峦.()2.解释加点的词语。
(4分)①暂凭杯酒长.精神()②折戟.沉沙铁未销()③千里共婵娟..()④伤心秦汉经.行处()3.默写、填空。
(8分)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酬”的意思是___________,“乐天”是___________。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
⑤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
⑥兴,百姓苦;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14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苏轼,___________代杰出的___________家,号___________。
他与父亲___________,弟弟___________合称为“三苏”。
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___________”。
(3分)5.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琼楼玉宇:__________ __②弄清影:________ ____6.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它的含义是____________,在词中,这句词是对___________说的,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表达了____________。
(2分)7.翻译词句。
(1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8.这首词的上阙写____________,下阙写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5课诗词曲五首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5课诗词曲五首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939dfc4693daef5ef73d4d.png)
一、名句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2.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4.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
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8.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9.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深切地表达了对百姓之苦的理解和同情,对昏君的鞭笞和怨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词鉴赏(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2.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目。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28759cb0717fd5370cdc11.png)
诗词曲五首一、字音字形烂柯.人(kē)折戟.(jǐ)寥.落(liáo)宫阙.(què)绮.户(qǐ)踌躇..(chóu chú)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语理解(1)寥落:荒凉冷落。
(2)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3)汗青:本文特指史册。
(4)把酒:端起酒杯。
(5)不胜:经受不住。
(6)何似:哪里比得上。
(7)绮户:有花纹的窗户。
(8)何事:为什么。
(9)婵娟:指月亮。
(10)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这里指心绪不安,心潮翻涌。
2.古今异义区分(1)自将.磨洗认前朝古义:拿起。
今义:将要,快要。
(2)山河.表里潼关路古义:黄河。
今义:天然或人工的大水道。
三、文体特点曲是元代新兴的体裁。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
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曲子为独立单位。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
这两句本意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哲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请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点拨:这两句诗中作者自比像一只快要沉没的破船,而身旁却有千百只帆船疾速驶过;又像一株枯老的病树,没有生气,而前面的各种树木却欣欣向荣。
在“沉舟”“病树”“千帆过”“万木春”的对照中,表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这两句诗深刻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给读者以新的意境,说明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展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2.《赤壁》一诗中,“二乔”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点拨:“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
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
虽是史论,却赋予其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
3.核心图解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烂柯.人()自将.磨洗()干戈.()低绮.户()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自将.磨洗认前朝()(3)留取丹心..()()..照汗青(4)把酒..问青天()(5)高处不胜..寒()(6)千里共婵娟..()3.按要求写句子。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768854d4d8d15abf234e4d.png)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目标】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
今天,我们来学习《诗词曲五首》,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字音柯.(kē) 畔.(pàn) 暂.(zàn) 折.(zhé)戟.(jǐ)戈.(ɡē) 寥.(liáo) 絮.(xù) 惶.(huánɡ)2.作者名片刘禹锡(772~841),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
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其诗集有《刘宾客集》。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习题 (新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习题 (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1f6c015acfa1c7aa00ccca.png)
25 诗词曲五首知识精讲1.走近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世称“刘宾客”。
杜牧(803—852),晚唐诗人和古文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有名篇《正气歌》《过零丁洋》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山东济南人,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
2.文言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自将.磨洗认前朝(古义:拿起;今义:副词,即将,将要。
)何事..长向别时圆(古义:为什么;今义:什么事情。
)(2)一词多义【似】到乡翻似烂柯人(动词,像。
)何似在人间(动词,比得上。
)【经】辛苦遭逢起一经(名词,经书。
)伤心秦汉经行处(动词,经过。
)3.主题解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4.重点突破请你挑选喜爱的名句作简要赏析。
提示一:我喜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他被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这一联由于客观上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而流传千古。
提示二:我喜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2a46d64028915f804dc220.png)
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赤壁》中表示议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达全曲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练习
1、给下列字注音。
侧畔()折戟()铁未销()
干戈( ) 寥落()飘絮()
宫阙()琼楼()低绮户()
踌躇()潼关()婵娟()
2、填空。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人。
3、词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三、《三坡羊潼关怀古》
1、介绍张养浩
2、阅读理解
(1)这首散曲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抒写作者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赤壁》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3bae4c510a6f524cdbf852b.png)
吉林省通化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吉林省通化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吉林省通化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导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重点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步骤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环节步骤复习独立复习组内互助组间交流1、导入新课教师适当点评,补充。
提出复习问题。
巡视情况,指定报告人,评价学生的发言,明确结论。
独立思考。
组内交流互助。
结对探讨,补充或评价同学的发言,总结归纳.文体介绍教师应结合趣闻、实例进行通俗的讲解。
出示学习目标预习依案自学组内互助组间交流1、查资料,积累文学常识.2、多种形式朗读诗文。
3。
背诵默写诗文。
巡视自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教师应该确定诵读的感情基调;示范精彩片用双色笔做好积累笔记.学会不懂的字、词、句子。
诵读课文,整体有的学生诵读缺乏自信,教师要给予鼓励和信心。
段.督促学生做好积累笔记。
感知,把握主要内容研习明确任务个人探究组内互助组间展现4、把握诗文内容,理清诗文写作思路 5、品味佳词妙句,在朗读中感悟诗文语言的生动。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当堂达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当堂达](https://img.taocdn.com/s3/m/8003b8537375a417866f8fb6.png)
25《诗词曲五首》当堂达标检测一、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文后题目。
(13分)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本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家。
山坡羊是___________。
(4分)2.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2分)3.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3分)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4.仔细品味画线的句子,说说加点的字好在什么地方,会使人产生怎样的联想。
(4分)二、阅读《青玉案·元夕》,完成文后题目。
(17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①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风箫②声动,玉壶③光转,一夜鱼龙④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⑤,笑语盈盈暗香⑥去。
众里寻他⑦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①星,比喻灯。
②风箫,箫的美称。
③玉壶,比喻月亮。
④鱼龙,指鱼形、龙形的灯。
⑤蛾儿、雪柳、黄金缕,指女人的装饰。
⑥暗香,指美人。
⑦他,即她。
古时他她不分,通用。
5.这首词的“青玉案”是___________;“元夕”是正月十五日,也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
(2分)6.“花千树”描绘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
这是化用唐朝诗人岑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7.翻译词句。
(2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8.这首词的作者辛弃疾,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代著名爱国词人。
我们在第一册,还学过他另一首词:《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9.这首词的上阙写____________,下阙写____________。
(2分)10.这首词的中心思想:____________。
(2分)11.写下这首词的韵脚: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04cdc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c.png)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领会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预习内容及方法指导:了解每首诗词的写作背景,掌握每首诗的作家作品,把握每首诗的朗读节奏,然后理解品析,感悟诗情,并熟读成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文学常识1.作者(了解:名、时、地、评、作)2.背景:二、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流畅)三、感知诗意(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重点词语的解释在文中做出批注。
)我的疑问:探究案:合作探究、理解品析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3.颈联颈联表达了怎样的哲理?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赤壁》一、文学常识1.作者(了解:名、时、地、评、作)2.背景:这是一首咏史诗。
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有悖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
二、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流畅)三、感知诗意(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重点词语的解释在文中做出批注。
)我的疑问:探究案:合作探究、理解品析1.首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含义?诗中写“二乔”有什么意义?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过零丁洋》一、文学常识1.作者(了解:名、时、地、评、作)2.背景:这是一首咏志诗。
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
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军南宋最后据点崖山,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遂出此诗以明心志。
学习、探究、诊断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诗词曲五首》练习 新人教版
![学习、探究、诊断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诗词曲五首》练习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347a5248d7c1c708a14580.png)
25.诗词曲五首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烂柯.()折戟.()宫阙.()峰峦.()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暂凭杯酒长.精神()②折戟.沉沙铁未销.()()③千里共婵娟..处()..()④伤心秦汉经行3.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洛阳人,________代诗人。
(2)《赤壁》作者________,唐代诗人,字________,京兆万年人,和________并称“小李杜”。
(3)《过零丁洋》作者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朝代)杰出的________和诗人。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并称“三苏”,因为其散文方面的成就并称为“________”之一,其诗清新豪健,风格独特,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5)《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济南人,________朝________作家。
这支曲子选自《________》,是诗人的代表作。
怀古,对古人的事迹有所追念和感慨。
4.理解背诵。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中偶然因素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做出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练测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练测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14d844f121dd36a22d822e.png)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练测【字词综合运用】(1)注音闻笛赋(fù)烂柯人(kē)折戟(jǐ)销(xiāo)干戈(gē)絮(xù)寥落(liáo)惶恐(huáng)宫阙(què)绮(qǐ)婵娟(chán)踌躇(chóu chú)(2)多音字辨析(3)形似字区别(4)解词暂凭杯酒长精神(增长,振作)折戟沉沙铁未销(销蚀)自将磨洗认前朝(拿起)辛苦遭逢起一经(遭遇)干戈寥落四周星(文中代指战争)零丁洋里叹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代指史册。
)把酒问青天(端起)高处不胜寒(经受不住)何似在人间(哪里比得上)千里共婵娟(指月亮)伤心秦汉经行处(经过)【重点句子分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乃千古名句,总说人生终有一死,一定要把一片火红的忠心永留史册,表明了文天祥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出了对人世间最美好的祝愿。
【课文背景知识】(1)作家作品X禹锡(772~842),字梦得,某某(现某某省某某市)人,唐代诗人、哲学家。
有《X宾客集》。
杜牧(802~852),字牧之,京兆万年(现某某省某某市)人,唐代诗人。
后人称之为“小杜”。
著有《樊川集》。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某某、浮体道人,吉州吉水(今属某某)人。
宋末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著有《某某先生全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某某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练测【字词综合运用】(1)注音闻笛赋(fù)烂柯人(kē)折戟(jǐ)销(xiāo)干戈(gē)絮(xù)寥落(liáo)惶恐(huáng)宫阙(què)绮(qǐ)婵娟(chán)踌躇(chóu chú)(2)多音字辨析(3)形似字区别(4)解词暂凭杯酒长精神(增长,振作)折戟沉沙铁未销(销蚀)自将磨洗认前朝(拿起)辛苦遭逢起一经(遭遇)干戈寥落四周星(文中代指战争)零丁洋里叹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代指史册。
)把酒问青天(端起)高处不胜寒(经受不住)何似在人间(哪里比得上)千里共婵娟(指月亮)伤心秦汉经行处(经过)【重点句子分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乃千古名句,总说人生终有一死,一定要把一片火红的忠心永留史册,表明了文天祥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出了对人世间最美好的祝愿。
【课文背景知识】(1)作家作品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市)人,唐代诗人、哲学家。
有《刘宾客集》。
杜牧(802~852),字牧之,京兆万年(现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诗人。
后人称之为“小杜”。
著有《樊川集》。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体道人,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宋末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东坡全集》传世。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散曲作家。
(2)背景知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
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赤壁》是诗人任黄州刺史时所作。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
杜牧所咏的赤壁并非三国时孙、曹大战的地方,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
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是作者借题发挥,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
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
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首曲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课文结构分析】(1)层次结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联紧承白诗末联,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颔联运用了两个典故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颈联蕴含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尾联是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赤壁》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过零丁洋》首联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
颔联抒写国破家亡的悲哀。
颈联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表现忧愤之情。
尾联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上片主要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叙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
(2)中心意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赤壁》这首咏史诗借助三国时英雄成败之事,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还曲折地表现出诗人报国无门的激愤。
《过零丁洋》这首诗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这首词借中秋赏月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达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的主题。
【课文写作特色】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感情真挚,沉郁豪放。
(2)结构巧妙,用典恰当。
(3)寓深刻哲理,艺术感染力强。
2.《赤壁》(1)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2)借物兴感,立意新奇。
3.《过零丁洋》(1)笔走龙蛇,纵横驰骋。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直抒胸臆,慷慨悲凉。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步步设问,问天问月问人生。
(2)把“天”“月”人格化,亲切动人。
(3)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5.《山坡羊·潼关怀古》(1)以动写静,气势汹涌。
(2)情景交融,情由景生。
【课本习题提示】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二、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三、这是一道拓展性的练习题。
要求由课文中《过零丁洋》中的一句诗“留取丹心照汗青”生发开去,搜集文天祥式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然后开故事会。
这样的练习事实上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可以广泛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然后互相交流。
既可以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能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可渗透说和写的练习。
【同步达纲练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侧畔()折戟()铁未销()干戈()寥落()飘絮()宫阙()琼楼()低绮户()踌躇()潼关()婵娟()(2)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沉舟则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B.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暂凭杯酒长精神()②自将磨洗认前朝()③零丁洋里叹零丁()④高处不胜寒()⑤意踌躇()(5)填空。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人。
②《赤壁》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_。
③《过零丁洋》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又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爱国诗人。
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是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和他的父亲____________,弟____________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⑤《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家。
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赤壁》中表示议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达全曲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诗句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分别说说你的理解。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参考答案(1)pàn jǐxiāo gēliáo xùquèqióng qǐchóu chútóng chán (2)D (3)C (4)①增长、振作。
②磨光洗净③孤苦无依的样子④经受不住⑤心情(5)①《刘禹锡集·外集》刘禹锡唐②《樊川诗集》唐杜牧③《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履善宋瑞宋④苏轼子瞻东坡居士宋苏洵苏辙⑤《全元散曲》张养浩希孟云庄元散曲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⑦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①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②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③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④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