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种植结构 形成区域化布局

合集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

总土地面积118.3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8,耕地面积1.12亿亩,人均4.8亩,为全国人均耕地的4倍。

天然草场13.2亿亩,占全国的1/3,人均56.7亩。

林地面积2.65亿亩,人均11.4亩。

根据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可划分为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山地丘陵、阴山山地丘陵、鄂尔多斯高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六个区域。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但各个条件悬殊,资源分布不平衡,平原和滩川地区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大部分地区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农作物构成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谷子、高粱、莜麦、荞麦、糜子、黍子、甜菜、葵花、葫麻、蓖麻、瓜果菜等。

河套、土默川的小麦,西辽河流域的玉米,大兴安岭岭东南的大豆、水稻,阴山燕山北麓的马铃薯和杂粮品质好、产量高,是自治区的主要优势粮食作物。

内蒙古自治区所辖4市8盟,101个旗县(市、区)。

全区总人口2325.7万人(1997年末),其中农业人口1549.6万,占全区总人口的6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区粮食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

1987年,自治区党委四届五次会议决定,把“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列为三项奋斗目标之一,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全区上下狠抓农田基本建设,大力推进科教兴农,使我区的粮食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90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94.6亿斤,人均占有粮食900斤,仅3年就实现了粮食总量基本自给的奋斗目标,结束了长达20多年从区外调入粮食的历史,使自治区几代领导为之奋斗的希望变成现实。

其后几年,各级始终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1998年全区各地战胜了以洪涝为主的多种自然灾害,再次获得农业大丰收,粮食总产达到了315.1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较1987年的121.4亿斤增长了近1.6倍,人均占有粮食1355斤。

油料、甜菜总产也分别达到了18亿斤和259万吨,比1987年增加了7.2亿斤和91万吨。

我国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我国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东北 粮食
总 量
水 稻
长江 1. 79
1. , 9 4 3 . 85
3 . 79
西北 1. 52
1. 20 13 .
16 .
西南 1. 58
1. 32 1 57
1. 54
其他 1. 44
1. 61 3 . 07
3 . 03
面积 ( 万公 顷)
产量 ( 吨) 万 面积 ( 公 顷) 万
维普资讯
缠衙 硒宪专 20 . ̄3 期( 考 08 - 9 总第26 期) f - 1 7
li l
表1
项目
20 06年全国粮食区域布局情况

区域布局情况 ( ) % 冀鲁豫 2 . 11
2 . 36 28 .
32 .
全 国 总 量
构优 化升级 的重 点和方 向, 并采取 相关对 策措 施 , 中主要 的包 括 , 其 加强 基础 设施 建设 , 快 加
技 术替代 资源步伐 , 完善土 地流 转机制 , 进农 业信 息化建 设 , 促 建立 稀缺 资源保 护 体 系 , 断 不
把 种植业 结构优化 升级推 向深入 。

江等 2个 省 的 2 2个 县 ( 、 ) 重 点 建 设 桂 中 市 区 ,
产量 ( 吨 ) 万
1 4 05 89
4 4 . 97 79 2 2 995
1 5 82 7
1. 56
1. 57 1. 10
1. 16
面积( 万公顷 ) 小麦
产量 ( 吨) 万 面积( 公 顷) 万
玉米
2 9 . 26 1
1 4 04 7 2 9 . 67 1 1 4 45 8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湖南省种植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湖南省种植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湖南省种植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2.06.28•【字号】湘农发〔2022〕49号•【施行日期】2022.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发展规划正文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湖南省种植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湘农发〔2022〕49号各市州、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加快种植业全面转型升级,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我厅组织编制了《“十四五”湖南省种植业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2022年6月28日“十四五”湖南省种植业发展规划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面临的挑战第三节发展机遇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主要产业与区域布局第一节主要产业第二节区域布局第一节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第二节提升油料综合产能第三节稳定棉花生产规模第四节促进菜果茶药特色化发展第五节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第六节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第七节提高全产业链发展质量第一节加强组织保障第二节优化政策保障第三节强化耕地保护第四节强化科技支撑第五节健全法治保障第六节广泛宣传引导种植业是农业的基础产业,是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产业。

“十四五”是湖南省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大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着力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快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精神,结合《湖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特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全省各地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和自然灾害,种植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粮油生产稳定发展,棉花生产稳定恢复,菜果茶药生产特色化发展,结构布局持续优化,种植业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为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加速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秋冬种工作实施方案 (最新)

秋冬种工作实施方案 (最新)

秋冬种工作实施方案一、目标任务全县秋冬种计划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33.3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0万亩(小麦5万亩、秋冬马铃薯4万亩、杂粮1万亩),实现夏粮总产2万吨;种植油菜12万亩、蔬菜4万亩、绿肥6万亩、秋冬季农田种草面积0.5万亩、新增果园0.85万亩。

二、工作重点(一)优化种植结构布局。

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原则,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秋冬季生产中布局好种植结构。

以全县13个500亩以上大坝为核心,重点发展种植蔬菜12万亩(其中油菜10万亩,其它蔬菜2万亩)、花椒5万亩、茶叶1万亩;实现50个家庭农场建成投入使用,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到xx年底,全县计划完成生猪出栏13万头,肉牛出栏3万头,家禽出栏150万羽,实现禽蛋产值7000万元。

(二)发展冬春商品蔬菜。

重点建设预冷库、冷链、绿色防治病虫害、蔬菜标准园等生产性配套基础设施;引导和大力推进土地置换和流转,加强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完成品种优化布局和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在海拔375m至1000m 的区域建设冬春早熟商品蔬菜产业带;发展以菜心、小白菜等蔬菜为主商品蔬菜,在龙场镇对门山村至五里岗村一线种植蔬菜1万亩,在者相镇新寨村至平桥村一线种植蔬菜4000亩,在永丰街道办纳马村至岩鱼村一线种植蔬菜3000亩,在珉谷街道办大碑村至鹅田村一线种植蔬菜3000亩。

(三)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

积极发展优质油菜、精品水果、香料产业、生态养殖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探索“烟油轮作”,因地制宜利用烤烟地茬口种植油菜,为“烟油轮作”提供技术支撑,解决烟地据荒现象;规划以公路沿线、景区周边、城镇周边、500亩以上坝子为重点区域,在xx-龙场-者相“金三角”主干道两侧大力发展种植油菜。

在珉谷、龙场的贞-卡线两侧200米范围内种植油菜10000亩;在珉谷、永丰、者相、北盘江等乡(镇、街道)境内贞-牛线两侧200米范围内种植油菜1.3万亩;在龙场、小屯、北盘江、长田等关兴公路两侧200米范围内种植油菜5000亩,在三岔河景区可视范围内种植油菜3000亩,在双乳峰景区可视范围内种植油菜5000亩,在县城周边种植油菜4000亩,在者相镇周边种植油菜5000亩,在龙场镇周边种植油菜5000亩,在500亩以上坝子外种植油菜50000亩;在“两江一河”发展精品果树产业带,着力打造以百香果、芒果、香蕉等为主的精品水果产业,新建标准果园示范基地0.85万亩;在龙场、小屯、长田等乡(镇)一带种植茶叶1万亩;在北盘江、者相、白层、鲁贡、沙坪等乡(镇)花椒产业带种植5万亩;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全力推进家庭农场的建设。

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为加快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饲草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保障现代畜牧业饲草有效供给,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保障奶牛、肉牛和山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目标任务为重点,落实“四化”“四调”,坚持农牧结合、草畜平衡、种养循环,优化区域布局,调优种植结构,加大优质饲草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构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集约规模生产、商品化销售的现代饲草产业体系,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保障。

二、目标任务到X年,全市饲草种植面积达到X万亩,饲草总量达到X 万吨。

其中,青贮玉米X万亩,加工全株玉米青贮X万吨;建设优质高产苜蓿基地X万亩,生产苜蓿青干草X万吨;“一年两茬”复种小黑麦等高产优质饲草X万亩,生产优质干草X万吨;一年生饲草X万亩,生产青干草X万吨;建立放牧型栽培混播草地X万亩,生产饲草X万吨;加工利用农作物秸秆X万吨、杂草及非常规饲料等X万吨。

打造饲草产业示范县X个、饲草良种繁育基地X个、龙头企业X家,建立饲草种植、加工、配送社会化服务组织X个。

饲草产业实现产值X亿元以上。

三、重点工作(一)推进区域化布局针对草畜产业发展需求,优化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通过土地流转或生产托管,集中连片推进优质饲草种植,推广“一年两茬”高产高效复种模式,发展放牧型人工栽培草地,建立健全多元化饲草供给保障体系,夯实现代畜牧业发展物质基础。

1.优质苜蓿。

建设核心区,重点种植亩产X公斤以上、粗蛋白含量X%以上的高产优质苜蓿。

到X年,高产优质苜蓿面积达到X万亩。

2.青贮玉米。

推广种植青贮玉米和粮饲兼用型品种,确保玉米青贮干物质≥X%、淀粉≥X%,优于国家一级标准,平均亩产X.X吨以上;到X年,全市种植青贮玉米X万亩。

3.一年生饲草。

根据我市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以推进规模养殖场种养结合为重点,充分利用冬闲田,推广“一年两茬”高产高效复种模式;充分利用滩涂地、中低产田、盐碱地等土地资源,种植燕麦、高粱等一年生饲草。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发展高效经济作物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发展高效经济作物

一、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势在必行1.种植结构调整的意义。

种植结构调整,既是一项科研成果,又是一项实用技术,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及参与市场竞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种植结构的调整,既是种植习惯改革的需要,也是改进传统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需要什么产品,就种什么作物,也就选用什么品种,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优质农产品发展步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需要。

种植结构调整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劳动产出率的需要。

改变目前农作物种植的二年三熟制、一年二熟制为一年三熟制或一年多熟制,由二元结构变为三元结构或多元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整体效益。

种植结构调整是加强农民生产自主权,培养生产者适应市场、更新观念的需要。

造就一批科技素质高,有经济头脑的生产组织者和经营者,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和营销大户,让他们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2.种植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种植结构的现状:范县现有耕地51万亩,人均1.1亩,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花生、大豆、瓜菜等作物。

通过分析,范县种植结构在当前存在以下五个关键问题。

一是种植结构比较单一。

近几年来,范县粮食积压,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减少,小麦与玉米(大豆)连作,小麦与水稻连作,年亩产值在800-1100元,粮食作物比较效益大幅度下降,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是经济作物产值比重较小。

去年全县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为22%,粮经产值比为7∶3,农业发达地区经济作物产值高于或等于粮食作物产值,粮经产值比3∶7或4∶6,甚至一些乡镇全部种植高产、高效经济作物。

三是经济作物布局和品种搭配不合理。

近几年范县棉花生产,几乎种的是夏播棉,产量低,一般亩产皮棉40-60公斤;范县蔬菜生产,露地菜所占比重较大,茬口安排不科学,品种搭配不合理,高档品种几乎没有。

四是经济作物产品档次低、品质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发展高效经济作物 范县科学技术协会 张洪存差。

推进玉米生产发展工作方案

推进玉米生产发展工作方案

推进玉米生产发展工作方案玉米是我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对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提升种植效益,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加快推进玉米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五优四调四化”,以绿色高质高效为平台,围绕“一控两减”目标,立足我市玉米生产现状,优化区域布局,突出品种选育,强化提质增效,加大籽粒机收、一次性施肥等绿色高效技术示范推广力度,优化玉米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实现为养而种,种养结合,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益。

二、目标任务依托我市黄金玉米带的区位优势,围绕“为养而种、为加而种”,进一步优化玉米种植结构,稳步调增玉米种植面积,促进种养加产业协同发展。

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640万亩,其中:籽粒玉米播种面积490万亩,产量252万吨;青贮玉米播种面积150万亩。

加快推进全程机械化,努力突破籽粒机收技术瓶颈。

提升玉米饲料加工、青贮调制水平,推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加快发展玉米精深加工,重点提升玉米淀粉及其衍生产品、玉米油等精深产品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三、重点工作(一)区域化布局。

依据各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优化区域布局。

大力发展籽粒玉米,适度扩大青贮玉米和制种玉米面积,示范推广籽粒机收技术模式,面积稳定在240万亩左右;依托充足的光热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面积达到300万亩;利用覆膜保墒旱作农业平台,示范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模式,重点发展青贮玉米,面积达到100万亩左右。

(二)规模化种植。

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按照“定区域、定品种、定规模”的“三定”措施,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玉米规模化种植政策扶持、惠农补贴力度,激发产业转型的内生动力,逐步形成龙头带动、农户参与、循环发展的规模化种植格局。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水利工程条件,为规模化种植提供保障。

2006年河北种植业结构调整概况

2006年河北种植业结构调整概况
维普资讯
2 0 年 河 北 种 植 业 结 构 调 整 概 况 06
1 种 檀业 结 构 调 整 继 续 推进
万亩,分别比上 年增加 3 0万亩 、l 5 2万亩和 2万亩 。
3 高 效 经 济 作 物快 速 发展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 中略减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明显扩 大,种植 结构稳 中趋优 。据调查统计,今 年全省农作物总播
20 年 ,河 北省进一 步加了补贴资金 ,扩 大了补贴范围,充分调动了
广大农民种粮的秘极性 ,全年 粮食播种面 积保持基 本稳定 。
4 种植 业 生产 区域 化 布 局 逐 渐 形 成
全省粮食生产以提高单产和品质 为突破 口,引导农 民积极扩 大优质粮食种植,确保种粮收入的增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 内部结构与 2 0 比较 呈三增 、五减势态 。三增 t冬小麦 0 5年 播种面积 36 58 2 . 6万亩 ,增 1 %;稻谷播 种面积 l83 . 9 3. 3万 亩,增 5 %;薯类播种面积 4 8 0万亩 ,增 1 4 . 2 4. 4 . %。五减 : 0 玉米 播种面 积 39 70 8 . 9万 亩 ,减 少 07 %;谷 子播 种面 积 . 2 2 1 2万 亩 ,减 少 3 %; 高 梁播 种 面 积 4 8. 6 . 6 2万 亩 ,减 少
8 %;豆类播种面积 4 69万 亩 ,减少 85 %;其它谷 物播 . 0 5. . 6 种面积 3 48 l. 6万亩,减少 l.%。在粮食 面积 保持基本稳定 3 9
玉米 生产 带,种植规模继续扩大 ,占全 省玉米 面积 的 8%以 0
上。以邯 郸、邢 台、沧 州、衡水四市为重 点的黑龙港流域优 质 棉花产 业带 ,2 0 0 6年植 棉面积 占到 全省棉 花播种 面积 的 8. 1 %。以冀 东、冀中和冀南 为重点 的优 质油料产 业带 已经 6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范文为了调整优化全县种植业结构,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政协于六月十九日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在政协领导带领下,先后深入到东湾镇、五合乡、北滩乡、三滩乡、刘川乡进行调研。

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种植业基本情况我县位于甘肃省中东部,黄河上游,黄河流经11个乡镇、15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全县辖18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总人口4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

国土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4.9万亩,其中水地50.05万亩,人均水耕地1.18亩。

目前,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8.9万亩,其中小麦23.26万亩,水稻3.56万亩,玉米18.42万亩,糜谷2.83万亩,其它谷物2.61万亩,夏收豆类7.74万亩,大豆0.72万亩,棉花0.15万亩,油料4.21万亩,枸杞4.88万亩,籽瓜10.5万亩,蔬菜25.8万亩(含洋芋),瓜类4.35万亩。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点近年来,全县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快两翻三提高的总体目标,极力推动三大产业、六大基地建设,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以经济作物和蔬菜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产业,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结构新思路、新格局,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经作种植逐渐扩大。

一是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2022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4.69万亩,较2022年增加16.38万亩,增幅18.55%,年均增加2.34万亩。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77.46万亩,较2022年增加了10.48万亩,增幅15.6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1.29万亩,较2022年增加2.57万亩,增幅29.47%;园林水果面积4.71万亩,较2022年增加1.48万亩,增幅45.82%。

观赏蔬菜_走上阳台

观赏蔬菜_走上阳台

!""#$"%&’()*+,’-./+*0&1+*023034+5,36长江蔬菜观赏蔬菜,走上阳台观赏蔬菜是一种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的特种类型蔬菜,近几年来,国内外育种工作者经过艰辛的努力,已育出许多种类型的观赏蔬菜。

总结起来可大致分为三类。

五彩缤纷的叶菜类。

这类主要以叶的颜色取悦于民。

如七彩菠菜,其叶有金黄、桃红、深红、白色等色彩;另外有似花非花的紫叶生菜、红叶生菜、奶油生菜、细菊生菜;金色和白色金针菇。

千姿百态的瓜果类。

此类以果形奇特见长。

如形态逼真的蛇瓜,形态各异的沙漠仙人球、仙人掌,手指般粗的迷你黄瓜,香味奇特的球茎茴香,金童、玉女、皇冠、金话筒南瓜、飞碟南瓜、巨型南瓜,婀娜多姿的腰葫芦、圆葫芦、鹤首葫芦、流星锤葫芦等。

可菜可果的两用类。

此类观赏后可做菜又可当水果吃,如多彩番茄,其品种有黄番茄、紫番茄、香蕉番茄、红箭番茄,还有葡萄大小的珍珠番茄,小巧玲珑、红似朝阳的樱桃番茄,晶莹剔透的黄色樱桃番茄;还有五颜六色的茄子、彩椒等。

不但给人带来一份田园情趣,而且可以尝到亲手栽培的新鲜蔬菜。

郑州蔬菜研究所赵英凯竞争力的特色蔬菜产品。

一是要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培育区域化布局的特色蔬菜产品,不断提高蔬菜产品层次,要通过加工业的大发展带动蔬菜业的大提高,着力解决蔬菜加工业滞后和流通业弱小带来的蔬菜附加值低、蔬菜生产市场风险大等问题,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头企业。

要用工业的理念来抓蔬菜,像抓工业招商引资一样抓蔬菜招商引资,像抓工业园区一样抓蔬菜加工园区,大力引导工商企业和外资投资发展蔬菜加工业。

二是要进一步打破区域内自求平衡、自成体系的格局,大力发展外向型蔬菜,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促进蔬菜资源的合理流动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区域间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各展所长的产业结构。

!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着力提高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

蔬菜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产业竞争上,也体现在体制的竞争上,蔬菜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地克服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弱点,弥补村组在发挥“统”的作用中功能不全、能力弱小、地区封闭等不足,是家庭经营的蔬菜与大市场联结、融入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效途径,是双层经营体制在新阶段的完善和发展,也是提升蔬菜竞争力的最佳体制选择。

开封市优化种植业结构研究

开封市优化种植业结构研究

化提 供 参考 。 关键 词 特 色农业 ; 种植 业 ; 结构 调整 ; 南开封 河 中 图分 类 号 F 0 . 3 7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7 9 2 1 )4 0 7 - 1 07 53 (002 —39 0
开封 市在 种 植业 结 构不 断 调整 的 同时 , 些相 关 产业 一
善。 开封 市加快 了农 业信 息体 系建 设 , 5县共 建 立农产 品信
益低 下 。 开封 市优 质小麦 不 足 1 , / 小麦 品种 更新 力度 差 ; 3 优
质农 产 品 占有 率低 , 占 3 . %; 仅 88 9 农业 特 色不 突 出 , 成效 不 显著 。
() 2 农业 科技 研发 和技 术推 广滞 后 , 致农 产品 科技 含 导 量低 . 市场 竞 争 乏力 。 一是 农 业科 技 研发 方 向存 在误 区 , 提 高 单 产研 究 , 特色 品 种培 育 少 ; 食生 产 研究 多 , 济 作物 粮 经 研 究 少 。 是农 技 推 广工 作 网断 人散 , 术培 训 少 , 约 了 二 技 制
构 的优 化 与深 化 。 单 农 业是 实现 农 业 结构 调整 和 农业 产 订
开封市是 一个典 型的农 业大市 。 种植业 结构调整 起步于
2 世纪 9 年代初 期 。 过 1 0 0 经 O多年 的努力 , 已取得显著 成果 。
() 1 种植 业结 构 明显 改善 。 在保 证 粮食 生产 稳定 增 长 的 前提 下 。 不断 增加 高效 经济 作物 种植面 积 , 积极 发 展特 色农
品生产区。 具体有以下几个区域 : 专用小麦区域。 ① 重点是
在 5县建成 1.3万 h 优质 专用 小麦 生产基 地 , 行集 中 33 m 实

论文文献综述模板

论文文献综述模板

文献综述模版1、产业化的内涵、必要性方面。

“产业化”的概念是从“产业”的概念发展而来的,“产业” 本来意义是指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有时也专指工业。

后来随着“三次产业”的划分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则推而广之,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等的企业或组织。

“产业”这个概念是属居于微观经济的细胞与宏观经济的单位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它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的总和。

首先,农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次,从准宏观的产业结构层次来看,在农业产业分化的同时,农业与农业关联产业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

最后,在农业与其关联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同时,它们之间实现经济联系的准微观的组织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从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来看,农业产业化本身应该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则更有必要将农业产业化纳入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许多学者积极地运用西方产业经济学的一些理论来研究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这无疑对农业产业化的研究和建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经济学有着重要意义。

[1](陆英刚,尹坤,2010)农业产业化亦称农业一体化。

它发源于20 世纪50 年代的美国,此后很快推广到西欧、日本以及其他国家。

西方国家农业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农业生产环节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同其他产业(工业企业或商业企业)在经济上或组织上进行着某种协作或联合。

现代农业中出现的各种农工商联合企业,成为实现农业一体化经营的具体组织形式。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而出现的。

我国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内涵,权威的表述见于党的十五大报告: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

甘蔗种植工作总结范文(3篇)

甘蔗种植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我国甘蔗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甘蔗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稳步提升。

为进一步提高甘蔗种植效益,推动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单位在2023年开展了甘蔗种植工作。

现将本次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背景1. 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甘蔗产业发展,为甘蔗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甘蔗及其制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为甘蔗种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 技术进步:现代甘蔗种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为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工作目标1. 提高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2. 提升甘蔗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3.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推广绿色环保种植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工作措施1. 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蔗农宣传国家扶持政策、甘蔗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2. 选育优良品种:引进、选育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甘蔗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3. 推广绿色种植技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节水灌溉等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优化种植结构:调整甘蔗种植区域,实现区域化、规模化种植,提高生产效率。

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灌溉、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甘蔗种植条件。

6. 强化病虫害防治: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降低损失。

7. 加强产学研合作: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开展甘蔗种植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五、工作成果1. 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显著提高:2023年,我单位甘蔗种植面积达到X万亩,产量达到X万吨,较上年分别增长Y%和Z%。

2. 甘蔗品质得到提升:通过选育优良品种和推广绿色种植技术,甘蔗品质得到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

3. 生产成本降低: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推广绿色种植技术等措施,生产成本降低X%,提高了经济效益。

河南省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河南省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生品质差,时刻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
1.5 购销体系混乱,市场不成气候
1.2 栽培技术落后
花生购销处于自发状态,多头收购,市场混乱。
长期以来,群众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不注意 一些不法商贩,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压级压价,然后
科学管理。群体不合理,种植密度偏低,土壤有机肥 转手倒卖,牟取暴利,农民没有从中取得应有的利
强国际竞争力;调动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确保花 新换代。有条件的可以实行一村一种,推广区域化种
生质量。
植,以保证品种的优良性状。
2.3 示范推广规范化种植模式,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2.6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推动花生产业化
在主要示范基地,示范推广宽窄行起垄种植模 进程和可持续发展
式,即秋播小麦采用20 cm×40 cm 大小行播种方式
难的技术问题,而且花生还可以提前播种7~10d,延 出原价值5~6倍的附加值。因此,农产品加工企业应
长花生生育期。改革后花生行距为40~45cm,密度为 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粘合剂,
2.0万~2.2万株。这种模式便于花生田实施半机械化 没有现代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就不可能
播种、机械化灭茬、机械化中耕培土、机械化施肥与 实现或不可能持续发展。根据本市目前花生加工企
1 河南省花生产业存在的问题
1.3 机械化程度低
1.1 品种多、乱、杂
花生是劳动密集型作物,农机农艺不配套,机械
本省生产上应用的花生品种多,但商品批量小、 化程度低、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影响了农民种植
规模小、分散度高。生产上缺乏省、市育成的当家品 花生的积极性。
种,产区主要是沿用多年的老品种和从周边的山东、 1.4 质量意识差

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若干分析

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若干分析

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若干分析一、黑龙江省种植业现状分析黑龙江省的种植结构在50多年的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水稻、玉米、大豆、小麦四大作物为主的种植结构,并形成了专业化、区域化布局。

1.种植业结构以粮食作物为主黑龙江省农作物、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均呈现出增长趋势,其中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3%。

2.经济作物、饲料作物有一定发展,但占的比重低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作物、饲料作物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之后,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发展迅速,但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低,经济作物占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大约在17%左右,而且各年的播种面积有一定起伏。

二、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1.种植业结构调整效果不佳黑龙江省政府于2000年5月发布《关于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见》,拉开新一轮农业战略性调整的序幕,提出优化粮食生产布局、改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农牧主辅换位的目标。

近年来畜牧业得到快速跨越式的发展,而同期种植业结构调整速度缓慢。

2006年粮经饲作物播种面积比例86:11:2,远未实现《意见》中至2005年调整到60:21:19的目标。

2.品种及品质结构调整有待改善一是优质品种中粮食作物品种多,小杂粮和经济作物品种少;二是高产品种多,优质品种少;三是普通品种多,名牌品种少。

四是品种结构调整的科技含量低,面积的调整大多是适应性调整,科技含量的提高才是战略性调整。

3.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黑龙江省高油大豆、专用小麦和专用玉米产品品牌没有得到全国品牌评估体系的认可,主要是由于质量问题。

大豆的出油率较低;小麦的面筋强度较差,大部分品种稳定时间较短,拉伸面积较小;玉米品质不优、类型不专,收获期籽粒含水量高。

这些质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产品品牌的发展,已经在无形之中影响到黑龙江省农产品竞争实力。

4.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高,但普通农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因拥有农垦系统,农业机械化程度是东北最高的。

淮北市烈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与发展对策

淮北市烈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与发展对策
山芋 等 1 个 农产 品 已通 过 无 公 茄 辣 塔 8 害产 品认 证 、 色食 品认 证 和 有 机食 品 的认 证 , 现 出 良 绿 呈 好 的发展 势头 。但 企业加 工产 品单 一 , 中介 组织 运行 欠 缺
规 范管理 , 带动力 不强 。 14 优化 种植 结构 调 整 , 进 了农 民增收 . 促 我 区 本着 缩 粮扩 经 、 劣择优 , 展多种 经 营 的方 针 , 断推广 新 品种 淘 发 不
制 宜 发 展 花 卉 、 圃 、 用 菌 、 药 材 等 特 色 种 植 , 步 形 苗 食 中 逐
模 化 。其 中 优 质 小 麦 53h 优 质 棉 花 13 h 豌 豆 7 3m , 33 m ,
3 3 m . 瓜 8 0 m , 质 高 蛋 白大 豆 4 0 h 宋 疃 镇 重 3 h 西 0 h 优 80 m ;
不适应 市场 需求 , 须 扩 大经 济 作 物 , 必 引进 高 科 技 含量 的
种植技 术 , 生产 市场 紧缺 的农产 品才 是提 高种 植业 的根本
出路 。如古饶 镇 以朱集村 为 主要 生产基 地 的无 籽西 瓜 , 远 销上海 、 南 、 北 等 大 中城 市 , 民 67 。 入 在 20 湖 湖 农 6m 收 00

要 : 文 阐述 了淮 北 市烈 山 区种 植 业 结 构 调 整 取 得 的 成 效 和 经验 , 析 了其 中存 在 的 问题 , 出 了优 化 升 级 的 思 本 分 提
路和 对策。 关键词 : 种植 业 结 构 调 整 ; 状 ; 策 现 对 中图 分 类 号 F 2 33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0 0 7—73 (0 8 1 7 1 2 0 )3—19— 1 9 0

粮食生产与布局

粮食生产与布局

由此可知,国际(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通用的粮食概念与中
国粮食的概念及中国粮食统计口径有很大的差别。
整理课件
二、国际通用的粮食概念
FAO每年公布的“世界谷物总产量”,由于中国翻译上的习惯, 常译成“世界粮食总产量”。其实,这个“世界粮食总产量” 只是谷物类,不包括豆类和薯类。 “世界粮食总产量”只是谷物,不包括豆类和薯类。 “中国粮食总产量”除谷物外,还包括豆类和薯类。 如果将“中国粮食总产量”与“世界粮食总产量”进行对比, 一定要将豆类和薯类的产量从中国粮食总产量中剔除出去,统 计口径一致,才有可比性。 由于中国粮食概念与世界通行的粮食(谷物)概念不一样, 使得粮农组织对中国谷物库存量的估算偏高。因此,建议中国 公布“世界粮食总产量”时改为“世界谷物总产量”,中国在 同时公布“中国粮食总产量”和“中国谷物总产量”时,还要 公布“中国谷物库存量”,以便对世界和各国的谷物生产、库 存和消费进行比价分析研究。
主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7个省
(市)。
整理课件
第三节 中国粮食生产布局和结构变化
三、主要粮食品种生产格局发生变化,粮食生产布局逐渐向区 位优势地区集中
华北地区产量占全国比重逐渐增加,东北地区比重不断上 升,华中地区略有增加,华东地区不断下降,华南地区、西南 地区下降趋势。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份额很小,变化不大。黑 龙江、吉林、河南、江苏、安徽、江西、内蒙古、河北、山东 等9个主产省区净调出原粮占全国净调出原粮总量的96%,中 国粮食生产布局逐渐向具有区位优势的长江中下游、黄淮海和 东北地区集中,一些各具特色、各显优势的粮食产业带逐步形 成。
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统计已与国际口径接轨,继续沿 用过时的粮食统计口径,很难准确判断我国粮食安全状况, 并难以做出科学的政策选择,因此,应将大豆从中国粮食 统计口径中剔除出去。

蔬菜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进方案

蔬菜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进方案

蔬菜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进方案为加快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按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种养业,走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子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和市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调大经营规模、调长产业链条,突出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生产持续稳定、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控的现代蔬菜全产业链体系。

立足目标市场需求,通过培育产业大县、建设蔬菜集配中心,调动市场资源向汇集,提升产业聚集度和规模效益;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质量监管;大力发展初加工、精深加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增值;完善基础设施和冷链物流,搭建信息平台;扶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提高蔬菜产业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水平,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

二、建设目标到“十四五”末,全市瓜菜面积达到150万亩,总产量达到600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达到150亿元,全市农民人均来自蔬菜产业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主要瓜菜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推广普及率达85%以上,机械化装备水平达40%以上;节水、节肥、节药30%以上;蔬菜单产提高10%以上,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蔬菜商品化处理率达到30%以上。

三、主要任务(一)推进布局区域化发挥县(区)主体作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紧盯目标市场需求,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我区蔬菜优势产区集聚。

按照区域布局,打破县区界限,一县一业或多县一业,做大优势产品规模,实现集聚效应。

培育产业大县和蔬菜专业乡镇,建设设施蔬菜和出口蔬菜优势区,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和时空布局,日光温室、大中拱棚和露地生产统筹谋划,春提前、夏排开、秋延后、冬上市有效衔接,扩规增量与提质增效同步推进,延长供应期,提升主导产品四季生产和持续供应能力。

(二)推进生产标准化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海原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考

海原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考

32 调 整 目标 _
在实现粮油生产稳步提高的基础上 , 积极发展 区域优势特 色
育壮 大种 草养 畜产 业 , 力发展马铃薯 、 大 硒砂瓜 、 小茴香 、 优质葱 韭蒜 4个优 势特色作物 , 加大种植 业 内部结构调整 力度 , 农业生 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 了显著成效 。
作物 , 扩大外销市场 , 提高经济效益 , 逐步建立粮食作物、 经济作
农 民人 均 纯收 入 的 2 % 2。
从近年来各地 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来看 ,加快结构调整 , 发
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 在很长时期内仍将是贫 困地区增加农民收 入、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的最主要最长效 的措施。
41 马铃薯 产 业 .
41I 发展 的重点 区域 . . 为南部半 阴湿 区 ,该 区包括海原县关
3 种植业结构调整 的基本思路及 目标
31 种植业 结构调 整 的基பைடு நூலகம் 思路 .
坚持科学发展观 , 以市场为导向 , 发挥资源和 区域 比较优势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 能力。集 中人 力、 物 力、 力, 财 按照消费 引导市场 、 市场 引导加 工企业 、 加工企业 引导
上, 鲜薯总产量达 到 1 0 万吨 , D 实现总产值 3 亿元。 4I 扶持发展 的重点 .. 3
工 企 业 , 励 淀 粉 加 工 企 业 向 集 约 化 发 展 , 发 新 产 品 , 高 质 鼓 开 提
不容忽视 。一是种植 业结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行情 的制 约。 由于受传统农业 的影响 , 民普遍缺乏市场经济知识 , 农 不具备 对外来信息进行筛选和 采取应变 的能力 ,生产上存在盲 l 二 生; 是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 产业链短 , 效益不高 ; 三是特 色农 产品销售档次低 , 很难发挥品牌效应 ; 四是特色后续产业发展滞 后, 影响产业效益 的发挥 : 五是品种结构单一 , 不能满足 人们 的消 费需求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种植结构形成区域化布局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四道湾子镇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因地制宜,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大力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使各村的种植业各具特色。

一、二道湾子村三种作物种植区:二道湾子村位于距四道湾子镇中心3公里外的西南面,全村有6个村民组,总耕地面积2850亩,今年年初,镇政府领导与该村负责人在村委会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经过全体村民一致同意后,对全村的种植业进行统一的规化,1400亩水稻集中在蚌河周边的河滩地,930亩万寿菊集中在村前的坎上水浇地,520亩烤烟集中在村东的农业综合开发区,形成了三种作物的种植区,有利于集中管理,走向了规模化种植,带动了全村338户农民共同致富,使该村的种植业迈向区域化布局,这种结构模式在四道湾子镇种植业结构上是一种新型模式,对全镇的种植业调整起到典型的示范作用,以后有望在我镇大力推行。

二、六道湾子村的四种主导特色作物区:六道湾子村是本镇种植业结构调整示范村。

今年,该村共落实四种高产农作物,其中良种繁育1300亩,万寿菊1600亩,烤烟400亩,大叶桑400亩,形成特色作物的多样化。

三、吴家营子村的专业良种繁育区:吴家营子村位于镇中心7公里外的南面,村四周是大山,天然隔离条件好,全村共有耕地面积5000亩,全部是玉米制种田。

该村6年以来连续制种,与吉林、北
京延庆、赤峰大地三家种子公司长期签订合同,每亩制种田的纯收入均在1100元以上,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带动了全镇其它各村制种的积极性,使全镇共落实良种繁育15000亩,使3750户农户受益。

四、四道湾子村的露地蔬菜示范种植区:今年年初,我镇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四道湾子村党支部率领20名党员到松山区太平地镇的河南营子蔬菜批发市场进行参观学习,并和在那里经营蔬菜销售的山东客商签订了400亩蔬菜种植合同。

这20名党员每家种植20亩蔬菜,其中共有大葱200亩,每亩可产大葱4000公斤以上,每公斤收购价0.5元,亩纯入在1500元以上;架豆角100亩,每亩可产架豆角2000公斤以上,每公斤收购价1.2元,亩纯收入2000元以上;牛角椒100亩,每亩可产青椒300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0.8元,亩纯收入可达2000元以上;400亩露地蔬菜总体长势非常喜人,现在牛角椒豆角开始采摘并按合同出售给客商,既满足了人们的餐桌,又鼓起了农民的“腰包”,这20名党员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得到了全村人的大力支持,农民积极性很高,有望明年大面积推广种植。

在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同时,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万寿菊种植、烤烟生产、大叶桑栽植和良种繁良四大专项推进组,各村也分别确定了专项产业具体负责人,形成镇、村、组三级层层有人抓、有人管的组织机制,保证全镇农业结构调整工作顺利完成。

四道湾子镇朱桂芹
2006年7月1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