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之源》参考教案
九年级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九年级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7e825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9.png)
九年级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第一章:古希腊文明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希腊文明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2. 掌握古希腊文明的重要成果,如哲学、文学、艺术等。
3. 认识古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古希腊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 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如荷马史诗、希腊神话、伯里克利改革等。
3. 古希腊文明的代表性成果: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文学(悲剧、喜剧)、艺术(雕塑、建筑)等。
4. 古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古希腊文明的代表性成果及对后世的影响。
2. 难点:理解古希腊文明的哲学思想及其内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古希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希腊文明的历史场景和艺术作品。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希腊文明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果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选择一位古希腊哲学家,了解其思想观念,并在下一节课上分享。
第二章:古罗马文明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古罗马文明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2. 了解古罗马文明的政治、法律、军事等方面的特点。
3. 认识古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古罗马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 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如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屋大维的改革等。
3. 古罗马文明的政治制度: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
4. 古罗马文明的法律体系:罗马法。
5. 古罗马文明的军事力量:罗马军团。
6. 古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古罗马文明的政治、法律、军事等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难点:理解古罗马文明的法律体系及其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古罗马文明的政治、法律、军事等方面的特点。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场景和文物遗迹。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罗马文明的看法和认识。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上《西方文明之源》教案doc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上《西方文明之源》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2e0cecc0fc4ffe473268ab43.png)
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成就的突出表现。
重点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成就的突出表现。
难点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重要文明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学法
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没有希腊和罗马奠定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现代的欧洲。”——恩格斯
看完了自然科学文明来看一下古希腊的人文科学成就。
古希腊的文学包括哪些方面呢?
出示希罗多德的相关资料,思考:他身上有一种怎样的精神呢?
希罗多德是古希腊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的著作《希腊波斯战争史》简称《历史》,是欧洲第一部重要历史著作。希罗多德为了探明历史真相,足迹遍布古希腊、北非以及西亚地区。在他的书中,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年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图景,他是西方第一个系统叙述历史的人,他这种以历史为中心的记事体系,成为欧洲历史著作的正规体裁。所以希罗多德被称为西方历史之父。
阅读教材P24—26页中的内容,大字部分仔细阅读,小字部分快速阅读,重点部分画线,疑难问题做好标记。
柏拉图倡导“理念论”,而亚里士多德则力主“实体论”,亚里士多德坚信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毫不留情地批评了自己的恩师的错误观点。
做学生应不畏权威,敢于超越。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
《荷马史诗》
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波斯人》、《阿伽门农》
了解体育发展的历史。
了解罗马法律知识。知道《十二表法》罗马法和欧洲法学的渊源,成为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
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西方文明之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2c52d37375a417876f8f1c.png)
《西方文明之源》教案《西方文明之源》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以“西方文明之源”为题介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奴隶制文明的基本概况。
标题点出了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
课文两个子目,分别点出了古代希腊历史的重点是雅典的繁荣,古代罗马历史的重点是兴亡的发展线索。
本课教学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奴隶劳动普遍使用,中小奴隶主数量增多。
中小奴隶主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扩大政治权力。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顺应了这一趋势和要求,他改革政治,扩大了奴隶主民主,从而使雅典的奴隶主统治基础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把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在这种高度发达的奴隶主民主政治统治下,雅典的奴隶制经济也达到高度繁荣,文化昌盛,教育发达,人才辈出。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的雅典达到极盛,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
但必须指出的是,伯利克里毕竟是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政治家,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民主权利只是占人口少数的奴隶主阶级才享有。
本课教学难点:一是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全面辩证地认识,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这对初中生具有一定理论思维上的难度;二是对古代罗马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把握,要求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现象发展演变的过程,具有一定难度。
初中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初中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b5740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4.png)
初中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成绩的突出表现;概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重要文明成绩对后世的影响;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商量罗马法的影响,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认识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深远影响,增强对于文明的认同感,激发继承与发扬文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成绩的突出表现。
(难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重要文明成绩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恩格斯名言:“没有希腊和罗马奠定的根底,就不可能有现代的欧洲。
〞提问学生:你赞同这种说法吗希腊和罗马究竟是从何影响了欧洲的从而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古希腊文明1.教师播放图片(雅典学院)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归纳表格:图片当中出现了哪些名人,他们各自的奉献是什么学生答复:2.教师展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并提问:你怎样理解这句名言它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学生答复:亚里士多德坚信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毫不留情地批判了自己的恩师的错误观点。
做学生应不畏权威,敢于超越。
3.教师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来扮演古希腊居民,说一说古希腊在文艺方面有什么令你引以为傲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评级及总结:文学有(荷马史诗);戏剧有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多芬;体育则有马拉松和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教师过渡:古希腊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让世人赞扬不已,而古罗马文明也有与之媲美的雄伟一面,那就是罗马法——制服世界的法律制度(二)古罗马文明教师提问:罗马的第—部成文法典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答复下列问题:(十二铜表法)。
教师出示材料,提问:罗马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学生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5分钟的商量,依据学生的答复教师进行总结:罗马法稳固了罗马当时日益扩张的总揽;罗马法成为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根底。
教师继续展示罗马建筑的图片,提问:罗马的建筑有什么类别对当今建筑又有什么影响学生答复:有宗J建筑、公共建筑、纪念建筑、道路工程建筑。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eca40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f.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导入与文明的概念,通过早期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产方式,让学生认识了文明的概念,以及认识文明的标志是什么;第二部分主要讲述西方文明的起源,通过探究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核心、贡献和衰落,让学生了解西方文明的基础和特点;第三部分主要是地图绘制和文明之间的交流,通过绘制历史地图和了解文明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知道不同文明的交流和互相融合的历史。
本单元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实践绘制与研究的过程,既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学习能力的提升,深刻地阐述了西方文明的起源与贡献,进而引领学生了解世界历史及文明的发展演变。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①理解文明的概念,分析文明的标志;②了解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核心内容和发展历程,理解西方文明的基础和特点;③学会绘制历史地图,形成对各种文明间互动、融合的认识。
2. 能力目标:①训练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其结构化思维能力;②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提高绘制历史地图的能力;③训练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分析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②提高学生对文明交流互鉴的态度和意识,培养国际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核心内容和发展历程,理解西方文明的基础和特点。
2. 难点:明确西方文明的标志物和其演变过程,理解文明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幻灯片展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知识问答法、课堂辩论法【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观看PPT展示,介绍文明的概念和标志,让学生对文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新课呈现(30分钟)(1)探究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核心内容和发展历程,理解西方文明的基础和特点。
(2)结合对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各个文明的发展和特点,增强学生的结构化思维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西方文明之源》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西方文明之源》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9b3f70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6.png)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西方文明之源》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设计教材分析《西方文明之源》是九年级历史上册的第一篇教材,以讲述古希腊时期的生活与文化为主线,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系列西方文明的基础元素。
本文课程设计针对该教材,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关于西方文明元素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介绍古希腊时期的生活与文化,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西方文明的基础元素;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归纳总结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西方文明元素的理解;3.提高学生的综合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课前预热1.以画廊的形式展示一些古希腊文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2.让学生自由讨论这些文物的名称、用途以及历史背景,并引导他们探究这些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二部分:教学主体1.介绍希腊城邦制的历史背景与基本概念,帮助学生了解古希腊时期的政治制度;2.让学生了解希腊神话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引导他们理解希腊神话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3.介绍古希腊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古希腊戏剧对西方戏剧文化的贡献。
第三部分:课后练习1.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自行查找和阅读与古希腊文化相关的资料,并撰写读后感;2.组织讨论会,让学生分享各自的阅读感受和体会,进一步学习和总结关于西方文明元素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1.互动交流式教学:通过布置阅读任务和组织讨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2.案例式教学:通过展示古希腊文物以及介绍希腊城邦制、希腊神话、古希腊戏剧等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3.演讲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讨论,帮助他们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实施效果比较好,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西方文明元素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但是,也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具体如下:1.课前预热可以更加生动有趣:虽然通过展示古希腊文物的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在具体实施时,仍需注意如何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交流之中,从而达到更好的预热效果。
九年级历史上册《西方文明之源》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上册《西方文明之源》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d4cf7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3.png)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异同,撰写一份比较研究报告,不少于800字。
5.观看一部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古希腊的荣光》、《罗马帝国衰亡史》等,并撰写一篇观后感,不少于500字。
4.设计课堂讨论、辩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层面: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热爱人类文明、尊重多元文化的情感。
2.态度层面:引导学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西方文明,认识到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3.价值观层面:使学生认识到民主、法治、人权等价值观在西方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深入阅读一本关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历史书籍,如《希腊史》、《罗马史》等,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书评,不少于1000字。
1.作业完成过程中,请同学们认真对待,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提交时,请保持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3.作业完成后,及时复习、总结,查漏补缺,提高自身历史素养。
4.鼓励同学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与同学、老师交流,共同进步。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短文,要求不少于500字,内容包括:文明的起源、发展、主要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2.设计一份关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知识问答卷,要求包含至少10个问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完成后,与同学相互交换答题,检验彼此的学习成果。
九年级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九年级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bb82b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c.png)
九年级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第一章:古希腊文明一、教学目标:1. 了解爱琴文明起源及希腊文明的兴起。
2. 掌握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了解雅典和斯巴达的特点。
3. 认识古希腊文明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爱琴文明起源: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 希腊文明的兴起:城邦制度。
3. 雅典和斯巴达的特点:民主政治与军事专制。
4. 古希腊文明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哲学、艺术、政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古希腊文明的兴起、雅典和斯巴达的特点。
2. 难点:古希腊文明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法:讲解爱琴文明起源、希腊城邦制度。
2. 比较法:分析雅典和斯巴达的异同。
3. 实例法:介绍古希腊文明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爱琴海地区的地理环境,引导学生了解希腊文明的起源。
2. 讲解爱琴文明起源: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 讲解希腊城邦制度:雅典和斯巴达的特点。
4. 分析雅典和斯巴达的异同:民主政治与军事专制。
5. 讲解古希腊文明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哲学、艺术、政治等。
6. 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作业。
第二章:罗马文明一、教学目标:1. 了解罗马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2. 掌握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
3. 认识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罗马文明的兴起:罗马城的发展。
2. 罗马共和国:政治制度、扩张历程。
3. 罗马帝国:政治制度、扩张历程。
4. 罗马法:民法、刑法、宪法。
5. 罗马文明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2. 难点:罗马文明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法:讲解罗马文明的兴起、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
2. 实例法:介绍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3. 比较法:分析罗马文明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罗马城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了解罗马文明的起源。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a5d669a76e58fafab003d1.png)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西方文明之源介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奴隶制文明的基本概况。
西方文明之源也是初中八年级历史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掌握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掌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并且通过开展讨论辩论等活动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西方文明之源,以及对今天民主政治的影响,认识到奴隶制文明代替原始文明是历史的进步。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的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是今天民主政治的源头,通过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今天的民主政治。
2.难点: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全面辩证的认识;对古代罗马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把握。
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全面辩证的认识,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对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
对古代罗马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把握,时空跨度大,要求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现象发展演变的过程,这对初中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三、教学策略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多媒体辅助教学,其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促进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问题探究法;分组讨论法;材料归纳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在中国古代史部分关于“三国史”的学习中,我们学到了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空城计”。
诸葛亮利用其个人才华和对魏军主将的了解,故弄玄虚,吓退了魏军,从而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战例。
而在此前的古代希腊,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战例──“木马计”。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44713559eef8c75fbfb354.png)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掌握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和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二)过程与方法: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罗马历史发展线索怎么样?(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证明了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教学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教学难点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结合地图,把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31届里约热内卢夏季奥运会上,获胜的运动员除了获得奖牌和鲜花以外,还有一份与众不同的礼物,你知道是什么吗?生:橄榄枝叶绕成的花环。
师:奥运会的发源地是希腊,竞赛的奖品通常只是橄榄枝编成的花环。
但胜利者成了英雄,得到城邦的很多奖赏。
师:大家有没有听过法西斯?它是什么的象征?生:反动势力、独裁专权、恐怖主义……它起源于古代罗马卫士手中的那根束棒,这是权利的象征。
“束棒”在拉丁语的读音就是“法西斯”。
根据早期形成的传统,罗马最高长官有12名卫士相随。
他们各人手持一束棒子,束棒中间插着一把战斧。
棒子用来施笞刑,斧子用来执行死刑,都是权利的象征。
“束棒”在拉丁语中的读音是“法西斯”,以后“法西斯”就逐步成为反动势力的象征。
[讲授新课]:一、雅典城邦的繁荣(板书)1、古希腊的疆域与自然条件师: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希腊半岛是主要组成部分。
师:古代希腊与今天的希腊国家一样吗?它的地理范围怎样?(——学生结合地图回答:古希腊是一个地区而非一个国家,其地理范围与今天希腊国家的版图不同,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海岸。
)师:希腊半岛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东临爱琴海,岛屿星罗棋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11942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6c.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西方文明之源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古代希腊的两个文明中心发源地。
2、能理解应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
3、理解运用布匿战争和罗马的兴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教学难点: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结合地图,把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设问导读:(一)、雅典城邦的繁荣:1.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了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公元前6世纪,它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2.伯利克里改革: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人物:伯利克里措施:①扩大公民的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②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作用: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1.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2.强盛:随后罗马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了争夺地中海霸权,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最终取得胜利。
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3.灭亡: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严重的社会危机。
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各派力量经过激烈的较量,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4.罗民帝国延续了约五百年,它与秦朝和西汉时期的中国一样,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5.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九年级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九年级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b5298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c.png)
九年级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希腊文明的特点。
(2)掌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3)了解古希腊的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感受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
(2)运用比较法,分析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3)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入探讨古希腊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的原因和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尊重和欣赏,认识到其对现代文明的贡献。
(2)培养学生对民主政治的认识,增强公民意识。
(3)培养学生对科技、文化和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文明的影响。
2.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古希腊的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的突出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局限性。
2. 古希腊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地图、图片、案例等。
2. 学生准备相关课本和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希腊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引出本课内容。
2. 课堂讲解:(1)讲解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其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2)讲解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重点分析其内在矛盾和局限性,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讲解古希腊的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分析其原因和特点。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希腊科技、文化和艺术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古希腊文明的独特魅力。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谈谈对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公民意识的培养有何启示。
5. 总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希腊文明的重要性和对后世的影响,激发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兴趣和热爱。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内容,提高对古希腊文明的认知。
九年级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九年级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81eba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4.png)
九年级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2)掌握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影响。
(3)了解古希腊的科技、文化及艺术成就,感悟西方文明的源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古希腊文明的特点。
(2)运用比较法,分析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优缺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尊重和热爱,提高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文明的影响。
(2)古希腊的城邦制度。
(3)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影响。
(4)古希腊的科技、文化及艺术成就。
2. 教学难点:(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运作机制。
(2)古希腊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兴趣。
(2)提问:你们听说过古希腊吗?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古希腊文明?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总结。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古希腊的城邦制度,重点介绍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学生跟随教师思路,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运作机制。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优缺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5. 课堂拓展:(1)教师介绍古希腊的科技、文化及艺术成就。
(2)学生分享感受,教师点评、总结。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古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古希腊文明的特点。
2. 请学生思考:古希腊民主政治在当今世界的借鉴意义。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六、第六章:古希腊的哲学思想1. 教学目标(1)了解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0c7ea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b.png)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爱琴文明雅典民主政治罗马帝国的兴衰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2、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法治精神所体现的进步意义以及它的局限性3、了解基督教的传播及对后世的宗教、文化、政治生活所产生的广泛影响[重难点]重点:雅典民主政治罗马帝国兴衰难点:雅典民主政治和早期基督教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小组互助,教师点拨【导学问题】雅典的民主政治(一)学生阅读课本“雅典的民主政治”,自主完成下列各题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___________,爱琴文明逐渐衰落是在--------------。
2、希腊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城邦是-----------和-----------,其中崇尚武力的是-----------,民主政治发达的是---------。
民主政治达到全盛是在--------------执政时期。
3、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有何影响?(二)合作交流: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提示: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评价)罗马的'兴衰(一)学生阅读课本“罗马的兴衰”自主完成下列各题1、狼孩传说是关于哪一个城市的起源------------。
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实质是------------。
2、“布匿战争”交战的双方是-----------和----------,时间------------------。
3、罗马帝国建立的时间-----------,建立者---------4、公元2世纪罗马版图达到最大规模,西起--------------,东到-------------,北越------------南至-------------------。
传 九上历史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传 九上历史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2ee8741711cc7931b71643.png)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辩证分析和比较能力;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适时的组织、引导、点拨,使学生能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状态,通过设问、分组交流讨论、比较对比等方法,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感悟历史的内在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进程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以“西方文明之源”为题介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奴隶制文明的基本概况。
标题点出了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
课文两个子目,分别点出了古代希腊历史的重点是雅典的繁荣,古代罗马历史的重点是罗马兴亡的线索。
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难点: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全面辩证地评价;古代罗马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把握。
【教学方法】导读法、图示法、比较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准备】1、对学生进行分组。
2、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地图:《古代希腊》《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人物图:伯利克里头像图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繁荣》《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等【板书设计】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一、雅典建立:公元前8世纪成为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6世纪全盛:伯立克里二、罗马罗马城罗马共和国称霸地中海罗马帝国(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395年)(476年)【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古代亚非文明发源于哪些地区?(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继亚非古代文明的兴起,西方(欧洲)也出现了古代文明,西方文明又是在哪里发源的呢?导入新课西方文明之源提问2:希腊文明以什么为中心?与亚非文明的中心有何不同?(学生答:古希腊文明以海洋为中心,而亚洲文明以大河为中心)二、讲授新课【自我检测】一、选择题1、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的时间是()A、公元前8 世纪B、公元前6世纪初C、公元前6世纪末D、公元前5 世纪2、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A.伯利克里B.希罗多德C.凯撒D.屋大维3、罗马共和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布匿战争的失致B、元老贵族的破坏C、严重的社会危机D、雅利安人的进攻4、雅典在()当政时处于全盛时期A、伯利克里B、亚历山大二世C、腓力二世D、图特摩斯5、下列对雅典奴隶制民主高峰期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文化发达B.经济繁荣C.教育兴盛D.全体居民有权参政二、填空题:公元前509 年,罗马建立了_______。
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西方文明之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aa654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1.png)
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教案标题: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西方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西方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
3. 能够分析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和特点
教学重点:
1. 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和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2. 基督教的传播和对西方文明的塑造
3. 文艺复兴运动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和改变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和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1. 介绍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2. 分析希腊罗马文明对政治、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
3. 进行相关的课文阅读和讨论
二、基督教的传播和对西方文明的塑造
1. 讲解基督教的起源和传播历程
2. 探讨基督教对西方文明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影响
3. 进行相关的小组讨论和展示
三、文艺复兴运动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和改变
1. 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和特点
2. 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对艺术、科学、哲学等方面的影响
3. 进行相关的文艺复兴作品欣赏和讨论
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讨论: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西方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 小组讨论和展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课文阅读和作品欣赏:通过课文阅读和相关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感
教学评价:
1. 课堂讨论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维的活跃程度、表达的清晰度等
2. 作业和小组展示: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展示的内容和表现
3. 学习成绩: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西方文明起源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3.3《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3.3《西方文明之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855a6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3.png)
简短介绍古希腊文明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古希腊文明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古希腊文明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古希腊文明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古希腊文明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6)开展以古希腊文明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或项目制作,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7)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加深入、全面的古希腊文明知识。
七、板书设计
1. 古希腊文明概述
① 自然地理环境:爱琴海、希腊半岛、山脉、岛屿
② 希腊城邦的兴起:公元前8世纪、城邦制度、自治、贸易
③ 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公民参与、法律制度
《古希腊奥运会》(作者:戴维·C. 扬)
《古希腊文学》(作者:丹尼尔·H. 汉密尔顿)
《古希腊的科学与数学》(作者:约翰·V. 沃克)
2. 拓展要求:
(1)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深入了解古希腊文明的历史、政治、艺术、哲学、神话、文学、科学等各个领域。
(2)学生可以阅读上述拓展内容中的书籍,也可以观看相关视频资源,如纪录片、讲座等,以加深对古希腊文明的理解。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古希腊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案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f7e22a7375a417866f8fcd.png)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2. 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过程与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课前预习——根据要求、结合课本填空。
(一)雅典城邦的繁荣1.欧洲文明的源头——。
2.雅典是的重要城邦,是制国家。
3.公元前世纪后半期,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1.“布匿战争”时间是,战争双方是和。
结果是影响是。
2.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是,罗马帝国建立的时间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
3.罗马共和国发展成为罗马帝国的原因是。
三、课内探究「课堂探究1」——完成表格“古希腊雅典繁荣的表现和原因”:罗马城————————()()()()()——西罗马帝国灭亡()「课堂探究3」——开动脑筋思考作答:问题:从地理环境角度看,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产生的地区有何不同?四、当堂训练——链接中考1.“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语)这里的“她”是指()A.斯巴达B.雅典C.罗马帝国D.西罗马帝国2.古代文明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以下四个古代文明国家中,自然环境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是()A.古巴比伦 B.古埃及 C.古印度 D.古希腊3.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图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A.疆域最辽阔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C.经济最繁荣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4.根据下列第①组的内在关系,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使第②组成立()①伯利克里→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②()→罗马帝国建立A.亚历山大 B.斯巴达克 C.凯撒 D.屋大维5.在公元2世纪左右,这个欧洲国家繁盛开放,以致中国的丝织品可以经丝绸之路转运到这里,而他的城市也可以与当时世界上规模很大的中国汉朝长安城相媲美。
九年级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九年级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c8ef9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07.png)
九年级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第一章:古希腊文明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掌握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民主政治以及著名的哲学家。
3. 了解古希腊文学、艺术和科学方面的成就。
二、教学内容:1. 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爱琴文明、古风时期、古典时期等。
2.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雅典、斯巴达等主要城邦的特点。
3. 古希腊民主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等。
4.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5. 古希腊文学、艺术和科学成就:荷马史诗、希腊悲剧、雕塑、哲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城邦制度、民主政治以及著名哲学家。
2. 教学难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城邦制度、民主政治以及著名哲学家。
2. 运用多媒体展示古希腊的艺术作品和科学家成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活动设计:1. 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古希腊的自然环境和城邦分布。
2. 组织学生讨论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章:古罗马文明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罗马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掌握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以及著名的历史人物。
3. 了解古罗马文学、艺术和建筑方面的成就。
二、教学内容:1. 古罗马文明的发展历程: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等。
2.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共和制、帝制等。
3. 古罗马法律体系:公民法、万民法等。
4. 著名历史人物:凯撒、奥古斯都、图拉真等。
5. 古罗马文学、艺术和建筑成就:拉丁文学、罗马柱式、圆形竞技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罗马文明的发展历程、政治制度、法律体系以及著名历史人物。
2. 教学难点:古罗马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古罗马文明的发展历程、政治制度、法律体系以及著名历史人物。
2. 运用多媒体展示古罗马的建筑作品和文学家成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明之源》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匸。
二.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教学难点: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全面辩证地认识;对古代罗马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把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请说出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四大古代文明名称及其产生的大致时间。
学生:埃及文明,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500年;印度文明,公元前2500年;中国文明,公元前2070年。
教师:上述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些文明都处在哪两个纬度之间?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学生:大河流域。
北纬20°〜40°之间。
原因大致有:第一,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第二,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 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教师:课本中14页导入框“木马计”的传说与下列哪些人物有关?
学生:厄瑞斯忒。
教师讲授:“木马计”就是第一课所学的希腊传说中,厄瑞斯忒的父亲阿伽门农远征特洛伊所使用的。
这里提到的特洛伊战争,就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激烈
碰撞。
它反映了当时除了亚非大河流域的东方文明之外,欧洲的西方文明也已经诞生。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西方文明之源。
(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
流、讨论、练习)
讲授新课:
、雅典城邦的繁荣
教师:希腊的早期文明为什么被称作“爱琴文明”
1^.1,
古代埃及
教师展示《古代希腊》地图,扼要介绍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强调指出:亚非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是一种海洋文明。
教师:古代希腊与今天的希腊国家一样吗?它的地理范围怎样?
学生结合地图回答:古希腊是一个地区而非一个国家,其地理范围与今天希腊国家的版图不同,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海岸。
教师:爱琴文明发祥地在哪里?爱琴文明的中心在何地?
学生:克里特岛、迈锡尼。
教师:从爱琴文明衰落后四五百年,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
古代希腊形成的奴隶制城邦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城邦?
学生:斯巴达和雅典
教师:斯巴达、雅典两城邦各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斯巴达:内陆、崇尚武力、经营农业;雅典:近海、崇尚文化、工商业发达、奴隶制共和国。
教师:斯巴达崇尚武力的历史原因是什么?雅典为何工商业发达?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斯巴达境内被征服居民人数数倍于斯巴达人,需要用暴力镇压反抗以维持统治;雅典境内多山、临海且有良好的港湾,在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对外开放对内民主的政治模式。
£ '
教师: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归纳成以下表格
教师: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原因是伯利克里当政时期进行一系列改革: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教师: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主民主政治?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 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
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
1/6。
教师:请根据19页“自由阅读卡”回答:怎样认识奥运会的作用?
学生:奥运会源于古希腊城邦时代人们祭神活动和健身娱乐的需要,形成了“神圣休战”等“奥林匹克精神”,有利于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教师:罗马共和国是在罗马城的基础上建立的。
罗马于公元前509年建立了
共和国。
早期的罗马共和国是一个以罗马城为中心的城邦,包括周围一块不大的地方。
罗马共和国建立标志着罗马进入奴隶社会。
教师:那么谁给大家讲一讲罗马建成的故事?
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并组织大家共同朗读16页的英文谚语。
学生:台伯河畔,公元前509年,“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built in A day. 转意为:成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努力。
” 教师接着讲述:罗马共和国建立后,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罗马军队在意大 利半岛南征北战,经过200年努力,于公元前3世纪征服了意大利。
那么,古罗 马怎样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的?
学生:为取得地中海上的霸权,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同迦太基人发生 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最后终于取得胜利。
教师出示动画:布匿战争。
C
* __
布®战*形势00 ■小
教师向学生介绍布匿战争:迦太基城是古代地中海沿岸一座著名的商业城市, 位 于今天的突尼斯境内,后被罗马人所毁。
罗马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后,向外扩张, 与迦太基发生冲突,于是引发了两国之间的战争。
由于罗马也称迦太基为布匿, 所以历史上把他们之间的战争记载为布匿战争。
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布匿战
争先后爆发了三次。
古迦太基国不断被削弱并最终被灭亡, 罗马尽占其地,在其
的就是古代罗马。
教师:通过三次布匿战争到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已成为地中海上的
霸主。
霸主地位的确立靠的是尚武精神和长期的军事征服来实现的, Romemasn t
领土上设置了阿非利加省。
今天英语中的非洲
Africa 即源于此。
教师:指导学生对照16页“意大利半岛”
和17页“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 两幅地图,感知罗马领土变化情况。
同时强调:
汉朝丝绸之路的西端“大秦”指
长期的对外
侵略扩张使罗马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
但罗马社会内部却孕育着危机。
那么大家想一想:在罗马共和国社会危机中爆发的大规模奴隶起义是谁领导的?此次起义被镇压后,谁建立了独裁统治?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为:斯巴达克,凯撒
Liu
教师讲述: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了政权,在以后的八年里他获得了无限期的独裁权力,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事独裁者,共和国名存实亡,元老院权力日
渐削弱。
由于凯撒的一些措施触动了元老们的利益,招来杀身之祸。
凯撒死后,各派又经过长期斗争,后来凯撒的亲戚打败对手建立帝国。
那么大家想一想: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谁?他在哪一年开始独揽大权?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为:屋大维,公元前27年
教师接着指出:罗马帝国延续了约五百年(公元前27-公元476年),与秦朝和西汉时期的中国一样,是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帝国之一。
罗马帝国建立后,由于内战停止,政局稳定,出现了“罗马和平”时期,说明社会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后来罗马帝国在395年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
其中的西罗马帝国在476年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联系中国奴隶社会结束的公元前475年进行比较,两者数字几乎相等,但是却有公元前、后之别,中国进入封建时代实际上比西方早了近千年。
__________ /
475+476=951
由于这一部分知识点较多,讲述完之后,让学生整理罗马发展的历史线索,
出示图表:
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
罗马城(前8世纪)一-罗马共和国(前509年)一-称霸地中海(前2世纪)
■>罗马帝国(前27年)一-帝国分裂(395 年)
年) 课堂小结:学习了本课的知识你受到哪些启示?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
定推动作用等等,要尽力地去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 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 国雄于地球。
公元前475年
公元元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