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分析(ppt 94页)

合集下载

《投资心理学》课件

《投资心理学》课件
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通过深入了解风险感知和处理风险的方式,投资者可以更好地评估和管理投资风险。
02
CATALOGUE
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分析
投资者心理活动过程
认知过程
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对投资信息的获取、处 理、分析和解释的心理活动。
情绪过程
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反应 ,对投资决策和行为的影响。
投资者的情绪管理
总结词
探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调节投资情绪,以提高投资者的决策质量和投资绩效。
详细描述
投资者可以通过认知重构、情绪调节、放松训练和系统思考等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同时,建立良好的投资习 惯和心态,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投资者还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帮助来提高 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投资者根据个人经验和市场情况,对不同 的投资方案进行评估,并选择最符合自己 投资目标的方案。
投资者在确定投资方案后,采取相应的行 动,如购买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
投资决策中的风险认知与心理反应
风险认知
投资者对投资风险的认知程度直接影 响其投资决策。风险认知包括对市场 风险、行业风险、公司风险等方面的 认识。
投资者应了解自己的投资心理和行为习惯,以便更好地控制自己 的情绪和决策。
运用心理学原理
投资者可以运用一些心理学原理,如行为金融学等,来指导自己的 投资决策。
建立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建立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 制体系。
THANKS
感谢观看
投资者行为偏差与心理误区
过度自信
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过 于自信,可能导致过度交易和
错误的投资决策。
损失厌恶

投资心理学ppt(2024)

投资心理学ppt(2024)
投资心理学ppt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投资心理学概述 • 投资者心理特征分析 • 市场信息对投资者心理影响 • 投资策略与心理调整方法 • 风险评估与心理承受能力提升 • 总结与展望:构建健康投资心态
2
01
投资心理学概述
2024/1/30
3
投资心理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运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构建有效前沿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2024/1/30
23
应对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策略
保持冷静和理性
在市场波动时保持冷静,不被情绪左右,避免盲目跟风或冲动交易。
2024/1/30
坚持理性分析和判断,遵循投资策略和纪律,不轻易改变投资计划。
24
06
总结与展望:构建健康 投资心态
10
03
市场信息对投资者心理 影响
2024/1/30
11
市场信息传播途径及效果评估
大众传媒
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 等,传递市场信息,影响投资
者对市场趋势的判断。
2024/1/30
社交媒体
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 平台成为信息传播重要途径, 投资者容易受到群体情绪的影 响。
投资顾问和专家观点
投资心理学有助于投资者 识别和控制投资过程中的 风险因素,降低投资损失 。
促进金融市场稳定
研究投资心理学对于防范 和化解金融市场风险、维 护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 意义。
6
02
投资者心理特征分析
2024/1/30
7
投资者认知偏差与决策失误
代表性启发
投资者往往过度关注近期 或显著的事件,而忽视长 期趋势和基本面因素,导 致决策失误。

第三章 证券投资的心理与行为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第三章  证券投资的心理与行为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行经纪商)代理发行。
买卖,便有了证券的流通市场。证券流通市场是证券所有权的转让市场,
3.2.2
证券市场的功能
现代证券市场的功能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证券的流通
2.形成证券的价格趋势
3.为企业融通长期资金
4.预测经济形势的变动
5.政府执行公开市场政策
3.3 股票投资决策与风险
• 3.3.1 股票投资决策理论

如果预期报酬率是13%,而实际报酬率是15%,则α值为2%,表示比预计报酬率高2%。所以,因α值高,就代表实际的投资表现比
预测的投资表现好。一般来说,α值是正数,即意味着该股票表现比整个市场好。如果α=0、β=1,则表明该投资的表现与整个市场
表现一样,没有特别出色之处。
03
证券投资的心理与行为
3.1 什么是证券投资
• 证券投资的对象,主要指各种股票与债券等有价证券。
• 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的一种形式。所谓虚拟资本,就是以有价证券形式
存在,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股份公司股票、企业和国家
发行的债券等。有价证券自身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是代表取得利益的
一种权利。
(systematic risk)。非系统风险指的是由于某家或某几家公司所特有的一些因素,
如公司内部经营不善、重要人事变动等,导致股票价格的波动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
的风险。系统风险指的是各类股票和股票组合对股市活动的灵敏反应程度,如股市
崩溃时期,基本上所有的股票价格都将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参见图3-3。
• 1.传统理论
• 影响股价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投资者对于发行公司的盈余作出的预期的
变化程度。
• 这一学说认为,如果投资者预期公司业绩蒸蒸日上,必会争相购进股票,

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分析课件 (一)

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分析课件 (一)

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分析课件 (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成熟,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作为一门新兴教育领域,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分析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着重探讨该课程的分析内容和对学生的实际意义,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分析的重要性。

一、课程内容1. 投资行为分类和特点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投资行为进行分类和比较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种投资类型的特点和规律。

2. 投资风险评估在投资过程中,风险评估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课程会引导学生学习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减少风险,降低投资损失。

3. 投资心理分析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分析课程将会对学生进行一些心理学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自我认知能力,及时发现自己的敏感点与限制点,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投资决策。

二、实际意义1. 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投资规划学习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分析课程,能够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需求,制定出合理的投资计划。

同时,学会了风险评估和管理,能够更加确保自己的投资成功。

2. 提升学生的投资表现随着竞争的加剧和行业迅速发展,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分析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竞争能力和职场表现。

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动态,更加精准地把握投资机会。

3. 提高投资安全性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分析课程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拥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应对各种投资风险。

只有充分了解风险和规避方案,才能真正保证投资的安全性。

总之,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分析课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合理的投资规划, 提高投资安全性,提高学生的投资表现。

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认识到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分析对于个人、企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对这项教育的支持和关注。

投资行为分析PPT课件

投资行为分析PPT课件
此时,前两次卖出的投资者都发现自己可能 过于谨慎了,其他的投资者也会嘲笑他们过 于胆小。此时人气已经达到了最高的状态, 普通投资者开始认为买不到股票的风险远远 大于股票下跌的风险。
23
前两次主力出货没有出货的投资者,更加坚定了 自己的持股信心,认为前两次的下跌只不过是主 力的“震荡洗盘”行为。只要自己能够持股不动 就一定能够挣大钱,多数投资者非常坚定的看好 后市,主力也会利用媒体和一些股评人士,强调 未来的各种美好,强调坚定持股在赚大钱过程中 的重要性,许多投资者也都坚定决定进行长期投 资,因为前一段时间的经验都告诉他们,对于这 些“蓝筹股”来说,每一次的卖出都被证明是错 误的决策,而每一次买入都是正确的选择。当利 好出现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害怕失去在目前价 格买入的机会,新加入的投资者也会在市场赚钱 效应的感召下,坚定追买这些能给他们带来财富 的股票。
29
此时,中小投资者已经逃出了市场,他们当中 有的是跟随主力机构的动向而出逃的,有的则 是利用了多次反弹的机会而出逃的。
24
主力第三次出货
在第三次出货过程中,普通中小投资者的 买入热情非常高涨,主力机构的派发行为 进行的相当顺利,多数投资者已对高位长 阴线麻木不仁,认为这是一种下跌只会是 暂时的现象,大盘很快会再创新高,但是 这一次“狼真的来了”。
25
熊市初期和中期投资者的心理变化
市场的主流热点开始退潮,主力机构已清除了大 部分的股票。由于牛市的余威还在,每一次下跌 都成为普通投资者逢低买入的机会,指数和股价 也会很快回升。但市场的热点转换开始加快,不 同板块的个股轮换拉升股价。
9
在证券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必须面对压力和股 价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并快速做出买卖抉择。 所以,他们在决策的过程中,就会尽量与大家保 持一致,从内心深处减轻自己对行为应付的责任。

第1章 投资与投资心理学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第1章 投资与投资心理学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2.经济行为——有意识的经济行为
投资是一种经济行为,是商品经济的 范畴,是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并随 着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而被赋予了特定的 含义。另一方面,投资既然是一种行为, 而行为是受人的意识、心理调节、控制的, 这就赋予了投资以人类心理的色彩。事实 上,我们所提到诸如投资动机、投资收益 预期、投资决策、投资风险规避等问题, 其实都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具体表现。经济 学家凯恩斯用投资边际效率这“三大心理 定律”之一来解释投资行为,并把投资不 足归结为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足以反映 出经济学家对投资心理的重视。
资金来源
财政投资 信贷投资 自有投资
用途
作用范围
生产经营投资 技术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
宏观投资 中观投资 微观投资
引发原因
投资与投资 存量的关系
自发投资 重置投资
引致投资 净投资
总投资
投资 主体 政府 企业 个人
投资主体是指具有资金来源和投资决策权力,享受投资效益,承担投资风险的法 人和自然人(个人和组织)。它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总之,投资主体是投资活动的发动者、决策者和投资资金的筹措者。 投资主体分为政府、企业、个人三类。政府投资,在西方又称为官方投资,是指 由政府机构作为投资主体所进行的投资,在我国它主要包括中央政府投资(又称国家 投资)和地方政府投资。政府投资以追求社会利益,并借以调节社会经济关系,实现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其特征。企业投资和个人投资,西方又称为私人投资,是指由企 业、个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作为投资主体所进行的投资。这种投资是以其对自身经济利 益的追求为动机的。在我国,企业和个人投资主要包括国有企业投资、银行间接投资、 个人投资等等。本书重点分析国家、地方、企业、个人、国际投资者等投资主体的行 为特点。

投资理念与心理.pptx

投资理念与心理.pptx

一、投资股票的基本理念
例如:大跌之后买入股票 在市场极度低迷时买入股票 分析主力的操作行为 技术分析 重要消息
二、股票买卖决策表
股票投资必须得理性,买一个股票应该有足 够买入的理由,无论是投资理由,还是投机 理由。
同样,卖出一个股票也应该有足够的理由, 无论是投资理由,还是投机理由。 股票买卖决策表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这样一 个理念。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 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所购的股票,迟早都要卖出。就算公司 的业绩再好,还要时时注意股市的行情,评
估自己所购买的股票。
◆在股票市场上真正赚大钱的人,还是能透 彻分析公司本质及股票价位是否过分偏低、 能逢低买进、有实力且有耐心的人。
◆基本分析可以告诉你那些股票具有“内 在美”,而技术分析则告诉你挖掘这些股票 的最佳时机。
三、投资心理
1. 心理承受能力。 要承受住股价的大起大落。
2. 成功投资心理。 例如:股价在低位时,买入后要有耐心,
树立信心; 股价在高位时,要有决心卖出,并耐心
等待下一次买入的机会。
四、 股市格言列举
◆在股票市场中,股价的涨涨跌跌是很正常的 事,容易紧张的人最好不要搞股市投资.

第4章 股票市场中个人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第4章 股票市场中个人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4.2 股票投资者的需要、动机与行为
4.2.2 股票投资者的投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4.2 股票投资者的需要、动机与行为
4.2.3 股票投资者的投资动机
一般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资本增值动机 2.投机动机 3.灵活性动机 4.参与决策动机 5.安全动机 6.选择动机 7.自我表现动机 8.好奇与挑战动机 9.投资癖好 10.避税动机
4.2 股票投资者的需要、动机与行为
4.2.1 股票投资者投资行为的一般模式 股票投资是一种动态的心理与行为。投资行为心理过程的模式可以表示为:需
要引起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这说明,人的行为是在某种动机的激发下为了达到 某个目标的有目的的活动。
需要、动机、行为、目标,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4-1表示。
图4-1 动机激发的心理过程模式图
4.2 股票投资者的需要、动机与行为
如果将图4-1改画为图4-2的形式,那么这就是一张典型的人类行为模式图。
图4-2 人类行为的模式图
4.2 股票投资者的需要、动机与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投资过程,实质就是三类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三类变量 是指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
PA R T Four

4

股票市场中
个人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
4.1 股市中的异常现象与人性的贪婪与恐惧
4.1.1 股市中的时狂现象
1.时狂现象的历史
时狂现象又名郁金香狂潮,这源于16世纪中叶荷兰发生的郁金香狂潮。1575年, 荷兰植物学家沙尔•戴列克留兹从土耳其带回几支郁金香球茎种植在莱顿大学的药材 种植园里。盛开的郁金香被人偷走,于是开始了商业性的栽培,由此引发了全国性 的追逐郁金香的热潮。1634年一支郁金香球茎售价高达2 500荷兰盾,1637年卖到 1万荷兰盾,这些钱可买到一幢私人住宅。在当时,囤积球茎待机抛出即可获得稳定 利润,拥有郁金香成为地位与威望的象征。1634年许多人利用郁金香球茎进行投机, 1636年已到狂热的地步。由于投机价格严重脱离真实价值,形成过度投机,殃及荷 兰国内经济。1637年,因股票价格脱离基本价值导致泡沫破裂,球茎市场崩溃,在 市场价格下跌的形势下,人们竞相抛售。

第八章 基金投资的心理与行为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第八章  基金投资的心理与行为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8.2.2 基金投资的发展现状
• 21世纪初以来,世界基金业规模不断扩张,发展迅速:除2008年受金融危 机影响规模有所收缩外,其余时间基本呈现稳步增长的状态。近年来的发展 状况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看。
• 首先从纵向上看,全球基金的总资产净值在过去十年得到大幅度增长。截止 到2020年末,全球受监管的开放式基金(worldwide regulated open⁃end funds)的总资产净值规模达到63.1万亿美元,相比十年前翻了两倍有余。 基金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截止到2020年,全球受监管的开放式基金总数已经 达到126 457只。具体规模和数量的变化详见图8-2。
(1)股票基金(Stock Funds)
• 顾名思义,股票基金是指投资对象主要为股票的基金。我国证监会对股票基金的定义为80%以上的 基金资产用于投资股票的为股票基金。也正是因为投资对象为股票,这种基金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基 金具有更高的风险,同时也具有更高的收益。
• 由于股票基金种类繁多,不同的股票基金之间差异很大,因此有必要根据投资目的和策略对股票基 金进行进一步的细分。ICI的分法是将股票基金分为收入(income)和成长(growth)两类。收入 型股票基金(income equity funds)的投资目的是获得稳定可观的股利收入,因此更多投资于收 益稳定的蓝筹股票;成长型股票基金(growth equity funds)的投资目的是资本增值。介于二者 之间的为成长和收入型基金(growth and income funds),其投资目的是兼顾股利收入和长期的 资本增值,因此需要投资于目前运转状况良好,同时具备一定成长性的公司。一般而言,成长型股 票基金的收益和风险会高于收入型股票基金。
2.低买高卖型
• 低买高卖,顾名思义就是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以赚取价差来获得投资 收益。自然,这种投资策略是理想的投资方式,建立在对市场的良好判 断之上。一般来说,实现低买高卖需要以下几个因素:

第17章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分析

第17章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分析
信息。 但是,在对一些市场异常现象的解释上,传统
金融理论显得无能为力。
第17章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分析
(一)股票溢价之谜
n Mehra和Drescott提出“股票溢价之谜”,他们指 出股票投资的历史平均收益率相对于债券投资高 出许多。
n 在对1926-1999年间一美元投资回报的波动情况 进行研究后发现:在此期间,股票投资组合的加 权平均回报率比国债回报率高出7.1%。虽然人们 希望股权投资的回报率高一些,因为股票要比国 库券风险大一些,但是每年7%的回报率差异也太 大了,而且从历史来看,对于长期投资来说投资 于股票市场的风险微乎其微,这种差异仅用风险 因素是不能解释的。
第17章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分析
1 、过度反应
n De Bondt和Thaler在文章《股票市场反应过度吗?》中正式 系统地提出了“反应过度”说,指出投资者在实际投资活 动中会对一些突发性的、戏剧性的信息产生“反应过度” ,基于50多年的经验数据对此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
n 他们认为所谓的“反应过度”是和贝叶斯规则中的“恰当 反应”相对而言的。在贝叶斯规则中,投资者是完全理性 的,因此他们对信息的理解是一致的、无偏倚、对信息会 产生适当的反应,是自身的修正行为。
第17章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分析
n La Porta(1996)发现分析师预期的低盈利成长的公 司在盈利宣布日股价会上升,而分析师预期的高 盈利成长的公司股价在盈余宣告日会下跌。他认 为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分析师过度依赖过去的 盈利变化来做预测,而且当盈利的消息产生时, 调整的速度相对较慢。
第17章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分析
第17章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分析
n 股票溢价之谜: 相对于债券而言,人们在股票上的投资 为何如此之少?既然股票的收益高出如 此之多,为什么人们还要投资于债券?

第五章 股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第五章  股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3.社保基金
• 社保基金是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 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或投资收益构成的,交由专门机构进 行管理以实现保值增值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保基金投资运作的基本原则 是在保证基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的增值。社保基金的 运作直接关系到国民资产的安全与社会的稳定,因此国家对社保基金的 运作有很多具体要求。
5.3 机构投资者的有限理性
• 实际中,机构投资者和一般投资者一样,也会违背有效市场假说中的理 性人假设,体现出有限理性。
• 一是机构投资者同样要面对因信息披露问题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并因此 可能会出现有限理性行为。
• 二是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也同样会有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 • 三是委托代理问题也会使机构投资者产生有限理性行为。
• QFII具有以下特征:与我国上市公司无业务往来,独立性较强;投资决 策不受政府的干扰;投资管理人都是老练精明的投资者;遵循价值投资 理念,是公司治理的积极参与者。2019年9月1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 已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取消QFII的投资额度限制。
5.1.3 机构投资者的特征 1. 机构投资者的中介性
• 证券投资基金一般可分为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
封闭式基金
• 是指基金发起人在设立基金时对发行总额进 行设定,当足额筹集完资金后,在一定时间 内不再接受新的投资,即对基金进行封闭, 投资者也不能申请赎回,只能通过证券经纪 商在二级市场进行竞价交易。
开放式基金
• 对基金规模没有限制,可以随时发行新的基 金份额并允许投资人赎回投资基金。开放式 基金由于其在激励约束机制、信息透明度和 流动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封闭式基金,因此已 成为国际市场的主流基金产品。
• QFII是符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条 件,经证监会审核批准,取得国家外汇管理局额度要求的中国境外基金 管理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资产管理机构。

第17节投资行为跟投资心理解析

第17节投资行为跟投资心理解析
第十七章 证券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
本章要点
1、投资者非理性心理分析 2、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理论的区别 3、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模型
第一节 证券投资的心理分析
证券市场上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是投资者对 证券价值的态度和判断通过市场机制在证券市场 上的反映。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通过自己获取的 不同信息和分析形成了自己对市场乐观或悲观的 态度,并最终决定了投资者的买卖行为和市场价 格。

股票溢价之谜: 相对于债券而言,人们在股票上的投资 为何如此之少?既然股票的收益高出如 此之多,为什么人们还要投资于债券?
(二易成本和免税的有效市 场上,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无关,对于投资者来 说,一元的红利和一元的资本利得没有差异,投 资者可以随时卖出股票自制红利。而且,在美国 的税收体系下,股利要比资本利得支付更高的所 得税,公司回购股票或保留盈余要比分配股利更 好。 这种逻辑带来两大困惑:一是为什么大多数的大 公司分派现金股利?二是为什么派发现金股利或 者股利增长时,股价也上涨?
(三)波动性之谜

传统金融理论认为,股价价格的波动是建立在股 票内在价值基础之上,股票价格会由于各种非理 性原因偏离内在价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 偏离会得到纠正而回到内在价值,因此,股票价 格的未来变现可通过与内在价值的比较而加以判 断。内在价值取决于公司未来盈利能力。

但是事实上股票市场价格长期偏离其内在价值。 Shiller(1979)提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价格波动 远比单纯由基础价值来决定剧烈得多,并且认为 ,事实上股票的波动与股息的波动并没有什么密 切的联系。他列举了1929年9月的股市高峰和 1932年6月的低谷,根据标准普尔实际指数,股 市下跌了81%,但实际上股息指数下跌仅仅6%, 同时,他用一些简单易得的数据证明股价也不是 由未来收益的信息所决定。

第3章 证券投资的心理与行为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第3章 证券投资的心理与行为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3.3 股票投资决策与风险
3.3.1 股票投资决策理论
1.传统理论
影响股价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投资者对于发行公司盈余的预期发生变化。 这一学说认为,如果投资者预期公司业绩蒸蒸日上,必会争相购进,结果促使股 价平步青云;相反,如果预期业绩江河日下,就会竞相抛售而迫使股价节节下跌。 同时,此学说又认为盈利的多寡可进一步影响股息的多少,也就是公司盈利越多, 投资者越可期望较高的股息,反之则可获得的股息也较少。 因此,公司盈利与股价的高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投资者应审慎研究一切足以 影响公司未来盈利的因素。 在选择时机方面,应在基本因素发生变化之前买卖股票,否则等到事实公开时再 采取行动,恐怕难以获得理想收益。
虽然西方市场较我国市场成熟,但它们的股市也出现过很多异常的现象(到现在 还不能得合理完整的解释),所以也不能视其为完全有效的市场。
要将关于某只股票的已知信息变成一种真实价值的估计是极为困难的。我们已经 看到股票价值的主要决定因素涉及其未来业绩的增长程度及持续时间,要对此做出估 计绝非易事,但不排除在此领域涌现出才智和判断力杰出、大有作为的优秀人才。
PAR T THREE

3

证券投资的
心理与行为
3.1 什么是证券投资
股市是一个心理的王国,本章在简单介绍有关证券投资的一般知识后,着重论述 与探讨有关股票投资的心理问题。试图通过对此内容的讨论,帮助投资者了解自己的 心理,增强其投资心理素质与心理承受力,目的是尽快推动我国股民的成熟进而推动 股市的成熟。
(2)半强 势有效市 场
(3)强势 有效市场
这里所指的是所有的资讯,其中包括公开的及不公开的(亦即私人拥有的资讯, 如企业未来的扩展计划、高级行政人员的变动等)。这种假设很明显是难以令人接受 的,特别是在一些对内线和内幕交易管制得不甚严格的市场,不公开的资讯通常会令 个别投资人有利可图。

2024年度《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2024年度《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投资心理学》ppt 课件
2024/3/23
1
目录
2024/3/23
• 投资心理学概述 • 投资者的心理特征 • 投资市场的心理现象 • 投资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 投资心理学在投资实践中的应用 • 投资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2
01
投资心理学概述
2024/3/23
3
投资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定义
投资心理学是研究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心理特征和心理规律的科学。
18
过度自信理论
2024/3/23
过度自信的定义与表现
介绍过度自信的概念、表现及产生原因,如自我归因偏差、控制 幻觉等。
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
阐述过度自信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如过度交易、忽视基本面分析等 行为。
过度自信理论的实证研究
概述过度自信理论在实证研究领域的应用,如对投资者交易行为的 实证分析等。
10
03
投资市场的心理现象
2024/3/23
11
投资市场的群体心理
羊群效应
投资者在市场波动时,容 易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 ,盲目跟风,形成羊群效 应。
2024/3/23
群体极化
在投资市场中,投资者的 观点和行为容易受到群体 的影响,趋向于极端化。
群体压力
当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 投资者可能会感受到来自 群体的压力,从而改变原 有的投资策略。
研究对象
投资者的心理现象、心理特征和心理规律,以及这些心 理因素对投资决策和投资收益的影响。
2024/3/23
4
投资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01 早期阶段
主要关注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失误,如过 度自信、羊群效应等。
02 发展阶段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拓展研究领域
投资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可以拓展投资领域的研究 视野,引入心理学、行为金融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创新实践应用
投资心理学的实践应用可以创新投资方式和策略,如基于 投资者情绪的投资策略、行为投资组合理论等。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投资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可以促进不同领域专家之间的学 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投资领域的发展进步。
抑制非理性投资行为
通过普及投资心理学知识,可以减少市场中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降低市场波动和泡沫产生的风险。
增强市场信心
投资心理学的实践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提高市场的稳 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推动市场规范化发展
投资心理学强调合规、诚信等原则,有助于推动投资市场的规范化 发展,提高市场整体质量。
推动投资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创新
风险感知与评估
通过了解投资者的风险感知和评估方式,制定更符合投资者心理 的风险管理措施。
风险偏好与决策
分析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类型,提供个性化的投资决策建议,降低投 资风险。
风险沟通与教育
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对投资风险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过度自信
投资者往往对自己的投资决策过于自信,忽视潜在风险。
代表性启发
投资者倾向于根据过去的经验或模式预测未来,可能导致误判。
损失厌恶
投资者对损失的反应比对获利的反应更强烈,可能导致非理性的 决策。
投资者的行为偏差
01
02
03
羊群效应
投资者容易受到他人的影 响,跟随大众进行投资决 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处置效应

投资心理学精品PPT课件

投资心理学精品PPT课件

2、倾向性效应的检验 要实现财富最大化 下跌的股票应该有更大的交易量 上涨的股票应该有更小的交易量
0.6 0.4 0.2
0 -0.2 -0.4 -0.6 -0.8
<22.5
15- 0-7.5 15-
7.5
22.5
12月 1至11月
投资者持有不同期限的年收益率 年 收 益 率
持有天数
房地产市场 持有期间越短,倾向性效应越明显
1、遗憾是:当人们认识到以前的一项决策被证 明是错误的或不好的决策时,造成的一种情 感上的痛苦
忽略的遗憾 行动的遗憾
行动的遗憾要比忽略的遗憾造成更大的痛苦
2、自豪是当人们认识到以前的一项决定被证明 是好决定时而引发的一种情感上的快乐
二、倾向性效应与财富
1、倾向性效应 人们会避免遗憾的行为、追求引以自豪的行
四、投资行为的特征
(一) 投资主体多元化
1、投资主体:具有资金来源和投资决策权,享 受投资收益,并承担投资风险的法人和自然 人。
2、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特点
(二)政府投资行为的特征 ➢ 联系的广泛性 ➢ 规模的扩张性
(三)企业投资行为的特征 ➢ 分权多元化 ➢ 调控客体化 ➢ 竞争机制化
(四)个体投资行为的特征 货币的运动增值观念 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 投资的风险意识
你是一个好司机吗 开办新企业
一、过分自信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一)过分自信 1、过分自信会导致人们高估自己的知识、低估
风险和夸大自己控制事情的能力 2、当人们认为他们自己能够控制事情的结果时
(事实未必如此),他们会更加过分自信。
(二)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1、频繁交易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一月效应
zeff和Kinney研究发现,1904 ~ 1974年间纽约股 票交易所的股价指数1月份的平均收益率高达 3.48%,而此间其他11个月的平均收益率仅为 0.42%,1月份比其他月份的投资回报率高出 3.06%。
Gultekin通过对日本、新加坡、英国等17个世界 上主要证券市场1959 ~1979年间的股票平均收益 率进行分析,发现其中13个国家1月份的股票收益 率都高于其他月份,并得到“小公司一月份效应 ”,也就是1月份规模较小的公司比规模大的公司 的收益率更高的结论。
Jegadeesh和Titanman通过对美国股票市场收益 情况的考察发现,个股的价格走势在短期内具有 持续性,同长期价格走势趋于反转不同,个股在 6~12个月内的价格趋向于在今后的l6个月表现出 相同的走势。这种股票价格在短期内保持惯性而 在长期内出现反转的现象又合称为动量效应和反 转效应。
1 、过度反应
De Bondt和Thaler在文章《股票市场反应过度吗?》中正式 系统地提出了“反应过度”说,指出投资者在实际投资活 动中会对一些突发性的、戏剧性的信息产生“反应过度” ,基于50多年的经验数据对此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
他们认为所谓的“反应过度”是和贝叶斯规则中的“恰当 反应”相对而言的。在贝叶斯规则中,投资者是完全理性 的,因此他们对信息的理解是一致的、无偏倚、对信息会 产生适当的反应,是自身的修正行为。
过度自信对投资者处理信息有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投资者会过分依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 司基本面的状况或者其他投资者的信息;
另一方面,投资者在审视信息时,会故意注重那 些能够增强他们自信心的信息,而忽视那些明显 伤害自信心的信息。
过度自信还会使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趋向于过度 频繁的交易,降低投资回报。理性投资者交易的 基本原则是卖出预期损失较大的股票买进预期收 益较好的股票。如果投资者对自己的信息处理能 力和决策能力过度自信,就会进行一些非理性的 交易。投资者越是过度自信,所得到的收益与预 期相比越低。
这种逻辑带来两大困惑:一是为什么大多数的大 公司分派现金股利?二是为什么派发现金股利或 者股利增长时,股价也上涨?
(三)波动性之谜
传统金融理论认为,股价价格的波动是建立在股 票内在价值基础之上,股票价格会由于各种非理 性原因偏离内在价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 偏离会得到纠正而回到内在价值,因此,股票价 格的未来变现可通过与内在价值的比较而加以判 断。内在价值取决于公司未来盈利能力。
但是事实上股票市场价格长期偏离其内在价值。 Shiller(1979)提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价格波动 远比单纯由基础价值来决定剧烈得多,并且认为 ,事实上股票的波动与股息的波动并没有什么密 切的联系。他列举了1929年9月的股市高峰和 1932年6月的低谷,根据标准普尔实际指数,股 市下跌了81%,但实际上股息指数下跌仅仅6%, 同时,他用一些简单易得的数据证明股价也不是 由未来收益的信息所决定。
“反应过度”打破了这一观点,投资者并没有依照贝叶斯 所提出的客观法则调整他们的信念,从而高估新信息的重 要性,低估旧有的较长期信息。也就是说,他们对信息的 评判是依据启发法,而不是根据历史几率所做的客观计算 ,从而产生反应过度,造成估价过低或过高。
2、反应不足
反应不足是投资者对信息反应不准确的另一种 形式,也可称为“保守主义”。它主要是指人 们思想一般一般存在着惰性,不愿意改变个人 原有信念,因此当有新的信息到来时,投资者 对原有信念的修正往往不足,特别是当新信息 中隐含的内容并非显而易见时,投资者就不会 给它足够的重视。
La Porta(1996)发现分析师预期的低盈利成长的公 司在盈利宣布日股价会上升,而分析师预期的高 盈利成长的公司股价在盈余宣告日会下跌。他认 为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分析师过度依赖过去的 盈利变化来做预测,而且当盈利的消息产生时, 调整的速度相对较慢。
(二)过度自信
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对自己的能力和对未来的预 期能力表现出过分的乐观自信,这种信念甚至不 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进行修正。
有时心理账户是违背逻辑的。一些研究 显示,即使是对于同样的一件物品,如 果用刷信用卡消费来购买,相对于直接 用现金购买,人们往往愿意出更高的价 ,也就是说倾向于花费更多的钱。
(六)损失厌恶和后悔厌恶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内心对利害 的权衡是不均衡的,赋予“避害”因素的考虑 权重远大于“趋利”因素的权重面对同样数量 的收益和损失,他们会感到损失的数量令他们 难以忍受,损失带来的效用远大于收益带来的 效用增加。
(三)过度反应和反应
行为金融学认为股票市场上短期股价收益率呈现 正相关现象,长期股价收益率呈现负相关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对信息的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 。
Kahneman和Tversky的研究表明:投资个体对预 测的直觉性使他们倾向于对一些醒目的信息(如 近期信息)过分关注,而轻视不醒目的信息(如 以往信息)。
(四)赢者输者效应
De Bondt 和Thaler 将公司股票按照股价表现进行 分类,将前三年内股票累积收益率排在前几位的 公司构造称为赢者组合,将同一时期内累积收益 排在最末几位的公司构造称为输者组合,然后在 1933年至1985年这段时间内比较输者组合与赢者 组合在构造后五年内的累积收益,结果发现输者 组合在形成期后表现出很高的收益,而赢者组合 表现出很低的收益,这种现象被称为“输者赢者 效应”。
Alpert认为这种过度自信会导致投资者主动承担更 大风险,从而偏离行为理性的轨道。
Odean认为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将投资成功归结 于自己能力的结果而不是归结为运气,随着投资 成功次数的增加,投资者会变得更加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往往还受到环境的影响,一般 地说,牛市往往会导致更多的过度自信 ,比如20世纪90年代末期股市的网络热 潮。
(六)账面市值比效应
假设一个投资者根据账面市值比B/M来选择 其投资组合,这个指标可以被粗略地看作 股票价格的便宜程度。B/M最小的是成长型 公司,B/M最大的是价值型公司,因此投资 于B/M较大的股票有时被称为价值投资。
1992年Fama和French发表了《股票预期报酬的横 截面分析》,提出了“账面市值比效应”的存在 。他们的研究着重于股票的账面市值比B/M对股 票报酬率的解释。他们的研究发现B/M最高的10 家公司的平均月收益率为1.65%,而最低的10家 公司的平均月收益率则只有0.72%,这个差距比 两个组合间 风险系数的差别所能解释的差距要大
(一)锚定与调整参考点
由于参考点的不同引起的暂时的反应不足和决策 偏差称为“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在复杂事件的风险评估过程中尤其显著 。证券市场中常见的对价格锚定以及反应不足等 现象与锚定与调整启发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关研究表明,很多投资者常常用特定 时间的组合市值、单个证券的购买价格或 者是进行投资的总金额来做自己投资决策 的参考点,而后形成自己决策的重要依据 并由此在很大程度上丧失对股票价格的客 观判断。
(五)心理帐户
心理帐户是指投资者在其心理上会把资金按来 源、用途划分为不同的类别而非作为一个统一 的资产组合看待。投资者会把一些资金归类为 现金资产(如现金、支票帐户);另一些资金 则归类于证券资产(如股票、债券、互利基金 )。与此同时,将资产划分为应对资产价格下 跌的心理帐户(现金和债券)和应对资产价格 上涨的心理帐户(股票、期权)。
与个人投资者对新信息往往反应过度相 反的是,职业的投资经理人以及证券分 析师们更多地表现为反应不足。这些人 对证券市场有很深的研究,因此他们对 自己的判断比较自信,不会轻易改变自 己的决策,从而对新信息反应不足。
Dwards最先提出保守主义,他认为,“保守主 义”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处理新信息和更新观点 所需要的成本非常大。有证据表明,投资者对 很容易处理(或者说成本比较小)的信息倾向 于过度反应,对难以处理(或者说成本比较大 )的信息反应不足。
不同的投资者面对相同的经济和金融环 境,具有作为人本身必然共有的思维方 法和心理机制。因此,即使证券市场投 资者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复杂多样,他们 之间也存在一些共同之处。
一、传统金融理论的缺陷
传统金融理论假设: 1.投资者是理性的,能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决策 2.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 3.投资者是同质的。 4.投资者对不同资产的态度是一致的。 5.市场是有效的,各种资产的价格都反映了所有的
研究表明投资者对潜意识中放入不同的心 理帐户的资产组合资金的风险偏好是不一 样的。对于两个心理帐户,投资者可能对 一个表现为极度的风险厌恶,对另一个表 现极度的风险偏好。
心理帐户可以很好的解释股利之迷即股 东要求分红现象,从投资者对投资收益 的“资本帐户”和“红利帐户”两个局 部帐户,区别资本帐户损失和红利帐户 损失。投资者可能会认为股票价格的下 降属于资本心理帐户的损失,而停止支 付红利则是红利心理帐户的损失。虽然 两个帐户的价值是同等数额,但是投资 者却会认为两个帐户实际上并不相同。
股票溢价之谜:
相对于债券而言,人们在股票上的投资 为何如此之少?既然股票的收益高出如 此之多,为什么人们还要投资于债券?
(二)红利之迷
根据MM理论,在一个无交易成本和免税的有效市 场上,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无关,对于投资者来 说,一元的红利和一元的资本利得没有差异,投 资者可以随时卖出股票自制红利。而且,在美国 的税收体系下,股利要比资本利得支付更高的所 得税,公司回购股票或保留盈余要比分配股利更 好。
得多。
这个发现对标准金融理论是个严峻的挑 战,理性市场认为本来能够影响收益的 系统风险因素没有起到作用,而本来不 起作用的B/M却似乎能够预测未来的收益 。
二、投资者的心理偏差
由于从传统金融理论的角度难以解释以上金融与 证券市场中的这些异像,于是人们对传统金融理 论的一些假设提出质疑,并开始对投资者的心理 研究,到了20世纪80年代逐步形成行为金融学这 一领域,行为金融学的出现很好地解释市场中的 一些异常现象。在他们看来,在证券市场中投资 者并不一定是预期效用最大化和具有一致的预期 ,在判断和决策的时候也会存在一些偏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