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报告单
实验二 放线菌、霉菌和酵母菌形态的观察
体。
菌丝的大小:直径约为
2~ 10μ m,在光学显微
镜下,菌丝细胞呈管状。
霉菌的菌丝
从结构来看,霉菌的菌丝有两种: 无隔菌丝:低等霉菌如根霉、毛 霉等 有隔菌丝:高等霉菌如青霉、曲 霉等 在功能上,霉菌的菌丝已有分化, 可分为: –①营养菌丝: –②气生菌丝:
–③繁殖菌丝:
霉菌的繁殖方式和繁殖结构
• 霉菌主要靠形成各 种无性孢子和有性 孢子进行繁殖。 • 霉菌的无性孢子 厚垣孢子 节孢子 分生孢子 孢囊孢子
根
霉
产淀粉酶等,用于甜 酒的酿制 生产多种有机酸
转化甾体类物质
毛 霉
产蛋白酶、淀粉酶等,
用于腐乳的酿制
生产多种有机酸 转化甾体类物质
曲
霉
产蛋白酶、淀粉酶等,
?霉菌的无性孢子?厚垣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孢囊孢子??????????生产青霉素?纤维素酶和有机酸等?果品腐烂?产生毒素????霉菌的培养观察方法????p62631234567实验报告?绘出5406放线菌黑根霉黑曲霉青霉毛霉和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注意标明各部分名称
实验二、放线菌、霉菌和酵母菌形态的观察
放线菌的培养与观察方法p57
• 插片法-水封片法 • 玻璃纸法 • 压片法
• 影印法
霉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霉菌(mould,mold)——凡生长在营养基质上形成绒 毛状、蜘蛛网状或絮状菌丝体的小型真菌,统称为霉菌。
霉菌的形态和大小
霉菌的营养体由分支或不 分支的菌丝构成。许多 菌丝相互交织形成菌丝
• 简易观察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观察细黄链霉菌插片法培养材料 2、用压片法观察细黄链霉菌菌丝
3、观察黑根霉插片法培养材料(菌丝有无横隔、孢囊和孢囊孢子大小形 态、假根、囊托和囊轴),
实验三酵母菌霉菌观察
酵母菌的态及出芽生殖
酵母菌子囊孢子(绿色)子囊为粉红色
曲霉的产孢结构及足细胞
青霉的产孢子结构
根霉的假根 和孢囊孢子
[注意事项] 1. 用于活化酵母菌的培养基要新鲜、表面湿 润 2. 在产孢培养基上加大接种量,可提高子囊 形成率 3. 通过微加热增加酵母死亡率,易于观察死 细胞 4. 霉菌制片时要薄,便于观察
其他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3.
[实验内容和步骤] 1. 酵母菌活体观察:菌体形态、出芽 2. 酵母菌死亡率测定 3. 子囊孢子观察(p29) 4. 假菌丝观察(假丝酵母) 5. 假根观察(黑根霉) 6. 孢囊孢子观察(总状毛霉、黑根霉) 7. 孢子头结构(产黄青霉、黑曲霉) 8. 足细胞观察(黑曲霉)
[实验材料] 1. 菌株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andida tropicalis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Aspergillus niger Rhizopus nigricans Mucor racemosus
2.
试剂 美蓝染色液 乳酸苯酚油固定液
[作业] 实验报告,格式同前 问题和思考题 P30 问题和思考,1~3题
实验三、 酵母菌、霉菌观察 基本概念: 有性孢子(sexual spore) 无性孢子(asexual spore) 出芽生殖(budding) 菌丝体(mycelium) 假菌丝(pseudomycelium)
[实验目的] 1. 学习酵母菌形态结构 2. 学习霉菌形态结构 3. 学习酵母菌和霉菌观察方法 4. 了解酵母菌和霉菌在实际中的意义
霉菌和酵母菌------菌落总数检验报告原始记录
微生物实验原始记录卡姿秀化妆品检验: 审核: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样品名称 订单编号样品批号设备名称 电热恒温培养箱(±1℃)规格室内温湿度℃ / %检验依据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检验日期一、菌落总数 (cfu/g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10g 于90ml 灭菌生理盐水中,均质后充分振摇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取1ml 灭菌吸管吸取上述稀释液1ml ,加入9ml 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按上述方法操作,做10倍递增稀释。
每个稀释度吸取1ml 于灭菌培养皿内,注入凉至46℃ 的卵磷脂土温80营养琼脂15ml ,混匀。
待卵磷脂土温80营养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于36℃培养48h 。
同时做空白对照。
为区别检样中的颗粒物,可在每100ml 营养琼脂中加1ml0.5% TTC 溶液,如有细菌存在,培养后菌落呈红色,而检样颗粒颜色不变.样品匀液(10-i ) 10-110-210-3空白观察结果(C )计算结果NCFU/g标准要求 □≤500 □≤1000单项结论二、霉菌和酵母菌 (cfu/g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10g 于90ml 灭菌生理盐水中,均质后充分振摇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取1ml 灭菌吸管吸取上述稀释液1ml ,加入9ml 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按上述方法操作,做10倍递增稀释。
每个稀释度各用两个平皿,吸取1ml 于灭菌培养皿内,注入凉至45℃±1℃ 的虎红培养基约15ml ,混匀。
待虎红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平板于28℃±2℃培养5d 。
同时做空白对照。
(应选取菌落数在5-50个范围之内的平皿计数)样品匀液(10-i ) 10-1 10-2 10-3 空白 观察结果计算结果N CFU/G 标准要求CFU/G CFU/ML≤100单项结论 备注。
微生物学实验10 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
南京大学生物技术系实验报告题目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菌落及细胞形态的观察和比较,掌握区分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要点。
2、掌握观察放线菌孢子的方法。
3、掌握观察霉菌孢子及根霉假根的方法。
4、了解酵母菌子囊孢子形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三类微生物菌落形态特征:霉菌形态比细菌、酵母菌复杂,个体比较大,具有分枝的菌丝体和分化的繁殖器官。
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形态单位是菌丝,包括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营养菌丝分布在营养基质的内部,气生菌丝伸展到空气中。
营养菌丝体除基本结构以外,有的霉菌还有一些特化形态,例如假根、匍匐菌丝、吸器等。
霉菌的繁殖体不仅包括无性繁殖体,例如分生孢子,孢子囊等,包裹其内或附着其上的有各类无性孢子;还包括有性繁殖结构,例如子囊果,其内形成有性孢子。
在观察时要注意细胞的大小,菌丝构造和繁殖方式。
放线菌一般由分枝状菌丝组成,它的菌丝可分为基内菌丝(营养菌丝)、气生菌丝或有孢子丝三种。
放线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大部分气生菌丝分化成孢子丝,通过横割分列的方式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
孢子丝形态多样,有直、波曲、钩状、螺旋状、轮生等多种形态。
孢子也有球形、椭圆形、杆状和瓜子状等等。
它们的形态构造都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细胞核和细胞质有明且分化,个体比细菌大得多。
酵母菌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园状、椭圆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有芽殖、裂殖和产生掷孢子;酵母菌的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
酵母菌母细胞在一系列的芽殖后,如果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并不分离,就会形成藕节状的假菌丝。
2、三点接种法与霉菌菌落形态的观察霉菌的菌落形态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为便于观察,通常用接种针挑取极少量霉菌孢子点接于平板中央,使其形成单个菌落;或在平板上接三点,即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接种,经培养后同一菌种可形成三个重复的单菌落。
后一方法称为三点接种法。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目的要就认识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实验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培养皿中培育不好的青霉,液体、镊子、显微镜、解剖学针、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碘液、吸水纸。
实验步骤观测现象并记录1、仔细观察酵母菌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2、在盖玻片的一侧几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迎合,对酵母菌染色在显微镜下观测。
观测被染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3、观测青霉从培养皿中取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放大镜观察。
4、观察青霉用解刨针挑取少许短存有孢子的菌丝,做成之南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测。
交流1、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有什么特点?酵母菌的细胞具备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
2、青霉孢子的颜色和著生状态存有什么特点?青霉孢子呈青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
3、你与否在某个酵母菌的菌体上看见大小不一的凸起?这就是什么?就是。
这就是芽体。
实验名称制作孢子印(书上78页)实验目的1、了解真菌的生殖。
2、学会制作孢子绣的方法。
实验器材新鲜蘑菇,解剖刀,白纸,培养皿,放大镜。
实验步骤1、挑选出一个很大的新鲜蘑菇,用解剖刀或解剖学抠将菌砌从菌柄上投下来。
2、把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纸或玻璃板上,扣上培养皿或玻璃杯,以免散落的孢子印被风吹散。
3、第二天,拎上开培养皿和菌砌,就可以看见在白纸或玻璃板上遗留下与菌褶排序一致的放射状孢子印。
4、孢子绣就是由菌褶上堆放下来的孢子共同组成的。
用放大镜观测孢子,它们呈圆形淡灰色应观察到的现象看到鱼菌褶排列一致的放射状孢子印。
实验结论了解了真菌的生殖和制作孢子印的方法。
讨论与交流1、通过制作孢子绣,你存有哪些体会?通过实验我认识了什么是孢子印,同时学会了制作孢子印。
进一步了解了真菌的特点。
2、根据你所制作的孢子绣,预测一个蘑菇能够产生多少个孢子?15~16亿个。
3、为什么实验建议挑选一个小蘑菇?小蘑菇没用吗?4、不行。
酵母菌、霉菌、放线菌个体形态观察
色相同
颜色不同
表面状态
光滑或粗糙,湿润 或干燥,较粘
初期似细菌菌落, 晚期为粉状干 燥
生长速度
一般较快
慢
与基质结合程度
不牢
牢固,不易挑取
生长范围
有限
有限
气味
往往有臭味
有泥腥味
酵母菌 马铃薯
多为原形 比细菌大而厚
多为乳白色
表面湿润粘稠 较快 不牢 有限
常有酒香味
霉菌 马铃薯
大 多样(白,灰蓝、
绿黑、粉红等) 正反面一般颜 色不同 绒毛状,粉状,棉 絮状,蜘蛛网 状,菌丝疏松
快 较牢 多为无限 往往有霉味
(二)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插片法
接种和分离工具
1.接种针 2.接种环 3.接种钩 4.5.玻璃涂棒 6.接种圈 7.接种锄 8.小解剖 刀
(二)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插片法
(以放线菌为例)
① 接种:挑取菌种在培养基平板上密集划线接种或取0.2ml 菌液涂布平板;
② 插片:无菌操作用镊子取灭菌盖玻片以约45°角插入平板 琼脂接种线上;
实验四 酵母菌、霉菌、放线菌
个体形态观察
一 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观察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 形态的基本方法,了解常见菌种的的基 本形态特征;
学会插片法对微生物的个体形态进行观 察。
二 实验原理
微生物菌落即微生物聚集在一起的群体结构。在 自然界中,我们肉眼所见到的微生物都是以菌落状 态存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有其特定的群体结构。 因此,根据群体结构(菌落特征),我们可以初步 把它们“分门别类”作粗略鉴定。本实验通过对细 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等四大类微生物菌落特 征的观察,学习以菌落特征来区分四大类微生物的 基本方法。
微生物学实验10 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
南京大学生物技术系实验报告题目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菌落及细胞形态的观察和比较,掌握区分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要点。
2、掌握观察放线菌孢子的方法。
3、掌握观察霉菌孢子及根霉假根的方法。
4、了解酵母菌子囊孢子形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三类微生物菌落形态特征:霉菌形态比细菌、酵母菌复杂,个体比较大,具有分枝的菌丝体和分化的繁殖器官。
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形态单位是菌丝,包括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营养菌丝分布在营养基质的内部,气生菌丝伸展到空气中。
营养菌丝体除基本结构以外,有的霉菌还有一些特化形态,例如假根、匍匐菌丝、吸器等。
霉菌的繁殖体不仅包括无性繁殖体,例如分生孢子,孢子囊等,包裹其内或附着其上的有各类无性孢子;还包括有性繁殖结构,例如子囊果,其内形成有性孢子。
在观察时要注意细胞的大小,菌丝构造和繁殖方式。
放线菌一般由分枝状菌丝组成,它的菌丝可分为基内菌丝(营养菌丝)、气生菌丝或有孢子丝三种。
放线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大部分气生菌丝分化成孢子丝,通过横割分列的方式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
孢子丝形态多样,有直、波曲、钩状、螺旋状、轮生等多种形态。
孢子也有球形、椭圆形、杆状和瓜子状等等。
它们的形态构造都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细胞核和细胞质有明且分化,个体比细菌大得多。
酵母菌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园状、椭圆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有芽殖、裂殖和产生掷孢子;酵母菌的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
酵母菌母细胞在一系列的芽殖后,如果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并不分离,就会形成藕节状的假菌丝。
2、三点接种法与霉菌菌落形态的观察霉菌的菌落形态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为便于观察,通常用接种针挑取极少量霉菌孢子点接于平板中央,使其形成单个菌落;或在平板上接三点,即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接种,经培养后同一菌种可形成三个重复的单菌落。
后一方法称为三点接种法。
观察酵母菌实验报告
观察酵母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和出芽生殖方式,了解酵母菌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1、材料:酵母菌培养液、碘液。
2、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
三、实验步骤1、制片用滴管吸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中央。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避免产生气泡。
2、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
3、观察将制作好的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酵母菌。
再换用高倍镜仔细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和出芽生殖方式。
四、实验结果1、在低倍镜下,可以看到许多酵母菌细胞,它们大多呈椭圆形或球形。
2、换用高倍镜后,能够清晰地看到酵母菌细胞的结构。
酵母菌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质中可以看到一些颗粒状的物质。
3、观察到了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
在一些酵母菌细胞上,可以看到一个小突起,这就是正在进行出芽生殖的芽体。
随着芽体的长大,最终会脱离母体,形成一个新的酵母菌细胞。
五、实验分析1、制片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否则会影响观察效果。
如果出现气泡,可以用镊子轻轻按压盖玻片,将气泡赶出。
2、染色时,碘液的量要适中,过多会导致细胞染色过深,影响观察;过少则可能染色不均匀,无法清晰显示细胞结构。
3、观察时,要注意调节显微镜的焦距,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六、实验讨论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它在食品、酿造、医药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2、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这种生殖方式可以快速增加个体数量,有利于酵母菌在适宜的环境中迅速繁殖。
3、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对于进一步学习微生物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和出芽生殖方式,了解了酵母菌的一些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试验报告单
位置。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报告单
AA
腿名称
羅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薅年级
羁八上生物
羇实验类 型
肅分组实验
羅姓名
葿组员
羀指导老师
膅提交时
间
肂实验内容
賺材料用具
蝿酵母菌培养液、橘子皮上的青霉、吸管、镊子、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稀 释的碘液、吸水纸
目的要求
认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
方法步骤
1 0 /:
r-_*1j
pV/E/ -丿)
讨论
1.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有什么特点?2.青霉孢子的颜色和着生状态有什么特点?
注意事项
1.制备酵母菌培养液时,应将装置放在25-30C的环境中培养,以使酵母菌快速繁殖。
2.酵母菌培养液应含有一定浓度的糖,但是糖的浓度不宜过高。
3.培养青霉时,可以在培养皿里垫一层吸水纸,加适量的水,并盖上盖,放在阴暗温暖的环境中。 每天往里面加适量的温水,以保持一定的温度。
(2 )观察青霉
1.从培养皿中取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 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直立菌丝,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的孢子。
2.用解剖针挑取少许长有袍子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观察菌丝有没有颜 色,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没有扫帚状的结构,以及孢子的着生状态和颜色。
酵母菌电镜照片青霉菌电镜照片
(1)观察酵母菌
1.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就能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
胞,细胞中有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
酵母菌观察实验报告
酵母菌观察实验报告酵母菌观察实验报告引言: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于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观察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探究酵母菌的生长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与方法: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酵母菌培养基、培养皿、显微镜、显微镜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盖玻片夹、恒温箱、显微镜台、计时器等。
1.准备工作:首先,将酵母菌培养基均匀地倒入培养皿中,待其凝固后将其放入恒温箱中,保持温度在25℃左右。
同时,将显微镜台调整到适合观察的高度,并将显微镜置于台上。
2.观察酵母菌的生长情况:将培养皿取出,用显微镜盖玻片夹取一小部分酵母菌涂抹在显微镜玻璃片上,再将盖玻片盖在上面。
将玻璃片放置在显微镜台上,调整显微镜的倍数,通过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数量。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酵母菌的形态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5-10微米。
其细胞壁坚韧,颜色呈现为淡黄色。
在培养基中,酵母菌呈现出快速生长的特点,数量迅速增加。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了酵母菌生长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改变了培养基的酸碱度。
将酵母菌培养基分为三组,分别调整为酸性、中性和碱性。
结果显示,酵母菌在中性培养基中生长最为迅速,而在酸性和碱性培养基中生长较为缓慢。
这说明酵母菌对于酸碱度有一定的敏感性,适宜的酸碱度有利于其生长。
其次,我们改变了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
将培养基分为两组,一组为富含营养的培养基,另一组为贫含营养的培养基。
结果显示,富含营养的培养基中酵母菌生长迅速,而贫含营养的培养基中生长缓慢。
这说明酵母菌对于营养成分的需求较高,充足的营养有利于其生长繁殖。
最后,我们探究了温度对酵母菌的影响。
将培养皿放入恒温箱中,分别设置不同的温度条件。
结果显示,酵母菌在25℃的温度下生长最为迅速,而在较高或较低的温度下生长较为缓慢。
这表明酵母菌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性,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报告单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其生长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提供基础知识。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酵母菌和霉菌样品、琼脂培养基、无菌试管、移液器、无菌手套、无菌培养皿等。
2.2 实验方法2.2.1 酵母菌的培养准备好琼脂培养基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无菌培养皿,装入琼脂后进行无菌操作。
取少量酵母菌样品,接种于琼脂培养基表面,用移液器将接种口火焰消毒后放回无菌培养皿中,封好口,并进行恒温培养。
2.2.2 霉菌的培养准备好琼脂培养基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无菌培养皿,装入琼脂后进行无菌操作。
取少量霉菌样品,接种于琼脂培养基表面,用移液器将接种口火焰消毒后放回无菌培养皿中,封好口,并进行恒温培养。
2.2.3 环境条件的变化分别将霉菌和酵母菌培养皿放置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强光照射等,观察其生长情况并进行记录。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3.1 酵母菌的生长情况酵母菌在琼脂培养基上表现出快速生长的特点,生长周期约为24-48小时。
在高温环境下,酵母菌的生长速度加快,但数量较少;在低温环境下,酵母菌的生长速度变慢,但数量增多。
在强光照射下,酵母菌的生长受到抑制,数量较少。
3.2 霉菌的生长情况霉菌在琼脂培养基上表现出缓慢生长的特点,生长周期约为3-5天。
在高温环境下,霉菌的生长速度加快,但数量较少;在低温环境下,霉菌的生长速度变慢,但数量增多。
在强光照射下,霉菌的生长受到抑制,数量较少。
四、实验结论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酵母菌和霉菌都表现出较快的生长速度,且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特点有所不同。
研究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可以为工业生产、医药研究等方面提供参考和指导。
五、参考文献无。
真菌的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真菌的基本形态结构;2. 掌握观察真菌的方法;3. 认识常见的真菌种类。
二、实验原理真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无叶绿素的真核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真菌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真菌繁殖方式多样,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酵母菌、曲霉、青霉、毛霉等;2. 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接种针、无菌水、无菌棉签、酒精灯、酒精杯等。
四、实验步骤1. 酵母菌观察(1)取一小块酵母菌菌落,用接种针挑取少量菌体;(2)将菌体涂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无菌水;(3)盖上盖玻片,轻轻压平;(4)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大小、细胞核等。
2. 曲霉观察(1)取一小块曲霉菌落,用接种针挑取少量菌体;(2)将菌体涂在载玻片上,滴一滴乳酸-石炭酸液;(3)盖上盖玻片,轻轻压平;(4)在显微镜下观察曲霉的形态、大小、孢子囊等。
3. 青霉观察(1)取一小块青霉菌落,用接种针挑取少量菌体;(2)将菌体涂在载玻片上,滴一滴0.1%美蓝液;(3)盖上盖玻片,轻轻压平;(4)在显微镜下观察青霉的形态、大小、分生孢子梗等。
4. 毛霉观察(1)取一小块毛霉菌落,用接种针挑取少量菌体;(2)将菌体涂在载玻片上,滴一滴乳酸-石炭酸液;(3)盖上盖玻片,轻轻压平;(4)在显微镜下观察毛霉的形态、大小、菌丝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酵母菌: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明显,细胞质内含有大量的小液泡。
2. 曲霉:曲霉为多细胞真菌,菌丝呈放射状排列,分生孢子梗顶端生有分生孢子。
3. 青霉:青霉为多细胞真菌,菌丝呈螺旋状排列,分生孢子梗顶端生有分生孢子。
4. 毛霉:毛霉为多细胞真菌,菌丝呈网状排列,菌丝顶端生有孢子囊。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了酵母菌、曲霉、青霉、毛霉等真菌的形态结构,了解了真菌的基本特征和繁殖方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观察真菌的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真菌奠定了基础。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报告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报告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报告在生物学实验室中,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酵母菌和霉菌的观察实验。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酵母菌和霉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和繁殖情况,以及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实验开始时,我们准备了两个培养皿,分别用于培养酵母菌和霉菌。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在实验室中保持了相对恒定的温度和湿度。
首先,我们在两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了适量的培养基。
酵母菌培养基含有葡萄糖和酵母粉,而霉菌培养基则是以淀粉和琼脂为主要成分。
接下来,我们将培养皿放置在恒温箱中,分别设定了两个不同的温度条件。
一个培养皿的温度保持在25摄氏度,而另一个则设定在30摄氏度。
这样,我们可以观察到酵母菌和霉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差异。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在25摄氏度的条件下,酵母菌的生长速度较快,而霉菌则相对较慢。
酵母菌在培养基上形成了许多小而圆的菌落,而霉菌则呈现出分枝状的菌丝结构。
这表明酵母菌对于较低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而霉菌则更适应较高温度的环境。
在30摄氏度的条件下,我们观察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酵母菌的生长速度显著减慢,而霉菌则迅速繁殖并形成了大量的菌落。
这说明酵母菌对于较高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而霉菌则能够在高温环境下迅速繁殖。
除了温度,我们还对湿度对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影响进行了观察。
我们在实验室中调节了湿度,分别设定了较高和较低的湿度条件。
结果显示,在较高湿度下,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速度都增加了。
而在较低湿度下,两者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观察到了酵母菌和霉菌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还了解到了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异。
这对于我们理解微生物的生态学行为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起来,酵母菌和霉菌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生长和繁殖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
酵母菌对于较低温度和较高湿度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而霉菌则对于较高温度和较低湿度的环境更为适应。
这些观察结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的适应性和生态学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报告单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报告单本次实验目的是通过观察和比较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生长和繁殖方式,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特性,并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实验器材:显微镜、草片、大肠杆菌培养基、酵母菌培养基、土豆切块、霉菌培养基、培养皿、移液管、吸球、pH计、注射器、火柴、无菌针、细菌培养皿、灭菌器等。
实验方法:1. 检查实验器材及培养基是否完好无损、无菌,若有问题应先进行处理。
2. 取出霉菌培养皿,观察其中的霉菌形态,用无菌针在培养皿中取一小块霉菌,并涂摸在草片上,扔掉实验垃圾。
3. 取出酵母菌培养皿,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并用注射器吸取酵母菌悬液。
4. 取一块土豆,在表面涂抹少量酵母菌悬液,培养10-15天。
5. 取一块往外突出的土豆为“观察石”,悬挂在显微镜活塞上,并加上少量剪碎的土豆。
6. 按照酵母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制备适量的酵母菌干粉。
7. 用适当的比例将酵母菌干粉加入大肠杆菌培养基中,制备不同浓度的酵母菌溶液。
8. 向高、中、低浓度的酵母菌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酵母菌悬液。
9. 制备好的酵母菌溶液加入细菌培养皿中,培养一定时间,观察酵母菌繁殖、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1. 通过观察发现,霉菌的形态多样,有些像毛发,有些像小鼠的尾巴,有些则类似于扇形。
而酵母菌的形态则较为单一,呈现球形或椭圆形状。
2. 观察土豆上的酵母菌生长情况,发现酵母菌在养分较为充足的土豆中能够快速生长并进行繁殖。
3. 在观察“观察石”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酵母菌在土豆上的生长情况不均匀,部分区域出现了大量的酵母菌生长,而其他区域的酵母菌数量则较少。
4. 直接将酵母菌加入细菌培养皿中,观察到酵母菌会通过二元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并且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生长得更快。
5. 向霉菌培养基中加入霉菌悬液后发现,霉菌会在一定时间内飞快地进行繁殖,并最终完全覆盖整个培养皿。
经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酵母菌和霉菌的特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酵母菌的特点是形态比较单一,繁殖方式是通过二元分裂进行,喜欢在营养充足的环境中生长繁殖。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报告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报告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报告引言:酵母菌和霉菌是微生物界中的两个重要类群,它们在生物学和工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旨在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特征和形态结构,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生物学特性。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酵母菌和霉菌培养基、显微镜、玻璃片、显微镜盖玻片、移液管、培养皿等。
2. 实验步骤:a. 准备酵母菌和霉菌培养基。
b. 将酵母菌和霉菌分别接种于培养基上,放置于恒温箱中培养。
c. 观察培养皿中的酵母菌和霉菌生长情况,记录生长特征。
d. 取少量培养液,滴于玻璃片上,加盖玻片后放置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与讨论:1. 酵母菌生长特征: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通常呈圆形或卵圆形。
在培养基上,我们观察到酵母菌呈现出快速而均匀的生长特征。
它们以分裂的方式繁殖,形成类似于葡萄串的结构,称为酵母菌菌丝。
酵母菌菌丝呈白色或乳白色,质地较软。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酵母菌细胞内含有许多小颗粒,这些颗粒是酵母菌的营养物质储备。
2. 霉菌生长特征:霉菌是一类多细胞真菌,通常呈现出丝状或菌丝状的形态。
在培养基上,我们观察到霉菌生长缓慢而不均匀。
霉菌的菌丝呈现出分支状,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
它们通常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白色、灰色、绿色等。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霉菌菌丝上有许多小颗粒,这些颗粒是霉菌的孢子,用于繁殖和传播。
3. 酵母菌与霉菌的区别:酵母菌和霉菌在形态结构和生长特征上有明显的差异。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生长迅速而均匀。
而霉菌是多细胞真菌,呈丝状或菌丝状,生长缓慢而不均匀。
此外,酵母菌的菌丝较软且无明显分支,而霉菌的菌丝呈分支状且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
此外,酵母菌的颗粒主要集中在细胞内,而霉菌的颗粒主要集中在菌丝上。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观察到了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特征和形态结构。
酵母菌以单细胞形式存在,快速而均匀地生长,并形成葡萄串状的菌丝。
而霉菌以多细胞形式存在,生长缓慢而不均匀,并形成分支状的菌丝网络。
初中观察酵母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认识酵母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了解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二、实验材料1. 酵母菌培养液2. 盖玻片3. 载玻片4. 滴管5. 显微镜6. 酵母菌培养基7. 灭菌棉签8. 烧杯9. 玻璃片10. 酒精11. 洗涤剂三、实验步骤1. 将酵母菌培养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洗涤剂,用无菌棉签搅拌,使酵母菌悬浮在液体中。
2. 用滴管吸取少量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
3. 用盖玻片覆盖在载玻片上,确保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没有气泡。
4.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显微镜的焦距,观察酵母菌的形态。
5. 观察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6. 观察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如出芽生殖。
7. 记录观察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酵母菌的形态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酵母菌呈椭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壁明显,细胞质清晰,细胞核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
2.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酵母菌细胞壁主要由几丁质组成,细胞膜包裹着细胞壁,细胞质内含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
3.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酵母菌主要通过出芽生殖进行繁殖,即在母细胞的一侧产生一个新的细胞,新细胞逐渐长大,最终与母细胞分离。
五、实验结论1.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具有明显的细胞结构和繁殖方式。
2. 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的重要工具,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
3.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酵母菌的基本特征,为后续学习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六、实验心得1.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2. 通过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我对微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学习微生物学的兴趣。
3.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记录实验数据,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七、实验改进1.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不同倍数的显微镜观察酵母菌,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其特征。
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学观察
酵母菌电镜照片
2、培养性状: 、培养性状:
酵母菌的菌落形态与细菌很相似,菌落表面一般是光滑、湿润、粘稠, 酵母菌的菌落形态与细菌很相似,菌落表面一般是光滑、湿润、粘稠, 多数是乳白色奶油状菌落,有的有光泽,边缘整齐,菌落比细菌大。 多数是乳白色奶油状菌落,有的有光泽,边缘整齐,菌落比细菌大。
酵母菌的菌落 酵母菌菌落形态图
霉菌菌丝及Leabharlann 子的染色镜下照片孢子 有隔菌丝 菌丝 无隔菌丝
孢子萌发和菌丝的生长过程
菌丝的结构
无性孢子
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形成个体的过程。 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形成个体的过程。以无性繁殖 所产生的孢子称无性孢子 大多数霉菌是通过无性孢子来进行繁殖的, 无性孢子。 所产生的孢子称无性孢子。大多数霉菌是通过无性孢子来进行繁殖的,如 芽孢子、关节孢子(节孢子)、厚膜孢子(厚垣孢子)、孢子囊孢子、 )、厚膜孢子 )、孢子囊孢子 芽孢子、关节孢子(节孢子)、厚膜孢子(厚垣孢子)、孢子囊孢子、分 生孢子等 生孢子等。
(二)霉菌的形态及培养性状的观察: 霉菌的形态及培养性状的观察:
1、形态特征:霉菌的菌体是由菌丝组成,但各菌丝是由不分隔的或分隔的多 形态特征:霉菌的菌体是由菌丝组成, 细胞组成圆柱状的结构, 细胞组成圆柱状的结构,霉菌菌丝细胞的结构和酵母菌细胞相 菌丝有营养菌丝、气生菌丝、产生孢子。 似,菌丝有营养菌丝、气生菌丝、产生孢子。 压片标本检查法: 同酵母菌) ①压片标本检查法:(同酵母菌) 染色检查法: 同酵母菌) ②染色检查法: (同酵母菌)
实验五: 实验五: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学观察
一、目的和要求: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酵母菌的形态、培养特性及培养方法 掌握酵母菌的形态、 2、掌握霉菌的形态、培养特性及培养方法 掌握霉菌的形态、
微生物学实验10 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
南京大学生物技术系实验报告题目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姓名年05 月24 日【一、实验目的】1、通过菌落及细胞形态的观察和比较,掌握区分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要点。
2、掌握观察放线菌孢子的方法。
3、掌握观察霉菌孢子及根霉假根的方法。
4、了解酵母菌子囊孢子形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三类微生物菌落形态特征:霉菌形态比细菌、酵母菌复杂,个体比较大,具有分枝的菌丝体和分化的繁殖器官。
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形态单位是菌丝,包括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营养菌丝分布在营养基质的内部,气生菌丝伸展到空气中。
营养菌丝体除基本结构以外,有的霉菌还有一些特化形态,例如假根、匍匐菌丝、吸器等。
霉菌的繁殖体不仅包括无性繁殖体,例如分生孢子,孢子囊等,包裹其内或附着其上的有各类无性孢子;还包括有性繁殖结构,例如子囊果,其内形成有性孢子。
在观察时要注意细胞的大小,菌丝构造和繁殖方式。
放线菌一般由分枝状菌丝组成,它的菌丝可分为基内菌丝(营养菌丝)、气生菌丝或有孢子丝三种。
放线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大部分气生菌丝分化成孢子丝,通过横割分列的方式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
孢子丝形态多样,有直、波曲、钩状、螺旋状、轮生等多种形态。
孢子也有球形、椭圆形、杆状和瓜子状等等。
它们的形态构造都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细胞核和细胞质有明且分化,个体比细菌大得多。
酵母菌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园状、椭圆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有芽殖、裂殖和产生掷孢子;酵母菌的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
酵母菌母细胞在一系列的芽殖后,如果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并不分离,就会形成藕节状的假菌丝。
2、三点接种法与霉菌菌落形态的观察霉菌的菌落形态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为便于观察,通常用接种针挑取极少量霉菌孢子点接于平板中央,使其形成单个菌落;或在平板上接三点,即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接种,经培养后同一菌种可形成三个重复的单菌落。
初中酵母观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酵母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2. 观察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学习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材料1. 菌种:啤酒酵母2. 实验器材:接种针、接种杯、酒精杯、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无菌操作台、酒精灯、火焰消毒器、滴管、生理盐水、蒸馏水、染色液等。
三、实验步骤1. 制备酵母菌悬液:取适量啤酒酵母菌,用无菌操作接种于接种杯中,加入少量生理盐水,充分振荡混匀,制成酵母菌悬液。
2. 观察酵母菌形态:取一滴酵母菌悬液滴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大小、细胞结构等。
3. 观察酵母菌繁殖方式:取适量酵母菌悬液,滴于载玻片上,用火焰消毒器消毒载玻片和盖玻片,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的繁殖过程。
4. 出芽生殖观察:取适量酵母菌悬液,滴于载玻片上,用火焰消毒器消毒载玻片和盖玻片,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过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酵母菌形态观察结果: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呈椭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壁较厚,细胞内含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等。
2. 酵母菌繁殖方式观察结果: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主要为出芽生殖,即在母细胞的一侧形成一个新的细胞核,逐渐发育成一个子细胞,然后从母细胞上分离出来,形成新的酵母菌。
3. 出芽生殖过程观察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过程,可以看到酵母菌的细胞壁逐渐变薄,细胞核向一侧移动,形成新的细胞核,然后子细胞逐渐发育成熟,从母细胞上分离出来。
五、实验讨论1.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对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有何影响?答: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有利于其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提高其种群数量,从而在适宜的条件下快速生长。
2. 实验过程中,如何避免酵母菌污染?答: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使用火焰消毒器对实验器材进行消毒,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酵母菌的观察,我们了解了酵母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报告单
姓名__小组成员___
指导老师_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实验目的认识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
实验用具酵母菌永久装片、培养好的橘子皮青霉,吸管、镊子、显微镜、解剖针(或牙签)、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吸水纸。
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1、仔细观察酵母菌
取酵母菌永久装片,用显微镜观察。
1、酵母菌是
(多/单)细胞动物。
酵母菌的细胞有____、___、___和
结构。
2、观察青霉
从培养皿中取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放大镜观察。
取少量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2、观察发现青霉菌体是由细胞连接起来的____构成,每个细胞都有____、___、___、____。
青霉菌丝有两种______和______。
菌丝顶端有____状的结构,呈____色。
讨论:
1.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有什么特点?
2.青霉孢子的颜色和着生状态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