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合集下载

我国空间规划法规建设思路与建议

我国空间规划法规建设思路与建议

我国空间规划法规体系建设思路与建议樊森2018年3月,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整合各部门各类空间规划职责组建自然资源部,将彻底解决空间规划“九龙治水”的管理局面,以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为主的空间规划的新管理体制将全面建立。

除管理体制外,要保证空间规划的有效落地实施,更为关键的是立法及法规标准体系的建立问题。

由于空间规划的法律缺失、法规标准各异等原因,致使空间规划无法可依、无规可据,出现编制难、实施难、考核难的“三难”困局,将最终影响国土空间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因此,进一步深化规划体制改革,尽快研究空间规划立法、完善法规体系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一、空间规划法规建设需求一是空间规划立法的现实需求。

根据我国现行空间规划冲突矛盾及成因分析(详见我公司同题文章),我国现行各类空间规划存在规模边界、用地权属性质、分区管控、开发时序、目标指标五个方面矛盾冲突,进一步分析其成因,主要是各类规划相对应的法规标准各异,主要差异表现为规划期限、基础数据、用地分类、空间分区、目标指标差异。

可以看出,法规标准差异是形成目前空间规划产生冲突矛盾的根本性、现实性的问题,因此,需要对现行各类法规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重新修正或修订,以便达到统一及有效解决现实冲突矛盾问题的目的。

二是空间规划的技术目标要求。

从2014年国家开展市县“多规合一”的技术路线,到2016省级空间试点方案确立“先布棋盘、后落棋子”的技术路线,按照统一基础,开展基础评价、三区三线划定,形成空间规划底盘,再落入其他空间规划类图层,形成空间规划总图,从而进一步搭建信息平台。

空间规划的技术路线是要整合各类空间规划,形成各类空间规划融合、各类空间要素统一的一张蓝图,从而以一张蓝图为基础实现空间的有效管控。

因此,空间规划所形成的一张蓝图实质上是涵盖了各类空间规划的管控要素和内容,但是,各类规划目前仍受其对应的法规约束,此技术路线的落地实现需要立法及法规完善保障。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摘要:在国土空间的管理体系中,规划理念的驱动既能够依据非建设空间与建设空间规划的特点,确保整个工作的整体性、多样性以及生态建设价值,也能从宏观层面出发,根据地域地区的气候、地质特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要求,最终达到理想化的规划效果。

为此,本文从国土空间的概念及意义出发,总结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的原则,并探析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方向,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引言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国土空间的规划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生态文明成为重中之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土空间规划也成为了政府重点事项,各级领导和民众对生态文明都格外的重视,可虽然如此,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时候也难免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所以这就需要大家想出办法,并付出行动,在保证生态资源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构建国土空间。

因此,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放在重要位置上,注重国土资源的空间规划,科学、合理的利用相关资源,确保将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成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

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

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众多。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如今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主动承担碳减排国际义务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提出要不断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本文主要阐述国土空间规划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构建情况和意义,并根据事实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架构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架构
类别 项目 主管部门 管理 规划类别 规划特性 编制依据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 展规划 发展与改革部门 经济综合规划
主体功能区规划 发展与改革部门 空间综合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城乡规划部门 空间综合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国土资源部门 空间专项规划
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环境保护部门 空间专项规划
综合性
-
综合性
国民经济与社会 发展规划、党代 会 明确四类主体功 能区的功能定 位、发展目标、 发展方向和开发 原则。
综合性
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规划
专项性
上层次土地利 用规划
专项性
上层次生态环境功能 区规划
编制
主要内容
发展目标和项目规 模
用地布局、建设 时序安排
耕地保护范 围、用地总量 及年度指标 自上而下、统 一 上级政府 耕地保护和用 地指标 土地管理法 强制性 年度用地指标 十~十五年 上级政府 中期评估 卫星、遥感 耕地指标与保 护要求,新增建 设用地指标等
独立 上级政府 人口与用地规模 城乡规划法 约束性 近期建设规划 一般为二十年 上级政府、本级 人大 实施评估报告 现状更新调查 建设用地一书两 证
自上而下、统一 本级人大 生态环境功能分区 环境保护法 约束性 年度环境质量公报 十~十五年 本级人大 —— 现状调查 污染物排放与项目环 评

划定四类生态环境功 能区,明确保护与控 制要求
编制方式 审批机关 审批 审批重点 法律地位 实施力度 实施 实施计划 规划年限 评估机构 监督 实施评估 监测手段 规划 许可 权力
独立 本级人大 发展速度和指标体 系 宪法赋予 指导性 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五年 本级人大 中期评估 统计数据
独立 本级人大 四类主体功能区 约束性 —— —— —— —— ——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形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形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形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解读文 l 焦思颖特别关注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工作正式全面展开。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新时代,新规划。

在时间与空间标注的方位中,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将如何布局?如何落子?记者就此采访了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有关负责人。

破解规划“打架”,实现“多规合一”问:长期以来,“规划打架”“马拉松式审批”“政府一换届、规划就换届”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空间利用质量和效率,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是基于怎样的考量,建立的背景又是什么?负责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在支撑城镇化快速发展、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规划打架”容易导致空间资源配置无序、低效,也割裂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有机联系,不利于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二是审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马拉松式审批”时有发生。

三是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甚至“政府一换届、规划就换届”,规划权威性、稳定性不够。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多次提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

从大的方面统筹谋划、搞好顶层设计,首先要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设计好。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强调,“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概念框架与指标体系构建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概念框架与指标体系构建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概念框架与指标体系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是指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旨在评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为国土空间规划的调整与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概念框架与指标体系构建是评估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评估的内容和方法论,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情况。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的概念框架应包括以下要素:目标、内容、主体和方法。

目标是明确评估的目的和预期效果,如评估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等。

内容是评估的重点和范围,应包括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过程、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等方面。

主体是评估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包括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等。

方法是评估的具体程序和技术手段,包括调研、分析、统计、测量和模拟等方法。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的指标体系应包括政策、经济、环境、社会和制度等方面的指标,以及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

政策指标主要评估国土空间规划与相关政策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如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规划、环境规划和交通规划等的衔接程度。

经济指标主要评估国土空间规划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如土地利用效率、投资效益和生产力提升等。

环境指标主要评估国土空间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如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社会指标主要评估国土空间规划对社会的影响和效果,如居民生活质量、社会安全度和社会公平等。

制度指标主要评估国土空间规划的参与程度和规划管理体制情况,如规划制度、参与机制和协调机制等。

在具体指标选择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区域和不同规划层级的特点和需求,并注重综合评价和动态监测。

选取的评估指标要有可比性、可衡量性和可预测性,能够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

此外,为了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还应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如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模型模拟和评估报告等,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情况。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摘要: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的方法论,对利于区域建设和发展的建设空间规划方式进行研究,有助于不同规划空间进行把控,并以优化环境为整体工作导向,在生态发展空间规划方面,通过对多维空间的管控,解决环境现有问题,有助于在对应的工作中,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也能够在此过程中,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次序,使之朝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更进一步。

而从认识论层面探讨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以生态建设为主要方向,对区域地区的非建设空间进行精准规划,从而补齐城市化进程中的短板问题,也承担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进行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路,能够在区域范围内,补齐传统方法的短板,也能随之建立体系化的工作流程,解决传统规划方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生态文明;国土空间;规划1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土空间规划的依据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当前阶段进行国土空间规划的依据,才能依靠对规划体系的构建研究,对本地区的非建设空间规划方式进行模拟,从而基于本区域地势高低起伏的地形特点,以及区县总量,从整体层面出发,通过对非建设空间的规划,逐步建设出利于区域生态发展的规划模型。

除此之外,为了在非建设空间的规划中,确保农业空间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完整,应以空间保障为规划重心,采取区域协同规划的技术,发挥出整体规划工作的优势,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落实。

因此,需要依据图1所示的实践研究流程,根据传统国土空间规划方式的流程,配合对协同规划理念的研究,对所有地势高低起伏不平的地方进行规划,并结合本区域的地形地貌特点,保障农业生产活动的进行,也确保水肥能够沿着地形变化排出,精确且等量的完成工作作业,有助于实现均匀灌溉的目标。

这是在工业发展时期,保障国土农耕面积以及达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基本方案。

有助于确保农业资源的保有量,也能够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出发,使乡村与自然融合,城镇与乡村得到衔接。

2国土空间规划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策略2.1 保护环境,绿色发展当今社会,经济的的飞速发展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近年间,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一系列的保护环境的政策,这让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也让一些企业和机构意识到在生产过程中自己所带来的对环境不好的影响,并做出了降低影响的改正。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框架构想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框架构想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框架构想作者:杨志恒来源:《科学与管理》2011年第05期摘要:从中国现行空间规划现状出发,通过辨识各级、各类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三者为主体的空间规划体系内部冲突,倡导构建基于“三规合一”思路的“纵向协作、横向联合”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提出可供具体操作的空间规划体系框架与实现途经,并对未来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关键词:空间规划;空间规划体系;中国自1983年《欧洲区域/空间规划宪章》出台以来,欧洲空间规划运动的开展使得空间规划的概念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区域规划提法[1],将停留在行动框架上的规划理念在空间上加以落实以及新的规划技术方法更加强化了规划的空间概念[2]。

广义的空间规划是所有具有空间意义规划的行为和活动的统称[3]。

纵观国内外规划,均是为了有效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要素进行调控,从而将发展理念落实到空间发展,具有空间规划的特征。

空间规划与国家或地区政治制度、行政体制联系紧密,包括空间发展战略、空间布局框架等内容,存在的形式有指导性纲领和法定性方案等 [4]。

各国或地区编制实施的一系列空间规划共同构成空间规划体系,包括与行政体系相对应的多级空间规划体系(如德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基于共同利益的区域或流域规划构成的松散空间规划体系(美国、欧盟等)[5-7]。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既包括“自上而下”的与行政体系重合的五级空间规划体系,也有基于共同利益的区域或流域规划构成的松散空间规划体系,从实际工作来看,以多级空间规划体系为主要特征[8]。

1 、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中国空间规划体系是由多类空间规划与同一类空间规划的多级空间规划共同构成的,上下级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和同级不同类型的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是理顺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基石。

1.1 各级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空间规划的编制绝大多数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各级空间规划对应着不同等级的空间范围,上级为纲指导下级,下级规划制定目标是对上级规划目标的分解和具体落实。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的逻辑及运作策略探讨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的逻辑及运作策略探讨

J IAN SHE YAN JIU技术应用194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的逻辑 及运作策略探讨Guo tu kong jian gui hua ti xi jian gou de luo jiji yun zuo ce lüe tan tao杨忠翰国土空间是国家主权及主权权利管辖的地域空间,是一个国家国民生存的场所与环境,其内容包括陆地、领海、领空与内水、陆上水域等,而国土空间规划则是由国家出台的、指导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是实现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也是开发、建设等各类活动的根本依据所在。

本文将对我国国土规划体系建构的逻辑以及运作策略进行探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政治与经济的发展,我国构建了多类型的国土空间规划,该类规划业已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及城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与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老旧空间规划的弊病也随之浮现,朝令夕改、内容冲突或存在重叠、规划类型层出不穷等问题屡见不鲜,构建集土地利用使用规则、城乡规划等于一体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势在必行,而自建国至今,我国通过且不断修订《城市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及对主体功能区进行规划皆是我国向该目标“奋力前行”的明证。

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逻辑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于我国这般幅员辽阔的大国来说,虽然需于空间规划方面进行分工,但仍需建立统一框架下的体系方能适应未来发展,否则便会出现“因分工而出现空间规划间存在矛盾”问题,除该类问题外,国土开发及保护亦远未达到预期值。

为解决该类问题,我国中央明确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将空间规划作为基础、将用途管制作为主要手段来对国土空间开发及保护制度进行构建,而空间体系的构建也应以空间优化与治理作为主要内容,在构建空间体系的过程中实现分级管理、互相衔接以及全国统一。

以往我国在对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进行探索与尝试时,选择在空间规划体系的编制技术上向深层探究,虽然亦能产生一定的效果,但实际成效距离探究前设定的预期值差距较大,难以实现预期内的目标,相反地,针对行政管理机构及体制的调整与优化反而会令成效颇为喜人,对该状况进行深究,不难发现以往我国空间资源不同的配置部门之间往往有失协调,部分部门甚至呈现自成体系状态,与其余部门格格不入,而一旦这种情况发生,部门与部门间的衔接自然也不尽自然,部门与部门间也多存在职能、内容方面的重叠或冲突,部门间的规划逻辑各不相同,最终致使空间规划体系成为了部门“话语权”的争夺,各部门间缺乏基本的交流,其外在表现也十分明显,不同的部门往往会各自编制自身的规划,而该规划差异也十分巨大,规划期限、规划范畴以及技术标准皆各不相同,最终造成了毫不协调的“窘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曰发布。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赵龙5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组织的发布会上表示.这标志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顶层设计和"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1)"五级三类四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四梁八柱"的构建是按照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来进行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构建,可以把它简单归纳为"五级三类四体系"。

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庄少勤解释说,"五级"是从纵向看,对应我国的行政管理体系分五个层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

其中国家级规划侧重战略性,省级规划侧重协调性.市县级和乡镇级规划侧重实施性。

"三类"是指规划的类型: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的专项规划。

总体规划强调规划的综合性.是对一定区域,如行政区全域范围涉及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做全局性的安排。

详细规划强调实施性,一般是在市县以下组织编制.是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开发强度等作出的实施性安排。

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包括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的法定依据。

这次特别明确,在城镇开发边界外.将村庄规划作为详细规划.进一步规范了村庄规划。

相关的专项规划强调的是专门性.一般是由自然资源部门或者相关部门来组织编制.可在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层面进行编制,特别是对特定的区域或者流域.为体现特定功能对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作出的专门性安排。

"四体系"是从规划运行方面来看,按照规划流程分成规划编制审批体系、规划实施监督体系;从支撑规划运行角度有两个技术性体系.一是法规政策体系,二是技术标准体系。

这四个子体系共同构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2)有了明确推进时间表。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研究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研究

环境

五” 计 划; 1 5 6项重大 全 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 ; 特殊政策 区; 耕地保 区域发展总体 战略 ; 主体 功能 区; 城镇化 ; 机
护 分配项 目; 地方分权 构改革 项 目审批①; 地方发展驱动
相关 项 目 作用 手段 分配项 目 欧洲战后复兴、 西方现代
具有多尺度、 综合性的特征, 并在一定 的空间范围内, 由不
同区域范围、 不 同功能的空间规划形成的相互分工 、 密切 联系的有机整体。如何提高空间规划的实施效能, 进一步 厘清各种规划之间的关系, 明确各 自在空间规划体系中的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规划实施和管理的 日趋完善, 一定程 度上决定了中国的空间规划体系是以之为主体组成 的诸
国外 功能主义 ; 印度 、 巴西 的 《 马丘比丘宪章》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思想
理念
弹性、 嵌入、 包容性增长; 精明增长 ; 低碳经济
公平、 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 。
表1 不 同 阶段 我 国空 间规 划 的功能 定 位及 其制 度环 境
第一阶段 时间起讫 功能定位 计划经济时期 计划的延续与深化
第二阶段 2 0 0 0年以前 计划与市场并行 ; 国土整治
第三阶段 2 1 世纪以来 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管理层的关注焦点。
二、 我 国 空间规 划体 系现状
基金项 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 2 0 1 4年度重点项 目资助。
2 0 1 5年 第 5期 《 发 展 研 究》
( 一) 宏观 调控 功 能 日益显现
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一般多转 向空间概要性安排 , 发展规划主管部 门对投资和建设项 目的审批权限明显弱 化, 空间规划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 其作用与意

试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

试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

试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摘要: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基础依据,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举措,因此本文对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与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在时间与空间上所做出的安排,一般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相应的专项规划。

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简称“三生”空间),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

然而近年来的快速城镇化带来国土空间格局的巨变,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城乡发展失衡的局面,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1]。

因此,本文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

1 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大意义1.1 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的关键环节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中央结合生态文明建设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概念的提出到做出国家机构改革重要决定来看,就是要统一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推进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改革[2]。

由于国土空间是自然资源依附的载体,也是自然资源存在和开发建设的物质基础,更是国家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包括陆地(也包括陆地上的水域)、领海、领空;而自然资源是国土空间内的可明确产权、可计量经济价值的天然生成物,例如山岭、森林、草原、荒地、滩涂、水流、海域、土地、矿藏等。

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必须先获得许可,包括自然资源载体的使用权和自然资源产品的获取权,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就是要对自然资源载体进行开发管制,而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依据,对完善自然资源监管具有决定性作用。

1.2 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建立生态治理体系的关键措施国家生态治理体系的建立需通过空间规划制度来落实。

中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主张,就是要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水净、地绿的美好家园,落实这一战略主张的重心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三生”空间,强化生态空间的用途管制,将生态保护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前置条件,所以要建立生态治理体系[3]。

借鉴国外经验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及优化

借鉴国外经验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及优化

借鉴国外经验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及优化摘要:国土空间规划可以合理的将我国国土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科学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借鉴国外经验,对照我国情况,进一步促进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国外经验;体系建设前言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问题,着眼于国外的经验,深入剖析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及优化应遵循的原则[1]。

1 国外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经验1.1 美国由于美国的国家政治体系的缘故,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上也表现出自由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国土空间规划上缺乏统一的全国性指导机制。

州与州之间相互独立的特性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地方性和区域性创造条件。

虽然从大局来看,美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存在功能区域的重复和国土利用不足等问题,又缺乏统一的全国性的国土空间规划指导方案,但着眼于局部,地方和区域的国土空间规划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达到最优[2]。

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地大物博,更需要的是一个全国性的国土空间规划方针,然后再逐级实施,美国地方性的国土空间规划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并不能完全符合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需求。

1.2 德国德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是三个层面相连接的,联邦、州和地方。

德国在每一个层次的国土空间规划上,都有相关的法律文件为规划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首先国土空间规划基于每个区域的特色,强调区域的功能性,每一个区域都存在差异性;其次注重不同规划层次之间的衔接,也就是规划空间要实现合理自然的转换;最后,规划更注重以人为本,缩小不同区域之间居民的生活差距,注重提升居民对生活的满意度。

因此,德国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手段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新思路。

1.3 荷兰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上,荷兰采用了逐层编制法,从基底层到网络层再到空间物态层。

顾名思义,基底层即一切空间规划的基础,相对来讲,变化最不明显最缓慢的就是基底层,但是能够作为网络层和空间物态层的基础。

国土空间规划重要控制线体系构建

国土空间规划重要控制线体系构建

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是一项事关城市空间管控与空间规划的重大工作,要求对空间的高度理解,折射了规划对于人本的高度重视。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一项构建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消除空间差异,构建协调统一的空间管控体系是其重要目的。

一、“多规合一”控制线体系1.基本生态控制线。

基本生态控制线:为保障全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将全市生态林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地、水系绿廊、隔离城乡的一般农用地等划入生态控制线。

基本生态控制线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洪水调蓄区。

2.基本农田保护控制线。

基本农田保护控制线: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主要将市域优质耕地、已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等优先划入基本农田。

永久基本农田红线:为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中,根据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划定要求,划定的实行永久保护,严控任何非农建设占用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有良好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的高产、稳产优质耕地的示范区域。

3.建设用地控制线。

建设用地控制线包括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城市用地增长边界控制线及独立建设用地控制线。

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在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重要发展区域和重点建设项目基础上,协调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布局,划定统一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作为“多规合一”允许建设区域。

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控制线:分析城市空间拓展方面,避让基本农田和重要的生态用地(禁止建设区),建设用地增长上限原则上控制在城市规模的30%以内。

非城乡建设用地控制线: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交通水利、其他建设用地的建设用地规模,将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风景名胜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的边界围合线划为非城乡建设用地控制线,非城乡建设用地控制线内不得安排城乡建设项目。

“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1. 引言1.1 多规合一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性多规合一是指将各级各类规划整合为一个综合规划体系,通过整合规划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各项规划目标的协调统一。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中,多规合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多规合一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多规合一有助于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过整合各类规划资源,可以更好地利用多种规划的优势,形成全面科学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确保规划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多规合一有助于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整合各类规划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现实问题,实现规划目标的有效实施。

可以更好地根据地区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更加具体、可行的规划方案,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多规合一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多规合一,才能更好地提高规划的协调性、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为国土空间的规划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障。

2. 正文2.1 多规合一的基本概念多规合一是指将各级各类规划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统一规划、科学配置、协调发展的目标。

多规合一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多规合一强调整合。

即将各类规划如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生态规划等整合在一起,避免规划之间的重复和冲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多规合一注重科学性。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将各级规划进行整合,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多规合一具有便捷性。

将各类规划整合为一个体系,可以降低规划的重复制定和修改成本,提高规划的执行效率和实施效果。

多规合一强调协调性。

通过整合各类规划,可以实现各级各类规划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土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多规合一的基本概念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完备性和可持续性。

国土空间规划重要控制线体系构建

国土空间规划重要控制线体系构建
随着中共“十九大”明确了“要完成生态保护红 线、永久基 本 农 田、城 镇 开 发 边 界 三 条 控 制 线 划 定 工作”,会议 还 强 调 了 要 建 立 统 一 的 空 间 规 划 管 控 体系[14],强化空间规划管控,完善“规划控制线”管 控机制[15]。国内 开 始 了 新 一 轮 的 空 间 规 划 控 制 线 体系革新,国 内 学 者 对 生 态 保 护 红 线、永 久 基 本 农 田、城镇开 发 边 界 三 条 控 制 线 的 划 定 原 则、划 定 方 法、实施管控[16]进行了研究探索,并利用 GIS 对三 类用地进行分析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划定三条控 制线[17],为三条线的划定提供科学依据[18],以达到 保护城镇生态环境和开发建设协调发展的目的。
和实践案例回顾等方法,构建了“3+5+6”的国土空间规划重要控制线框架。结合 Z 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案例,提出符合
Z 省地域特色的控制线体系,深化各控制线的划定细则,并图示化各控制线之间的空间关系,以达到解决国土空间管控体系内
容交叉重叠、管理部门间责权模糊、管控依据不充足、规划实施落地难等问题的目的。

在我国空间管控研究主要以区划和控制线为 发展主轴。分区管控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就开 始出现,主 要 针 对 单 要 素 的 自 然 区 划 管 控,即 竺 可 桢的气候区 划、李 承 三 的 地 形 区 划、陈 恩 凤 的 土 壤 区划等,对单独自然要素采用专家集成的方法进行 分区[6]。随着 改 革 开 放 为 国 民 经 济 事 业 带 来 的 巨 大动力,推 动 着 城 市 快 速 发 展,为 了 满 足 城 市 管 理 需要,相继 出 现 了 土 地 利 用 分 区、主 体 功 能 区 划 等 相关区划形式[7]。中国的城镇化速度越来越快,社 会、经济和生态等非空间要素的管控要求也越来越 精细化,单纯的区划不能满足城镇精细化管理的需 求。20 世纪 90 年代,“空间管制”理念被引入到城 乡规划学、地理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在区划管控 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用地红线,来弥补区划管控的不 足之处。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探析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探析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探析发表时间:2020-12-11T12:45:24.94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9月26期作者:潘晓轩[导读] 近年来,国土空间规划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落实国家战略、体现国家意志,实现空间治理的首要任务潘晓轩黑龙江省时代资源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摘要:近年来,国土空间规划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落实国家战略、体现国家意志,实现空间治理的首要任务。

因此,需要对国土规划和生态环境兼顾的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引言党的十八大会议中,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并且针对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出了制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建议。

由此来看,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十分重要,也就意味着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从之前的单纯重视空间开发转变为生产、生活及生态三位一体的综合空间规划转变。

文章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过程中需处理的关系,提出了具体的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措施,以便为国土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1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规划要素和功能作用(1)规划要素。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体系领域主要是符合规划目录的公共政策性领域,而不是市场竞争领域。

规划的对象主要是海陆统筹的国土空间,规划的范围是全地域、全要素的。

规划期限,近期是到2025年,中期是到2030年,远期是到2035年,远景是到2050年。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主要依据包括试点现行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政策文件、标准规范、相关规划等。

(2)功能作用。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地区人口密度分布不一,资源配置不均,环境压力增大,以及相关问题逐渐显现。

构建科学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生态环境破坏,空间利用过度开发等多种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于构建国内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若干思考

关于构建国内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若干思考

关于构建国内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若干思考摘要:国土规划是基于现阶段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战略目标、方向和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因素等进行综合考虑,针对资源开发与整治保护等环节所采取的战略部署,本质上属于国土资源的综合布局。

因此,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确立,对于优化和保护我国空间资源,保证空间合理利用开发,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能够调节空间分配不均,缓解由于交叉重叠带来的矛盾局面。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国土空间规划在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完美的,其存在着诸多影响因素,实践中需要对这些因素和存在着的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然后针对性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国土空间规划建设事业的发展,提高其编制的科学性及高效性。

一、构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所体现的原则1.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我国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框架,是按分级分类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国家省、市、县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然后各地结合实际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

这样的规划层层递进、层层深入,从中央到地方,从大区域到小区域,立足于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更适应我国的发展。

我国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上,明确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重点。

尤其是市县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是本级政府对上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细化落实。

结合我国乡镇众多的国情,进行细化管理,对各个乡镇的区域开发保护做出具体的安排,侧重实施性。

2.吸收借鉴,革故鼎新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吸收了一些空间规划体系较为完善,管控效果较为良好的发达国家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同时将其中不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剔除,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并结合我国发展现状,革故鼎新。

我国在体制体系方面具有独特性,国外发达国家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也并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国情的空间规划体系模式,不能完全照搬,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借鉴。

例如,在县市级规划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县域规划、市镇规划。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摘要:从我国实施土地制度改革以来,土地规划体系的确立就成为了国家建设的核心课题。

只有实现国土空间的科学规划,才可以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维护生态文明是追求国土空间科学规划的前提。

要想使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率的达到更高标准,就应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中将生态文明这一影响因素考虑进来。

在进行国土规划时应以生态文明为基础,巧妙地从整体性、多样性、包容性这三个角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

文章着重探讨了当前我国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应如何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就目前空间规划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生态文明背景;体系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我国,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更是被反复强调。

我国大大小小的土地改革、国土空间规划的政策均会考虑到生态文明因素,诸多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既保护了生态文明,也促使绿色生活方式和美丽中国建设加速运行中,但是当具体落实政策时仍然不乏存在忽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

为此,我们必须从现实情况着手来解决不足和问题,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一体化的可行性措施,从而为保障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得到有效落实。

一、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文明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发展的目标。

只有从生态这一视角入手,合理的调控国土资源,才能走好可持续发展这条路。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土空间规划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国土空间规划的标准也被不断地升高。

回望过去,虽然近几年的国土规划工作已小有成色,但同时也暴露出空间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例如出现了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境保护的倾向、没有落实优先生态环境政策,从而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一定的损伤,最终导致国土资源没有更加科学、高效地利用。

这无疑是偏离了生态文明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初心。

为此,建设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这一计划需要重新调整实施方案。

从总目标来看,要确保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

构建科学的空间规划体系

构建科学的空间规划体系

19 年一 9 8 , 随着 社 会 主 义 市 9 0 19 年 场经 济 的逐 步 建立 和政 府 ( 别 是 国家 特 和各 级 计划 委 员会 ) 能 的转 变 , 国土 职
规划开始 进入低 谷阶 段 。这段 时期 ,国
20) 0 0 。这 轮 土地 利用 规 划 是 在党 的 十
1 土规 划的演进 届
2 世纪8 年代 , 国土 规划作 为我 国 O O
部 。 国土 资源 部从 总结经 验 、理论 与方 法研 究 以及规 划试 点等方 面 ,积 极探索 新形势 下如何 开展 国土规划 ,使 其在 实
践 中 稳步 推 进 ,进 入 一 个 新 的发 展 阶 段 。 从 2 0 年 开 始 , 先 后 在 天 滓 、深 01 圳 、辽 宁、新疆 和广 东开展 国土规 划试 点 ,通 过 试 点摸 索 国土 规 划 模 式 。同 时 ,开 展 了全 国 国土 规 划 前 期 研 究 。
耕作 制度 、改土增肥 、灌 溉和流域 开发 治理 为重 点 内容 的土地利 用规划 。这一 时期 的土地 利用规划 基本 上是参 照苏联
法研 究,并举 办 了三期 国土规划 国 际培
训班 。
2 . 城市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 的推进
建设 部 门搞 城市 规划 是长期 以来就 坚持 的事情 ,早在 1 8 年 我国搞 国土规 90 划 工作 时,建设 部 门就 积极 参与和 承担
革 、实 施 《 华 人 民共 和 国 土 地 管 理 中 法 》的条件 下开展 的 ,是按照 我国实现 社会主 义现 代化建 设第 二步战 略 目标 的
要 求 以及 《 民经济 和社 会发展 十年规 国
土规划 的管理机 构先后 被撤销 或名存 实 亡 ,人员精 简改行 ,经 费大幅度 削减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

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大意义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在支撑城镇化快速发展、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审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

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国家战略有效实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好国土空间规划顶层设计,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国家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强化权威性、加强协调性、注重操作性,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完成市县以上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樊森
规划是国土空间管理的龙头,规划体系是规划编制、实施、修改、评估、监督全过程,涉及技术、管理和法规的集合和系统。

我国现有各类空间规划层级、类型体系各不相同,随着空间规划开展、“多规合一”深入推进,自然资源部成立,机构改革加快完成,统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尤为重要。

一、我国现行主要空间类规划体系
我国现行的空间类规划主要涉及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国土及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及环境保护规划,各规划在其职能范围及法规约束下形成了各自的体系。

主体功能区规划分为国家、省级两级规划。

城乡规划主要分为国家、省级、市县、镇、乡村五级,包含体系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建设规划七类规划。

其中:国家、省级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城镇编制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乡村编制建设规划为主。

国土规划分为国家、省级两级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分为国家、省、地市、县、乡五级,包含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类。

生态功能区划分为国家、省级两级规划试点编制;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国民经济社会五年规划专项规划,分为国家、省、市(县)编制。

从我国现行空间类规划体系可以看出,各类规划层级和类型自成体系,也就意味着各类空间规划的管理职能、管理体系及技术路线、
法规标准等各不相同,在唯一的国土空间内,各类规划的体系不同是导致规划矛盾差异的成因之一。

同时,要加快推进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统一空间规划体系首当其冲。

二、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任务要求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构建以优化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形成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

同时,整合目前各部门分头编制的各类空间性规划,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实现规划全覆盖。

全国统一,就是要进行空间规划全覆盖,形成全国一张图,主要路径就是按照十九大报告明确的完成全国三线划定,进一步形成三区三线,注重开发强度管控和控制线精准落地,进行空间分区和用途管控。

相互衔接,就是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衔接,核心是技术数据的衔接,达到规划期限、目标指标、坐标格式、用地分类、空间分区、边界规模等的衔接协调,真正实现“多规合一”。

分级管理,就是按照国家、省、市县(设区的市空间规划范围为市辖区)三级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职责、权限、法律地位,达到依法有据、科学有效的空间管理。

从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任务要求可以看出,空间规划首先是要在手段方式上实现多类空间性规划合一编制一本规划,而不是加一,其次是按“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要求,在技术上实现基础数据和技术路线相互衔接,在管理上实现三级管理,全国统一一张蓝图管理。

三、我国空间规划的技术路线及体系
在市县级“多规合一”试点基础上,我们围绕《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关于“先布棋盘、后落棋子”技术路线要求,通过深入研究形成了“四阶段、八步骤”的空间规划技术体系。

其中,第一阶段是布棋盘:收集并对各类规划空间数据进行整理,绘制数字工作底图、开展专题研究和基础评价,并完成空间规划底图绘制;第二阶段是落棋子:在形成空间规划底图基础上,完成空间布局总图叠加生成和《空间规划》编制;第三阶段是严管控:在空间规划成果的基础上,对成果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建立空间规划数据库,搭建空间规划信息平台;第四阶段是强保障:通过研究提出规划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释的具体建议,推进空间规划在区域发挥更好的引领和管控作用。

从我国空间规划的技术路线可以看出,依据以上技术路线和具体技术路径完成编制的空间规划,进行了规划期限、用地分类、基础数据、分区管控、规划目标指标统一,解决了空间规划的差异矛盾,从技术上完全成熟且实现了空间性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管控。

四、我国空间管理体制及机构改革要求
2018年3月,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分散在发改部门、住建部门、国土部门的空间规划事权进行了有效整合,组建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统一行使所有自然资源的调查和确权登记,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管,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

整合各部门各类空间规划职责,将彻底解决空间规划“九龙治水”的管理局面,以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为主的空间规划的新管理体制将全面建立,为空间规划提供组织保障。

从我国机构改革方案可以看出,我国自然资源及国土空间将由多个部门共治向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形成调查、登记、确权、规划、管理、考核、监管的制度管理体系,各类空间规划编制必然进行整合优化,化繁为简、规划合一、管制统一。

五、小结—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构建空间规划体系是我国深化规划体制改革,优化国土空间,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中心任务,其核心是在“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总体要求下,形成以技术为支持,以管理为支撑、以发规划为保障,实现空间规划编制、实施、修改、评估、监督的全过程有效科学管理。

在技术上,通过近年试点技术路线方法基本成熟,其主旨就是通过基础数据、规划期限、用地分类、指标目标、分区管控的五个统一进行相互衔接,围绕国土空间构建数字工作底图、空间规划底图,从而最终形成一张总图,同时编制统一的一本国土空间规划,最终形成完整的规划编制技术体系。

在管理上,结合机构改革方案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就是要针对一个国土空间,山水林田湖草各种自然空间资源,按照一个部门统管,国家、省、市县(设区的市空间规划范围为市辖区)三级管理体系,围绕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明确各级管理职责,最终形成规划编制、实施、修改、评估、监督的管理体系,进行科学有效的空间管理。

在法规上,核心就是通过空间规划立法,建立空间规划的规章,完善技术标准,同时与现有各空间类规划法规进行衔接协调统一,保障空间规划技术和管理的落地实施,确保一本规划有法可依,依法有据。

结合目前我国各类空间规划编制的现状体系,近年来市县及省级空间规划试点经验,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任务要求,机构改革的目标及职能职责,充分考虑我国卫星遥感、大数据、信息化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支撑,我国空间规划将形成“三级三类”体系。

三级为国家、省、市县(设区的市空间规划范围为市辖区)的三级空间规划管理体系,三类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

按照统一的国土空间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天地一体的空间规划信息平台,通过三层分级管理,无论从技术还是手段完全可以满足国土空间的有效即时管控。

国土空间规划为总体规划,是综合性、基础性和约束性的规划,是国土空间所有要素空间布局规划的统领;专项规划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要分项支撑和必要组成部分,各级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国土区情实际需要列设开展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指导约束下,根据国土空间局部保护、开发、利用需要,而开展的项目详细落实。

因此,通过总体规划统领、专项规划支撑、详细规划落实,既可以兼顾现有相关空间规划的基本体系,也可以完全达到各级政府履行空间管理职责的具体要求。

其中: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规划包含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国土及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及环境保护规划,也就意味着这几项主要空间类规划取消编制合一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专项规划根据国土空间的管理要求、具体支撑等进行编制,可分为行政辖区的交通体系专项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城镇体系专项规划;建设区域的人口与城乡建设用地专项规划、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市政设施专项规划、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地下空间利用专项规划、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等。

土地
保护利用的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整理规划、土地复垦规划、土地开发规划、土地储备规划等。

详细规划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约束下,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建设规划,根据开发建设需要进行局部细化落实编制。

(作者系北京中研智库秘书长、中研智业集团董事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