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达斯PSC变截面箱梁施工阶段及PSC设计例题
midas操作例题资料-钢箱梁
![midas操作例题资料-钢箱梁](https://img.taocdn.com/s3/m/572391f989eb172ded63b74d.png)
Civil&Civil Designer一、钢箱梁操作例题资料1概要钢桥是高强、轻型薄壁结构,截面和自重比混凝土桥小,跨越能力大,因而在实际工程中有广泛应用。
钢桥按形式可大致分为钢箱梁、钢板梁(工字钢)、钢桁梁、组合梁桥等类型。
钢桥在使用时不仅要求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还要求具有良好的塑性。
钢桥的刚度相对比较小,变形和振动比混凝土桥大。
为了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和舒适性、避免过大的变形和振动对钢桥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钢桥必须有足够的整体刚度[2] 。
钢桥缺点除容易腐蚀影响耐久性外,另一缺点是疲劳。
影响疲劳的因素很多,除钢材品质、连接的构造与方法等外,与荷载性质、疲劳细节关系也很大。
钢箱梁除钢材等力学特性外,还具有箱梁的受力特点,广泛应用于市政高架、匝道、大跨度斜拉桥、悬索桥、拱桥加劲梁、大跨连续钢箱梁及人行桥钢箱梁等方面。
本专题将通过介绍工程概况、结合规范构造检查、midas Civil详细建模过程以及midas Civil Designer设计平台及结果查看等操作流程,希望能为读者结合实际项目学习程序,通过程序了解钢箱梁提供帮助。
钢箱梁操作例题资料2 钢桥概况及构造检查2.1 钢桥概况主梁为20+30+40+30m单箱单室正交钢箱梁,钢材为Q345;桥面宽8m,梁高2.335m,翼缘板长1.8m;顶板、腹板、翼缘板均厚16mm,底板标准段厚16mm,支座两侧3~3.5m范围内加厚为24mm;顶板设置闭口U型加劲肋;翼缘板、腹板均设置板型加劲肋;底板标准段设置板型加劲肋,桥墩两侧5~7m范围内设置T型加劲肋;横隔板等设置距离详见图1~图3所示。
建模之前,应按照《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1] (以下简称规范)对钢桥面板、加劲肋、翼缘板及腹板等尺寸进行构造检查。
2.2构造检查2.2.1钢桥面板近年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出现疲劳和桥面铺装损伤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保证钢桥面板具有足够的刚度,需对最小厚度有要求;为减小应力集中和避免采用疲劳等级过低的构造细节,需对纵向闭口加劲肋尺寸进行规定[1]。
迈达斯桥梁建模
![迈达斯桥梁建模](https://img.taocdn.com/s3/m/2b807f17f01dc281e53af0a5.png)
迈达斯桥梁建模01- 材料的定义通过演示介绍在程序中材料定义的三种方法。
1、通过调用数据库中已有材料数据定义——示范预应力钢筋材料定义。
、通过自定义方式来定义——示范混凝土材料定义。
23、通过导入其他模型已经定义好的材料——示范钢材定义。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来定义材料,操作顺序都可以按下列步骤来执行:选择设计材料类型(钢材、混凝土、组合材料、自定义)?选择的规范?选择相应规范数据库中材料。
对于自定义材料,需要输入各种控制参数的数据,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线膨胀系数、容重等。
钢材规范混凝土规范图1 材料定义对话框02-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定义我们通常所说的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混凝土强度随时间变化特性在程序里统称为时间依存材料特性。
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分三步骤操作: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包括收缩徐变函数,强度发展函数)(图1,图2);2、将定义的时间依存特性函数与相应的材料连接(图3);3、修改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构件理论厚度或体积与表面积比)(图4);图1 收缩徐变函数图2 强度发展函数4-2图3 时间依存材料特性连接 图4 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修改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材料特性时注意事项: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时,混凝土的强度要输入混凝土的标号强度;2)、在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构件理论厚度可以仅输入一个非负数,在建立模型后通过程序自动计算来计算构件的真实理论厚度;3)、混凝土开始收缩时的材龄在收缩徐变函数定义中指定,加载时的混凝土材龄在施工阶段定义中指定(等于单元激活时材龄+荷载施加时间);4)、修改单元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时要对所有考虑收缩徐变特性的混凝土构件修改其构件理论厚度计算值。
计算公式中的a代表在空心截面在构件理论厚度计算时,空心部分截面周长对构件与大气接触的周边长度计算的影响系数;5)、当收缩徐变系数不按规范计算取值时,可以通过自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来定义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6)、如果在施工阶段荷载中定义了施工阶段徐变系数,那么在施工阶段分析中将按施工阶段荷载中定义的徐变系数来计算。
迈达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分析与设计
![迈达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分析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64cc788680203d8ce2f24a9.png)
桥梁概况及一般截面
分析模型为一个两跨连续梁,分为两个阶段来施工。
桥梁形式:两跨连续的预应力混凝土梁 桥梁长度:L = 60@2 = 120.0 m
材料: 混凝土 钢材
采用JTG04(RC)规范的C50混凝土 采用JTG04(S)规范,在数据库中选Strand1860
截面:
600 2.000 1.050 1.750
模型>单元> 扩展单元
全选
扩展类型>节点 Æ线单元
单元类型>梁单元 ; 材料>1:C50 ; 截面> 1: span
生成形式>复制和移动
复制和移动>等间距>dx,dy,dz>(2, 0, 0)
复制次数>(60) ↵
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
单选 (节点:31)
等间距>dx,dy,dz>(0,0,-7.13)
MID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Beijing) Co., Ltd
概要
本例题使用一个简单的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箱模型(图1)来重点介 绍MIDAS/Civil 2006 软件的新增功能,PSC桥梁建模助手、横向分析、任意 截面显示等的输入方法。
图1. 分析模型
2
MID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Beijing) Co., Ltd
单选 (节点:1,61)
等间距>dx,dy,dz>(0,0,-2.7)
9
MID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Beijing) Co., Ltd
PSC桥梁
图7. 建立几何模型
图4. 定义材料对话框
迈达斯PSC变截面箱梁施工阶段及PSC设计例题
![迈达斯PSC变截面箱梁施工阶段及PSC设计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421929b3be1e650e53ea990b.png)
PSC变截面箱梁施工阶段及PSC设计例题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2007年3月19日一、结构描述 (3)二、结构建模 (5)三、分步骤说明 (5)1、定义材料和截面特性 (5)2、建立上部梁单元并赋予单元截面属性 (8)3、定义结构组并赋予结构组单元信息 (12)4、定义边界组并定义边界条件 (13)5、定义荷载工况和荷载组 (14)6、定义施工阶段 (15)7、分阶段定义荷载信息 (16)8、分析及后处理查看 (21)9、按照JTG D62规范的要求对结构进行PSC设计 (22)PSC变截面箱梁施工阶段及PSC设计例题对于常规的PSC连续梁桥我们通常可以参考建模助手建立的模型,对于特殊的桥型或有特殊要求的结构我们需要按照一般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施加边界和荷载进行分析。
这个例题主要说如何使用一般方法建立PSC连续梁桥并定义施工阶段进行施工阶段分析和按照JTG D62规范对结构进行设计验算。
一、结构描述这是一座50+62+50的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这里仅模拟其上部结构。
施工方法采用悬臂浇注,跨中截面和端部截面如图1所示。
图1—1 跨中截面示意图1—2 支座截面示意桥梁立面图如图2所示.图2 连续梁立面图图3 钢束布置形状二、结构建模对于施工阶段分析模型,通常采用的建模方法是:1、定义材料和截面特性(包括混凝土收缩徐变函数定义);2、建立上部梁单元并赋予单元截面属性;3、定义结构组并赋予结构组信息;4、建立边界组并定义边界条件;5、定义荷载工况和荷载组;6、定义施工阶段;7、分阶段定义荷载信息(分施工阶段荷载和成桥荷载两部分);8、分析,分析完成后定义荷载组合进行后处理结果查看;9、定义设计验算参数按照JTG D62对结构进行长短期及承载能力验算。
下面就每个步骤分别详述如下——三、分步骤说明1、定义材料和截面特性本模型中涉及的材料包括混凝土主梁(C40)、预应力钢绞线(Strand1860)。
MIDAS中的psc验算
![MIDAS中的psc验算](https://img.taocdn.com/s3/m/0e1ce5ccda38376baf1fae79.png)
梁 (受弯)
程序验算结果与规范中相应条文的对应关系
验算内容
规范条款
备注
程序
表2 对应程序内的验算
正截面抗弯验算 斜截面抗剪验算 斜截面抗弯验算
5.2.2~5.2.5 5.2.6~5.2.11 5.2.12
适用于全预应力、A类、B类构件 适用于全预应力、A类、B类构件
是 7.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 是 8.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 否
4) 进行设计的单元的预应力钢筋材料必须是新规范JTG D62-2004中的预应力钢筋材料。 否则会提示以下错误信息“钢束信息有错,设计截面用”。
5) 同一钢束组里面包含的预应力钢束必须具有相同的钢束特性值。否则会提示以下错误信 息“钢束组中有其他类型的钢束材料”。
6) 程序默认水平的梁单元按照梁设计,竖直的梁单元按照柱设计,对于倾斜的梁单元如果 想按照梁设计,需要在“设计――一般设计参数――编辑构件类型”中把相应的单元修 改为想采用的构件类型。否则会提示以下错误信息“不是适合的构件类型”。
MIDAS/Civil 6.7.0 PSC截面验算功能说明
1.程序给出的验算结果
程序一共给出了9项验算结果,如下所列。根据“PSC设计参数”中“截面设计内力” 和“构件类型”选定的内容的不同,给出的具体验算结果是不同的,详见表1。
1) 施工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 2) 受拉区钢筋拉应力验算 3) 使用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 4) 使用阶段斜截面应力验算(剪力最大时) 5) 使用阶段斜截面应力验算(扭矩最大时) 6) 使用阶段裂缝宽度验算 7) 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 8) 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 9) 使用阶段抗扭验算
否 否 否
是 3.使用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查看“最小”的结果
MIDAS中的psc验算
![MIDAS中的psc验算](https://img.taocdn.com/s3/m/0e1ce5ccda38376baf1fae79.png)
表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项目
二维
二维+扭矩
全预应力
不提供第5)、6)、9)项验算 不提供第6)项验算
部分预应力A类 不提供第5)、6)、9)项验算 不提供第6)项验算
部分预应力B类 不提供第5) 、9)项验算
全部提供
* 以上不提供验算的项目均为规范中不要求验算的内容
三维 不提供第6)项验算 不提供第6)项验算 全部提供
MIDAS/Civil 6.7.0 PSC截面验算功能说明
1.程序给出的验算结果
程序一共给出了9项验算结果,如下所列。根据“PSC设计参数”中“截面设计内力” 和“构件类型”选定的内容的不同,给出的具体验算结果是不同的,详见表1。
1) 施工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 2) 受拉区钢筋拉应力验算 3) 使用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 4) 使用阶段斜截面应力验算(剪力最大时) 5) 使用阶段斜截面应力验算(扭矩最大时) 6) 使用阶段裂缝宽度验算 7) 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 8) 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 9) 使用阶段抗扭验算
梁 (受弯)
梁 (受弯)
程序验算结果与规范中相应条文的对应关系
验算内容
规范条款
备注
程序
表2 对应程序内的验算
正截面抗弯验算 斜截面抗剪验算 斜截面抗弯验算
5.2.2~5.2.5 5.2.6~5.2.11 5.2.12
适用于全预应力、A类、B类构件 适用于全预应力、A类、B类构件
是 7.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 是 8.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 否
1施工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2受拉区钢筋拉应力验算3使用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4使用阶段斜截面应力验算剪力最大时5使用阶段斜截面应力验算扭矩最大时6使用阶段裂缝宽度验算7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8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9使用阶段抗扭验算不同的psc设计参数对应的验算结果不同的psc设计参数对应的验算结果表1项目项目二维二维二维二维扭矩不提供第6项验算不提供第6项验算全部提供扭矩三维三维全预应力部分预应力a类部分预应力b类以上不提供验算的项目均为规范中不要求验算的内容不提供第569项验算不提供第569项验算不提供第59项验算不提供第6项验算不提供第6项验算全部提供2
迈达斯梁格及PSC设计专题
![迈达斯梁格及PSC设计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c7f7caf77c1cfad6195fa724.png)
梁格
模型 > 材料和截面特性 >截面>设计截面
9
midas Civil 2010
梁桥专题—梁格
梁格
2.3定义钢束特性值
荷载 > 预应力荷载 >钢束特性值
10
midas Civil 2010
梁桥专题—梁格
梁格
3. 梁格法建模助手建模过程及功能亮点
模型 > 结构建模助手 >单箱多室箱梁梁格法建模助手 >布置
梁桥专题—梁格
梁格
采用梁格建模助手生成梁格模型
1.前言
宽梁桥、斜交桥、曲线桥的单梁模型无法正确计算横向支座的反力、荷载的横向分布、斜交桥
钝角处的反力以及内力集中效应,利用梁格法模型可以非常方便的解决以上问题。
梁格法建模的关键在于采用合理的梁格划分方式和正确的等效梁格刚度。用等效梁格代替桥梁 上部结构,将分散在板、梁每一区段内的弯曲刚度和抗扭刚度集中于最邻近的等效梁格内,实际结 构的纵向刚度集中于纵向梁格构件内,横向刚度集中于横向梁格内。理想的刚度等效原则是:当原
梁格模型( kN)
1500 1000 500 0
梁格模型(kN)
多支座梁格模型
实体模型( kN)
1500 1000 500 0
实体模型(kN)
多支座实体模型
单梁模型( kN)
1500
1000 500 0 支座1 支座2 支座3 支座4 支座5 支座6 单梁模型(kN)
多支座单梁模型
6
midas Civil 2010
2 、如果要结合规范,做混凝土设计的话,程序只调取混凝土设计中的荷载组合列表中荷载组合,然后
结合规范进行设计。
结果 > 荷载组合 承载能力荷载组合用来进行 结构的承载力验算(正截面 抗弯、斜截面抗剪等)。
midas学习_PSC_截面设计验算
![midas学习_PSC_截面设计验算](https://img.taocdn.com/s3/m/2461a71aa8114431b90dd868.png)
MIDAS/Civil 6.7.1 PSC 截面设计验算功能说明
1.程序给出的验算结果
程序一共给出了 12 项验算结果,如下所列。根据“PSC 设计参数”中“截面设计内力”
和“构件类型”选定的内容的不同,给出的具体验算内容是不同的,详见表 1。
1) 施工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
- 在进行裂缝宽度验算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必须设置PSC截面钢筋,否则程序不予 进行裂缝宽度验算。2、在荷载工况中必须有活荷载或移动荷载,否则裂缝宽度验 算不予输出计算结果。
- 设计结果表格中最大、最小指的是不同荷载组合产生的截面弯距的最大、最小值。
-5-
MIDAS Civil V6.7.1 技术资料 在此需注意的是梁上部受拉时也会发生裂缝,程序将对此提供验算(最大即顶部)。 - 当截面的上下缘混凝土应力均为压应力时,该截面处不会出现裂缝宽度,裂缝宽度 结果为0。 - 当各荷载组合在该截面处始终不会产生拉应力,那么这个该截面不存在出现裂缝的 可能,因此在PSC设计中对该截面的裂缝宽度不予验算,输出结果以“—”表示。 - 其他关于设计表格的说明同第3)项。 8) 普通钢筋估算:(对应规范5.2.2~5.2.5)
不提供第 7)、8)项验 算
不提供第 7) 、8)项验算
部分预应力 A类
不提供第 7)、12)项验算
不提供第 7)项验算 不提供第 7)项验算
部分预应力 B类
不提供第 3)、12)项验算
不提供第 3)项验算
* 以上不提供验算的项目均为规范中不要求验算的内容
不提供第 3)项验算
6.7.1 版验算内容与 6.7.0 版验算内容对应关系
- 按照公式(6.3.3-1)~(6.3.3-4)计算由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和预加力产生
PSC桥梁(预应力荷载,收缩徐变及预应力损失)
![PSC桥梁(预应力荷载,收缩徐变及预应力损失)](https://img.taocdn.com/s3/m/84ff6582680203d8ce2f2421.png)
2005年 MIDAS 桥梁技术讲座 (Civil-01. 2005. 7. 8)11. PSC 桥梁施工阶段分析1. 1 PSC 桥梁分析必要的功能PSC 桥梁是给混凝土构件施加人为变形和预应力来保证结构安全性的一种桥梁。
可以说如何考虑预应力荷载和时间依存特性是PSC 桥梁分析中至关重要的。
钢束的形状和张拉力的大小是钢束预应力的最大影响因素。
输入距截面中心的距离来确定钢束形状。
当中和轴的位置变化时(如施工阶段联合截面),要正确反映出各个施工阶段的变化。
钢束预应力还要考虑管道摩阻、锚具变形、混凝土弹性压缩、钢束应力松弛、收缩/徐变的应力损失。
混凝土构件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荷载、不同的边界条件,还有随时间变化的收缩/徐变等。
做桥梁分析的时候,这些变化情况都要一一反映到结构分析中。
PSC 桥梁的混凝土构件在施工过程产生的应变,可以看作是下列因素之和。
收缩/徐变引起的应变就像温度荷载下产生的应变一样,是不会产生附加应力的应变。
()()()()()e c sh T t t t t t εεεεε=+++ ()()e t t εε′′=+ )()(t t o εεσ+=式中()e t ε: 弹性应变, )(t c ε: 徐变应变, )(t sh ε: 收缩应变 )(t T ε: 温度引起应变, )(t ε′′: 非弹性应变)(t σε: 与应力有关应变, )(t o ε: 与应力无关应变2005年 MIDAS 桥梁技术讲座 (Civil-01. 2005. 7. 8)21.2 钢束预应力荷载钢束预应力随钢束形状和张拉力大小而变化。
1.2.1 钢束形状变化钢束形状根据沿着轴方向(单元-x)坐标输入距截面中心的距离(单元-y、单元-z)来确定。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随时间变化的,当混凝土与钢束粘结时,截面中和轴的位置会产生变化。
截面的分阶段施工,也会使截面的中和轴位置产生变化。
此时,虽然钢束位置形状没有变,但施加到混凝土构件上的预应力效应会产生变化。
midas操作例题资料-钢箱梁
![midas操作例题资料-钢箱梁](https://img.taocdn.com/s3/m/572391f989eb172ded63b74d.png)
Civil&Civil Designer一、钢箱梁操作例题资料1概要钢桥是高强、轻型薄壁结构,截面和自重比混凝土桥小,跨越能力大,因而在实际工程中有广泛应用。
钢桥按形式可大致分为钢箱梁、钢板梁(工字钢)、钢桁梁、组合梁桥等类型。
钢桥在使用时不仅要求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还要求具有良好的塑性。
钢桥的刚度相对比较小,变形和振动比混凝土桥大。
为了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和舒适性、避免过大的变形和振动对钢桥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钢桥必须有足够的整体刚度[2] 。
钢桥缺点除容易腐蚀影响耐久性外,另一缺点是疲劳。
影响疲劳的因素很多,除钢材品质、连接的构造与方法等外,与荷载性质、疲劳细节关系也很大。
钢箱梁除钢材等力学特性外,还具有箱梁的受力特点,广泛应用于市政高架、匝道、大跨度斜拉桥、悬索桥、拱桥加劲梁、大跨连续钢箱梁及人行桥钢箱梁等方面。
本专题将通过介绍工程概况、结合规范构造检查、midas Civil详细建模过程以及midas Civil Designer设计平台及结果查看等操作流程,希望能为读者结合实际项目学习程序,通过程序了解钢箱梁提供帮助。
钢箱梁操作例题资料2 钢桥概况及构造检查2.1 钢桥概况主梁为20+30+40+30m单箱单室正交钢箱梁,钢材为Q345;桥面宽8m,梁高2.335m,翼缘板长1.8m;顶板、腹板、翼缘板均厚16mm,底板标准段厚16mm,支座两侧3~3.5m范围内加厚为24mm;顶板设置闭口U型加劲肋;翼缘板、腹板均设置板型加劲肋;底板标准段设置板型加劲肋,桥墩两侧5~7m范围内设置T型加劲肋;横隔板等设置距离详见图1~图3所示。
建模之前,应按照《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1] (以下简称规范)对钢桥面板、加劲肋、翼缘板及腹板等尺寸进行构造检查。
2.2构造检查2.2.1钢桥面板近年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出现疲劳和桥面铺装损伤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保证钢桥面板具有足够的刚度,需对最小厚度有要求;为减小应力集中和避免采用疲劳等级过低的构造细节,需对纵向闭口加劲肋尺寸进行规定[1]。
迈达斯Midascivil梁格法建模实例
![迈达斯Midascivil梁格法建模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2935a22710a6f524cdbf851a.png)
术有限公司目录概要 ........................................................................................................................................................... 设置操作环境............................................................................................................................................ 定义材料和截面........................................................................................................................................ 建立结构模型............................................................................................................................................ PSC截面钢筋输入 .................................................................................................................................... 输入荷载 ................................................................................................................................................... 定义施工阶段............................................................................................................................................ 输入移动荷载数据.................................................................................................................................... 输入支座沉降............................................................................................................................................ 运行结构分析 ........................................................................................................................................... 查看分析结果............................................................................................................................................ PSC设计....................................................................................................................................................概要梁格法是目前桥梁结构分析中应用的比较多的在本例题中将介绍采用梁格法建立一般梁桥结构的分析模型的方法、施工阶段分析的步骤、横向刚度的设定以及查看结果的方法和PSC设计的方法。
迈达斯桥梁施工阶段分析
![迈达斯桥梁施工阶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f4d367f01dc281e53af061.png)
Select Single(Nodes :1)
Boundary Group Name>B-G1
Options>Add
Support Type>Dy, Dz, Rx(on)
Select Single(Nodes :16)
Boundary Group Name>B-G1
张拉后的瞬间损失(程序自动计算)
摩擦损失:
,
锚固装置滑动引起的损失:
弹性收缩引起的损失:损失量
最终损失(程序自动计算)
钢束的松弛(Relaxation)
徐变和收缩引起的损失
徐变和收缩
条件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长期荷载作用时混凝土的材龄: 5天
混凝土与大气接触时的材龄: 3天
相对湿度:
大气或养护温度:
适用规范:CEB-FIP
Model / Property / Time Dependent Material(Comp. Strength)
Name(Comp.Strength); Type>Code
Development of Strength>Code>CEB-FIP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at 28 Days (S28)(4000)
图14.输入静力荷载工况的对话框
输入恒荷载
使用自重功能输入恒荷载。
Load /Self Weight
Load Case Name >恒荷载
Load Group Name >Selfweight
Self Weight Factor > Z (-1)
Midas连续梁施工阶段分析及PSC设计例题
![Midas连续梁施工阶段分析及PSC设计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6e976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d.png)
混凝土湿重(截面特性值计算)
混凝土湿重(荷载计算)
混凝土湿重(荷载施加)
混凝土湿重(荷载施加)
挂蓝荷载(荷载施加)
挂蓝荷载(荷载施加)
施工阶段划分
❖桥墩 (100d/112d) ❖0#块施工(15d/22d) ❖悬臂施工梁段(5d/12d) ❖满堂支架施工梁段(60d/60d) ❖合拢段(10d/30d) ❖长期荷载效应计算(10000d)
1390 Mpa; ❖ 锚固端滑移6mm,松弛系数0.3,摩擦系数
荷载
❖ 二期恒载: ❖ 34.32kN/m。 ❖ 挂篮荷载: ❖ N=800kN,偏心距2.5m,M=2000kNm ❖ 混凝土湿重: ❖ 按实际梁段混凝土重量计算 ❖ 混凝土收缩徐变: ❖ 由程序自动计算
Midas有限元分析步骤
定义箱梁截面(截面修改偏心)
建模
❖ 采用扩展法建立梁单元模型 ❖ 节点直接生成梁单元 ❖ 逐步建立梁单元模型 ❖ 先建点再生成梁单元
建立节点
扩展单元
建立单元模型
建模(满堂支架梁段)
建模(边跨合拢段)
建模(变截面梁段)
建模(变截面梁段)
建模(桥墩支座梁段)
建模(桥墩支座梁段)
建模(镜像生成对称梁段)
施工阶段划分(确定单元组)
施工阶段划分(确定边界组)
施工阶段划分(确定荷载组)
施工阶段划分
施工阶段划分
施工阶段划分
施工阶段划分
定义时间依存材料(收缩徐变)
定义时间依存材料(收缩徐变)
定义时间依存材料(抗压强度)
定义时间依存材料(抗压强度)
定义时间依存材料(材料连接)
修改单元材料依存特性值
Midas连续梁施工阶段分析及 PSC设计例题
迈达斯PSC变截面箱梁施工阶段与PSC设计例题
![迈达斯PSC变截面箱梁施工阶段与PSC设计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e588910ad5bbfd0a78567312.png)
PSC变截面箱梁施工阶段及PSC设计例题迈达斯技术2007年3月19日一、结构描述 (3)二、结构建模 (5)三、分步骤说明 (5)1、定义材料和截面特性 (5)2、建立上部梁单元并赋予单元截面属性 (8)3、定义结构组并赋予结构组单元信息 (12)4、定义边界组并定义边界条件 (13)5、定义荷载工况和荷载组 (14)6、定义施工阶段 (15)7、分阶段定义荷载信息 (15)8、分析及后处理查看 (21)9、按照JTG D62规的要求对结构进行PSC设计 (22)PSC变截面箱梁施工阶段及PSC设计例题对于常规的PSC连续梁桥我们通常可以参考建模助手建立的模型,对于特殊的桥型或有特殊要求的结构我们需要按照一般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施加边界和荷载进行分析。
这个例题主要说如何使用一般方法建立PSC连续梁桥并定义施工阶段进行施工阶段分析和按照JTG D62规对结构进行设计验算。
一、结构描述这是一座50+62+50的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这里仅模拟其上部结构。
施工方法采用悬臂浇注,跨中截面和端部截面如图1所示。
图1-1 跨中截面示意图1-2 支座截面示意桥梁立面图如图2所示。
图2 连续梁立面图图3 钢束布置形状二、结构建模对于施工阶段分析模型,通常采用的建模方法是:1、定义材料和截面特性(包括混凝土收缩徐变函数定义);2、建立上部梁单元并赋予单元截面属性;3、定义结构组并赋予结构组信息;4、建立边界组并定义边界条件;5、定义荷载工况和荷载组;6、定义施工阶段;7、分阶段定义荷载信息(分施工阶段荷载和成桥荷载两部分);8、分析,分析完成后定义荷载组合进行后处理结果查看;9、定义设计验算参数按照JTG D62对结构进行长短期及承载能力验算。
下面就每个步骤分别详述如下——三、分步骤说明1、定义材料和截面特性本模型中涉及的材料包括混凝土主梁(C40)、预应力钢绞线(Strand1860)。
如下图4所示。
图4 材料列表通常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PSC结构)按照现浇施工时,要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效应,因此需要在建模前要定义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函数,按照如下图所示定义混凝土收缩徐变函数。
【Midas】迈达斯CIVIL梁格法实例
![【Midas】迈达斯CIVIL梁格法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d11c7f68d15abe23492f4d49.png)
旗开得胜概要 (2)设置操作环境 (6)定义材料和截面 (7)建立结构模型 (11)PSC截面钢筋输入 (13)输入荷载 (19)定义施工阶段 (33)输入移动荷载数据 (39)输入支座沉降 (43)运行结构分析 (45)查看分析结果 (46)PSC设计 (64)11概要梁格法是目前桥梁结构分析中应用的比较多的在本例题中将介绍采用梁格法建立一般梁桥结构的分析模型的方法、施工阶段分析的步骤、横向刚度的设定以及查看结果的方法和PSC 设计的方法。
本例题中的桥梁模型如图1所示为一三跨的连续梁桥,每跨均为32m 。
图1. 简支变连续分析模型1桥梁的基本数据为了说明采用梁格法分析一般梁桥结构的分析的步骤,本例题采用了比较简单的分析模型——预应力T梁,可能与实际桥梁设计的内容有所不同。
本例题的基本参数如下:桥梁形式:三跨连续梁桥桥梁等级:I级桥梁全长:332=96m桥梁宽度:15m设计车道:3车道图2. T型梁跨中截面图图3. T梁端部截面图1旗开得胜分析与设计步骤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分析与设计步骤如下。
1.定义材料和截面特性材料截面定义时间依存性材料(收缩和徐变)时间依存性材料连接2.建立结构模型建立结构模型修改单元依存材料特性3.输入PSC截面钢筋4.输入荷载恒荷载(自重和二期恒载)预应力荷载钢束特性值钢束布置形状钢束预应力荷载温度荷载系统温度节点温度单元温度温度梯度梁截面温度5.定义施工阶段6.输入移动荷载数据1。
MIDAS应用PSC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讲解
![MIDAS应用PSC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30ed09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7.png)
MIDAS应⽤PSC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讲解M IDAS应⽤-----------PSC设计中的常见问题第⼋章“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2)8.1 能否进⾏钢管混凝⼟组合结构的设计验算? (2)8.2 施⼯阶段联合截⾯进⾏PSC设计的注意事项? (2)8.3 PSC设计能否计算截⾯配筋量? (3)8.4 为什么执⾏PSC设计时提⽰“跳过:没有找到钢束序号为(1)的构件”? (3)8.5 为什么执⾏PSC设计时提⽰“钢束组中有其他类型的钢束材料”? (4)8.6 为什么PSC设计时,提⽰“PSC设计⽤荷载组合数据不存在”? (4)8.7 A类构件能否分别输出长、短期荷载组合下的正截⾯抗裂验算结果? (5)8.8 为什么PSC设计结果中没有“正截⾯抗裂验算”结果? (5)8.9 为什么PSC设计时,斜截⾯抗裂验算结果与梁单元主拉应⼒分析结果不⼀致? (4)8.10 为什么承载能⼒⼤于设计内⼒,验算结果仍显⽰为“N G”? (6)8.11 PSC设计斜截⾯抗剪承载⼒结果表格中“跳过”的含义? (7)8.12 为什么改变箍筋数量后,对斜截⾯抗剪承载⼒没有影响? (7)8.13 为什么定义“截⾯钢筋”后,结构承载能⼒没有提⾼? (8)8.14 如何指定PSC设计计算书封⾯上的项⽬信息内容? (10)第⼋章“设计”中的常见问题8.1能否进⾏钢管混凝⼟组合结构的设计验算?具体问题如题!相关命令设计〉SRC设计问题解答可以使⽤“设计〉SRC设计”对钢管混凝⼟结构进⾏结构验算。
相关知识进⾏SRC设计时,⾸先要建⽴组合结构并分析,注意组合结构的材料和截⾯必须选择组合材料和组合截⾯。
分析完成后,定义SRC设计⽤荷载组合(结果)荷载组合〉SRC设计),定义了荷载组合后,还需要定义“SRC组合构件设计参数”指定设计参考的规范和设计材料的⼒学性能,执⾏设计即可。
对于SRC结构不仅可以进⾏结构验算,还可以对结构进⾏优化设计。
8.2施⼯阶段联合截⾯进⾏PSC设计的注意事项?具体问题施⼯阶段联合截⾯可以进⾏PSC设计吗?使⽤施⼯阶段联合截⾯进⾏PSC设计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相关命令设计〉PSC设计问题解答对施⼯阶段联合截⾯可以进⾏PSC设计,但仅对部分验算内容进⾏截⾯验算,如不能进⾏混凝⼟截⾯正应⼒验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SC变截面箱梁施工阶段及PSC设计例题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2007年3月19日一、结构描述 (3)二、结构建模 (5)三、分步骤说明 (5)1、定义材料和截面特性 (5)2、建立上部梁单元并赋予单元截面属性 (8)3、定义结构组并赋予结构组单元信息 (12)4、定义边界组并定义边界条件 (13)5、定义荷载工况和荷载组 (14)6、定义施工阶段 (15)7、分阶段定义荷载信息 (15)8、分析及后处理查看 (21)9、按照JTG D62规范的要求对结构进行PSC设计 (22)PSC变截面箱梁施工阶段及PSC设计例题对于常规的PSC连续梁桥我们通常可以参考建模助手建立的模型,对于特殊的桥型或有特殊要求的结构我们需要按照一般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施加边界和荷载进行分析。
这个例题主要说如何使用一般方法建立PSC连续梁桥并定义施工阶段进行施工阶段分析和按照JTG D62规范对结构进行设计验算。
一、结构描述这是一座50+62+50的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这里仅模拟其上部结构。
施工方法采用悬臂浇注,跨中截面和端部截面如图1所示。
图1-1 跨中截面示意图1-2 支座截面示意桥梁立面图如图2所示。
图2 连续梁立面图图3 钢束布置形状二、结构建模对于施工阶段分析模型,通常采用的建模方法是:1、定义材料和截面特性(包括混凝土收缩徐变函数定义);2、建立上部梁单元并赋予单元截面属性;3、定义结构组并赋予结构组信息;4、建立边界组并定义边界条件;5、定义荷载工况和荷载组;6、定义施工阶段;7、分阶段定义荷载信息(分施工阶段荷载和成桥荷载两部分);8、分析,分析完成后定义荷载组合进行后处理结果查看;9、定义设计验算参数按照JTG D62对结构进行长短期及承载能力验算。
下面就每个步骤分别详述如下——三、分步骤说明1、定义材料和截面特性本模型中涉及的材料包括混凝土主梁(C40)、预应力钢绞线(Strand1860)。
如下图4所示。
图4 材料列表通常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PSC结构)按照现浇施工时,要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效应,因此需要在建模前要定义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函数,按照如下图所示定义混凝土收缩徐变函数。
图5 混凝土收缩徐变函数定义主梁截面为变截面箱梁,共有两个控制截面,一个是跨中截面,一是支座位置处截面。
以跨中截面和支座处截面定义变截面。
截面列表如图6所示。
其中跨中截面和支座截面在前面的结构描述中都有图示。
“跨中-支座”以及“支座-跨中”的变截面定义通过分别导入跨中截面和支座截面来定义就可以了。
如图6所示。
图6-1 截面列表这里输入非0正值即可,建立模型后通过程序自动修正所有单元的有效厚度。
图6-2 跨中-支座段变截面图6-3 支座-跨中段变截面在变截面I端导入跨中截面,J端导入支座截面在变截面I 端导入支座截面,J端导入跨中截面2、建立上部梁单元并赋予单元截面属性建立桥梁模型时,如果要同时进行施工阶段分析,要针对施工的特点建立有限元模型,例题中所示结构按照悬臂法施工,悬臂施工段为每段3m,因此在建立模型时考虑按1.5m或3m长度单元建立模型,本例题中主梁是直梁结构,因此建模方式可选性很广,可以通过扩展单元的方式建立、或者从AutoCAD导入已划分节段的主梁中心线、或者通过逐个建立单元的方式,这里采用扩展单元的方式建立一半主梁,然后通过镜像单元生成另一半主梁。
首先在(0,0,0)位置上建立主梁端部节点,然后通过对该节点进行扩展生成左半部主梁结构。
如下图所示——扩展单元时输入的间距:6@3,2,8@3,2,1,3@2,1,2,8@3,1图7 扩展生成左半边主梁然后对生成的左半边主梁进行镜像生成另一半主梁,如下图所示,通过选择反转单元坐标系保证镜像生成的单元和源单元的单元坐标轴保持一致。
图8 镜像生成另一半主梁生成全桥单元后,因为由镜像生成的梁单元的编号顺序也是镜向的,因此要对所有梁单元进行重新编号,以便于后续的单元选择(保证单元编号有规律的连续性对单元的选择操作很有帮助)。
上述步骤生成全桥单元时使用的是跨中截面,因此对生成的全桥单元应根据其实际对应的截面信息修改单元的截面信息,可以通过修改单元参数修改单元信息,也可以通过MIDAS 特有的拖放功能赋予单元截面信息,这里以拖放的方式赋予每段单元实际的截面信息。
首先选择支座附近单元,修改其截面类型为“支座”截面,打开单元编号显示,选择单元“18to20,43to45”,如下图——图9 拖放功能修改支座附近单元的截面信息同样的方法,选择单元“9to17,34to42”,将截面“3:跨中-支座”拖放至模型窗口,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模型——图10 修改截面高度由低变高段(跨中-支座)同样的方法,选择单元“21to29,46to54”,将截面“4:支座-跨中”拖放至模型窗口,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模型——通过拖放功能对选择的单元修改其截面信息拖放:将鼠标放置在树形菜单“支座截面”处,按住不放将鼠标拖到模型窗口中图11修改截面高度由低变高段(支座-跨中)赋予变高梁段变截面信息后,发现桥梁模型显示都是锯齿状,此时需要将同类的变截面定义为一个变截面组,保证单元截面变化的连续性。
在树形菜单双击“跨中-支座”,在变截面组信息中定义名称为“跨中-支座”,z轴变化选择2项式变化,对称轴为单元组的i端;图12-1 变截面组“跨中-支座”定义图示在树形菜单双击“支座-跨中”,在变截面组信息中定义名称为“支座-跨中”,z轴变化选择2项式变化,对称轴为单元组的j端;3、定义结构组并赋予结构组单元信息结构组名称及结构组单元信息如下表所示——结构组名称结构组所含单元结构组名称结构组所含单元左支座处梁段17to21 桥梁段2-3 39 49右支座处梁段42to46 桥梁段2-4 38 50桥梁段1-116 22 桥梁段2-5 37 51桥梁段1-215 23 桥梁段2-6 36 52桥梁段1-314 24 桥梁段2-7 35 53桥梁段1-413 25 桥梁段2-8 34 54桥梁段1-512 26 桥梁段2-9 33 55桥梁段1-611 27 左边跨合龙段7桥梁段1-710 28 跨中合龙段31 32桥梁段1-89 29 右边跨合龙段56桥梁段1-98 30 左侧满堂支架区段1to6桥梁段2-1 41 47 右侧满堂支架区段57to62桥梁段2-2 40 48 所有合龙段7 31 32 56桥梁主梁 1to62*注:“左支座处梁段”、“右支座处梁段”、“左侧满堂支架区段”、“右侧满堂支架区段”还应包括在步骤4中建立的支座节点。
建立好模型后,就可以对执行程序自动修改构件理论厚度的功能了。
如图选择所有梁单元,在“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修改时间依存材料特性”中选择修改构件理论厚度——图13 修改构件理论厚度4、定义边界组并定义边界条件边界采用一般支承来模拟,因为截面选择的是顶对齐,因此需要在梁底支座支承的位置处建立支座节点,然后将支座节点和主梁节点通过弹性连接〉刚性连接起来。
选择中部节点19、20、44、45,选择节点〉复制移动,对选择的两个节点向下复制5.9m ,生成新节点64~67;选择边跨端部节点1和63,选择节点〉复制移动,对选择的两个节点向下复制3.05m ,生成新节点68、69。
(新生成的支座节点要按照步骤3的注释中说明的将节点放置在对应的结构组中。
)定义边界组和边界信息如下表所示。
边界组名称 支座约束支座与主梁约束 一般支承 适用支座节点 弹性连接 适用节点 支承 111111 64to67 刚性 19-64,20-65,44-66,45-67 左边跨 011100 68 刚性 1-68 右边跨01110069刚性63-69得到结构的边界条件如下图所示——点击得到构件理论厚度表格*注:约束、荷载及其他模型中内容可以在“视图〉显示”中定义显示,如上述边界条件的显示,在显示菜单中选择要显示内容进行显示即可——5、定义荷载工况和荷载组编号荷载工况名称荷载类型荷载组说明1 自重施工阶段荷载(CS) 自重结构自重2 预应力施工阶段荷载(CS) 钢束1-0to钢束1-9钢束2-0to钢束2-9合拢段钢束1to3 不同施工阶段对于预应力钢束的预应力3 挂篮重施工阶段荷载(CS) 挂篮1to9 模架移动装置换算荷载4 合拢段挂篮重施工阶段荷载(CS) 合拢段挂篮1,2-1,2-2,模架移动装置换算荷载6、定义施工阶段本模型采用悬臂浇注施工方法,从施工零号块开始,对称浇注两端悬臂段,直至全桥合龙,共分12个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信息如下表所示——7、分阶段定义荷载信息本例题主要模拟5种荷载作用:结构自重、挂篮荷载、预应力荷载、混凝土收缩徐变荷载、公路一级车道荷载。
以上5种荷载,除收缩徐变由程序根据已定义的收缩徐变函数自动计算外,其他的都要定义荷载信息。
下面分述如下——1)自重:在荷载中选择自重,按照下图指定荷载工况名称、荷载组、自重系数添加即可。
程序根据自重系数、当前施工阶段结构模型自动计算结构自重。
2)挂篮荷载:主梁合龙前,在悬臂端都有挂篮荷载的作用,由于结构是对称施工,而且结构本身也是对称结构,因此施工过程中的等效挂篮荷载也是对称的。
在这里通过节点荷载来模拟。
挂篮作用在悬臂端外 2.452m处m处,挂篮换算荷载为10KN及附加弯矩24.52KNm。
以第一阶段挂篮1为例,定义挂篮荷载如下图所示——选择显示第一施工阶段,然后选择两个零号块的右端节点22和47,选择荷载工况为“模架移动装置”,荷载组选择“挂篮1”,添加节点荷载值Fz=-10KN,My=24.52KNm适用,然后再选择节点17和42,选择荷载工况为“模架移动装置”,荷载组选择“挂篮1”,添加节点荷载值Fz=-10KN,My= -24.52KNm适用。
3)预应力荷载:定义预应力荷载分三步骤,钢束特性值——钢束布置形状——钢束预应力荷载。
钢束布置形状只能在基本状态下添加,而预应力荷载可以在施工阶段添加。
例题中的结构顶板和底板均配预应力钢束,因此涉及两种钢束特性值,如下图所示——钢束布置形状首先定义一对顶板束和一对底板束作为标准钢束,其他位置的钢束通过钢束的复制移动功能生成。
将第一施工阶段顶板束作为顶板的标准束。
底板束采用第11阶段边跨合龙时的左侧底板束作为底板标准束。
*注:只有“单元”类型钢束支持复制移动钢束时重新分配单元以及根据分配单元长度自动调整钢束长度的功能。
所以选择钢束坐标轴为“单元”类型,方便使用钢束的复制移动功能建立其他钢束形状。
其他钢束形状的建立通过钢束复制移动建立,复制钢束时最重要的是要保证钢束位置准确。
顶板束1-2:在钢束布置形状中选择钢束“顶板束1-1”,建立第二阶段顶板束——*注:如果选择了“自动调整钢束长度”功能,程序根据重新分配单元的长度通过调整钢束的直束部分来调整建立新钢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