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与农作学》期末复习资料、试题

合集下载

《土壤学与农作学》期末复习资料、试题

《土壤学与农作学》期末复习资料、试题

《土壤学与农作学》期末复习资料、试题土壤学与农作学复习资料作者:陈超(四川农业大学)一、第一章1.什么是土壤、土壤肥力、土壤生产力?土壤肥力与土壤生产力两者有何联系与区别?(1)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水分、空气和生物等所组成的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供应、协调营养因素(水分和养分)和环境条件(温度和空气)的能力。

(3)土壤生产力是指在特定的管理耕作制定下,土壤生产特定的某种或一系列植物的能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全部。

2.土壤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说土壤形成过程就是土壤肥力形成过程?(1)岩石——风化——成土母质——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土壤(2)土壤肥力是在土壤形成过程中逐渐发展和演变的。

土壤在自然形成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肥力成为自然肥力。

3.试述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区别。

成土母质是风化壳,没有肥力,只是通气透水,而土壤是有肥力的。

4.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包括哪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有何关系?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有哪些?(1)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腐殖质化过程(2)矿质化过程的中间产物是形成腐殖质的基本材料,腐殖质化过程的产物(腐殖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再经过矿化分解释放其养分。

(3)有机残体的碳氮比、土壤环境条件、通气性、温度5.简述砂土、壤土及黏土的主要肥力特征及因土制宜的管理措施。

(1)砂土:通气透水性好、有机质分解快而累积少、保水保肥性差、易造成水肥流失和水分蒸发。

管理措施:施有机肥、多灌水、施肥灌水应少量多次进行。

(2)黏土:保水保肥性强,通气透水性差,易滞易涝,有机质分解慢,易积累易产生还原性有毒物质。

管理措施:雨季及时排除渍水涝水,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3)壤土:通气透水、保水保肥性好。

二、1.引起土壤酸性和碱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良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1)酸性形成原因:由H+和Al+3引起;胶体上吸附的至酸离子(2)碱性形成原因:碳酸钙水解;碳酸钠水解;交换性钠的水解(3)改良:酸性土壤施石灰或石灰粉;碱性土壤施有机肥2.什么是土壤的缓冲性能?他有何生产实践意义?(1)在土壤中加酸和碱时,土壤酸碱反应并不因此产生剧烈变化,这种对酸碱度变化的抵抗能力,称为土壤的缓冲性能。

土壤农作学复习题答案

土壤农作学复习题答案

土壤农作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增加土壤孔隙度B. 提高土壤保水性C. 改善土壤结构D. 以上都是答案:D2. 土壤中氮、磷、钾三种主要营养元素中,哪一项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最大量元素?A. 氮B. 磷C. 钾D. 钙答案:A3. 土壤酸碱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B. 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C. 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土壤改良的措施包括哪些?A. 深翻土壤B. 施用有机肥料C. 灌溉排水D. 种植绿肥答案:ABCD2.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包括哪些?A. 土壤有机质含量B. 土壤pH值C. 土壤微生物数量D. 土壤养分含量答案:ABCD三、填空题1.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______和______。

答案:植物残体、动物残体2.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3. 土壤中磷素的主要形态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无机磷、有机磷四、简答题1. 简述土壤耕作的目的和主要方法。

答案:土壤耕作的目的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作物根系发展。

主要方法包括翻耕、旋耕、深松等。

2. 描述土壤中钾素的作用及其缺乏时作物的表现。

答案:钾素在土壤中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

钾素缺乏时,作物叶片边缘会出现黄化、焦枯现象,生长缓慢,果实品质下降。

五、论述题1. 论述土壤肥力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

答案:土壤肥力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肥沃的土壤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和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

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包括合理轮作、施用有机肥料、种植绿肥、深翻土壤等,这些措施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土壤肥力土壤剖面粘化过程运积母质根际效应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凋萎系数土壤热容量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土壤肥沃的标志?2.土壤空气对植物生长有哪些影响?3.简述黄壤的形成过程及特点4.简述土壤养分来源和损失的主要途径5.什么是毛管水?有几种类型,为什么说毛管水是土壤中最宝贵的水分?三.论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1.试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

2.请试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3.从北到南土壤有机质、土壤pH 和土壤粘土矿物及土壤肥力的变化规律。

答案:一.名词解释土壤肥力: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

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向下挖掘直至母质层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这段垂直切面的深度一般在2m 以内。

粘化过程:指土壤剖面中粘粒形成和积累的过程,可分为残积粘化和定积粘化。

运积母质:指在水、风、冰川和地心引力等作用下,迁移到其他地区的母质,如坡积物、洪积物、冲击物、湖积物、风积物等。

根际效应:由于植物根系的细胞组织脱落物和根系分泌物为根际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能量,因此在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常高于根外土壤,这种现象为根际效应。

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酶的氧化作用下,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能量和植物可以利用的矿质养分的过程。

分为化学转化过程,动物的转化过程和微生物的转化过程。

凋萎系数:指导致植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

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土壤肥沃的标志?(1) 团粒结构土壤的大、小孔隙度协调:团粒结构是经过多次复合,每一次复合或团聚,都产生相应直径的孔隙,初级复合的孔径小,多次复合的孔径大。

因此,团粒结构土壤不仅总孔隙度大,而且具有3~5个直径级别的孔隙,即大小孔隙比例协调。

(完整)《土壤学与农作学》期末试卷

(完整)《土壤学与农作学》期末试卷

《土壤学与农作学》期末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土壤肥力土壤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和水、气、热的能力。

2.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吸附的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数。

3.土壤缓冲性土壤缓冲性:酸性或碱性物质加入土壤后,土壤具有缓和其酸碱反应变化的性能。

4.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在不受地下水影响时,土壤所能保持的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5.作物需水临界期作物需水临界期:作物对水分胁迫特别敏感的生长发育阶段。

6.溶质势溶质势:将单位水量从一个平衡土-水系统移到没有溶质的、其他状态都与其相同的同一个系统时所能做的功。

7.蒸腾效率蒸腾效率:植物消耗1kg水所能积累的干物质克数.8.土壤呼吸土壤呼吸:土壤中的植物根系、食碎屑动物、真菌和细菌等进行新陈代谢活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1.土壤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D)。

(A)气侯(B)地形 (C)母质 (D)生物2.下列土壤矿物中属于次生矿物的是(B)。

(A)正长石(B)高岭石(C)白云母 (D)角闪石3.当土壤水吸力为20hPa时,此时的土壤水分是保持在当量孔径(B)的土壤孔隙中。

(A) <0。

3mm (B) <0.15mm (C) >0。

3mm (D) >0。

15mm4.一般来说,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水势最高的是(A)。

(A)土壤 (B)植物根系(C)植物叶片 (D)大气5.土壤胶体的主要类型是(C)。

(A)无机胶体(B) 有机胶体 (C)无机-有机复合胶体(D) 粘土矿物胶体6. 在相同水吸力下,土壤含水量最大的是。

(A)砂土(B) 壤土(C) 粘土(D)不一定7.根据我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山东省的地带性土壤为(A).(A) 棕壤(B)暗棕壤 (C)黄棕壤 (D) 黄壤8.用过量的中性盐将土壤胶体上的H+和Al3+交换到土壤溶液中而表现出来的酸度称为(C)。

完整word版,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土壤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在自然环境5大圈层中,处于中心纽带的圈层是( D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2、土壤具有( A )是土壤最本质的特征A、肥力B、有机质C、矿物质D、水分3、在自然土壤的形成过程中,( B )因素起主导作用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4、土壤( B )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标志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D、养分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D )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A、5%B、10%C、15%D、20%6、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存在形态是( C )A、木质素B、含氮化合物C、腐殖质D、纤维素7、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最重要最积极的过程是( C )A、水的淋溶作用B、酶的水解C、微生物转化D、动物转化8、碳水化合物在( B )条件下矿化分解易产生有机酸的累积A、高温通气B、低温嫌气C、高温嫌气D、低温通气9、土壤腐殖质平均含碳量为( A )A、58%B、30%C、80%D、55%10、从土壤中分离提取腐殖酸是根据腐殖酸的( C )差异A、化学性质B、带电性C、溶解性D、吸附性11、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是( D )A、氧化硅B、氧化铁C、粘粒D、腐殖质12、以下哪种作物秸秆还田时不需要配施肥速效性化学氮肥( B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13、下列改良土壤质地的措施中,能够真正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是( A )A、客土调剂B、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C、施用有机肥D、植树种草14、适宜于在沙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C )A、水稻B、小麦C、花生D、玉米15、适宜于在粘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A )A、水稻B、花生C、红薯D、马铃薯16、对作物生长发育最有利的结构体是( D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团粒结构17、影响土壤热容量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B )A、土壤矿物质B、土壤水分C、土壤有机质D、土壤空气18、土壤圈中的氮素主要来源于( A )A、生物固氮B、化学氮肥C、大气沉降D、有机质矿质化19、最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胶结物是( C )A、粘粒B、铁铝氧化物C、腐殖质D、氧化硅20、具有“小肥料库”之美称的结构体是( B )A、块状结构体B、团粒结构体C、柱状结构体D、核状结构体21、对植物完全无效的水分类型是( A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上升水D、毛管悬着水22、对植物有效性最高的水分类型是( C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23、按照卡庆斯基制质地分类方法,不属于土粒的一类是 ( A )A、石块、石砾类B、砂土类C、壤土类D、粘土类24、土壤有机质矿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 D )A、CO2B、H2 OC、矿质养分D、CO2+ H2 O+矿质养分25、在腐殖质组分中,既溶解于酸又溶解于碱的物质是( B )A、胡敏酸B、富里酸C、胡酸素D、胡敏酸+富里酸26、土壤胶体微粒的构造包括 ( B )A、胶核B、胶核十双电层C、决定电位层D、补偿电位层27、土壤溶液中,分散作用最强的一组阳离子是( D )A、Fe3+B、Ca2+和Mg2+C、K+和NH4+D、Na+28、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分为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两类,致酸离子类包括( C )A、Na+和Al3+B、NH4+和Al3+C、H+和Al3+D、K+和Al3+29、活性酸是土壤溶液中( A )所表现出的酸度A、H+B、Al3+C、H+和Al3+D、Al(OH)330、对各种养分来说,有效度都较高的pH范围是 ( C )A、<4B、<5C、5-7D、>731、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排出土体的水分类型是( D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32、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水含量为( D )A、田间持水量B、凋萎系数C、饱和持水量D、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33、土壤热量主要来源于( A )A、太阳辐射B、生物热C、地球内热D、乱流热34、土壤温度变化与大气温度变化的关系是前者较后者( B )A、超前B、滞后C、一致D、无关35、一年中土壤地表面最高温出现在( D )A、6月B、7月C、8月D、7月或8月36、在植物必需的营养中,主要来自于大气和水的是( B )A、N、P、KB、C、H、O C、Ca、Mg、SD、Fe、Cu、Zn37、土壤中仅反映钾储量大小的钾形态是( B )A、矿物钾B、非交换钾C、交换钾D、水溶性钾38、植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是( D )A、NH4+B、NO3-C、NO2-D、NH4+和 NO3-39、磷是遗传物质( B )的重要组成成分A、白质蛋B、核酸C、植素D、磷脂40、我国土壤纬度地带性产生的动力是( B )因子的变化A、降水量B、热量C、光D、温度41、原生矿物来自( C )A、岩石破碎B、次生矿物C、岩浆在地壳中天然产生D、海湖中沉积42、土壤盐基饱和度是指( A )A、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数B、交换性阳离子占盐基离子总量的百分数C、钙镁离子占交换性阳离了的百分数D、盐基离子与交换性阳离子之比的百分数43、土壤呈中性的pH大致范围( B )A、6.0—8.0B、6.5—7.5C、4.5—9.5D、7.0—8.544、土壤腐殖质主要由( D )组成A、多元酚B、纤维素、氨基酸C、氨基酸D、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45、由于受根系生命活动的影响,通常根际土壤微生物( B )A、无变化B、数量大于非根际C、数量少于非根际D、分布无规律性46、在坡顶位置的成土母质类型为( B )A、坡积物B、残积物C、冲积物D、洪积物47、石灰土是发育在( B )上的一种岩成土壤A、变质岩B、石灰岩C、火成岩D、沉积岩48、与近地面空气相比,土壤空气中( C )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A、02B、C02C、N2D、02和N249、紫色土是发育于紫色岩石上的一种( C )土壤A、成年B、人为C、幼年D、地带50、土壤热容量愈大,则土温升高或降低( B )A、平均B、愈慢C、愈快D、不受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若干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有( ABCDE )A、光能B、热量C、空气D、水分E、养分2、人们通常把自然环境划分为几个圈层,分别是( ABCDE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E、岩石圈3、土壤肥力因素包括( ABCD )A、水B、肥C、气D、热E、有机质4、从土壤肥力的演变过程来看,土壤肥力可分为( ABC )A、自然肥力B、经济肥力C、人为肥力D、潜在肥力E、生产肥力5、土壤学的分支学科包括( ABCDE )A、土壤地理学B、土壤物理学C、土壤化学D、土壤生物学E、土壤矿物学6、根据矿物颜色的成因,矿物颜色可分为( CDE )A、白色B、黑色C、自色D、假色E、他色7、岩浆岩的构造包括( ABCDE )A、块状构成B、均一构造C、流纹状构成D、气孔状构造E、杏仁状构成8、根据岩石的生成方式的不同,岩石可分为( ABC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单矿岩E、复矿岩9、自然成土因素包括( ABCDE )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E、气候10、含氮化合物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有( ABCD )A、水解过程B、氨化过程C、硝化过程D、反硝化过程E、吸收过程11、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键合的主要作用力有( BCDE )A、水吸力B、氢键C、静电吸附D、阳离子引力E、范德华力12、以下哪些作物秸秆还田时需要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 ACD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E、蚕豆13、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有( ABCDE )A、客土调剂B、引洪放淤C、引洪漫沙D、施用有机肥E、植树种草14、土壤结构体类型有( ABCDE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片状结构E、团粒结构15、土壤结构体的胶结物主要有( ABCDE )A、有机胶体B、铝硅酸盐粘粒C、铁铝氢氧化物D、硅酸胶体E、阳离子16、土壤结构体成型的动力有( ABCD )A、干湿交替B、冻融交替C、生物作用D、土壤耕作E、施用有机肥17、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主要是指( CDE )A、物理稳定性B、化学稳定性C、生物稳定性D、机械稳定性E、水稳定性18、土壤良好结构体的培育措施有(ABCDE )A、增施有机肥B、合理轮作C、改良土壤酸碱性D、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E、合理耕作与灌溉19、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有(ABCDE)A、土壤质地B、土壤结构C、土壤松紧度D、土壤有机质含量E、土壤孔隙度20、土壤水分类型有( ABCDE )A、吸湿水B、毛管上升水C、毛管悬着水D、膜状水E、重力水21、土壤水分常数主要有( ABCD )A、吸湿系数B、凋萎系数C、田间持水量D、饱和持水量E、有效水贮量22、土水势分势包括( ABCDE )A、重力势B、压力势C、溶质势D、基质势E、渗透势2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主要有( ABCD )A、土壤质地B、土壤腐殖质C、土壤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土壤水分24、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主要有(ABCE )A、离子饱和度B、互补离子种类C、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离子半径大小与晶格孔穴大小的关系25、影响土壤酸碱性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A、气候B、植被C、母质D、氧化还原条件E、施肥26、土壤中常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ABCDE)A、铁体系B、锰体系C、氧体系D、硫体系E、氮体系27、土壤温度的变化取决于土壤的( AC )A、导热性B、吸热性C、热容量D、有机质E、矿物质28、土壤中氮素的转化途径主要有( ABCDE )A、氨化作用B、硝化作用C、反硝化作用D、有机氮矿化E、氨挥发29、土壤中磷的形态有( ABCDE )A、Ca-PB、Fe-PC、Al-PD、O-PE、植酸态磷30、土壤中钾的形态有( ABCD )A、矿物态钾B、非交换性钾C、水溶性钾D、交换性钾E、有效钾三、名词解释1、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和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卷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卷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是:A. 钙盐B. 钾盐C. 镁盐D. 钠盐2.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主要依赖于:A. 土壤pH值B. 土壤微生物C. 土壤温度D. 土壤水分3.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来源于:A. 大气B. 岩石风化C. 植物残体D. 动物排泄物4. 土壤中磷素的主要形态是:A. 可溶性磷B. 难溶性磷C. 吸附态磷D. 有机磷5. 土壤中钾素的主要形态是:A. 可溶性钾B. 难溶性钾C. 吸附态钾D. 有机钾6. 土壤中水分的主要来源是:A. 地下水B. 降雨C. 灌溉水D. 地表径流7. 土壤中氧气含量的高低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土壤颗粒大小B. 土壤孔隙度C. 土壤温度D. 土壤湿度8.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土壤pH值B. 土壤有机质含量C. 土壤水分D. 土壤温度9.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城市垃圾D. 自然风化10. 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包括:A. 水蚀B. 风蚀C. 冻融侵蚀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土壤是由固体颗粒、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的自然体。

2.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能力。

3.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土壤中磷素的主要形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5. 土壤中钾素的主要形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6. 土壤的pH值是反映土壤______的一个重要指标。

7. 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影响土壤______和______的重要因素。

8. 土壤水分的来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9. 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卷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卷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A. 矿物质B. 微生物C. 植物残体D. 动物残体2. 土壤肥力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 氮、磷、钾B. 钙、镁、硫C. 碳、氢、氧D. 铁、锰、锌3. 土壤的pH值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A. pH值越低,植物生长越好B. pH值越高,植物生长越好C. pH值适中,植物生长最好D. pH值对植物生长无影响4. 下列哪项不是土壤的物理性质?A. 颗粒大小B. 孔隙度C. 有机质含量D. 密度5.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氨态氮B. 硝态氮C. 有机态氮D. 气态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按大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7. 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8. 土壤的pH值通常用______来表示。

9. 土壤中磷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而钾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

10. 土壤水分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土壤肥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12. 描述土壤的pH值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3. 解释土壤中氮、磷、钾三种元素的作用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土壤侵蚀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15. 论述土壤污染的类型、影响及其治理方法。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16. 某农场土壤检测结果显示pH值为5.5,有机质含量为2%,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00ppm、30ppm和150ppm。

请分析该土壤的肥力状况,并提出改善建议。

【答案】一、选择题1-5:C A C C C二、填空题6. 砂粒、粉砂粒、粘粒、腐殖质7.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8. pH值9. 难溶性磷、可溶性钾10. 吸附水、毛管水、重力水三、简答题11.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和水分的能力。

《土壤学》全考点复习加试题集(含答案)(适用于农学园艺茶学林学等专业)

《土壤学》全考点复习加试题集(含答案)(适用于农学园艺茶学林学等专业)

《土壤学》试题集(适用于农学、园艺、茶学、林学等专业)说明:本试题集是根据农学、园艺、茶学和林学等专业的《土壤学》教学大纲编写的。

根据多年的实践,我们将试题分为名词解释、填空和问答题等三大部分,210个题目。

每一部分试题均按章为序排列。

在命题时,根据难度和内容分布要求,可以从试题集中选择题目,组成难度和内容覆盖度适合的试卷。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1、土壤:土壤就是陆地表面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1-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期间,土壤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份、养分、热量、空气和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2-1、矿物:就是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2-2、原生矿物:地球内部岩浆岩冷凝时形成的、存在于岩浆岩之中的矿物2-3、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各种风化因素的作用下,改变了形态、成分和性质而形成的新矿物。

2-4、岩石:岩石就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2-5、岩浆岩: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2-6、沉积岩:各种先成岩的风化剥蚀产物、火山作用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产物经外力搬运后重新沉积胶结而形成的岩石。

2-7、化学或化学岩:由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沉积岩。

2-8、变质岩: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热气热液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2-9、风化作用:地表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形态、组成和性质变化的过程。

2-10、物理风化:指岩石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2-11、化学风化:岩石中的矿物在化学作用的影响下,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以及产生新矿物的过程2-12、水解作用:矿物中的盐基离子被水所解离的H+置换,分解形成新矿物的作用2-13、水化作用:岩石中的矿物与水化合成为新的含水矿物的过程。

2-14、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风化。

2-15、残积母质:就地风化而未经搬运的岩石风化产物。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土壤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3.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

4.土壤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

5.有机质矿质化作用:复杂的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彻底的分解,形成CO2和H2O的过程。

6.有机质腐殖化作用: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结构、成分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7.同晶异质替代: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岁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3+8.潜性酸:指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l),交换性氢和铝离子只有转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的氢离子时,才会显示酸性,故称潜性酸。

9.土水势:把单位数量纯水可逆地等温地以无穷小量从标准大气压下规定水平的水池中移至土壤中某一点而成为土壤水所需做功的数量。

10.凋萎系数:是指植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用它来表明植物可利用土壤水的下限。

11.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12.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所能吸附和交换的阳离子的容量,用每千克土壤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的厘摩数表示。

13.盐基饱和度:交换性盐基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

14.氧化还原电位:由于溶液中氧化态物质和还原态物质的浓度关系变化而产生的电位称为氧化还原电位。

15.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

16.土壤发生层: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性质和组成的、大致与地面相平行的,并具有成土过程特性的层次。

17 土壤背景值:未受人类污染影响的自然环境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称之为土壤背景值。

18 土壤环境容量:指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

土壤学习题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docx

土壤学习题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docx

学习土壤矿物质1、什么是土壤、肥料和土壤肥力?解答要点:(1)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凡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称为肥料。

(3)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和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这种能力称土壤肥力。

2、李比希对土壤肥料科学的贡献主要是什么?解答要点:他从化学的观点來研究土壤与植物营养,提出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认为植物的营养主要依赖于土壤的矿质成分以及有机质分解后产生的矿物质,只有不断地向土壤归还和供给矿质养分,才能维持土壤肥力,不仅推动了土壤植物营养科学的发展,而且使得化肥工业迅速发展。

3、什么叫做矿物?分析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在土壤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解答要点:矿物是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原生矿物是直接來源于母岩的矿物,其中岩浆岩是其主耍来源,而次生矿物,则是由原生矿物分解转化而来。

原生矿物类型和数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矿物的稳定性,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4、试比较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在形成条件和晶架构造上有何不同?解答要点:高岭石是土壤中最常见的一种1: 1型硅酸盐粘土矿物,晶层由一层硅片和一层铝片重叠而成,是南方热带和亚热土壤中普遍而大量存在的粘土矿物。

蒙脱石晶层由两层硅片夹一层铝片构成,胀缩性大,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土壤分布最广。

伊利石晶层与蒙脫石相似,非胀缩性,广泛分布于我国多种土壤中,尤其是西北、华北等干旱地区。

5、试比较高岭石组矿物与蒙脱石组矿物在性质上的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解答要点:高岭石组矿物具有非膨胀性,电荷数量少,胶体特性较弱,而蒙脱石组矿物胀缩性大,电荷数量大,胶体特性突出。

主要是因为高岭石组矿物晶层由一层硅片和一层铝片重叠而成,可以产生键能较强的蛍键,极少同晶代替现象,蒙脱石组矿物晶层由两层硅片夹一层铝片构成, 晶层间形成很小的分子引力,同晶替代现象普遍。

(完整版)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照答案一、名词解说1、土壤:土壤是指地球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松散表层,它的实质特色是拥有肥力。

2、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给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3、同晶代替:是指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同样、大小邻近的离子所代替而晶格结构保持不变的现象。

4、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含土壤中各样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样有机物质。

5、土壤腐殖质:指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土壤生命体等之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6、土壤腐殖物质:是指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芬芳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7、矿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开释出矿质养分的过程。

8、腐殖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生化和化学作用转变为腐殖质的过程。

9、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含粒间孔隙的体积)的质量。

单位为:克/厘米3。

10、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含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单位为:克/厘米3。

11、土壤孔度(孔隙度、总孔度):在必定容积的土体内,土壤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12、粒级:往常依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区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粒组)。

13、当量粒径:细粒部分则依据颗粒半径与颗粒在静水中沉降速率的关系(斯托克斯定律)计算不一样粒级土粒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把土粒看作圆滑的实心球体,取与此粒级沉降速率同样的圆球直径作为其当量粒径。

14、机械构成:是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含量,也称颗粒构成。

15、土壤质地:是依据机械构成区分的土壤种类,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类。

16、土壤结构体:是土粒相互摆列和聚会成为必定形状和大小的结构的土块或土团。

17、土壤结构性:是由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目及结构体内外的孔隙情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

土壤学与农作学

土壤学与农作学

土壤学与农作学第一篇:土壤学与农作学土壤学及农作物第一章1、土壤: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

2、土壤肥力:指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供应、协调营养因素(水分和养分)和环境条件(温度空气)的能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本身的属性,土壤生产力是是指突然生产植物产品的能力。

3、农业土壤剖面构型:(1)耕作层。

代号A,厚度一般20cm左右。

(2)犁底层。

代号P,位于耕层以下,厚度约10cm。

(3)心土层。

代号B,位于犁底层或耕作层一下,厚度20~30cm。

(4)底土层。

代号C,位于心土层一下,一般在土表50-60cm以下的深度。

4、土壤矿物质包括原声矿物和次生矿物以及一些分解彻底的简单无机化合物。

5、自然肥力:指土壤在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肥力6、土壤形成因素:五大自然因素(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7、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共同作用是土壤发生的基础,无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就不能进行,无生物小循环,仅地质大循环,土壤就难以形成。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两种循环过程相互渗透和不可分割的同时进行8、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条件:(1)植物有机质的碳氮比。

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有机质残体均有一定的碳氮比,一般为25:1,土壤环境条件:土壤通气状况影响有机质的转化速度和方向。

9、土壤空气的组成和特点:土壤空气主要是由大气进入土壤中的气体和土壤内生物化学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组成。

特点:土壤空气是不连续的;土壤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于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则比大气中含量高十几至几十倍;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于大气。

第二章1、活性酸度:是与土壤固相出于平衡状态的土壤溶液中H+所引起的酸度。

潜在酸度:吸附在突然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平常不表现酸性,只有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被其他阳离子交换到土壤溶液中,酸性才显现(交换性酸度和水解性酸度)2、碱化度:土壤胶体上的钠离子饱和度可作为衡量土壤碱化度的指标3、土壤缓冲性能:当加酸和加碱于土壤中时,土壤的酸碱反应并不因此而产生剧烈变化,这种缓和土壤酸碱度变化的能力。

土壤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土壤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土壤复习题资料一、名词解释1、秸杆还田:是作物秸秆不经堆肥过程,直接在田间条件下腐解。

2、Saf :(硅铝铁率)指土壤中的SiO2 的含量和Al2O3、Fe2O3含量之比,能够反映土壤分化值大小。

以SiO2/(Al2o3+Fe2O3)或SiO2/R2O3表示。

3、沼气肥:即沼气发酵肥,是指作物秸秆与人粪尿等有机物腐解产生沼气后的副产物,包括沼气液和残渣。

4、土壤可塑性:土壤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可被外力任意改变成各种形状,当外力解除和土壤干燥后,仍能保持其变形的性能,称为土壤的可塑性。

5、白浆化过程:是指土体中出现还原高铁高锰作用而使某一土层漂白的过程6、腐殖化系数:通常每克有机物(干重)施入土壤1年后,所能分解转化成腐殖质的克数(干重)称为腐殖化系数.7、NO3一一N肥:凡是含有硝酸根离子的氮肥都属于硝态氮肥。

8、脲甲醛:代号为UF,它是以尿素为基体加入一定量的甲醛经催化剂催化而合成的一系列直链化合物。

9、复混肥料: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10、根外营养(叶部营养)植物通过叶部或非根系部分吸收养分来营养自己的现象11、同晶置换:是指硅酸盐矿物中的硅氧片或水铝片中的配位中心离子,被大小相近而电性符号相同的离子所取代,但其晶层结构未变.12、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土壤在某种程度上能同时不断地共给和调节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应。

13、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14、生理酸性肥 : 通过作物吸收养分后使土壤酸度提高的肥料就叫生理酸性肥料15、灰化过程 : 是指土体表层(特别是亚表层)R2O3及腐殖质淋溶淀积而SIO2残留的过程16、复合肥料 : 是通过化合(化学)作用或混合氨化造粒过程制成的,有明显化学反应,在我国也有人称之为化成复肥。

17、新型磷肥:是指高浓度或超高浓度的长效磷肥,主要有聚磷酸盐、磷酸甘油脂、酰胺磷脂等,此外还包括包膜缓释磷肥。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成土母质同晶代换土壤团聚体土壤导热率土壤盐基饱和度田间持水量当量孔隙土壤有机质二、简答题1.简述土壤具有哪些特点?2.成土母质的形成阶段及特点?3.如何对土壤腐殖质进行分组?4.土壤具有缓冲性能的原因是什么?5.跟红壤相比,黄壤的性质主要有哪些特点?三、论述题1.生产中哪些措施可以改善和培养土壤结构体?2.简述人为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3.简述土壤样品多点采样的方法及对提高分析结果可信度的意义答案:一、1.成土母质:矿物、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通过成土过程可发育土壤。

分为定积母质和运积母质。

2.同晶代换:当硅氧四面体和铝水八面体中央的硅离子或铝离子被其它离子取代后,其结晶构造就不稳定而易破坏。

这种阳离子的取代作用称为同晶代换。

3.土壤团聚体:土壤中的单粒相互胶结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土块或土团4.土壤导热率:在单位厚度土层(1c m),温差为1℃时,每秒钟经单位断面通过的热量焦数。

5.土壤盐基饱和度:盐基饱和度是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它反映土壤保蓄植物所需要的主要阳离子的百分率。

6.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通常作为灌溉水量定额的最高指标。

7.当量孔隙: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叫做当量孔径。

8.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的组成成分之一,是指在于土壤中所有含碳有机物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二、1.(1)土壤肥力是土壤最基本的特征。

(2)土壤资源的相对不可再生性。

土壤资源与光、热、水、气资源一样被称之为可再生资源。

但从其自然属性来看又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自然资源。

(3)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

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相对固定,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土壤形成的时间长;土地被占用的面积逐渐扩大;土地退化日趋严重;人口剧增。

(4)土壤资源质量的可变性。

土壤肥力在物质循环和平衡中不断获得发育和提高;高强度、无休止的向土壤索取,土壤肥力将逐渐下降和破坏。

土壤农作学复习题2013

土壤农作学复习题2013

⼟壤农作学复习题2013⼟壤农作学复习题⼀、名词解释:(30个)⼟壤P6 ⼟壤肥⼒⼟体构型富铝化过程⼟壤机械组成P21碱化度⼟壤吸附性能⼟壤结构体⼟壤结构性P44⼟壤通⽓性⼟壤热容量P52容积热容量P百度⼟壤孔隙⽐孔隙度⼟壤孔(隙)性容重⼟壤导热性⼟⽔势P75 ⼟壤⽔吸⼒⽥间持⽔量P69 萎蔫系数P69(62)⼟⾯蒸发⼟壤⽔分特征曲线P81 地下⽔临界深度P滞后现象P82 ⼟壤耕性蒸腾效率蒸腾系数粘结性P (第2章⼟壤基本性质2)粘着性P ⽣理⼲旱碱化度1⼟壤热容量是指单位重量或单位容积的⼟壤,当温度增减1℃时所需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容积热容量: 单位体积的物质,温度变化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J·m-3·k-1也称容积热质(),密度与⽐热的乘积。

3⼟⽔势:在⼤⽓压下,从⽔池中把⽆限少量的纯⽔从⼀规定⾼度处(⼀般以地下⽔为其规定⾼度),等温和可逆地移运到⼟壤中某⼀吸⽔点使之成为⼟壤⽔,所必需做的每单位⽔量(克或克分⼦或单位容积)的功。

4萎蔫系数:植物因根⽆法吸⽔⽽发⽣永久萎蔫时的⼟壤含⽔量(临界⽔分)。

⼟壤有效⽔的下限。

⽥间持⽔量:有效⽔上限(旱地)。

5:⼟壤⽔分特征曲线⼟壤⽔的能量指标(在⾮盐碱⼟即基质吸⼒或基质势)与⼟壤⽔的容量指标(即⼟壤含⽔量)作成的相关曲线。

6⼟壤从植物中吸⽔然后⼜经叶⽚蒸腾到⼤⽓中去,可以看成是⼀个统⼀物理过程的连续体,这个体系被称为“⼟壤—植物—⼤⽓”连续体,简称SPAC体系7地下⽔临界深度:是指在蒸发最强烈季节,⼟壤表层不显积盐的最浅地下⽔埋藏深度。

8⼟壤粘结性:是指⼟粒和⼟粒之间由于分⼦引⼒⽽相互粘结在⼀起的性质。

⼟壤粘着性:⼟壤粘着性是指在湿润状况下,⼟壤粘着于其他物体表⾯的性能。

⼆、填空题:1、成⼟矿物按其来源可分为原⽣矿物和次⽣矿物两⼤类。

2、影响⼟壤形成的五⼤⾃然成⼟因素为母质、⽓候、地形、⽣物,和时间。

3、、和的共同作⽤是⼟壤发⽣和肥⼒发展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学与农作学复习资料
作者:陈超(四川农业大学)
一、第一章
1.什么是土壤、土壤肥力、土壤生产力?土壤肥力与土壤生产力两者有何联系与区别?
(1)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水分、空气和生物等所组成的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供应、协调营养因素(水分和养分)和环境条件(温度和空气)的能力。

(3)土壤生产力是指在特定的管理耕作制定下,土壤生产特定的某种或一系列植物的能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全部。

2.土壤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说土壤形成过程就是土壤肥力形成过程?
(1)岩石——风化——成土母质——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土壤
(2)土壤肥力是在土壤形成过程中逐渐发展和演变的。

土壤在自然形成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肥力成为自然肥力。

3.试述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区别。

成土母质是风化壳,没有肥力,只是通气透水,而土壤是有肥力的。

4.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包括哪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有何关系?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1)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腐殖质化过程
(2)矿质化过程的中间产物是形成腐殖质的基本材料,腐殖质化过程的产物(腐殖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再经过矿化分解释放其养分。

(3)有机残体的碳氮比、土壤环境条件、通气性、温度
5.简述砂土、壤土及黏土的主要肥力特征及因土制宜的管理措施。

(1)砂土:通气透水性好、有机质分解快而累积少、保水保肥性差、易造成水肥流失和水分蒸发。

管理措施:施有机肥、多灌水、施肥灌水应少量多次进行。

(2)黏土:保水保肥性强,通气透水性差,易滞易涝,有机质分解慢,易积累易产生还原性有毒物质。

管理措施:雨季及时排除渍水涝水,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3)壤土:通气透水、保水保肥性好。

二、
1.引起土壤酸性和碱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良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
(1)酸性形成原因:由H+和Al+3引起;胶体上吸附的至酸离子(2)碱性形成原因:碳酸钙水解;碳酸钠水解;交换性钠的水解(3)改良:酸性土壤施石灰或石灰粉;碱性土壤施有机肥
2.什么是土壤的缓冲性能?他有何生产实践意义?
(1)在土壤中加酸和碱时,土壤酸碱反应并不因此产生剧烈变化,这种对酸碱度变化的抵抗能力,称为土壤的缓冲性能。

(2)使土壤酸碱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为植物生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稳定的环境。

避免因施肥,根的呼吸,微生物活动,有机质分解使PH值强烈变化。

3.土壤结构有哪些类型?其土壤肥力状况如何?
(1)块状结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水分易丢失;
(2)片状结构:通透性差、易滞水、扎根阻力大;
(3)柱状结构:通透性较好、易漏水漏肥、不利于根系扎入或伸展;(4)团粒状结构体:耕作性能好、湿度稳定、泡水后结构体不易分散、不易被机械力破坏;
(5)冷柱状结构体:干湿交替频繁;
(6)核状结构体:比较黏实、通透性不良、影响根系深扎、耕作不良。

4.简述土壤孔隙的类型及作用。

农业生产上对土壤孔隙性有何要求?(1)非活性孔隙:能保持大量的水分,但土壤水分有效性很低,通气透水性极差,耕作阻力大;
(2)毛管孔隙:易于被植物吸收利用;
(3)空气孔隙:在重力作用下迅速排出或下渗补充地下水。

(4)要求土壤中孔隙的容积较多、搭配分布适当。

5.试分析土壤温度对作物生长有何影响?如何调节土壤温度?
(1)影响养分转化与吸收、土壤肥力、种子萌发、根系生长、作物
生长发育等。

(2)调节土壤温度:耕作;施有机肥;灌水与排水;覆盖与遮阴。

三、
1.简述土壤中主要水分类型。

(1)吸湿水:最靠近土粒表面;吸附性强、不能流动、密度大、属于无效水;
(2)薄膜水:土粒周围、吸湿水层外围薄膜状液态水;不受重力影响、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水可利用的下限;
(3)毛管水:借助毛管力,保持在土壤孔隙系统中的液态水;土壤中最宝贵的水、是植物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
(4)重力水:土壤含水超过土壤颗粒分子引力和毛管力作用范围而不能被土壤保持,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土壤孔隙流动;下渗速度快,实际上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机会很少。

2.简述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的概念与主要特征。

P67,同上
3.简述土壤水分常数的概念与类型。

按照土壤水分形态的概念,土壤中各种类型的水分都可以用数量进行表示,把在某些特征条件下的土壤含水率,称为土壤水分常数。

分为:吸湿系数、凋萎系数、最大分子持水量、毛管断裂含水量、田间持水量、饱和含水量。

4.如何理解土壤水分含量及有效性?
(1)土壤水分含量:在一定量的土壤中含有的水量的绝对数目。

(2)土壤水分有效性:土壤水分能否被作物利用及其利用难易程度。

5.如何理解土壤水势的概念,构成土壤水势的分势有哪几种?
土壤水分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与同样温度、高度和大气压条件的纯自由水相比,其自由能降低,这个差值为土壤水势
土壤水势的分势有机质势、溶质势、压力势、重力势。

6.如何理解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因素有哪些?
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壤水吸力随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关系曲线。

一般受土壤质地、结构、温度等因素影响。

7.叙述土壤蒸发的三阶段。

(1)蒸发强度保持稳定阶段;
(2)土壤蒸发强度随含水率而变化;
(3)土体内水汽扩散阶段。

四、
1.土壤耕作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翻耕:破坏性大;
(2)深松耕:碎土效果好、丢失水分少、掩埋残茬、肥料和杂草能力差;
(3)旋松耕:破碎土壤、消灭残茬、杂草、伴混肥料的能力极强。

2.如何理解土壤水库的作用?
对作物供水具有连续性和调节能力
3.保护性耕作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残茬管理:保持土壤水分、减少风蚀、增加土壤有机含量;(2)免耕播种施肥:必须配套特殊免耕播种机;
(3)杂草及病虫防治:
(4)深松与表土作业:
五、
1.何谓盐碱土,盐土与碱土有何区别?
(1)盐土和碱土总称盐碱土
(2)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
(3)碱土是含碳酸盐或重碳酸盐土壤,pH值较高,土壤呈碱性。

2.简述盐碱土治理与改良措施及特点。

(1)治理:适时耕地、洗盐、增施有机肥、平整土地
(2)改良: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改良与利用相结合、水利工程措施与农业生物措施相结合、土壤除盐与培肥相结合。

(3)具体措施:开沟排水、种稻改良、灌水冲洗、生物改良、耕作措施改良、井灌井排、放淤泥改良。

六、
1.如何理解作物的吸水方式及其动力?
(1)主动吸水:由植物根系生理活动引起的吸水过程,根压是指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2)被动吸水:由蒸腾作用而产生的水势梯度而引起的根的吸水。

蒸腾拉力是指由于蒸腾作用而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2.影响作物根系吸水的因素有哪些?
自然因素、大气环境因子、土壤因子
3.如何理解作物体内的水分传输和水分平衡?
在正常情况下,作物一方面蒸腾失水,另一方面又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这样就在作物生命活动中形成了吸水与失水的连续性过程。

一般把作物的吸水、用水、失水的动态关系称为水分平衡。

4.干旱和水分过多对作物有哪些危害?
(1)干旱:破坏原生质的机能、改变各种生理过程、引起体内水分重新分配、使细胞遭受机械损伤。

(2)水分过多:根系吸水吸肥受阻、有毒物质的危害、根系进行无氧呼吸、导致作物倒状。

5.农田水分消耗途径有哪些?
作物蒸腾、株间蒸发、深层渗透、地表流失
6.如何理解作物需水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
(1)规律:作物需水量、作物不同生育时期需水、作物水分临界期、不同自然条件作物需水量、农业技术措施与作物需水关系。

(2)影响因素:气象因素、植物、土壤因素、灌溉、排水、耕作栽
培技术等人为措施影响。

七、
1.作物灌溉方式有哪些?
(1)全面灌溉:地面灌溉(畦灌、沟灌、淹灌、漫灌)、喷灌;(2)局部灌溉:渗灌、滴灌、微喷灌、涌灌、膜上灌。

2.简述水稻的需水特性。

水分充足、能长期淹水在稻田生长
3.简述玉米需水量与产量关系。

(1)生物学产量关系:供水及时、水肥充足,干物质总量也就加重;(2)与经济产量关系:一般情况下,产量越高,经济系数也高,水的利用效益越高。

八、补充
1.田间持水量:在不受地下水影响时,土壤所能保持的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

2.土壤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生物。

3.计算土壤含水量时,通常以“烘干土质量”作为基数。

4.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吸附的交换性盐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比。

5.作物需水临界期:作物对水分胁迫特别敏感的生长发育期。

6.溶质势:由于土壤水中所含溶质使土壤水的势能所发生的能量变
化,
7.蒸腾效率:植物消耗1kg水所能积累的干物质总克数。

8.土壤呼吸:土壤中的植物根系、真菌、细菌新陈代谢,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9.土壤矿物中属于次生矿物的是:高岭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