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箱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通信软件设计箱技术参数要求

通信软件设计箱技术参数要求

通信软件设计实验箱技术参数要求:一、主要性能指标(一)实验台部分:采用ARMCortex-A9 (四核)软件应用控制平台板载集成了GPS蓝牙、Wi-Fi、3G(WCDM等无线通信模块,主板板载ZigBee、蓝牙4.0、WiFi、无线IPv6、RFID外设通信模块,扩展I/O 40PIN排针。

支持各种传感器和常见外设,使平台上的软硬件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和利用,解决各个分离设备之间的互联和互操作问题;用于学习各种无线通信技术,让学生充分掌握嵌入式系统硬件层到系统软件层的系统架构及无线通信协议。

(二)软件应用控制平台1. 采用处理核心:Cortex-A9四核处理器,运行主频1.6GHz;2. 内存:DDR3SDRAM要求构成64位双通道2GB超大内存,满足An droid 4.0、Linux3.06等最新系统运行资源要求存储器:16GB EMM(存储器3. 通信网络接口:一个10M/100M高性能以太网RJ45接口4. 板载无线WIFI: 802.11b/g,802.11 n (1x1)5. 板载蓝牙:2.1+EDR/Bluetooth 3.06. 板载3G模块:高性能3G模组,下行速率不低于21M/S7. 板载GPS模块:新一代SIRF III低功耗GPS莫块8. 主板内置2个TF卡槽、一个标准SIM卡座;9. 内置标准3G GPS天线接10. HDMI接口:标准HDMI V1.4,1080p高清分辨率输出11. 串口:三路的标准RS232接口12. 工业接口:RS485接口、CAN S 口13. USB接口:三个USB 2.0 高速Host 接口14. OTG USB 一个USB 2.0高速OTG8 口,支持An droid程序开发在线调试15. 音频接口:一路3.5mm音频输出接口、一路3.5mm音频输入接口、一个板载麦克风、可外接左右声道1W8欧姆喇叭16. 摄像头:板载不低于200万象素摄像头17. 显示屏:7寸的IPS屏幕,分辨率不低于1024x768,可视角度达到178度,触摸屏为五点触控电容屏,触摸反应灵敏、定位精确18. 扩展存储接口:MMC/SD/SDIO/SDHC/TF准卡槽,最高支持32GB容量19. 用户可编程LED:提供四个GPIO控制的高亮LED20. 按键:五个用户自定义按键(三个GPIO按键,两个矩阵按键)21. JTAG 2x 10Pin 标准JTAG接口22. 扩展接口:扩展DSP/FPGA/RFID/GPRS/zigbee等可二次开发与设计接口(三)蓝牙4.0模组(4个)1. 采用TI CC2530处理器;2. 分主控节点和传感器节点,含协调器、路由器、终端;3. 所有节点支持传感器模块数量大于40款,且传感器模块任意替换。

多媒体箱建设规范V11009

多媒体箱建设规范V11009

多媒体箱建设规范(草稿)二零零八年十月目录一、概述 (1)1.适用范围 (1)2.标准和规范 (1)二、技术规范 (3)1.环境要求 (3)2.外观要求 (3)3.多媒体箱规格 (4)4.多媒体箱配置 (5)5.箱体功能 (6)6.多媒体箱防雷和接地要求 (7)7.箱体绝缘 (7)8.防盗保护 (7)9.防火 (8)10.防尘 (8)11.防潮 (8)12. 其它要求 (8)三、备选厂家ONU设备简介 (9)一、概述多媒体箱:分为设备间进线间分离式和设备间进线间无分离式,分别用于新建建筑和原有建筑。

设备间进线间分离式箱体内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可放置ONU (IAD)、电源插座、光缆熔纤盘、(配电单元)。

下层用于放置高频配线架,用于接入用户线,方便缆线进出和打线操作。

设备间进线间无分离式箱体内放置ONU(IAD)、电源插座、光缆熔纤盘、(配电单元)、高频配线架。

1. 适用范围本规范书主要应用于新建小区和老小区改造,多媒体箱分为设备间进线间分离式和设备间进线间无分离式。

2. 标准和规范●TIA/EIA570-A北美住宅布线标准CEBus国际住宅电子系统总线控制标准CECS119;●2000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 988-1999『光缆交接箱』;●YD/T 926.3-2001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三部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YD/T 1141-2001 『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YD/T 5139-2005 有线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中国电信安保[2002]497 号《中国电信通信机房火灾隐患整治实施意见》●YD/T5040-2005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YD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39-97 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YD/T 694-2004 总配线架●YD/T 1537-2006 通信系统用户外机柜一般要求。

铁路信号箱盒执行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铁路信号箱盒执行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铁路信号箱盒执行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铁路信号箱盒是铁路通信信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它在保护和维护信号设备、电子元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铁路信号箱盒的执行标准是确保其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符合一定质量要求的指导性文件。

通过制定统一的执行标准,可以提高铁路信号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故障率,提升运行效率。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铁路信号箱盒执行标准进行概述和解释说明。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文章的目的和结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认识。

然后,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定义和作用、设计要求以及材料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接着,在解释说明部分,我们将探讨该执行标准的重要性、与其他相关标准之间的关系以及解读其中常见术语和要求。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主要内容,并展望未来发展并给出建议。

1.3 目的本篇长文旨在深入探讨铁路信号箱盒执行标准的概况和内容,并通过解释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对铁路信号箱盒执行标准的全面了解,铁路从业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可以有效地设计、制造和维护信号系统中的信号箱盒,提高整体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本文还旨在促进行业内对标准的理解与遵守,推动铁路通信信号技术的发展。

2. 正文:2.1 铁路信号箱盒的定义和作用铁路信号箱盒是一种用于存放、保护和承载铁路信号设备的箱体结构。

它在铁路交通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安装和固定信号设备、接线和配电,为信号设备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

2.2 铁路信号箱盒的设计要求(1)防护性能:铁路信号箱盒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保护内部安装的信号设备免受外界恶劣环境影响,如雨水、灰尘、湿气等。

(2)耐久性:由于铁路环境复杂,信号设备使用寿命长,因此铁路信号箱盒应采用耐腐蚀、耐候性良好的材料,并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和抗震性能。

(3)可维修性:为了方便维护和检修工作,铁路信号箱盒应设计成可开启式或模块化结构,以便快速更换设备或进行维修。

光交接箱设计原则及施工规范

光交接箱设计原则及施工规范

光交接箱设计原则及施工规范光交接箱是光纤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其设计原则和施工规范直接影响到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下面将从设计原则和施工规范两方面详细阐述光交接箱的要求。

一、光交接箱的设计原则:1.可靠性原则:光交接箱必须具备高度的可靠性,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保证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设计过程中,应选择高品质、可靠的材料和元器件,并进行严格的技术造型和工艺要求。

2.兼容性原则:光交接箱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光缆、光纤接头盒和配件,以便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光缆的入口、出口位置及规格,保证光缆的方便连接和布线。

3.安全性原则:光交接箱必须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够防止外界灰尘、水分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入,保证光缆和光纤的安全运行。

在设计过程中,应设置合适的密封结构和固定装置,避免光缆的松动和断裂。

4.扩展性原则:光交接箱应具备较强的扩展性,能够满足未来系统容量扩展和技术升级的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应事先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并预留足够的空间和接口,以便于后续的改造和升级。

5.维护性原则:光交接箱的设计应便于维护和管理,方便对光缆和光纤接头进行检修和清洁。

在设计过程中,应合理布置光缆的入口和出口位置,并设置合适的连接接口和标识,以方便后续的维护工作。

二、光交接箱的施工规范:1.安装位置:光交接箱应安装在通信设备的近旁,并且能够方便操作和管理。

在选择安装位置时,应考虑设备的重量和尺寸,并保证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布线和维护。

2.布线要求:光交接箱的布线应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光缆过度弯曲、拉紧或损坏。

光缆的入口和出口位置应合理设置,并在入口处设置光缆防剪结构,保证光缆的安全。

3.连接接口:连接接口的选择和安装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以保证光纤的传输性能。

在连接接口上,应使用合适的接头和配件,并进行压接或熔接等工艺操作。

4.密封和防护:光交接箱的密封和防护措施应做好,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通信公司FTTx分光分纤箱技术规范标准

通信公司FTTx分光分纤箱技术规范标准

附件1FTTx分光分纤箱技术规范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8月目录前言 01. 范围 (1)2. 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产品分类和型号 (2)4.1 产品分类 (2)4.2 产品型号 (2)5. 基本要求 (4)5.1 环境条件 (4)5.2 外观与表面处理 (4)5.3 结构要求 (5)5.4 箱体功能 (7)6. 功能要求 (8)6.1 FTTx分光分纤箱(楼道型) (8)6.2 FTTx分光分纤箱(室外型) (10)7. 环境适应性要求 (10)7.1 温度适应性 (10)7.2 防盐雾腐蚀 (11)7.3 防水 (11)7.4 防尘 (11)8. 机械性能要求 (11)9. 安全要求 (11)9.1 一般要求 (11)9.2 接地保护 (12)9.3 防盗保护 (12)10. 检验 (12)10.1 出厂检验 (12)10.2 型式检验 (13)10.3 质量合格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4 抽样方式与判定 (13)10.5 光分插片的检验 (15)11.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5)11.1 标志 (16)11.2 包装 (16)11.3 运输、贮存 (16)12. 质量保证体系 (17)13. 技术文件 (17)附录A:中国移动和中国铁通联合LOGO样式 (18)附录B:FTTx分光分纤箱(复合材料)参考结构 (19)附录E(资料性附录)光分插片相关参数 (31)前言本技术规范是为配合FTTH建设提出来的,是用于规范FTTH建设中分光、熔纤、配纤的箱体开发、生产及配合相关设备(施)的安装所制定的技术规范书。

对于楼宇内或室外杆路安装的FTTx分光分纤箱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主要从适用的范围、引用文件、基本要求、功能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机械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其它附件要求及机箱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做出严格的规定。

通信工程常用规范与要求

通信工程常用规范与要求

一、传输线路光缆1、挂钩规格:25mm 、35mm ; 光揽挂钩的间距应为50cm,允许偏差+-3cm。

电杆两侧第一个挂钩应距离杆25cm,允许偏差+-2cm。

2、跨公路时需挂光缆警示牌。

3、每5根杆档处做一处弯曲预留(小预留,25-30cm),预留光缆需用15mm 塑料波纹管保护,每10根作一处大预留,长度约12-15米。

4 、光缆接头盒离电杆的距离约60cm,接头盒两端光缆需做大预留。

5、电杆洞深,偏差应小于5cm。

6、电杆杆距:市区 35-40米,郊区 45-50 米。

7、竖立电杆:1)直线线路,电杆中心线的偏差应不大于5c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

2)转角杆:应在线路转角内移10-15cm,只能外倒不能内扑。

3)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倒,倾斜10-20cm。

4)电杆喷号:最末一字或杆号牌下边字迹距地面,杆号应面向公路;喷字内容:移动标志、杆路建设年,A-B端基站的简称、电杆顺序号。

8、拉线1)角杆拉线常用7/镀锌钢绞线,这种钢绞线的机械强度最小拉断力约4100公斤。

2)拉线扎固方式有:另缠法、夹板法、卡固法三种;拉线有上把、中把之分。

拉线另缠法,中把:首节15cm--间隔28公分--钢线留长10公分--间隔—钢绞线5圈。

上把:首节15cm--间隔3公分--钢线留长10公分--间隔—钢绞线5圈。

3)靠近高压电力设施及热闹市区的拉线,根据设计规定加绝缘子(绝缘子离地面距离应在2M以上,行人道上的拉线要加套竹筒保护,并刷红白反光油漆。

转角杆单条拉线抱箍装在吊线夹板之上10cm处,双方向拉线抱箍装在吊线之下40cm处。

4)地锚块尺寸为60*40*15cm,地锚点出土偏差要小于5cm,地锚坑的深度比杆洞深10cm左右(拉线衬环出土60cm,误差不大于5cm)拉线种类:1、落地拉线2、高拉桩拉线3、吊板拉线4、V型拉线5、地桩拉线(用于化学严重腐蚀的地区)6、杆间拉线(由于相邻杆档的间载荷不同或杆距不同,有受地理限制采用的)7、撑杆(受地形限制,无法装设拉线时)。

中国移动光缆分纤箱技术规范-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光缆分纤箱技术规范-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光缆分纤箱技术规范-企业标准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H-024-2014中国移动光缆分纤箱技术规范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O p t i c a l f i b e rD i s t r i b u t i o n B o x o f C M C C版本号:1.0.02014-12-30公布2014-12-30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公布目录1. 范畴72. 规范性引用文件7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93.1 术语及定义93.1.1 光缆分纤箱93.1.2 尾纤93.1.3 跳纤93.1.4 适配器93.1.5 光纤连接分配装置93.1.6 光纤终接装置93.1.7 光纤储备装置93.1.8 熔接爱护套管93.2 缩略语104. 组成、分类及命名104.1 组成104.2 分类104.3 命名115. 环境描述115.1使用环境115.2 测试环境 126. 外观要求126.1 表面要求 126.2 丝印与标示126.3设备箱体标识137. 结构要求137.1 总体要求 137.2 外形尺寸及容量 157.3 箱体结构及内部走线路由157.3.1 A型光缆分纤箱157.3.2 B型光缆分纤箱177.3.3 C型光缆分纤箱187.3.4 D型光缆分纤箱197.3.5 E型光缆分纤箱197.4 光纤光缆布放要求 207.5 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207.5.1 结构要求207.5.2 托盘标签要求217.6 12芯适配器安装条217.7 熔接盘227.8 盒式光分路器227.9插片式光分路器237.10 导轨板 247.11 绕纤轮247.12 光纤连接器248. 功能要求258.1光缆的固定和爱护功能258.2光缆纤芯的终接功能258.3光纤熔接接头爱护功能258.4缆纤适用性要求258.5调纤功能258.6光纤分路和配线功能258.7 智能化升级能力要求269. 性能要求269.1 密封性能269.2 光纤连接器性能269.2.1 光纤连接器光学性能要求26 9.2.2光纤连接器端面要求279.3 尾纤性能279.4 接地性能289.4.1 箱体接地要求289.4.2 高压防护接地装置28 9.5 机械物理性能299.6 环境性能299.6.1低温试验要求299.6.2高温试验要求309.6.3湿热试验要求309.6.4振动试验要求3010. 材料要求3110.1 箱体材料3110.1.1 非金属箱体3110.1.2 金属箱体3110.2 内部构件材料 3110.3 塑料件材料3210.4 光纤活动连接器材料32 10.5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 32 10.6 燃烧要求3210.7 防腐要求3311. 出厂包装要求3312. 编制历史33前言本标准为优化通信系统资源配置、提升配线设备的爱护和治理效率、有效降低治理成本制定,在工程配套设备采购时一律遵从本标准。

2011-06-壁挂式综合配线箱技术规范

2011-06-壁挂式综合配线箱技术规范

Q/BJTsQ/BJT 06—2011目 次前 言 (V)1 适用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相关释义 (1)3.1 名词解释 (1)3.2 单位缩写 (1)4 组成、分类及命名 (2)4.1 组成 (2)4.2 类型 (2)4.3 型号和标记 (2)4.3.1 型号 (2)4.3.2 标记 (3)5 技术要求 (3)5.1 环境要求 (3)5.1.1 温度 (3)5.1.2 相对湿度 (3)5.2 外观结构 (4)5.2.1 表面处理 (4)5.2.2 装配结构 (4)5.2.3 箱门要求 (4)5.2.4 箱体尺寸 (4)5.3 柜体容量 (5)5.4 箱体功能 (5)5.4.1 线缆的固定保护功能 (5)5.4.2 调线功能 (5)5.4.3 温控功能 (5)5.4.4 设备安装 (6)Q/BJT 06—20115.4.5 供电功能 (6)5.4.6 电涌防护功能 (6)5.4.7 监控及告警功能 (6)5.4.8 内部功能区的划分 (6)5.4.9 箱体的安装与固定 (7)5.4.10 标识记录功能 (7)5.5 箱体密封性能 (7)5.6 噪声水平 (8)5.7 箱体机械物理性能 (8)5.8 箱体电气性能 (8)5.8.1 绝缘电阻 (8)5.8.2 耐压 (8)5.8.3 箱体接地性能 (8)5.9 燃烧性能 (8)5.10 无源部件 (9)5.10.1 连接硬件传输特性 (9)5.10.2 连接硬件电气特性 (9)5.10.3 连接硬件机械物理性能 (9)5.10.4 光纤活动连接器 (10)5.11 ONU (10)5.12 运输试验要求 (10)5.13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 (11)6 试验方法 (11)6.1 试验条件 (11)6.2 外观与结构检查 (11)6.3 箱体功能检查 (11)6.4 密封性能试验 (12)6.5 噪声测量方法 (12)6.6 箱体机械物理性能试验 (12)Q/BJT 06—2011 6.6.1 机械强度试验 (12)6.6.1.1 箱体表面机械强度试验 (12)6.6.1.2 箱门机械强度试验 (12)6.6.2 拉伸试验 (12)6.6.3 扭转试验 (13)6.6.4 弯曲试验 (13)6.7 箱体电气性能试验 (13)6.7.1 绝缘电阻试验 (13)6.7.2 耐压试验 (13)6.7.3 接地性能试验 (14)6.8 燃烧性能试验 (14)6.9 无源部件 (14)6.9.1 连接硬件传输特性试验 (14)6.9.2 连接硬件电气特性试验 (14)6.9.2.1 接触电阻试验 (14)6.9.2.2 绝缘电阻试验 (15)6.9.2.3 耐压试验 (15)6.9.3 连接硬件机械物理性能试验 (15)6.9.3.1 外观和定位方式试验 (15)6.9.3.2 拔出力试验 (15)6.9.3.3 导体尺寸 (15)6.9.3.4 耐久性试验 (15)6.9.3.5 光纤活动连接器 (16)6.10 ONU (16)6.11 环境条件试验 (16)6.12 运输试验 (17)6.12.1 概述 (17)6.12.2 替代法 (17)6.12.3 基准法 (17)Q/BJT 06—20116.13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试验 (18)7 检验规则 (18)7.1 概述 (18)7.2 出厂检验 (18)7.3 型式检测 (20)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21)8.1 标志 (21)8.2 包装 (21)8.3 运输 (21)8.4 贮存 (21)前 言为满足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宽带提速和光进铜退的发展目标,指导和规范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光接入网络建设中壁挂式综合配线箱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工作,符合光、电缆的成端接续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通信设备工程操作规范

通信设备工程操作规范

管理制度通信设备工程操作规范第一节一般安全要求第二百六十五条设备开箱时应注意包装箱上的标志,严禁倒置。

开箱时应使用专用工具,严禁用锤猛力敲打包装箱。

开箱后应及时清理箱板、铁皮、泡沫等杂物。

雨雪、潮湿天气不得在室外开箱。

第二百六十六条在机房内搬移设备时,不得损坏地板和其它设备。

第二百六十七条施工作业所用工、机具应完好,不得带“病”作业。

第二百六十八条施工场地应配备消防器材。

机房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在机房内吸烟、饮水。

第二百六十九条在已有运行设备的机房内作业时,应划定施工作业区域。

作业人员不得触碰在运设备,不得随意关断电源开关。

第二百七十条多用插座、电烙铁、手电钻、电锤等工具的电源接线应绝缘良好,严禁将交流电源线挂在通信设备上。

第二百七十一条施工用临时电源应安装漏电保护器,并标明电压和容量。

使用机房原有电源插座时必须先测量电压、核实电源开关容量。

第二百七十二条铁架、槽道、机架、人字梯上不得放置工具和器材。

高凳上放置工具和器材时,人离开时必须随手取下。

搬移高凳时,应先检查、清理高凳上的工具和器材。

第二百七十三条高处作业应使用绝缘梯或高凳。

严禁脚踩铁架、机架和电缆走道。

严禁攀登配线架支架;严禁脚踩端子板、弹簧排。

第二百七十四条涉电作业必须使用绝缘良好的工具,并由专业人员操作。

在带电的设备、头柜、分支柜中操作时,作业人员应取下手表、戒指、项链等金属饰品,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螺丝钉、垫片、铜屑等金属材料掉落引起短路。

第二百七十五条在运行设备上方操作时,应对运行设备采取防护措施,严禁工具、螺丝等金属物品落入机柜内。

第二百七十六条重要工序应由操作技术熟练的人员操作。

建设单位随工人员或监理人员、工程质检员应在施工现场监督检查。

第二百七十七条系统割接时,应做好割接方案和数据备份,并同时制定应急预案。

第二百七十八条每日工作完毕离开现场前,应清理现场,切断作业电源。

检查电源及其他它不安全因素,确认无安全隐患。

第二节铁件加工和安装第二百七十九条铁件的加工制作一、铁件制作时,加工用的铁锤木柄应牢固,木柄与铁锤连接处,必须用楔子将木柄楔牢固,防止铁锤脱落。

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

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

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1 概述随着国内光纤接入网建设的迅猛开展,光缆交接箱作为室外光分支点采用的一种重要配线设备,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在此,我们从箱体性能、密封方法、容量问题、进缆根数等方面在设计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予以要求。

本技术要求结合我省地理、使用习惯及结合发达城市的使用情况而选定,从建设方式、容量、安全、质量、经济、实用等方面进行要求。

为保证广东联通通信建设所用设备的质量确定“通信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423.1-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eqv IEC68-2-2-1974)GB/T 2423.2-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eqv IEC68-2-2-1974)GB/T 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 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T 2423.9-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 b:设备用恒温湿热试验方法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 2829-198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T 3047.1-1995 高度进制为20mm的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GB/T 3873-19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 IEC529-2-1985)GB/T 5095.2-1986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二部分:一般检查、电连续性、接触电阻测试、绝缘试验和电应力试验(idt IEC512-2-1985) GB/T 5169.7-1985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本生灯型火焰试验方法GB/T 5267-1985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GB/T 7424-1987 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eqv CCITTG651.G652)GB/T 11819-1989 光纤的一般要求(eqv IEC793-1-1984)GB/T 12707-1991 工业产品质量分等导则YD/T 611-1993 通信电缆交接箱YD/T 694-2004 总配线架YD/T 988-2007 通信光缆交接箱YD/T 826-1996 FC-PC型单模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技术条件YD/T 895-1997 SC/P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技术条件YD/T 896-1997 FC/AP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技术条件3 规范书相关说明3.1 规范书说明3.1.1 买方保留和拥有对本规范书的解释权和修改权。

机房规范-通信机房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机房规范-通信机房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low voltage electrial installationsGB 50054-95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6年6月1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低压配电设计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

做到保障人身安全、配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节约电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装维护方便,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扩建工程的交流、工频500V 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第1.0.3条低压配电设计应节约有色金属,合理地选用铜铝材质的导体。

第1.0.4条低压配电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第一节电器的选择第2.1.1条低压配电设计所选用的电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器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标称电压相适应;二、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三、电器的额定频率应与所在回路的频率相适应;四、电器应适应所在场所的环境条件;五、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第2.1.2条验算电器在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应采用安装处预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当短路点附近所接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超过短路电流的1%时,应计入电动机反馈电流的影响。

第2.1.3条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时,应设置隔离电器。

第2.1.4条隔离电器应使所在回路与带电部分隔离,当隔离电器误操作会造成严重事故时,应采取防止误操作的措施。

第2.1.5条隔离电器宜采用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开关或彼此靠近的单极开关。

第2.1.6条隔离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一、单极或多极隔离开关、隔离插头;二、插头与插座;三、连接片四、不需要拆除导线的特殊端子;五、熔断器。

第2.1.7条半导体电器严禁作隔离电器第2.1.8条通断电流的操作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一、负荷开关及断路器;二、继电器、接触器;三、半导体电器;四、10A及以下的插头与插座。

测试用射频屏蔽箱校准规范JJF(通信)048-2020

测试用射频屏蔽箱校准规范JJF(通信)048-2020

目录引言 (II)1范围 (1)2引用文件 (1)3术语和计量单位 (1)4概述 (1)5计量特性 (2)5.1频率范围 (2)5.2屏蔽效能 (2)5.3输入输出端口电压驻波比 (2)6校准条件 (2)6.1环境条件 (2)6.2标准及其它设备 (2)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3)7.1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 (3)7.2屏蔽效能 (3)7.3射频输入输出端口电压驻波比 (7)8校准结果 (8)9复校时间间隔 (8)附录A校准记录格式 (9)附录B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10)附录C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11)引言本规范依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2010《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编制。

本规范为首次制定。

测试用射频屏蔽箱校准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各边边长尺寸不大于2.0m的测试用射频屏蔽箱的校准项目、条件及结果处理,适用于射频屏蔽箱的校准。

2引用文件2.1GB/T12190-2006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2.2GJB8810-2015小屏蔽体屏蔽效能测量方法2.3ETR273-1-1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 spectrum Matters(ERM); Improvement of radiated methods of measurement(using test sites)and evalu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ment uncertainties;Part1:Uncertainties in the measurement of mobile radio equipment characteristics;Sub-part1:Introduction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整理)通信施工技术规范

(整理)通信施工技术规范

通信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目录第一卷施工准备第1章技术准备 (3)第2章人员准备 (7)第3章安全施工准备 (10)第4章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1)第二卷设备安装第1章施工总流程 (15)第2章开箱验货 (16)第3章机柜组立 (20)第4章 SDH设备安装 (27)第5章 PCM设备安装 (36)第7章 ODF设备安装 (45)第8章 DDF安装 (59)第9章 MDF安装 (69)第11章线缆布放 (82)第三卷标志标识第1章标识的原则 (89)第2章设备标识规范 (90)第3章线缆标识规范 (99)第四卷设备、光缆调测第1章测试准备 (127)第2章光纤技术指标测试 (128)第3章SDH设备检查与测试 (141)第4章PCM设备单机性能指标测试 (170)第五卷工程文件编制第1章编制范围及要求 (177)第2章编制内容 (178)第3章文件成册规范 (180)第4章文件移交规范 (182)附表 (183)第一卷施工准备第1章技术准备1.1技术准备的要点1.1.1 了解设计意图,熟悉施工技术要点;1.1.2 工器具齐全可用;1.1.3 仪器仪表齐全合格;1.1.4 材料齐备合格;1.1.5 熟悉施工现场;1.2常用工器具、仪器仪表及耗材准备根据施工内容准备所需的工器具、仪器仪表及耗材。

1.2.1 一般的通信工程施工应具备下表1-1-1所示常用工具,并保证所有工器具的数量和健康状态满足施工要求。

一般的通信工程施工应准备下表1-1-2所示仪器仪表,各仪表要进行检查、充电和校验,确保处于健康状态。

1.2.1.1装置性材料准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及质量要满足要求,材料一般主要包括各种线缆、套管、电缆头、尾纤及各种安装紧固件等。

第2章人员准备2.1特殊岗位人员素质要求2.1.1技术负责人素质要求:熟悉国家及行业相关法规、标准,具有通信及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3年以上通信工程施工管理经验;2.1.2安全负责人素质要求:熟悉国家及行业相关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3年以上通信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经验;2.1.3测试、熔接组人员素质要求:各组必须至少有1-2名参加过专业技能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熟悉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熟悉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等。

《住宅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gb50631-

《住宅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gb50631-

1总则1.0.1为规范住宅信报箱建设,保障居民通信权益,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小区、住宅建筑工程的信报箱工程的设计、安装和验收,也适用于农村信报箱工程的设计、安装和验收。

1.0.3城镇新建、改建、扩建的住宅小区、住宅建筑工程,应将信报箱工程纳入建筑工程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并应与建筑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1.0.4信报箱的建设应方便投、取双方使用,并应与环境协调,同时应满足经济合理、安全实用的要求。

1.0.5信报箱工程的设计、安装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投取空间delivery and reception area指信报箱为满足投递和收取信件、报刊及其他邮件所需的空间。

2.0.2室内净高interior net storey height从楼、地面面层(完成面)至吊顶或楼盖、屋盖底面之间的有效使用空间的垂直距离。

2.0.3信报箱private mail boxes供用户接收信件、报刊及其他邮件的箱体。

2.0.4信报箱格口pigeo nholes信报箱内具有独立可开闭锁门,供放置用户信件、报刊及其他邮件的空间,简称格口。

2.0.5单口信报箱single mail box只有一个格口的信报箱。

2.0.6单元信报箱the unit of private mail boxes由若干个格口构成的一体化信报箱,是组成信报箱群的基本单元。

2.0.7信报箱群group of private mail boxes 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单元信报箱组合而成的信报箱组合体。

2.0.8信报箱间spaces of installing private mail boxes专门用于安装信报箱群的室内空间。

2.0.9信报箱亭kiosk of installing private mail boxes具备防雨、照明等设施,专门用于安装信报箱群的室外独立建筑。

光缆终端盒技术规范(最新修改)

光缆终端盒技术规范(最新修改)

光缆终端盒技术规范(V1.0)深圳科信通信设备有限公司2011年11月目录1.光缆终端盒范围和技术要求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1)4.1 环境要求 (1)4.2 外观要求 (1)4.3 机械性能要求 (2)5.箱体要求 (3)5.1.箱体材料 (3)5.2箱体尺寸 (4)5.3 工艺要求 (7)5.4光缆的固定和保护功能 (7)6. 试验方法 (8)6.1 试验环境条件 (8)6.2 外观结构检查 (8)6.3 功能检查 (8)6.4 光组件性能试验 (8)6.5 高压防护接地装置试验 (10)6.6 机械物理性能检查 (10)6.8 燃烧性能试验 (10)6.9 环境条件试验 (11)6.10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试验 (11)7 检验 (11)7.1 检验规则 (11)7.2出厂检验 (11)7.3抽样方案 (12)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4)8.1 标志 (14)8.2 包装 (15)8.3 运输贮存 (15)9. 质量保证体系 (15)10. 技术文件 (15)1.光缆终端盒范围和技术要求1.1 本规范应用范围为光传输网络、光接入网等需要实现光缆、光纤的连接与调度的场景,实现端接主干光缆与配线光缆功能。

本规范对光缆终端盒中的分光、熔纤、配线各种性能、技术指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2 本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规范YD/T 925-2009 通信光缆终端盒等相关规范.和泰尔认证中心《配线设备认证实施规则》编制而成,设备厂商提供的产品应符合其规定。

随着规范的修订,设备厂商提供的产品应符合最新规范的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箱技术规范
一、组成与分类
通信箱由箱体、安装附件及配件组成,内部主要用来安装转接装置、光纤熔接配线单元、储纤单元、配电单元、通信电源等
二、环境条件
工作温度范围:-20˚C~+85˚C
运输温度范围:-45℃~+90℃
贮存温度范围:-15℃~+65℃
相对湿度:≤85%(+30˚C时)
大气压力:62kpa~101kpa(近似于海拔0m~5000m)
三、产品分类
3.1 使用环境:室内型。

3.2使用材质:冷轧板、不锈钢。

四、产品特点
4.1 涂层颜色
机箱表面涂层颜色采用电气灰RAL7035。

其外观色泽均匀、光滑平整、漆膜附着牢固。

4.2 涂层附着力
机箱表面的涂层经附着力牢固,满足GB/T 9286 表1中等级1的要求。

4.3 结构
4.3.1 室内金属型箱体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冷轧钢板,内部隔层及压板等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
优质冷轧钢板,
4.3.2 室外箱体采用优质304不锈钢,表面采用遮热喷塑防腐处理,箱体采用“三明治”夹心结构设计,
内部设有隔热棉,有效防止高温直接穿透箱体使箱体内部温度升高,影响设备工作和使用寿命。

箱体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计风扇散热(选配)。

4.3.3 用于机箱内的非金属材料制件具备抵抗腐蚀、抵抗老化的能力,外表面无脱层、空洞等缺陷。

4.3.4 机箱内使用的非金属材料制件不存在腐蚀破坏其他材料制件。

4.3.5 非金属材料零部件(包括绝缘电线、电缆和发泡材料)为非延燃材料,其燃烧性能能达到阻燃要求。

4.3.6 所有外露非金属机箱制件能抵抗紫外线,经过模拟太阳辐射后,无裂纹、针孔、破损等现象。

4.3.7 门与面板加工平整,且无明显的凹凸不平现象。

4.3.8 门在上锁之后紧固,无晃动及撬角现象。

门的开闭转动灵活,转动部位与固定部位无摩擦。

4.3.9 箱体内零部件边缘和开孔处平整光滑,无毛刺和裂口。

4.3.10 箱体顶端表面能承受于500N的垂直压力,箱门打开后,在门的最外端能承受100N的垂直压力,
卸去载荷后,箱体无破坏痕迹和永久变形。

光缆和电缆引入时,固定后能承受500N的轴向拉力光缆和电缆固定处及固定装置无任何松动、破坏现象。

五、功能描述
5.1 内部箱体主要由安装底板、设备支架、光纤熔接装置、光纤管理装置、过线圈、光缆固定接地板、配
线单元、扎线扣、走纤部件等组成。

5.2 箱体内功能结构分为线缆开剥区、熔接区和配线区、电源模块区、交换机放置区、电源系统。

5.3 灵活调节端口数量,可装不同容量的电源设备和配线设备。

5.4 电缆、光缆、网线、跳纤的进出各自独立,标示明确,管理清晰。

5.5 整个箱体的配置更加灵活多变,可适应客户各种不同容量需求的配置,并使箱体走线更加方便灵活。

5.6 箱体内设有保护接地装置,接地线采用40X4铜排,接地装置满足等同槽位数量的金属加强芯普通光缆
的接地。

5.7 箱体采用下开孔和椭圆开孔,易于垂直光缆进出的功能,并满足掏纤主干层光缆和分支光缆的固定和
盘留,掏纤光缆的曲率半径不小于30mm。

5.8 柜体门采用有防盗功能的挂锁结构,所使用锁具的抗破坏性能符合GA/T 73-1994中的B级要求。

5.9 柜内配备一体式电源模块,输入交流220V,输出需交流220V和直流48V,电源模块配有开关控制,输入
采用市电接入方式,防雷采用B级。

输出能同时满足2路交流、不少于4路直流设备。

一体化单元模块进出线采用端子排接线形式,一体化单元模块取电采用万能三孔插座形式。

箱体安装保证兼容安装主流厂家的不同尺寸小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设备,并能满足布线要求。

最大能同时方便安装两组小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设备。

七、开关电源:
电源模块:设备内配备一体式电源模块,输入交流220V,输出需满足交流220V、直流48V配电要求,不低于10AH电池容量,电源模块具备接线、防雷、开关等功能,能同时满足2路交流、不少于4路直流设备取电需求和设备调试时调试设备取电需求,设备进出线采用端子排接线形式,调试设备取电采用万能三孔插座形式。

八、机箱尺寸:
九、性能说明
9.1防盐雾腐蚀
所有的零件具有防腐蚀性能,使用寿命大于20年。

9.2 高压防护接地装置:
绝缘电阻:≥2000MΩ/500V(直流)
耐电压:≥4000V(直流)/1min,不击穿、无飞弧
9.3 箱体防护要求:
防水:箱体符合GB 4208-1993中的IP65防水等级要求。

防尘:箱体符合GB 4208-1993中的IP53防尘等级要求。

十、包装
产品包装具有防潮、防震,包装的技术要求按GB/T 3873-1983 执行。

产品随带的文件包括以下内容:产品说明书(用户操作手册或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或产品出厂测试报告、装箱清单。

十一,其他要求:
最好按尺寸提供样品:要求整体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尾纤排列整齐美观,有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