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_核燃料后处理解析

合集下载

核燃料后处理工学PUREXppt课件

核燃料后处理工学PUREXppt课件
11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二) 工艺条件的选择
(1) 共萃取共去污(1A) ➢ ① 料液铀浓度 ➢ ② 料液和洗涤剂的硝酸浓度 ➢ ③ TBP浓度 ➢ ④ 铀饱和度 ➢ ⑤ 流比 ➢ ⑥ 温度
12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1) 共萃取共去污(1A) ➢ ① 料液铀浓度
✓ 高(生产能力/进料级的铀饱和度) ✓ 太高(粘度/密度/流动性)
• 加浓铀燃料元件:200-300g/L • 天然铀或低加浓铀:1.8mol/L
13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1) 共萃取共去污(1A) ➢ ② 料液和洗涤剂的硝酸浓度
高酸(3mol/L)进料低酸(1mol/L)洗涤
✓ 优点: • 有利于去除钌/锆/铌 ✓ 缺点: • 降低了设备的生产能力; • 有机相降解比较严重; • 提高了试剂消耗量,增加了强放废液处理和贮存费用。
25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3) 铀的反萃取(1C槽)
➢ ① 硝酸浓度 ➢ ② 温度
提高温度有利于 • 铀的反萃 • 分相,减少相夹带
➢ ③ 流比
铀的收率 反萃水相的铀浓度不致太低
26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4) 污溶剂的净化与复用
➢ 定义 ➢ 目的 ➢ 要求 ➢ 方法
27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蒸发浓缩器
➢ 装置: 1CU ➢ 任务:便于对2DF调料
调料罐
➢ 装置: 2DF,2AF ➢ 任务:调酸调价
水相废液
➢ 装置:1AW,2DW,2AW
污溶剂
➢ 装置:1CW,2BW,2EW
5
6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一) 过程概述 ➢ (1) 共萃取共去污(1A)

第三章 核燃料元件的类型及后处理

第三章  核燃料元件的类型及后处理
动力乏燃料堆相对于生产堆有如下改进: ⑴ 增加Purex流程的萃取循环数 需要铀、钚产品的净化系数分别要大于106、 107。 采用Purex二循环加尾端处理或Purex三循 环流程,即可达到产品质量指标。
铀的最终纯化采用硅胶吸附,钚可用胺类萃取 或阴离子交换。
⑵ 适当调整Purex流程的工艺参数 动力堆乏燃料中钚和钌的含量较高,共去污萃 取器采用高酸(2~3mol/L)进料、高酸(2~ 4mol/L)洗涤的操作方式。 ⑶ 调制共去污料液时,进行氧化预处理 在进行共去污之前,对料液进行预处理是除钌 措施之一。 除钌的三种氧化预处理方法: ① 往料液中通入臭氧,使钌转化为挥发性物质。 Ru4++2O3 +2H2O RuO4 +2O2 +4H+
20%-25% ),
241Pu
(5%-
10%)和242Pu( 1%-2% )
7. 铀钚氧化物混合燃料
将铀和钚制成氧化物混合燃料(MOX),其中
钚含量一般为5%-10%,其设计以UO2燃料当量为参 照点。 MOX燃料中,239Pu和241Pu是易裂变核素,240Pu 是中子吸收剂,也能转换成241Pu,242Pu和241Pu的

将纯氧通入到温度是100℃的料液中,使某些 易被TBP萃取的钌转变成不易被萃取的钌。

往料液中加入KMnO4溶液氧化钌,产物MnO2在
沉淀过程中可吸附载带锆、铌等裂片元素。这
种方法在料液酸度低时才有效。
另外,可以将亚硝气通入料液,使亚硝酰钌的 硝酸根络合物转变成为亚硝酸根络合物,除去 钌。
热中子反应堆中,锆的产额比钌大得多,除锆
缺点:如果堆内水沸腾就会破坏堆运行的稳定性。
堆壳要承受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压力,建造投资

核燃料后处理工学 PUREX(课堂PPT)

核燃料后处理工学 PUREX(课堂PPT)
23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2) 铀、钚分离(1B槽)
9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一)过程概述
(2) 1B槽(铀钚分离槽)
➢ 1BX:还原反萃剂 ➢ 1BS:补充萃取剂 ➢ 1BP:水相反萃液 ➢ 1BU:含U有机相
10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一) 过程概述 (3) 1C槽
➢ 1CX:铀反萃取剂 ➢ 1CU:含铀水相反萃液 ➢ 1CW:污溶剂
✓ 依据:
• 当1AF料液中锆铌含量比钌多时
✓ 优点:
• 由于采用较高铀浓度的料液而提高了设备的生产能力; • 降低了强放废液1AW的硝酸浓度。
✓ 缺点: • 增加了铀/钚净化循环除钌的负担。
16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1) 共萃取共去污(1A) ➢ ③ TBP浓度 ➢ 所处理对象
➢ 高加浓铀燃料元件 • 2%-15%(体积)TBP浓度 ➢ 天然铀及低加浓铀燃料元件 • 30% (20%-40%) (体积)TBP浓度 • 生产能力 • 水力学性能 • 铀/钚和裂片元素分配系数
核燃料化学工艺学
Part Ⅱ 核燃料后处理
第五章 溶剂萃取工艺过程
第十三讲 聂小琴
1
第五章 溶剂萃取工艺过程
5.1 普雷克斯流程概述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5.3 钚的净化循环 5.4 铀的净化循环
2
5.1 普雷克斯流程概述
普雷克斯 (Purex: Plutonium Uranium Recovery by Extraction—萃取回收铀钚)
13
5.2 共去污-分离循环
(1) 共萃取共去污(1A) ➢ ① 料液铀浓度
✓ 高(生产能力/进料级的铀饱和度) ✓ 太高(粘度/密度/流动性)

核燃料后处理及核废物处置(第三章和第四章)

核燃料后处理及核废物处置(第三章和第四章)

用4-6mol/L的热硫酸溶解不锈钢包壳。
Fe H 2 SO 4 FeSO 4 H 2
Cr 1 .5 H 2 SO 4 0 .5Cr 2 ( SO 4 ) 3 1 .5 H 2
Ni H 2 SO 4 NiSO 4 H 2

化学溶解去壳法的缺点
(1)溶解速度慢,且不稳定,硝酸根对不锈钢包壳
东华理工大学 化学生物材料科学学院 张志宾

首端处理的目的:将不同种类的乏燃料组(元)件加工 成具有特定的物理、化学状态的料液,供铀钚共萃取共
去污工序使用。
首端处理对后处理试剂的消耗量、三废的产生量及运行费有很 大的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萃取工艺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因此,首端处理是后处理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 点:(1)产生的废物包壳处于固态状态,克服
了化学法溶解包壳那样产生过多的放射性废液, (2)也解决了机械脱壳可能将少量芯体夹带在包
壳中而失去核燃料。
缺 点:切割设备较复杂,需遥控操作。 应 用:用于处理锆及其合金包壳、不锈钢包壳, 是动力堆乏燃料元件有代表性的去壳方法。
1 乏燃料元件的剪切

乏燃料剪切的要求: (1)切除元件端头,使不含铀芯的金属材料尽可能

铝包壳的元件
在同一溶解器中先用碱溶壳,再用硝酸溶芯的溶解 过程。
2 Al 2 NaOH 2 H 2 O 2 NaAlO
2
3H 2
氢气与空气的爆炸极限为4% ~75%(范围较宽,爆炸难控制), 在NaOH溶液中添加适量NaNO3可以一直氢气的产生。
8 Al 5 NaOH 3 NaNO 3 2 H 2 O 8 NaAlO
溶解器出现正压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危险。

核燃料后处理解析

核燃料后处理解析
第5章 核燃料后处理 Nuclear Fuel Reprocessing
5.1 概述
5.1.1核燃料(乏燃料)后处理
核燃料后处理目的:从乏燃料中除去裂变产物,并回收未 耗尽的和新生成的核燃料。
核燃料在反应堆中燃烧,不是一次烧尽的,为维持反应堆 的正常运行,堆中要留有最低数量的核燃料;积累的裂变产 物也会吸收中子而影响反应堆的正常运行。核燃料在反应堆 中燃烧一段时间后应从反应堆中卸出,卸出的核燃料经过后 处理才有可能重新利用其中有用之物。对核燃料循环来说, 核燃料后处理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因此,为了维持反应堆的正常运行,卸出的乏燃料必需 留有最低数量的易裂变核素,不能“烧尽”。
乏燃料并不是烧尽的废燃料,乏燃料中含有许 多有价值的物质: ☞ 一定量的未裂变和新生成的易裂变核素,如U235、Pu-239、U-233。 ☞ 大量的未用完的可转换核素,U-238、Th-232以 及在辐照过程中产生的超铀元素, 如Np-237、Am241、Cm-242等. ☞ 核裂变产生的有用的裂片元素,Sr-90、Cs-137、 Tc-99等. 上述核素可以通过乏燃料后处理和相应的分离流 程予以回收和纯化。
5.1.2 核燃料后处理在核工业中的重要性
核燃料后处理是核燃料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 时它又是军民两用技术。核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下: 1. 后处理对于充分利用核能资源意义重大 ☞ 核电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动力堆乏燃料进行后
处理,实现核燃料闭路循环,对充分利用铀资源、实现核 能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已探明的铀资 源量有限,且铀矿品位低、规模小,如果不搞后处理,铀 资源将会限制我国核能的发展。 ☞ 核燃料通过反应堆使用一次,只能利用燃料总量的极少部 分。生产堆仅用了千分之几,较先进的动力堆,燃料的利

核燃料循环解析

核燃料循环解析

物沉淀
提取铀
(4)将沉淀物洗涤、压滤、干

3.产品
铀化学浓缩物(黄饼)
(1)重铀酸钠
(1)重铀酸氨
含铀量40%-70%仍含大量杂质
黄饼
铀的加工冶炼
铀的精制: 1.目的
精制盐过程,生成核纯度的铀 将铀化学浓缩物(重铀酸钠、重铀酸氨) 转化成 易于氢氟化的铀氧化物 2.精制方式 (1)离子交换法 (2)溶液萃取法 (3)分布结晶法 3.产品 铀氧化物(U3O8、UO2等)、四氟化铀(UF4)等 4.煅烧
匀地喷洒,化学试剂在渗滤过程中与铀矿物反应,形 成的含铀溶液经底部集液系统收集,送水冶厂处理, 得到最终产品。 地下堆浸与
地表堆浸不同之处是将矿堆
建在井下。与常规采矿方法 相比,堆浸采铀省去了磨矿 工艺。主要以北方可地浸砂
岩型矿床为主(新疆、东北、 内,蒙古地区)
堆浸提铀
原地爆破浸出采铀
原地爆破浸出是通过爆破手段,将天然埋藏下的铀矿 体原地破碎到一定块度,形成矿堆,再用化学试剂与 矿堆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有选择地浸出铀至溶液中, 最终将含铀溶液收集并输送至水冶厂处理,得到铀产 品的一种采矿方法。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矿石运输量 和尾矿库的容积,有利于环境保护。
淋洗、沉淀、压滤,干燥,最终得到合格产品。这种铀
矿开采方法不移动矿石和
围岩,将矿石的开采、选
矿、水冶集于一体。这种
采铀方法与常规采矿相比,
生产成本低,劳动强度小,
但其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只适用于具有一定地质、
水文地质条件的矿床。
地浸采铀
堆浸采铀
堆浸采铀方法又分为地表堆浸采铀和地下堆浸采铀两
种。地表堆浸采铀是通过常规的井下或露天方法将采 出的矿石破碎至一定粒度,在地表筑起一定高度的梯 形矿堆,通过布置在堆顶面的布液系统将化学试剂均

核燃料使用后的处理流程

核燃料使用后的处理流程

核燃料使用后的处理流程1. 前言核燃料是用于核能发电和其他核应用的关键材料。

在核反应堆中使用一段时间后,核燃料会产生一定的放射性废物,需要进行处理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核燃料使用后的处理流程以及相关环境保护措施。

2. 核燃料卸下当核燃料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将其卸下并进行后续处理。

核燃料卸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在严格的安全措施下进行。

卸下后的核燃料需要储存在安全可靠的容器中,以防止辐射泄漏、核材料外泄或意外事故发生。

3. 核燃料储存卸下后的核燃料需要进行储存,以便后续处理。

储存方式包括湮灭库存、干式储存和湿式储存等。

3.1 湮灭库存湮灭库存是一种将核燃料与玻璃等材料结合,形成稳定的块状体,以防止核材料的泄漏。

湮灭库存可以使核燃料长期稳定地储存,减少辐射泄漏的风险。

3.2 干式储存干式储存是将核燃料储存在密封的金属容器中,通过与空气隔绝以减少核材料的氧化和腐蚀。

干式储存通常用于临时储存,可以将核燃料安全地保存多年。

3.3 湿式储存湿式储存是将核燃料放置在密封的容器中,浸泡在水或其他液体中。

这种储存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核燃料的辐射释放,并提供放射性监测和处理的便利性。

4. 核燃料后处理核燃料后处理是指对已使用的核燃料进行处理、处理和短暂贮存,以减少其放射性和危险性,提取可再处理的物质,并为潜在的最终处理方式做准备。

核燃料后处理主要包括:4.1 辐射泄漏和冷却核燃料卸下后会继续产生热量和辐射。

在后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核燃料进行适当的冷却和辐射监测,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4.2 提取可再处理的物质核燃料后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是提取可再处理的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用于再生燃料制备、放射性核废料的处理和其他核应用。

4.3 高活度废液处理核燃料后处理会产生一定数量的高活度废液。

这些废液需要进行处理和安全贮存,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4.4 废物贮存和处理核燃料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需要经过特殊处理和储存,以防止辐射泄漏和污染。

核电站的燃料补充与处理

核电站的燃料补充与处理

核电站的燃料补充与处理核电站作为一种发电设施,需要稳定的燃料供应以确保持续的发电能力。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核电站采用严格的燃料补充与处理措施,以确保燃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核电站燃料补充与处理的相关过程与方法。

一、燃料补充核电站的燃料补充是指向核反应堆中注入新的核燃料,以取代燃料耗尽或燃损过多的旧燃料。

燃料补充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卸载旧燃料和装载新燃料。

在卸载旧燃料阶段,核电站会先将反应堆中的旧燃料卸载出来。

这个过程需要采用特殊的设备和技术,以确保旧燃料的安全处理并避免辐射泄漏。

通常情况下,旧燃料会被储存于专门的存储池或容器中,以待后续的处理和处置。

在装载新燃料阶段,核电站会将新的核燃料装载入反应堆中,以维持持续的核裂变反应。

这个过程同样需要采用严格的控制和安全措施,以确保新燃料的正确装载和反应堆的稳定运行。

核电站通常会根据预定的周期进行燃料补充,以保持发电能力的连续稳定。

二、燃料处理燃料处理是核电站中负责对核燃料进行处理和处置的重要环节。

主要任务包括燃料的后处理和废燃料的处置。

在燃料的后处理过程中,核电站会对核燃料进行处理和分离。

这个过程的目的是从核燃料中分离出有用的物质以及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在这个过程中,核电站通常会使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来进行核燃料的处理,以确保燃料的安全和环保。

废燃料的处置是燃料处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核电站产生的废燃料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和有毒物质,需要采取安全的处置方法,以防止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伤害。

常见的废燃料处置方法包括长期储存、再处理和高级处理等。

核电站根据实际情况和法规要求,选择合适的废燃料处置方法,以确保废燃料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三、燃料补充与处理的挑战和前景核电站的燃料补充与处理涉及到复杂的技术和严格的安全要求,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旧燃料的安全处理和废燃料的处置都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增加了成本和工作量。

此外,随着全球对环境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核电站需要不断跟进最新的技术和法规,以确保燃料补充与处理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核燃料后处理厂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分级准则(EJ T 9391995)

核燃料后处理厂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分级准则(EJ T 9391995)

F 49EJ/T 939—1995核燃料后处理厂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分级准则1995-07-05发布1995-11-01实施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发布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局提出。

本标准由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

本主要起草人:李守成、易著贵、李光鸿、林懋贞、杨鑫荣。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核燃料后处理厂(简称后处理厂)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安全分级方法以及安全分级、抗震分类、质量保证分级的准则及其设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后处理厂及其附属的乏燃料湿法贮存及各类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的设计、采购、制造、建造、安装、检验、调试和运行。

2引用标准GBJ 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T 19000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GB/T 19001 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GB/T 19002 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GB/T 19003 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HAF 0101 核电厂厂址选择中的地震问题HAF 0102 核电厂的地震分析及试验HAF 0201 用于沸水堆、压水堆和压力管式反应堆的安全功能和部件分级HAF 0400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EJ 313 压水堆核电厂系统部件安全等级的划分EJ 877 核燃料后处理厂安全设计准则3 术语3.1物项包括建(构)筑物、系统、部件、零件或材料的概括性术语。

3.2 运行安全地震动(简称SL1)运行安全地震动是在分析后处理厂所在区域的地震和地质情况、分析当地地表下地层特性的基础上,按年超越概率为2×10-3的地震动值所确定的一种地震,其加速度峰值不得小于对应于极限安全地震动的一半。

当发生这种地震时,与核安全有关的设施应能继续运行并维持其核安全功能。

3.3 极限安全地震动(简称SL2)极限安全地震动是在考虑后处理厂所在区域的地震和地质情况、分析当地地表下地层特性的基础上,按年超越概率为10-4的地震动值所确定的最大地震。

核能燃料处理技术

核能燃料处理技术

核能燃料处理技术核能燃料处理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核能发展领域,它对于有效利用和安全管理核能资源至关重要。

核能燃料处理技术可以解决核能燃料周期各个环节中产生的问题,包括核燃料制备、辐射废物处理和核燃料后处理。

这项技术的发展将为核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清洁能源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核燃料制备是核电站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核燃料制备技术,可以将铀浓缩变为可用于核电站的燃料。

核燃料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包括铀浓缩、燃料元件的制备和组装。

核燃料制备技术的发展,既可以提高核燃料的制备效率,又可以减少核燃料制备过程中的辐射废物产生,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辐射废物处理是核能燃料周期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核能产生的辐射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核能燃料处理技术可以将辐射废物进行分类、分离、储存和处置。

在辐射废物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中子辐照、化学分离和转化等技术手段将长寿命和高放射性的核废料进行处理和减量,同时将辐射废料中的可回收物质进行回收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核燃料后处理技术是核燃料循环中的关键环节。

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产生了大量的高放射性废物。

核燃料后处理技术可以将核燃料中的可再处理物质分离出来,同时通过化学处理手段将废物进行降低毒性和减少体积。

通过核燃料后处理技术,可以将核燃料驻留时间的延长,提高核燃料利用效率,减少核废料的储存量和危险性。

核能燃料处理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核能燃料处理技术可以提高核能燃料的利用效率,减少对铀资源的依赖,从而实现核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核能燃料处理技术可以减少核废料的体积和危险性,降低核能产生的辐射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威胁。

最后,核能燃料处理技术可以通过回收和再利用核燃料中的可再处理物质,进一步提高核燃料的利用效率,减少核废料的产生量,降低核能发电的成本。

然而,核能燃料处理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核能燃料处理技术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浅谈核燃料后处理_林灿生

浅谈核燃料后处理_林灿生

素含量大, 放射性比活度高, 燃料 元件的结构也不同于生产堆, 因此 在后处理技术上有更高的要求。如: 更严密的辐射防护和核临界安全, 工艺过程远距离、自动化和连续操 作, 减少机械操作过程和实现最少 维修量或免维修, 设备和材料耐腐 蚀和抗辐射性能强, 次量锕系元素 和裂变产物元素含量大引起的相关 效应及其去污难度等对工艺分离流 程也有新的要求。
中国核工业 ZHONGGUO HE GONGYE
2006 年·第 10 期·总第 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期 45
2006 年·第 10 期·总第 74 期
核能视野
和可转换核素钍- 232 以及相应的裂 年 宣 布 停 止 核 燃 料 后 处 理 。 而 俄
变产物元素。为了充分利用核燃料资 ( 苏) 、英、法、日、印仍然坚持后处理,
纪来显示出很强的通用性和生命 国家对钍铀燃料循环给予足够的重
核能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充足
力, 当然该流程也存 在缺 点 和 局 限 视, 对钍燃料 在 CANDU 堆 、轻 水 增 的核燃料。为了更 有效地 利 用 铀 钍
性。随着反应堆技术的进步, 燃料元 殖 堆 、快 中 子 增 殖 堆 、高 温 气 冷 堆 、 资源, 必须形成核燃料闭合循环。为
比 动 力 堆 乏 燃 料 后 处 理 也 相 对 低 乏燃料后处理厂。
些。我国于上世纪 60 年代研究和开
发的生产堆核燃料后处理工艺流
三、我国后处理科研中应关注
程, 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 满足了我 的问题
国武器级钚生产的要求, 也为后处
1. 突出重点, 满足建造大型后
理工厂的设计和建造积累了经验。 处理厂的急需
产物元素和次量锕系元素, 提取和纯 成UP2- 800, 主要用于处 理 轻 水 堆

核燃料后处理工程课后习题

核燃料后处理工程课后习题

第一章1-1.核燃料的内涵是什么,核燃料循环这一概念是如何形成的?1-2.核燃料后处理的任务及其产品形式是什么?1-3.简述核燃料后处理厂的特点.1-4.核燃料后处理工艺的发展简史给你什么启发?1-5.简述轻水堆铀燃料循环的主要工艺过程.第二章2-1.理解、记忆铀、钚、次锕系元素的重要化学性质。

2-2.理解、记忆裂变碎片元素的重要化学性质。

2-3.理解并会应用描述磷酸三丁酯萃取铀钚效果的三个概念:分配系数、分离系数、净化系数。

2-4.理解、记忆影响磷酸三丁酯萃取铀、钚的因素。

2-5.了解磷酸三丁酯对裂片元素的萃取性能。

2-6.理解磷酸三丁酯及稀释剂化学分解和辐射降解的过程,降解产物的种类及其对Purex工艺的影响。

2-7.理解多级逆流萃取-洗涤过程及其定量描述方法。

第三章3-1.简述不同类型反应堆乏燃料元件对后处理工艺的影响。

3-2.理解并记忆核燃料后处理工艺原理流程框图。

3-3.简述世界各国应用Purex工艺流程概况。

3-4.乏燃料元件运输过程中要考虑哪些问题?3-5.简述快中子增殖堆乏燃料后处理的基本步骤。

3-6.乏燃料组件放置(冷却)贮存的目的是什么?第四章4-1.水法核燃料后处理工艺的首段处理包括哪些步骤?4-2.乏燃料元件的脱壳方法有哪几种?简述各种脱壳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实用性。

4-3.理解、掌握乏燃料芯体溶解反应、溶解过程及操作要点。

4-4. 1AF料液制备中要考虑哪些问题?4-5.试比较生产堆、动力堆和其他堆型乏燃料首段处理的特点和工艺要求。

4-6.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溶芯过程的酸耗?第五章5-1.为什么说,确保共去污-分离循环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后处理厂的关键环节之一?5-2.理解、记忆铀钚共去污-分离工艺过程;5-3.简述几种还原钚(Ⅳ)实现铀钚分离的方法,针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你能提出什么新创意?5-4.你能对1A槽(柱)和1B槽(柱)的运行提出什么建议吗?5-5.循环经济在铀钚共去污-分离循环流程中有哪些体现?第六章6-1.理解、记忆制定钚的萃取净化循环流程时各参数的依据。

核燃料后处理技术的发展

核燃料后处理技术的发展

核燃料后处理技术的发展发布时间:2006年07月26日字体:【大】【中】【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欧阳应根核燃料主要由可裂变材料和可转换材料组成。

反应堆中“烧(即裂变)”的是可裂变材料。

可裂变材料裂变过程中主要产生三个效应:(1)释放大量的热量,即核能。

(2)产生裂片。

裂片的累积,会阻碍可裂变材料的进一步裂变,累积到一定程度,可使裂变难以发生,即成为乏燃料,这就需要卸堆进行处理。

(3)可转换材料转换为可裂变材料,这是核燃料增殖的基础。

后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回收辐照(乏)燃料中宝贵的可裂变材料(铀-235,铀-233和钚)和可转换材料,以便再制造成新的燃料元件。

此外,核燃料在反应堆中辐照时所产生的超铀元素的提取,也有很大的科学和经济价值。

核燃料后处理发展了水法和干法两种技术途径,但迄今为止,工业化后处理厂采用的都是水法技术。

水法后处理的主导工艺是Purex流程,这一流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一直在朝着更安全、经济的目标发展。

我国后处理技术的发展也在努力追赶国际先进技术。

早期,以原子能院为主要基地,在国内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大力协同下,成功地完成了我国生产堆后处理技术的研发,为确立我国的核大国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自“九五”以来,核能需求的快速增长给我国后处理技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推动力。

后处理中试厂的建设是我国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后处理技术发展的一个的总结。

在中试厂的分离工艺技术发展中,我国后处理领域的科技人员,以原子能院为基地,突破了一系列后处理工艺技术,为中试厂的顺利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在此基础上,原子能院又循着国际发展趋势,在水法后处理的前沿技术上取得了若干突破,开发了多个性能良好的无盐试剂,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二循环流程工艺(该项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推动我国后处理工艺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先进二循环流程继承了中试厂的两循环工艺,并通过发展的两种重要的无盐试剂,使工艺过程大大简化,核素走向更加合理,废物产量大幅度降低。

核燃料后处理技术发展

核燃料后处理技术发展

第三代后处理技术
以动力堆元件氧化铀和MOX乏燃料为处理对象, 在回收分离铀钚的同时,分离次锕系元素、长 寿命裂变产物元素(LLFP)的水法工艺。
第一类是带有一体化特征的全分离流程研发,对 传统PUREX流程进行较大改变,统一考虑铀钚、 次锕系核素、LLFP的走向与分离,同时使用多 种方法和试剂。
Urex流程;NEXT流程;ERIX流程;法国的GANEX 流程
对氧化物快堆乏燃料元件则除钠脱壳、粉 碎溶解,在LiCl+KCl熔盐中用金属锂还 原,电解得到铀产品与铀钚、次锕系混 合物。
第四代后处理技术
俄罗斯金属氧化物电沉积流程主要工艺:
MOX元件脱壳粉碎
氯化还原为三氯化物
在Li(K, Na)Cl熔盐中溶解
在一定电位下,向
阴极喷射Cl2+O2,使铀钚在阴极以氧化物形式沉淀
第三代后处理技术
第二类是改进的Purex流程作为主流程附加 其它分离流程。
目前已研究了众多的分离流程,但尚未达 到中试阶段。
研发中的分离流程一般先对HLLW中相关组 分进行组分离,然后分别进行阿系镧系 分离和锶铯提取。
第三代后处理技术
用于组分离的流程有:
含磷类的TRUEX流程; TRPO流程; DIDPA流程。 含氮类的ARTIST流程; DIAMEX流程。
经过多年发展和运行,成为较为成熟的 后处理流程。
第二代后处理技术
采用改进的PUREX流程,处理动力堆氧化物乏燃料的后处 理技术。
主要改进有: 1.改进首端和铀钚化学分离方法以适应动力堆乏燃料后
处理带来的问题 2.减少废物量和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改进使得PUREX流程成为唯一商业化的后处理流程。
后处理技术从第一代向第二代发展过程中,化学分离中 所用还原剂的改进是关键,即以氨基磺酸亚铁或硝酸 亚铁还原Pu(Ⅳ)改为U(Ⅳ)+肼为还原剂。

核燃料后处理

核燃料后处理
用率也只有百分之几。
乏燃料中剩余易裂变燃料和可转换材料只有经后处理分离 净化后才能得到回收复用。 ☞ 对低加浓铀乏燃料中尚含有235U~0.9%、238U~95%和新生 成的易裂变物质239Pu~1%,经后处理可以从中回收有用的 铀和钚,再制成UO2、PuO2或UO2+PuO2(MOX)燃料返 回热堆或快堆使用,使核燃料得以有效利用,缓解发展核电 与铀资源不足的矛盾。 ☞ 对于燃料的初始235U富集度为3.3%、燃耗为33000 MWd/t 的1000 MWe(即100万千瓦)的压水堆电站,若燃料用后不 再循环,每年需要天然铀(以U3O8计)约200t;而通过后处 理使铀可节约天然铀约15%,铀、钚同时循环使用,可节约 天然铀40%。此外,实现铀循环还可节约分离功6-10%,实 现铀、钚同时循环可节约分离功约40%。如果使用混合氧化 物燃料的快中子增殖堆核燃料闭路循环,对铀资源的利用率 可从热堆的0.5-1%提高到60-70%!3. 后Leabharlann 理对保障核燃料工业环境安全极其关键
☞ 每从核电站得到一度电,就有3.7×1010Bq放射性物质从反 应堆中排出。虽然一些放射性物质一开始就很快衰变掉, 但其中长寿命放射性核素的数量仍十分可观。一座10万 kW的核电站,每年要产生2.2×1017Bq的137Cs、90Sr。同时, 还要产生3.7×1013Bq的长寿命锕系元素(半衰期以万到百 万年计)。
乏燃料(Spent Fuel):指在核反应堆中,辐照 达到计划卸料的比燃耗后从堆中卸出,且不再在该 堆中使用的核燃料。 核燃料在反应堆中燃烧的过程实质是核燃料中的易 裂变核素(如U-235、Pu-239或U-233)在中子流 的轰击下发生自持的核裂变反应的过程。 ☞ 随着核反应的进行,初期核燃料中的易裂变核素 逐渐减少,俘获中子的裂变产物逐渐增加; ☞ 随着燃耗的加深,反应性逐步降低,为了维持反 应堆中全活性区的有效增殖系数大于1,需调整控 制棒位置以增加反应性。

核燃料后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核燃料后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核燃料后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探讨摘要:一个国家想要实现核电的大规模发展,那么一定要解决乏燃料的安全处置问题。

大力开展核燃料后处理工程的建设,是有效处理乏燃料处置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为此本文针对核燃料后处理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进行了探讨。

本文首先对后处理技术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进行了阐述,并讨论了发展后处理技术的现实意义,然后针对当前国际后处理技术所对应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国内后处理技术发展历程,并进行了未来展望。

关键词:后处理技术;乏燃料处置;当前现状;未来发展对于核燃料后处理工作而言,其是核燃料闭式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的作用就是管理乏燃料。

整个核燃料后处理就是在乏燃料当中对铀进行分离回收,同时实现钚和一些其他元素提取的过程。

由于核燃料后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军用性,因此近些年来一直是国际军事领域所关注的一项重要技术。

1后处理发展的四个阶段对于后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而言,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首先是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对军用钚进行提取。

前苏联以及美国都是通过沉淀法工艺来提取钚的,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研究出了一种通过TBP作为萃取剂,硝酸作为盐析剂的PUREX工艺,也就是所谓的萃取法回收铀和钚工艺。

后来PUREX工艺不断被改进,现阶段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后处理技术,这种技术也是第二代处理技术。

近些年来核电站不断提高燃料的燃耗,这也使得超铀元素含量、裂变产物和乏燃料所具有的辐射水平大幅度提高,所以即便使用了PUREX工艺,可是钚以及铀分离还有净化系数都一直在增长,一系列工艺参数也都出现了变化,并且各个管理方面所使用的技术均有了很大的改进。

第三代后处理技术是水法分离技术,第四代后处理技术是干法分离技术,这两种技术当下还是处在一个研发的阶段,近些年来处理的乏燃料所对应的燃耗一种在不断的增加,不但要考虑对钚以及铀的回收,同时还需要对其他元素进行考虑,比如锕系的一些元素。

能够看得出来后处理所涉及的对象有很多,同时每一种组分所对应的含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后处理是一种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技术,需要加大力度进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燃料后处理是核燃料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
时它又是军民两用技术。核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下: 1. 后处理对于充分利用核能资源意义重大 ☞ 核电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动力堆乏燃料进行后 处理,实现核燃料闭路循环,对充分利用铀资源、实现核 能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已探明的铀资 源量有限,且铀矿品位低、规模小,如果不搞后处理,铀 资源将会限制我国核能的发展。 ☞ 核燃料通过反应堆使用一次,只能利用燃料总量的极少 部分。生产堆仅用了千分之几,较先进的动力堆,燃料的 利用率也只有百分之几。
3. 化学分离过程
任务是除去裂变产物,高收率地回收核燃料物质。化学分
离流程分为水法和干法两大类:
☞ 水法流程指采用诸如沉淀、溶剂萃取、离子交换等在水 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分离纯化过程;
☞ 干法流程则指采用诸如氟化挥发流程、高温冶金处理、
高温化学处理、液态金属过程、熔盐电解流程等在无水状 态下进行的化学分离方法。 目前,工业上应用的后处理流程都是水法流程。历史上曾 采用沉淀法流程从辐照天然铀中提取核武器用钚。但不久
离较差,综合提取同位素较困难等,目前尚未被实际应用.
4. 尾端处理过程
经溶剂萃取分离和净化得到的硝酸钚或硝酸铀
酰溶液,无论在纯度或存放形式上有时还不能完
全满足要求,因而在铀、钚主体萃取循环之后, 还需要采取一些尾端处理步骤。其目的在于将纯
化后的中间产品进行补充净化、浓缩以及将其转
化为所需最终形态。
(3)高的技术要求和指标
核燃料后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回收核燃料物质。 根据这些物质进一步加工的方式、方法的不同, 对净化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都要求对经后处理回收的核燃料物质在进 行再加工时要能做到不需要昂贵的防护和远距离 操作设备。这就要求后处理过程具有高的净化系 数,如 107 ;高的铀钚分离系数,如 108 。从而得 到优质的铀、钚产品。这些都是远高于一般化工 分离过程的要求。此外,还要求对核燃料物质有 尽可能高的回收率。
乏燃料中剩余易裂变燃料和可转换材料只有经后处理分离 净化后才能得到回收复用。 ☞ 对低加浓铀乏燃料中尚含有235U~0.9%、238U~95%和新生 成的易裂变物质239Pu~1%,经后处理可以从中回收有用的 铀和钚,再制成UO2、 PuO2或 UO2+ PuO2(MOX)燃料返 回热堆或快堆使用,使核燃料得以有效利用,缓解发展核电 与铀资源不足的矛盾。 ☞ 对于燃料的初始235U富集度为3.3%、燃耗为33000 MWd/t 的1000 MWe(即100万千瓦)的压水堆电站,若燃料用后 不再循环,每年需要天然铀(以U3O8计)约200t;而通过后 处理使铀可节约天然铀约15%,铀、钚同时循环使用,可节 约天然铀40%。此外,实现铀循环还可节约分离功6-10%, 实现铀、钚同时循环可节约分离功约40%。如果使用混合氧 化物燃料的快中子增殖堆核燃料闭路循环,对铀资源的利用 率可从热堆的0.5-1%提高到60-70%!
5.1.3 核燃料后处理的主要过程
后处理过程主要是以被回收的燃料元素与裂变产物等各 种杂质元素进行复杂的化学分离、纯化过程为主的所采用 的一系列技术和设备(施)的系统工程。主要过程包括: 1. 冷却过程:从反应堆卸出的核燃料,在化学处理前,通常 要经历一个“冷却”过程。即要在特殊设计的水池中放置 一段时间。目的是让短寿命核素衰变和释放余热; 2. 首端处理过程:其任务是燃料束的机械解体和燃料芯和包 壳材料的分离。根据包壳材料的不同可采用化学法、机械 法等不同首端处理方法。然后制成针对不同分离流程所需 要的物料。
即被可以连续操作、更为有效的萃取法流程所替代。
工业上曾先后使用过的主要流程有磷酸铋流程、Redox流
程、 Butex 流程、 Thorex 流程和 Purex 流程。而在各种萃取
流程中性能最好、使用最成功的是以TBP为萃取剂的Purex
流程:目前世界各国用来处理电站辐照核燃料的工艺流程 (而离子交换法则是用于尾端处理,作为钚或镎产品的纯 化、浓缩手段)。 干法后处理流程优点是废物量少,没有试剂的辐射降解 问题,可以处理比放高、冷却时间短的乏燃料,同时设备 紧凑、处理能力大、临界安全好。但由于干法过程还存在 诸多问题,如设备材料腐蚀严重,工程问题较多,铀钚分
第5章 核燃料后处理
Nuclear Fuel Reprocessing
5.1 概述
5.1.1核燃料(乏燃料)后处理
核燃料后处理目的:从乏燃料中除去裂变产物,并回收未 耗尽的和新生成的核燃料。
核燃料在反应堆中燃烧,不是一次烧尽的,为维持反应堆
的正常运行,堆中要留有最低数量的核燃料;积累的裂变产 物也会吸收中子而影响反应堆的正常运行。核燃料在反应堆 中燃烧一段时间后应从反应堆中卸出,卸出的核燃料经过后 处理才有可能重新利用其中有用之物。对核燃料循环来说,
用堆、船舶推进用堆等。核燃料后处理的对象也
发生了变化,其中主要的是电站用堆卸下的辐照 燃料。 Purex流程已取代了其他溶剂萃取流程,它不 仅可以用于生产堆、动力堆燃料的后处理,而且 有可能性用于燃耗更深的快中子增殖堆的燃料后 处理,是现今最有效、最成功的核燃料后处理流
程。
5.1.2
核燃料后处理在核工业中的重要性
从轻水堆卸出的
乏燃料中,235U含 量仍有0.85%左右, 高于天然铀,而 且每吨乏燃料还
含有约10 kg钚,
其中可作为核燃 料的239Pu和241P占7kg。
随着核能和平利用的发展,世界上陆续建造了各 种用途的反应堆,如核电站动力用堆、研究试验
核燃料后处理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乏燃料( Spent Fuel ):指在核反应堆中,辐照
达到计划卸料的比燃耗后从堆中卸出,且不再在
该堆中使用的核燃料。
核燃料在反应堆中燃烧的过程实质是核燃料中的
易裂变核素(如 U-235 、 Pu-239 或 U-233 )在中子 流的轰击下发生自持的核裂变反应的过程。
核燃料后处理历史
☞ 源于军事目的,上世纪40年代为得到核武器装料Pu-239, 建立了以天然铀为燃料的反应堆,并用沉淀法从辐照天然 铀中提取武器级钚。 ☞ 1944年首次大规模地使用磷酸铋沉淀流程从辐照天然铀 中提取钚,但其严重缺点是不能回收铀。 ☞ 1948-1949 年,橡树岭对以甲基异丁基酮( MIBK )作萃 取剂的雷道克斯(Redox)流程进行了中试,并于1952年 在汉福特开始大规模运行,这个流程既能同时回收铀和钚, 同时又可以连续操作并大大减少了废物量。 ☞ 1950-1952年,橡树岭进行了普雷克斯(Purex)流程的中 试,并于1954年和1956年先后在萨凡那河工厂和汉福特工 厂投入运行。
3. 后处理对保障核燃料工业环境安全极其关键
☞ 每从核电站得到一度电,就有 3.7×1010Bq 放射性物质从 反应堆中排出。虽然一些放射性物质一开始就很快衰变掉, 但其中长寿命放射性核素的数量仍十分可观。一座 10 万 kW 的核电站,每年要产生 2.2×1017Bq 的 137Cs 、 90Sr 。同 时,还要产生3.7×1013Bq的长寿命锕系元素(半衰期以万 到百万年计)。 ☞ 在后处理过程中,元件的包壳被剥去,燃料被溶解,整 个工厂要操作大量放射性物质,最后产生各种形式的放射 性废物。整个核工业中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绝大部分要由 后处理工厂进行分离、处理并将废物以安全、可靠的方式 永久处置。 ☞ 后处理厂的安全性、密封性以及对三废处置的好坏直接 影响到核能发电能否大规模的发展。
☞ 实际中核燃料从堆内卸出的时间,需根据燃料的辐照性
能、力学性能以及燃料的浓缩度的相互匹配,提出最经 济的燃耗值来确定。 因此,为了维持反应堆的正常运行,卸出的乏燃料必需 留有最低数量的易裂变核素,不能“烧尽”。
乏燃料并不是烧尽的废燃料,乏燃料中含有许 多有价值的物质: ☞ 一定量的未裂变和新生成的易裂变核素,如 U235、Pu-239、U-233。 ☞ 大量的未用完的可转换核素, U-238、 Th-232以 及在辐照过程中产生的超铀元素, 如Np-237、Am241、Cm-242等. ☞ 核裂变产生的有用的裂片元素,Sr-90、Cs-137、 Tc-99等. 上述核素可以通过乏燃料后处理和相应的分离流 程予以回收和纯化。
4. 后处理是生产发展核武器所需239Pu必经的环节
☞ 核威慑力量主要组成部分:现有核武器、运载工具、军 用核材料和核材料生产技术(铀浓缩和后处理)。不仅 体现在弹头数量、核材料储备上,而且也体现在保持一 定的生产能力以及先进的核技术水平上。因此,世界上 很多国家都积极发展后处理技术。谁掌握了后处理技术, 谁就可以拥有小型化核武器的装料。 ☞ 核弹头的主要装料是239Pu 与235U的生产相比较,用天然铀作原料,在反应堆内将238U 转换为239Pu,然后通过后处理提取军用钚是发展核武器 的更加经济而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核弹性能上,钚 弹的临界质量要比铀弹要小,同样威力的原子弹用钚量 只有用铀量的1/3-1/4左右。 谁掌握了后处理技术,谁就有可能制造更经济的核武器。
5.1.5 核燃料后处理的产品质量要求
(1)对产品收率要求 水法流程对铀、钚的回收率要求达到99.8%、99.5%以上.
(2)对产品放射性要求 回收铀中夹带的裂变产物的 β- 和 γ 放射性比活度应不超过 天然铀水平,即对β-:不超过 2.48×104 Bq/g(U); 对γ:不超过 5.92×103 Bq/g (U)。 后处理回收的钚,必须在手套箱中完成后续的冶金操作, 因此,对钚的净化要求通常比铀高,产品放射性水平可高 于铀,每克钚所含裂变产物的γ放射性活度允许在1.9×104 3.7×104 Bq范围。 铀、钚 对裂变产物的净化系数(或去污系数)要求达到 106-108。实际应根据乏燃料特性、产品用途以及经济、安 全等方面综合考虑决定。
5. 核废物处理、处置过程
核燃料后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废物,一般都具有 很强的放射性,必须进行妥善的贮存、合理的处 理和最终的处置,严防对环境的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