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野外调查一些方法
工程地质勘察方案(3篇)
第1篇一、前言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查明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本方案针对某工程项目,从勘察目的、勘察内容、勘察方法、勘察进度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勘察目的1. 了解工程地质背景,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资料;2. 查明地基基础条件,为地基处理提供依据;3. 分析地下水位、岩土层分布及地质构造,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4. 评估工程地质风险,为工程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三、勘察内容1. 地形地貌:调查地形地貌特征,分析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2. 地质构造:查明地质构造类型、规模及分布,评估其对工程的影响;3. 岩土工程:分析岩土层分布、性质、厚度及地质力学参数,评估地基承载力;4. 地下水:查明地下水类型、水位、流量、水质等,评估其对工程的影响;5. 环境地质:调查环境地质问题,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评估其对工程的影响;6. 勘察区域内的地震活动及地震烈度。
四、勘察方法1. 文献调查:收集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资料,为勘察提供基础;2. 走勘调查:现场踏勘,了解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勘察重点;3. 地质测绘:利用现代测绘技术,绘制地质剖面图、地形图等;4. 岩土取样:采用钻探、钻探取样、槽探等方法,获取岩土样品;5. 室内试验:对岩土样品进行物理、力学、化学等性质试验,获取地质力学参数;6. 地下水调查:采用水文地质勘察方法,查明地下水类型、水位、流量、水质等;7. 环境地质调查:采用遥感、地面调查等方法,查明环境地质问题。
五、勘察进度1. 勘察准备阶段:1个月;2. 勘察实施阶段:3个月;3. 勘察报告编制阶段:1个月。
总计:5个月。
六、勘察质量保证措施1. 勘察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勘察方法;2. 勘察仪器设备应满足勘察要求,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3. 勘察过程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4. 勘察报告应真实、客观、完整,符合规范要求。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武汉地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一、简介水文地质调查: 是指为查明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而对地下水及与其有关的各种地质作用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包括水文地质填图、勘查、试验、水质分析和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等。
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分为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和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
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是为掌握区域性或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是为解决生产上某项与地下水有关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调查,如供水水文地质调查、矿床水文地质调查及土壤改良水文地质调查等。
工程地质调查:是指为查明一个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而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天然应力状态、水文地质条件、各种自然地质现象、岩土物理力学特征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及与其有关的各种地质作用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包括工程地质填图、工程地质勘查、现场实验、室内分析试验和长期观测等。
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分为综合性工程地质调查和专门性工程地质调查。
综合性工程地质调查是为掌握区域性或地区的工程地质情况,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专门性工程地质调查是为解决生产上某项与工程地质条件有关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调查,如岩溶工程地质调查、采空区工程地质调查、库区工程地质调查及路基工程地质调查等。
环境地质调查:是指为查明一个地区的环境地质条件而对基本环境地质条件、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评价等及与其有关的各种地质作用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包括环境地质填图、环境地质勘查、现场实验、室内分析试验和长期观测等。
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分为综合性环境地质调查和专门性环境地质调查。
综合性环境地质调查是为掌握区域性或地区的环境地质情况,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专门性环境地质调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或用途,专门针对某一种环境地质问题或地质灾害进行的环境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
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概述
***水文地质勘查报告、水文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勘探工程素描图、水文地质试验成果图 表、井泉观测记录统计表等
水文地质勘查设计书提纲(仅供参考)
勘查成果报告
目的 ——各类工程建设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复杂而重要。
地下水有关的各种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括: 含水层隔水层(地下水类型);地质构造水文地 质特征;地下水的补径排;地下水化学特征和动 态特征;人类工程活动的水文地质特征;等
复杂
水文地质调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工作
水文地质测绘主要成果——综合水文地质图
三、水文地质勘查阶段划分
专门性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一般分阶段进行。原因:
(1)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为专门目的或工程建设项目服务,而建设项目一般都是分阶段进行,为 满足建设项目不同阶段对水文地质资料的内容及精度需要,需分阶段进行
(2)勘查工作本身的需要。
不同行业、不同任务的专门 水文地质勘查划分一般各不 相同。如《供水水文 地质勘 察规范》(GB50027-2001) 划分四个阶段:
如: 水源地无比较方案,可将初勘与详勘合并一个勘探阶段; 水质地质条件不十分复杂的较小供水工程项目,如建水井可勘探开采结合; 矿床水文地质调查应与该矿床的地质勘探阶段相一致。
四、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程序(工作步骤)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一般原则是:先设计后施工,先普查后勘探。 接受调查工作任务 准备工作 野外工作 室内工作 勘查成果审查验收
水文地质勘查设计书提纲(仅供参考)
1 前言
任务由来、目的任务、工作位置与范围、前人工作程度
2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地理位置及交通、气象与水文、社会经济概况
简述工程地质勘探方法
简述工程地质勘探方法一、引言工程地质勘探是建筑和土木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主要是为了确定工程建设的地质条件和地质特征,以便设计师能够更好地规划和设计工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的工程地质勘探方法。
二、野外调查1.现场考察现场考察是工程地质勘探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在现场考察过程中,勘测人员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包括土层、岩层、水文地质条件等,并记录下来。
2.地形测量在进行现场考察时,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地形测量。
这些测量可以帮助勘测人员更好地了解区域内的地形特征。
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经纬仪、高度计和罗盘等。
3.采样分析在现场考察过程中,有时需要采集土壤或岩石样品进行分析。
这些样品可以提供有关区域内土壤或岩石性质的信息。
三、物探技术1.电法勘探电法勘探是一种通过电流在不同地层中的传导情况来确定地下结构的方法。
在电法勘探中,勘测人员需要将电极插入地下,并测量电流的传导情况。
2.磁法勘探磁法勘探是一种通过测量地下磁场变化来确定地下结构的方法。
在磁法勘探中,勘测人员需要使用磁力计或磁感应仪等仪器来测量地下磁场的变化。
3.重力法勘探重力法勘探是一种通过测量重力场的变化来确定地下结构的方法。
在重力法勘探中,勘测人员需要使用重力计等仪器来测量重力场的变化。
四、钻探技术1.手动钻孔手动钻孔是一种简单而常见的钻探技术。
在手动钻孔过程中,勘测人员需要使用手动钻机或者其他手工工具来进行钻孔。
2.机械钻孔机械钻孔是一种高效而精确的钻探技术。
在机械钻孔过程中,勘测人员需要使用专业设备来进行钻孔。
3.岩芯取样岩芯取样是一种获取岩石样品的方法。
在岩芯取样过程中,勘测人员需要使用专业设备来进行取样,并对样品进行分析。
五、地质雷达技术地质雷达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电磁波在地下传播的情况来确定地下结构的方法。
在地质雷达技术中,勘测人员需要使用地质雷达仪器来进行勘测。
六、总结工程地质勘探是建筑和土木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工程地质勘探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物探技术、钻探技术和地质雷达技术等。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水文地质调查是指为了解地下水文地质条件,明确地下水的形成、补给、运移、分布规律及地下水的水化学特性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水文地质工程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调查活动。
水文地质调查是地下水资源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下水环境保护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在进行水文地质调查时,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首先,地质地貌调查是水文地质调查的起点。
地质地貌调查是通过野外实地观察和地质地貌图的解译,了解区域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地层分布等情况,为后续的水文地质调查提供基础数据。
其次,水文地质剖面调查是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地下水位、地下水化学成分、地下水动力特征等进行多点、多时段的采样分析,绘制水文地质剖面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地下水位、水质、水力特征的分布规律。
另外,地球物理勘探是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球物理勘探包括地震勘探、电法勘探、重力勘探等多种方法,通过对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进行探测,可以了解地下水文地质条件,为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此外,水文地质孔隙参数测定是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地下水文地质孔隙参数的测定,可以了解地下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水文地质工程问题,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地下水动力观测是非常重要的。
地下水动力观测是通过对地下水位、水位变化、水力梯度等进行实时监测,了解地下水运移规律,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调查是地下水资源勘查的重要环节,采用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可以全面了解地下水文地质条件,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各地水文地质调查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调查方法,提高水文地质调查的效率和质量,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作出贡献。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1. 引言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是指为了开展矿山开采、地下工程或水文地质调查等工作,在矿区范围内进行的一系列地质勘探活动。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对于确保勘探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以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制定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以指导矿区勘探工作的进行,保障勘探结果的可靠性。
2. 勘探设计原则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2.1 目标明确勘探设计应明确勘探的目标和任务,包括勘探区域、勘探范围、勘探目标等,以便于制定科学的勘探方案。
2.2 方法合理勘探设计应综合考虑各种勘探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选择合适的勘探方法,确保勘探质量。
2.3 安全可靠勘探设计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合理布置勘探线网,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勘探人员的人身安全。
2.4 环保可持续勘探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勘探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勘探工作可持续进行。
3. 勘探方法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可采用的常用方法包括:3.1 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的基础工作,通过对地表地质的观察、野外测量和采样分析等手段,获取地质基础信息。
3.2 钻探钻探是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的重要手段,可以获取地下水位、水质、水文地质构造等信息。
常用的钻探方法包括岩心钻探、旋转钻探、方剂钻探等。
3.3 试验与监测试验与监测是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的关键环节,可以获取水文地质参数、水文地质过程等信息。
常用的试验与监测方法包括取样测试、水位监测、地下水流观测等。
4. 勘探数据处理与分析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所获取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与分析,以获取有效信息和结论。
4.1 数据质量控制勘探数据的质量对勘探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要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数据处理方法勘探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整理、数据汇总、数据计算等工作,可使用统计学方法、地质学方法等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水文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
的关系;调查各种物理地质现象。 ⑸生产矿井及相邻矿山的工程地质问题调查;
10
围岩风化特征
在深部工程中确定; 强风化带:锤击浊音易碎,岩石全部退色,多
数矿物粘土化,裂隙面明显,岩石块度515mm,多碎块状、片状,为团块-碎裂结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 野外主要工作方法
1
绪言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是我站地质环境工作的重要基础 工作,其目的是为地下水——主要是矿泉水、天然饮用、重大地下水 源地保护(监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恢复,地质遗迹保护、 开发,地质灾害防护及治理规划及设计提供基础依据。具体该做什么? 怎麽做?为何这样做?其实各相关规范对基本准则、技术要求和一般 工作方法,均有明确规定。
11
3、环境地质调查
⑴区域稳定性调查:收集勘查区附近历史地震资料,勘查区 所属地震带及烈度,调查地质构造和新构造活动情况,分析 是否有活动性断裂的存在。
⑵调查勘查区所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 ⑶调查、收集地表水、地下水的环境洪泥石流等物理地质现
定,首先要考虑与测水管内径配套使用,其次也 要考虑井内投放长度探头自重作用合适为宜。水 位观测表头选择指针型微安电表较好。或备用测 钟以防万一。
33
电测水位计制作
34
⑶建井程序
①准备工作
a.扩孔終孔后测井 了解全孔井径变化情况,为建井提供依据,做到胸中有数
便于操作。 b.冲孔结束时,泥浆稠度应控制在20±0.2秒左右,孔内泥
象及地面建筑、土地资源污染现状进行野外调查。 ⑸调查地质体中可能成为污染源的物质的赋存状态、含量、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与技术要求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第一章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概述§1 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与重要性目的:为工程项目设计或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任务: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动特征,水质、水量的分布、变化规律,为利用或排泄地下水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重要性:(1)水文地质资料来源于调查;(2)水文地质调查是一项费用高、工期长的工作;(3)既要有高水平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懂得如何进行水文地质调查。
§2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类型按其目的、任务和调查方法的特点分为三类:(1)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2)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3)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监测。
一、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目的:为制定某项国民经济的远景规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或为某项专门任务提供区域性的水文地质背景资料。
任务:概略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类型,埋藏分布条件,水量水质形成条件,地下水资源的概略数量。
范围:较大,几百、几千或上万平方公里。
比例尺:一般小于1﹕10万。
二、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目的:为某项具体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水文地质资料,或为开展地下水某方面的专项研究所进行的水文地质工作。
任务:详细查明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解决所提出的生产实际问题,保证工程项目设计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范围:一般较小,视工程项目的规模而定。
比例尺:一般大于1﹕5万。
三、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监测目的:查明水位、水量、水质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进行任何类型的水文地质调查都需要地下水动态和均衡方面的资料。
为管理、保护地下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服务。
时间:有长有短。
监测项目:水位、水量、水质等。
§3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的划分一、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划分的必要性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划分主要针对专门性的水文地质调查,专门性的水文地质调查任务一般都是分阶段进行的,其原因主要是,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是为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服务的,而项目的设计工作一般都是分阶段进行的,不同设计阶段所需水文地质资料的内容和精度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水文地质调查也应划分为相应的阶段来进行。
环境地质调查内容
环境地质调查内容一、前言环境地质调查是指为了解一个地区的地质环境状况,评价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以及制定相应的保护和治理措施等目的,对该地区进行系统、全面、深入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内容1.地质背景地质背景是指一个区域内的岩石类型、构造特征、沉积历史等基本情况。
通过对地质背景的了解,可以揭示该区域内自然灾害(如山洪、滑坡等)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2.水文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是指一个区域内的水文条件和岩土水力学特征。
通过对水文地质环境的调查,可以了解该区域内各种水体(如河流、湖泊、渗漏水等)在数量上和品质上的情况,并为该区域内的水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土壤环境土壤环境是指一个区域内土壤性质、组成结构以及与植被之间的关系等情况。
通过对土壤环境的调查,可以了解该区域内土壤的肥力、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情况,并为该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4.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是指一个区域内地下水的分布、运动方向和水质特征等情况。
通过对地下水环境的调查,可以了解该区域内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可行性,并为该区域内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5.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指一个区域内的各种矿产(如金、银、铜、铁、锰等)分布情况和储量。
通过对矿产资源的调查,可以了解该区域内各种矿产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可行性,并为该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6.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地质环境是指一个区域内岩土工程建设所需考虑的各种因素,如岩土力学特性、岩土结构稳定性等。
通过对工程地质环境的调查,可以为该区域内的岩土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查方法1.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是指调查人员到实地进行对目标区域进行实地观察和采样的方法。
现场勘查可以直接了解该区域内的岩石、土壤、水体等情况,是环境地质调查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2.实验分析实验分析是指通过对采集回来的样品进行物理化学分析,了解其成分、结构和性质等情况。
水文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地球表层地质现象的系统观察、记录和研究,可以了解地质构造、地质过程以及地球演化的历史。
地质调查对于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勘查、环境保护以及地质工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地质调查的目的、方法和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并重点谈谈水文地质调查。
一、地质调查的目的地质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地壳中地质元素的空间分布、自然特征,确定矿藏、岩石的性质以及确定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地质调查的结果可以为地质工程、资源调查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质调查的方法1. 野外考察野外考察是地质调查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到实地观察、测量和采样来收集地质信息。
在野外考察中,需要运用地质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对地质构造、岩性、断层和岩石等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2. 地质剖面地质剖面是通过采集路线的岩石、土壤和沉积物的样本,绘制剖面图以分析地层特征。
地质剖面可以有效地揭示地下的地质构造、岩石组成和分布规律,帮助地质学家对地质背景进行研究。
3. 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分析是地质调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野外采集的样本进行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的测试,以获得更详细和准确的地质信息。
实验室分析可以通过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岩石薄片和化学试剂等设备和方法进行。
三、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是地质调查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赋存条件和特征。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地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
水文地质调查对于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水源地和防治地下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1. 地下水的分布和动态水文地质调查通过采集地下水井的水样和地表水样本,分析水的水化学性质、含量和成分等,了解地下水的质量和分布特点。
此外,还可以通过测井、水位监测和地下水流动模拟等方法,了解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和赋存条件。
2. 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地下水位的变动对土地利用、土地沉降和地质灾害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及水文技术分析
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及水文技术分析摘要:的水文地质是工程地质工作普查与勘探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文地质勘探与工程地质勘探资料是正确评价地质环境不可缺少的。
本文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工作等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关键词:水文地质;技术要求;地质特征;勘探调查一、前言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工作程度和精度,会直截影响到整个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及规划,同时还影响到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或安全事故的处理决策问题及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根据《水文地质工程勘查规范》、《固体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和各类地质勘查规范等要求,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的同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也应同时并进。
二、工作内容方法及要求水文地质工程工作内容,应当根据勘查阶段和矿床类型的不同按《水文地质工程勘查规范》、《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和各类地质勘查规范等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综合确定。
主要有区域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静止水位观测、抽水试验、钻孔简易水文观测、钻孔岩心水文工程地质编录、坑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地(表)下水长期观测、取样分析测试等。
(一)区域和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观测路线采用穿越法和追索法相结合,一般垂直岩层、构造线走向和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对重要地质体、接触带、断层带、软弱夹层、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地带、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方进行追索、观察、详细记录和描述,并描绘信手剖面图和进行拍照。
对造成地质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地带进行重点调查和观测。
原则上1:50000测绘观测路线间距5OO~1000米,观测点密度3O~5O个/平方千米;1:10000测绘观测路线间距25O~500米,观测点密度3~5个/平方千米;1:2000测绘观测路线间距l00—200米,观测点密度30~50个/平方千米。
野外调查内容和要求为:l、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和要求:(1)泉水调查:查明出露地貌位置和地质条件、成因类型、补给来源、流量、水质、水温、访问其动态变化情况。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及要求
3、 钻孔孔径视钻孔目确实定,抽水试验孔试验段孔径以满足设计旳抽水量和安 装抽水设备为原则,一般不不不小于91mm,水位观察孔观察段孔径应满足止水 和水位观察旳要求。
现场直剪
室内试验
水质分析
岩土物理力学试验
长久动态观察
地下水、地表水动态长观
采矿工程稳定性长久观察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12719—1991)
1、总则 2、矿区水文地质勘探 3、矿区工程地质勘探 4、矿区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 5、报告编写要求
总则
一、水工环地质勘探工作旳基本任务
当曲线出现固定斜率旳渐近线时,观察时间需后延续一种对数周期;有越流补给时,观察时
间则需曲线经过拐点后趋于水平时为止;有观察孔时,应以代表性观察孔旳S(或h2)——lgt
曲线鉴定。
停止抽水后,应立即观察恢复水位。
大型抽水试验
以溶隙、溶洞为主旳岩溶充水矿床,应查明上覆涣散层旳岩性、构造、厚度,或 上覆岩石风化层旳厚度、风化程度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分析在疏干排水条件下产 生突水、突泥、地面塌陷旳可能性,塌陷旳程度与分布范围以及对矿坑充水旳影 响。对层状发育旳岩溶充水矿床,还应查明相对隔水层和弱含水层旳分布。
以暗河为主旳岩溶充水矿床:应着重查明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等旳位置及 其与暗河之间旳联络;暗河发育与岩性、构造等原因旳关系;暗河旳补给起源、 补给范围、补给量、补给方式及其与地表水旳转化关系;暗河入口处旳高程、流 量及其变化;暗河水系与矿体之间旳相互关系及其对矿床开采旳影响。
勘探技术要求
水文地质测绘
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特征分析一、引言地质勘察是确定地下地层构造、性质和资源潜力的过程。
而水文地质特征则是在地质勘察中关于地下水的分布、属性和运动规律等方面的观察和研究。
水文地质特征的准确分析对于研究地下水资源以及地质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特征分析方法和技术,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方法1.现场调查与取样地质勘察中,通过现场调查与取样是获取水文地质特征信息的最基本方法。
调查人员在地下进行钻探或开掘工作,通过观测地下水位、水井的产水情况以及采集土壤和地下岩石样本,获取关于地下水出现的需要的数据。
2.水井数据分析对于已有的水井数据,可以通过对水位、水温、水质等参数进行分析,了解地下水的分布规律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例如,通过水位的观测数据可以推断地下水的流动方向,通过水质的分析可以判断水源的类型和水质的变化。
3.地球物理方法地球物理方法是通过测量和分析地球的物理场来获取有关水文地质特征的信息。
常用的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力测量、电磁法、声波测量等。
这些方法可以揭示地下地层的分布、孔隙度以及矿化度等特征,从而了解地下水的赋存状态。
4.地球化学分析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是通过对地下水样本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来研究水文地质特征。
通过分析地下水中的离子浓度、主导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以判断地下水的来源、水化学特征以及水质状况,并对水源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估。
三、水文地质特征的实际应用1.地下水资源评价通过对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可以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储量和质量,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根据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和补给条件等特征,可以确定地下水的开采量,避免过度开采引发地下水位下降和地质灾害。
2.地质工程建设水文地质特征对于地质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地下水位的监测和分析,可以确定地下水的水位变化规律,对工程设计和施工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通过水井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地下水对工程的可能影响,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
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是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矿山开采等大型工程的前期调查、预测和设计的技术基础,而水文地质勘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下面就浅谈一下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
1. 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水文地质勘察是为了了解工程地区的水文地质环境及其具体描述,做到及时发现、准确描述和及时评价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环境,以便为工程地质预测、规划、设计、施工、监测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可靠的数据,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 勘察的方法水文地质勘察的方法主要包括地质资料分析、现场勘查、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等。
具体来说,包括:(1) 吸土试验。
通过使用大型的上水管,从井地下取得一定的土样,以了解不同亚层中的土壤物性状况,提供工程蓄渗参数和基本土质资料。
(2) 取水试验。
从井中取出地下水样本,测定水位和流量,了解水文地质条件,为建设供水系统提供科学的依据。
(3) 地下渗透试验。
通过地下渗透试验,得出其最大承压强度,为地下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3. 勘察内容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测量、地质内部结构、工程地质稳定性、地下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岩土工程、地质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其中地下水文地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地下水文地质勘察是一项以调查研究为主,以分析结论为辅的工作,通过对地下水系统的动态过程分析及全面调查,勘测达到了解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环境、水化学特征、水资源现状及变化规律的目的。
4. 勘察流程对于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勘察,其勘察流程主要包括:(1) 现场踏勘。
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和地下水分布情况。
(2) 准确定位。
通过地面地质剖面、钻孔、探测等勘查方法,对地下水的水位、深度、构造、成因进行确定。
(3) 参数测定。
针对地下水系统的水位、流向、曲率等参数进行测定,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4) 实验室试验。
进行地下水的化学测试等试验,了解、评价和分析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水质变化规律。
水文地质调查
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地下水的 形成和运动过程。
土壤和地下水化学分析
通过分析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化学成分 ,判断地下水的来源、水质和流向。
地下水监测
水位监测
设置水位观测井,定期测量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水质监测
采集地下水样品,监测水中各项指标,如浊度、pH值、溶解氧等 。
压力监测
监测地下水压力变化,了解地下水流动状态。
2023
PART 04
水文地质模型建立
REPORTING
水文地质模型的分类
概念模型
基于水文地质学原理和 概念建立的模型,用于 描述地下水系统的基本
特征和规律。
数学模型
通过数学方程和算法描 述地下水运动和变化规
律的模型。
数值模型
将地下水系统离散化, 用数值方法求解地下水 运动和变化规律的模型
。
物理模型
地下水
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的重力水,其形成、分布和运 动规律受到地质构造、岩性、气候、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
研究内容
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储藏、运动、水质、 水量及与环境的关系,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保护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地质的重要性
01
资源保障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合理开
水文地质调查与地球科学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地球表层水文地质过程与地球内部动力学的 关系,揭示地球表层水文地质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新技术的应用
1 2 3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或无人机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获取地 面水文地质信息,实现大范围、快速、准确的调 查。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变化,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逐渐成为整个建设项目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目前处于开发阶段,评价单元的一部分没有戒指,水、行业调查资格,使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在环境影响评价在分包合同状态,造成脱节的评估和调查,然后地下水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内容;方法引言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对区域地质稳定性及工程项目等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尤为重要。
然而,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水污染成了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也加剧了地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难度。
因此,对于当前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而言,必须完善相应勘察手段,加大对相关方法的研究和探讨。
1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内容1.1天然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工作内容针对天然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在调查工作开始时,应当对项目所在地的调查报告、图件、水质评估报告以及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等资料进行收集,为后续的分析工作做好准备;2)资料的分析与研究,在收集完相关资料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区域气候情况、植被情况、隔水岩溶层、含水层水位等进行分析与了解;3)调查范围的确立,在现有资料分析完成之后,以建设项目分类为依据,对环境影响进行识别,并对评价工作的等级进行明确划分,进而实现对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范围的确认。
1.2人为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工作内容针对人为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1)地下水污染源的调查,主要是指通过调查了解污染物的分布特征、污染的范围和程度、污染的原因、污染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污染的类型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包含工业污染源的调查,是通过调查了解污染源的位置、主要污染物、污染物的浓度、排放方式、排放量、处理与利用的状况以及排放的去向等方面内容。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水文地质调查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水文地质调查规范要求在地质勘察工程中,水文地质调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工程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证水文地质调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科学合理的规范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调查内容、方法、技术要求等方面,系统地探讨地质勘察工程中水文地质调查的规范要求。
一、调查内容水文地质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水文地质基本资料、水文地质地层记录以及水文地质特征等。
其中,水文地质基本资料主要包括地层分布、地下水位、地下水温、地下水化学成分等方面的资料;水文地质地层记录则是对于地层的详细描述,包括地层的厚度、性质以及相对顺序等;水文地质特征则包括水文地质现象、地下水流动方向和速度等信息。
在进行水文地质调查时,需要全面收集、记录和总结这些内容,以便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1.野外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的野外调查是保证调查准确性的基础。
在进行野外调查时,应该根据调查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如浅层试验井、地下水位观测井、水文地质剖面、水文地质剖面等。
同时,在野外调查过程中,要注意对调查数据的准确记录,确保后续分析和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2.室内分析室内分析是水文地质调查的补充,通过对野外采集的样品进行实验室测试和数据分析,来验证和补充野外调查的结果。
主要包括岩石与土壤样品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地下水化学成分测试等。
在进行室内分析时,要注意对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处理,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三、技术要求1.仪器设备要求水文地质调查需要使用一系列的仪器设备,如水位计、温度计、水质采样器等。
这些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校准,并定期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性能和准确性。
2.数据处理要求对于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获得的数据,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
主要包括数据记录、数据归档、数据分析以及数据绘图等步骤。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要注意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3.报告编写要求水文地质调查结束后,需要编写相关的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水文地质1.1 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测绘其调查的基本容一般包括:地质调查、地貌调查、地表水调查、地下水点调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物理地质现象等的研究工作。
通过以上工作,初步查明地下水理藏、分布和形成条件的一般规律,并阐明区水文地质条件。
要求:调查记录格式要求统一,点位准确,图文一致。
各类观察点观察要仔细,描述要准确,记录容尽可能详细,要有详细的照片或素描图。
各类地质调查点除对岩性描述外,对地层的基本层序、产状要素、接触关系及构造特征要详细描述。
各类地下水调查点要描述出露位置、地形、地层、含水层、构造条件等,并确定泉或井的成因和类型,测定流量、涌水量、水位、了解水质并取样,同时访问泉(井)的动态特征,记录井的口径、结构及抽水设施。
各种观测成果必须当日检查整理完毕,发现有疑问、错误、异常或遗漏时,必须到场据实更正或补测,禁在室凭记忆修改。
工作手图、清绘图、实际材料图应齐全,标绘容及图式符合制图原则,标记准确,记录和图件相互一致。
1.1.1 地质观测点的观察与描述地质观察点的布置,以能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为原则。
下述情况一般都应定点:地层、标志层、化层的界线;不同岩性、岩相或部相带的分界线;断层、褶皱枢纽、构造转折部位;重要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地层产状、裂隙、臂理、脉岩及样品采集地点;岩溶现象和滑坡、塌等自然现象发育处以及阶地、夷平面或其它地貌界线。
1.1.1.1对基岩地层岩性的观察与描述对各类岩层的观察与描述,一般包括:岩名称、颜色、(新鲜、风化、干燥、湿润时的颜色)、成分、(机械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与构造、产状、岩相变化、成因类型、特征标志、厚度(单层厚度、分层厚度和总厚度)、地层年代和接触关系等。
1.1.1.1.1 对沉积岩,必须注意调查层理特征、层面构造、沉积韵律和化。
对碎悄岩类,应着重描述颗粒大小、形状、成分、分选情况、胶结类型和胶结物的成分、层理(平行层理、斜层理、波状层理和交错层理)、层面构造(波痕、泥裂、雨痕等)和结核等。
对泥质岩类,应着重描述物质成分、结构、层面构造、泥化现象等。
对炭酸岩类,应着重研究化学成分,结晶情况、特殊的结构和构造(如鲕状结构、竹叶状结构、斑点状构造及缝合线等)、层面特征及可溶性现象等。
1.1.1.1.2 对火成岩,必须注意调查其成因类型、产状、规模及围岩的接触关系。
以侵入体,应注意研究其与围岩间的穿插和接触关系,接触带特征(包括自变质现象、围岩的接触变质和机械破碎等情况);所处的构造部位及原生裂隙和岩脉等情况。
对喷出岩,应注意研究其喷出或溢流形式;岩性、岩相的分异变化规律;原生或次生构造(气状、杏仁状、流纹状或枕状构造等);原生裂隙、捕掳体、韵律、层序及与沉积岩的相互关系等。
1.1.1.1.3 对变质岩,应注意研究其成因分类(正变质或副变质)、变质类型(区域变质、接触变质、动力变质)、变质程度和划分变质带;恢复原岩性质与层序。
着重观察变质岩的矿物成分(原生矿物与变质矿物)、结构、(变晶结构、变余结构和破裂结构等)、构造(包括变质构造和原岩的残留构造);分析矿物的共生组合和交代关系。
特别注意片理、臂理以及小型褶皱等细微构造和原岩层理的区别。
1.1.2 地质构造的观察与描述1.1.2.1 褶皱的位置(包括空间位置和与其它构造相互间的位置)、规模、沿走向的变化规律和倾伏情况;褶皱的形态特征(两翼岩层和轴面的产状、枢纽起伏情况等)、类型、组成岩层的相变、时代和特征;两翼岩层的厚度变化及低次序构造特征以及其褶的组合形式等。
1.1.2.2断裂的位置、规模、产状及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形态特征;构造破碎带的构造岩种类、特征(角砾的粒度、排列情况、胶结类型和程度、溶蚀现象和风化特征)及破碎带和破碎影响带的宽度;判定断层的两盘相对错动向、力学性质、构造次序,并分析与地下水活动关系。
1.1.2.3裂隙统计点的位置和所处的构造部位;裂隙的分布、宽度、产状、延伸情况及充填物的成分和性质;裂隙面的形态特征、风化情况;各组裂隙的发育程度、切割关系、力学性质和性质转变情况;并注意裂隙的透水性。
裂隙统计应力求在相互垂直的两个面貌上进行,其面积不应小于1×1平米。
观测容填在记录表上。
1.1.2.4臂理和片理的空间位置和所处的构造部位、分布规模、产状、性质等。
1.1.3 对第四纪地层的观察与描述在地质—水文地质调查中,对第四纪地层的露头应详细观察描述,容包括:地层的颜色、岩性、岩相、结构和构造特征、特殊夹层、各层间的接触关系、所含化及露头点所处的地貌部位等。
1.1.3.1颜色注意原生与次生、干与湿、水平与垂直向的颜色变化及特殊色、色带、色斑的过渡和混染情况,特别是一个地区主要沉积物的主要色序。
描述时,一般辅色在前,主色在后。
特殊颜色最好用常见物品的颜色来形容,如栗色、砖红、瓦灰、藕荷色等。
1.1.3.2 岩性1.1.3.2.1 砾类砾的成份、粒径(最大、最小、一般)、分选性、磨圆度等的相对含量;测定砾的长轴向与长轴轴面产状,以供绘制砾扁平面极点分布图或玫瑰花图,帮助判断物质来源、搬运动力与距离,为确定成因类型和地层的相对年代提供依据。
砾分类表1—1野外肉眼鉴定:砾,卵等颗粒较为粗大的土,土粒可以用尺直接测量,形状也明显可见。
应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测量其最大和最小的土粒,分成粒组,估计其含量,并注意其形状是浑圆的还是棱角的,即可相当准确的定出土的类型名称。
见表1-11.1.3.2.2砂类砂的矿物成分、颗粒形状、粒度、磨圆度,压密程度和湿度状况,次生矿物成分及胶结状况(胶结物成分与胶结性状),加酸起泡程度,重矿物含量及其富集部位等。
野外肉眼鉴定:砂土干时为松散状,没有结块。
砂粒的大小可以用放大镜在地质野外记录本的毫米格纸上进行估计。
一般毫米格纸的线条本身宽约0.25㎜,格的空白宽约0.75㎜,在放大镜下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测定土粒的直径。
并粗略估计各种大小的砂粒的百分含量,据以进一步划分砂土的类型。
见表1-21.1.3.2.3土类干湿时的物理状况,特殊现象(如黄土的大隙性、泥炭的气味、腐烂程度;淤泥的矿物含量等)。
并利用搓条等野外简易法对土进行分类命名。
砂土的分类表1—2野外肉眼鉴定:粘性土湿时都具有粘性,所以一般用湿测法进行粘性土的野外鉴定。
湿测法就是取土若干放在手掌上,稍加水数滴,调成稠糊状态搓粘之,看其搓成土条或土球的性能,以鉴定之。
如土条能搓成直径小于1㎜的细条,可定为粘土。
若为亚粘土(粘粒含量小于30%),其粘着性就要比粘土差些,因此搓出的土条不会小于1㎜,只能搓成1~3㎜的细条,而且将土条可以搓成球。
亚砂土不象亚粘土那样能搓成表面光滑的土球。
砂土搓不成球,这是和亚砂土不同的,用这种法很容易将二者加以鉴定。
见表1-3细碎屑土详细分类表表1—31.1.3.3 结构与构造详细观察描述地层剖面的结构特征(冲积层的二元结构,洪积层的相变和透镜体夹层,残积层与基岩的过渡关系等)及土的结构与均一程度,碎屑混入物的成分,砂的松散和胶结状况(胶结程度、胶结物种类及胶结类型)以及砾的排列向等。
对层理或层面的类型、产状以及隙、生物构造特征等均应详细观察描述。
1.1.3.4 特殊夹层地层中的含矿层(膏夹层或膏散晶、软锰矿、芒硝、盐晶等)、泥炭层、淤泥层、结核层、纹泥层、胶结砂层及古土壤层等在地层剖面中的位置与特征。
对结核与包裹体,应分别描述其颜色、成分(加酸起泡程度等)形状(大小、形态和表面特征)、部结构与构造(层状、同心圆状、斑状、块状、坚硬、松散等)、散布状况、与围岩的过渡关系(明显的、渐变的)以及伴生情况与侵染情况等。
1.1.3.5 化产出层位,名称、数量、形态大小、保存状况、化程度、分布状况等。
1.1.3.6 各层接触关系与岩相变化接触类型(冲刷接触、明显接触、突变接触和逐渐过渡)与特征,界面上有无冲刷痕迹和砾。
对突变接触,应注意观察是沉积条件的改变还是沉积长期间断。
选取地层出露较全的露头点进行分层描述与地层厚度的测量,并注意观察岩属岩性与厚度在水平向上的变化规律。
此外,对第四纪地层露头点所处的地貌部位与地貌形态特征,应作观察描述,必要时进行素描或照象。
对砂层中的土块或土层中的砂包等现象亦应作详细的描述。
1.1.4对地貌的观察与描述地貌的观察与描述应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紧密配合,着重观察研究与地下水富集有关或由地下水活动引起的地貌现象。
1.1.4.1 基本地貌单元(平原、丘陵、山地、盆地等)的分布情况和形态特征(海拔高程、水系平面分布特征,分水岭的高度及破坏情况,地形高差、切割程度及地表坡度等),并分析确定其成因类型。
1.1.4.2 河谷地貌的调查谷底和河床纵向坡度变化情况,各地段横剖面的形态、切割深度及谷坡的形状(凸坡、凹坡、直坡、阶梯坡等)、坡度、高度和组成物质,谷底和河床宽度以及植被情况等。
1.1.4.3 河流阶地的调查阶地的级数及其高程,阶地的形态特征长、宽、坡向、坡度(阶面的相对高度和起伏情况以及切割程度等),阶地的地质结构(组成物质,有无基座及基座的层位、岩性,堆积物的岩性、厚度及成因类型)及其在纵横向上的变化情况,阶地的性质及其组合形式。
1.1.4.4 冲沟的调查位置(所在的地貌单元和地貌部位)、密度与分布情况,规模及形态特征,冲沟发育地段的岩性、构造、风化程度、沟壁情况及沟底堆积物的性质和厚度等,沟口堆积物特征,洪积扇的分布、形态特征(长、宽、坡向、坡度、起伏情况和切割程度等)及其组合情况。
1.1.4.5 微地貌的调查所处地貌部位和形态分布特征及其与地下水富集和地下水作用的关系。
1.1.5 水点的观察与描述调查的水点包括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及人工露头。
前者有泉、沼泽和湿地;后者有水井、坎儿井及揭露了地下水的钻、矿井、坑道和试坑等。
1.1 .5.1 水井、钻的调查1.1 .5.1.1井的位置及所处的地貌部位,井的深度、结构、形状及口径。
1.1.5.1.2了解井所揭露的地层剖面,确定含水层的位置、厚度和含水性质。
1.1.5.1.3测量水位、水温、选择有代表性的水井进行简易抽水试验,并取水样作化学分析。
通过调查访问搜集水井的水位和涌水量的变化情况。
1.1.5.1.4了解水的使用和引水设备情况.1.1.5.1.5对自流井,应着重调查出水层位和隔水顶板的岩性、水头高度及流量变化情况。
在地下水已被开发利用的地区,要采取访问与调查相结合的机民井普查法,充分搜集和利用历次调查登记的以及地保存的机、民井资料。
调查容填在“民井调查记录表”上。
见附表11.1.5.1.6 “民井调查记录表”填写要求(1)野外编号:按地质点号依次排列。
(2)室编号:依地质点顺序号大小依次排列为井1、井2、井3……井n,或用字母代替为J1、J2、J3……J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