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新湘教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能力提升第十九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80课时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新湘教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能力提升第十九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80课时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第80课时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探究全球气候变化精讲点拨1.全球气候变化及原因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具体分析如下:2.全球变暖的影响(1)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要素影响海平面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水温度上升,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气候全球气温上升。

同一等温线向较高纬度或海拔更高处移动中纬度亚热带地区降水减少,低纬和高纬地区降水有增加趋势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水旱灾害更加频繁水文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湖泊(如青藏地区湖泊),短时间内补给量增加,湖泊面积扩大;但长远来看,随着冰川数量减少,湖泊水量减少续表要素影响生物植被会向较高纬地区或海拔较高处入侵一些物种难以适应气候的变化,有灭绝的风险其他气候变化会导致生态系统的改变。

如由于降水减少,森林生态系统有向草原,甚至荒漠生态系统演变的可能高山雪线将会升高(2)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3)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影响具体表现生存空间缩小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一些岛屿被淹没(世界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加剧资源危机气候本身就是一种资源。

全球气候的变化,会增加人类利用资源的难度某些自然资源减少或丧失,资源供给减少,影响国家安全自然灾害加剧全球变暖,自然灾害加剧,给国家、社会、个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会引起社会动荡,威胁国家安全国际争端加剧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

应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减排”是各国政治博弈的焦点问题3.碳减排措施真题感悟[典例] [2022·湖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土壤有机质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等,大多以有机碳的形式存在。

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一定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

海南岛某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此地常受台风影响。

下图示意该保护区内一块样地的地形及该样地内部分点位土壤表层(0~10cm)的有机碳密度(单位:kg/m2)。

地球的资源

地球的资源
能源主要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可燃有 机矿产,此外还有生物能、水能、地热能、风能、潮 汐能、太阳能和核能等。
目前人类所利用的能源90%以上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1990年世界和环太平洋地区能源消耗约60%以上的能源来自石油和天然气
1.煤 1.煤
煤—是一种固态的可燃有机岩,是由植物残骸经过复 是一种固态的可燃有机岩, 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以及地球化学变化而成的。 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以及地球化学变化而成的。 煤的形成过程: 煤的形成过程: (1)聚煤条件:植物遗体在绝氧情况下堆积 聚煤条件: (2)成煤作用:从植物遗体堆积到形成煤层的转化 成煤作用: 过程。通常分两个阶段: 过程。通常分两个阶段: 泥炭化和腐泥化作用阶段; ① 泥炭化和腐泥化作用阶段; ② 煤化作用阶段
五、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根据其属性可分为: 植物资源、动物资源 人口资源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和人口资源 动物资源 人口资源。 1、植物资源 、 • 森林是生物资源最丰富或最主要的保存场所。 • 植物对固碳造氧、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清洁大气 等具有重要作用。
2、动物资源 、
目前,世界上已确定的170万种生物中约130万种为动物, 动物资源丰富的是热带和温带国家(生态环境结构复杂), 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大。
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中导致在地壳表层形成矿床的 过程。包括风化矿床和沉积矿床
变质成矿作用- 变质成矿作用-在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矿床的过程。
温泉或间歇泉 石灰华沉淀
热液矿床的形成模式
5、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与前景 、矿产资源的种类、
(1)金属矿产 )
黑色金属///有色金属 贵金属 放射性金属///稀 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贵金属 放射性金属 稀 有色金属 贵金属///放射性金属 有、稀土金属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十九章综合测试(含答案)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十九章综合测试(含答案)

第十九章综合测试第I部分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照射到绿色植物上的全部太阳能B.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C.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D.系统中所有生物贮存的能量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B.雷泽水库中的水和鱼虾构成了淡水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小D.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3.下图1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关系图,下图2表示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

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1中共有3条食物链B.图1中所示的所有组成成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则图2中的甲代表图1中的蛇D.即使该生态系统气候适宜、草木繁茂,鼠的数量也不会无限增加,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4.能量在流经每个营养级时的特点是()A.逐级递减B.保持不变C.逐级增加D.不确定5.去年从上海开始的垃圾分类2.0预示着中国面临的垃圾围城困境,垃圾分类2.0的核心是要将餐厨垃圾从其他垃圾中分离出来单独作堆肥处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餐厨垃圾可以转化成有机肥料和速效养分。

餐厨垃圾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太阳能6.“放生”是一种祈福方式,有人到西江河放生巴西龟,请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判断,你觉得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放生一定会增加生态系统食物链条数B.放生能增加河里生物多样性C.放生增强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D.这样的放生会给当地生物多样性带来隐患7.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海洋生态系统B.湖泊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8.“一朝鲸落,万物重生。

鲸,悲寂潇潇下,繁荣此中开”。

鲸死后,这具尸体可以至少养活1万个生物体,它们吃在这里,住在这里,形成繁荣庞大的生物群落,可以延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可以推测鲸落实质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生态系统9.下列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东湖及湖内的所有生物B.万亩梨园内的全部梨树C.校园内的所有植物D.动物园内的所有动物和植物10.“3.29西昌木里森林火灾”令人痛惜,究其原因,主要是气候干燥和大量的枯枝败叶堆积。

云南省未来行政区划调整

云南省未来行政区划调整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云南省未来行政区划调整篇一: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xx-2020)文本最终合(20xx 年12月23日)目录文本 (3)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6)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8)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9)第五章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24)第六章中心城区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29)第七章中心城区住房建设规划 (31)第八章中心城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31)第九章中心城区产业用地布局规划 (41)第十章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规划 (44)第十一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49)第十二章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53)第十三章中心城区旧城改造与更新规划 (55)第十四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57)第十五章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61)第十六章城市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67)第十七章中心城区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71)第十八章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 (76)第十九章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 (77)第二十章城市远景规划构想 (78)第二十一章规划实施策略与机制 (81)附表: (85)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1996年国务院批准的《昆明城市总体规划》在指导昆明城市各项建设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昆明城镇化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

为统筹城乡发展、优化空间结构,协调滇池环境保护以及行政区划调整等问题,根据20xx年11月《关于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有关问题的函》(建规函[20xx]315号)和《关于调整完善昆明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有关意见的函》(建办规函[20xx]189号),特编制《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xx年-2020年)》。

第2条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更加注重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更加注重四化同步、统筹城乡;更加注重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更加注重传承文化、延续文脉,努力走出一条昆明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新湘教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能力提升第十九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82课时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新湘教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能力提升第十九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82课时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第82课时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精讲点拨1.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1)基于自然因素发生的污染物跨境转移(2)基于人为因素发生的污染物跨境转移①主要形式:主要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污染物为主。

此外还包括违法走私,将发达国家的污染物偷运到发展中国家等。

②转移的原因:2.我国污染物跨境转移的防控措施真题感悟[典例] [2024·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材料莱茵河水环境的变迁印证了整个欧洲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这条河流从18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20世纪50年代进一步恶化,70年代生态灾难达到顶峰。

当时莱茵河被人们称为“欧洲下水道”,污染治理难度巨大。

1950年7月,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和荷兰共同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各国轮值,秘书长则固定是荷兰人。

经不懈治理,今天的莱茵河水质干净清澈,可直接饮用,成为世界上管理最好的一条河流。

(1)说明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大的原因。

(6分)(2)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为什么固定是荷兰人?(2分)(3)简述促使莱茵河恢复原有自然风貌、重现生机的具体措施。

(8分)[解题能力培养][答案] (1)(2)(3)变式演练[2024·南京市模拟]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决定把本州岛东部海域(38.1°N,142.6°E)的福岛核废水排放到太平洋中。

下图是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辐射范围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常规能源缺乏,核电技术成熟B.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C.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D.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2.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风向B.洋流、海陆分布C.地形、海陆分布D.风向、洋流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真题感悟][典例] 答案:(1)莱茵河流经国家多,治理时协调难度大;沿河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物排放多,易造成污染物跨境转移;下游水流平缓,河流自净能力差。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838环境学导论考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838环境学导论考

本资料有如下特点:1“最全”,本资料把环境学导论重要的、热门的、可能考到 的所有知识点都全部列出来了,并做了非常详细的讲解;2“最简”,为不增加考 生负担, 对考点的讲解, 尽量做到精简, 除去了教材繁琐臃肿的语言, 直击要害; 3:“最具实用性”。00 年至今,川大考题的重复率越来越高,知识题目在形式上有 些变化,根本考查的知识点并没有多大改变。而自从 04 年开始,环境学导论的 考试代码改为 838,更多的转为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两大题型,川大的环境学 导论试题也大部分以文字叙述为主了,考查的重点也越来越集中。因此,针对此 规律,本资料将每一章的 00-13 年涉及到的真题附集在了“考点梳理”之后,方便 大家查阅。 完整版资料请查看来源网站:/thread-1099755-1-1.html
完整版资料请查看来源网站、矿物开发问题等毫无疑问是每年考试的重点与热点。它们主要集中在第三、 五、七、八、十一章、十三章、十四章、十五章、十七章和十八章,因此这些章 节可能都是是明年真题的重点。
3、838 环境学导论高分辅导笔记
主要参考书目
1、何强 《环境学导论》-第 3 版 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
辅助参考书目
2、金岚 《环境生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3、钱易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出版社; 4、林肇信 《环境保护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5、丁桑岚 《环境评价概论》 化学工业出版社;
6、但德忠 《环境监测》 高等教育出版社。
4、弘毅考研胜经系列之考研百问百答手册 2015 版
关于考研, 你下定决心了吗?做好准备迎接它的到来了吗?愿意花上一年甚至更多的 时间全心投入到这场艰苦的战役中了吗?也许你还在犹豫、 也许你陷入迷茫, 但千万不要让 时间犹豫、迷茫中溜走。在学习上,历经了高考的拼搏,考研也许是最后的一次。未来的路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九章 第43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教案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九章 第43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教案

第43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考纲展示 考点扫描切脉高考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影响。

2.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3.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4.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1.旅游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42题,2013年江苏卷第37题等。

2.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如2013年山东卷第32题,2012年山东卷第32题等。

3.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如2011年江苏卷第30C 题等。

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 1.常结合旅游景区图和文字材料信息,考查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

2.常结合旅游规划图,考查旅游中信息的收集、服务设施的规划、道路选址等。

[P 3~P 8]旅游活动设计旅游活动的产生是在旅游者具备旅游条件的前提下对旅游进行地理性选择、对旅游方案精心设计的过程。

一次成功的旅游活动在实施前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合理设计。

(1)旅游信息的收集(2)旅游点的确定(3)旅游线路的选择1.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

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订行程。

下图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

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析线路一的优势。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

解析:本题从旅游线路选择及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命题,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从图示可看出,线路一连接的景点多,既有人文旅游资源,又有自然景观,景点组合好,旅游价值较高,且线路较短。

该题应从旅游资源价值、地域组合、游览时间等方面去分析。

(2)海岛面积小,环境容量小,且海岛孤立于海洋中,对外交通方式单一。

济宁市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2009-2030)

济宁市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2009-2030)

济宁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2008-2030)文本济宁市规划局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九年九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原则 (2)第三章主要职能与规模 (2)第四章土地综合利用 (2)第五章城市布局结构和片区发展策略 (3)第六章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4)第七章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5)第八章城市设计导引 (5)第九章公共设施规划 (6)第十章水景及绿地系统规划 (7)第十一章综合交通规划 (8)第十二章给水工程规划 (9)第十三章污水工程规划 (9)第十四章雨水及防洪工程规划 (10)第十五章电力工程规划 (10)第十六章通信工程规划 (10)第十七章燃气工程规划 (11)第十八章供热工程规划 (11)第十九章环境保护规划 (12)第二十章综合防灾规划 (12)第二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 (14)第二十二章规划实施的对策与措施 (1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第146 号令)、《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济宁市已批复的其他相关规划而制定。

第二条本规划是济宁市南部城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性指导文件,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规划和一切建设活动,均须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的规划范围西起京杭大运河,东至兖矿2号井、3号井塌陷地,南到南四湖,北为西起京杭大运河中心线,向东沿任城区与市中区边界、许庄公铁立交大桥、日菏铁路、车站南路向南、南二路向东、至洸俯河中心线,规划用地总面积97.2平方公里,行政辖区面积57平方公里。

第四条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一致。

近期为2008-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第五条本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说明书构成,规划文本与规划图纸是该组团建设与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二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环境法学第四版复习资料

环境法学第四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间、条件、状况。

2.人类环境:指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二、其他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①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②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通过社会生产活动来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第二章环境法的概念一、名词解释1.环境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与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环境法律关系:由环境法主体之间,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中形成的由环境法规范确认和调整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其他1.环境法的三层含义(内涵):①环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法律规范;②环境法的目的是通过防止自然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来保护环境与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类自然和谐发展;③环境法调整的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特定领域,即人们(包括组织)在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同保护与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

2.环境法的任务和目的:⑴任务:①合理地利用环境与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②建设一个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公众健康;③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⑵目的:①目的一元论:环境法唯一的目的是保护人群健康,即应强调环境保护,抑制经济发展;②目的二元论:环境法的目的首先是保护人类健康,其次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环境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内容、客体;①主体:指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环境法律关系参加者。

包括:国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

②内容:指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

③客体:指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包括物、行为、精神财富和其他权益三种。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生态系统的组成》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生态系统的组成》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生物
教学课例名
《生态系统的组成》

本节课是苏教版八上第十九章《生态系统》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的内容,是第十九章的开始部分,
是生物教学中的核心内容——生物圈的重要部分,本节
中的知识和能力的养成,都为后几节的教学做好铺垫。
本节课通过对一些常见的生态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加深
Q:什么是生态系统? 板书:一、生态系统的定义 PPT 展示:生态系统的定义 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相互作用 统一整体 Q:郑州动物园是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对学生展示及时进行表扬。 讲述: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我们初中制作的 小小生态瓶是一个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PPT 展示:常见的几种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Q:我们现在所处的是哪一个? 过渡: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结构,那么生态系统 的结构包括哪些? 那我们先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学生思考、讨论并请小组代表发言:不是。原因动 物园中的动物之间没有相互作用,是单独关在笼子里。
地球上的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小组内讨论并交换意见,总结,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学生思考,可以小组讨论,展示答案。 菟丝子消费者 硝化细菌,硫细菌 蜣螂、秃鹫。蚯蚓 菟丝子是植物 蜣螂、秃鹫。蚯蚓 硝化细菌,硫细菌 是生产者 小组内讨论展示: ①植物和动物离不开空气,可见,非生物的物质和 能量必需成分 ②生产者可以给消费者提供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 体内的碳元素都是来源于生产者,必需成分。 ③消费者不是必需成分,消费者是在寒武纪大爆发 才出现的。 ④大家可以想象:如没有分解者地球上将到处是遗 体残骸和动物排遗物,长此下去,生物圈将会崩溃,也 不会有人类了,分解者是必需成分。 草角马狮子

公园工作日常管理制度

公园工作日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游客安全,维护公园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园全体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园工作秩序,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公园安全、整洁、有序。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四条公园管理人员职责:1. 负责公园整体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2. 组织实施公园管理制度,确保制度落实到位;3. 监督检查各部门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4. 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

第五条技术人员职责:1. 负责公园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2. 负责公园绿化、保洁、景观等工作;3. 参与公园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4. 对公园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第六条服务人员职责:1. 负责公园售票、咨询、引导等工作;2. 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3. 维护公园秩序,保障游客安全;4. 及时处理游客投诉。

第三章工作纪律第七条工作时间:1. 工作人员应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2. 工作期间,应保持通讯畅通,不得擅自离岗;3. 非工作时间,应保持手机静音,不得影响他人。

第八条工作态度:1. 工作人员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热情服务,文明礼貌;2. 遇事冷静,耐心解答游客疑问;3. 遇有紧急情况,应立即报告并采取措施。

第九条工作纪律:1. 严禁在工作时间聊天、打闹、玩手机;2. 严禁在工作中吸烟、饮酒;3. 严禁在工作中索要、收受游客财物;4. 严禁在工作中泄露游客信息。

第四章工作流程第十条工作流程:1. 工作人员应按照岗位职责,明确工作流程;2. 遇有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并寻求解决方案;3. 工作完成后,应进行自查,确保工作质量。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安全生产:1. 工作人员应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意识;2. 定期对公园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3. 遇有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游客安全。

仙桃市城乡总体规划2008—2030文本

仙桃市城乡总体规划2008—2030文本

仙桃市城乡总体规划(2008-2030)文本仙桃市人民政府二〇〇八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3)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四章市域镇村体系规划 (8)第五章市域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 (12)第六章市域基础设施统筹规划 (14)第七章城乡统筹与建设“两型”社会 (20)第八章城市性质与规划 (21)第九章总体布局 (21)第十章建设用地规划 (24)第十一章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30)第十二章绿地水系规划 (34)第十三章城区基础设施规划 (38)第十四章环境保护规划 (44)第十五章防灾规划 (46)第十六章中期规划 (49)第十七章城区建设时序 (50)第十八章规划实施策略与建议 (51)第十九章附则 (53)附表 (5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背景仙桃自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以来。

外部发展条件的改变和新的发展观念(包括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区域协同发展、城乡统筹与科学发展观等)都对仙桃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适应新形势,指导城市建设,特编制此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仙桃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仙桃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第三条指导思想科学发展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来编制和实施城乡总体规划。

特别是以推动城乡统筹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以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仙桃“两型”社会建设。

社会和谐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城市发展的固有宗旨和根本动力。

在面对城市与城市内部各部分之间有等级差距拉大、矛盾深化的发展趋势时,社会和谐应当要作为规划的基本原则加以重申。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仙桃的后来者留下发展的可能性是今日仙桃人必须承担的使命。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全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全文)

(2014-2020年)目录第一篇规划背景第一章重大意义第二章发展现状第三章发展态势第二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四章指导思想第五章发展目标第三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六章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第一节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第二节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第七章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第一节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第二节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第三节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第四节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第五节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第八章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第一节建立成本分担机制第二节合理确定各级政府职责第三节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第四篇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第九章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第十章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第十一章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第十二章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第一节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第二节加快发展中小城市第三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第十三章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第一节完善城市群之间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第二节构建城市群内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第三节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第四节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交通条件第五篇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十四章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第一节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第二节增强城市创新能力第三节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第十五章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第一节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功能第二节严格规范新城新区建设第三节改善城乡接合部环境第十六章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一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第二节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第三节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十七章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第一节创新规划理念第二节完善规划程序第三节强化规划管控第四节严格建筑质量管理第十八章推动新型城市建设第一节加快绿色城市建设第二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第三节注重人文城市建设第十九章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治理第一节完善城市治理结构第二节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节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四节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第六篇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二十章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第一节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第二节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第二十一章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一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第二节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第三节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第二十二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节提升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第二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第三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第七篇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第二十三章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第二十四章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第二十五章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第二十六章健全城镇住房制度第二十七章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第八篇规划实施第二十八章加强组织协调第二十九章强化政策统筹第三十章开展试点示范第三十一章健全监测评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第十九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86课时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湘教版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第十九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86课时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湘教版

6.渤海湾的海岸类型及开发利用方式组合正确的是( ) A.基岩海岸 旅游 B.砂质海岸 晒盐 C.珊瑚礁海岸 旅游 D.泥质海岸 晒盐
答案:D
解析:第6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海岸线随着时间推移向海洋方向推进明显, 结合该区域为华北平原沿岸,应为沉积型的海岸,而基岩海岸属于侵蚀型海岸, A错误;砂质海岸颗粒较大,下渗严重,不利于晒盐,B错误;珊瑚礁海岸属于 生物海岸,并且应位于热带,C错误;泥质海岸,岸滩较宽,坡度较缓,颗粒较 细,利于晒盐,故选D。
途径
影响
具体体现
通过开发海洋空间资 源对陆地空间进行扩 展和延伸
拓展陆地生 存空间,改 善陆地空间 通达性
围海造地、填海造陆、建造人工岛屿或海上城市, 可以拓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空间,缓解陆上特别是 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在海岸、海上或海 底修建桥梁、隧道、机场、港口和管线等设施,可 以改善岛屿与陆地的通达性
①海域上空的利用如 航空航线 等;②海面及水体资源
新型方式 利用包括跨海大桥、人工岛、海上石油平台等;③海
底资源利用包括海底隧道、海底城市等
二、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1.海域上空 (1)海空:沿海国管辖海域(包括内水、领海及毗连区和专属经济 区)上空的空域空间,是国际航空飞行的重要空间。 (2)意义:影响着一国的空域管理,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7.天津咸潮入侵最严重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A
解析:第7题,咸潮是河流水位低于海水水位,海水倒灌入河道造成的,二者 的水位差越大,咸潮越严重。海水水位季节变化远远小于河流,而天津地处华北 平原,春季降水少,蒸发较旺盛,加之人为用水量大,河流水位最低,所以该季 节咸潮最严重,故选A。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第一章 总则第三章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第五章 都市圈用地布局第七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第九章 环境卫生第十一章 城市交通第十三章 城市能源第十五章 邮电通信、广播电视第十七章 市场建设第十九章 城市防灾第二十一章 总体规划的实施 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第四章 城镇体系第六章 主城及社区建设第八章 环境保护第十章 园林绿地与风景旅游第十二章 对外交通第十四章 城市水源、供水和排水 第十六章 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第十八章 蔬菜、副食品基地第二十章 主城近期建设与中期安排第二十二章 附 则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指导重庆在本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实现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城市的战略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特编制1996---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条 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则:(一)贯彻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重点控制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规模。

协调城市群的发展,实现市域范围内大、中、小城镇的有机结合;(二)遵循"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努力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优化城市用地结构,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促进人口的合理分布;(三)坚持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环境污染,增加城市绿地,注重城市景观,建立与城市和人口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四)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保护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科学和文化艺术价值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传统街区,弘扬优秀的城市文化传统,充分体现山城和江城的特色。

第三条 1983年编制的《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和1990年的调整规划,是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它所确定的城市结构形态、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及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对重庆市十多年由改革开放带动的城市高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八年级上生物十九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生物十九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生物十九章知识点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系统的一个学科。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上生物学的第十九章知识点,主要包括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的传播途径、动物的生殖方式、物种的分类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一、植物的生殖方式1. 有性生殖:指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新的生殖体,并继承两个亲本的所有性状。

植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有花粉的传播授粉、被子植物的花粉管生长授粉和孢子的结合。

2. 无性生殖:指植物不依靠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通过分裂、变形或萌芽等方式,产生新的生殖体。

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有植物体的萌生、根茎的萌生、根茎的节间萌生以及植物的有性生殖体发育不良时的变形再生等。

二、植物的传播途径1. 自然传播:植物通过风力、水力和动物等途径自然分布到更远的地方。

2. 人工传播:人类通过搬运、种植和人工繁殖等方式,将植物传播到更广阔的地区。

三、动物的生殖方式1. 哺乳类动物的生殖方式:雄性动物通过精液中的精子与雌性动物的卵子结合,产生新的个体。

2. 鸟类的生殖方式:雄鸟会将其配偶吸引至巢中交配,然后雌鸟负责孵化卵并照顾孵化出来的鸟苗。

3. 胎生动物的生殖方式: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并从母体营养供应中获取养分,直到成熟后出生。

四、物种的分类1. 生物命名法:通过给每个物种命名,便于生命现象的记载和研究。

2. 生物分类法:根据物种相关性、形态差异和功能特点等,将生物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分类。

五、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人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减少污染、节约能源、推广可再生资源利用、加强环境治理等等。

总之,生物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也关乎到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

不管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还是从生态环境保护的层面来看,充分认识生物学知识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鄂尔多斯整体规划

鄂尔多斯整体规划

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文本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2011年12月项目名称: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委托方: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主编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企业法人代码:72146607-0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004)法人代表:尹稚院长教授主编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成员:参编单位:鄂尔多斯市规划局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2)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4)第一节城镇化战略与城镇化水平 (4)第二节市域城镇结构规划 (5)第三节市域城乡建设引导 (6)第四章市域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7)第一节产业发展引导 (7)第二节产业园区发展引导 (8)第五章市域资源节约、利用与保护 (9)第一节水资源 (9)第二节土地资源 (10)第三节能源 (10)第四节历史文化资源 (11)第六章市域生态环境建设与空间管制 (11)第一节生态建设与保护 (11)第二节空间管制 (12)第七章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3)第八章市域重大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4)第九章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16)第十章市域重大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17)第十一章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18)第一节规划区城乡统筹引导 (18)第二节规划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18)第三节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 (19)第十二章城市性质和规模 ...............................20第十三章中心城区“四区划定”与空间管制 .. (20)第十四章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22)第十五章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23)第一节城市住区及居住用地规划 (23)第二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23)第三节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25)第四节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 (26)第十六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27)第一节交通发展战略 (27)第二节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27)第三节道路系统规划 (28)第四节公共交通规划 (29)第五节停车设施规划 (30)第十七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和水系规划 (31)第一节绿地系统规划 (31)第二节水系规划 (32)第十八章中心城区城市特色与景观风貌规划 (33)第十九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33)第二十章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4)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34)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36)第三节再生水工程规划 (36)第四节电力工程规划 (36)第五节供热工程规划 (37)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37)第七节通信工程规划 (38)第八节环卫工程规划 (38)第九节市政基础设施廊道规划 (39)第二十一章中心城区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 (39)第二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40)第一节近期发展目标 (40)第二节近期建设重点区域引导 (40)第三节近期建设重点内容 (41)第二十三章发展时序 (44)第二十四章规划实施 (45)第二十五章附则 (46)附表1:城市发展指标体系表 (47)附表2: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48)附表3:规划城市快速路一览表 (49)附表4:规划城市主干路一览表 (50)附表5:中心城区规划市级公园一览表 (54)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在协调指导鄂尔多斯市城市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从认识角度上讲,大体上经历了从缺乏环境保护的知识,未能自觉地采取措施保护人类环境,到统一领导环境保护工作,有计划地治理污染;进而把保护环境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

经过10年左右的实践,到1983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时,把环境保护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而为环境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同时,提出了总战略,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环境监测系统、科研系统逐步建立了起来,形成了几万人的工作队伍,为发展环境保护事业打下了基础。

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不少成就,概括地说,在立法上、制定标准上、污染防治上以及监督管理上都有新的进展。

一、城市环境保护的基本状况在防治工业污染方面,国家把防治新污染作为一项战略措施。

1981年底,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原国家建委、原国务院环办颁布了《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坚持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在建设施工前完成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并且在立项后,做到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同时,抓紧了对老污染的治理。

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城市是环境污染的集中地,改善城市环境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1985年召开了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推动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在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能源消耗量增长、工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8%的情况下,城市环境污染基本控制在“五五”时期的水平,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

对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在认识上和工作实践中有不同的理解和作法。

通常需要集中解决的有3个主要问题:(1)体制上要合理。

在一个城市里,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是统一的、集中的;但实施规划则是分行业、分部门进行的,这是长期形成的体制。

对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必须在纵向、横向上衔接好,在体制上有突破。

当前,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较为显著成绩的地方,都由市政府出面,建立有各方面参加的领导小组,同时设精干而有实权的办事机构,大连、承德、洛阳、马鞍山等城市都如此。

(2)要有可靠的资金渠道。

如目前的超标排污收费中80%返回企业,20%留作环保部门使用。

那么综合整治的资金从哪里来?可否从返回企业的80%中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作综合整治?城市部门是主张的,但企业部门普遍不赞成。

从长远来考虑,搞活企业的外部条件之一是所在城市的基础设施、环境条件的好坏,在这方面早作准备,客观上能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城市功能增强了,企业才能更有生机,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3)要有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子。

城市规划、环境规划都有自己的一定之规。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需要城市规划学科与环境学科协同工作,以制定出一个切合实际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这就有一个技术路子问题,内容、目标、程序乃至出什么图纸,用什么指标体系,怎样编说明书等。

目前是在作多种多样的探索,但要逐步形成比较规范化的办法,以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

当前环境保护上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有两个:(1)从全国看,局部区域的环境污染有所控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但从总体来看,环境污染与破坏仍呈发展趋势。

有的研究者作了推算:若工业发展速度(以产值计)按每年递增7%,则污染物增长速度在3%左右。

因此,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

目前的状况也令人担忧:①水体污染突出。

年排放废水量,1985年比1981年增加13%,而治理能力赶不上污水增加的速度。

据55条河流流经的城市89个监测点的资料,氨氮超标河段占58.5%,亚硝酸盐氮超标占23.9%,挥发性酸超标的占33.3%,悬浮物超标的占41.9%。

对31个城市77个水源地的水质监测,污染超标的占44.2%。

②大气污染严重。

全国城市的降尘和颗粒物全部超标;北方有1/4的城市二氧化硫超标;酸雨区也在逐步扩大。

③工业废渣积存量越来越大。

年排渣量4亿多吨,而综合利用仅占年排放量的1/4左右。

④噪声扰民突出。

有各种各样的噪声源,如汽车猛增,城市交通噪声已占噪声源的40%以上。

⑤乡镇企业污染在蔓延。

仅“三废”排放量已占全国总量的1/5。

⑥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令人焦虑。

如我国森林资源本来就不丰富,森林覆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一半,但森林资源破坏十分严重。

如按“五五”期间那样的速度砍伐,那么到2000年,森林覆盖率将降到8.3 %(现为12%)。

我国有万多种高等植物,但已有3000多种处于受威胁或濒临灭绝的境地。

至于沙化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增多,自然性的灾害频繁出现等,都说明了自然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环境监督管理急待加强。

①环境法制建设还不健全,仍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无章可循的状况,环境工作者的法治观念和在宣传教育中执法宣传上都需加强。

②环境规划工作薄弱。

许多地方的环境规划尚未制定;已制定的还没有真正纳入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去实施。

③管理机构需要充实、加强,以形成中央到省、市、县,一直到乡、镇的完整管理体系。

④环境保护的资金渠道还不够畅通。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环境科学与城市规划科学都有各自特有的领域,这是很明显的;那么这两门科学有哪些相近相似的地方呢?有些什么共同点呢?(1)目标的一致性。

对于一个城市,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目标都是使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环境优美,有特色,令人喜爱,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很难有两个战线有这样的共同目标,又那么息息相关。

喜事共之,忧事也共之。

(2)重点任务的相同性。

城市环境保护是整个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因为70%的污染物从城市产生。

“七五”期间,列出了51个重点保护的城市,加强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以及计划控制指标。

其中,相当一部分环境质量标准要求要依靠城市合理布局,特别是调整城市工业布局才能达到,而这恰恰又是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

(3)学科发展趋势的相似性。

环境科学还比较年青,呈多方位的发展,惟有多触角、多方面的探索,才能摸索出一条比较科学的学科体系。

比如环境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是从单项治理走向区域防治。

近些年来,区域环境规划、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逐步地显示了它们的生命力,宁波开发区、云南开远市、安徽淮南矿区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城市规划科学的发展也是从一个城市走向一个区域,探索市域、县域的规划,研究一个区域的城镇体系的现状和发展。

这样,区域环境规划、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评价与审批、实施,就与市域、县域规划、城镇体系布局直接联系起来了。

如上海经济区的规划就有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环境规划这两大块内容。

它们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4)与经济建设的紧密性。

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使建设收到良好的效益;同时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城市布局合理、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则城市功能坚实,城市的效能就高。

而布局的合理性、设施完备程度又受经济实力的制约(如投资的多少、投资的方向、投资的先后等)。

环境保护几乎与城市规划与建设相同,它既促进经济建设发展,又受经济水平的制约。

如环境保护的投资目前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5%,而真正能控制污染,一般应在1.5~2%;国家规定的企业技术更新改造资金中应有7%用于环境保护设施的改造上,而现在仅达2%左右;应收到20亿元左右的超标排污费,而实际上仅收到14~15亿元;治理污染的示范工程(如脱硫装置、废弃物处理场等)还没有投资渠道;环境保护事业自身建设(如环境监测站等)的费用仍很紧张。

这些无不受国家经济实力的影响。

(5)工程措施的集中性。

城市综合整治和设施水平、效率,与城市涉及环境的诸因素的改善密切相关,而又基本上汇集到工程措施上来。

比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气化率的提高、烟气脱硫装置的使用、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放射性废物库的建设……无不要采用工程措施来达到目标要求的效果;不采取工程措施,就能比较彻底地解决污染防治是较少的。

城市规划的目标要求,同样需要诸多工程措施来体现,而它的工程措施中有不少又是环境保护目标所要求的。

从以上5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两门学科,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十分协调的内容。

但是,也应当同时看到,它们毕竟是两个学科领域,工作的开展上也各具特色。

为了在实际工作中协调配合得更好,共同振兴事业,有以下几个方面是要着力促进的:(1)新建的工程项目的选址、定点要紧密配合协作。

尤其是工业建设项目和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都要有合理布局。

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功能、效益,又能减轻污染,改善城市风貌。

(2)努力做好城市工业布局调整规划。

我国的大多数城市都面临着合理调整工业布局这样一个难题。

现实的污染扰民,企业技术改造,城市总布局的合理化,都要求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这两支队伍共同配合,制定出城市工业布局调整规划,并推动其实施。

(3)协力规划、建设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上述几项工作,都有两个学科的共同的工作领域,在工作中学科之间又互相渗透、交叉。

我国的文物古迹和有特色风貌的景观不少分布在中小城市,而当前污染又正在向小城市扩散,因此中小城市的工作更应引起大家的严重关切。

还有,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的趋势,正在威胁着城市的发展。

满洲里、海拉尔等城市之所以有特色,正是由于它们镶嵌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大兴安岭茂盛森林的抚育,呼伦湖碧水滋润,使它们生气盎然。

如若这些条件恶化,城市特色、生机也将消失、衰退。

城市规划、环境保护都有各自的科学领域和工作范围。

从近年来环境保护工作发展情况看,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城市规划工作借鉴的:(1)环境保护立法系统化。

重视立法执法,才能逐步地走向高效益、高层次的管理。

一项事业仅有技术的保障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法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事业健康顺利地发展。

环境保护有比较完善的立法体系,除了《环境保护法》这项基本法以外,还有《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一个国家有没有一个比较健全的环境法规体系,是衡量一个国家环境法规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同样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说,一个国家有没有比较健全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规划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2)积极创造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要有相应的人才,都要一定的经费,都要有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房屋、设备、仪器……)。

环境保护每干一项工作,都积极物色人才、培养人才,为了强化管理,创建了世界上仅有的一座环境保护干部管理学院,培训各级环保管理干部,使他们除了懂专业,还要会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