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必修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大全
知識點串講必修三第一章:演算法1. 1.1 演算法得概念1、演算法(algorithm)一詞源於算術(algorism),即算術方法,是指一個由已知推求未知得運算過程。
後來,人們把它推廣到一般,把進行某一工作得方法和步驟稱為演算法。
廣義地說,演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得步驟或程式。
2、任意給定一個大於1得整數n,試設計一個程式或步驟對n是否為質數做出判定。
解析:根據質數得定義判斷解:演算法如下:第一步:判斷n是否等於2,若n=2,則n是質數;若n>2,則執行第二步。
第二步:依次從2至(n-1)檢驗是不是n得因數,即整除n得數,若有這樣得數,則n不是質數;若沒有這樣得數,則n是質數。
3、一個人帶三隻狼和三隻羚羊過河,只有一條船,同船可以容納一個人和兩隻動物.沒有人在得時候,如果狼得數量不少於羚羊得數量,狼就會吃掉羚羊.請設計過河得演算法。
解:演算法或步驟如下:S1 人帶兩隻狼過河;S2 人自己返回;S3 人帶一隻羚羊過河;S4 人帶兩隻狼返回;S5 人帶兩隻羚羊過河;S6 人自己返回;S7 人帶兩隻狼過河;S8 人自己返回;S9 人帶一隻狼過河.1.1.2程式框圖(1得流程圖得首末兩端必須是起止框。
(2表示資料得輸入或結果得輸出,它可用在演算法中得任何需要輸入、輸出得位置。
(3(4判斷框一般有一個入口和兩個出口,有時也有多個出口,它是惟一得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出口得符號,在只有兩個出口得情形中,通常都分成“是”與“否”(也可用“Y ”與“N ”)兩個分支。
2、順序結構:順序結構描述得是是最簡單得演算法結構,語句與語句之間,框與框之間是按從上到下得順序進行得。
3、已知一個三角形得三邊分別為2、3、4,利用海倫公式設計一個演算法,求出它得面積,並畫出演算法得程式框圖。
演算法分析:這是一個簡單得問題,只需先算出p 得值,再將它代入公式,最後輸出結果,只用順序結構就能夠表達出演算法。
解:程式框圖:24、條件結構:根據條件選擇執行不同指令得控制結構。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一、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数集(定义域)中的每个元素都对应到另一个数集(值域)中的一个唯一元素。
2. 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可以用表达式、表格、图像等方式表示。
3. 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有界性等。
4. 函数的运算:函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运算。
5. 函数的复合:两个或多个函数的复合运算。
6. 函数的反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输入和输出可以互换,那么这个函数就是其自身的反函数。
7. 函数的极限:当自变量无限接近某个值时,函数值无限接近的值。
8. 函数的连续性:如果一个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存在,那么这个函数在这一点就是连续的。
9. 函数的导数:描述函数变化率的概念,可以用来研究函数的增减性、极值、凹凸性等性质。
10. 函数的积分:描述函数积累效果的概念,可以用来计算面积、体积等。
11. 一元二次方程:形如ax²+bx+c=0的方程,其中a≠0。
1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求根公式等。
1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求最值、求解实际问题等。
14. 一元一次不等式:形如ax+b>c或ax+b<c的不等式,其中a≠0。
15.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移项、消去系数、求根等。
16.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求解实际问题等。
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数。
2. 数列的性质:单调性、有界性、收敛性等。
3. 等差数列: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相等的数列。
4. 等比数列: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相等的数列。
5. 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和公式、通项公式等。
6. 等比数列的性质:求和公式、通项公式等。
7. 数学归纳法:通过证明一个命题对某个自然数成立,然后证明它对下一个自然数也成立,从而证明对所有自然数都成立的方法。
三、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1. 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体等。
2.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相交等。
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算法初步。
1. 算法的概念。
- 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 算法的特点:有限性(步骤有限)、确定性(每一步都有确切定义)、顺序性(步骤有先后顺序)、可行性(每一步都能有效执行)、不唯一性(解决问题的算法不唯一)。
2. 程序框图。
- 程序框图的基本图形符号:- 终端框(起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 输入、输出框:用来表示数据的输入或结果的输出。
- 处理框(执行框):赋值、计算等操作。
- 判断框: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 流程线:连接程序框,表示算法步骤的执行顺序。
- 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 条件结构:根据条件是否成立有不同的流向。
- 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
有当型循环(先判断条件,满足条件执行循环体)和直到型循环(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判断条件)。
3. 基本算法语句。
- 输入语句:`INPUT“提示内容”;变量`,用于向程序中输入数据。
- 输出语句:`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用于输出程序的运行结果。
- 赋值语句:变量 = 表达式,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变量。
- 条件语句:- `IF - THEN`语句(单分支条件语句):- 格式:`IF 条件 THEN`。
语句体。
- 当条件满足时执行语句体。
- `IF - THEN - ELSE`语句(双分支条件语句):- 格式:`IF 条件 THEN`。
语句体1。
`ELSE`.语句体2。
- 当条件满足时执行语句体1,不满足时执行语句体2。
- 循环语句:- `FOR`循环语句:- 格式:`FOR 循环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
循环体。
`NEXT 循环变量`。
- 用于已知循环次数的循环结构。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引言高中数学必修三通常包括概率统计、数列、算法、复数等重要数学领域,这些知识点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一、概率与统计1.1 随机事件与概率概念:随机事件的定义、概率的计算方法。
1.2 概率的性质总结:概率的基本性质,如非负性、规范性、加法法则。
1.3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定义:条件概率的概念、独立事件的判断。
1.4 统计初步指标: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计算与意义。
1.5 统计图类型:条形图、直方图、饼图的绘制与解读。
二、数列2.1 等差数列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2.2 等比数列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2.3 数列的极限概念:数列极限的定义、无穷等比数列的极限。
2.4 数列的应用案例: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分期付款、人口增长模型。
三、算法3.1 算法的概念定义:算法的定义、特征。
3.2 程序框图绘制:程序框图的绘制方法,如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3.3 算法案例分析:常见算法问题的解决步骤,如排序、查找。
四、复数4.1 复数的概念定义:复数的定义、实部与虚部。
4.2 复数的运算规则:复数的四则运算、共轭复数、复数的模。
4.3 复数的几何意义解释:复数与复平面的关系、复数的代数表示与几何意义。
4.4 复数的应用案例:复数在电气工程、流体力学等领域的应用。
五、解析几何5.1 坐标系介绍: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的基本概念。
5.2 直线的方程形式: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一般式。
5.3 圆的方程形式: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方程。
5.4 圆锥曲线类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方程和性质。
六、逻辑推理6.1 逻辑与推理概念:逻辑推理的定义、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6.2 逻辑语句分析:逻辑语句的真假判断、逻辑运算。
6.3 推理方法总结:直接证明、间接证明、反证法的应用。
七、推理与证明7.1 推理的概念定义:推理的定义、日常生活中的推理应用。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函数和极限1、函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数学关系,即将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的幂次方律或以其他形式表示的函数表达式相关联,使其中一个变量可以通过另一个变量确定。
它是将一个数量变化到另一个数量的过程。
例如,y=x²定义了函数y与x之间的关系。
在数学中,函数的定义一般表示为 f(x)=y。
2、极限极限是数学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它是描述一个函数沿某方向无限接近某一点的过程。
3、函数的运算性质(1)可加性如果函数a(x)与函数b(x)定义域上存在,那么a(x) + b(x) = a(x) + b(x),其中a(x) + b(x)定义域为定义域a(x)与定义域b(x)的交集。
(2)可乘性如果函数a(x)与函数b(x)定义域上存在,那么a(x) × b(x) = a(x) × b(x),其中a(x) × b(x)定义域为定义域a(x)与定义域b(x)的交集。
(3)绝对值函数的特性绝对值函数的定义域为R,其表达式为 f(x)=|x|,该函数为单增函数,其定义域上单调性为单调递增,又有f(-x)=f(x)成立。
二、坐标系1、什么是坐标系坐标系又被称为图形坐标系,是一种定义坐标位置的系统,可以用于表示,定位和绘制一个点,线或者面的几何形状。
2、极坐标、直角坐标和笛卡尔坐标(1)极坐标极坐标系中只有一个圆形坐标区域,其中x轴和y轴均在同一圆上,整个坐标系定义在一个圆环内,由一对极坐标来表示任意点的坐标,公式为(ρ,θ),ρ表示从原点到点的距离,θ表示从x轴正半轴向给点旋转的角度。
(2)直角坐标直角坐标是一种两个方向平行、正交的坐标系统,它也称为二维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均有x轴(横轴)和y轴(纵轴)两个轴来表示,它们垂直于彼此,x轴从原点向右为正向,y轴从原点向上为正向。
每个坐标点都可以用两个坐标值(x, y)来描述。
(3)笛卡尔坐标笛卡尔坐标系是一种基于三个平行、正交的空间坐标系统,也叫三维坐标系,它有x 轴、y轴和z轴,三条轴均正交,x轴、y轴和z轴垂直于彼此,x轴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y轴从原点向上为正方向,z轴从原点朝外为正方向。
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集锦10篇
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集锦10篇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详
细)
本文旨在总结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复和掌握这一课程内容。
一、函数基本性质
1. 定义:函数是一个有输入和输出的对应关系。
2.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可能的输入值集合,值域是所有可能的输出值集合。
3. 图像与映射:函数可以通过图像表示,其中横坐标表示输入值,纵坐标表示输出值。
4. 奇偶性:函数可以根据输入值和输出值的奇偶性进行分类。
二、三角函数
1. 正弦函数:表示角的正弦值与其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2. 余弦函数:表示角的余弦值与其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3. 正切函数:表示角的正切值与其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4. 幅角和周期:三角函数的图像在一定区间内呈周期性重复。
5. 三角函数的性质:包括奇偶性、单调性、增减性等。
6. 三角函数的简化:通过三角恒等式将复杂的三角函数化简为简单形式。
三、三角恒等式
1. 倍角公式:表示角的两倍与原角之间的关系。
2. 和差公式:表示两个角的和与差与它们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3. 积化和差公式:表示两个角的积与和与差与它们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4. 和差化积公式:表示两个角的和与差与它们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以上是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的主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复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一、平面向量1.理解向量的定义和性质:向量是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向量的表示、相等、零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和相反向量等基本概念。
2.了解向量的运算法则:向量的加法、减法、数量乘法和向量的数量积等运算法则,理解这些法则的几何意义。
3.掌握向量的坐标表示:平行于坐标轴的向量,以及任意向量的坐标表示和坐标运算。
4.了解向量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的概念,并能判断一组向量是否线性相关。
5.掌握向量的共线、垂直和夹角的判断方法、以及向量的投影和单位向量等相关概念。
二、立体几何1.了解空间中的基本概念:空间的投影、平行和垂直等基本概念。
2.掌握空间中的直线和平面的相关性质:直线的向量、参数和一般方程,平面的向量、点法式和一般方程等。
3.熟悉直线间的位置关系: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的夹角、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
4.掌握平面间的位置关系:平面的位置关系、两个平面的夹角、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等。
5.理解球的概念和性质:球的几何关系、正球及其方程等。
三、三角函数1.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正弦、余弦和正切等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质和奇偶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的双曲线图像。
3.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等。
4.理解任意角和弧度制的概念,并能在两种制度之间进行转化。
5.掌握三角函数的和差角公式和倍角、半角公式等,以及这些公式的应用。
以上是高中数学必修3的主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能够帮助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这些知识点也是学生后续学习高等数学中的基础,因此要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深入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3全册知识点
第1讲算法初步一.算法的概念1.算法的概念1、算法定义: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2. 算法的特点:(1)有穷性:一个算法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必须结束.(2)确定性: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和次序应该是确定的.(3)可行性:原则上算法能够精确地元算,而且人们用笔和纸做有限次即可完成.(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5)输出: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画运算对象的初始条件.所谓0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已经给出了初始条件.(6)输出:一个算法有1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3.算法的描述:自然语言、程序框图、程序语言。
例1、写出1×2×3×4×5×6的一个算法.解:按照逐一相乘的程序进行第一步:计算1×2,得到2;第二步:将第一步的运算结果2与3相乘,得到6;第三步: 将第二步的运算结果6与4相乘,得到24;第四步: 将第三步的运算结果24与5相乘,得到120;第五步: 将第四的运算结果120与6相乘,得到720;第六步:输出结果.例2、写出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三个数值的算法.,,x y z 解:(1).输入三个数值;,,x y z (2).从三个数值中挑出最小者并换到中;x (3).从中挑出最小者并换到中;,y z y (4).输出排序的结果.二.程序框图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一)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二)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必修三是高中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完善数学知识结构的关键环节。
通过学习必修三的知识,学生能够全面掌握高阶数学概念和方法,为未来进阶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文将结合高中数学必修三的主要知识点,对其中的代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等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代数1.1 代数基础概念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符号和数的关系的数学学科。
在高中数学必修三中,代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包括了多项式、方程组、不等式等内容。
1.2 多项式多项式是代数中的重要概念。
它是由常数与变量的乘积和的形式构成的代数式。
高中数学必修三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对多项式进行加减乘除和因式分解等。
在学习多项式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多项式的基本运算和求解方法,并了解多项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3 方程组方程组是指由若干个方程组成的数学系统。
在高中数学必修三中,方程组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包括线性方程组、非线性方程组等内容。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利用代数方法解决方程组,并能够应用方程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4 不等式不等式是代数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中数学必修三中,学生将学习不等式的性质、求解方法以及应用技巧。
不等式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更深入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1.5 经典知识点总结代数部分的知识点主要涵盖了多项式、方程组和不等式。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代数基础概念,提高解题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函数2.1 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函数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
在高中数学必修三中,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包括定义域、值域、函数图像、函数的性质、函数的运算等方面的内容。
2.2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一个常数与自变量的平方项的和,通常表示为f(x)=ax^2+bx+c。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求一元二次函数的顶点、零点、对称轴等性质,还要掌握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以及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大全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大全一、集合1.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例如:{1, 2, 3} 是一个集合,表示包含数字 1、2 和 3 的集合。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如 {a, b, c}。
描述法:使用描述性语言来表示集合,如 {x | x 是自然数且 x < 5}。
3.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表示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集合。
交集:表示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的集合。
差集:表示一个集合中有而另一个集合中没有的元素的集合。
二、函数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集合(定义域)中的每个元素唯一地对应到另一个集合(值域)中的元素。
例如:f(x) = x^2 是一个函数,表示输入 x 后,输出 x 的平方。
2. 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
奇偶性:函数关于原点对称或关于 y 轴对称。
周期性:函数值在一定的周期内重复出现。
3.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函数值与自变量的关系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函数的性质。
三、三角函数1. 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描述角度与边长关系的函数,包括正弦、余弦、正切等。
例如:sin(θ) 表示角度θ 的正弦值。
2. 三角函数的性质周期性:三角函数的值在一定的周期内重复出现。
奇偶性:正弦和余弦函数是奇函数和偶函数。
3. 三角函数的图像三角函数的图像是函数值与角度的关系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函数的性质。
四、立体几何1. 空间几何体的定义空间几何体是由平面或曲面围成的几何形状。
例如:球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2. 空间几何体的性质表面积:空间几何体外部面积的总和。
体积:空间几何体内部占据的空间大小。
3. 空间几何体的计算利用公式计算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五、概率与统计1. 概率的定义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取值范围在 0 到 1 之间。
例如:抛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为 0.5。
2. 统计的基本概念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归纳一、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函数是一个或多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 定义域、值域、图像、奇偶性、单调性等。
2. 一元二次函数- 基本形式:f(x) = ax² + bx + c (a≠0)- 参数a、b、c对函数图像的影响- 顶点坐标、对称轴- 判别式和根的关系- 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 图像的平移、伸缩、翻转3.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幂函数:f(x) = x^a (a为实数,a≠0)- 指数函数:f(x) = a^x (a > 0, a ≠ 1)- 对数函数:f(x) = loga(x) (a > 0, a ≠ 1)- 特性和性质- 图像和变化规律4. 三角函数和三角方程-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定义- 周期和振幅-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 三角方程的解法和应用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的概念和性质- 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
-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通项公式、递推公式- 数列图像的性质2. 数列的极限- 数列趋于无穷的极限- 数列的收敛与发散-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极限- 极限的运算性质3. 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三、数学推理与证明1. 几何证明方法- 直接证明、间接证明、反证法、数学归纳法- 常见几何定理的证明2. 合理推理方法- 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直觉推理、假设-验证法 - 合理推理的特点和要求3. 几何证明- 平行线证明- 三角形的证明- 圆的证明。
数学必修三知识点
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第一章算法初步1.1.1算法的概念1、算法概念:2. 算法的特点:(1) (2) (3) (4) (5) 1.1.2程序框图(一)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2、条件结构:条件结构是依据指定条件选择执行不同指令的控制结构。
依据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
无论P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执行。
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
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1、输入语句23(1(23)赋值语句中的“=”称作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的意义是不同的。
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4)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算式;(5)对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
1.2.2条件语句1、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IF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图1,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图2。
1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
对应的程序框图是(2)2、DO语句DO语句的一般格式是1.3.1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图3)1、辗转相除法。
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所得的余数和较小的数构成新的一对数,继续做上面的除法,直到大数被小数除尽,这个较小的数就是最大公约数。
2、更相减损术。
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
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例、用辗转相除法求210与162的最大公约数,并用更相减损术检验 1.3.2秦九韶算法与排序1、秦九韶算法概念:f(x)=a n x n +a n-1x n-1+….+a 1x+a 0求值问题f(x)=a n x n +a n-1x n-1+….+a 1x+a 0=( a n x n-1+a n-1x n-2+….+a 1)x+a 0 =(( a n x n-2+a n-1x n-3+….+a 2)x+a 1)x+a 0=......=(...( a n x+a n-1)x+a n-2)x+...+a 1)x+a 0求多项式的值时,首先计算最内层括号内依次多项式的值,即v 1=a n x+a n-1然后由内向外逐层计算一次多项式的值,即v 2=v 1x+a n-2 v 3=v 2x+a n-3 ...... v n =v n-1x+a 0这样,把n 次多项式的求值问题转化成求n 个一次多项式的值的问题。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三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精选
2)确定组距与组数;(当样本容量不超过100时,按照数据多少,一般分成5~12组)
组数=极差/组距 (若商不是整数,则取其的整数部分再加1作为组数)
3)将样本中的数据分组;
分组
频数
频率
第1组a1Biblioteka P1第2组a2
P2
…
…
…
第n组
an
Pn
合计
样本容量
1
4)列频率分布表;
11=3×3+2
3=3×1+0
1=3×0+1 ............ 商数为0时计算终止
104=
第二章 统计
一,随机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取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关键词)逐个,不放回,机会相等
三,算法案例
1,辗转相除法: 例:求2146与1813的最大公约数
2146=1813×1+333
1813=333×5+148
333=148×2+37
148=37×4+0 ..............余数为0时计算终止。
37为最大公约数
2,更相减损术: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个体数目较少
系统抽样
个体数目较多
分层抽样
个体差异明显
二,用样本估计总体
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得到个体的频率分布的情况,进而对总体中个体的频率分布情况进行估计。总体中的个体分布的频率约等于样本中的个体分布的频率;样本容量越大,这种估计的精确程度越高。
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
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一、函数与导数1.1 函数的基本概念在数学中,函数是一种将一个集合的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的对应关系。
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称为定义域,因变量的取值范围称为值域。
函数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比如f(x) = x^2就是一个函数。
1.2 导数的概念导数是函数在某一点上的变化率,即函数在该点附近的变化趋势。
导数可以用极限的概念来定义,表示为f'(x)或者dy/dx,它表示函数的变化速率。
1.3 导数的计算导数的计算可以用求导法则来进行,包括了基本的求导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的导数等内容。
1.4 函数的应用导数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在物理学中,它可以用来表示速度和加速度;在经济学中,它可以用来表示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等。
二、平面向量2.1 向量的概念向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它是一个有序对(a, b)。
向量可以通过坐标来表示,也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来表示。
2.2 向量的运算向量有加法、减法、数乘等基本运算,通过这些运算可以得到向量的和、差、数量积等结果。
2.3 向量的应用向量在几何中有很多应用,比如用来表示平移、旋转等变换;在物理中,向量可以表示力、速度、位移等物理量。
三、空间解析几何3.1 点、直线、平面的方程在空间解析几何中,点、直线和平面可以用方程来表示。
比如,直线可以用两点式方程、点斜式方程、参数方程等来表示。
3.2 空间向量的表示空间中的向量可以用坐标表示,也可以用平面向量的形式表示,这样可以方便地进行运算。
3.3 空间解析坐标系空间解析几何中有四种坐标系,分别是直角坐标系、面向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和球坐标系,每种坐标系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四、概率与统计4.1 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比值,概率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实数。
4.2 概率的基本性质概率有加法原理、乘法原理、条件概率、独立性等基本性质,这些性质可以用来计算多个随机事件的概率。
2023年高考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考数学必修三考点汇总
高考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考数学必修三考点篇一自变量某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y=k某+b则此时称y是某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某的正比例函数。
即:y=k某(k为常数,k≠0)二、一次函数的性质: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某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即:y=k某+b(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取任何实数)2.当某=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1)列表;(2)描点;(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
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
(通常找函数图像与某轴和y轴的交点)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某,y),都满足等式:y=k某+b。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某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某的增大而增大;当k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四、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已知点a(某1,y1);b(某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某+b。
(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某,y),都满足等式y=k某+b。
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某1+b……①和y2=k某2+b……②(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篇二高中数学(文)包含5本必修、2本选修,(理)包含5本必修、3本选修,每学期学某某两本书。
必修一:1、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这部分知识抽象,较难理解)2、基本的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3、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比较抽象,较难理解)必修二:1、立体几何(1)、证明:垂直(多考查面面垂直)、平行(2)、求解:主要是夹角问题,包括线面角和面面角这部分知识是高一学生的难点,比如:一个角实际上是一个锐角,但是在图中显示的钝角等等一些问题,需要学生的立体意识较强。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1. 一元二次方程与函数
-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性质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
- 一元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 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一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2. 指数与对数
- 指数的定义和性质
- 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对数的定义和性质
-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指数方程与对数方程的解法
3. 三角函数
- 弧度制和角度制
- 常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
- 三角函数图像的性质
-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 解三角函数方程
4. 解析几何
- 二维坐标系与平面直角坐标系
- 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和特殊形式
- 圆的方程和性质
-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解析几何中的一些基本定理
5. 函数与导数
- 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 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
- 导数的定义和性质
- 导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6. 统计与概率
- 统计中的基本概念(样本、总体、频率分布等)
- 统计中的常用方法(均值、中位数、众数等)
- 概率的定义和性质
- 概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 统计与概率的实际问题解决
以上是高中数学必修三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你将对一元二次方程与函数、指数与对数、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统计与概率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高三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1.高三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一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外离、相切(内切和外切)、相交、内含。
在一个平面内,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以一定长度为距离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叫做圆。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一、设两个圆的半径为R和r,圆心距为d。
1、d>R+r两圆外离;两圆的圆心距离之和大于两圆的半径之和。
2、d=R+r两圆外切;两圆的圆心距离之和等于两圆的半径之和。
3、d=R-r两圆内切;两圆的圆心距离之和等于两圆的半径之差。
二、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还可用有无公共点来判断:1、无公共点,一圆在另一圆之外叫外离,在之内叫内含。
2、有唯一公共点的,一圆在另一圆之外叫外切,在之内叫内切。
3、有两个公共点的叫相交。
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叫做圆心距。
2.高三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二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
即。
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2)k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高三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三第一章:三角函数。
考试必考题。
诱导公式和基本三角函数图像的一些性质只要记住会画图就行,难度在于三角函数形函数的振幅、频率、周期、相位、初相,及根据最值计算A、B的值和周期,及恒等变化时图像及性质的变化,这一知识点内容较多,需要多花时间,首先要记忆,其次要多做题强化练习,只要能踏踏实实去做,也不难掌握,毕竟不存在理解上的难度。
必修三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二次函数1. 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二次函数是具有形式f(x)=ax^2+bx+c的函数,其中a不等于0。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
当a大于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小于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b/2a, f(-b/2a)),对称轴方程为x=-b/2a。
2.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具有对称轴方程x=-b/2a。
当a大于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小于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b/2a, f(-b/2a))。
3. 二次函数的平移、伸缩和反转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若a不等于1,则可以通过平移、伸缩和反转来改变原函数的图像。
平移可以通过加减常数项来实现,伸缩可以通过改变a的值来实现,反转可以通过将a变为-a来实现。
4. 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二次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可以通过建立二次函数模型来描述问题,并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来求解。
第二章三角函数1. 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角的概念是平面上由两条射线所夹的部分,而弧度制是用弧长和半径的比值来表示角的大小。
一个圆周的弧长为半径的长度时,所对的圆心角的大小为1弧度。
2.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
正弦函数的定义是sinθ=对边/斜边,余弦函数的定义是cosθ=邻边/斜边,正切函数的定义是tanθ=对边/邻边,余切函数的定义是cotθ=邻边/对边。
3. 三角函数图像、性质和对称性三角函数的图像是周期性的波形,具有对称性。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在[-π/2,π/2]上关于y轴对称,而在π的整数倍点上关于原点对称;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的图像在(-π/2,π/2)上关于y轴对称。
4. 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可以通过建立三角函数模型来描述问题,并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像来求解。
第三章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是形如ax^2+bx+c=0的方程,其中a不等于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非零常数列既可为等比数列,也可为等差数列.(不是非零,即不可能有等比数列)
附:几种常见的数列的思想方法:
1、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为 ,在 时,有最大值.如何确定使 取最大值时的 值,有两种方法:
②若项数为 ,则 ,且 , (其中 , ).
18、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比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符号表示: (注:①等比数列中不会出现值为0的项;②同号位上的值同号)
注:看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有以下四种方法:
① ② ( , )
③ ( 为非零常数).
2)构造二次函数, 看成函数 ,它的定义域是 ,因为是递增数列,即函数 为递增函数,单调增区间为 ,抛物线对称轴 ,因为函数f(x)为离散函数,要函数单调递增,就看动轴与已知区间的位置。从对应图像上看,对称轴 在 的左侧,也可以(如图),因为此时B点比A点高。
如: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b、A(A为锐角)求B。具体的做法是:数形结合思想
画出图:法一:把a扰着C点旋转,看所得轨迹以AD有无交点:
当无交点则B无解、当有一个交点则B有一解、当有两个交点则B有两个解。
法二:是算出CD=bsinA,看a的情况:
当a<bsinA,则B无解当bsinA<a≤b,则B有两解
22、若 是等比数列,且 ( 、 、 、 ),则 ;若 是等比数列,且 ( 、 、 ),则 .
23、等比数列 的前 项和的公式:① .②
24、对任意的数列{ }的前 项和 与通项 的关系:
[注]:① ( 可为零也可不为零→为等差数列充要条件(即常数列也是等差数列)→若 不为0,则是等差数列充分条件).
6、递减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即:an+1<an).
7、常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即:an+1=an).
8、摆动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9、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数列 的第 项与序号 之间的关系的公式.
10、数列的递推公式:表示任一项 与它的前一项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的公式.
必修5
第一章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在 中, 、 、 分别为角 、 、 的对边, 为 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 .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 , , ;
② , , ;③ ;
④ .
(正弦定理主要用来解决两类问题:1、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求其余的量。2、已知两角和一边,求其余的量。)
⑤对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的题型要注意解的情况。(一解、两解、无解三中情况)
②若 ,则 ;③若 ,则 .
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如图所示:隔河看两目标A、B,但不能到达,
在岸边选取相距 千米的C、D两点,并测得∠ACB=75O,∠BCD=45O,
∠ADC=30O,∠ADB=45O(A、B、C、D在同一平面内),求两目标A、B之间的距离。
本题解答过程略
附:三角形的五个“心”;
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交点.
例题:1、等差数列 中 , 则 .
分析:因为 是等差数列,所以 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图像是一条直线,则(n,m),(m,n), 三点共线,所以利用每两点形成直线斜率相等,即 ,得 (图像如上),这里利用等差
数列通项公式与一次函数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像,直观、简洁。
例题:2、等差数列 中, ,前n项和为 ,若 ,n为何值时 最大?
13、若等差数列 的首项是 ,公差是 ,则 .
14、通项公式的变形:① ;② ;③ ;
④ ;⑤ .
15、若 是等差数列,且 ( 、 、 、 ),则 ;若 是等差数列,且 ( 、 、 ),则 .
16、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的公式:① ;② .③
17、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的性质:①若项数为 ,则 ,且 , .
④正数列{ }成等比的充要条件是数列{ }( )成等比数列.
19、在 与 中间插入一个数 ,使 , , 成等比数列,则 称为 与 的等比中项.若 ,则称 为 与 的等比中项.(注:由 不能得出 , , 成等比,由 , , )
20、若等比数列 的首项是 ,公比是 ,则 .
21、通项公式的变形:① ;② ;③ ;④ .
外心: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垂心:三角形三边上的高相交于一点
第二章数列
1、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
2、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
3、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
4、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
5、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即:an+1>an).
当a=bsinA或a>b时,B有一解
注:当A为钝角或是直角时以此类推既可。
3、三角形面积公式: .
4、余弦定理:在 中,有 , , .
5、余弦定理的推论: , , .
(余弦定理主要解决的问题:1、已知两边和夹角,求其余的量。2、已知三边求角)
6、如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设 、 、 是 的角 、 、 的对边,则:①若 ,则 ;
11、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差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符号表示: 。注:看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 ②2 ( )③ ( 为常数
12、由三个数 , , 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则 称为 与 的等差中项.若 ,则称 为 与 的等差中项.
一是求使 ,成立的 值;二是由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 的值.
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与函数对应关系如下:
数列
通项公式
对应函数
等差数列
( 时为一次函数)
等比数列
(指数型函数)
数列
前n项和公式
对应函数
等差数列
( 时为二次函数)
等比数列
(指数型函数)
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看成是关于n的函数,为我们解决数列有关问题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
分析:等差数列前n项和 可以看成关于n的二次函数
是抛物线 上的离散点,根据题意, ,
则因为欲求 最大值,故其对应二次函数图像开口向下,并且对称轴为 ,即当 时, 最大。
例题:3递增数列 ,对任意正整数n, 恒成立,求
分析:1)构造一次函数,由数列 递增得到: 对于一切 恒成立,即 恒成立,所以 对一切 恒成立,设 ,则只需求出 的最大值即可,显然 有最大值 ,所以 的取值范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