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信息化政策解读

合集下载

政策解读促进社会工作与医疗卫生的融合

政策解读促进社会工作与医疗卫生的融合

政策解读促进社会工作与医疗卫生的融合近年来,社会工作和医疗卫生两大领域的融合日益受到重视。

政策层面的支持和引导,对于促进社会工作与医疗卫生的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探讨政策对促进社会工作与医疗卫生融合的影响和作用。

一、政策背景和意义社会工作和医疗卫生是两个相互关联且相互依赖的领域。

社会工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可以为患者提供心理、社会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康复率。

而医疗卫生对于社会工作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因为现代医疗观念已经从单纯治疗转向全面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

政策的出台,既是对社会工作和医疗卫生融合的重视,也是对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政策的引导,可以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政策内容和要点解读1. 加强社会工作力量建设为促进社会工作与医疗卫生融合,政策要求加强对社会工作力量的培养和引进。

通过设立专业社会工作岗位,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医疗卫生领域的社会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政府还将加大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的投入,提升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

2. 建设多元化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政策要求建立多元化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以满足不同患者群体的需求。

通过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心理咨询、社会支持等工作,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政策还鼓励各级医疗机构与社会工作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社会工作与医疗卫生的融合,形成合力。

3. 推动信息化建设与数据共享政策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工作机构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数据共享和交流。

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实现患者信息的共享,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工作机构可以更好地协同工作,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政策还强调加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和权益。

4. 强化政策落实和监管政策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政策的落实和监管,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起到促进社会工作与医疗卫生融合的作用。

医疗卫生改革政策解读

医疗卫生改革政策解读

医疗卫生改革政策解读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政策不断推进,旨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人民健康。

本文将对医疗卫生改革政策进行解读,介绍其中的重要举措和意义。

一、发展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在医疗卫生改革中,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是首要任务。

该制度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旨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通过社会保险和财政支持,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群众经济负担,使人们能够及时得到必要的医疗服务。

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医疗卫生改革政策着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一方面,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升其服务能力,使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

另一方面,加强综合医院和重点专科的建设,提高高水平医疗资源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特殊疾病治疗的需求。

三、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是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医疗卫生改革政策提出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举措。

通过建立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强调以医疗服务质量为导向,实现医疗价格与服务质量相匹配。

四、鼓励发展社会办医为了丰富医疗服务供给方式,医疗卫生改革政策鼓励发展社会办医。

通过引入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的医疗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医疗需求。

同时,政府也将加强监管力度,确保社会办医的合法合规运营,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五、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支撑。

政府将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医疗服务数据共享等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为医疗卫生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总的来说,医疗卫生改革政策旨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人民健康。

通过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鼓励发展社会办医和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等重要举措,政府将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的需求。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解读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解读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解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医疗卫生需求,政府不断出台一系列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旨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负担,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本文将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

一、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国政府全面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这一制度的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不再因为没钱而无法接受医疗服务。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个人和单位的缴费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实现。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过去的医疗卫生体制中,药品价格高、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十分突出。

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加强医疗资源配置等。

首先,药品价格改革旨在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标准,来规范药品价格的形成和调整机制,防止不合理的药品价格上涨。

其次,加强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政府通过优化医院布局、加强医疗技术培训等方式,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三、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政策。

其中包括改革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加强医疗人员培训等。

首先,改革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推行分级诊疗制度。

分级诊疗制度旨在合理引导患者就医,减轻大医院就诊压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通过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患者能够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合理选择就医机构,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加强医疗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政府通过建立健全医疗人员培训机制,加强对医疗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术更新,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建设成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

医疗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政策解读

医疗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政策解读

医疗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政策解读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领域也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医疗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实现医疗信息化需要依托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医疗设备的联网、医疗大数据的整合和分析等,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可持续性:医疗信息化需要适应不同医疗环境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需要保证医疗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实现医疗信息的可持续发展。

3、个性化:医疗信息化要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采用远程医疗、数据化、个性化的医疗诊疗方式,提高患者的医疗体验和满意度。

4、国际化:随着国际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通,医疗信息化也需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设计,不断拓展国际化的医疗技术合作和交流。

二、医疗信息化的政策解读1、《关于促进医疗健康信息化发展实施意见》出台时间:2018年主要内容:该意见提出了医疗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旨在促进医疗健康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加强医疗信息化与医疗机构、医院、患者之间的衔接,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的医疗信息化体系和技术标准,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医疗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等。

2、《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时间:2009年主要内容:该意见提出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旨在推动医疗卫生体制发展,实现医疗机构的现代化,促进医疗服务的优质化和效率化。

政策措施:推行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信息化的共享与交流,建立健全的医疗信息化技术标准,培养和引进医疗信息技术人才,加强医疗安全和数据保护。

三、结语医疗信息化是推动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医疗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实现医疗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在技术创新、政策引导、人才培训等方面共同努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形成共识,才能实现医疗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为公众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关于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

《关于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

《关于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日期】2024.08.30•【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关于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一、出台背景传染病监测预警是防范和化解传染病疫情风险,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强调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加强疫情监测和常态化预警能力建设,健全疫情监测体系和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准确作出预警。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等有关部门,在全面梳理工作基础、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经国务院同意印发实施。

《指导意见》的出台,对建成多点触发、反应快速、科学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指导意见》包括7个部分,共23条。

一是总体要求和目标。

明确了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计划到2030年,建成多点触发、反应快速、科学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新发突发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的灵敏性、准确性明显提升,疫情早期发现、科学研判和及时预警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健全监测预警体制机制。

完善传染病监测、疫情风险评估、预警、疫情报告和信息公布制度;明确疾控部门、其他部门、疾控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监测预警职责;健全多部门、医防协同、平急转换等工作机制等3方面举措。

三是开展多渠道传染病监测。

巩固优化疫情报告管理系统,拓展临床症候群监测网络、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监测网络、病媒生物、宿主动物和环境相关风险因素监测网络、行业协同风险监测、社会感知监测、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传染病有关监测等8类传染病监测渠道。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4-2025政策解读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4-2025政策解读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4-2025政策解读2024年,卫生部发布了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4-2025,该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提升我国医疗质量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就医体验,加强医疗安全保障,推动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发展。

本文将对该行动计划的政策内容进行解读,并分析其对我国医疗行业的影响。

一、政策背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医疗质量、服务水平、医患关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卫生部提出了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4-2025。

该行动计划是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领域的全面发展。

二、政策内容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4-2025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作为重点任务之一。

针对目前医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该行动计划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引导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同时,还将加强医疗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建立医疗事故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医疗安全保障。

2.推动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4-2025将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任务之一,积极推动医疗信息化技术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建立完善的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医疗卫生大数据平台,提升医疗服务的精准性和便捷性。

同时,加强医疗卫生大数据的管理和应用,促进跨部门、跨地区、跨医疗机构信息共享,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3.建立健全医患沟通机制为了改善医患关系,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4-2025将建立健全医患沟通机制作为重点任务之一。

推动医疗机构加强对医患沟通和医患合作的重视,通过加强医患沟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医患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提升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4.提升医护人员素质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4-2025将提升医护人员素质作为重点任务之一。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4-2025政策解读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4-2025政策解读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4-2025政策解读一、背景介绍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战略,也是国家长期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

2024-2025年政策是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具体行动方案,旨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通过此政策的实施,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医疗服务业体系,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2.主要任务:(1)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2)加强医疗卫生质量监管,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3)促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便捷度;(4)改善医疗服务环境,提升患者满意度和便捷度。

三、重点措施1.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2)完善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医疗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3)深化多学科医疗协作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

2.加强医疗卫生质量监管(1)加大医疗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医疗事故和医源性感染;(2)建立健全医疗卫生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3)推进医疗技术标准化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3.促进医疗信息化建设(1)推进电子病历应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便捷度;(2)建设医疗大数据平台,加强医疗资源整合和管理;(3)加强医疗信息安全保护,保障患者隐私和医疗安全。

4.改善医疗服务环境(1)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场所建设水平,改善医疗服务环境;(2)加强医疗服务流程优化,提升患者就诊体验和满意度;(3)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和满意度。

四、政策实施1.资金投入: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保障政策的顺利实施和落实。

2.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和监督。

3.配套措施: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医疗信息化、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工作进展,为政策实施提供保障。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关于《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的解读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关于《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的解读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关于《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的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公布日期】2023.12.26•【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一、出台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控成效显著,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

疾控体系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经受住了考验,为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同时,我国疾控事业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亟需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更好发挥疾控事业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新冠疫情发生后,党中央作出改革完善疾控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会同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在全面梳理政策、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办公厅于12月25日印发实施。

《指导意见》的出台,对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动实现健康中国宏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内容按照“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的总要求,《指导意见》提出5方面22条措施。

一是总体要求。

明确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提出到2030年,完善多部门、跨地区、军地联防联控机制,建成以疾控机构和各类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军民融合、防治结合、全社会协同的疾控体系。

二是系统重塑疾控体系。

强化国家、省、市、县级疾控机构核心职能,制定完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强化医疗机构疾控职能,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夯实疾控工作基础。

三是全面提升疾控专业能力。

着力提升监测预警和检验检测、应急处置、传染病救治、公共卫生干预、行政执法、宣传教育能力,确保准备更加充分、预防更加有效、干预处置更加有力有序。

医疗信息化建设政策解读

医疗信息化建设政策解读

医疗信息化建设政策解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的不断需求,医疗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为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疗效率,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推动医疗信息化的发展。

本文将对医疗信息化建设政策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于实际。

一、政策背景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医疗资源紧缺等社会问题,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能。

政策背景中关注的问题包括医疗数据共享、电子健康记录、远程医疗服务等,旨在提高医疗体系整体运行效率。

二、核心内容1. 医疗数据共享医疗数据的共享是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要求之一。

政府将制定相关政策来推动医疗机构间的数据共享,以便实现医疗信息的整合和共享。

这将有助于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率和医疗质量,减少重复检查和用药等问题。

2. 电子健康记录电子健康记录是将传统的纸质病历转化为电子形式,并建立统一的电子健康记录数据库。

政策中将规定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和使用电子健康记录系统,鼓励医生和患者使用电子健康记录进行医疗数据的管理和交流。

这将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减少病历丢失和信息不全的问题,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3. 远程医疗服务远程医疗服务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远程交流和诊疗的模式。

政策中将鼓励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提供在线问诊、远程手术指导等服务。

这将方便偏远地区的居民获得优质的医疗资源,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

三、政策实施为了确保医疗信息化建设政策的有效实施,政府将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和法规,包括经费支持、技术标准、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法规制度。

同时,政府还将推动医疗机构及相关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以保障政策的顺利实施和推进。

四、政策效果医疗信息化建设政策的实施将在多个方面带来显著的效果。

首先,医疗数据共享和电子健康记录的实现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避免了很多重复工作。

其次,远程医疗服务的开展将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帮助偏远地区居民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

健康中国医疗政策解读

健康中国医疗政策解读

健康中国医疗政策解读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医疗政策。

本文将对健康中国医疗政策进行解读,详细介绍政策内容和目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到健康中国的建设中来。

一、全面建立健康中国的目标中国政府旨在全面建立健康中国,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政府提出了以下几项重要的政策措施:1. 推进医改医改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政府将加强医疗资源的统筹配置,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此外,医疗体制改革还包括深化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服务等。

2. 促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政府将推动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构建电子健康档案,加强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提升医疗服务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3. 加强医疗人才培养医疗人才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政府将加大对医疗人才的培养力度,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完善医生培养体系,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

二、健康中国医疗政策的主要内容1.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民为了确保人民群众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险的福利,中国政府推行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该制度覆盖全民,包括城乡居民和失业人员等。

政府通过建立统一的医保基金和参保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费用的报销和重大疾病救助等服务。

2. 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保障需求,政府提出了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政策。

该政策将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相互补充,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等。

3. 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了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政府推动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该服务模式将家庭医生与居民建立固定的医疗关系,提供定期健康检查、慢性病管理、预防接种等服务,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

《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的政策解读

《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的政策解读

《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的政策解读一、政策背景为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标准的规范、引领和支撑作用,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的创新融合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在广泛听取了委内有关单位、各省级卫生健康委、有关院士、医院、相关企业等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二、主要内容《意见》主要包括充分认识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强化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等3个部分的内容:(一)充分认识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一是明确了信息标准化的意义。

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卫生健康行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总结了取得的初步成果。

国家卫生健康委坚持研发和应用两手抓,注重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建设工作,初步形成了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了全民健康信息化基础标准与规范,基本完善了医院信息化标准框架体系,有力推动了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应用。

三是提出新的发展要求。

推进标准化工作机制创新,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统一协调、运行高效的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二)明确了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4项重点任务。

一是促进全民健康信息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

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标准化建设,强化全国医院信息平台标准化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标准化建设,统筹做好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和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应用成熟度评价工作,推进医院信息标准评价一体化,完善公共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优化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标准化建设,统筹中医药信息标准化建设。

《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解读

《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解读

《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12.11•【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解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部署,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发展条件,紧紧抓住我国公共卫生发展的需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成立专家团队,联合研究制定了《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

一、编制目的文件针对目前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着眼未来5-10年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应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建设要求。

一是为全面规范推进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能力,针对公共卫生信息化的短板和不足,开展“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信息技术与公共卫生融合应用,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各司局公共卫生的工作职能,在梳理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建设内容和要求。

二是要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开展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有效支撑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委的管理与决策,一方面满足“平时”国家对公共卫生机构的宏观管理、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管理信息需求;一方面满足“战时”对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的有效支撑,提升公共卫生信息化“平战结合”能力。

三是促进医防融合,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健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健全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临床治疗的有效协同机制。

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积极推动二级及以上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间的信息系统互通共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基本公共卫生融合服务,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与上级医院的联动机制,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对新发传染病的预警、预测、治疗和康复能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的解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的解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的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8.30•【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的政策解读随着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全国卫生健康领域迎来重要机遇期,信息化发挥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健康数据不仅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更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因此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此背景下,《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发布,进一步规范了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加快推动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办法》明确了各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及数据安全管理基本原则、管理分工、执行标准、监督及处罚要求,体现了统筹安全与发展的总体平衡,与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一脉相承,为医疗卫生机构指明了网络安全管理的总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强调一个周期。

《办法》全文贯穿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主导思想。

在网络安全方面,围绕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提出落实等级保护制度、监测预警、应急实战、安全整改、人员管理、新技术应用、密码安全、医疗设备、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在数据安全方面,以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为目标,要求采取数据加密、数据备份、数据脱敏等技术,加强数据收集、传输、存储、使用、交换、销毁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

在实际运用中,应基于网络和数据的全生命周期视角,梳理安全策略架构,识别具体业务场景,有针对性的设计安全措施,实现安全防护。

二、突出两个要点。

《办法》强调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管理应围绕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两个要点着力推进。

顶层设计方面,在整体网络安全体系的基础上,依据数据的特性建构网络和数据安全顶层设计,落实安全责任分工,明确数据管理部门、业务部门、信息化部门在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权责。

制度保障方面,《办法》明确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技术规范。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政策解读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政策解读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政策解读近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政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政策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政策进行深入解读。

一、政策背景我国是一个庞大的人口大国,健康问题一直是摆在面前的严峻挑战。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建设和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二、主要内容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

政府将通过增加投入,改善和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设施条件,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

2.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

政府将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从而为居民提供更加专业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3.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政府将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服务评价机制,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4.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

政府将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的发展,提高信息共享和管理效率,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三、实施效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扩大,居民的就医条件得到了明显提升。

其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医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提高。

再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了完善,服务规范和标准得到了有效推动。

最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居民获得医疗服务的便利性得到显著提升。

结语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政策的出台为改善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和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医疗卫生行业政策解读

医疗卫生行业政策解读

医疗卫生行业政策解读医疗卫生行业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领域,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对于行业的发展以及公众的福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政策不断完善和优化,旨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公平、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分级诊疗政策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

其核心目标是引导患者合理有序就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过去,由于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导致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相对薄弱,患者纷纷涌向大医院,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分级诊疗政策通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待遇,完善医保支付政策等手段,鼓励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对于超出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的疾病,则按照规定的转诊流程向上级医院转诊。

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大医院的诊疗压力,提高医疗效率,还能够让患者在离家更近的地方获得便捷的医疗服务。

医保政策的改革也是医疗卫生行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更广泛、更可靠的医疗保障。

一方面,医保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群被纳入医保体系,包括农村居民、城镇非就业人员等。

另一方面,医保报销的比例和范围也在逐步提高和拓展,许多重大疾病和慢性病的治疗费用得到了更多的报销支持。

同时,医保支付方式也在进行改革,从传统的按项目付费向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多种支付方式相结合转变。

这种改革有助于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促使医疗机构更加注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成本控制。

药品供应保障政策对于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为了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通过带量采购的方式,以量换价,促使药品生产企业降低价格。

加强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减少中间环节的加价,提高药品配送效率。

此外,还加快了仿制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推动仿制药的研发和生产,增加药品的供应种类和数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政策的解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政策的解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政策的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2.12.05•【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政策解读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一、《规划》出台背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定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信息化作为引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实现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应用,为中医药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强大势能、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互联网+中医药”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带来了更大可能,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十三五”时期,中医药行业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部署,坚持“融入、整合、跨越”发展思路,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深入等问题,与数字中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民健康信息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中医药的总体部署,推进“十四五”时期中医药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等文件精神,密切衔接《“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在全面评估、深入调研和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形成《规划》。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政策解读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政策解读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政策解读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政策解读一、引言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作为我国医疗领域的重要政策文件,旨在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环境,保障人民健康权益。

本文将对行动计划进行全面解读,并探讨其意义与影响。

二、政策概述1. 政策背景行动计划的出台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健康我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提升医疗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2. 政策目标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建立健全医疗质量评价和监测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养,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构建多元化医疗服务模式,推动医疗质量全面提升。

3. 政策重点行动计划的重点包括:建立健全医疗质量评价和监测体系;加强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提升;完善医疗安全管理体系;促进医疗服务多元化发展等。

三、政策解读1.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评价和监测体系行动计划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评价和监测体系作为首要任务,包括加强对医疗服务、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的监测和评价。

这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升医疗服务整体质量。

2. 加强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将通过加强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推动医疗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实力和水平。

3. 完善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医疗安全管理一直是医疗领域关注的重点,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体系的措施,包括规范医疗行为、强化医疗责任,提高医疗事故的处置和风险防范能力,全面保障患者的安全权益。

4. 促进医疗服务多元化发展行动计划还提出了促进医疗服务多元化发展的措施,包括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发展远程医疗等,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四、政策意义与影响行动计划的出台对于全面提升我国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有力推动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改善医患关系,增强人民群众对医疗体系的信任度,提升国民健康水平。

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政策解读如下:
该实施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增强重大疾病的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促进中西医协调发展,以及实现有序就医和诊疗体系建设的积极成效。

在实施方案中,主要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强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和
协同配合,优化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

2.加强重大疾病防控:针对重大疾病,如传染病、慢性病等,加
强预防控制和监测预警,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3.促进中西医协调发展:鼓励和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
中西医结合,形成中西医协同治疗体系。

4.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
和人才培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5.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制度,提高医
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1.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提升医疗服
务能力。

2.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控能
力。

3.促进中西医协调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4.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
病贵的问题。

5.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明市《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三明市《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三明市《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近日,三明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现就《实施意见》有关政策解读如下:一、背景和意义我市医疗卫生行业发展迅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医疗卫生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技术手段不断进步,医疗卫生行业监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亟需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推动转变监管理念、增强监管合力、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效能,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去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63号),对改革完善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提出要求,去年1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8〕97号),对改革完善我省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做出部署,要求各地制定出台具体落实方案。

市卫健委对国办63号文件和省政府办97号文件进行了系统研究,认真梳理我市经验做法,在广泛征求市直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起草制定了我市《实施意见》。

建立严格规范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是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医疗卫生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二、主要内容《实施意见》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工作目标。

提出到2020年,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运行规范、科学高效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实现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工作目标。

第二部分:工作要求。

提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明确政府主导责任、明确医疗卫生机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监督等五大方面重点工作要求。

第三部分:工作任务。

针对医疗卫生服务要素准入、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医疗卫生机构运行、医保制度、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行业秩序、健康产业等7个重点领域提出了“一优化、六加强”的具体监管要求。

医疗健康大数据政策解读

医疗健康大数据政策解读

医疗健康大数据政策解读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健康大数据也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面对海量的医疗健康数据,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来保障数据的合理使用和保护个人隐私。

本文将对医疗健康大数据政策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一、医疗健康大数据政策背景医疗健康大数据政策的出台是为了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推动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普及,大量的电子病历、医疗影像、生物信息等数据被生成并积累。

这些数据蕴含着宝贵的医疗健康信息,有助于科学研究、医疗决策和公共卫生管理等方面的提升。

二、医疗健康大数据政策要点1. 数据共享与安全保护医疗健康大数据政策鼓励数据的共享与开放,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促进数据的融合与应用。

同时,政策强调对医疗健康数据的安全保护,要求医疗机构和相关企业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2. 数据标准与互通医疗健康大数据政策提倡制定数据标准和规范,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

这对于促进医疗信息的流动和共享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 数据价值挖掘与应用创新政策鼓励各方共同参与医疗健康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创新。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三、医疗健康大数据政策影响与挑战1. 促进医疗创新与发展医疗健康大数据政策的出台,将推动医疗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发现新的疾病风险因素、创新治疗方案和药物研发等,促进医学科学的进步。

2. 强化数据隐私保护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个人隐私保护的挑战。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并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技术、制度和管理等多方面确保数据的安全。

3.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医疗服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和质量。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病例之间的关联性,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居民健康卡
用于身份识别,满足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 地区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的基 础 载 体 , 是 计 算 机 可 识 别 的 CPU 卡 , 是 居 民 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索引号的唯一载体,支 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在各系 统间的共享交换。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目标任务:初步建立全国卫生信息化基本框 架,基本建立实用共享、覆盖城乡的全国卫 生信息化网络和应用系统,逐步实现互联互 通、资源共享。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基本框架:“3521+2工程”
建立国家、省、地市县三级卫生信息平台 完善五大业务应用信息系统 建立两个基础数据库 健全覆盖全行业的一个卫生信息网络 建立和推广居民健康卡 建立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
2003年卫生部出台《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纲 要2003-2010年》(卫办发[2003]74号) 指导思想: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 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求实效。 基本原则:标准统一、保证安全、以法治业、 经济实效、因地制宜。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奋斗目标:到2010年建立起功能比较完备、 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与卫生改革 与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信息化体系,经济发达 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达到中 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余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 要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总体思路:
一是利用平台技术,联通纵向业务应用,实 现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促进业务应用系统 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从根本上消除“信 息烟囱”、“信息孤岛”现象。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二是统筹完善业务应用系统,突出服务功能, 共享各业务领域信息,优化流程,促进医疗 质量提高、医疗费用降低,直接让人民群众 受益。规范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整理、分 析,增强政府公共卫生管理和科学决策能力。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第二次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会议
2002年10月召开,时任部长张文康到会作重 要讲话,规财司长陈啸宏作会议总结。 会议印发了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纲要(征求 意见稿),提出建立功能比较完备、标准统 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与卫生改革发展相 适应的卫生信息化体系目标。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体系)建设
针对非典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卫生部按照 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 建立覆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卫生监督中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 构的全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体系)的目标。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三级平台:建立国家、省、地(市)三级 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 五级网络:建立连接乡(镇)、县(区)、 地(市)、省、国家五级卫生行政部门和 医疗卫生机构的双向信息传输网络。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触角延伸到村;连接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 构。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三是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资 源库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重点,通过信 息平台和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交换 与业务协同以及对居民健康的动态管理。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四是以配备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卡为突破 口,促进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换, 方便居民享受连续的预防、医疗、保健、康 复等医疗卫生服务。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09年,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的意见》将卫生信息化与公共卫生、医疗服 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以及医疗管理机制、 运行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监管机制、科技 和人才保障、法律制度等并列,称为新医改 的“四梁八柱”。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二、“十二五”国家卫生信息化框架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2002年,全国2/3的省完成了省级卫生行政部 门机关局域网、门户网站和网络中心建设。 有力推动了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疫情报 告、社区卫生、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妇幼 保健、远程医学教育等信息系统的建设。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医 疗 机 构 信 息 化 快 速 推 进 , 2001 年 上 半 年 卫生部调查数据表明,全国省部属医院投 资进行信息网络建设的比例占省部属医院 总数的84%,地(市)级医院比例达到40%, 县级医院比例约为34%。
2015年初步建立全国卫生信息化基本框架。 2020 年建立完善实用共享、覆盖城乡的全 国卫生信息化网络和应用系统,为实现人人 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提供有力技术支 撑。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第一次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会议与国家 卫生信息网建设。
1998年特大洪灾后,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 示精神,经财政部批准立项,投资2个亿,于 2000年4月启动了国家卫生信息网项目建设。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连点成网,疫报先行。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通过项目的部署实施,到2002年,基本建成了 覆盖国家、省、地、县四级的卫生信息网络, 全国2861个县(市、区),333个地(市),31个 省(市)、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基础设施 建设完毕、设备到位、网络开通。
卫生信息化相关 政策解读
河北省卫生信息中心 刘素刚 2012年10月29日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一、我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轨迹 二、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基本框架 三、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 四、卫生信息化发展机遇与挑战 五、河北怎么办、怎样干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一、我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轨迹
我国的卫生信息化可追溯至20世纪七、八十 年代,大体可分为四个阶。 ● 单机单用户应用阶段 ● 部门级的系统应用阶段 ● 网络环境下的系统应用阶段 ● 区域卫生信息化探索阶段
三、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2年6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 合下发《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 见》(卫办发[2012]38号),重申了加快推 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对有效落实各项医改措施 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明确了 2015年乃至 2020年全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