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学综合考试》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专业课复习方案专业课一:中外文学史中外文学史:华师的文学专业课数目很多,涉及面非常广,教材也十分庞杂,盲目复习,难以起手,必须要做到去粗取精,析出重点,而一般考生在初期复习中很难做到。

大纲给出的专业课参考书目包含以下:文学各专业:《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复试专业考试参考书目:文艺学:《文学批评原理》王先霈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张三夕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比较文学教程》胡亚敏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中国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影视文学:《电影媒介与艺术论》李显杰、修倜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硕士(语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复习经验指导由于这门课内容繁杂,涉及十几本书,很多同学感到无从下手,十分彷徨。

【2024版】华中师范大学转专业考核科目表1

【2024版】华中师范大学转专业考核科目表1
院系名称
专业性 质
教育学院 师范
教育学院 师范
教育学院 非师范
专业名称
特殊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
跨学科专业门类各专业拟接收转专业学生考核科目表(
12级学 生人数
计划 接收 人数
专业考试课程
教育概论
33
2 教育学
大学英语
综合面试
教育概论
62
3
教育学 大学英语
综合面试
教育概论
62
3 教育学
大学英语
综合面试
《一元微积分》(李书刚 ,科学出版社) 同类教材 《信息管理学基础》(娄策群主编,科学出版社) 《一元微积分》(李书刚 ,科学出版社) 同类教材 《电子商务概论》(王伟军主编,华中师大出版社)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人大) 同类教材 同类教材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复旦大学)
笔试 面试 面试 笔试 面试 面试 笔试 面试 笔试 笔试 面试 笔试 笔试 面试 笔试 笔试 面试 笔试 笔试 面试 笔试 笔试 面试 笔试 笔试 面试 笔试 笔试
《高等数学》多学时(同济大学 ,高教出版社) 同类教材
《高等数学》多学时(同济大学 ,高教出版社) 同类教材
《高等数学》多学时(同济大学 ,高教出版社) 同类教材
《高等数学》多学时(同济大学 ,高教出版社,第六版) 同类教材
《高等数学》多学时(同济大学 ,高教出版社,第六版) 同类教材
《一元微积分》(李书刚 ,科学出版社) 同类教材 《普通化学》(自选同名教材) 《一元微积分》(李书刚 ,科学出版社) 同类教材 《普通化学》(自选同名教材) 《一元微积分》(李书刚 ,科学出版社) 同类教材 《植物学》(刘胜祥,科学出版社)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元微积分》(李书刚 ,科学出版社) 同类教材 《植物学》(刘胜祥,科学出版社)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元微积分》(李书刚 ,科学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官方版)

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官方版)

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2014.6目录第一部分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总则———————4第二部分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招生简章2014年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62014年教育硕士(E d.M)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72014年公共管理硕士(M P A)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92014年农业推广硕士(M A E)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10附件:1.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及代码、全国联考考试大纲2.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3.考生上传电子照片标准4.报名登记表(样表)5.报名工作流程图华中师范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介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首批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从1903年建校至今,华中师范大学已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

我校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2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中心1个。

目前,我校拥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 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所拥有的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涵盖了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现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1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包括教育硕士、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农业推广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翻译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应用心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工程硕士。

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方向介绍

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方向介绍

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方向介绍2015年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共计2万元,学制两年。

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初试科目如下:教育管理招生人数18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14教育管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招生人数52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73计算机应用基础(二)小学教育招生人数10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15小学课程与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招生人数16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17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招生人数15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16学前教育学学科教学(音乐) 招生人数2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63中外音乐史(含作品分析)学科教学(体育) 招生人数3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54学校体育学学科教学(语文) 招生人数90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学科教学(英语) 招生人数46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33专业英语学科教学(历史) 招生人数16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28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教学(数学) 招生人数22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35数学教学论学科教学(物理) 招生人数4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40物理教学论学科教学(化学) 招生人数25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44化学教学论学科教学(美术) 招生人数15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66美术教学论学科教学(地理) 招生人数27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49地理教学论学科教学(生物) 招生人数26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52生物学教学论学科教学(思政) 招生人数91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06思想政治课教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一、本文系统介绍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方向,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介绍,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专业及参考书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专业及参考书

目录001马克思主义学院() (1)002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5)003政治学研究院() (9)004教育学院() (13)005心理学院() (16)006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型、全日制) (19)007文学院() (23)008语言研究所(027—) (25)009历史文化学院(027—) (26)010外国语学院() (31)011数学与统计学学院(027—) (35)012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38)013化学学院() (41)014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43)015生命科学学院() (46)016体育学院() (48)017音乐学院(027—) (50)018美术学院() (54)019信息管理学院() (56)020信息与新闻传播学院() (60)021计算机学院() (63)022社会学院() (65)023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转6003) (66)024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70)025M B A教育中心() (72)026法学院() (73)027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75)028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78)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430079 地址:一号教学楼学术型哲学一级学科(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科技哲学、逻辑学、伦理学专业)初试书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哲学系编写的、哲学专业所用的、公开出版的教材均可《西方哲学史》苗力田,人民出版社复试书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哲学系编写的、哲学专业所用的、公开出版的教材均可《西方哲学史》苗力田,人民出版社《逻辑学教程》何向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4年《伦理学教程新编》李春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教育部社会科学系研究室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版中共党史初试书目:《政治学原理》,王惠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版《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下),第2卷(上、下),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共产党七十年》胡绳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版复试书目;《毛泽东思想概论》,田克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国际政治初试书目:《政治学原理》,王惠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版《国际政治学导论》,夏安凌,戴轶,王学军武汉出版社2007年6月复试书目;《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国际经济政治概论》,程毅,夏安凌,韩玉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初试书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部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张雷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部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复试书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顾海良,梅荣政,武汉大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部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专业型教育硕士初试书目: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教育综合科目),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复试书目: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中学德育课程与教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430079 地址:十号教学楼招生人数:学术型65人、全日制专业学位17人学术型一、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共用)1.《政治经济学》(第二版),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2.(1)《宏观经济学》刘小怡等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2)《微观经济学》肖殿荒、何穗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3)《西方经济学》第四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二、工商管理(企业管理专业)初试:1.段从清等:《管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华中师范大学_文学院_历年考研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_文学院_历年考研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试卷(供研友分享)2010年科目:中国语言文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现代汉语2、六书3、互文4、唐传奇5、拟话本6、革命历史小说二、简述题1、字典和词典的区别。

2、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语法条件是什么?举例说明。

3、屈原《离骚》的艺术成就。

4、“十七年文学”政治抒情诗的文学形态。

5、《荷马史诗》的基本主题。

文学类做下列题目(因为我不是考语言学方向的,所以不记得语言学的题目,请各位原谅~)三、论述题1、根据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一段话:“···”说说《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2、“左联”的历史功绩与不足。

3、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艺术成就。

华中师范大学09中外文学史一、名词解释(5分/题6题/30分)1、九歌2、上官体3、爱美剧4、政治抒情诗5、美国南方文学6、自然派二、简答题(15分/题4题/60分)1、简述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2、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3、巴金《家》的主题思想?4、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艺术特征?三、论述题(20分/题3题/60分)1、李白行路难(其一)艺术特点,并解释诗题及诗中用典?2、论“干预生活”小说艺术成就?3、神曲的主题思想?09文学理论一、名词解释1、诗灵神授2、语感3、以禅入诗4、期待视野5、现代主义文学6、文学体裁二、略三、分析题1、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2、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四、问答题1、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死了”这是一个故事。

“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因为悲伤过度死了”这是一段情节。

根据这段说明情节与故事的区别?2、艾青诗:“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其特点是什么?五、论述题1、有人认为文学批评的前提是:“让作家死去”,这种主张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学观?谈谈你对这种文学观的看法?2、谈谈现代传媒技术对当代文学活动的影响和冲击?华中师范大学中外文学史98——98年试题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民间文学科目中外文学史方向一、填空(40分)1.现存最早的《诗经》法是“毛传郑笺”,“郑”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华中师范大学各专业课真题附录

华中师范大学各专业课真题附录
外国教育史 1999,2001——2004
中国教育史 1999——2004
中外教育史 1998——2005(注:2005年有两种)
德育原理 1998,2003
课程与教学论1999——2005
比较教育学2000——2005
特殊教育概论2005
教育心理学1998——2002
心理学院
国际政治学概论2003——2004
国际关系史1998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1999——2000
战后国际关系史 2002——2008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理论 2002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业)1998——2005
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专业)1998——2005,2007——2008
中国民主党派史1998——1999,2001
文学概论2000
文学评论1998,2000
文学批评1999
中国文学批评史1999
文学评论、文学批评史2001
欧美文学史1999
汉语语言学(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两部分) 2001——2006,2008
汉语言文字学(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两部分) 2003——2005,2007
古代汉语 2000——2002(注:2000年有两种)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5
毛泽东思想概论1999——2000
政治社会学 2004——2005,2007——2008
行政学基础 1998——2000(注:1998试卷名称为“法学、行政学基础理论”)
行政管理学1999——2005(2004有答案)
法理学与宪法学2008
考试学2000,2007——2008

华师文件

华师文件

以下是华中师范大学的考研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外国哲学专业逻辑学专业伦理学专业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思想史专业西方经济学专业世界经济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区域经济学专业产业经济学专业数量经济学专业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民商法学专业诉讼法学专业经济法学专业政治学理论专业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中共党史专业国际政治专业国际关系专业外交学专业社会学专业人口学专业民俗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文艺学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法语语言文学专业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新闻学专业传播学专业音乐学专业美术学专业设计艺术学专业基础数学专业计算数学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应用数学专业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理论物理专业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凝聚态物理专业光学专业无线电物理专业无机化学专业分析化学专业有机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天体物理专业自然地理学专业人文地理学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植物学专业动物学专业水生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专业遗传学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系统理论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物理电子学专业电路与系统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化学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专业农药学专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企业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社会保障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图书馆学专业情报学专业翻译硕士专业影视文学专业中国民间文学专业政治社会学专业地方政府学专业政府经济学专业国家治理与考选制度专业宪政与法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初试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文学理论④828中外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初试考研参考书目:《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复试考研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其他院校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对比参考大学名称学院名称专业名称厦门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中国古代文学郑州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兰州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中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西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安徽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河北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河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山西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国古代文学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河北师范大学文学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华侨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古代文学集美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苏州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青岛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长沙理工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赣南师范学院专业列表中国古代文学黑龙江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广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温州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烟台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江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汕头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长春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南京农业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深圳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湖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大连大学人文学部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聊城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南京艺术学院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南通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社科院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3年考研笔记真题资料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语言理论与文学理论》考研套装资料HS05: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研套装资料适用专业:文学院: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民间文学、影视文学、对外汉语教学内含资料说明:第一部分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2013年考研复习宝典¥1201、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2013年考研复习宝典打印版,A4,118页本复习宝典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高分硕士根据最新的考研动态为2013年报考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民间文学、影视文学、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同学独家编写。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

1
中国民间文学
105110107409551 姜帅杰 384 90.210 80.823
2
中国民间文学
105110107409559 成亚妮 379 88.295 79.549
3
中国民间文学
105110107409541 张素素 369 88.120 78.096
4
中国民间文学
105110107409524 李旭 370 87.395 78.019
考生 姓名
万铭汐 袁萌萌 罗童心 邓敏萱 陈源 孔会亚 许玉洁 罗民 董倩倩
初试 成绩
384 389 376 370 370 368 365 355 360
复试 成绩
87.300 84.360 86.540 86.320 84.310 82.200 82.455 85.910 77.880
总成绩
79.950 79.768 78.602 77.696 77.093 76.180 75.837 75.473 73.764
105110107409494 张妍 373 85.880 77.984 方向调整
4
汉语言文字学
105110107409471 孙婧 365 84.235 76.371 方向调整
5
汉语言文字学
105110107408916 熊清红 359 83.795 75.399 方向调整
6
汉语言文字学
105110107408976 欧阳萍 358 82.930 74.999 方向调整
105110107409586 陈彤 370 87.725 78.118
2
对外汉语教学
105110107302378 汪道霞 366 83.330 76.239 方向调整

(完整版)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试卷(A卷)(答案)

(完整版)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试卷(A卷)(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各专业2005——2006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A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当语言与言语对举时,语言一般是指语言系统。

而在其他情况下,语言一般用于广义。

语言系统由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构成,而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又都有语音和语义两个方面。

语音、语义和语汇、语法都自成系统。

所以语言系统包括上述四个子系统。

言语活动就是运用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交流思想的活动,简言之就是说话。

而言语作品则是言语活动的结果,也就是说出来的话。

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都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两种形式。

语言与言语既有一系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主要区别在于:1.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2.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3.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4.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5.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语言与言语又有密切联系,二者互相依存。

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

语言系统是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

2、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

广义语法范畴,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形式和隐性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

狭义的语法范畴是由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为形态语法范畴或形态范畴。

3条件变体——音位的条件变体是指那些出现条件受环境限制的音位变体,即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只出现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下,处于互补分布的状态。

例如英语的/p/、/t/、/k/三个辅音音位,当它们出现在词首时是送气的:top[t’ p](顶部)、pool[p’u:l](水池)、kill[k’il](杀死),而出现在/s/后就变为不送气的了:spool[spu:l](线轴)、stop[st p](停止)、skill[skil](技巧)。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院校筛选宝典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院校筛选宝典

2012年复试:[05]
明:1.此复试基本分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
考生须同时达到学
线,才有资格参加复
将于近期公布,请密

言及方言学
大学
04
03对外汉语教学04 应用语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德、思维表达能力等也均本专业不提供参考书。

言文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04实验语音学年4月版;《外国文学教程》吴舜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任选两门。

炳,高等教育出版社;《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亚非卷)文学院02语言习得
03对外汉语教
言学同等学力加试:①语言学②汉语
③618 语言文字及语言学(含古代汉语
28大学文学院02语用学
复试科目:专业笔试为现代汉语
05]文学[0501]中国语言文学 50 50 90 90 365↑说本分数线只是我校的最低复试分数要求,报考院系可点、招生计划、整体考试情况等,上调复试分数线。

到学校复试基本分数线和报考院系调整后的复试分数加复试。

报考院系调整后的复试分数线以及复试办法请密切留意。

2.民族骨干计划、援藏计划、单独考试的复试分数线近期将另行公布。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710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710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710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710)一、考试目的、性质和基本要求《中国语言文学基础》是我校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考试目的是要求考生掌握中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有关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并具备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合格考生应当达到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中国语言文学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具有较好的中国语言文学理论基础。

考生的复习范围和考试的命题范围以研究生院已经公布的关于本门课程考试的参考书目为据,考试将在“识记”、“理解”、“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四个层面上对考生的知识体系和分析能力做出考察和评估。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题型比例名词解释约20%简答题约40%综合题约40%三、考查的主要内容《中国语言文学基础》主要涉及中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等方面内容。

(一)中国文学史1.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多学科视角(1)文学本位:古代文学自身的特性;古代文学史研究的三层面:政治经济背景、创作主体、文学作品;文学鉴赏;文学传媒;(2)文学史与文学史学:古代史书对文学史的叙述;古代诗文评论著作对文学史的论述;20世纪初,系统完整的“中国文学史”著作的出现;(3)史学思维:了解古代文学传承流变的过程;寻绎文学发展史的规律;(4)文化学视角:了解结合哲学、考古学、社会学、宗教学、艺术学、心理学等综合研究古代文学史的研究成果。

2.古代文学的演进(1)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矛盾、地理环境;内部因素的复杂性;(2)古代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文体发展的不平衡;朝代的不平衡;地域的不平衡;(3)各种文体的渗透与交融:诗与赋的渗透与交融;诗与词、曲的渗透与交融;赋与词的渗透与交融;诗与文的渗透与交融;史传与小说渗透与交融;(4)复古与革新:表面的复古与实质的革新;文与道的离合;文学与儒家思想;文学与佛道思想。

华中师范大学14级中国语言文学类培养方案 最新版

华中师范大学14级中国语言文学类培养方案 最新版

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类_208培养方案学院简介文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创建的私立文华文理学院(由文华书院大学部改名建立)中国文学系。

经过百年来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已经发展成为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的中文院系。

在教育部学位中心公布的2010-2012全国高校一级学科排行榜中,我院在全国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中居第5名。

目前,学院下设中文系和语言学系,三个研究所,共有4个本科专业,另办有汉语言文学基地班。

学院在职教职工近100人,其中专职教师80人,教授38人,副教授32人。

在校全日制学生2000余人,其中硕博研究生近600人。

学院拥有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培育〉)、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中国语言文学)。

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汉语言文学)、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支(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精品课程与优质课程3门。

文学院设有独立的资料中心,藏书10万余册,供师生借阅;编辑出版《外国文学研究》(A&HCI收录期刊)、《汉语学报》、《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学生版和综合版各1种)、《华中学术》、《新文学评论》等5种学术杂志面向海内外发行。

专业代码:校内代码:208一、专业简介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扎实的汉语语言学基础,掌握基本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具有初步的语言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汉语言文字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三、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基础理论和汉语基础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和语言学诸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语言调查和分析、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华师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师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中师范大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首批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从1903年建校至今,华中师范大学已有110多年的历史。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和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文化部“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创新研究中心”等部委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

目前,学校拥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所拥有的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涵盖了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

一、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17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即2015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考试大纲复习进程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考试大纲复习进程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26)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语言文学综合是我校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科目之一。

考试目标是要求考生掌握与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汉语有关的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有关基本知识分析古诗文和语言现象,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

合格考生应当达到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相关知识水平。

考生的复习范围和考试的命题范围以研究生院已经公布的关于本门课程考试的参考书目为据。

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题型比例判断对错10分名词解释30分分析题10分赏析题10分简答题70分论述题20分第二部分考察要点《语言文学综合考试》主要涉及中国文学史和现代汉语等方面内容。

一、中国文学史部分(一)先秦两汉文学部分中国文学的起源、诗经、楚辞、左传、庄子。

汉代文学的整体风貌、史记、汉赋、汉乐府、古诗十九首。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建安文学特性的形成原因、建安风骨、三曹、阮籍;陶渊明、永明体、庾信。

(三)唐代文学部分唐诗繁盛的原因、初唐四杰、李白、杜甫、中唐诗风的变化、白居易、李商隐。

(四)宋代文学部分词的出现及其特点、婉约与豪放的两派、周邦彦、苏轼、辛弃疾。

(五)元明清文学部分元代杂剧繁盛的原因、关汉卿、王实甫;明代传奇、金瓶梅、水浒传;清代诗文状况、红楼梦。

二、现代汉语部分(一)现代汉语和现行汉字语言、汉语、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形成与特点,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

汉字的性质和特点,现行汉字的形体和构造,现行汉字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二)现代汉语语音语音、语音学;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语音标记;语音的规范。

声母的分类、发音、辨正;韵母的分类、发音、辨正;声调的性质,调值、调类和调型,古今调类的对应关系,普通话的声调及其辨正。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和专业课二考研参考书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和专业课二考研参考书

学前教育
④815 写作 ③333 教育综合 ④816 学前教育学
心理健康教育
③333 教育综合 ④817 发展心理学
③333 教育综合 学科教学(历史)
④828 中国近现代史
②204 英语二 学科教学(数学) ③333 教育综合
④835 数学教学论 学科教学(物理) ③333 教育综合
专业代码、名称及 研究方向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人数 92
其中接收免 试生人数 5
考试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4 英语二 (3)333 教育综合 (4)806 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专业代码、名称及 研究方向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王道俊,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七版
333 必看的参考书,内容稍有陈旧,但是知识体系与 333 教育综合大纲完全吻合。 教育史 1.《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版(凯程推荐必读)
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是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也是体系最完善的教材,并且,这本书与 333 大纲完全吻合, 除此之外,如有时间,还可以将王炳照的《简明中国教育史》作为补充读物。如果没有时间,孙培青的一 本书就足够了。 2.《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凯程推荐必读)
吴式颖的这本书是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体系最完整的外国教育史教材,与 333 大纲的体系完全吻合。这 本书内容已经很多了,涉及各地区,各国家,史料详实,建议读这一本即可。 教育心理学 1.《当代教育心理学》刘儒德,陈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凯程推荐必读)
这本书是中国最权威的教心教材,也是教育学、心理学考研的必读教材,专业词汇很多,理论介绍也多, 但是由于专业词汇多,所以初次读书有点难理解,往往很多考生读书到第 2-3 轮才能理解,但是这本书的 介绍深层次,全方位,虽然有点小难,但是却是教育学考研最应该读的书,这本书理解好了,教心考试一 定可以过关。 2.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中国语言文学综合》考试大纲

《中国语言文学综合》考试大纲

《中国语言文学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中国语言文学综合》是中国语言文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科目之一。

其目的是考察考生在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素养、能力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选拔有素质、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中国语言文学综合》要反映中国语言文学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文化建设事业培养具有扎实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和实际工作能力,能胜任较高水平中文业务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三、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具有良好的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功底和文学修养,掌握较为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

考查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和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考生必须概念准确、明晰,举例允当;回答问题简洁、全面;论述问题观点合理、分析深入、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表达清晰,能够运用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事实、解决问题。

四、考试内容1.中国文学的基本知识(1)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重要作家、流派的称谓(2)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各类文体的基本特点(3)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基本概念2.中国文学思潮和文学作品赏析(1)中外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们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赏析(3)恰当地运用某种文学理论解读文学作品。

3.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文学作家、作品的评论和批评(1)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文学经典作家的艺术风格分析评论(2)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分析和批评4.语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其运用(1)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其运用(2)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其运用五、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满分为150分,主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21年考研参考书目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21年考研参考书目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辅导班: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21年考研参考书目专业: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2017年为050101文艺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5 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1Z1中国民间文学、0501Z2对外汉语教学】初试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710汉语与文学基础(4)824语言与文学理论初试参考书目710汉语与文学基础:1、《现代汉语》(第二版)邢福义、汪国胜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2、《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3、《〈现代汉语〉学习辅导与习题集》,汪国胜、曾常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4、《中国文学史》(四卷本,第二版比较通用,新出了第三版,哪个都可以)袁行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5、《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6、《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橘色版)或者最新的高教版蓝色版7、《外国文学史》(4卷本)聂珍钊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版或《外国文学史》(修订版上下册),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两本选其一)824语言与文学理论:1、《语言学概论》(第二版)邢福义、吴振国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3、《文学批评导引》王先霈、胡亚敏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社(根据个人复习时间决定是否购买,历史上管科考过1-2次)4、《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不用买四卷本的,郭绍虞主编专业:045103学科教学(语文)(专硕)初试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4英语二(3)333教育综合(4)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初试参考书目333教育综合:《教育学》,王道俊编著,第7版《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编著,第3版《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教育综合科目)》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翔高《教育综合真题汇编及模拟试卷可以后期检测用【选买】凯程《333 教育综合应试解析》较厚,含超纲内容,和大纲一样不适合直接背诵,答案不系统【选买】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现代汉语》上下黄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第二版)邢福义、汪国胜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建议邢福义的也要看】【大纲规定教材语用章节为黄廖版没有内容】注:个人建议黄廖版、邢版都看,同样重要!《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霖主编《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倪文锦《普通高中语文课文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017可作为教学设计的参考书目:高中语文教材、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汉语〉学习辅导与习题集》,汪国胜、曾常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选买】《现代汉语教学与自学参考》【内含黄廖版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比网上答案靠谱、详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26)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语言文学综合是我校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科目之一。

考试目标是要求考生掌握与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汉语有关的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有关基本知识分析古诗文和语言现象,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

合格考生应当达到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相关知识水平。

考生的复习范围和考试的命题范围以研究生院已经公布的关于本门课程考试的参考书目为据。

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题型比例
判断对错10分
名词解释30分
分析题10分
赏析题10分
简答题70分
论述题20分
第二部分考察要点
《语言文学综合考试》主要涉及中国文学史和现代汉语等方面内容。

一、中国文学史部分
(一)先秦两汉文学部分
中国文学的起源、诗经、楚辞、左传、庄子。

汉代文学的整体风貌、史记、汉赋、汉乐府、古诗十九首。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
建安文学特性的形成原因、建安风骨、三曹、阮籍;陶渊明、永明体、庾信。

(三)唐代文学部分
唐诗繁盛的原因、初唐四杰、李白、杜甫、中唐诗风的变化、白居易、李商隐。

(四)宋代文学部分
词的出现及其特点、婉约与豪放的两派、周邦彦、苏轼、辛弃疾。

(五)元明清文学部分
元代杂剧繁盛的原因、关汉卿、王实甫;明代传奇、金瓶梅、水浒传;清代诗文状况、红楼梦。

二、现代汉语部分
(一)现代汉语和现行汉字
语言、汉语、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形成与特点,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

汉字的性质和特点,现行汉字的形体和构造,现行汉字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二)现代汉语语音
语音、语音学;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语音标记;语音的规范。

声母的分类、发音、辨正;韵母的分类、发音、辨正;声调的性质,调值、调类和调型,古今调类的对应关系,普通话的声调及其辨正。

语音组合,语流音变。

句调,重音,节奏。

(三)现代汉语语汇
语汇、语汇学、语汇系统,语汇单位,语汇的规范。

单纯词、合成词,短语词、离合词,缩略形式和缩略词。

词义的性质和类型,词义的发展,多义词、同音词、同形词,同义词、反义词、类义词。

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古语语汇、方言语汇、外来语汇,行业语、隐语和阶级习惯语,熟语。

新词创生的特点和方式,旧词的衰亡和复出。

(四)现代汉语语法
语法、语法学、语法系统,语法的性质,语法单位,语法规范。

词类划分的标准,各类实词,各类虚词;词性判别的要求、方法;同形异类和词类活用。

短语的性质、分类,短语的结构类、功能类,复杂短语和多义短语。

单句的性质、分类,句子成分,特定句式。

复句的特点,复句的类型,复句紧缩和复句扩展,复句关系词语。

句群的特点。

(五)现代汉语语用
语用、语用学,语用学与相关学科,语用意义的特点与获得,话语交际的过程和原则,话语交际的制约因素。

话语及其表现形式,词语的选择,句子的配置,节律的调整,辞格的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