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风险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环境风险分析
本工程为液化天然气项目,工程涉及的工艺装备、辅助工程及公用工程配套设施较多,而且本工程生产工程中所使用原料及产品,其中部分物质属于危险性物质,因此在其运输、贮存、生产等环节中存在事故隐患将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威胁。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90)环管字第057号《关于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的通知》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要求,必须对本工程存在的事故隐患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其影响的程度和围,提出切实可行的事故防、应急与减缓措施,使建设项目事故率达到可接受水平、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最小。
8.1环境风险评价总则
8.1.1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与减缓措施,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8.1.2评价重点
本次环境风险评价以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作为评价重点。
1、筛选污染因子及事故工段;
2、预测环境风险事故条件下,有毒有害物质扩散对评价区大气环境影响程
度和围;
3、提出环境风险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8.1.3评价的基本容
本次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容主要包括:风险识别、源项分析、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防措施以及应急预案几部分容。
8.2风险识别
8.2.1风险识别的围和类型
项目风险识别的围包括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和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其中物质风险的识别主要包括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生产设施的风险识别围为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系统及辅助生产设施等。
8.2.2风险识别类型
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
根据拟建工程所涉及的原料、生产工艺特征,同时类比调查同类项目,本项目的事故风险类型确定为液化天然气储罐泄露、火灾和爆炸等。
8.2.3物质危险性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物质危险性标准来判定物质的危险程度,衡量标准见表8.2-1。对该建设项目原料物质天然气(甲烷)、产品液化天然气(LNG)、原料天然气净化过程中微量的杂质汞以及辅助生产所用的氮气的特性进行辨识分析,特性表分别见表8.2-2~8.2-4。
表8.2-1 物质危险性标准
表8.2-2 天然气(甲烷)特性表
表8.2-3 液化天然气(LNG)特性表
表8.2-4 氮气特性表
表8.2-5 苯特性表
表8.2-6 汞特性表
8.2.4生产过程风险因素识别
本项目生产及配套工程生产过程具有工艺过程复杂、技术条件严格、低温、高压特点,存在潜在的燃烧、爆炸特性的危险,国外生产经验表明,自然因素、设备故障及操作失误都可能发生物料泄漏,燃烧爆炸,危害人生安全,污染环境。
1、危险源分析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特点及项目的各个单元,对工程在运行时进行危险分析,见表8.2-7。
表8.2-7 运行时危险类型分布
2、生产设施的危险性分析
通过对本建设项目各评价单元主要工艺设备特性及参数等性质分析,对主要生产设备有害因素及危险性进行识别,见表8.2-8。
表8.2-8 主要生产设备有害及危险性分析表
泄漏,D—冻伤
8.2.5重大危险源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的有毒物质、易燃物质及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的规定,结合本项目生产工艺特征及本评价确定的环境风险评价因子,对本项目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见表8.2-9。
表8.2-9 重大危险源识别表
本项目天然气在生产场所用量约为13.89t/h,储存区单罐的最大存储量为1720t,因此拟建储存区及生产场所均属于重大危险源。
8.2.6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围
1、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规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判别见表8.2-10。
由表8.2-10可见,根据本项目的生产过程的危险性特性,本项目的重大危险源识别,以及本项目危险物质的在线量,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因子为:天然气。
根据上述对本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物质危险性和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结合建设项目生产特征等因素,确定本工程环境风险评价工作为一级。
2、评价围
依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环境风险评价围为以项目储罐区为中心半径5km 围的圆形区域。风险保护目标见表8.2-11。
表8.2-11 环境风险保护目标
8.3源项分析
8.3.1事故风险分析
本项目属燃气供应业,经营对象为天然气。天然气属于一级易燃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根据类似生产装置调查结果,采用类比法对本项目可能出现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因操作不当,阀门封闭不严,管、罐腐蚀等造成的危险性物品泄漏,不仅污染环境,且可造成人员中毒、火灾等事故。
2、因闪电雷击、静电、剧烈碰撞等引发的火灾与爆炸事故,易造成环境污染、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3、装车、运输过程,在装车过程有槽车泄压有少量BOG气体排放,存在一定风险,运输过程存在一定的交通事故引起运输储罐泄漏引起火灾爆炸的风险。
天然气小量泄漏事故发生在减压环节,主要造成厂区局部污染。一般来说易于控制,可立即关闭阀门与相关管罐,并采取通风、高空排放等方式处理,使泄漏的天然气快速稀释或扩散,防止人员中毒与爆炸、火灾等事故的发生。一旦天然气大量泄漏,不易控制,或则遇到强静电、雷击与剧烈的碰撞等,大量天然气可能将迅速进入大气环境中造成污染,并可能产生人员中毒,甚至引发爆炸、火灾等。此类污染事故影响的程度和围不仅仅取决于排放量,还同当时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确保罐区保持良好的通风,使槽车泄压过程产生的微量BOG气体加快扩散;加大对运输过程的管理,用有运输危险物品资质的单位组织运输。
天然气既具有易燃性和可燃性,又均具有微毒性。当物料发生泄漏后,首要风险在于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弥散以及对周边人群和环境的影响。
8.3.2事故发生概率分析
1、储罐区
1950-1990年间,我国石化行业发生事故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的有204起,其中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的有7起。所公布的这204起事故原因分析见表8.3-1。在石化行业发生的事故中属于违章用火、用火不当、操作失误等明显人为因素造成的占65%左右。全国石化储运系统中事故起因和后果分布状况统计见表8.3-2。
表8.3-1 事故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