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晖的成长之路不可复制_名人故事
丁俊晖的生财之道 衬托中国体育失败的成功案例

丁俊晖的生财之道衬托中国体育失败的成功案例丁俊晖刚刚在海宁赛上遭遇苦主宾汉姆横扫出局,然而在丁俊晖辉煌的一个赛季过后,人们对他的期待一如往常。
与此同时,游泳中心禁止宁泽涛接广告的新闻曝出,体制内的宁泽涛难免要与距离体制最远的丁俊晖相比较。
一个靠体制养活的优秀选手,一个自力更生自我生财的顶级巨星,差距永远离不开两个字:体制。
2005年,年仅18岁的丁俊晖在中国公开赛上一路击败艾伯顿、傅家俊、达赫迪和亨德利等名将,首次夺得冠军。
一个初出茅庐、稚嫩青涩的毛头小子,在面对台球皇帝亨得利时初生牛犊不怕虎,表现强势,以9-5的比分将皇帝拉下马。
其精准的远台和超高天赋的围球功夫,让皇帝也无可奈何,一颗超级巨星冉冉升起。
如今,近十年过去了,丁俊晖也渐渐成熟,不再清瘦的他甚至被球迷调侃没有脖子。
尽管丁俊晖有着像丁小胖发展的趋势,不过还不至于担心斯蒂芬-丁的出现。
丁俊晖作为一个斯诺克顶级选手,很少有官方媒体对他有着清晰的历史定位。
至少,丁俊晖在台球领域对中国的贡献绝对不亚于姚明对中国篮球发展的贡献。
何况,姚明的商业化有着这样一层意味,就是NBA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姚明也成为一个商业化的成功案例,为NBA和篮球贡献了百亿甚至千亿美元的价值。
丁俊晖则成就了中国的台球盛世!丁俊晖的横空出世,不仅挽救了烟草公司弃斯诺克而去带来的急速衰落,也让中国企业在斯诺克和台球领域拥有了绝对话语权。
中国自己的台球品牌星牌公司,成为世界斯诺克联合会合作伙伴,亨得利更是加盟夜时尚台球俱乐部成为中式八球的推广大使。
在中国,台球厅遍地都是,星罗棋布,台球厅的质量和价格也衡量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从80后小时候被禁止去的“三室一厅”,变成如今男女皆宜老少同爱的娱乐健身项目,丁俊晖功不可没。
2010年,中国已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球台、球杆制造商,年采购金额居全球之冠;每年有斯诺克中国公开赛等三至五项国际级赛事在国内举行;中国的“台球人口”已达到6000万,专业选手已有300人左右。
丁俊晖的故事

丁俊晖的故事丁俊晖,中国著名的职业斯诺克选手,被誉为“中国飞人”,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让人感到无比振奋和敬佩。
丁俊晖,1987年出生在中国江苏省,从小就展现出对斯诺克运动的热爱和天赋。
他的父亲是一名业余斯诺克爱好者,对丁俊晖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父亲的影响下,丁俊晖从小就开始接触斯诺克运动,并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和潜力。
2005年,丁俊晖在中国公开赛上获得了他的第一个世界排名赛冠军,成为了继克雷格·戴维斯之后第二位获得世界排名赛冠军的亚洲选手。
这一成绩让丁俊晖成为了中国斯诺克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让他在国际斯诺克舞台上崭露头角。
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丁俊晖一直在斯诺克赛场上取得了许多耀眼的成绩。
他在2006年的上海大师赛上获得冠军,成为了第一个在中国举办的世界斯诺克排名赛上夺冠的选手。
他的出色表现让全世界都认识到了中国选手在斯诺克赛场上的实力和潜力。
除了在职业赛场上的成功,丁俊晖还在个人赛事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
他多次代表中国参加斯诺克世界杯比赛,多次获得世界杯团体赛冠军,并在个人赛事中获得了多个冠军头衔。
他的出色表现让他成为了中国斯诺克运动的领军人物,也让他成为了全世界斯诺克爱好者心目中的偶像。
然而,丁俊晖的职业生涯并不一帆风顺。
他曾经在比赛中遭遇了低谷期,甚至一度考虑放弃斯诺克运动。
但是,他最终选择了坚持,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强的意志,他克服了困难,重拾信心,重新找回了状态,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丁俊晖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困难和挫折都是成功路上的一部分。
只有坚持不懈,不断努力,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丁俊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就要勇敢追求,只要有目标,就要坚定前行。
丁俊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斯诺克爱好者和运动员,他的精神和实力成为了中国斯诺克运动的骄傲,也成为了全世界斯诺克爱好者的榜样。
他的故事将继续激励着更多的人,让我们一起向丁俊晖学习,勇敢追梦,坚定前行。
没有不努力的天才丁俊晖励志演讲稿

没有不努力的天才丁俊晖励志演讲稿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叫丁俊晖,是一名职业斯诺克运动员。
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人生经历,我感到非常荣幸。
从小我就喜欢上了斯诺克运动。
当时,我并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一名职业选手,只知道自己对这项运动有着无尽的热爱。
每天,我都会花上数小时在球台上,不停地练习。
尽管犯错,尽管失败,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过。
记得小时候,我曾经打过一场比赛,输掉了。
当时我非常伤心,想要放弃。
但是,我的父亲告诉我:“不要放弃,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他的这句话,让我重新振作起来。
从那一天起,我决定,不管面临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不会放弃。
所以说,我不是一个传说中的“天才”,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只不过,我喜欢做的事情,恰好是一个很特别的运动。
我并不认为“天才”这个词是真实存在的。
我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变成一个“天才”。
很多人问我:“丁俊晖,你是怎么练出来的呢?” 答案很简单:除了恰到好处的天赋之外,我还付出了数不尽的努力。
小时候,我甚至有过一段时间,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为的就是多练习几个小时。
有人觉得这样会对身体不好,但我知道,只有这样,我才能变得更好。
有很多人觉得,如果你没有“天才”,就无法成为成功人士。
可是,我想强调的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战胜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每个人的能力和潜力都是无限的,关键在于如何去发挥。
只有在最艰难的时刻,最需要坚持与努力,在特定的领域里才会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但我们绝不能放弃。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耐心的等待。
每一步的进步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但它绝对存在,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用心去感受。
在我职业生涯的早期,我曾进行过一场对阵比利·辛普森的比赛。
比赛进行到了决胜局,比分胶着,双方都在争夺胜利。
最终,我把握住了机会,以12比11的微弱优势赢得比赛。
而这场比赛,让我开始有了信心,我也开始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更好的成绩。
高考作文素材丁俊晖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1)丁俊晖:控制是一种从容4月6日晚,2014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在北京落幕,刚过完27岁生日的丁俊晖以10∶5完胜世界排名第1、卫冕冠军罗伯逊,临时世界排名升至第2位。
同样是中国公开赛,9年前,年仅18岁的丁俊晖上演“丁丁历险记”,斩获职业生涯中首个排名赛冠军,“台球神童”的称号从此总在他名字的前面。
斯诺克音译自Snooker,意为“阻碍、障碍”,精髓在于努力进攻得分的同时还要给对手制造障碍。
对丁俊晖而言,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不只局限在球桌上,还存在于他与斯诺克这项运动之间。
自8岁起,他便开始了与这项运动的持续角力。
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他克服重重障碍,正努力尝试实现对斯诺克运动乃至对自己人生的从容控制。
男孩成长史丁俊晖出生于江苏宜兴,受父亲影响,在小学一年级就已接触台球。
一次丁父在一场众人围观的街头台球赛中,因内急而暂时离场,在众人煽动之下,10岁的丁俊晖代父上阵,竟然打赢了这场比赛。
发现儿子的台球天赋之后,丁文钧决定儿子将来以此为业。
他卖掉房产,举家搬至当时国内台球水平最高的东莞,一家3口挤住在球房一角用三合板隔出的临时房间里,丁俊晖随即退学,吃两块钱的盒饭,每天进行12个小时以上的训练。
如此冒险的培养模式自然备受争议,引发的讨论至今仍未终止,但丁俊晖用努力和源源不断的好成绩,替父亲消除了外界从不停息的质疑。
那会儿丁俊晖训练,可以整整两个小时不说一句话。
他只要拿起球杆,就一定要赢,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哪怕只是随便玩玩。
15岁时,丁俊晖几乎已经拿遍了世界范围内业余球员能够得到的所有冠军头衔,英国的台球经纪公司主动向他抛出橄榄枝,邀请他成为职业球手。
独自来到英国时,丁俊晖刚刚16岁,局面似乎失控了。
原先那个专注沉稳的丁俊晖变了,在叛逆的青春期脱离了父亲的管束,他开始缺乏节制地宣泄自己内心的情绪。
有时输了比赛,他会一脚踹开门,将饮水机打翻在地,或是把球杆摔在地上。
那段时间是他人生中情绪最为焦躁不安的阶段,这种焦躁来自于强烈的求胜心。
丁俊晖的成长之路不可复制_名人故事

丁俊晖的成长之路不可复制_名人故事丁俊晖的成长之路不可复制曾经,丁家父子给“读书无用论”套上了神奇而耀眼的光环,如今,在丁俊晖接二连三失利之时,人们再次开始热议“读书无用论”,读书,真的无用?荣誉、掌声、访问、签名、赞美词、闪光灯、社会活动、各种不入流的比赛……在短短3年时间里,20岁的“台球神童”迎来了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
在最近半年的时间里,当丁俊晖的收入越来越多时,他的竞技状态却出人意料地出现了大滑坡,特别是当他在世锦赛上发挥失常时,无数喜爱台球的人开始担心:小丁千万别成为现代版的方仲永!心累了?自从2019年成名后,丁俊晖火了,丁俊晖达到了许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他一下子成了比肩姚明、刘翔的目前中国体育界最火的三驾马车之一。
丁俊晖的社会活动多如牛毛,甚至主管部门“小球中心”都“鸡犬升天”,日日门庭若市。
毫无疑问,在台球界,丁俊晖堪称神童。
然而神童,必然面对疯狂的追捧!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财富、鲜花和掌声,丁俊晖显得很不适应,本来平静的内心世界一下子波澜起伏,因此在今年1月的温布利大师赛决赛中,当以3:10不敌奥沙利文时,人们看到了一个满眼泪水的丁俊晖;在2月马耳他杯比赛中,当以2:5不敌斯蒂芬首轮出局时,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堪一击的丁俊晖;在3月的中国公开赛上,3:5不敌霍金斯,再度首轮出局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心烦意乱的丁俊晖……“累了,不想打了……”3月28日,中国公开赛第一轮,丁俊晖遭淘汰后这样说。
真的累吗?也许对于丁俊晖来说,打球累莫过于心累。
打球疲劳不是他最害怕的,球迷和媒体对他的关注才是让他最不适应的。
“除了在宾馆房间,走到哪里都有闪光灯,尤其到赛场,被很多人围着,特别不舒服。
”丁俊晖无可奈何地说,“好像人不出名的时候都想出名,一出名都会嫌累。
”显然,这个20岁的大男孩,对于成名后的一切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
斯诺克选手梁文博认为,由于外界的关注,使丁俊晖几乎担负了所有中国选手的重担,或多或少使丁俊晖不得不考虑得失。
高考作文素材丁俊晖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1)丁俊晖:控制是一种从容4月6日晚,2014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在北京落幕,刚过完27岁生日的丁俊晖以10∶5完胜世界排名第1、卫冕冠军罗伯逊,临时世界排名升至第2位。
同样是中国公开赛,9年前,年仅18岁的丁俊晖上演“丁丁历险记”,斩获职业生涯中首个排名赛冠军,“台球神童”的称号从此总在他名字的前面。
斯诺克音译自Snooker,意为“阻碍、障碍”,精髓在于努力进攻得分的同时还要给对手制造障碍。
对丁俊晖而言,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不只局限在球桌上,还存在于他与斯诺克这项运动之间。
自8岁起,他便开始了与这项运动的持续角力。
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他克服重重障碍,正努力尝试实现对斯诺克运动乃至对自己人生的从容控制。
男孩成长史丁俊晖出生于江苏宜兴,受父亲影响,在小学一年级就已接触台球。
一次丁父在一场众人围观的街头台球赛中,因内急而暂时离场,在众人煽动之下,10岁的丁俊晖代父上阵,竟然打赢了这场比赛。
发现儿子的台球天赋之后,丁文钧决定儿子将来以此为业。
他卖掉房产,举家搬至当时国内台球水平最高的东莞,一家3口挤住在球房一角用三合板隔出的临时房间里,丁俊晖随即退学,吃两块钱的盒饭,每天进行12个小时以上的训练。
如此冒险的培养模式自然备受争议,引发的讨论至今仍未终止,但丁俊晖用努力和源源不断的好成绩,替父亲消除了外界从不停息的质疑。
那会儿丁俊晖训练,可以整整两个小时不说一句话。
他只要拿起球杆,就一定要赢,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哪怕只是随便玩玩。
15岁时,丁俊晖几乎已经拿遍了世界范围内业余球员能够得到的所有冠军头衔,英国的台球经纪公司主动向他抛出橄榄枝,邀请他成为职业球手。
独自来到英国时,丁俊晖刚刚16岁,局面似乎失控了。
原先那个专注沉稳的丁俊晖变了,在叛逆的青春期脱离了父亲的管束,他开始缺乏节制地宣泄自己内心的情绪。
有时输了比赛,他会一脚踹开门,将饮水机打翻在地,或是把球杆摔在地上。
那段时间是他人生中情绪最为焦躁不安的阶段,这种焦躁来自于强烈的求胜心。
丁俊晖励志演讲稿:成就人生,从不放弃开始

丁俊晖励志演讲稿:成就人生,从不放弃开始!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位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和他的励志故事,他是一位乒乓球运动员,也是一位实至名归的中国好男儿。
他就是——丁俊晖。
提到丁俊晖,大家想必都知道他的成就,他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也是世界公认的顶尖选手。
他曾获得奥运会单打银牌、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打冠军等诸多荣誉。
他不仅是中国乒乓球界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乒乓球界的标志性人物。
但是,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并不仅仅是他的荣誉,更是他的励志故事。
丁俊晖的成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也曾经历过挫折和失败。
我们可以从他的故事中学习到很多东西。
丁俊晖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需要不放弃的精神。
丁俊晖小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凡的乒乓球天赋,但是他也曾经遇到过困难和挫折。
在他四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练习乒乓球,只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
但是,在练习初期,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打球时手臂不够协调、反应不够灵敏等等。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坚持不懈地练习,每天都研究反弹球的轨道、速度等等。
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丁俊晖逐渐掌握了乒乓球技巧,并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没有放弃,一直坚持下去了。
丁俊晖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需要有勇气决心。
在丁俊晖的乒乓球生涯中,他经历了很多次失利和挫折。
例如,2006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他在比赛中失利,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相反,他意识到自己在比赛中存在的问题,于是认真地分析和修正了自己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表现出了更加优异的表现,并最终获得了比赛的冠军。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勇气和决心,他敢于直面自己的问题,并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修正。
丁俊晖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需要有坚定的信念。
丁俊晖在练习乒乓球时,始终保持着对自己的信念。
他相信自己的努力会得到回报,他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乒乓球选手。
这种信念让他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会轻易放弃,让他始终保持着前进的动力。
丁俊晖作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人。
丁俊晖-中国第一个台球世界冠军名人故事

丁俊晖:中国第一个台球世界冠军名人故事在一个坏了一半的美式球台上,丁俊晖发现了最大的乐趣丁俊晖,中国男子台球队运动员,亚洲斯诺克选手,被英媒体称作“东方之星”。
他8岁半接触台球,13岁获得亚洲邀请赛季军,18岁夺得他的第一个斯诺克职业排名赛的冠军。
此后,他的“神童”称号不胫而走。
回顾丁俊晖的成长历程,可以说验证了一句俗语: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兴趣加努力的结果。
1987年4月1日,丁俊晖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市的一户普通人家里。
他的父亲丁文钧上过山下过乡,回城后在宜兴开了家小食品店。
有一段时间,小店的生意比较清淡,丁文钧不用每天去进货,空闲时间比较多,有些朋友就找他来打打扑克、麻将什么的。
打着打着,丁文钧想要找项运动来锻炼锻炼身体,但一时又想不到该做什么好。
一天,丁文钧出门散步,看见一帮朋友在打一种球。
那个时候,丁文钧可不知道台球是什么东西,只是觉得看上去很有意思。
“喂!老丁,过来打两盘?”朋友们喊道。
丁文钧问:“这叫什么球呀,怎么打?”朋友们嘲笑他:“连这个都不会打,也太老土了吧?”丁文钧倔强地说:“别看我现在不会打,要是我真打起来,三个月你就不是我的对手了。
”丁文钧就是这么好强的人,不过,他和朋友们在台球桌上一较量,结果当然是丁文钧输得很惨。
第一次打台球,让丁文钧对台球这项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那时起,丁文钧的身边多出了一群球友。
丁文钧用了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就和那个朋友势均力敌、互有胜负了。
一个月后,那个朋友就再也不是丁文钧的对手了。
丁文钧进步的速度让人刮目相看,不过,他并不是进步最快的一个。
因为自从儿子丁俊晖摸过球杆以后,便一天天展示出在这方面的天赋来。
那是丁俊晖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放学后,他经过自家楼下小卖部时,觉得时间还早,就决定先不回家,到小卖部里玩一会再说。
因为小卖部的里面有一块很大的空地。
丁俊晖兴冲冲地跑进去以后,忽然看到原先的空地上有两个从没见过的一模一样的大桌子。
桌子的四角分别有个洞,桌子的上面铺着绿茸茸的垫布似的东西。
励志_体育明星的励志小故事精选

体育明星的励志小故事精选体育明星励志小故事(一)奥运冠军张怡宁的故事丁俊晖的父亲丁文钧认为,既然儿子有打斯诺克的天赋,就要尽己所能让儿子在斯诺克的世界里施展才华。
4月3日,刚满18岁的丁俊晖战胜了前世界冠军亨德利,将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写进了世界职业斯诺克台球排名赛冠军名单中。
一夜之间,丁俊晖这卜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
丁俊晖最早表现出对斯诺克台球的兴趣是在1996年暑假的时候。
那时,年仅8岁的他整天在邻居家的台球厅里打球。
那时的丁俊晖个子很矮,站在台球桌边刚好能够击球。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打斯诺克的悟性极好。
一个暑假下来,他竟奇迹般地击败了所有打斯诺克的成人对手。
一年后,丁俊晖已经很难在当地找到对手了,成为宜兴城中的“名人”,但那时他才上小学三年级,打斯诺克纯粹是觉得好玩。
有一天,丁俊晖在街上玩耍,一位途经此地的斯诺克高手向他的爸爸丁文钧挑战。
酷爱打斯诺克并在当地有一定名气的丁文钧当即应战,两人旗鼓相当、难分胜负,决胜局的较量更是十分激烈。
于是,丁文钧便通过上厕所来稳定情绪,这时,好事的围观者便怂恿丁俊晖替父亲打,本来是一句玩笑话,丁俊晖却气定神闲地拿起了球杆,最后的结果令在场众人目瞪口呆:满面稚气、只有踮起脚才可以够到台球桌的丁俊晖仅凭一杆就扭转了局势并取得了胜利。
那位高手不禁被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小男孩的高超球技深深折服。
也就是从那次和高手过招开始,丁文钧才真正认识到丁俊晖在打斯诺克方面的天赋。
丁文钧也曾问过儿子:“你那么喜欢打斯诺克,是为了玩儿呢,还是为了什么?”没想到丁俊晖却很认真地回答:“我想拿全国冠军。
”丁文钧闻听此言高兴地说:“没想到你这么有志气,就冲着你这句话,我也要尽力满足你的愿望。
”为了给儿子创造更好的打球机会,丁文钧一家从宜兴来到上海,又从上海来到广东东莞,目的只有一个:让丁俊晖在更好的环境中打球。
为了保证丁俊晖的练球时间,丁文钧又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耗资40万元人民币开了家台球厅。
精彩演讲稿,见证丁俊晖的拼搏人生

精彩演讲稿,见证丁俊晖的拼搏人生。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精彩演讲稿,见证丁俊晖的拼搏人生”。
作为职业台球运动员,丁俊晖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不仅是中国的台球界传奇人物,更是世界上最好的球员之一。
他的成就不仅仅是代表国家赢得了无数的比赛,更是为世界台球界树立了榜样。
但是,今天的演讲不只是为了讲述丁俊晖的成就,更是为了向大家展示他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的拼搏人生。
丁俊晖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和才华。
他数次在中国国家青少年台球锦标赛上获得冠军,并在2003年赢得了他的第一个世界青年锦标赛。
在短短几年内,他成为了中国台球界的明星,吸引了国际台球界的注意。
但是,在过去的几年里,丁俊晖面临了许多挑战。
在2010年至2012年间,他陷入了低谷,整个人变得不那么自信了。
他在比赛中的表现也不如以前那么好了。
但是,这些困难没有打倒他。
相反,他用自己的坚强意志和毅力再次站了起来。
他不断地练习,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技术和态度。
在2012年,他赢得了世界锦标赛,重获了胜利的喜悦。
他的履历上留下了一个盛大的记录,这是他三次获得世界冠军的其中之一。
这证明了他是一个富有潜力的运动员,具有适应环境变化和面对压力的能力。
那么,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丁俊晖的拼搏人生中的三个要素:第一是信念。
丁俊晖有着强烈的信念,他相信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努力,他一定会成功的。
无论是在赛场上还是在人生道路上,信念是一个人坚定的信仰和动力所在。
第二是自律。
要想在台球场上获得成功,一个人必须非常自律。
这意味着他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饮食和睡眠。
丁俊晖不仅在比赛中精益求精,他也要保持全面并持续的自我提高。
第三是创造性思考。
台球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运动,每个人的技术都不同,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战术,以赢得游戏。
丁俊晖很清楚,要取得胜利,他需要不断地创造战略和新的战术。
只有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才能在台球界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感谢丁俊晖这位成功运动员的挑战,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发挥我们的优点,而是如何面对困难、挑战和失败。
斯诺克神童丁俊晖的故事

斯诺克神童丁俊晖的故事丁俊晖的早年经历篇一丁俊晖的父母曾是从事副食品生意的普通个体户,父亲丁文钧爱好台球。
8岁时丁俊晖就开始接触台球,不过他真正走上斯诺克台球的道路缘于一次偶然经历。
他在小学三年级暑假时,他父亲与一位当地的台球高手切磋球技。
在其他人的怂恿下,丁俊晖在父亲上厕所的间隙替父亲打了几杆球,竟出人意料地替父亲战胜了对手。
自此,丁父亲便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儿子的台球兴趣。
望子成龙的父亲为了保证丁俊晖的训练,甚至顶着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压力要求丁俊晖就读的学校允许让丁俊晖只修语文和数学,半天学习,半天练球。
另外还放弃原先的生意,自己开了一家球房。
假期里,还送丁俊晖到斯诺克台球环境相对较好的上海接受系统的斯诺克专业训练。
而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丁俊晖很快就在江苏省内崭露头角。
1998年底,家人为了丁俊晖的进一步发展,举家迁往广东东莞。
小学毕业后,台球和学业之间,11岁的丁俊晖选择了完全放弃学业,为东莞的一家台球城打球。
对台球的热情使得他常常是每天训练超过八个小时。
同时那段时间也是丁家生活最为拮据的时期,最后父母把老家宜兴的房子变卖以供丁俊晖继续打球。
丁俊晖人物排名篇二1、世界排名丁俊晖(6)2023年12月3日,世界台联宣布,中国斯诺克选手丁俊晖确定世界排名榜上跃居第一,也是首位登上世界第一的亚洲球员。
2023年4月7日,世界台联7日公布的最新世界排名显示,赢得中国公开赛冠军的丁俊晖已经超过英国选手塞尔比,升至第二位,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中世界排名最高的一次。
2023年4月22日,世锦赛首轮比赛,丁俊晖在9-8领先的情况下连丢两局,最终爆冷输给韦斯利。
虽然无缘世锦赛剩余比赛让丁俊晖在积分榜上由第二跌至第三,但小晖仍高居奖金榜榜首。
由于该赛季末斯诺克采取奖金排名的办法,也就是说,丁俊晖仍存在夺取世界第一的可能。
2023年5月6日,年终排名正式采用奖金排名,取代原有的积分排名,塞尔比凭借世锦赛上30万英镑冠军奖金,在最后时刻超越丁俊晖,连续3个赛季荣登年终世界第一、在德国赛夺冠之后,丁俊晖攀升到临时奖金排名榜第一位,然而世锦赛上丁俊晖发挥不佳,首轮便遭淘汰出局。
丁俊晖成长励志故事观后感

丁俊晖成长励志故事观后感在2007年斯诺克温布利大师赛决赛中,丁俊晖红着眼圈打完了比赛。
在泪水中,丁俊晖虽然没有得到期待的冠军,但收获远比冠军珍贵。
丁俊晖的泪水中有几分委屈。
在比赛开始的时候,丁俊晖遭受观众的言语刺激,导致情绪崩溃,这使他无法在比赛中完全投入。
这种情况,多少对他的发挥产生了影响。
但是,丁俊晖没有把失利归咎于场外因素的干扰,他只是坦言,如果在今后的比赛中再度碰到这种情况,自己会变得更加成熟。
丁俊晖的泪水中有几分感动。
在比赛间歇,奥沙利文走进丁俊晖的休息室,安慰大比分落后的丁俊晖。
这位当时斯诺克界最具实力的球手,向丁俊晖发出了邀请:“我很喜欢和你一起打球,这是一种享受,希望你能到伦敦和我一起練球。
”在英国博彩公司为斯诺克比赛开出的赔率中,丁俊晖总是仅次于奥沙利文的第二大夺冠热门。
在奥沙利文眼中,也只有当年才19岁的丁俊晖,才是他最具挑战性的对手。
丁俊晖的泪水中还有几分懊悔。
虽然年少成名,但当时的丁俊晖参加过的世界性大赛屈指可数。
那次在世界16强齐聚的大师赛中脱颖而出,他太想在决赛中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实力,以至在前两局中,他的出杆速度甚至超过了素有“火箭”之称的奥沙利文。
丁俊晖说:“我本来期待着能够在决赛中和奥沙利文打出精彩的对攻,但太过兴奋了,节奏把握得不好。
可以说,这场比赛,我输在了自己身上。
”丁俊晖的泪水见证了他的成长。
尽管他那一次没有获得冠军,但那一年,他的战绩已经非常不错。
取得的成绩,受到的委屈和得到的安慰,激励着勤勉的他继续在球台上奋斗,创造辉煌。
事实证明,他确实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辉煌。
2016年9月,上海夜晚的室外已有丝丝寒意,上海体育馆内的气氛却异常热烈。
在现场上千名观众的见证下,已步入第十个年头的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迎来首位双冠王。
令中国球迷欣喜若狂的是,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中国斯诺克领军人物丁俊晖。
激战16个回合,他最终以10∶6的比分,战胜了世锦赛决赛对手、英格兰名将马克·塞尔比,收获台球生涯第12个排名赛冠军。
斯诺克神童丁俊晖的故事

斯诺克神童丁俊晖的故事
丁俊晖,中国斯诺克运动员,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优秀的斯诺克运动员之一。
他出生于湖南湘潭,从小就对台球有浓厚的兴趣,他的父亲是一名台球教练,他也曾受过他父亲的熏陶,从小就开始练习台球,也曾参加过一些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07年,丁俊晖获得了中国斯诺克公开赛冠军,成为当时最
年轻的冠军,他从此进入了斯诺克的世界。
2008年,他参加
了第一届世界斯诺克大师赛,并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从此开始了他的斯诺克之路。
从2008年至今,丁俊晖一直在参加国际比赛,他曾多次获得
世界斯诺克大师赛的冠军,也曾多次获得世界斯诺克公开赛的冠军,他的实力也越来越强大。
他经常在世界排名中排名第一,被誉为“斯诺克之神”,他也因此被誉为“斯诺克神童”。
丁俊晖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他的比赛成绩上,他还曾在美国台球节目《极速台球》中参加过比赛,他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让全世界都惊叹不已。
从2008年至今,丁俊晖一直在台球界发光发热,他的比赛成
绩越来越好,他也成为了中国斯诺克界的一面旗帜,他的成功也让更多的中国人热爱上斯诺克这项运动,为中国斯诺克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励志_丁俊晖励志故事-丁俊晖的成长故事_1

丁俊晖励志故事-丁俊晖的成长故事丁俊晖励志故事1:没有不努力的天才丁俊晖与台球的不解之缘源于他对台球发自内心的爱,就像他自己说的,台球深深吸引着他,他天生属于台球。
但让丁俊晖决心以台球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却是现实的生计困扰。
东莞一家台球厅的老板曾对丁俊晖说:“我是吃饱了饭才来打球,你是为吃饱饭打球”。
与父亲无话不谈的丁俊晖把一个秘密始终藏在心底:有朝一日,要靠打球赚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单杆147分的最好成绩就在那时成为他实现好日子的第一步。
丁俊晖放弃了学业,接受着每天高达10个小时枯燥乏味的训练,没有休假,只有周而复始的练习。
在东莞东英台球俱乐部(全国最大的台球俱乐部之一),他得到了很多高手的指点,在高水平的对抗与训练环境中,丁俊晖的技术实力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单杆147分的成绩在一次训练中也变成了现实。
,丁俊晖开始在各项比赛中崭露头角:全国青少年台球锦标赛冠军、亚洲锦标赛冠军、世界青年台球锦标赛冠军、釜山亚运会冠军……中国台球的多项尴尬的零纪录也逐一被他打破,而在转为职业选手后,丁俊晖所做的事情就是将斯诺克职业排名赛的冠军和英锦赛的冠军纳入囊中,要知道,这在中国台球界都是空前的。
而今,曾经为养家糊口而苦练台球的孩子已经完成了向世界冠军的美妙转变,“内心如李昌镐、面部表情酷似亨德利、出杆节奏近似火箭、自信性格就像乔丹”媒体这样赞美丁俊晖。
面对鲜花与掌声,性格内敛的丁俊晖却更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与父亲促膝长谈,品尝母亲可口的菜肴;面对辉煌与荣誉,丁俊晖更保持着一份冷静的心态,因为他的目光早已瞄向的世界锦标赛,那可能会成为他人生中下一个重要时刻。
丁俊晖励志故事2:父子情深人生就像一场比赛,不能赌只能搏。
人们都叫我天才,但是我觉得我是一个努力的天才。
一句话吧,终生勤奋,便成天才。
文/丁俊晖我第一次接触台球,是因为我爸爸。
当时我们家楼下有个小卖铺,店里面有两张北方的那种黑八球台,一开始看大人们玩,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看不懂规则,我就知道把那球打进去,就挺好玩的。
丁俊晖成长故事

丁俊晖成长故事丁俊晖成长的故事丁俊晖:用球杆挣回一个家在过去的一周,一场台球风暴席卷了中国,处在风暴中心的,无疑是刚刚度过了自己18岁生日的“台球神童”丁俊晖。
1987年4月1日出生的丁俊晖,8岁开始练习斯诺克台球,10岁打遍老家江苏宜兴无敌手,11岁单杆打出了118分,15岁先后获得亚运会金牌和世界青年冠军,18岁成为了世界职业斯诺克巡回赛凭外卡打入决赛的第一人。
鲜花和掌声的背后,这位头顶着荣耀光环却还稚气未脱的小伙子也付出了很多,在同龄人都还在父母面前撒娇的时候,丁俊晖不得不远离父母,在陌生的英伦、在斯诺克的国度追寻自己的梦想。
放弃学业开始接触台球那年,丁俊晖只有8岁。
他的父亲告诉我们,“那时候,我家附近有一家台球室,小晖每天放学回来扔下书包就往那里跑,渐渐地,我发现这个孩子越打越好,也就渐渐萌生了让他走上专业道路的想法。
小晖以前念书成绩很好,但最后,我们还是决定让他放弃学业,我一直认为,无论是上学还是打球,都是靠天赋,一通百通,事实也证明了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从小学四年级起,丁俊晖开始了半天上学半天练球的“半专业”生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丁俊晖果断地选择了退学。
他每天的训练时间也由此达到了10个小时左右。
可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训练中,小小少年也开始觉得有些“闷”了,“当时,好多同学都很羡慕我每天可以有很多时间来打球,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当打球不再是娱乐的时候,他就会变成一种痛苦,那个时候我常常很烦躁。
”提起当年的生活,小晖微微一笑,“后来有了一点成绩,年纪也慢慢大了,就能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颠沛流离从1997年起,已经小有名气的丁俊晖在父亲的陪同下开始参加国内的一些赛事。
从江苏宜兴到上海再到广东东莞,频繁的奔波使得这个经济本就不太富裕的家庭更加拮据,初到东莞,一家三口就挤住在东英台球城的员工宿舍里,居无定所的漂泊的生活使得母亲常常独自哭泣。
逐渐地,由于丁俊晖多次在国内和国际大赛中获奖,东莞一家化妆品公司每月付给他3000元的赞助,而且作为东英台球城的当家小生,小丁每月还有3000元的工资,再加上偶尔比赛的一些奖金,一家人的生活才渐渐有了些好转。
丁俊晖之奋斗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2月1日报道,刚刚成为继亨德利之后首位夺得排名赛三连冠的丁俊晖说:“我2003年从中国来到英国,和两个中国斯诺克选手住了一周。
然后,他们离开了。
我非常害怕。
没人陪我。
我离家那么远,而且我还不会说英语,连电视也看不了。
到了春节,我真的非常想家。
刚开始的几年,只有我一个人在一个小屋子里,没有电话,什么都没有。
感觉就是这个世界都不在乎我,所以我就一个人不断地训练,训练、再训练。
”丁俊晖说,自己在北安普顿郡的小镇上不怎么说话,只是训练。
而这些训练最终带来了成绩。
2004年,丁俊晖获得参加大师赛的机会,虽然以5比6在第二轮输给史蒂芬·李,却让英国老百姓一夜之间认识了这个东方少年。
2005年,丁俊晖在排名赛中国公开赛决赛中击败亨德利首次夺得冠军。
当时有1.1亿中国观众在电视机前观看了这场比赛。
同年,在参赛水平仅次于世锦赛的英国锦标赛上,他击败戴维斯,问鼎冠军,成为首位夺冠的英国和爱尔兰之外的选手。
当丁俊晖在2006年的北爱尔兰杯的决赛中击败奥沙利文时,他成为第三位在20岁生日前获得3项冠军的斯诺克选手。
丁俊晖说:“年复一年,压力越来越大,尤其在中国。
他们不只是希望你能赢,而是认为你能赢。
”不过在2007到2010年,丁俊晖却没有能够进入世锦赛的第三轮。
2011年虽然进入四分之一决赛,却输给了特鲁姆普。
报道称,任何一项运动有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都不是件坏事,这样,他/她可以成为业界追逐的目标。
由于奥沙利文在过去的两年中只是偶尔有上好成绩,斯诺克的舞台上需要一个有着稳定成绩的大牌球员。
丁俊晖最近的三连冠可能会让他成为这么一个人物。
这其中的两个奖杯是在中国获得的,这就显示出,虽然中国人的期望成了一种折磨,但他已经学会了应对。
无论如何,丁俊晖正身负着千万中国人的期望,梦想成为世锦赛的冠军,但是他最希望的还是让自己的家人自豪。
他说:“在我成为职业球员前,我父亲跟每个人说,我会成为如何好的球员,而我母亲也喜欢告诉别人,‘这是我儿子’。
作文素材:丁俊晖的成长故事

作文素材:丁俊晖的成长故事本材料适用主题:成长阵痛、战胜挫折、调整心态、成功代价、责任压力、理想目标、名利感恩2005年18岁的丁俊晖一举夺冠成为中国的“斯诺克明星”,之后几年他持续低谷。
2011年初他拿下作为心结的温布利大师赛冠军,重新找回节奏和信心。
这6年间他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成长阵痛?又是一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5年前,丁俊晖在此赛事中破茧而出,一冠成名,由此踏上明星之路。
去年,丁俊晖在中国公开赛上获亚军。
这6年来,他一直是焦点。
丁俊晖回国已经快一个月了,主要以休息调整为主。
中国公开赛的比赛馆里有两张训练球台,球手轮流练,每天每人练习时间不到两小时。
可是他并不担心。
“我的技术应该还有缺陷,但没有去练,我比较懒惰。
”丁俊晖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自我调侃,“但不要太计较,不然压力会太大。
随着经验增加,慢慢对一些球的处理会好的。
”他已经学着在赛季中调整自己的节奏,把精力集中放在重要的赛事中,包括他心仪的中国公开赛和4月的世锦赛。
低谷中爬起2011年1月,丁俊晖战胜傅家俊,赢得温布利大师赛冠军,一扫数年的心结。
“这个比赛参赛的人比较少,赢一两个就进前四,感觉比赛进行得比较快,打起来心态比较好。
我不喜欢那种赛程很长的比赛,比较磨人。
”丁俊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尽管在外人看来这是一场丁俊晖职业生涯分水岭式的比赛,但他对自己的总结轻描淡写。
2007年,也是在温布利大师赛决赛,丁俊晖在2比0领先奥沙利文的情形下被翻盘。
比赛中,看台上有球迷开始责骂丁俊晖,丁情绪失控流泪,比赛尚未结束,就主动向奥沙利文表示祝贺。
“哭是因为多年的累积,在那一刻爆发了。
那时候一门心思想赢,容易折。
丁俊晖职业低谷开始的前兆就是在这场比赛输了之后。
”丁俊晖的好友、台球大本营发起人任浩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在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
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
”2007年和2008年是丁俊晖最低谷的两年,自己对成绩的苛求,压得他无法抬头。
丁俊晖的故事

丁俊晖的故事丁俊晖的故事九月十四日,中国选手丁俊晖在英国卡莱尔举行的英国联盟杯台球赛比赛前练球。
当日,丁俊晖在英国联盟杯第一轮比赛中以三比三战平英格兰选手奥沙利文。
新华社发世界第一不是梦——英国人眼中的丁俊晖“中国神童”丁俊晖20岁以前夺得三个世界冠军。
世界台球赛场上只有奥沙利文曾经创造过如此辉煌的战绩。
那他能否像这位被称为“火箭”的英国传奇人物那样成为世界第一?英国人的回答惊人地一致:肯定能,那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奥沙利文已与丁俊晖交手数次,对这位中国选手的实力可谓知根知底。
他说:“丁的球风非常细腻,进攻和防守都很出色。
他把比赛当成享受,和他比赛也是一种享受。
他是个神奇的选手,他会成为世界第一的,这毫无疑问。
”英国著名斯诺克杂志《斯诺克景象》的总编克·埃弗顿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头,经常在英国电视直播斯诺克比赛担任评论员,是个绝对的圈内大腕。
他坚信丁俊晖会成为世界第一。
他说:“现在他世界排名第五,上升的速度让人吃惊。
要成为一名世界顶尖选手,你必须要具备天赋、出色的身体协调机能、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对攻守平衡的完美掌控,丁具备所有这些条件,我预计他今年或者明年就能成为世界第一。
”埃弗顿随后告诫丁俊晖说:“对像他这样的选手来说,成为世界第一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保住那个地位。
他现在才19岁,当他年龄再稍大一点,外界的诱惑就会增多,比如女朋友、金钱赞助的问题,很多事容易让他分心,会影响他职业发展。
他必须要注意这些问题。
”对丁俊晖最了解的应该是他在英国的教练加·巴尔德雷。
他说:“丁在按照我们设计的计划和日程进步。
从技术方面来讲,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他有两个其他很多选手都不具备的优点:善于学习;善于控制自己,非常专注自己的事业。
”丁俊晖从8岁起就开始专心练球,心无旁骛,几乎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因此,他虽然已经19岁,已是世界斯诺克高手,但他的心理仍然像个孩子。
巴尔德雷认为,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丁俊晖需要尽快成熟起来。
丁俊晖

欣赏别人才能超越自己丁俊晖从小就对体育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从五岁开始,他和几个小朋友去家对面的一个台球馆联系,因为害怕父母担心,丁俊晖每天都只练一个小时,准备在吃饭之前赶到家。
父母并不反对,还带他去参加比赛,他的一记长杆引来当时宜兴台球“四大天王”的赞叹,大家一致认定:这个孩子打球一定会很有出息。
这时难题摆在丁俊晖父母的面前:到底是让他打球还是读书呢?经过一天一夜的谈心,丁俊晖最终还是说服了父母允许自己打球。
他知道机会来之不易,所以联系起来特别刻苦,最疯狂的时候他一周没有踏出过球馆半步。
后来,他随父母南下东莞。
1990年,丁俊晖应邀参加亚洲邀请赛,荣获季军,于是,“神童”的称号不胫而走。
12年后,丁俊晖为中国夺取第一个亚洲锦标赛冠军,并成为最年轻的亚洲冠军。
2003年,他两度战胜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马克·威廉姆斯,并正式转为职业选手。
丁俊晖红了,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财富、鲜花和掌声,他的心态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从那时起,登上世界第一的位置便成了他生活的目标,他发誓要把那些阻碍自己前进的人一一踩在脚下,马克·威廉姆斯如此,亨得利也是如此。
台球是一门高级的比赛,心态往往比技术更重要,因为一味求胜,反而屡屡落败。
2007年的温布利大师决赛上,当以3比10不敌奥沙利文时,还没等到比赛结束,丁俊晖就红着眼圈主动向奥沙利文表示祝贺。
此后的两年,只要比得不好,丁俊晖便早早放弃,甚至当场崩溃。
球迷开始辱骂他,记者也不放过攻击他,丁俊晖开始陷入一个由自己和外界舆论共同制造的漩涡里。
尽管经纪团队也尝试了一些方法,但都没有效果,父母也专程来给他打气,对他说:“你是第几不重要,关键是你能给大家留下什么。
”他深受感动,一再告诫自己一定要调整心态。
在父亲的鼓励下,丁俊晖给自己放了一个小长假,整个夏天四处旅游玩乐,完全不想斯诺克,连球杆都不带。
后来,丁俊晖只身一人来到了英国,惊闻丁俊晖到来的消息,“莱斯特小丑”赛尔比特邀请他去参加自己的一场职业挑战赛,放开了一切俗世的丁俊晖开心的接受了邀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俊晖的成长之路不可复制
曾经,丁家父子给“读书无用论”套上了神奇而耀眼的光环,如今,在丁俊晖接二连三失利之时,人们再次开始热议“读书无用论”,读书,真的无用?
荣誉、掌声、访问、签名、赞美词、闪光灯、社会活动、各种不入流的比赛……在短短3年时间里,20岁的“台球神童”迎来了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
在最近半年的时间里,当丁俊晖的收入越来越多时,他的竞技状态却出人意料地出现了大滑坡,特别是当他在世锦赛上发挥失常时,无数喜爱台球的人开始担心:小丁千万别成为现代版的方仲永!
心累了?
自从2019年成名后,丁俊晖火了,丁俊晖达到了许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他一下子成了比肩姚明、刘翔的目前中国体育界最火的三驾马车之一。
丁俊晖的社会活动多如牛毛,甚至主管部门“小球中心”都“鸡犬升天”,日日门庭若市。
毫无疑问,在台球界,丁俊晖堪称神童。
然而神童,必然面对疯狂的追捧!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财富、鲜花和掌声,丁俊晖显
得很不适应,本来平静的内心世界一下子波澜起伏,因此在今年1月的温布利大师赛决赛中,当以3:10不敌奥沙利文时,人们看到了一个满眼泪水的丁俊晖;在2月马耳他杯比赛中,当以2:5不敌斯蒂芬首轮出局时,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堪一击的丁俊晖;在3月的中国公开赛上,3:5不敌霍金斯,再度首轮出局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心烦意乱的丁俊晖……
“累了,不想打了……”3月28日,中国公开赛第一轮,丁俊晖遭淘汰后这样说。
真的累吗?也许对于丁俊晖来说,打球累莫过于心累。
打球疲劳不是他最害怕的,球迷和媒体对他的关注才是让他最不适应的。
“除了在宾馆房间,走到哪里都有闪光灯,尤其到赛场,被很多人围着,特别不舒服。
”丁俊晖无可奈何地说,“好像人不出名的时候都想出名,一出名都会嫌累。
”显然,这个20岁的大男孩,对于成名后的一切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
斯诺克选手梁文博认为,由于外界的关注,使丁俊晖几乎担负了所有中国选手的重担,或多或少使丁俊晖不得不考虑得失。
“思想包袱太大,势必让心态没办法轻松下来。
”
看得出来,在本届世锦赛上,小丁特别想赢、特别想再显
2019年时所向披靡的王者风采,然而如今的他却陷入了“状态低迷”的尴尬境地。
究其失利根源,有业内人士指出,也许是太高的期望和瞬间的落空让丁俊晖无法接受,也许是对对手缺少应有的判断和现实的强烈刺激使他惊慌失措,所有这些,只有他自己才能解读、体味。
对手的发挥、场外的因素当然左右比赛,但所有人都明白,那些肯定不是最致命的,最根本的恰恰是丁俊晖自己的心态完全失衡了。
知识真的无用吗?
2019年,春风得意的丁俊晖在得意之余说出了“读书无用”的观点,此语一出,引起轩然大波。
当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只有小学文化的丁俊晖称:“读书有什么用?将来毕业了还不是要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会待在家里让父母担心。
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现在我打球挣钱,挺好的。
”据记者了解,丁俊晖的父亲丁文钧本人也只读完小学,初中时正值“文化大革命”,但他自有他的理解:“缺少文化没有对我以后的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人活在世上,文化是基础,是要有点文化,但文化不是唯一出路。
不能让文化束缚你的其他想法,我文化水平不高,以前做生意还不是照样一年赚个十一二万?”
有球迷说,如果丁俊晖和他的家人想去英国或美国、或者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与我国有外交关系的发达国家定居,想来应该没有
犹豫就会被接纳,理由当然是他属于稀缺的精英人才。
然而,丁俊晖又确实连小学也未曾毕业。
对此,有媒体回击说,正是这个曾变卖全部家产把他培养成才的父亲丁文均,“剥夺”了儿子受正常教育的权利。
一位法制评论员曾严厉地指出,丁文均违背了我国的《义务教育法》。
那位评论者说,“我们也明白,在现在的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对一些孩子来说仍然是个梦”,然而,“纵有千条万条理由,我们还是要对这种行为说不,还要向这种理念说NO。
在一个文明法制的国家,法律不容践踏违反,每个孩子都应该接受义务教育,何况文化知识对任何行业的人都是有益的”。
可以说,丁俊晖的成功,令丁家父子为“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套上了神奇而耀眼的光环。
如今,小晖接二连三失利时,不少人开始再提“读书无用论”,指责说:“正是由于缺乏文化素养,综合素质的局限,令丁俊晖的上升空间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前不久,一位台球爱好者更是毫不客气地指责丁俊晖:“我去中国公开赛的现场看了比赛,本来还对丁的失败觉得遗憾,可是看了新闻媒体对丁赛后的采访,我则太失望了。
说得好听是没风度,说得直点就是没素质。
好歹也是20岁的人了,表达能力差点也就算了,回答记者提问时的态度真是让我这个一直支持他的球迷心寒……”这些观点是对是错暂且不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专业技术水平相同的两位选手,综合素质高的那个人必然会走得更远。
读书真的“无用”?对于小晖和他的父亲来说,此时此刻应该好好反思了。
无疑,从各方面补充自己所需的知识,比去北大、清华等名校混个空头文凭或许更现实、更有意义。
当飞翔的翅膀坠上黄金
丁俊晖的成长史与他的球路一样诡异,他是父母“望子成龙”的朦胧动机的一件神奇试验品、是一笔“胆大妄为”的风险投资的巨额回报。
前17年,封闭的环境、枯燥的球台,单调的练习,无人关心。
最近3年,光环、名校、追捧,竞相而至。
如同父母的试验一样,丁俊晖感受到的几乎是一夜暴富的强大落差。
比丁俊晖大两岁、在本届世锦赛上表现抢眼的澳大利亚选手罗伯特森说:“我打球不是为了挣钱!”仅因为这一点,在比赛中我们发现了罗伯特森可爱、从容、激情的一面。
然而,与罗伯特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丁俊晖打球的初衷却是为了“挣钱”。
挣钱无可厚非,可是为了钱去打球,这本身就令丁俊晖的骨子里缺少了一分激情和热爱。
世界文学巨匠泰戈尔说:“翅膀坠上黄金的鸟儿无法飞翔!”如今,当丁俊晖打球挣的钱越来越多时,钱对他来说已经不再像以往那么重要时,他还会迸发出像当年那样的激情吗?据记者了解,丁俊
晖得到的第一笔奖金是1000元,那是他10岁时在南京拿到的一个斯诺克比赛冠军。
从此,丁文钧看到斯诺克的“钱途”,作为一项绅士运动,虽不普及,可是有着不错的资金支持,于是他果断地帮助儿子选择了台球之路。
如今10年过去了,付出无数汗水和心血的小晖已经摇身变成了“摇钱树”。
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去年丁俊晖一年的收入已经超过了800万元人民币,而在今年年初的温布利大师赛上,仅参加这一项比赛就有149万元人民币进账,在3月份的中国公开赛上,丁俊晖尽管首轮出局还是拿到了52万元的奖金……
两年前,记者在采访丁俊晖时,他曾说:“成绩好,奖金才高,所以我必须要赢得比赛。
”可如今,当他所获得的奖金越来越多时,他的成绩还会一直好吗?
当然,这次世锦赛的高额奖金对于任何选手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诱惑,可是对于丁俊晖而言,他可能并不会理解马克思的那句名言:“工作是为了挣钱,但并不是为了挣钱而工作。
”
距球王有多远
在成名后疯狂追捧的背后,丁俊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褒奖,还有自己运动生涯中无法承受之重。
“累了,不想打了”、“我最讨厌采访”、“输了就输了,没什么好说的”、“成绩好,奖金才能多”……
丁俊晖的“天真”之语早已经成为了很多媒体炮轰的口实。
可见,单从技术水平上分析,丁俊晖可能具备了球王的水准,可是从思想境界方面分析,丁俊晖还需要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早就应该输了”、“打得很臭”、“我的球不行”、“心里累”……丁俊晖在此次中国公开赛首轮落败后,发出如此“哀叹”,我们只能说他还不成熟,试想一个不成熟的“神童”会很快地成为世界球王吗?从古到今,中国乃至世界从来不乏“神童”,可是很多神童在长大后最终却成为普通人,《伤仲永》的故事在现代的生活中更是屡见不鲜。
对于丁俊晖状态低迷的原因,他的经纪人张萌说:“小丁长期在英国练球,每天面对的是枯燥球台,生活过于单调,缺乏亲情,缺乏丰富的业余生活。
一个才20岁的小孩,期盼生活有新鲜感,需要有更多的乐趣,枯燥乏味的生活势必使激情打折。
”或许,正是由于“激情打折”,丁俊晖在世锦赛上被奥沙利文打得面目全非,可以说在那一刻,我们在为小丁遗憾的同时,也清楚地发现了他与世界球王之间的真正差距。
对于此次世锦赛的冠军争夺战,希金斯与塞尔比之间的激情演出,丁俊晖只能作壁上观了。
与两年前在中国公开赛的初次亮相不同,丁俊晖现在早已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青涩少年,家乡父老对他的期望值以及市场号召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任何一位热爱台球
的中国球迷都不希望方仲永的悲剧在他的身上发生,但愿中国的台球神童能够早日告别成长的“烦恼”,在后面的世锦赛上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