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系统核医学小讲课

合集下载

【核医学 课件 PPT】骨骼系统核医学

【核医学 课件 PPT】骨骼系统核医学

骨代谢性疾病的诊断
代谢性骨病全身骨显像
肾性骨病
56/F 慢性肾功能不全 双手类风湿性关节炎变形
骨显像 骨影普遍增浓 颅盖骨、下颌骨和四肢长 骨明显增浓 肾影不清 双手小关节明显的放射性 增高
肾性骨病
56/F 58年患肾炎 双手类风湿性关节炎变形 慢性肾功能不全
骨显像 骨影普遍增浓 颅盖骨、下颌骨和四肢长 骨明显肾影不清 双手小关节明显的放射性 增高
骨断层显像正常所见
CORONAL
断层骨显像优点(与平面比较)
1.增加图像对比度 2.改善病变定位 3.提高病变检出率 4.更准确诊断疾病
断层骨显像改善病变定位
A 后位平面像疑T12骨转移 B 断层像放射性浓聚累及椎弓根提示骨转移
J97P125
四、图 像 分 析
全身骨显像正常所见-成人
全身骨显像正常所见-儿童
2、不是转移性骨病
五、骨与关节显像的临床应用
➢转移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 ➢原发骨恶性肿瘤 ➢良性骨肿瘤 ➢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骨坏死的诊断 ➢骨创伤的诊断 ➢骨移植的监测 ➢骨代谢性疾病的诊断 ➢关节疾病的诊断
1、转移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
• 典型影像表现:多发、形态各异、无规律分布的放射性异常浓聚 • 好发部位:脊柱 肋骨 骨盆 • 常见原发肿瘤: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 • 优点:早期诊断(比X线早3~6个月)
1.2~3h沉积于骨骼中 2.经肾排泄
三、显 像 方 法
• 动态骨显像 • 静态骨显像 • 局部断层显像 •融合骨显像

(一)骨动态显像(bone
dynamic imaging)
通常又称为三相骨显像,它是在 静脉注射显像剂后于不同时间进行显 像,分别获得 血流相、血池相、及延 迟相图像。

《核医学骨关节系统》课件

《核医学骨关节系统》课件

骨关节炎的诊断
核医学骨关节系统可以检测关节软骨 的代谢和血流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 关节炎病变。
骨折愈合和骨不连的诊断
核医学骨关节系统可以评估骨折愈合 的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发生骨不连 。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
核医学骨关节系统可以评估骨密度和 骨骼代谢情况,有助于骨质疏松症的 诊断和治疗。
核医学骨关节系统的研究进展
新型示踪剂的研发
随着核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示踪剂的研发和应用为核医学骨关 节系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核医学成像设备的更新换代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核医学成像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提高了 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核医学骨关节系统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图像分析 和诊断的效率。
成像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总结词
成像技术的改进与创新能够提高核医学骨关节系统的影像质量和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详细描述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新的成像技术不断涌现。例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 层扫描(SPECT)等技术的改进,能够提供更高分辨率和更准确的影像信息,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骨关节疾病 。
的方法。
它通过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 ,利用核医学成像设备进行骨关
节系统的显像和功能评估。
核医学骨关节系统可以提供骨关 节系统的形态、代谢和血流信息 ,有助于早期发现骨关节疾病。
核医学骨关节系统的应用领域
骨肿瘤的诊断和分期
核医学骨关节系统可以检测肿瘤在骨 内的位置、大小和范围,有助于肿瘤 的诊断和分期。
关节炎的治疗
核医学骨关节系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手段,缓解 疼痛等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骨骼系统课件

骨骼系统课件

(1)血流相:静脉注射骨 显像剂后8~12秒可见 局部大血管显影,随后 软组织轮廓影逐渐出现, 两侧大血管和软组织显 像剂分布基本对称,显 影时间基本相同,骨骼 部位显像剂分布很少。 (2)血池相:软组织显影 更加清晰,显像剂分布 增多,基本均匀、对称, 大血管影继续显示,骨 骼显像剂分布稀疏,显 影不清。 (3)延迟相:同骨静态显 像
超级骨显像
超级骨显像
• 显像剂浓聚常局限于中轴 骨和肢带骨,自由肢骨很 少累及,显像剂分布为多 发浓聚灶。超级骨显像产 生的最可能机制为弥漫的 反应性骨形成。
• 5)闪烁现象:一些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 骼转移病灶在经过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出 现病灶部位的显像剂浓聚较治疗前更明显, 而患者的临床表现则有明显好转,再经过 一段时间后,骨骼病灶的显像剂浓聚又会 消退,这种现象称为“闪烁现象”。闪烁 现象是骨愈合和修复的表现,而不是转移 性骨病的结果。
骨显像临床应用及评价
• 1.早期诊断骨转移癌:是首选诊断方法, 比 X 线平片早 3-6 个月发现转移灶。各种恶 性肿瘤都可发生骨转移,以肺癌、乳腺癌、 前列腺癌骨转移率最高。典型骨转移癌影 像特征是:多发、无规则的浓聚灶,有时 伴有缺损区(冷区)。
• 前 列 腺 癌 骨 转 移 术 后 好 转
• 2)多个点状病灶排列成线状,尤以肋骨 多见,多为创伤所致骨折影像。骶骨H 形显像剂浓聚区,为骶骨骨折的典型表 现。 • 3)局灶性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区,根据 不同的部位及病史,可见于骨转移、原 发性骨肿瘤或良性病变、骨创伤等。主 要发生在脊柱 ,再次为骨盆、肢体,颅 骨最少。
• 4)超级骨显像:显像剂在全身骨骼分布呈 均匀、对称性异常浓聚,软组织分布很少, 骨骼影像非常清晰,而肾影常缺失,这种 影像称为“超级骨显像” 或“过度显像” 。 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性为主)、 恶性肿瘤广泛性骨转移(前列腺癌骨转移、 乳腺癌骨转移多见)患者。

《核医学骨骼系统》ppt课件

《核医学骨骼系统》ppt课件
• 前列腺癌是独一最先发生骨转移而非内脏转移的实体肿瘤,骨转移发生率达65%- 75%。
• 在初次确诊中, 就有10%~20%的患者发生骨转移。前列腺癌早期骨转移经常无任 何临床病症,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临床表现是骨骼疼痛, 一旦出现骨痛, 前列腺癌大 多数已开展到了晚期。而特异性骨转移又是前列腺癌主要的致死缘由。
4岁
9岁
14岁
常见伪像
注射点
• 男,58岁 • 肺癌
异常图像
1. 放射性异常浓聚
异常表现: 放射性异常
浓聚
2 放射性缺损
异常表现:放射性缺损
前位
后位
多发性骨髓瘤骨显像病例
3 放射性浓聚+缺损
异常表现:放射性浓聚 + 缺损
“炸面圈〞征〔doughnut sign〕 左:胸骨肿瘤 右:左股骨头坏死位
4 超级骨显像
前列腺癌 广泛骨转移 呈超级影像 经X线检查证明
异常表现:超级骨显像〔super scan)
恶性肿瘤广泛骨转移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5、闪烁景象
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转移病灶在经过治 疗后一段时间,出现病灶部位的显像剂浓聚 较治疗前更明显,而患者临床表现有明显的 好转,再经过一段时间后,骨骼病灶的显像 剂浓聚又会衰退。
肿瘤骨转 移?OR骨 质疏松...
我全身 都疼
显像原理 骨显像剂 显像方法 图像分析 临床运用
骨骼系统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核医学科 沈影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显像原理 •临床运用
一、骨 显 像 原 理
(1) 骨组织的化学成分
•水50 •有机物(骨胶原等) 12.4 •无机物(羟基磷灰石)21.85 •脂肪15.75
断层骨显像改善病变定位

《骨骼系统核医学》课件

《骨骼系统核医学》课件
核医学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损伤 的特点,能够提供高灵敏度、高特异 性的诊断信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辅 助诊断手段。
核医学的应用领域
01
肿瘤诊断与治疗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肿瘤显像 剂进行肿瘤定位和诊断,以及利 用放射性核素治疗肿瘤。
02
心脑血管疾病诊断
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检测心 脑血管疾病,如心肌缺血、脑梗 死等。
骨骼系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要点二
骨骼系统发育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核医学技术可以用于骨骼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如骨髓 炎等。
核医学技术可以用于骨骼系统发育异常的诊断和治疗,如 脊柱侧弯等。
05
骨骼系统核医学的未来发展与挑 战
骨骼系统核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精准诊断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骨骼 系统核医学将更加精准地诊断骨 骼疾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
成本问题
骨骼系统核医学检查和治疗成本 较高,需要加强成本控制和降低 费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 者。
法规和伦理问题
骨骼系统核医学涉及到放射性物 质和核技术,需要遵守相关法规 和伦理规范,确保安全和合法性 。
骨骼系统核医学的未来发展前景与展望
1 2 3
交叉融合
骨骼系统核医学将与其他医学领域进行交叉融合 ,如骨科、神经科、肿瘤科等,形成更加全面和 系统的医学体系。
骨骼系统的发育和生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胚胎期、婴幼儿期和青春期。每个 阶段都有不同的发育特点,对骨骼疾病的发病机制有重要影响。
骨骼系统的常见疾病与病变
总结词
了解骨骼系统的常见疾病和病变,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详细描述
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包括骨折、关节炎、骨质疏松、骨肿瘤等。这些疾病的发病 机制、症状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核医学课件:骨骼系统

核医学课件:骨骼系统

➢影响显像剂在骨骼中聚积的因素:
❖局部血流量 ❖骨无机盐代谢与成骨活跃程度 ❖交感神经兴奋性
➢核医学应用最广的检查项目之一
❖具有灵敏度高 ❖早期发现病灶 ❖一揽全身成骨活性及局部
X线与骨显像诊断骨病比较
(为什么能早期发现病灶)
原理
X线 解剖(骨密度变化)
全身骨显像 功能(血供、骨盐代谢)
病变早期
➢良性:三时相均无异常 积聚。
右 侧 髂 骨 恶 性 肿 瘤
右 侧 股 骨 骨 肉 瘤
(三)急性骨髓炎
1. 24h内骨显像阳性,X片需1-2周 2. 影像特点: ❖骨三相均示放射性明显增加 ❖24h延迟显像示病灶/软组织比值增加 3.与蜂窝组织炎鉴别
(1) “超级影像” (2)“冷区” ❖病灶骨质呈溶骨性改变 ❖病灶局部血循环障碍 ❖局部放疗致梗死或缺血性坏死
前 列 腺 癌
4.病程和疗效追踪 ❖恶化和改善 ❖稳定 ❖“闪烁”现象



疗前ຫໍສະໝຸດ 后骨骨显















与其它影像学方法比较
❖ WBS:骨组织重塑所引起的局部骨
代谢变化,可随病灶对治疗的反应
(-)
(+)
(1-7天)
进行期
(++)
(++)
(3-6个月)
静止期
(+)
(±)
(>6个月)
全身骨显像优点:早期、灵敏。 通常较X线提早3~6月发现病灶
二、显像剂及方法
膦酸盐:99mTc -MDP(亚甲基二膦酸盐)-最常用

影像诊断学课件:骨骼系统核医学

影像诊断学课件:骨骼系统核医学
骨骼系统核医学
显像原理 显像方法 图像分析像剂
膦酸盐类 99mTc-MDP 亚甲基二膦酸盐 99mTc-HMDP 亚甲基羟基二膦酸盐
18F-NaF 18F-氟化钠
显像方法
全身骨骼显像 静态平面显像 断层融合显像 SPECT/CT显像 三相骨显像
三相骨显像
男 65岁 前列腺癌
全身多发骨转移
女性,60岁 胃MT
超级影像 全身广泛骨转移
原发骨肿瘤
• 早期检出病变,三相骨显像助于鉴别良恶性 • 显示肿瘤浸润范围,有助确定手术范围 • 探测远处转移灶 • 探测术后复发与转移灶
男,14岁,左股骨下端骨肉瘤
女,21岁,右股骨下段骨肉瘤术后9个月复 查骨显像,示复发和多处骨转移。
临床应用
转移性骨肿瘤诊断
•图像特征 浓聚 缺损 混合 部位 中轴骨较多 数目 单发 多发 形态 点状 条状 块状 排列 规律 随机
•优点: 全身显像,灵敏度高,较X线早3-6月 缺点: 假阳性,特异性差 SPECT/CT应用
病程和疗效随访 闪烁现象(flare phenomenon)
预后预测
男,鼻咽癌,右下肢疼痛一周。X片阴 性,骨扫描示右股骨上端 骨转移。
血流相
大血管的通畅和动脉灌注
血池相
软组织血液分布
延迟相
骨盐代谢情况
全身骨骼平面显像
正常图像
鼻咽、鼻窦 上下颌槽 胸骨角 颈椎下段 肩胛下角 膝关节 胸锁关节 骶髂关节
儿童青少年
异常图像
➢ 放射性浓聚(热区)
骨折 炎症 肿瘤 代谢性疾病 血管性疾病 其它
➢ 放射性缺损(冷区)
溶骨性病变 血管病变 放射治疗后 骨囊肿 手术切除 伪影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骨骼系统核医学-复旦精品课程

骨骼系统核医学-复旦精品课程

骨显像的影响因素
1、饮水状态 脱水可导致肾清除率降低,组织本底增高 及病变/本底比值降低,所以注射显像剂后应鼓励患者多 饮水和检查前排尿;以降低血液组织本底计数,并且减少 生殖腺照射剂量。
2.肾功能 肾功能降低同样可导致肾清除率降低。软组 织本底增高,病变/本底比值降,使显像的质量变差。
3.显像剂的质量 作骨显像时,其显像剂的标记率应在 95%以上,否则骨骼影像不清晰,影响结果的判断;进行 骨动态显像时,“弹丸”式注射的质量对血流相和血池相的 显影质量和结果判断非常重要。
有机物--骨胶原纤维+骨粘蛋白等
显像 剂
血 骨成份 液 无机成分
有机成分
结合点
离子交换 化学吸附
影响因素
血流
代谢
交感N
显像含量 显像剂 显像剂
常用骨显像剂
• 1、磷酸盐(PYP) • 2、膦酸盐(MDP、HMDP)常用 • 3、18F
• 骨骼各部位聚集放射性核素多少与其血 流灌注量及代谢活跃程度有关。
正常图像
儿童
骨动态显像
正常图像:
血流相:静脉注射显像剂后约8~12s可见局部较 大血管显影,随后逐渐显示软组织轮廓,骨骼 部位放射性较少。两侧对应的动脉和各部位显 影时间应基本相同。
血池相:显像剂大部分仍停留在血液中,软组织 轮廓更加清晰,放射性分布较均匀,大血管显 影,骨区放射性分布稍稀疏,两侧基本对称。 血池相的显像剂并不是直接沉积在骨酪内,主 要是在骨内血管床分布,因此可以反映所查骨 骼是否有充血现象。
4.散射物质 腹水、肥胖和乳房肥大等,均 可使靶器官与探头的距离增加,组织对Y光 子的吸收也增加,从而降低骨显像的质量。
5.全身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和皮质激素治疗 可使显像的的生物学分布发生改变,骨骼 的摄取量降低,肾脏摄取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显像
像的原理? • 正常图像的表现?
99mTc-MDP骨显像的原理
骨骼组织
有机物
骨细胞 间质细胞 胶原
无机物 —— 羟基磷灰石晶体
离子交换 化学吸附 与有机成分结合
99mTc-MDP浓聚的影响因素:血流;代谢活跃程度;交感神经受损情况
正常图像
多发骨转移瘤的鉴别?
• 多发性骨髓瘤 • 多发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 多发性骨结核 • 甲旁亢引发的骨病 • 骨淋巴瘤、骨嗜酸性肉芽肿等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前
化疗后
多发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多发骨结核
鉴别?
• 临床表现:原发肿瘤史? • 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PTH?结核? • 影像学表现?
全身骨显像的鉴别要点
骨骼系统核医学小讲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核医学科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核医学教研室
• 骨扫描用什么药? • 打多少剂量? • 打完针的注意事项? • 什么时间来检查?
• 99mTc-MDP(亚甲基二膦酸盐) • 15-25mCi • 多喝水,多排尿 • 注射显像剂后3-6h
• 采集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