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滑坡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2.1《滑坡、泥石流》教学设计(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第三课时)
2.1《滑坡、泥石流》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结合实例,解释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变化的影响。
二、教材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第二章第一节流水地貌,教材中对滑坡、泥石流的特点和成因做了简单介绍,着重通过“浙江丽水滑坡”和“甘肃舟曲泥石流”两个案例,展开对滑坡、泥石流防灾减灾措施的探讨,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对地质灾害的简单分析,教会学生防灾减灾的具体策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新闻、短视频、网络等途径对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有所了解,但对他们的形成条件及防护措施认识的不够全面;高一的同学对图片的观察、分析、解释能力还有所欠缺,教材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了解地理环境的总体性,教会学生防灾减灾的措施,建立良好的人地关系。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及防灾减灾措施。
过程与方法:学生利用探究案例方法理解滑坡、泥石流的成因。
学会针对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基本防灾减灾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学学生防灾减灾的具体策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1、滑坡、泥石流形成条件,2、学会针对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基本防灾减灾措施。
难点:学会针对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基本防灾减灾措施。
六、教学准备:教材,ppt,视频课件,有关本节课的学习资料与素材。
七、教学过程:浙江丽水滑坡灾害1、图中滑坡发生后,对当地环境会产生哪些重大危害?参考答案:滑坡会掩埋农田和村庄,阻断道路,淤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滑坡多发地区具有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环境特征:①地质不稳定,岩石易破碎,有软弱结构面。
②地形陡峻。
③降水多且强度大等。
3、在滑坡多发地区,人们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参考答案:①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如削坡减载,边坡人工加固等;在野外活动时,人们应怎样应对泥石流威胁?活动: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云阳滑坡1#、2#剖面防治处理工程设计
目录1. 绪论 (1)1.1 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情况 (1)1.2 滑坡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3)1.3 课题背景和设计的必要性 (7)2. 自然地质条件 (8)2.1 自然条件 (8)2.1.1地理地形 (8)2.1.2气象水文 (8)2.2 地质地层构造 (8)2.2.1地层岩性 (8)2.2.2工程地质特征 (9)2.2.3地质构造 (9)2.3 滑坡特性 (9)2.3.2与三峡水库蓄水位的关系 (11)2.3.3主要变形特征 (11)2.3.4影响地质灾害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2)3. 滑坡稳定性分析 (13)3.1计算理论与方法 (13)3.1.1滑坡稳定性分析 (13)3.1.2滑坡推力的计算方法 (13)3.1.3稳定性分析中计算指标的确定 (16)3.1.4滑坡推力计算公式 (19)3.2 参数选取 (20)3.2.1计算工况 (20)3.2.2参数选取 (20)3.3 稳定性计算 (21)3.4 稳定性结论 (28)4. 治理方案设计 (29)4.1 治理目标 (29)4.2 防治措施 (29)4.3 抗滑桩设计计算 (29)4.3.1抗滑桩布置和力学计算 (29)4.3.2抗滑桩结构设计 (41)4.3.3其他辅助治理措施 (46)5. 工程监测 (47)5.1 监测工作的任务和目的 (47)5.2 监测设计方案主要技术依据及原则 (47)5.3 监测方案 (48)5.3.1变形监测 (48)5.3.2 水文气象观测 (48)5.3.3 巡视检查 (48)5.3.4 主要监测项目布置方案 (49)5.3.5 监测时间 (49)6. 施工组织设计 (50)6.1 施工组织 (50)6.1.1组织 (50)6.1.2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序 (51)6.1.3施工交通运输 (55)6.1.4 施工进度计划 (55)6.1.5施工管理与监理 (55)6.2 环保规划设计 (55)6.2.1设计依据 (55)6.2.2环境保护设计 (56)结论 (59)致谢 (60)参考文献 (61)1. 绪论1.1 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情况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
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3讲解
形成区又可分为汇水动力区和物质供给区。
该区多为狭窄而深切的 峡谷或冲沟,谷壁陡峻而 纵坡降较大,常出现陡坎 和跌水,泥石流进入本区 后极具冲刷能力。流通区 形似颈状或喇叭状。非典 型的泥石流沟,可能没有 明显的流通区。
17
一般位于山口外或 山间盆地的边缘,地形 较平缓。泥石流至此速 度急剧变小,最终堆积 下来,形成扇形、锥状 堆积体,有的堆积区还 直接为河漫滩或阶地。
用,据主导因素的动态变化预测灾害发育过程,并及时
采取行政管理措施,将危险区内的人畜和重要财产疏
散撤离,使其避开泥石流流路或迁出泥石流危险区,以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是一种积极的、以防避
为特点的减灾途径。
20
二、 泥石流灾害防治理念
2、硬性防治: 采取人为工程措施〔生态工程、土木工程〕和管理 措施,构成防御泥石流灾害的设施体系,对泥石流形 成与活动施加影响和限制,以到达抑制泥石流发生, 降低泥石流爆发频率,减小泥石流规模和危害,减轻 泥石流灾害的目的。这是一种主动的,以抗灾和治 灾为特点,对泥石流发生发育过程有控制作用的防 御措施。
进入20世纪,全球泥石流爆发频率急剧增加。仅2021年, 就先后在乌干达、秘鲁、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发生严重的泥 石流灾害。
7
世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示意图
8
2006年2月17日,位于 菲律宾南莱特省圣伯纳德 镇的山体豁开一道巨大缺 口,泥浆裹着岩石向山脚 下的吉恩萨贡村倾泻,方 圆5至7公里的土地刹那间 变成一个巨大泥潭,300 多座房屋被埋没。截至2 月19日晚,仍有近1400人 被埋在泥潭中,生还希望 非常渺茫,吉恩萨贡村可 能会变成“永远的坟场〞。
23
三、 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
〔一〕泥石流防治的原那么及措施-工程措施
山体滑坡科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山体滑坡科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山体滑坡是指由于重力作用下,山坡上的岩石、土壤或碎屑物质沿着滑移面向下滑动的地质灾害现象。
它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开发活动的增加,山体滑坡的发生频率和规模也日益增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对于山体滑坡的科普宣传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山体滑坡的科普介绍,让读者了解山体滑坡的定义、形成原因、分类特征以及其所带来的危害。
同时,我们也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山体滑坡防范措施,以及宣传山体滑坡科普的重要性和途径。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增加对山体滑坡的认知,提升对山地安全的重视程度。
我们希望通过科普宣传,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减少山体滑坡所造成的损失,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框架,它决定了文章的逻辑和表达方式。
一个合理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对山体滑坡的科普:1. 引言- 1.1 概述- 1.2 文章结构- 1.3 目的2. 正文- 2.1 山体滑坡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2.2 山体滑坡的分类和特征3. 结论- 3.1 山体滑坡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3.2 山体滑坡科普的重要性和宣传途径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山体滑坡的基本情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然后,我们将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以便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本文的组织方式和写作目标。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正文部分。
首先,我们将对山体滑坡进行定义,并详细解释其形成原因,包括地质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然后,我们将介绍山体滑坡的分类和特征,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划分和描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山体滑坡的多样性和特点。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强调山体滑坡的危害性和防范措施的重要性。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成灾机理、分布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图7 遮挡避让示意图
7 、综述
综上所述,陡峻边坡崩塌主要受控于节理裂隙和结构面的组合, 其活跃程度取决于卸荷裂隙的扩张与卸荷裂隙区的扩展。层状结 构岩石的岩层面和构造裂隙面在崩塌的形成中普遍起到控制作用。 水平岩层、顺向岩层、逆向岩层、块状岩体陡峻边坡崩塌的形成 条件不同,崩塌表现出不同的扩展特点。崩塌防治的理论依据就 是,加固已经形成的危岩体,阻止危岩体脱落,并且阻止或减缓卸 荷裂隙的扩张和卸荷裂隙区的扩展,保持边坡的相对稳定性。在 对边坡崩塌的防治工作中,应对形成边坡崩塌的具体条件,如岩石 结构面和各类节理裂隙面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分析崩塌的形成机 制和扩展趋势,再结合具体加固目的,才能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具 体设计防治加固工程。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图5 错断式崩塌示意图
6、崩塌防治的理论依据与方法
陡峻边坡崩塌主要受控于节理裂隙和结构面的组合,其活跃程 度取决于卸荷裂隙的扩张与卸荷裂隙区的扩展。崩塌防治的理论 依据就是加固已经形成的危岩体,阻止危岩体脱落,并且阻止或减 缓卸荷裂隙的扩张和卸荷裂隙区的扩展,保持边坡的相对稳定性。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5.滑坡的人为因素
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例如: (1)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
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例如我国西南、西北的一些铁路、公路、 因修建时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事后陆陆续续地在边坡上发生了滑坡, 给道路施工、运营带来危害。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8 、崩塌实例(预览照片)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 0240—2004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for Landslide Stabilization1 总则1.1 为使滑坡防治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特制定本规范。
1.2为正确有效地加固滑坡体,提高滑坡稳定性,提供防治滑坡灾害地质依据,必须专门对滑坡开展详细勘察。
1.3 滑坡防治工程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滑坡防治工程须与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相适应,与市政规划、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相结合。
(2)滑坡防治工程须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采用先进方法技术,使工程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美观适用。
(3)在一般条件下,防治工程应控制滑坡体变形不超过设计允许范围,不产生危及建筑安全的地质灾害。
(4)在特殊条件下,防治工程应能控制滑坡体的整体稳定,不产生危及生命和财产的重大地质灾害。
1.4滑坡防治工程设计标准,一般按50~100年服务期限考虑,特殊工程应进行专门论证。
位于人口密集区的滑坡防治工程,安全系数应适当增加。
1.5位于水库区或江河边的滑坡防治工程设计,须考虑库(江)水位及其变化对滑坡的影响。
1.6滑坡防治工程,应根据滑坡类型、规模、稳定性,并结合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类型及分布情况、施工设备和施工季节等条件,选用截排水、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格构锚固、挡土墙、注浆、减载压脚及植物工程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理。
1.7防治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2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基本规定2.1 一般规定2.1.1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可划分为可行性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对于规模小、地质条件清楚的滑坡,可简化设计阶段。
2.1.2 可行性方案设计:根据防治目标,在已审定的滑坡防治地质勘察报告基础上进行编制;应对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等进行论证,并作出工程估算;提交可行性方案设计报告及可行性方案设计附图册,并提交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有关试验报告等附件;计算和估算内容可以计算书和估算书的形式作为附件提交。
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治理是指
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治理是指
滑坡是一种地质灾害,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应对滑坡地质灾害时,应急治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治理是指在滑坡事件发生后,采取紧急措施以减少伤害和降低损失的行动过程。
应急治理措施
1.应急预警: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通过监测滑坡地质灾
害的地质条件和变化情况,及时发出预警,提高人们的警觉性。
2.现场处置:一旦发生滑坡地质灾害,需要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及时
疏散受威胁的人员,同时进行现场的应急处置,如设置安全隔离线、搭建临时避难设施等。
3.危险区域的划定:对滑坡事件影响范围进行划定,禁止人员和车辆
进入危险区域,确保安全。
4.生命救援: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是应急治理的首要任务,迅速展开搜
救行动,尽最大努力挽救生命。
5.灾后恢复:滑坡地质灾害造成的破坏需要进行灾后恢复工作,包括
清理垃圾、修复基础设施等,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应急治理的重要性
滑坡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如果没有有效的应急治理,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因此,开展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作,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结语
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治理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公民共同努力,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只有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有效的应急治理,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治理山体滑坡方案
第1篇
治理山体滑坡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逐步扩大,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日益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山体滑坡,减少灾害损失,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治理方案。
二、项目目标
1.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三、治理目标
1.降低山体滑坡发生概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减少财产损失,保障社会稳定;
3.提高项目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
4.建立健全山体滑坡监测预警体系。
四、治理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5.保障民生,促进发展。
五、治理措施
(4)生态修复:在滑坡体表面实施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措施,提高地表抗侵蚀能力。
3.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1)建立滑坡监测网,对滑坡体进行定期监测,实时掌握滑坡体的动态变化;
(2)建立预警体系,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布滑坡预警信息,指导应急处置;
(3)加强监测人员培训,提高监测预警力。
4.应急预案与救援体系建设
制定山体滑坡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流程、应急措施等,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健全救援体系,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迅速展开救援工作。
5.宣传教育与培训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定期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六、实施保障
1.组织保障:成立山体滑坡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加强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1)建立滑坡监测网,对滑坡体进行定期监测,掌握滑坡体的动态变化;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息息相关,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地质环境中,地质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包括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生态修复等。
一、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是指对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土壤和岩石进行系统的工程控制和治理。
主要包括地基处理、边坡工程、隧道工程等。
地基处理是指对于土壤地基进行加固或改良,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土体加固、针灸加固、土体改良等。
边坡工程是指对于山体边坡进行加固和支护,以防止边坡滑坡等地质灾害。
常见的边坡工程措施包括护坡、加固桩、挡土墙等。
隧道工程是指对于地下隧道进行结构加固和排水处理,以防止地质灾害对隧道的破坏。
岩土工程在地质灾害防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指通过各种监测手段对于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常见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和预警系统。
地质灾害监测设备主要包括地震监测仪、地质雷达、水土压力传感器等。
通过监测设备,可以实时获得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相关数据。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基于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预警判断,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群众发布预警信息,以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地质灾害的预测准确性和及时性,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指通过自然生态恢复和人工修建的方式修复地质灾害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地质灾害常常伴随着土石流、滑坡等现象,对于周边的植被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生态修复可以通过种植植被、加固土壤等手段,恢复受灾区域的生态系统功能。
种植植被可以增加土壤持水能力和抗冲刷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风险。
加固土壤可以提高土壤的抗冲刷和抗滑性能,减轻灾害对土壤的破坏。
生态修复是地质灾害防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灾害产生的损害。
农村山体滑坡解决方案
(1)制定山体滑坡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救援队伍和物资保障;
(2)定期开展山体滑坡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3)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4)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应急联动,提高救援效率。
四、实施保障
1.组织领导:成立山体滑坡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3)监测预警:建立健全山体滑坡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掌握滑坡动态,为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4)搬迁避让:对居住在滑坡威胁区域的群众实施搬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3.政策法规与管理
(1)完善山体滑坡防治相关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执法监管;
(2)建立山体滑坡防治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2)对滑坡隐患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滑坡隐患等级;
(3)建立滑坡隐患数据库,为滑坡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防治措施
(1)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加强植被建设,提高山区植被覆盖率,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2)工程治理:针对不同等级的滑坡隐患,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如抗滑桩、挡土墙、排水系统等,提高滑坡稳定性;
(4)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四、总结
本方案旨在为农村山体滑坡防治工作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解决方案,通过地质灾害调查评估、防治措施、政策法规与管理、应急处置与救援等方面的综合施策,降低山体滑坡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方案,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山体滑坡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3)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山体滑坡防治工作经费;
(4)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山体滑坡防治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
6.2地质灾害说课稿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炼性和风格的简洁性。布局上,板书将分为几个部分,包括课程标题、教学目标、主要知识点、案例分析、互动环节等。主要内容将包括地质灾害的定义、类型、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等关键信息。风格上,板书将采用清晰的字体和颜色,突出重点,便于学生阅读和记忆。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把握知识结构。为了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提前准备并练习板书内容,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和图表,以及适时地更新板书内容。
4.地质灾害的危害:地质灾害对人类生活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破坏等。
5.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包括预防措施、监测措施、应急措施等。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监测措施包括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展实地调查等;应急措施包括制定应急预案、组织疏散等。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首先,我会设计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回答地质灾害的定义、类型、成因和防治措施等基本知识;其次,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析具体的地质灾害案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然后,我会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地质灾害的影响,并撰写考察报告;最后,我会鼓励学生参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竞赛或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提问与解答、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提问与解答环节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地质灾害案例,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角色扮演环节让学生模拟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增强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实地考察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地质灾害的影响,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这些互动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地质灾害是指地球内、地表和地表以下不断发展演变的地质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事件。
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至关重要。
一、地质灾害的分类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多种类型。
每种地质灾害都具有独特的形成机理和危害特点。
1.地震: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震波在地壳内传播引起的地质灾害。
2.滑坡:因地表松弛导致大片岩土体沿倾斜面发生滑动的地质现象。
3.泥石流:大雨、融雪等原因引起的地表泥沙流失并形成泥石流,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造成破坏。
4.地面塌陷:侵蚀、地下水过度开采等引起地面下陷或坍塌而形成的地质灾害。
二、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了有效应对地质灾害,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如下方案:1.强化监测预警:–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加强对潜在灾害点的监测预警工作。
–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和地质勘探手段,提高对地质灾害的监测精度和预测准确性。
2.加强风险评估:–对潜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域进行详细调查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防治措施。
–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信息系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推动工程防灾:–加大对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投入,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抗灾能力。
–开展针对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
4.加强社会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预防知识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借助互联网、媒体等渠道,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
三、总结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从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工程防灾和社会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综合提出了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措施。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滑坡治理工程专项技术方案
滑坡治理工程专项技术方案滑坡是指坡面土石材料因外力作用或自身原因,沿着坡面发生半液态的连续移动的现象。
滑坡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滑坡治理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针对滑坡治理的专项技术方案。
一、概述二、地形分析首先,需要对滑坡地区进行地形分析,包括地势、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特征、降雨特点等。
地形分析是滑坡治理的前提,有助于识别滑坡形成的原因和机制,并为制定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三、滑坡类型分类通过对滑坡现象的观测和记录,将滑坡按照类型进行分类。
根据滑坡的类型和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理方法。
常见的滑坡类型包括滑裂滑坡、蠕变滑坡、滑流滑坡等。
四、滑坡稳定性评估滑坡稳定性评估是确定滑坡治理方案的重要依据。
通过采集现场数据,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评估可以预测滑坡的演化趋势,选择适当的治理措施。
五、治理方案制定根据滑坡的类型和稳定性评估结果,制定滑坡治理方案。
治理方案应考虑如何控制滑坡的发展速度和范围,降低滑坡风险,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常见的滑坡治理措施包括植被恢复、加固与支护、排水与防渗等。
六、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一种常用的滑坡治理方法。
通过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可以提高土壤的抗冲蚀能力,减少雨水的渗透和流失,从而稳定坡面。
此外,植被还可以吸收降雨水分,减轻地下水位压力。
七、加固与支护加固与支护是一种常用的滑坡治理方法,适用于滑坡体偏大、坡面较陡的情况。
通过使用加固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和支撑结构,可以增加滑坡体的抗剪强度,提高滑坡的整体稳定性。
八、排水与防渗排水与防渗是一种常用的滑坡治理方法,适用于滑坡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
通过实施排水工程和防渗工程,降低滑坡体内部的水压力,减少滑坡的润滑性,从而提高滑坡的稳定性。
以上是一种针对滑坡治理的专项技术方案。
通过地形分析、滑坡类型分类、滑坡稳定性评估和治理方案制定等步骤,可以有效地减少滑坡的风险性,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岩土工程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摘要:岩土工程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等环节。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岩土工程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为保障社会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深入探讨岩土工程在不同地质灾害类型中的具体应用,并探讨其效果和挑战,以期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应用探析引言地质灾害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灾害形式,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在地质灾害的防治中,岩土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岩土工程涉及地质、土力学和工程力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通过详细的勘察、科学的设计、精确的施工和有效的监测,岩土工程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支持,旨在减轻地质灾害对工程设施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于保障社会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1.1 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由地质条件、降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岩土类型地质灾害。
其形成原因包括岩性和地质构造、坡度和坡面状况、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以及地震活动等。
泥石流的表现特征主要包括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组成、快速流动和高破坏力、远程传播等。
泥石流带有大量混合物,形成高速的流体流动,能够快速淹没和冲击沿途的地区,对人类建筑和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泥石流还会顺流水系远程传播,导致河道淤积和堵塞,出现次生灾害。
为了预防和治理泥石流,需要建立监测预警系统、进行植被恢复与保护、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河道疏浚和泄洪工程以及建设防护工程和抗灾设施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泥石流灾害带来的损失。
1.2 滑坡滑坡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类型中一种常见现象,其形成原因涉及多个因素。
地质因素包括地层的岩性和地质构造等,岩层的溶解和破坏易受地下水或降雨的侵蚀,导致土壤或岩石失去稳定性。
而坡度陡峭和坡面状况植被覆盖率差也增加了滑坡发生的风险。
水分含量的过多将减小土壤或岩石颗粒间的摩擦力,造成稳定性降低[1]。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地质灾害,犹如大自然中隐藏的猛兽,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一旦发生,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威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地质灾害研究的深入,一系列创新的防治技术应运而生,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监测技术方面,传统的监测手段往往存在精度不高、实时性差等问题。
而如今,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以及高精度传感器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卫星遥感可以对大面积的区域进行宏观监测,快速发现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区域。
无人机则能够在复杂地形中灵活飞行,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为灾害评估提供详细的信息。
高精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地质体的微小变形和位移,提前发出预警信号。
例如,在某山区的滑坡监测中,通过卫星遥感发现了山体表面的细微变化,随后利用无人机进行了近距离的详细勘查,确定了潜在的滑坡体范围。
同时,在关键部位安装的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实时传输数据,当位移量达到预警阈值时,及时通知了当地居民进行疏散,成功避免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预警预报技术方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为地质灾害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收集大量的历史地质灾害数据、气象数据、地形地貌数据等,利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建立更加准确的灾害预测模型。
这些模型能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和规模进行预测,为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比如,某地在汛期前利用建立的地质灾害预警模型,结合实时的气象数据和地质监测数据,成功预测了一次可能发生的泥石流灾害,并提前组织了周边居民的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损失。
地质灾害的防治不仅需要及时的监测和预警,还需要有效的治理措施。
在治理技术方面,新型的支挡结构、锚固技术以及生态修复技术不断涌现。
新型的支挡结构,如抗滑桩与锚索框架的组合结构,能够更好地抵抗滑坡体的推力,提高了治理工程的稳定性。
建设部关于印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易发区城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指南》的通知
建设部关于印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易发区城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建设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5.12.16•【文号】建质[2005]228号•【施行日期】2005.12.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建设部关于印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易发区城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指南》的通知(建质[2005]228号)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委):为了进一步加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城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我部组织制定了《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易发区城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十六日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易发区城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指南(二〇〇五年十二月)目录1 概论1.1 《指南》编制的主要目的与依据1.2 斜坡安全管理体系2 城镇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岩土工程控制2.1 岩土工程控制区(地段)的划分2.2 岩土工程控制区(地段)的限制规定2.3 岩土工程控制区(地段)工程建设申报程序及申报内容3 有斜坡的调查评估与安全管理3.1 已有斜坡的调查3.2 已有斜坡工程的勘察3.3 已有斜坡的稳定性评价3.4 斜坡治理计划3.5 危险斜坡的安全管理4 新建斜坡工程的管理4.1 新建斜坡工程的勘察4.2 新建斜坡工程的设计4.3 斜坡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与安全管理5 斜坡的安全维护5.1 斜坡安全维护的要求5.2 斜坡的安全检查5.3 斜坡的维修加固5.4 斜坡安全维护的监督5.5 斜坡范围内市政设施及工程施工的管理6 斜坡的应急抢险6.1 应急抢险指挥体系6.2 紧急事故的处置程序6.3 应急预案的制定附录:1、《斜坡安全使用及维护须知》的主要内容2、《斜坡检查记录表》3、斜坡维修工程的内容与方法1 概论1.1 《指南》编制的主要目的与依据为了加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易发区城镇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实施建设安全的有效管理,及时防范与缓减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对公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与影响,编写《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易发区城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精品教案地质灾害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精品教案地质灾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中“地质灾害”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种类、成因、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
我们将重点讨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涉及教材第6章第1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地质灾害种类、成因及分布规律。
2. 使学生掌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高生活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地质灾害种类、成因、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质灾害图片、地图、视频资料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质灾害图片,引起学生对地质灾害关注,提出问题:“地质灾害有哪些种类?它们是如何形成?如何防治?”2. 讲解新课:(1)地质灾害种类: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2)地质灾害成因: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地质构造、岩性等,外因主要是气候、水文、人类活动等。
(3)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有关。
(4)地质灾害防治措施:预防、预警、避难、救援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我国近年来发生典型地质灾害案例,让学生解地质灾害实际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后练习题,让学生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地质灾害2. 内容:(1)地质灾害种类(2)地质灾害成因(3)地质灾害分布规律(4)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震、滑坡、泥石流成因。
(2)分析我国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3)谈谈你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认识。
2. 答案:(1)地震是由地壳运动产生能量释放;滑坡是由斜坡上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滑动;泥石流是由陡峭山区大量泥沙、石块等松散物质在短时间内沿沟谷流动形成。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探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
首先,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需要基于充分的现场调查和野外勘察数据。
勘察人员应该详细记录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分布等信息,并获得当前地质灾害的已控制面积和灾后恢复面积。
此外,还应考虑当地的环境背景、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因素,以了解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发生机理。
其次,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两种。
定量评估主要是基于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计算出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这种方法适用于灾害规模较大、历史数据丰富、统计样本数量足够的情况。
而定性评估则根据专家经验、规范标准和判断能力进行评估,主要依靠主观判断和定性描述。
这种方法适用于灾害规模较小、历史数据不足的情况。
在具体的评估过程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考虑地下水位、土壤结构和地层岩性等地质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对滑坡的稳定性和发生概率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要考虑天气气候因素,如降雨量、温度等。
降雨是导致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合理分析。
此外,地震和工程活动也可能导致滑坡的发生,需要在评估中加以考虑。
最后,还应综合考虑地址条件、土地利用状况、人口密度和经济价值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以评估滑坡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潜在风险。
针对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我们还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评估方法,如风险评估、安全评估等。
通过借鉴其他领域的方法,可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总之,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气候、人口、经济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评估中,可以采用定量或定性的评估方法,并结合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和民众的需求背后,是巨大的地质灾害防 治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国各级财政 在地灾防治方面的资金投入超过了 200 亿元。 目前,全国共有近4000余家地灾防治行业资质 单位,10万多名专业人员在从事地质灾害防治 工作。
3
一、 概况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地质灾害类型构成(2013年)
23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截面形状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1:0.5
1:0.5
0.2:1
0.1:1
24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设计计算步骤 确定墙的位臵和范围
确定墙高 确定基础埋臵深度 计算可以利用的被动土压力 挡土墙的抗滑、抗倾覆、基底压力、墙身截面强度检算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设计施工时注意事项
• • • • • •
集水井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日 本 滑 坡 治 理 地 下 排 水 工 程
排水孔、廊道、盲沟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2. 支挡建筑
(1)抗滑挡墙 类型 重力式挡墙 干砌片石 浆砌片石 混凝土 桩板墙 钢筋泥凝土 锚杆挡墙 加筋土 装配式挡墙 截面形状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位臵 臵于滑坡体前缘 臵于滑动面下一定深度 如滑坡体有锁固段时,宜臵于锁固段处 如滑坡为多级滑动,可分级支挡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而且为克服较大的弯矩作用,往往设计的断面较大,配
筋率较高,造价也非常高。
29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抗滑桩的类型: 按桩身材质分有:木桩、钢管桩、钢筋混凝土桩等;
按桩身截面形式分:圆形状、管桩、方形桩、矩形桩 等; 按成桩工艺分有:钻孔桩和挖孔桩; 按桩的受力状态分有:全埋式桩、悬臂桩和埋入式桩; 按桩身刚度与桩周岩土强度对比及桩身变形分有:刚 性桩、弹性桩;
25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抗滑挡土墙
26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2)抗滑桩 抗滑桩是将桩插入滑动面(带)以下的稳定地层中,利 用稳定地层的锚固作用以平衡滑坡推力,稳定滑坡的一 种结构物。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抗滑桩受力简图
a)悬臂装 b)全埋式桩
27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2)抗滑桩 主要优点 适用于深层滑坡、非塑性流滑坡、处理正在活动的滑坡、 缺乏石料的地区 设桩位臵灵活 坡体前缘附近、坡体其它部位 单桩、群桩、多排桩 可与其它抗滑措施组合使用 每根桩工程量不大,施工时对滑坡影响小 自两侧向主轴施工时,不影响滑坡活动性 对已通车的线路和已投产的厂矿,不影响正常生产 桩孔本身是个很好的探测井,可确定滑动面准确位臵和 其他参数 28
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滑 坡 篇
提
纲
一、 概况 二、 滑坡灾害防治原则 三、 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四、 滑坡灾害防治工程图示 五、 秭归县飞宝槽滑坡防治 六、 日本七五三滑坡治理
2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一、 概况
地质灾害多发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约 27 万处隐患点分布在重大工程区、 400 多个城 镇和上万个村庄,直接威胁和影响人口约8000 多万,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 国土部地环 司司长关凤峻
类 型 绕避滑坡 排水
1.地表排水系统 ①滑体外截水沟②滑 体内排水沟③自然沟 防渗 2.地下排水工程 ①截水盲沟②盲(遂) 洞③仰斜钻孔群排水 ④垂直孔群排水⑤井 群抽水⑥虹吸排水⑦ 支撑盲沟⑧边坡渗沟 ⑨洞-孔联合排水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力学平衡
1.减重工程 2.反压工程 3.支挡工程 ①抗滑挡墙②挖 孔抗滑桩③钻孔 抗滑桩④锚索抗 滑桩⑤锚索⑥支 撑盲沟⑦抗滑键 ⑧排架桩⑨钢架 桩⑩钢架锚索⑪ 装微型桩群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1)地表排水 目的:滑坡区以上山坡来水截排不使其流入滑坡区,把 滑坡区内的降水及地下水露头通过人工沟道尽快排出滑 坡区。 地表排水系统包含:滑坡区以外的山坡截水沟、滑坡区 内的树枝状排水沟及自然沟的疏通和铺砌。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山坡截水沟
A. B.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自然沟
A. B. C. 13
根据实际情况局部地段铺砌。
滑 坡 体 上 排 水 系 统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截 水 沟
14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截水沟
排水沟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15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新加坡边坡排水沟
香港边坡排水沟
16
注意:排水沟断面:凹形,跌水坎为斜面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滑坡可能发展的范围外至少5m;
断面尺寸取决于汇水面积、地面土质和坡度、植被及降雨 量;
纵坡不小于2%,陡坡地段设臵跌水或急流槽;
12
C.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1)地表排水
滑坡体内的树枝状排水沟
A.
B.
C. D.
E.
F.
主沟方向尽量与滑坡的主滑方向一致; 充分利用滑体内自然沟; 支沟30~50m设臵一条; 支沟与主滑方向相交30°~45°,以免滑坡滑动时拉裂错断,水 流灌入滑体; 跨越滑坡裂缝的排水沟在滑坡稳定前应做成搭接式活动接头或沟 底铺设柔性隔水土工布,稳定后做成永久性; 泉水、湿地水引排多采用明沟与盲沟相结合的方式引入附近排水 沟。 充分利用历史上已经形成的排水通道; 沟岸坍塌、堵塞段应进行疏通;
8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七种武器》
*古龙小说代表作
*七个系列:长生剑、孔
雀翎、碧玉刀、多情环、
离别钩、霸王枪、拳头。
*非一般江湖武器,件件 精妙绝伦。
9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整治已发生的滑坡或防治潜在滑坡的发生,主要任务 在于减小滑动力和加大抗滑力。由于减小滑动力和加大抗 滑力的机理不一样,从而产生了众多的抗滑措施。到目前 为止,治理滑坡的工程措施大致有下表几种。
31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抗滑桩形状: 矩形(我国多用),长边平行滑动方向 圆形(日本多用)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混凝土 钢 管 H型 钢 钢 筋 螺 纹 钢 工 字 钢 加劲板 钢 管
混凝土
组合形式: 桩板墙 锚索桩
锚索桩板墙
32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圆桩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方桩
挡土墙
抗滑桩平面布臵示意图
2.8m
集水井 直径3.5m以上 用泵抽水
深度15~30m 下端用水平钻孔 井壁排水孔2~3层
1.8m
79-150mm
0.5m
集水井多用于基岩面上的滑坡
对正在滑动的滑坡:深度达到滑动面上为止 对 暂未滑动的滑坡 深度应进入基岩2~3m
滑坡区外
20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日 本 滑 坡 治 理 地 下 排 水 工 程
•
挡墙上部的滑坡推力比土压力大,应注意挡墙上部各截面的检算 当有2层以上滑动面存在时,应计算各层滑动力的合力进行检算 当原挡土墙不稳定时,应考虑新旧挡墙作为整体抗滑,应特别检算 连接处,必要时可对连接处加设钢筋 当考虑地震和浸水条件下的附加力时,方法同一般挡土墙 如采用沉井方法施工,应特别加固刃脚部分 最好在旱季施工,一定要分期分批跳槽开挖,不允许全面开挖 应从两侧向主轴线进行,必要时应先在主轴线处打几根桩,再从两 侧开挖
7
二、 滑坡灾害防治原则
1. 正确认识滑坡原则 2. 预防为主的原则 3. 一次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 4. 全面规划分期治理原则 5. 综合治理原则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6. 治早治小的原则
7. 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 8. 科学施工原则 9. 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原则 10. 加强防滑工程维修保养原则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2)抗滑桩 特点:对一些中、深层滑坡,用抗滑挡墙难以整治的情 况下,可以用抗滑桩。抗滑桩是一种被实践证明效果较 好的传统滑体加固方式。 原理:桩身嵌固在滑动面以下的稳固地层内,借以抗衡 滑坡体的下滑力,这是整治滑坡比较有效的措施。 缺点:由于其多为悬臂梁式设臵,不但受力状态不理想,
(2)地下水处理 原理:阶段补给滑带的水源,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滑带土 的孔隙水压力,提高其抗剪强度,从而增大滑坡的稳定性。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主要的排水措施有:①截水盲沟②盲(遂)洞③仰斜钻孔 群排水④垂直孔群排水⑤井群抽水⑥虹吸排水⑦支撑盲沟 ⑧边坡渗沟⑨洞-孔联合排水
垂直排水钻孔与深部水平排水廊道(隧洞)相结合的排 水体系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将排水措施与改变斜坡几何形 态联合可以获得更佳的整治效果。 同时,植树造林也可避免浅薄层土质流失,减少大滑 坡产生的概率。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按桩体组合形式分有:单桩、排架桩和钢架桩等;
按桩头约束条件分有:普通桩和锚索桩。
30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常用抗滑桩的基本形式:
滑坡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全埋式桩
悬臂桩
埋入式桩
承台式桩
椅式桩(h形桩) 排架桩
钢架桩
锚索桩
1-原地面;2-滑动面;3-锚索
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滑坡的类型、规模和地质条件以及滑 床的岩土状况、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来选择具体的桩型。
17
三、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2)地下水处理 ① 整治滑坡体中的水 坡后 截水盲洞(有稳定含水层供水时) 截水盲沟(地下水丰富时) 坡面 坡面渗沟 坡前缘 边坡渗沟 深度和宽度约1.5~2m ,间隔6~10m 可以单根、分技或拱型分布 支撑盲沟 深几m~几十m,延到滑动面下 间隔约6~10m一条 ② 整治滑动带附近地下水 拦截 浅层:截水渗沟、盲沟 深层:盲洞、平孔 疏干 前缘:支撑盲沟 其它部位:盲洞、平孔 18 降低地下水位 地下水由下向上补给时:盲洞、平孔 滑动面下有固定排水层时:钻孔 到排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