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学第二章 运动活动的感知过程

合集下载

体育心理学-第02章运动中的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

体育心理学-第02章运动中的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

三、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定向
• (一)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动作技能学习 提高学生对于动作技能本身的重视,而不是 关注自己的成绩、得分比别人更好或更差。
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其将 注意力集中在思考和解决自己的问题上。
给予学生更多自由选择和参与决策的机会。
• (二)合理运用表扬的激励方式
2.我国学者对目标定向的界定:
• 成就目标定向是一种重要的动机变量,它是指个 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它不是具 体要达到的行为的数量标准,而是个体内心中追求的 成就取向 (祝蓓里等,2000)。
(二)目标定向的分类
1.目标定向的二分法
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 发展自己的能力。
• 万德瓦勒(Wandewalle,1999)认为,目标定向是 个体努力展示自己的能力,并使自己的行为更为有效的 内在特质。
• 宾特里奇(Pintrich,2000)认为,目标定向是关 于个体追求成功任务的理由,对目标任务的表征,它反 应了个体对成就任务的一种内在认知取向,是一个关于 目标、胜任、成功、能力、努力、错误和标准的有组织 的结构系统。
种表扬方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对比程度, 而没有考
虑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 易使学生更加关注与他人对
比的结果,不仅不易使学生形成学习目标定向, 还易使一
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 (三)合理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 采用多样化的小组划分方法,鼓励学生 合作学习。
基于小组之间进行比较,淡化个体的能力 比较。
3.目标定向的四分法
学习目标定向 趋向掌握目标
目标定向
回避掌握目标
成绩目标定向 成绩趋向目标 成绩回避目标
二、学习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的区别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1章绪论1. 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侧重点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运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体育心理学强调研究体育教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锻炼心理学集中研究体育锻炼对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的作用2. 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任务和影响其研究方向的因素(p15-17)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它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运动心理学的任务:1) 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2) 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3) 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4) 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影响其研究方向的因素:1) 运动项目的普及程度2) 运动项目的性质3) 进行实验控制的难易程度3. 运动心理学之父:1923年,格里菲斯被称为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

1925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4. 社会促进效应:特里普利特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心理学问题的人,于1897年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关于社会促进效应的论文。

第2章运动活动的动机1. 动机的概念和分类概念: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对人的行为具有始发作用、指向作用好强化作用。

分类:①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②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③缺乏性动机和丰富性动机④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来源于主观内部的动机外部动机:指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来源于客观外部的动机2. 动机的三个理论:1) 成就需要理论:由默里提出的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指一种内化的、出人头地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在个人目标和工作志向方面的差异。

体育心理学---第二章 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1)

体育心理学---第二章  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1)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体育学 习中的应用
• 重视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 重视意义学习,强调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 重视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的过程 • 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罗杰斯的意义学习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
体育心理学---第二章 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1)
第一节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与体育学习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行为主义是一个美国土生土长的心理学流派, 作为现代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异军突起,自创建 以来,在西方心理学界占支配地位长达半个多世 纪,是一个极富影响力和魅力的心理学流派,被 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伍德沃斯(Woodworth)曾说:“行为主义是 一种宗教的宗教。”此话足以说明行为主义心理 学的显赫地位。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 强调学习内容的基础性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 • 注意建立学习内容的层级结构 • 重视发挥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的作用
三、认知主义心理学理论的评价
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揭示了学习过程的某些机 制和具体过程,对于处理体育学习的认知性内容 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但它却脱离了社会实践来研 究人的认识活动,把学习归结为单纯的内部心理 过程和意识系统,把人的认识活动归结为纯粹的 认知行为,甚至类比或等同于计算机对信息的机 械加工,从而表露出其片面性。
综上所述,几种心理学理论均为体育学习提 供了厚实的理论基础,为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这些理论相互之 间存在着分歧,具有其不足和缺陷,但它们反 映的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完全可以互相补 充汇成一个整体,对体育学习均具有不同程度 的参考价值。我们不能完全排斥某一理论,也 不能完全接受某一理论,应该尽量避免各个理 论的不足之处,利用与借鉴其优点,从而不断 完善和发展体育学习理论。

运动心理复习

运动心理复习

运动心理学期末复习第一编总论第一章绪论一、运动心理学(竞技运动)、体育心理学(体育教育)和锻炼心理学(大众健身)各自的侧重点1)竞技运动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围绕运动员的心理测量、心理选材、心里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进行的。

2)体育教育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增进心理健康进行的。

3)大众健身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主要围绕曹家体育锻炼的动机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的。

二、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任务性质:运动心理学的产生、发展,正是体育运动实践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促成的。

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任务:(1)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里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2)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3)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

(4)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问题。

三、心理选材:心理选材是指采用心理学的指标和方法,将具有发展潜能的人选入运动员训练体系的过程第二编运动员的动力来源第二章运动活动的动机一、动机的概念和分类概念: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对人的行为具有始发作用、指向作用和强化作用。

分类:(1)成就需要(2)内部动机(3)目标定向(4)外部动机二、了解动机的三个理论:成就动机理论、认知评价理论、目标定向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成就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指一种内化的、出人头地的愿望,它反映了人们在个人目标和工作指向方面的差异。

成就需要受早期父母教育和培养的影响,与工作目标的选择、从事的职业以及工作业绩有关。

成就需要高的人,往往选择适中难度的目标,从事风险大、责任大的职业,工作业绩好。

成就需要水平可以通过训练得至9提高。

认知评价理论:内部动机以人的能力需要和自我决策需要为基础,任何影响能力感和自我决策感的事件都可以影响人的内部动机。

运动心理学第二章 运动活动的感知过程

运动心理学第二章  运动活动的感知过程


平衡觉是有机体在做直线加减速运动或旋
转运动时,能保持身体平衡并知道其方位
的一种感觉。其感受器是内耳前庭器官。
前庭器官同内脏有密切联系,在前庭器官
发生超强兴奋的时侯,会发生晕船或晕车
病。失去平衡觉的人最初会难于调整姿势,
易摔倒,还可能感到眩晕。平衡觉对保持
身体平衡有重要作用。
运动平衡觉

运动觉是反映身体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 也叫本体感觉。其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腱 和关节中。人一般不能直接觉察到动觉信 息,但是对于优秀的运动员来说,他们对 身体肌肉、肌腱和关节的运动十分敏感, 他们对运动速度、动作准确度的估量和稳 定性有精细的自我感受。运动觉敏感是运 动员和舞蹈演员、杂技演员选拔的重要条 件之一。运动觉是人从事正常活动的保证。
返回
视觉
视网膜存在三种不同功能的锥体细胞,分别 感受黑—白亮度、红—绿两色和黄—蓝两色。 每种锥体细胞感受的两种色光刺激,在光波 长度上各不相同。因此当每种锥体细胞在感 受色光刺激时,即产生两种颜色的互补作用。 许多实验结果支持了该理论,并可解释红绿 色盲。 视敏度:即视力,是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 细节的能力。
返回
首页 似动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把静止物体知觉为运动,或把 没有连续位移的物体知觉为连续运动的现象。
①动景运动; ②自主运动; ③诱导运动
㈡社会知觉:以社会中的人为知觉对象的知觉。 ⒈对他人的知觉: ⒉自我知觉 ⒊人际知觉
继续
首页
动景运动又叫Φ现象,是指当两个刺激物按一 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 人看到原
第一节 感觉系统与运动活动 第二节 知觉系统与运动活动
感觉、知觉过程 表象、想象过程
心 理 学 研 究 的 对 象

运动心理复习

运动心理复习

运动心理学期末复习第一编总论第一章绪论一、运动心理学(竞技运动)、体育心理学(体育教育)和锻炼心理学(大众健身)各自的侧重点1)竞技运动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围绕运动员的心理测量、心理选材、心里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进行的。

2)体育教育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增进心理健康进行的。

3)大众健身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主要围绕曹家体育锻炼的动机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的。

二、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任务性质:运动心理学的产生、发展,正是体育运动实践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促成的。

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任务:(1)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里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2)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3)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

(4)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问题。

三、心理选材:心理选材是指采用心理学的指标和方法,将具有发展潜能的人选入运动员训练体系的过程第二编运动员的动力来源第二章运动活动的动机一、动机的概念和分类概念: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对人的行为具有始发作用、指向作用和强化作用。

分类:(1)成就需要(2)内部动机(3)目标定向(4)外部动机二、了解动机的三个理论:成就动机理论、认知评价理论、目标定向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成就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指一种内化的、出人头地的愿望,它反映了人们在个人目标和工作指向方面的差异。

成就需要受早期父母教育和培养的影响,与工作目标的选择、从事的职业以及工作业绩有关。

成就需要高的人,往往选择适中难度的目标,从事风险大、责任大的职业,工作业绩好。

成就需要水平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

认知评价理论:内部动机以人的能力需要和自我决策需要为基础,任何影响能力感和自我决策感的事件都可以影响人的内部动机。

第八章 运动活动的感知过程

第八章 运动活动的感知过程
《运动心理学》——第八章
内容提要: • 运动活动与感觉系统
动觉 视觉 听觉 触压觉 平衡觉
• 运动活动与知觉系统
空间知觉 事件知觉 运动知觉 专门化知觉
感觉是感受器及应对的神经系统从外 界环境中接受和表征刺激信息的过程;知 觉则是对感觉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解 释的过程。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 特征;知觉反应的则是客观事物的整体特 征。感觉发生在前,知觉发生在后;感觉 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延续。
二、视觉
视觉是通过眼睛、视传入神经和视觉中枢产生的,对 波长约为380到74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辐射产生的感觉。
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又称距离知觉或立 体知觉。这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 的反映。视网膜虽然是一个两维的平面,但人不仅能感知 平面的物体,而且还能产生具有深度的三维空间的知觉。 这主要是通过双眼视觉实现的。有关深度知觉的线索,既 有双眼视差、双眼辐合、水晶体的调节、运动视差等生理 的线索,也有对象的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对象的 纹理梯度、明暗和阴影以及熟习物体的大小等客观线索。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有关线索,单凭一只眼睛观察物体也可 以产生深度知觉。用视觉来知觉深度,是以视觉和触摸觉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联系为基础的。通过大脑的整合 活动就可作出深度和距离的判断。但个体在知觉对象的空 间关系时,并不完全意识到朵、听传 入神经和听觉中枢对频率约 为20-20000Hz的声音刺激产 生的感觉。听觉刺激可以通 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扩散 效应,诱发动觉中枢的兴奋,
从而产生节奏感,即听觉和
动觉的联合知觉。
四、触压觉
触压觉是由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 分为触觉和压觉两种。外界刺激接触皮肤表面,使皮肤轻 微变形,引起的感觉叫触觉;使皮肤明显变形,引起的感 觉叫压觉。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运动中的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运动中的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

第2章运动中的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1.简述各个专家学者对目标定向的概念界定。

答:对于目标定向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不同的界定:(1)Dweck等人(1988)认为,目标定向是一种有目标的认知过程,它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特征。

(2)Urdan和Maehr(1995)认为,目标定向是个体从事各种成就活动的理由和知觉。

(3)Wandewalle(1999)认为,目标定向是个体努力展示自己的能力,并使自己的行为更为有效的内在特质。

(4)Pintrich(2000)认为,目标定向是关于个体追求成功任务的理由,对目标任务的表征,它反应了个体对成就任务的一种内在认知取向,是一种关于目标、胜任、成功、能力、努力、错误和标准的有组织的结构系统。

(5)我国学者认为,成就目标定向是一种重要的动机变量,它是指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

它不是具体要达到的行为的数量标准,而是个体内心中追求的成就取向。

2.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形成学习目标定向?答:在体育教学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目标定向气氛,体育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关注自身的动作技能学习学生在学习某一技术动作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体育教师应向学生强调,学习这一技术动作对于掌握该项运动技能是很有帮助的,旨在提高学生对于动作技能学习本身的重视。

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练习时认真观察和思考,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更多地关注如何提高技能并掌握所学知识。

③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和参与决策的机会,使学生有一种自我决定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学习目标定向的形成。

(2)合理运用表扬的激励方式①在教学中,及时的表扬会使学生具有更多的内部动机,易形成学习目标定向。

②在教学中,表扬不当易导致学生之间比较,不利于学习目标定向的形成。

③体育教师在进行表扬时也应多进行学生自身的纵向表现对比,减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横向对比,使学生更多关注知识的掌握和自身能力的提高。

简述皮亚杰关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六个分阶段

简述皮亚杰关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六个分阶段

简述皮亚杰关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六个分阶段感知运动阶段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也是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感知运动阶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提出了六个分阶段。

本文将对这六个分阶段进行简述。

第一阶段:原始反射阶段这一阶段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儿主要通过基础的生理反射来感知和运动。

例如,婴儿会通过吮吸来满足饥饿,通过眨眼来回避眩光等。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运动是无意识的,完全由反射机制控制。

第二阶段:主动运动阶段这一阶段发生在大约4个月至8个月的时期。

在此期间,婴儿开始主动进行一些基本的运动探索,例如抓握、翻滚等。

他们开始通过感官和运动的互动来探索周围的世界,并逐渐形成手眼协调能力。

第三阶段:目标导向阶段这一阶段发生在大约8个月至12个月的时期。

婴儿开始发展目标导向的运动能力,例如爬行、行走等。

他们能够主动地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来达到目标。

同时,他们还能够理解简单的指令和符号。

第四阶段:协调意图阶段这一阶段发生在大约12个月至18个月的时期。

婴儿开始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手臂、腿和身体来实现目标。

他们学会了使用工具,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操作,例如用勺子吃饭或用笔画画。

同时,他们还开始展示出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例如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情绪。

第五阶段:符号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发生在大约18个月至24个月的时期。

婴儿开始能够运用符号进行思维和沟通。

他们能够使用简单的词语和手势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图,并开始理解简单的语言和符号系统。

他们的运动控制和认知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六阶段:逻辑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发生在大约24个月以后。

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思维和逻辑推理。

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抽象的概念,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在运动方面,他们的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总结:皮亚杰的感知运动阶段理论为我们理解儿童认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对这六个分阶段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提供良好的基础。

简述认识运动的过程

简述认识运动的过程

认识运动的过程1. 引言运动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有助于维持健康,还能改善心情,塑造身材,增强自信等。

然而,人们对于运动的认识和理解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阶段和角度上,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认识运动。

本文将从身体、心理和社会角度来探讨认识运动的过程。

2. 认识运动的身体角度2.1 运动的定义运动是指通过身体的活动,消耗能量,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身体机能的一种行为。

2.2 运动的好处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降低患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定期运动还有助于控制体重、塑造身材、增强骨骼健康,提高免疫力等。

2.3 运动的类型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游泳、骑车等,它们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无氧运动包括举重、俯卧撑等,它们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2.4 运动的指导原则在进行运动时,有几个指导原则需要牢记:适度性、个性化、渐进性、循序渐进、循环性等,这些原则能够帮助我们进行有效的运动,避免运动过度和受伤的风险。

3. 认识运动的心理角度3.1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运动不仅对身体有益,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影响。

它能够缓解焦虑和压力,提高情绪和幸福感,改善睡眠质量,增强自尊和自信等。

运动还能够促进社交交往,增加人际关系的满足感。

3.2 运动成瘾和运动依赖虽然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益,但过度的运动可能导致运动成瘾,表现为对运动的过度追求、对运动的控制失去、社交和工作中的问题等。

运动依赖是指对运动产生依赖性,如果无法进行运动会出现焦虑和不适感。

3.3 运动的心理学原理运动心理学研究了运动和心理之间的关系。

其中包括运动对心理的影响,运动行为的动机和目标设定,运动员心态调控等内容,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运动的心理效应。

4. 认识运动的社会角度4.1 运动的社交价值运动不仅是个人的行为,也是社交的一种形式。

通过参加运动活动,人们可以结识新朋友,加强与现有朋友和家人的联系,提高合作和竞争意识,培养团队精神等。

运动心理学全部复习题

运动心理学全部复习题

第一章人的心理与体育活动试题一、名词解释1、心理过程2、个性心理二、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 心理过程B 思维过程C 心理活动D 认识活动2、人的心理现象分为A 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B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C 认识过程D 认识活动3、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带有喜;怒;哀;乐;爱;恶的色彩;这些心理现象是属于A 认识过程B 情感过程C 心理过程D 个性特征与心理活动4、心理是A 人脑的机能B 心脏的机能C 脑与心脏协同的过程D 意识的功能三、多项选择题1、心理过程包括A 认识过程B 意志过程C 想象过程D 情感过程E 思维过程四、判断题1、人的心理现象其实是人脑和心脏共同活动的结果..2、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积极能动的..3、反射是人类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4、狼孩和猪孩的实例表明;一个正常人如果离开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不能形成正常的心理..5、人的心理最高级水平是意识..6、社会实践是感受性不断提高的根本条件;每个人的各种分析器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五、简答题1、怎样理解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有什么影响第二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心理过程答: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从产生、发展、变化到完善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2、个性心理答:个性心理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一个整体结构;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二、单项选择题1、C2、B3、B4、A三、多项选择题1、ABD四、判断题1、×2、√3、√4、√5、√6、√五、简答题1、怎样理解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答: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内容和源泉2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3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2、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有什么影响答:人的心理与体育运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概括起来包括以下两点:1心理活动与体育运动2心理活动对掌握运动技能、进行训练或比赛起调节作用第二章认知与体育活动试题一、名词解释1、感觉2、知觉3、错觉4、适应5、注意6、无意注意7、有意注意8、记忆9、思维10、想象11、创造想象12、运动知觉13、空间知觉14、时间知觉15、表象16、运动表象二、单项选择题1、“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这一心理现象是A 感觉B 记忆C 知觉D 表象2、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的关系都是A 正比B 前者是正比; 后者是反比C 反比D 后者是正比;前者是反比3、我们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的能力;这是我们的A 绝对感受性B 差别感觉阈限C 差别感受性D 绝对感觉阈限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A 适应B 同化C 淡化D 异化5、不易发生适应现象的感觉有A 味觉B 听觉C 温觉D 痛觉6、感觉和知觉对事物的反映是A 事物的个别属性B 前者是个别属性;后者是整体属性C 事物的整体属性D 前者是整理属性;后者是个体属性7、反映对象空间特性的知觉是A 空间知觉B 时间知觉C 大小知觉D 形状知觉8、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情况下会发生变化;但我们对事物的知觉保持不变;这是知觉的A 理解性B 选择性C 恒常性D 整体性9、注意的特征是A 指向性和集中性B 指向性与分配性C 集中性与转移性D 注意的转移与分配10、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好时;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 这种心理现象叫做 ..A 注意的分配B 注意的转移C 注意的集中D 注意的稳定11、有人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课时;边听边做小动作;这叫做A 注意的分配B 注意的转移C 注意的集中D 注意的分散12、记忆包括三个基本环节;这就是A 识记;保持;回忆B 识记;保持;追忆C 识记;保持;遗忘D 识记;再认、回忆13、梦是属于A 再造想象B 创造想象C 无意想象D 有意想象14、根据产生想象有无目的;可以把想象分成A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B 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C 再造想象和有意想象D 梦和有意想象15、我们读小说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作者的描述在头脑中构成一个形象;这属于A 再造想象B 创造想象C 幻想D 无意想象16、当老师上课时讲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以后;有的学生会不由自主的脱离教材内容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他会想得很远;这属于A 再造想象B 创造想象C 幻想D 无意想象17、早晨起来;我们看到屋顶潮湿;便会想到夜里下过雨;这体现了思维的A 概括性B 间接性C 直观性D 抽象性18、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是A 动作思维B 抽象思维C 形象思维D 创造性思维19、人类思维活动的基本思维过程是A 抽象与概括B 比较C 具体化D 分析与综合20、遗忘曲线是着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巴浦洛夫B 桑代克C 艾宾浩斯D 斯金纳21、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的进程是A 均衡的B 不均衡的C 稳步前进的D 没有规律的22、记忆的开始环节是A 识记B 保持C 回忆D 动机23、根据对记忆材料的是否理解的角度;识记可分为A 意义识记与无意识记B 有意识记和意义识记C 机械识记和无意识记D 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24、记忆的中心环节是A 识记B 保持C 回忆D 动机25、人们把记忆分成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的依据是A 记忆的内容B 记忆的方法C 记忆的信息加工学说D 记忆内容的保持长短26、篮球运动中说的“人球兼顾”是A 注意的范围B 注意的转移C 注意的分配D 注意的稳定性27、运动员在比赛中;头脑中出现了动作的形象;这种心理现象是A 想象B 表象C 感觉D 以上一个也不是28、在投篮时;不管在什么位置;总是把篮筐知觉成圆的;这是知觉..A 知觉的选择性B 知觉的整体性C 知觉的恒常性D 知觉的理解性29、遗忘的规律是A 均匀的B 先快后慢C 先慢后快D 以上一个也不是三、多项选择题1、人的外部感觉有A 平衡觉B 听觉C 嗅觉D 皮肤觉E 视觉2、感受性的变化规律是A 适应B 感觉对比C 感觉的相互作用D 社会实践E 生活条件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的适应现象..A 感觉B 味觉C 听觉D 视觉E 嗅觉4、人的内部感觉有A 运动觉B 平衡觉C 内脏感觉D 视觉E 听觉5、注意的特点有A 指向性B 集中性C 理解性D 整体性E 选择性6、人的良好的注意品质有A 注意的广度B 注意的稳定性C 注意的分配D 注意的转移E 注意的分散7、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的特点有A 刺激物的强度B 刺激物的对比C 刺激物的变化D 刺激物的新颖性E 刺激物的运动8、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等环节..A 识记B 保持C 回忆D 追忆E 再认9、下列属于有意想象的有A 再造想象B 创造想象C 梦D 空想E 幻想10、在有意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创造性可分为A 再造想象B 创造想象C 幻想D 无意想象11、下列与生活愿望向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A 理想B 空想C 幻想D 联想E 梦想12、我们在听别人讲故事时;会不由自主的想象故事中所描绘的情境;这是A 无意想象B 空想C 有意想象D 不随意想象E 幻想13、人的思维过程包括等..A 分析与综合B 比较C 抽象与概括D 分类E 具体化14、思维的基本形式有A 概念B 判断C 推理D 抽象E 概括15、知觉一般可以分为A 一般知觉B 错觉C 视知觉D 复杂知觉16、知觉的特征有A 知觉的选择性B 知觉的理解性C 知觉的特殊性D 知觉的恒常性E 知觉的整体性四、判断题1、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是成反比例关系..2、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几种感觉相加的总和..3、知觉可以分为一般知觉、复杂知觉和错觉..4、时间知觉是人脑对运动物体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5、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6、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配..7、“万绿丛中一点红”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新颖而引起人的注意..8、当人们在注意时;往往有一定的外部表现;如心不在焉..9、人们常说有的人能够“一目十行”这说明人的注意范围是很广的..10、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可以同时干两件以上的事..11、教师在讲课时;声音语调富于变化;抑扬顿挫;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12、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13、记忆的过程其实就是“记”“忆”的过程..14、心理的研究表明:有意识记的效果要比无意识记的效果好..1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不均匀的..16、梦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7、想象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表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形式的思维 ..18、积极的幻想是人们创造性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动力;而空想是一种幻想;所以;我们应该大胆的进行空想..19、人们在头脑中可想象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所以想象不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0、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21、思维过程的最基本环节是分析与综合;而抽象与概括则是思维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22、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好;在学习时只要运用意义识记就行..23、感觉实际上就是哲学上所讲的感性认识..24、心理学界“感觉剥夺”的实验证明:如果没有刺激;没有感觉;人就不能进行正常的认识活动..五、论述题:答题要点1、结合自己的运动专项谈思维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2、结合自己的运动专项谈一谈运动知觉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第二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感觉答: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知觉答:知觉是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3、错觉答:错觉是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反映..4、适应答:适应是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5、注意答: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6、无意注意答: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7、有意注意答: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8、记忆答: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过的事物的反映:它是以识纪、保持、再认和回忆的方式对客观事物的反映..9、思维答: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反映;或者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10、想象答:想象是在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11、创造想象答: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进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12、运动知觉答:运动知觉指人脑对外界物体、他人的活动以及对自身运动的反映.. 对外界物体、他人的活动的反映叫客体运动知觉;对自身运动的反映叫主体运动反映..13、空间知觉答: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运动物体空间特性的反映..14、时间知觉答:时间知觉是指人脑对运动物体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15、表象答:表象是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 ..16、运动表象答:运动表象是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动作形象的反映..二、单项选择题1、A2、C3、C4、A5、 D6、B7、A8、C9、A 10、D11、D 12、A 13、C 14、B 15、A 16、D 17、B 18、C 19、D 20、C21、B 22、A 23、D 24、B 25、A 26、C 27、B 28、C 29、B三、多项选择题1、BCDE2、ABC3、AE4、ABC5、AB6、ABCD7、ABDE8、ABCE9、ABDE 10、ABC11、ABC 12、AD 13、ABCD 14、ABC 15、ABC 16、ABDE四、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五、论述题:答题要点1、结合自己的运动专项谈思维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答: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反映;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在体育运动中尤为重要;首先体现在:1思维在运动技术形成中的作用①形成动作概念、掌握动作要领要依靠思维②高质量的练习过程;必须依靠思维..2思维在战术运用中的作用①制定战术需要依靠思维、②完成战术也要依靠思维..2、结合自己的运动专项谈一谈运动知觉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答:1运动知觉是人脑对当前外界物体、他人的活动以及对自身运动的反映..对当前外界物体、他人的活动的反映叫客体运动知觉;对自身运动的反映叫主体运动知觉..2结合自己的运动专项分别谈客体运动知觉和主体运动知觉的作用..第三章情感、意志与体育活动试题一、名词解释1、情感2、激情3、应激4、意志二、单项选择题1、从心理学来看;情感和情绪是属于A 心理过程B 认识过程C 个性心理特征D 个性倾向性2、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人们会感到心情愉快;这种体验是A 激情B 道德感C 应激D 心境3、人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A 激情B 道德感C 应激D 心境4、人们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以及对一切丑恶现象的深恶痛绝;这些都是A 理智感B 道德感C 责任感D 美感5、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是A 意志B 能力C 记忆D 动机6、意志行动的基础是A 随意运动B 不随意运动C 本能运动D A和B7、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并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于该目的..这种品质是意志的A 果断性B 自制性C 自觉性D 坚韧性8、能够自觉;灵活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言语方面的意志品质是A 果断性B 自制性C 自觉性D 坚韧性三、多项选择题1、情绪和情感是对的反映..A 客观事物B 人的需要C 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D 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E 社会性需要2、人的情绪和情感的情绪状态主要有A 心境B 激情C 应激D 美感E 理智感3、人的情感按社会内容来分类可以分为等几种..A 心境B 激情C 道德感D 美感E 理智感4、意志行动的特征有A 有明确的预定目的B 以随意运动为基础C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D 不随意运动起重要作用5、人的意志活动包括以下几种方面即A 动机斗争B 确定活动的目的C 做出实现活动的决定D 实现做出的决定6、意志品质有A 自觉性B 果断性C 坚持性D 自制性7、与人的意志的果断性品质相反的是A 受暗示性B 独断性C 优柔寡断D 草率决定E 固执8、青年初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A 情绪体验强烈、两极性突出 B文饰性C 闭锁性 D曲折性 E 深刻性9、情感具有的特点A 深刻性B 稳固性C 两极性D 情境性E 倾向性10、在情感的品质中; 是首位的..A 情感的稳定性B 情感的倾向性C 情感的深刻性D 情感的效果性四、判断题1、情绪和情感是由一定的对象所引起的;他们是和认识过程、意志过程完全不同的心理过程;所以;他们与认识过程是没有关系的..2、需要是情感产生的基础..3、人的激情是爆发式的;所以是无法控制的..4、情感是和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5、意志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的意志能动性的表现..6、人的意志活动不仅要有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目的..7、意志行动的根本环节是确定目的..8、易受暗示性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五、简答题1、举例说明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第二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情感答: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激情答:激情是指强烈而短暂的情感状态..3、应激答: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感体验..4、意志答:意志是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二、单项选择题1、A2、D3、C4、D5、A6、A7、C8、B三、多项选择题1、CD2、ABC3、CDE4、ABC5、ABD6、ABCD7、AC8、ABCDE9、ABCE 10、ABCD四、判断题1、×2、√3、×4、×5、√6、√7、√8、√五、简答题1、举例说明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答:1意志和认识的关系:认识是意志产生的前提;没有意志也不会有深入完全的认识..2意志和情感的关系: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又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反过来;意志对人的情感具有调节作用..3举例说明略..第四章个性与体育活动试题一、名词解释1、能力2、智商3、气质4、性格5、需要6、兴趣7、气质8、动机二、单项选择题1、“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反映了个性的A 整体性B 稳定性C 可塑性D 独特性2、对任何事情总是不假思索;凭借一时的冲动做出决定;这属于A 草率决定B 易受暗示性C 优柔寡断D 顽固3、人的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的积极性的源泉是A 动机B 能力C 需要D 世界观4、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的理论中;居于最高层次的是A 审美需要B 安全的需要C 生理需要D 自我实现的需要5、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对人的学习有强大的推动力..A 需要B 动机C 兴趣D 以上一个也不是6、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 性格B 能力C 气质D 动机7、不以人的活动内容和目的为转移的典型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性特征是A 性格B 能力C 气质D 动机8、活泼好动;思维灵活迅速;善于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但对问题理解肤浅;情感体验不深刻;这源于气质类型A 多血质B 粘液制C 抑郁质D 胆汁质9、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是A 性格B 能力C 动机D 兴趣三、多项选择题1、个性特征有A 整体性B 独特性C 稳定性D 社会性E 生物性2、人的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等方面..A 需要B 动机C 兴趣D 理想E 世界观3、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它主要包括等方面..A 能力B 气质C 性格D 兴趣E 动机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提出人的需要主要有A 生理需要B 安全的需要C 自我实现的需要D 归属和爱的需要E 尊重的需要5、通常人们把能力分为两大类..A 认识能力B 操作能力C 一般能力D 特殊能力E 创造性能力6、制约人的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 素质B 环境C 教育D 实践E 人的个性倾向性7、人的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主要有A 差异类型B 早期表现C 中年成才D 大器晚成E 水平差异8、根据个人的心理活动倾向性划分;人的性格可分为A 理智性B 情绪性C 意志性D 外向性E 内向性9、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 家庭B 学校C 职业要求D 自我调节E 教师的榜样10、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A 遗传B 教育C 环境D 社会实践E A、B和D四、判断题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既包含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的相同方面;又包含人与人之间在心里面貌上的不同方面..2、人的个性倾向性的基础是能力..3、兴趣的持久性就是兴趣的稳定性..4、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相比个性是不同的..5、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个性是不同的..6、同一项目的运动员个性是相同的..7、外向性格的人适合做用力大、速度快、大肌肉群的运动项目..8、内向性格的人适合做动作准确性高;动作细腻的运动项目9、智商是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10、意志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先天的遗传因素..11、人的能力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等..12、有的人大器晚成;这是属于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13、运动能力是遗传的..14、能力和知识是有区别的;两者不是一回事;所以他们是毫无联系的..15、粘液质的人一般都不愿意与人进行交往..16、气质有很大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可塑性..17、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定;这就决定了人的性格是一成不变的..18、人的气质是没有好坏之分;人的性格有好坏之分..19、人的个性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性格..20、需要是情感产生的基础..五、论述题:答题要点1、为什么说素质教育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第二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能力答: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2、智商答:智商是表示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关系;即智力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3、气质答: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和动作方面的速度、灵活性及倾向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的综合..4、性格答:性格是一个人表现在对现实较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5、需要答:需要是指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6、兴趣答:是人们力求探究某种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7、气质答: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和动作方面的速度、强度、灵活性及倾向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的综合..8、动机答: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二、单项选择题1、D2、A3、D4、D5、C6、B7、C8、A9、A三、多项选择题1、BC2、ABCDE3、ABC4、ABCDE5、CD6、ACD7、BD8、DE9、AB 10、ABD四、判断题1、√2、×3、×4、√5、√6、×7、√8、√9、√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五、论述题:答题要点1、为什么说素质教育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答:1个性是指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包括人的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2结合素质教育谈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性..第五章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的心理特点试题简答题:1、简述青少年初期的学生和运动员在认识能力上有哪些心理特点2、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心理发展的矛盾是什么如何教育第二部分答案简答题:1、简述青少年初期的学生和运动员在认识能力上有哪些心理特点答:1思维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理论性;开始出现辩证性..2思维具有更大的组织性和深刻性..3思维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2、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心理发展的矛盾是什么如何教育答: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2自尊心与自卑感的矛盾..3反抗性与屈从性的矛盾..4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矛盾..5结合自己的实际谈如何教育..第七章运动训练心理试题一、名词解释1、反应速度2、动作速度3、位移速度4、简单反应5、复杂反应二、单项选择题1、反应速度发展的最佳时期为A 6岁左右B 10岁左右C 20岁左右D 20岁以后三、多项选择题1、发展速度素质的心理因素A 判断反应能B 精确的感知能力C 心理定向D 坚强的意志2、发展力量素质的心理因素A 坚强的意志B 高涨的情绪C 充分的信心D 练习的兴趣3、发展耐力素质的心理因素A 顽强的意志B 坚定的心理定向C 采用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的方法D 判断反应能力4、下列哪些运动项目是属于复杂反应A 击剑B 跆拳道C 篮球的罚篮D 拳击E 乒乓球的发球四、判断题1、反应速度快;动作速度就快..第二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反应速度答:反应速度是有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的应答速度..2、动作速度答:动作速度是指非周期性练习完成单个动作的速度..3、位移速度答:位移速度是指在周期性练习动作重复交替的速度..4、简单反应答:简单反应是指事先只有一个熟悉的刺激物的反应..5、复杂反应答:复杂反应是指事先有几个可能的刺激物的反应..二、单项选择题1、B三、多项选择题1、ABC2、ABCD3、ABC4、ABD四、判断题1、×第八章运动竞赛心理试题一、名词解释1、心理训练2、模拟训练3、生物反馈训练4、念动训练5、技能6、运动技能7、技能的迁移技能的正迁移8、技能的干扰技能的负迁移9、高原现象二、单项选择题。

运动心理学试题库

运动心理学试题库

运动心理学试题库第一章总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知识点:心理现象1、是非判断题(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个过程.(2)个性心理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个过程.(3)心理现象之间是彼此独立的.2、单项选择题(1)感觉,记忆,思维属于的心理现象是。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2)需要,动机,兴趣属于的心理现象是.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3)能力,气质,性格属于的心理现象是.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3、多项选择题(1)心理学把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 B个性 C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 D 认知情感与意志(2)个性倾向性包括有.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记忆 E信念 F世界观(3)认知过程包括:A感觉与知觉 B表象与想象 C兴趣 D记忆 E思维 F世界观(二)知识点: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1、是非判断题(1)心理学可以应用到人类的所有社会活动领域.(2)心理学研究只有理论意义.(3)心理学研究可以验证辩证唯物主义.2、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研究可以验证。

A辩证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3、多项选择题(1)心理学研究不可以验证。

A辩证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2)运动心理学知识可以发生作用的领域有.A体育教学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运动选材二、人的心理实质(一)知识点:心理是人脑的机能1、是非判断题(1)心理活动的产生方式都是脑的反射活动.(2)不同心理活动与脑的不同区域相联系.(3)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里有本质区别.2、单项选择题(1)脑与心理的关系是A脑是心理的器官 B脑是心理的反映 C心理是脑的器官 D心理是脑的反映(2)最复杂的心理活动是A感觉 B知觉 C无意识 D意识3、多项选择题(1)脑的反射活动的三个环节是A开始 B中间 C终末 D感受器 E中枢 F效应器(2)物质反映形式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A光影 B感应性 C感觉 D知觉(二)知识点: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是非判断题(1)梦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是意识.2、单项选择题(1)客观现实与心理的关系是A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B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反映C脑是心理的反映 D心理是脑的反映(2)心理的源泉和内容是A大脑 B脑 C客观现实 D实践3、多项选择题(1)意识的特点有A人对客观反映的总和 B自我评价 C决定行为 D反映社会关系(三)知识点:心理的能动性1、是非判断题(1)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2)心理活动的内容是主观的2、单项选择题(1)脑能够反映客观现实是通过A心理 B客观现实 C意识 D社会实践(2)客观现实与心理的关系是A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B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反映C脑是心理的反映 D心理是脑的反映(3)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A能动的 B被动的 C不自觉的 D机械的3、多项选择题(1)心理的实质是.A心理是脑的机能 B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C脑是心理的器官 D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与内容(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A基于实践的 B有条件的 C无条件的 D能动的三、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知识点:心理学独立的标志1、是非判断题(1)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2)心理学成立于1897年(3)心理学诞生于法国莱比锡2、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只有一段短促的历史"是谁说的A冯特 B费希纳 C柏拉图 D艾宾浩斯(2)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冯特 B费希纳 C铁钦纳 D华生3、多项选择题(1)关于心理学的诞生正确的是A诞生于1879年 B诞生于1789年 C创始人是冯特D创始人是费希纳 E 标志为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建立(二)知识点:心理学的学术流派1、是非判断题(1)强调要研究心理的潜意识的是弗洛伊德.(2)强调心理的整体组织功能的是构造主义.(3)强调以S-R模式研究心理学的是行为主义2、单项选择题(1)主张研究心理的构成元素的是A构造主义 B行为主义 C机能主义 D人本主义(2)主张研究人的尊严,价值,自我实现等本质特性的是A构造主义B行为主义C机能主义D人本主义3、多项选择题(1)心理学的基本学术流派有A构造主义 B行为主义 C机能主义 D人本主义 E精神分析 F格式塔学派(2)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 B冯特 C马斯洛 D罗杰斯4、论述心理学发展状况(三)知识点: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是非判断题(1)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最年轻的分支学科(2)运动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顾拜旦2、单项选择题(1)国际运动心理学会成立于A 1913年B 1931年C 1956年D 1965年(2)运动心理学诞生于.A 1913年B 1931年C 1956年D 1965年3、多项选择题(1)运动心理学的前身有A普通心理学 B社会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应用心理学(2)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运动心理学最早由顾拜旦提出 B运动心理学是应用性学科C运动心理学是交叉性学科 D心理学是运动心理学的母学科(3)关于运动心理学的诞生正确的是A诞生于1913年 B诞生于1965年 C创始人是冯特 D创始人是顾拜旦答案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知识点:心理现象1、是非判断题(1)对(2)错(3)错2、单项选择题(1)A(2)D(3)D3、多项选择题(1)AB (2)ABCEF(3)ABDE(二)知识点: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1、是非判断题(1)对(2)错(3)对2、单项选择题(1)A3、多项选择题(1)BCD (2)ABCD二、人的心理实质(一)知识点:心理是人脑的机能1、是非判断题(1)对(2)对(3)对2、单项选择题(1)A (2)D3、多项选择题(1)ABC (2)ABCD(二)知识点: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是非判断题(1)错(2)对2、单项选择题(1)A (2)C3、多项选择题(1)ABCD(三)知识点:心理的能动性1、是非判断题(1)对(2)错2、单项选择题(1)D(2)A(3)A3、多项选择题(1)ABCD (2)ABD三、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知识点:心理学独立的标志1、是非判断题(1)对(2)错(3)错2、单项选择题(1)D(2)A3、多项选择题(1)ACE(二)知识点:心理学的学术流派1、是非判断题(1)对(2)错(3)对2、单项选择题(1)A (2)D3、多项选择题(1)ABCDEF (2)CD4、论述题从封闭意识研究到开放机能行为的研究,从元素分析到整体综合研究,从表层现象到深层动机、需要和人格的探讨,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觉是反映身体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 也叫本体感觉。其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腱 和关节中。人一般不能直接觉察到动觉信 息,但是对于优秀的运动员来说,他们对 身体肌肉、肌腱和关节的运动十分敏感, 他们对运动速度、动作准确度的估量和稳 定性有精细的自我感受。运动觉敏感是运 动员和舞蹈演员、杂技演员选拔的重要条 件之一。运动觉是人从事正常活动的保证。
处理物体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包括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 方向知觉与性格
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的反映。
(1)运动时间知觉:对时间长短、快慢、节奏和先后次序关系的反映。 (2)运动节奏知觉:大脑对运动技术动作时间节奏的直接反映。
继续
⒊运动知觉:人脑对物体空间移动及速度的反映。
继续
首页 盯着灯泡看30秒以上,尽力不要移动你的目光。然后 把你的目光移到任何白色的区域,你看到了什么变化?
返回
首页 凝视左边的十字约30秒,再看右边的十字,
你看到了什么变化?
返回
暗适应:指由亮处到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明适应:指由暗处到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运动视觉
⒉听觉: 适宜刺激为20~20000赫兹的声波。
首页
第二节 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知觉
㈠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 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㈡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共同点
区别
联系
感觉 对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 知觉的基础
知觉 的直接反映 整体
感觉的深入
首页
知觉的分类
一般知觉: 以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为 分类标准,把知觉划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 知觉、味知觉等。
第一节 感觉系统与运动活动 第二节 知觉系统与运动活动
感觉、知觉过程

认知过程
表象、想象过程 思维过程
认识活动

记忆过程
情感过程

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意向活动


注意
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对 象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
性格 需要、动机、兴趣
自我
理想、信念、世界观
首页
第一节 感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㈠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的反映。
复杂知觉:
*空间知觉 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 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 方位知觉等。
*时间知觉 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 序性的反映。
*运动知觉 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首页
二、知觉的种类:
㈠物体知觉:以物质和物质现象为对象的知觉。 ⒈空间知觉:是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负责
触压觉:由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在皮肤上 引起的感觉叫~。
种类:触觉(皮肤轻微变形)、 压觉(皮肤明显变形)
温度觉:温度引起的感觉是由刺激温度 与皮肤表面温度的关系决定的。 痛觉:任何一种刺激当其对有机体具有 损伤或破坏作用时,都能引起痛觉。
温度觉实验
运动触压觉
四、触压觉
首页
㈡内部感觉: ⒈机体觉(内脏感觉)
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收集声音。 中耳:鼓膜—受声音压迫机械振动,带动三块听小骨;
锤骨、砧骨、镫骨—将声音传到卵圆窗。 内耳:耳蜗—是人的听觉器官。由鼓阶、中阶和前庭
阶构成。鼓阶与中阶间的基底膜上包含大量支持细胞 和毛细胞(听觉的感受器)
运动听觉
首页
⒊嗅觉和味觉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感觉。
运动知觉依赖的条件:
(1)物体运动的速度; (2)离观察者的距离; (3)观察者自身的静止和运动状态;
影响速度知觉的条件:
(1)运动物体的形状大小与速度知觉成反比。 (2)在一定范围内光线亮度与速度知觉成正比 。 (3)运动背景条件也会影响速度知觉 。 (4)物体或动作的运动方向对速度知觉有影响 。 (5)知觉者的主体状态对速度知觉也有影响 。
味觉是由溶于水的化学物质通过味蕾产生的感觉。
嗅觉 内涵: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 嗅觉的适应性: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味觉: 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味蕾分布:舌尖→甜;舌中→咸;舌两侧→酸;舌后 →苦
首页
⒋肤觉(skin sense)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称为肤觉。包 括触压觉、温度觉、痛觉。
机体觉由于内脏活动作用于感受器而产生的,包括饥饿、 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 ⒉平衡觉(静觉)
平衡觉是由人体做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 动时所引起的。 ⒊运动觉(本体感觉)
运动觉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 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继续
机体觉是有机体内部环境变化,作用于内 脏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内脏器官活动状态的 感觉。也叫内脏感觉。其感受器分布于各 脏器壁内。它可将内脏的活动及其变化的 信息,经传入神经,传向中枢。机体觉一 般包括饿、饱、渴、痛、恶心、便意感觉 等。一般情况下,人的内脏活动不为人所 意识,也不受人的随意支配。只有在生理 节律发生超乎常态或处于病理状态下,才 能产生明显的感觉,而且常常带有不适感。 机体觉有保护性功能。
㈡感觉的重要性:
感觉剥夺实验(sensory deprivation)
二、感觉的种类:
㈠外部感觉:
⒈视觉:适宜刺激为380~760毫微秒的光波,感受器是
视网膜上研究人员给被试事先戴上一副特殊的三棱眼镜,使被试通过眼镜 看到一根直的木棍是弯曲的,同时请被试用手触摸这根木棍,触觉告 诉他是直的,而当研究人员问:“木棍是什么形状的?”结果有90% 的人都认为:“木棍是弯的”
平衡觉是有机体在做直线加减速运动或旋 转运动时,能保持身体平衡并知道其方位 的一种感觉。其感受器是内耳前庭器官。 前庭器官同内脏有密切联系,在前庭器官 发生超强兴奋的时侯,会发生晕船或晕车 病。失去平衡觉的人最初会难于调整姿势, 易摔倒,还可能感到眩晕。平衡觉对保持 身体平衡有重要作用。
运动平衡觉
几种视觉现象:
视觉后象: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 而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颜色视觉: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于人眼引起了颜色视觉经验。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从而得到融合的感觉。
视敏度:即视力,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视觉适应:
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