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论

合集下载

孟子提出什么思想主张

孟子提出什么思想主张

孟子提出什么思想主张孟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是什么孟子主张“仁”;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孟子主张性善论;孟子主张反对不义的战争;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主张什么思想1.总的来说,孟子是对孔子的继承,主要表现在仁的方面,直接把孔子的仁发展为性善论。

认为仁、意、礼、智不是外在给予的,而是我原本就有的,不过不曾切己反思罢了。

作为性善论的基础就是“四心”,即所谓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又叫作良心和本心。

良心就是善心,本心就是原本具有之心。

2、以性善论为基础,孟子的目的是为了推行他的“王道主义”。

就是要学习古代圣王的做法,崇尚德治,“以德服人”,使人“中心悦而诚服也”。

3、在提倡王道主义的时候,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原则,就是名贵君轻论。

“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核心是讲得民心者得天下。

为了说明民贵君轻的合理性,还借助了天的力量。

“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名受之”《万章上》这就是说,天意和民意是相通的',天意的真正意义在于民意。

4、对孔子义利思想的继承。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当然这里要明确的是,孟子的利,有两个不同的向度。

首先是治国方略意义上的。

“义”特指王道,“利”特指霸道,分别代表不同的治国方略,是对立的。

其次,是人畜之分意义上的。

在这里孟子不否定人必须有一定的利才能生存。

主要是一种选择:凡是只选择利,便与禽兽无异;凡事都选择义,便成为一个善人。

如何才是真正的善?用孔子的话说是:过犹不及。

就是所谓的“中庸”,切记这里的中庸有“时中”的意思,它要求人们必须不断考察事情的客观环境,随客观环境的变而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

总的来说,这些是重要的方面。

有兴趣可以详细研究一下,比如孟子性善论的可能性。

孟子的哲学思想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性善论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孟子提出的一个关于人性的学说。

他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了人的潜能和人的善良本质。

孟子的性善论包含着以下几个重要的内涵: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性的本善。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善的本能,人有爱人的情感,有为社会公益而奋斗的意愿。

他举了“人不亲不可与五谷共生”,“人不亲不可养生”的例子,说明了人性中存在着善良的因素。

他认为人性本善是因为人天生拥有同情心和爱心,人天生具有体察民情、关心他人的能力。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性的可塑性。

他认为人性虽然本善,但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来发扬光大。

他提出了“四端”和“四德”的观念,即仁、义、礼、智和忠、信、礼、义,这些都是人后天通过学习和修养所能达到的品质。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人的善性才能得以发扬光大,否则人的本善就会被埋没。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的责任和义务。

他认为人的本善使得人们具有良知和道德感。

人应该立志成为有德之人,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做到善良与高尚,进而影响他人。

他以圣人为榜样,使得人们在崇高的道德人格中寻求自我价值的体现。

这种责任和义务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社会和他人的要求。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性的普遍性。

他认为不论是贵族还是民众,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不论是国家的河山还是他国的河山,都是性善的。

所以他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强调了人人都有责任为社会的兴盛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孟子性善论表达了他强调人性善良本质的观点,并且强调了人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扬光大自己的善性。

孟子还强调了人的责任和义务,要求人们追求道德高尚,影响他人。

孟子性善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人们的道德修养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孟子告子上》性善论四次辩论原文

《孟子告子上》性善论四次辩论原文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博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犹白之谓白与?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

”曰:“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

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

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

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人见其为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向。

其惟心之谓与!”。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性善论思想是他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内涵丰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他认为人类天生具有良善的本性,与生俱来地具备了内在的道德感和良知。

他在《孟子·离娄上》中曾经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也。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表明了他对人性的积极评价和乐观态度。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强调了人的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通过后天的修养和教育来发展和实现。

只有通过正义的言行和良好的环境塑造,才能使人的善良本性得到最好的发挥和体现。

正如他在《孟子·告子下》中所说:“心正,则理定;理定,则道出;道出则名立;名立则天下归之。

天下既归之矣,故曰:立天下之道。

”这说明了人性的善良需要在良好的道德环境中才能得以充分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还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

他认为人性的善良和他人的互动是密不可分的,人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相互作用,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善良本性。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曾经说过:“由亲及仁,由仁及义,由义及礼。

”他认为人应该从亲情中培养感恩的心,然后通过仁义礼教来实践这种感恩之心,从而回报社会,与他人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还强调了君子的道德修养和高尚品德的追求。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修养和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才能实现自己内在善良本性的发展和完善。

他在《孟子·尽心下》中曾经说过:“颜回之为人也,多藏诲于孔子,倨者不与交,居者不与处,色者不与出。

孔子之教也,必进乎德行。

故颜回之为人也,辉乎天下。

”这说明了孟子对道德高尚的君子追求的重视和强调。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内涵丰富,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同时也强调了人的修养和教化的重要性,主张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的责任来发展自己的善良本性,最终追求道德高尚的君子境界。

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为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所著,被誉为“四子”之首,其性善论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孟子的性善论旨在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并通过教育和修养来促进人性的发展和完善。

性善论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性的善良本质: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这种善良本质是人天生具备的,不受环境和条件的影响。

他认为人性中存在着“四端”,即仁、义、礼、智,这是人性的基本品质,也是人与众生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知行合一”:孟子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知识和行为应该相互结合,知信行是一个整体,只有在实践中去发现和实现人性善良本质,才能使其得到充分发挥。

他主张人们应该将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品质和修养。

三、修养的重要性:孟子强调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人的善性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

他主张人们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自我修养和修身养性,使自己能够符合人性的善良本质,进而达到社会和谐和人的幸福。

四、以仁为核心:孟子把仁作为人性善良本质的核心,他认为仁是人的基本品质,是最高尚的美德,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他认为,人应该有“至仁之心”,即宽容、善良、慈爱的心态,以仁心来对待他人,并以仁义道德的准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五、天命说:孟子提出了“天命说”,认为人类是天地间的一部分,有着与天地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他认为人应该按照天的标准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并根据天命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他主张人与天地相应,应该尽力去实现人性的善良本质,促进人与天地的和谐发展。

六、自强不息的精神:孟子倡导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努力,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进步。

他鼓励人们要有志气、有追求,不停地学习、修行,力求达到人性的最高境界。

“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涵是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主张通过修养和教育来促进人性的发展和完善。

他认为仁是人性的核心,强调知行合一、修养的重要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主张人与天地相应,按照天命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孟子(Mencius)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儒家学说中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一观点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从孟子的“性善论”出发,深入探讨其当代价值。

我们来谈谈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具有善的本能和天赋的道德感。

他用“慈爱之心”来形容人的善良本性,并且认为这种本性是天生的,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改变。

孟子还提出了“良知”的概念,认为人们通过良知可以感知到善恶。

在孟子看来,人的善良本性注定了人们会做出善良的行为,而如果社会环境不良,人们的本性也会被扭曲,因此他提出了“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一观点,认为应当通过教育来引导人们恢复天性中的善。

在当代社会,孟子的“性善论”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善良的,人们天生就具有同情心、好奇心、合作心等积极的品质,这与孟子的观点是一致的。

在社会学领域,一些实证研究也证实了孟子的观点,即人们在遇到他人需要帮助时会展现出善良的一面,比如参与志愿活动、捐款救援等行为,这都是“性善”在当代社会的体现。

从教育角度来看,孟子的“性善论”也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现在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社会情感、人际关系等,而这与孟子提出的“性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善良本性,引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从社会建设角度来看,孟子的“性善论”也为当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借鉴。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而孟子提出的“性善”观点为中国礼仪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当今社会,社会文明的程度可以通过人们的言行举止来体现,而孟子的“性善”观点提醒我们,应当以善良的态度和行为来维护社会治安、增进社会和谐。

在当代社会,孟子的“性善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评析孟子性善论最终稿

评析孟子性善论最终稿

评析孟子性善论最终稿孟子性善论最终稿的评析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的学说以“性善论”为核心,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

本文将对孟子性善论最终稿进行评析,探讨其内涵、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孟子性善论的内涵孟子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具有良善的本能。

他认为人的本性中蕴含着仁、义、礼、智等美好品质,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使这些美好品质得以发展和实现。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不论贫富、贵贱、智愚,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力。

二、孟子性善论的意义1. 人性的善良本质:孟子性善论揭示了人性的善良本质,与孟子强调的“天命”相呼应。

他认为,人天生就具备了一种内在的道德感和善良品质,这种天赋的善良本质是人们实现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基础。

2.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孟子性善论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善良本性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发展。

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人们才能明辨是非、学会行善,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3. 人人皆可成圣:孟子性善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力。

他认为,只要人们通过努力修养和道德实践,就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

这一观点鼓舞了人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激励他们追求道德的高尚境界。

三、孟子性善论的现实意义1. 道德教育的指导价值:孟子性善论为现代社会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道德危机和道德沦丧的问题,孟子性善论提醒我们,只有通过正确的道德教育,才能够培养和发展人们的善良品质,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2. 人性的积极价值: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性的积极价值。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负面信息和消极情绪所困扰,孟子性善论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善良的本性,只要我们发掘和发展这种积极的本性,就能够战胜困难,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3. 弘扬传统文化的力量:孟子性善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对于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总结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总结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总结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并且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使这种善良的本性得以发扬光大。

以下是对孟子性善论思想的详细总结。

一、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孟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具有善良的本性,这是因为人性中具备了仁爱、善良、公正、义理等美好的品质。

他对人性的理解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即人性具备了亲和、合作和关爱的倾向。

孟子通过观察人类社会中的行为和现象,提炼出了人性善良的思想。

二、善良的本性需要教育和修养孟子认为,人的善良本性并不是自发地得以发挥作用,而是需要在教育和修养的熏陶下得以显露。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可以通过教育塑造的,而人的心灵和意识则需要通过修养来提升。

孟子提出的修养方法主要包括“道”,即通过学习和实践儒家的道德准则来提升自我。

他认为,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刻苦的修养,才能使人的本性得以完善和发扬光大。

三、善良的本性与人类行为孟子所倡导的善良的本性与人类行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他认为,当人们的本性得到发扬时,他们的行为将会追求善良、公正和正义。

孟子认为,人们应该恪守道德准则,以身作则,为社会做出贡献。

孟子还提出了“爱人”的概念,他认为人们应该相互关心和爱护,通过行为和言论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反对君子应该追求个人私利,而应该追求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整体福祉。

四、善良的本性与社会和谐孟子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本性去追求善良和正义,那么社会将会变得和谐稳固。

他主张君子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感化他人。

孟子认为,社会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根源在于人们对自己的本性缺乏认识和了解。

他认为,只要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善良本性,并且通过修养和教育来发扬光大,那么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公正和平等。

五、善良的本性与政治和治理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对政治和治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主张君子应该具备政治智慧和道德操守,通过以德治国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文言文阅读孟子中的性善论解读

文言文阅读孟子中的性善论解读

文言文阅读孟子中的性善论解读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思,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言文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著作《孟子》被列入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本文将重点解读孟子在文中提出的性善论。

一、孟子的性善论观点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一种内在的、本能的善心,这种善心使得人们具备了爱、仁、义、礼等品质。

他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具备了这些美好的品质,并且通过后天的修养和教育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观点来源于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社会的深思熟虑。

他观察到,人们在面对他人的困苦和不幸时,会产生同情心和善良的行为。

他相信,这种善良的本性是普遍存在的,是不可抹灭的。

他强调人性的善良是基于人类的感情和良知,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和谐的基础。

二、性善的教育价值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把善的本性发展壮大,引导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他提出了“教化”、“学习”和“修养”等概念,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个体自身通过不断学习和修养来改变自己的能力。

首先,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价值观的基础。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德性的完善,引导人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强调了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教育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其次,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方法论。

孟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作用,主张人们通过教育来进行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

他提出了“养气”、“养心”、“养性”等概念,强调了个体内在的能量和潜力,以及通过教育来开发和发掘这些能量和潜力。

最后,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实践指导。

孟子的性善论不仅是一种思想观点,更是一种实践理念。

他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了性善的存在和发展,他提倡人们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改变自己和改善社会。

这种实践指导对于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当代意义和启示孟子的性善论观点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性善论是其核心思想之一。

孟子认为,人类天生具备善良的本性,是自然而然地追求善行和道德行为的。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对孟子性善论的内涵进行详细阐述。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的天赋养育记性的作用。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天赋的道德潜能,只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来开发和实现。

孟子提出了“养气教性”的思想,主张通过修养自身的气质和品德来培养和发挥个人的道德能力。

他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意味着人性本善,但是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善良本性的发展与实现。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性的活动和道德意识的觉醒。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不仅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上,还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来实现。

他提出了“天下之达道,可道也,不可道也”,意思是善良的本性是不言而喻的,不需要展示或者宣称。

他强调道德的实践,追求善的行为,并将这种行为融入到个人的生活中。

他认为,人性本善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是理性的正义和善良的真实反映。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孟子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挥其善良本性的价值。

他提出了“恻隐之心”,主张在社会交往中要关心他人的痛苦和苦难,要有同情心和爱心。

他说:“故君子有终始之道,无穷尽之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熙熙”指人们的安乐与和谐,“攘攘”指人们的纷争与敌视。

这说明了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要以和谐与爱心为目标,追求共同的利益和道德。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道德的修养和教化。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需要修养和教化的,通过教育来发掘和培养人的善良本性。

他的教育理念包括了立志、修身、治学、行道等方面,提出了“弟子规”“为政篇”等学问方法和内容。

他强调了品德和道德之间的关系,认为道德思想要贯穿于个体的行为中。

他说:“性相近,习相远”,强调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改变人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

孟子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追求善良行为是人们内心深处的积极倾向,并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来实现和发挥。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四端”、“五常”、性善论等理论。

其中,性善论是孟子最为核心也是最受关注的一个学说。

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所有人都有内在的善心和良知,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一、人性本善孟子以“天性”或“心性”为名,指代人的本性,认为人性本善。

他认为,每个人出生时,就带有天赋的道德本性,这种本性具有“好善,恶恶”的基本特征。

人们都有善心,渴望做好事,与此同时,也有偏离本性的邪恶行为。

但是,人性中的善性远大于恶性,所以我们应该追求和发扬善性,消除恶性。

二、善性需培养虽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他也认为,善性需要通过社会化学习和自我修炼来得到发扬,这就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

孟子主张,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实行“父慈子孝、父严子敬”的教育方式,既能尊重孩子的个性,又能教导他们道德规范,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使人们的善性得以得到培养和表现。

同时,孟子还提出了“入则孝,出则悌,谦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五常”理论,强调了人们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这种品质不仅可以让人们在社会中得到认同,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善性,使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一直坚持对他人的亲爱和助益,从而达到人性的善化。

三、人在社会中的行为孟子在性善论中还提出了人在社会中的行为应该依循的原则。

他说道:“爱人者人恒爱之,饮食者人恒为之,养亲者人恒养之”,这个结论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互信和互相帮助的基础之上。

人们可以改正自己的错误,但是对于天下万民的福祉,所有人都有责任。

因为人道的本质是团结合作,唯有这样才能达到和谐。

人是众多个体组成的集合,各人在群体中应该有自己的定位,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应该考虑团队的贡献,让集体一起前进。

只有使得每个人在社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达到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充分体现人性本善的特点。

总的来说,孟子性善论认为,人类是具备善性的,这种善性可以通过良好的教育与社会化学习来得到充分发扬、表达和培养。

孟子性善论

孟子性善论

一、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它大体包括以下这样的内容:(一)人性是善的。

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1]就说明善是人的本性,就如同水向下流一样平常。

孟子讲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孟子不仅把心限定在善良和道德范围内,而且认为这个“心”是人人固有的。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二)性善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差别。

也就是说人之性应该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3]人与禽兽相异的地方很少,庶民把这些相异的地方去掉了,只有君子注意保存。

又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4]孟子谈的人性,主要是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讲的。

他认为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与禽兽相区别的特性,这种异于禽兽的人性就是人作为“类”而与其他“类”的本质区别所在。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耳目口鼻四肢和仁义礼智之心。

身与心都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

对于人的耳目口鼻四肢和由此产生的各种物质欲求,孟子淡然视之,认为这只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一种生存本能和生理需要.并非人的本质属性,凭此并不能把人与禽兽区别开来。

只有人的心理需要和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正是它们使人真正脱离了动物界而成为天地间最高贵的存在。

所以,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眸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意思是说,君子所得自天的本性,仁义礼智深深植根在他的心.中,它生发出来的神色温润清和.表现在颜面.显露于肩背.遍及到四肢,四肢一动作.不待用言语说明,人们一看便知道了。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性善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是孟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之一。

孟子性善论所倡导的“性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对后世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孟子性善论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

他认为“性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也是一切美德的源泉。

在孟子看来,人的本性具有天然的善良和正直,有着向善的倾向。

他认为,天生具有良知和道德感,使得每个人都有能力辨别善恶、感受到对错,并且选择善而避恶。

孟子把这种与生俱来的善良特质称之为“良知”,并认为这是人的本性所具有的特质。

孟子提出了“性善”这一人性论,强调人性本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2. 天赋善良3. 要善意培养孟子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这种善良需要得到正确的培养和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在孟子看来,教育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应该以孟子性善论为指导,帮助人们找到自己内在的善良,使之不断得以弘扬和升华。

孟子主张要“养正”,即通过教育和培养来提升人的善良品性,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孟子提出了要善意培养人的善良,使之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格的人。

4. 善政治的根本孟子认为,“性善”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也是政治社会理想的基础。

在孟子看来,只有在一个“性善”人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文明社会里,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繁荣。

孟子主张君子治国,要通过善政府理,引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新回归到“性善”的方向。

他认为,政治统治者应该以“性善”为本,以仁义为政治准则,建立起一种人人都尊重并遵从的政治权威。

孟子的这一思想,为中国古代政治治理和道德观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5. 促进社会和谐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是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一,只有让人们自觉发挥出自己内在的善良,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在孟子看来,当人们发挥出自身的良知和善良,保持善良品行,就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论述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和现代意义

论述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和现代意义

论述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和现代意义一、性善论的主要内容(一)人性是善的。

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二)性善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差别。

也就是说人之性应该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三)人的善性体现为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四心。

孟子又称之为“不忍人之心”。

四心即仁义礼智这“四端”。

“恻隐之心,人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讲到:“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因此可得出,他认为四心或仁义礼智“四端”犹如人的身体是人本来就有的。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二、性善论的现代意义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性善论对于社会道德的意义人性“四德”可为现代道德教育找到了人之可教化的理论基础。

为人“向善”与“行善”提供“动机”,揭示了为善的意义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另一方面,性善论也警示后人,善性虽是天之所赋,却易于失去。

如果没有后天环境对善端的培育和引导,人的善良本性也会由于缺乏关照而丧失殆尽。

因此,道德完善重在建设,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来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塑造人,使每一个人充分发展自己的善性,顺利实现个人道德的完成,达到“人皆为尧舜”的理想境界。

所以有《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学会做人,参与社会,恰如孟子所说的,居于安宅、行于正路,我们一定能为社会多做贡献。

因此我得出“性善论”能减轻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压力。

将“性善论”解读为“人性向善”,由于是一个动态评价标准,“向善”是一个过程,所以会减轻当今社会因本着“人性本善”的原则进行道德建设的许多压力,从而加速国民素质比较普遍的提高。

(二)“性善论”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性善论”是教育史以来,第一次从理论高度上对人自身本质加以认识和阐述。

现代教育思想从施教者和受教者两个方面,探究出人“善”之本性,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性善论文言文翻译

性善论文言文翻译

古之圣贤,论性之善恶,各有其说。

孟子曰:“人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荀子则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二氏之说,各执一端,然皆欲明人性之本。

孟子性善论,盖源于心性之论。

孟子云:“心者,身之主也;性者,心之体也。

”心之为主,故能主善;性之为本,故能善善。

是以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

”人性之所以善,以其具四端:仁、义、礼、智。

四端者,心之四德,固宜善矣。

孟子又曰:“仁者,爱人;义者,正己;礼者,正人;智者,知人。

”四端具而善道成,故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荀子性恶论,则基于性恶之理。

荀子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不得,则不能无争;争则乱,乱则穷。

由是观之,人之性恶明矣。

”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必求之,求之不得,必争之。

争则乱,乱则穷,故人性恶。

然荀子亦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虽恶,然习相近,故善者可教也。

孟子与荀子之论,虽异,然皆欲明人性之本。

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实则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同者,皆欲明人性之本;异者,孟子主内,荀子主外。

孟子以内求善,故曰:“求仁得仁,求义得义,求礼得礼,求智得智。

”荀子以外求善,故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吾辈今日,亦当深思孟子、荀子之论。

人性善恶,非一成不变,亦非绝对对立。

性善者,非谓人性皆善,而谓人性有善之可能;性恶者,非谓人性皆恶,而谓人性有恶之可能。

故曰:“人性善恶,各因其习。

”习善者,其性善;习恶者,其性恶。

是故,吾辈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之善者益善,恶者改恶。

孟子性善论,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荀子性恶论,犹如烈日炎炎,催人奋进。

二者相辅相成,教人明性之善恶,知善恶之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以,吾辈当学孟子之仁义礼智,亦当学荀子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性之善,得以发扬光大。

(字数:522字)。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性善论是中国古代伦理哲学的重要观点之一,提出了“性善”的理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并通过努力修养和完善可以达到圣人境界。

这一观点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奉为道德规范和人生指导。

孟子性善论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孟子性善论是对人性本善的认知。

孟子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善良的本性,这种善的本性包括了对道德的敏感、对公正的追求以及对他人的关怀和同情。

在孟子看来,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所以人类社会才有了和谐和互助的基础,才能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社会道德规范。

孟子性善论是对人性善性的肯定。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善良,但也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将这种善良发挥到极致。

在孟子看来,人性的善良并非天生就能够自觉自悟,而是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逐步培养。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人的善良本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孟子性善论是对人的修养和完善的激励。

孟子认为,人的善良本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养来实现。

在实践中,人需要不断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培养自己的德行和人格,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孟子强调修养完善人的本性,成就人的人格,为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和谐提供了基本途径。

孟子性善论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孟子性善论提出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观点,这为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类的共同理想提供了强有力的伦理支撑。

孟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奉为道德规范和人生指导。

孟子性善论激发了人们对人性的信仰,坚定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提供了伦理基础和内在动力。

孟子性善论是中国古代伦理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强调了人性的善良本性,肯定了人的修养和完善的重要性,激励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提供了坚实的伦理基础。

这一思想对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当代社会也有启发和借鉴的价值。

性善论的名词解释

性善论的名词解释

性善论的名词解释性善论,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人性论述,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

《孟子·告子上》:孟子提出“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翻译:孟子说:“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西流,但是,难道也无所谓向上流、下流之分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

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

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加压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岗。

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

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

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人性本善的意思。

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本质。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 [1]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不忍人之政”)。

《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在古代中国哲学中,性善论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

而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这一思想流派中最知名的代表之一。

孟子被誉为儒家学派的主要创立者之一,他的理论对于后世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孟子的思想背景孟子的性善论是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础上的。

儒家主张品德修养与道德规范,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儒家看来,人性具有天赋的善良本质,只需要适当的教育和培养,就能发展出优秀的品德和道德。

二、孟子的性善论内容1. 人性本善理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与他对天性的理解有关。

人的本性可以被比作玉石,如果没有雕琢和磨砺,就无法发挥出它的潜力和价值。

孟子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提升人性的善良品质,使之可以建立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关系。

2. 孟子的教育观孟子提出了“四端”教育理念,即仁、义、礼、智。

他认为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培养,可以使人性的善良特质得以展现。

仁指的是关心他人的情感,义是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礼是指尊重他人的行为方式,智则是指良好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这一教育理念强调了品德素养的培养,以及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和谐。

3. 孟子对人性善恶的看法尽管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但他也承认人性中存在着恶的因素。

他认为人性的善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接触到恶劣的环境,人的本性也有可能被扭曲。

这种看法推动了孟子对社会改革的思考,他主张通过改善社会环境,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以便引导人们发挥其性善的一面。

三、孟子性善论的现实意义孟子的性善论在古代中国以及现代社会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强调了人性的善良本质,鼓励个体不断追求道德和品德的完善,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其次,孟子提出的教育观点具有启发性,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借鉴,强调了德育与智育的兼顾。

最后,孟子性善论反映了人类对于善恶、道德与人性的思考,拓宽了人们对于人性本质的理解。

结语孟子的性善论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对于个体的情感、品德和道德修养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Mencius)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之一,他的名言“人之性善”可以说是他的思想的核心。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性善论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展开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孟子的思想精髓。

我们来看看孟子对于“性善”的定义。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生来都有善良的本能,这种本能来源于天赋,是与生俱来的。

孟子用“心之善”、“罔之恶”来描述人的本性,他认为人性中有一种本能的善良和正直,但这种善良也需要在后天的修养和培养中得到发展。

孟子强调人的善良本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也不是需要经过特殊条件才能拥有的,这与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还包括了人的自我修养和人的社会责任。

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发扬自己内在的善良本性,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质的人。

他主张通过修养自身的心性,弘扬仁爱之道,达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善行。

孟子还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他认为人既然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就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道德的行为影响着他人,使整个社会都充满了仁爱之风。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孟子性善论思想强调了人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还包括了政治观念和教育理念。

在孟子看来,如果以人性恶劣为基础来进行政治统治,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国家的衰亡,因此他主张用“性善”来治理国家,即建立仁政,通过仁政来影响人心,最终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他主张君子要“善为国”,即善于治理国家,实现天下太平。

从教育理念上来说,孟子主张育人为本,提倡以仁爱之道来教育后人,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品德,激发人的善良本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治理国家的基石。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他过分理想化了人的善良本性,忽视了人的自私和恶劣的一面。

孟子的性善论名词解释

孟子的性善论名词解释

孟子的性善论名词解释
性善论,又称“性善学”,是一种由古代中国思想家孟子提出的思想理论。

孟子认为,一切
人的本性都是良善的,受遭污染后,才会变得恶劣。

孟子认为,世界上太多的恶,是由于
政府的缺乏给予了滋生的环境,而不是因为本性的先天性的恶劣所致。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有三个核心立场:首先,孟子认为所有人都具有深奥而又美好的本性,这是人类最优越的精神活动。

其次,孟子认为,恶是本性的腐败所致。

最后,孟子认为,政府有权借助政治手段来干涉人的本性,以达致正义的学习、礼仪的传播、公正的实现以
及多样的技术的提供。

孟子关于性善论的发展和推行,一直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提供了道德指导,特别是清朝时期,性善论成为官员任职时必须遵循的道德准绳,在中国哲学中形成了至今为止仍富有生命力
的理念。

孟子认为,善是一种内在的德性,它能使人们拥有美德、正义和公爱。

反之,恶是由诸多
社会原因造成的暴力和贪婪。

孟子重申:“天下之不善,皆由物之所阻,物之所伤也。

”这
就提醒我们政府需要尊重民意,采取有利于群众的政策,以改善飘荡的贫民的状态,减少
残杀行为的发生,除掉题外语、官僚主义和腐败,以至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

因此,性善论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也是行为准则声明和道德把握,它提醒我们,在维护
自身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同时,还要注重人性本善、理性文明地处理事情,倡导睦邻友好、
正义正道、友爱、勤勉、廉洁、富文化和民主文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的性善论
摘要: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同时用举例归纳、比喻等多种方法给予了论证,虽然论证漏洞百出,但的确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

本人主要就孟子的具体观点和具体论证方法进行分析批评。

目录:
1、导语
2、孟子的性善论观点
3、孟子对性善论的论证
4、对孟子性善论的批评
5、总评
1、导语
人性,大致的意思是指人出生下来便具有的本性,这一概念与动物本性相对,也与人的后天学习相对。

人性善恶问题从孔子、告子、孟子、荀子到后世的扬雄都有论述,最早在孔子那里孔夫子只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人性相近。

但是并没有判断是善是恶。

《论语·阳货》载,“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句话后来被放到了古代儿童教材《三字经》的第二句。

到了孟子,“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便具体地指出了后来被列入《三字经》第一句的“人之初,性本善”,也即,性善论。

2、孟子的观点
在《孟子·公孙丑上》里,孟子比较系统性地提到了自己对人性趋向的看法: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在这里他提出了人生下来便具有的“四心”:同情怜悯别人的“恻隐之心”、本能地对邪恶猥琐的事产生羞耻和嫌恶感的“羞恶之心”、为别人着想的“辞让之心”、能做出基本价值判断的“是非之心”。

这“四心”分别就是“仁义礼智”这“四端”的肇始,人人都有这四端,就像人人都有四肢一样。

孟子给这些“心”一个总称叫“不忍人之心”,于是从性善论出发,孟子的逻辑开始洋洋洒洒地推导: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简单地说,就是把这“不忍人之心”发扬光大为“仁义礼智”,然后发扬光大为一种政治制度,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

鲍鹏山老师在《王者师与大丈夫》一文里形象地描述了这种逻辑:
“孟子的政治构想是这样的,很有一厢情愿的味道:人本性是善的。

因此就有仁心的苗子,把这仁心加以扶植,不让其放失,且使之枝繁叶茂,便是养身了;然后用自身这光辉的形象作样板,‘刑于寡妻’(给妻子做道德规范),便是齐家;‘以御于家邦’(以此治理家国)
便是治国;用仁政治国。

就是行王道,行王道当然是‘天下莫之能御’(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从此天下太平了。


这就是孟子性善论的观点,而且可以看出性善论也是孟子仁政和王道的思想基础,在孟子的整个政治架构中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那他又是如何论证性善论呢?
3、孟子的论证
在《孟子·公孙丑上》里,孟子为了说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就先做了一个论证:“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有这种经验,即使是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的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快要掉进井里,也会赶紧上去拉一把,不是因为和这孩子的父母关系好,不是为了在同乡朋友里获得赞誉,不是因为讨厌孩子的尖叫和哭声。

这就属于天生的“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告子上》)。

这里孟子用了举例归纳的方法,就好像我们见到了很多只乌鸦是黑的,便基本可以断定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一样。

除了《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关于人性问题更多的讨论都集中在《孟子·告子上》里。

在这一篇里,孟子和告子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告子认为,人性没有善恶之分,就像那流水,东边有缺口就往东边流,西边有缺口就往西边流,并没有什么天生的趋向:“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袂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那孟子顺势回应道,水不分东西,难道水也不分上下吗?“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所以水天性往低处流,人天性往善处走,至于那些做了不善之事的人,只是被环境扰乱了心性:“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这便是孟子用得最熟练的一种论证方式:类比和比喻,告子把人性和水作比,孟子就接过这一比喻反戈一击。

再说到人性和仁义的关系,告子说,人性就像柳树,仁义就像杯盘,仁义是由人性打磨来的,这意思就是人性不是天生有善:“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

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桊。


孟子立刻反问,你是顺着柳树的本性来做成杯盘呢?还是伤害它的本性来做成杯盘?假如说要伤害柳树的本性来做成杯盘,那么你也会伤害人的本性来使人具有仁义吗?带领天下人来祸害仁义的,必定是你这种人的言论!原文为:“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这也是辩论常见手法:归谬法。

先假设你说的是对的,你说你要打磨柳树来促成杯盘,那就是要打磨(天生不固定的)人性来促成仁义,但是伤害人性显然是不好的,但是仁义显然是好的,所以结论只能是你的前提——人性天生不固定是错的。

只有人性本善,不是靠“打磨”而是靠“保养”“勿丧”,顺应人性来促成仁义才是正途,否则照你们的理论只能是祸害仁义!
反过来,孟子不只从原因来论证,也是从结果的影响来论证的。

“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如果我们承认了人性不善,那就会后患无穷!所以我们要相信人性本善!
4、对孟子性善论的批评
孟子的辩论能力之强是众所周知,那当仁不让的气势贯穿了整部《孟子》,但是细细地分析一下,其实是有相当大的问题的。

首先是举例归纳法。

你能举出人性有恻隐之心的例子,我也能举出人性无恻隐之心的例子,有很多人无论有没有受过教育就是喜欢看别人的笑话,小学生互相欺负,孩子吸不出奶就狠劲咬母亲,这种类似的现象不胜枚举,西方后世的弗洛伊德便通过大量研究表明人的人格中的本我是只遵循“与生俱来的快乐法则”,只视自己的快乐行事,这些现象孟子却做了“选择性忽视”。

当然,孟子也有其他的手段,那就是说这些反例“非人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基本方法是推己及人,及不了人,就说人家不是人。

而对于最关键的问题,为什么“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为什么这些东西是我们本来就有的而恶的因素就都是外来的,孟子照样闭口不提。

孟子的类比通常是很有煽动性的,但关于人性的比喻却不能服人。

告子把人性比作水只是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而孟子却用它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那假如我说水性往下流所以人性趋向下流又有什么分别呢?所以用比喻来证明是很荒谬的。

至于所谓的归谬法,依然不是真正的归谬法,而是一种伪证,是在自己定义下的同义反复。

因为如果接受了告子“人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那打磨人性甚至伤害人性就不是一件错误的事,最终都要达到仁义。

当然,在孟子的定义下,人性本善,所以不能打磨要保养,最终达到仁义,也没有错,但这不过是在自己的理论里自说自话,根本没有辩驳告子的理论。

当然,对于结果的看法,孟子认为承认了人性不善就会给恶人做坏事以借口,就会有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应该同意人性本善。

但是首先,一个理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并不能成为证明这个理论是否正确的理由。

其次,历史上承认了人性本恶的真的有,那就是同为儒家的荀子,荀子一生致力于把儒家推向实用,他教出了两个著名的学生:李斯和韩非子。

他们认为人性本恶,所以要通过制度和手段来引导人们向善,避免人们作恶,于是李斯带领秦国走向了霸业,韩非子成为了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最终被嬴政用来一统天下,并没有产生“后患”,恰恰相反,正因为正视了人性中恶的一面,才有了法家严谨的规章和秦国强大的力量。

5、总评
总之,孟子的确是提出了人性趋向于善的观点,虽然论证漏洞百出,但是也的确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

其中要求人发扬人性的善,不要“失其本心”,强调国家应实行以民为本的“仁政”也在历史上激励了无数平民或政治家、思想家。

梁启超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里便评价他“高唱性善主义,教人自动地扩大人格。

在哲学上以及教育学上成为一种有永久价值的学说。

”但是对于古代的智慧存留,我们不能一味膜拜,还是要鲁迅说的一样,自己“睁了眼看!”,自己“伸手来拿!”
参考书目:
鲍鹏山《寂寞圣哲》,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岳麓书社2010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