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语法教学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与之〕乘
公 与 之乘
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注:“共乘兵车。”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公与之乘,庄公和 曹刿同坐在一辆战车里。”
古人也从语法角度研究古文。如: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 马陆。德”明《经典释文》:“一读至不字绝句。”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 问马。”
《语文》教材注:“就是不知吾,不了解我。知,了解。” 何以:即以何,宾语前置。以,用、拿。以何,即拿什么 来回应知你的人。
《报任安书》:“会东从上来。”
会:恰好。东:东方。从:跟从。上:皇上。
〔会〕〔东〕〔从上〕来。
对句子的语法结构理解的不同,对句意的理解就不同。如: 《曹刿论战》:“公与之乘。”
“如……何”是固定格式,“如”是表示对待含义的动词, “何”是疑问代词,整个格式表达的含义是“对……怎么样?”
“如太行、王屋何”,即能对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封建论》:“其生人之初乎?”
“其……乎”是固定格式,“其”是表猜测语气的句首语气 词,“乎”是表疑问语气的句尾语气词,
该固定格式表示询问,并有猜测的意味。可译为“恐 怕……吧”。
பைடு நூலகம்
1.完全结构关系分析法 完全结构关系分析法——即对一个句子的结构关系进行全面 系统分析。主要用来讲解结构复杂或特殊的语句。 《归去来兮辞》:既 自 〔以心〕〔为形〕 役 。
《齐桓晋文之事》: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
百姓 之〔以王〕为 爱﹏ 2.重点结构关系分析法 重点结构关系分析法——即找出一句文言文中重点的地方, 只对这个重点地方的词语,进行结构关系分析。
《语文》教材注释:“[则何以哉]那么(你们)为什么 呢?以,为。”
“何”作“以”的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何以” 即“以何”,用什么态度来应对。
《左传·宣公十二年》:“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作“求”的宾语前置;“是”提示的宾语前置;“唯 敌是求”即“唯求敌”,只寻找敌人。
2.怎样讲解固定格式的语句
二、文言文教学语法解意法 (一)结构关系分析法
结构关系分析法——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确定词语之间的 语法关系,并通过语法关系来确定它们的表意关系,从而明确文 言语句所表达的含义。
《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鱼+肉 (鱼)肉
张之强《文言语法基本知识》:“掌握文言特殊句式当然 很重要,但是,就培养初学者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来讲,使他们 掌握文言句子的一般构成规则,掌握文言的常用句式恐怕更重 要一些。事实上,一篇文言作品,文言特殊句式出现的次数是 少的,常用句式出现的次数是多的。而初学者阅读文言作品出 现错误的地方,常常发生在常用句式上。”
揭示这些现象和规律的成因、特质和理解方式等。目的是让学 习者深入了解文言语言,属于语言教学的范畴。大学的《古代 汉语》课讲文言语法,是典型的文言语法教学。
文言文语法解意——是在讲授文言文的过程中,利用文言 语言的语法现象和语法规律,破解具体文言语句的含义,其目 的是理解文言文,其性质是一种语文教学。
《冯谖客孟尝君》:“左右以君贱之也。”
贱:认为……低贱,意动用法。
1.怎样讲解名词作状语的语句 先讲清楚这个作状语名词的词汇意义,再讲解它作状语后 所表达的含义。
《愚公移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竹木编制的筐类工具,也叫“畚箕”,鲁西南等地 叫粪箕子。这里作“运”的状语,“箕畚运”即用箕畚运送。
语法——语言的法则,即语言中组词造句的方法和规律。
人脑中有语法,犹如电脑中有软件。打开文件需要软件,理 解语言的意义需要语法。
古代语法研究薄弱,是因为理解汉语不需要很多语法知识。 汉语语序固定而单一,理解汉语靠的是训诂。
母语的的语法观念是习得的,不用单独学习。而学习另一种 语言时,则必须学习它的语法。
文言文中有许多经常使用的固定搭配的结构,一般多是些 虚词互相配搭,共同来表达某种含义与语气,人们称之为“惯 用句式”、“习惯句式”、“固定格式”等。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亦……乎”
表示反问
讲法:先分离出固定格式,说明固定格式的含义与用法。 然后加入句中其他词语进行串讲。如:
《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
“其生人之初乎”即恐怕是人类刚产生吧。
《孟子·滕文公下》:“恶用是鶂鶂者为哉?”
“恶用……为哉”是固定格式,“恶”是疑问代词,“用” 是表示使用含义的动词,“为”是疑问语气词,“哉”是感叹 语气该词固。定格式表示反问,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呀”。
“恶用是鶂鶂者为哉”即哪里用得着这鶂鶂叫的鹅呀。
三、文言文语法解意需注意的问题
有特殊用法的实词,即使理解了它表达的意义,仍不能理 解它在语句的含义,或者不能顺利理解它所在语句的含义,必 须通过分析它的语法作用,来理解其所在句子含义。如:
《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旧读zòng。跟从,这里是使动用法。
实词用法分析法,与通过讲解词的意义解说文言语句含义 不同。词义解说主要是讲解那些生僻繁难的实词,或者古今含 义差别较大的实词。但实词用法分析法却不同,不管这个实词 的字形是难还是易,是生还是熟,只要它用法特殊,都需要讲 解,而且是通过讲其语法功能,解说其含义。如:
重点分析的地方:其一,词义生僻艰涩不易弄清结构关系的 地方;其二,词义好懂但结构关系容易混淆的地方。
《汉书·苏武传》:武能网纺缴。 《韩非子·难一》: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荀子·天论》受时与治世同。 (二)实词用法分析法
实词用法分析法——即通过分析一个实词的语法作用来破解 文言文语句含义的方法。
1.语法解意要抓重点
利用语法破解文言文语句含义,不能句句都搞语法结构的 分析,应根据实际情况,在需要的时候,才利用语法来讲解文 意,不需要的时候,就没有必要搬出语法讲解文意,即必须抓 重点。
另一种倾向:不进行任何语法分析,只把文言文一句句翻 译给学生。这也是讲文言文常犯的一个弊病。一篇文言文,一 会儿便翻译完了,没有了血,没有了肉,也没有了骨头,只剩 下细细的几条筋。
现代:我笑话他。——普通动宾关系
古代:我笑话他。——普通动宾关系
我笑他。
我使他发笑。——使动用法 我认为他笑了。——意动用法
我把他逗笑了。——处动用法
我为他大笑。——为动用法
《左传·晋灵公不君》:“晋侯饮赵盾酒。” 饮:使……饮。
《伤仲永》:“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奇:认为……是奇才。宾客:把……当作宾客。
《史记·屈原列传》:“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客:外地人。句中作“死”的状语,“客死于秦”即以外 地人的身份死在了秦国。 2.怎样讲解名词动用的语句
首先要点出用如动词的名词,然后解释其用如动词后所表 达的含义。有修辞作用的,还必须讲出它的修辞效果。
《黔之驴》:“驴不胜怒,蹄之。” 蹄:“踢”的意思。
讲法:先指出前置宾语,并简要说明前置的语法条件(否定 句中代词作宾语、疑问代词作宾语、“是”、“之”复指等), 然后按宾语不前置的语序串讲全句含义。
《诗经·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我”是前置宾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莫我肯顾” 即“莫肯顾我”,不肯顾及一下我。
《论语·先进》:“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舍]曰 ‘欲之’ 而 [必][为之]辞
词语用法特殊的句子 《鞍之战》:“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
难:意动用法,认为……难。
2.语法解意应循序渐进
利用语法分析讲解文言文语句的含义,应根据年级的高低 合理安排,循序渐进。不可不看对象,不分深浅,任教师之性 随便讲解。
如何须循渐进:一般说来,低年级讲授文言文要少用语法 分析解说句意,随着年级的增高,可适量增加,到高中二、三 年级,学生对文言语法现象已有了较全面的掌握,也有了一定 的文言语法分析能力,可较多地使用语法分析法破解文意。
古代汉语语法不是另讲一套,而是讲文言语法与现代汉语语 法的差异之处或有特征的地方。
启功《汉语现象论丛》: “我从五六岁起读《论语》,稍 后读《尔雅》,再后读《孟子》。……渐渐明白古书上的句子, 并不都像咒语一样的不能懂,常常加了一两个字或换了一两个 字就跟我们现在的话差不多。没什么神秘!这一点幼年时的感 觉,到今天还影响着我,觉得‘今之汉语,犹古之汉语也。’”
词与词组合的五种结构关系: 陈述关系——主谓(短语)词组 支配关系——动宾(短语)词组、介宾(短语)词组 修饰关系——定中(短语)词组、状中(短语)词组 补足关系——动补(短语)词组 并列关系——联合(短语)词组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 。——主谓 《鸿门宴》:臣为韩王送沛公。——动宾 《鸿门宴》:君安与项伯有故? ——介宾 《鸿门宴》: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定中 《鸿门宴》:间至军中。——状中 《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动补 《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联合
《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 目:使眼色。“数目”即多次使眼色。
《游黄山记》:“一庵翼然,为文殊院。”
翼:“飞”的意思。“翼然”即飞翔的样子。是比喻句。
3.怎样讲解特殊动宾关系的语句
特殊动宾关系——指表达兼语式、主谓词组作宾语、 “把”
字句等内容的动宾结构。主要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
法等。
如何讲解:首先点明句中的具有特殊用法的字词,即特殊动 宾关系的谓语中心语。其次,如谓语中心语是词类活用,要说明 词类活用现象。再次,明确谓语中心语与宾语是何种关系。最后, 准确串讲或翻译全句含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欲辟土地,朝秦楚。” “朝”用法特殊;是使动用法;“朝秦楚”使秦国楚国来朝 《拜史。记·孙膑》:“齐威王欲将孙膑。” “将”用法特殊;活用为动词,“当将领”的意思;是使动 用法;“将孙膑”即使孙膑当将领。 《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伶官传序》:“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陈涉起义》:“等死,死国可乎?”
《华佗传》:“佗脉之。”
(三)特殊句式分析法 特殊句式分析法——是对特殊结构的文言语句进行语法结
构分析,从而阐明该语句含义的方法。 讲法:将语法结构特殊的文言语句,恢复成现代汉语的语
法结构,然后串讲整个语句的含义。如: 《论语先进》:“吾以子为异之问。” 固定结构“以……为”;“之”提示的宾语前置。 现代的语序结构:吾以为子问异 句子含义:我以为您问其他事情 1.怎样讲解宾语前置的语句
古人学习文言语言,不是总结出语言的法则来学习,而是通 过读文言文、写文言文的大量语言实践,来逐步地熟悉文言语 言,即不是从理论角度去掌握,而是读悟、习得。
学文言文读悟习得与理性学习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分布:
初中————————高中
以读悟为主
理性学习为主
(二)语法是破解文言文语句含义的一把钥匙 有时一句文言文中的字都认识,也知道每个字的含义,可 就是不理解整句话的含义,就是语法的阻碍造成的。如: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第四章 文言文语法教学研究
制作 阚景忠 讲授 阚景忠
一、语法与文言文教学 讨论: 1.古人不学习语法,他们是怎样学习文言文的? 2.文言语法知识在讲解文言文过程中有没有作用? 3.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在讲解文言文时有没有作用?
(一)“文言语法教学”与“文言文语法解意” 文言语法教学——是讲授文言语言的语法现象和语法规律,
王若虚《滹南遗老集》:“且道世之为文者,有如此语法乎? 故凡解经,其论虽高,其于文势语法不顺者,亦未可遽从。”
(三)现代汉语语法理论是基础
古今汉语的主要差异在词汇,而不是语法。
古今汉语语法大的方面是相同的: 词类划分——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数词、量 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如何抓重点: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观念和规律,不好理解或 者不能够理解的文言文语句,就是语法解意要讲的重点。
结构特殊的句子 《劝学》:“学恶乎始?恶乎终?” 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现在的语序:学乎恶始?乎恶终?
疑问代词“恶”在介词“乎”的宾语而前置。 结构复杂的句子 《论语·季氏》:“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 辞君。子” 疾 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