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教案第一章 知识的表征与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教育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
教学基本内容、过程、学时分配
(1)学习的实质是什么?
即学习的结果到底使学习者形成了什么,或者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即学习是怎样实现的,或者说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
观察法的优点是简易方便、自然真实,提高研究的可推广性;缺点是费时费力费财,难以深人。
(二)实验法
1、实验法(experimentation)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种类:实验研究分为实验室情境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和在现场情境下进行的自然实验。
直观(活动、情景剧)教学策略()
联系实际(体验、诊断)教学策略()
情感态度(感悟)教学策略()
教学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团队学习()专题研讨()
现场教学()案例分析()教育调查()
学生学习模式
科学探究模式()自主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模式()
教学基本内容、过程、学时分配
(三)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
(四)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一方面各国学者与国际教育心理学界的交流、合作日益加深,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又强调研究的本土化,从各国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确定研究选题,并在学习和教学理论上逐步强调自己的创新和文化特色。
(五)教育心理学越来越综合化和跨学科化,除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之外,它还越来越多地吸收了脑科学、文化人类学、信息科学、复杂性系统科学、科学哲学(知识论)等学科领域的思想和方法。
教育心理学完整教案
教育心理学完整教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2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教育心理学的起源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概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设计第二章:学习理论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信息加工模型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建构的过程第三章:学生心理与发展3.1 学生的认知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3.2 学生的情绪与情感情绪与情感的基本概念情绪调节与情绪智力3.3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差异个性发展与自我概念学习动机与学习风格第四章:教师心理与教学策略4.1 教师的认知与情感教师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效能感教师的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4.2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的基本概念教学策略的类型与选择4.3 课堂管理与发展课堂管理的基本概念课堂纪律与课堂管理策略第五章:教育评估与测量5.1 教育评估的基本概念教育评估的定义与目的教育评估的类型与方法5.2 教育测量的基本技术教育测量的原则与工具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5.3 教育评估的应用与实践学生评估与课程评估教学评估与教师评估第六章:学习动机与激励6.1 学习动机的理论模型行为主义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目标定向理论6.2 学习动机的因素与培养内在动机与外部动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6.3 学习激励策略与实践奖励与惩罚的运用任务设计与管理第七章:课堂交流与合作7.1 课堂交流的基本原理交流的模型与过程有效沟通的技巧7.2 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合作学习的定义与原则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7.3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观点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实践策略第八章:特殊教育与差异教学8.1 特殊教育的需求与策略特殊教育的定义与范围特殊教育的学生评估与适应策略8.2 学习差异与个体教学学习差异的类型与识别个体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8.3 多元文化教育与包容性教学多元文化教育的原则与实践包容性教学策略与实践第九章:教育技术应用9.1 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分类教育技术的概念教育技术的种类与用途9.2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9.3 虚拟现实与混合现实教学虚拟现实与混合现实的概念虚拟现实与混合现实在教学中的应用第十章:教育心理学研究趋势与展望10.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跨学科研究的发展10.2 教育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10.3 教育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挑战与机遇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中的1.3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 知识的表征与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二、知识的表征
知识的表征或知识的心理表征 , 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和记载的 方式。一个外在的客体在心理活动 中可以以具体形象、概念或命题等 形式表现出来。 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和命题网络 表征; 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 式系统表征。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安德森(1983)认为陈述性知识是以命题 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 命题 征的。 1、命题 命题是知识或信息的最小单元,如“维C预防感冒” 命题 是一个命题。 “蚂蚁吃了甜果酱”是两个命题。 认知心理学家用了许多不同方法来表示命题。常用的方 法是,用一个圆 (或椭圆)表示一个命题,用箭头将 命题的论题和关系联系起来。 。 维C s
2.遗忘的进程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遗忘进程的其他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学习材料的性质。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学习材料的数量 学习材料的数量。 (2)学习材料的数量。 (3)学习程度 学习程度。 (3)学习程度。 (4)加工程度 加工程度。 (4)加工程度。
(二)复习
1.及时复习 2.分散复习 3.阅读和尝试回忆相结合 4.部分与整体相结合 5.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五、元认知
元认知是个体拥有的关于认知过程的知识和对认 元认知 知过程的控制。 贮存在个体的长时记忆中,包括认知主体、认知 任务和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比较稳定的 特点。 作用大体包括3方面 ①元认知知识。 ②元认知体验。 ③元认知技能。
38611252365
认知学习的过程分析
元认知 维持性复述) 复述(维持性复述)
命题网络图式
命题1 (简作P1)
命题2 (简作P2)
命题网络
命题的图式
(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二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教育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对象与任务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内容体系(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何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对象,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
但是由于不同的教育心理学家对教育和心理学所持的观点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他们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看法也不同。
概括起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学现象”,这一观点以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潘菽为代表。
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在持这一观点的心理学家中,又由于对学与教有不同的侧重而分为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把教师的教学看成只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以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和我国教育心理学家皮连生为代表。
另一种看法强调以教师的教为主线,认为教育心理学应研究教师教学的全过程,以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盖奇(N.L.Gage)为代表。
我们认为,既要考虑教育心理学这一学科的特殊性,也要考虑这一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没有必要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作过多的限定,因此我们更倾向于较为宽泛的界定,即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现象以学生的学习心理为主,同时也包括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内外因素与条件。
(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与体系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教育心理学应以学校情境下学生的学习心理为核心,一方面研究学习的实质、过程和类别,揭示学习的一般心理学规律;另一方面,分析制约学习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为有效地学和教提供科学依据。
所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与体系为:二、任务与意义(一)任务世界上任何事物或现象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人的心理活动也一样。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探索和揭示教育情境中各种心理现象的规律。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任务:1.测量与描述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虽然很复杂,却是可以测量和描述的,如果不能被测量与描述,就不能被理解和控制。
《教育心理学》教案(皮连生)
《教育心理学》教案(皮连生)一、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
2. 教学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原则。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及其主要理论。
教育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领域。
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引入教育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引发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兴趣。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教育心理学案例,加深对教育心理学应用领域的理解。
总结:教师总结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
二、第二章:学习理论1. 教学目标了解学习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理解不同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代表人物。
掌握各种学习理论的应用和实践。
2. 教学内容学习的定义和过程。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和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建构主义。
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学习现象,引发学生对学习理论的思考。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学习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和观点。
案例分析:学生分析实际教育案例,运用不同学习理论进行解释。
三、第三章:学生心理与教育1. 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
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群体特点。
掌握针对不同学生心理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2. 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学生的个性差异:性格、动机、自我概念等。
学生的群体特点:同伴关系、班级氛围、群体动力等。
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学生心理现象,引发学生对学生心理与教育的思考。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群体特点。
案例分析:学生分析实际教育案例,提出针对不同学生心理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教育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第一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二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二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二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三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三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三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三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四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四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四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五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五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五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六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第六章教案
第课时计划
200 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第一章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心理学的学科属性与研究对象教学目标:正确认识心理学的学科属性,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重点:人的心理的构成,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关系教学难点:行为反应的形式,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分配:0.5学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心理学》。
听说要学习《心理学》了,大家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生:(好奇、神秘、……)师:确实,在很多的心目中,心理学是一门很神秘的科学。
要揭开心理学的神秘的面纱,我们首先要了解心理学是什么。
今天我们我们首先给大家介绍心理学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
二、讲授心理学的学科属性我们知道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的学科属性。
那么心理学到底是怎样一门学科呢?它与其他学科有什么不同呢?接下来从两方面来阐述心理学的学科属性。
(一)心理学属于人学范畴1、讲解学者们在远古时代、近代和当代对“人”的认识和研究2、讲解对“人”的认识和研究中所表现的规律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发展起来的的一门科学”①。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它研究人的内在的心理和意识活动,故属于人学的研究范畴。
(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精神活动的科学心理学是从精神活动层面研究人的,即研究“精神的人”,这是心理学与其他研究人的学科的根本区别。
三、讲授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他们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两部分:人的心理和行为。
(一)人的心理1、个体心理人首先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表现、发生在个体身上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又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部分。
讲授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的内涵。
2、社会心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社会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称为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包括个体社会心理、群体社会心理和大众社会心理。
教育心理学1知识讲课教案
观察法特点
观察不是一种很严密精确的方法,应用观察法 只能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某些自然的外部表现, 而不能对心理活动的进行施加影响,从而更深入 地了解它的过程。
观察者所获得的资料,难免带有主观的色彩, 因而影响其准确性。
观察者宜注意:(1)每次观察不宜太广泛,最 好只观察少数或一种行为;(2)所观察的行为 须事先明确规定;(3)观察时应随时记录,或 利用录音、录像帮助;(4)每次宜用较短的时 间,对同一类行为,可做多次重复观察。
实验的基本组织形式
单组实验形式 等组实验形式 循环组实验形式
单组实验形式
单组实验形式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实验组织形式。 同一个组(或班级)先后分期接受两种不同的实 验因素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其他一切条件保 持不变,对实验因素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观察和比 较。
采用单组实验形式,手续简便,可以不打乱原有 的学生班级,实验因素较易控制。
三、学科体系
总论 学生与学习心理 教师与教学心理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程序
完整的教育心理科学研究,要涉及一系列 的内容:
(1)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课题的正确选择;
(6)研究方法和研究对 象的选择;
(实施;
20年代之初,廖世承任教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他 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教科 书。
1926年,陆志韦翻译出版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 学概论》。
继廖世承之后,建国以前我国学者自己编著教育 心理学教科书的还有潘菽(1935)、陈选善 (1938)、肖孝嵘(1940)和艾伟等。
学习意义
2000 6.吴庆麟著:《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科分支学科丛书),人民教
育出版社2003 7.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8.李伯黍、燕国材主编:《教育心理学》(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
2024年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案
2024年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材第一章,主题为“幼儿发展与学习的基本理论”。
具体内容包括:幼儿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幼儿学习的特点与方式;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与教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
2. 培养学生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性,提高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幼儿教育现象,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教育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与教育。
重点:幼儿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幼儿学习的特点与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挂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发展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1)幼儿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2)幼儿学习的特点与方式(3)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与教育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合适的教育活动。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2. 幼儿学习的特点与方式3. 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与教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2)谈谈你对幼儿学习特点与方式的理解。
(3)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对教育的影响。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情况,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文章,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幼儿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幼儿学习的特点与方式;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与教育。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了解幼儿发展特点,掌握教育方法,关注个体差异性。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教案1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教育心理学独立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不断地完善。各教育心理学理论学派之间的分歧日渐缩小,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渐丰富,理论体系日渐完善。学者们更加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服务作用。
二、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课堂小结(5分钟)
课后作业(任务)
完成“能力提升训练”
课后总结与反思
备注
其他需补充说明的内容,如参考资料等。如无可不填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红色字体的部分仅供参考。授课类型可根据教学任务划分,例如:综合课、新授课、复习课、技能课、回课等。
研究内容: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节,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二、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二)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与意义
一、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其性质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世纪20年代以前)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了著作《教育心理学》,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外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并把学科心理作为研究的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其研究内容,拓展了其研究领域。
《教育心理学》教案第一章知识的表征与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1)知识表征:知识或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贮存的方式。
(2)表征方式:命题、命题网络。
4、获得过程
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应用----学习的迁移
(二)程序性知识
1、定义
程序性知识: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包括如何完成各项活动的技能。
2、表征方式:产生式,即“如果——那么”
1、遗忘规律:先快后慢
2、遗忘因素
(1)间隔时间长短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材料的数量
(4)学习程度
(5)加工程度
(四)复习
1、及时复习
2、分散复习
3、阅读和尝试回忆相结合
4、部分与整体相结合
5、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课后记
推荐阅读书目
课后作业情况
实践活动建议
备注
(1)为扩大短时记忆容量,提高加工效率,可采用两种途径:组块和自动化;
(2)复述:指在工作记忆中重现信息,分为维持性复述和精制性复述。
(3)组织:指对要记忆的新信息按照项目之间的相似性或项目之间的关系归类,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模式的过程。
(三)长时记忆及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
1、长时记忆的定义
长时记忆: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10、二者密切联系在一起。很多活动的完成需要两者共同参与,如打字。
四、三种记忆及其信息加工过程
学习的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记忆、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
【补充】记忆:是经历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环节,从信息加工术语讲,即是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
(一)感觉记忆及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
1、广义的知识观
教育心理学教案文档
教育心理学教案文档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2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教育心理学的起源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人物1.3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价值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教育心理学对学习者的帮助第二章:学习理论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行为改变的基本技术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信息加工模型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第三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3.1 发展心理学概述发展的概念与特点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2 认知发展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认知发展的关键年龄认知发展的个体差异3.3 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情感发展的特点与过程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阶段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第四章:个体差异与特殊教育4.1 智力差异与教育智力的概念与测量智力差异的类型与特点智力差异的教育策略4.2 学习风格差异与教育学习风格的定义与分类学习风格差异的特点与影响学习风格差异的教育适应4.3 特殊教育与心理辅导特殊教育的定义与目标特殊教育的对象与特点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与技术第五章:教育心理测量与评价5.1 教育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心理测量的特点与原则心理测量的标准与工具心理测量的有效性及可靠性5.2 教育评价的基本方法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5.3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应用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局限性及改进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第六章:教室管理心理6.1 课堂管理的基本概念课堂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课堂管理的策略与方法良好课堂管理的环境创设6.2 学生行为管理学生行为问题的类型与特点学生行为管理的技术与策略正面增强与行为矫正6.3 教师心理素养与专业成长教师心理素养的内涵与要求教师专业成长的心理过程教师心理压力的调适与应对第七章:教学设计与心理策略7.1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设计的目标与内容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7.2 教学心理策略引起学习动机的方法与技巧促进学习记忆的策略提高学习效果的心理技巧7.3 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的类型与方法有效反馈的要素与技巧教学评价与反馈的改进第八章: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8.1 心理辅导的基本概念心理辅导的定义与目标心理辅导的方法与技术心理辅导的实施步骤8.2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心理咨询的定义与类型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心理咨询的伦理与规范8.3 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实施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组织与实施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效果评估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发展趋势第九章: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应用9.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类型与方法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9.2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在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政策制定中的应用9.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深化与拓展教育心理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教育心理学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第十章:教育心理学伦理与法律10.1 教育心理学伦理教育心理学伦理原则与规范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教育心理学实践中的伦理问题10.2 教育心理学与法律教育心理学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心理学在法律诉讼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与法律伦理的冲突与解决10.3 教育心理学职业素养与伦理教育心理学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要求教育心理学伦理教育与培训教育心理学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重点解析本文档是关于教育心理学的教案,涵盖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作用与价值、学习理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个体差异与特殊教育、教育心理测量与评价、教室管理心理、教学设计与心理策略、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应用以及教育心理学伦理与法律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心理学》教案
《教育心理学》教案一、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发展趋势。
2. 教学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展趋势:跨文化研究、信息技术应用等。
3. 教学活动:引入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不同教育心理学理论的理解。
进行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掌握。
二、第二章:学习理论1. 教学目标:了解学习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掌握不同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代表人物。
能够运用学习理论分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2. 教学内容:学习的定义和过程:行为学习、认知学习、情感学习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学习理论等。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
3. 教学活动:通过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分别介绍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运用学习理论分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三、第三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 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阶段。
掌握不同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代表人物。
学会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实践。
2. 教学内容: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等。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等。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自我认同、亲密关系等。
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阶段。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皮亚杰、维果茨基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教育心理学》教案
《教育心理学》教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3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1.4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第二章:学习理论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2 认知学习理论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4 社会学习理论第三章:学生心理与教育3.1 学生的认知发展3.2 学生的情绪与情感3.3 学生的个性与差异3.4 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教育第四章:教师心理与教育4.1 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4.2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4.3 教师的情绪管理与职业倦怠4.4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第五章:课堂管理5.1 课堂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5.2 课堂管理的策略与方法5.3 课堂纪律与学生行为管理5.4 课堂氛围的营造与维护第六章:学习动机与教育6.1 学习动机的概念与分类6.2 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6.3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6.4 学习动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第七章:知识学习与教育7.1 知识的分类与加工7.2 知识学习的策略与方法7.3 知识学习的困难与解决办法7.4 知识学习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第八章:技能学习与教育8.1 技能学习的理论基础8.2 技能学习的策略与方法8.3 技能学习的评价与反馈8.4 技能学习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第九章:情感教育与心理健康9.1 情感教育的重要性9.2 情感教育的策略与方法9.3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9.4 情感教育与心理健康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第十章:教育评估与反馈10.1 教育评估的理论与方法10.2 教育评估的过程与标准10.3 教育反馈的有效性与策略10.4 教育评估与反馈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第十一章:个体差异与教育11.1 智力差异与教育11.2 学习风格差异与教育11.3 性格差异与教育11.4 特殊需要学生与教育第十二章:群体动力与教育12.1 群体动力理论12.2 群体规范与凝聚力12.3 同伴关系与社交技能培养12.4 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实践第十三章:家庭教育与教育13.1 家庭教育的角色与影响13.2 家庭教育的策略与方法13.3 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关系13.4 家庭教育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第十四章:跨文化教育与心理14.1 跨文化教育的概念与重要性14.2 跨文化教育的挑战与策略14.3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心理适应14.4 跨文化教育心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第十五章: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15.1 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15.2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15.3 数据分析和解释15.4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和法律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与方法。
教育心理学完整教案ppt课件
可编辑ppt
50
教学效果的训练
❖1.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常规和教学策略的训练 ❖关键程序:
❖①每天做一回顾; ❖②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 ❖③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 ❖④布置家庭作业; ❖⑤每周、每月的回顾。
可编辑ppt
51
❖2.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①写反思日记; ❖②观摩与分析; ❖③职业发展; ❖④行动研究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25
❖ 心理学对于教师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学 习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的规律。
❖ 与教师教学相关的:智力 注意 观察力 兴趣 记忆 想象力 能力
可编辑ppt
26
讨论:
回忆一下,大一时候的“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上课情景。并分析评 价一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及过 程。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47
❖ (四)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 研究
❖ 效能:个体对通过个人努力所能获得 的结果的预期。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 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成绩的能力的主 观判断,主要是指在教学上面的。
❖ 理论上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 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 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包括 两部分: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 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 样结果的推测;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 实施某种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1.学习动力缺乏 2.学习焦虑过度 3.考试应激反应
可编辑ppt
30
第三章 教育心理学各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格式塔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 认知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可编辑ppt
31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案
《教育心理学》教案一、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发展。
2. 教学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究等。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
3. 教学活动:引入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教育中的心理现象。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小组讨论,探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二、第二章:学习理论1. 教学目标:了解学习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理解不同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应用。
掌握学习的分类和教学策略。
2. 教学内容:学习的基本概念和过程:行为学习、认知学习、情感学习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桑代克的试误说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等。
3.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或案例,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和效果。
小组讨论,比较不同学习理论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境。
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运用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三、第三章:发展心理学1. 教学目标:了解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心理发展过程。
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心理需求。
掌握发展的心理理论和教育策略。
2. 教学内容: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心理发展过程: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发展等。
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心理需求: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等。
心理理论的发展和教育的关联:认知发展理论、情感发展理论等。
3. 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婴儿或幼儿的行为,让学生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小组讨论,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需求和教育策略。
设计教学活动,考虑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提供适当的教育支持。
四、第四章:个体差异与特殊教育1. 教学目标:了解个体差异的基本概念和原因。
理解特殊教育的定义和目标。
掌握个体差异的教育策略和特殊教育的教学方法。
学校教育教育心理学第一章ppt课件
•
3 8→“三八”妇女节
•
6 1→“六一”儿童节
•
1 2→12个月
•
5 2→52周
•
3 6 5→365天
最新版整理ppt
13
把新信息同别的事物进行比较;
• 在教孩子生字的时候, 把同音的字进行比 较,如“做、作”,“再、在”;让学生 看看它们的不同。
• 算术老师说:“做分数除法,先颠倒除数, 然后再相乘”。一个学生听到后想:“这 又是一个做分数的规则,在分数乘法时, 不颠倒除数,相乘就行了。”
对新信息做合乎逻辑的推理等等。
最新版整理ppt
6
对新信息进行联想
• 如学习分子的概念时,其中有一点是要让学生理解分子之 间有空隙,教师就引导学生把分子想象成豆粒,物质就是 由许许多多象豆粒一样的分子堆积而成,豆粒与豆粒之间 有空隙,分子与分子之间也有空隙。
最新版整理ppt
7
对新信息进行联想(谐音联想)
最新版整理ppt
18
• 在讲述三角形内角和180度时可以通过发现 学习的的方法。
最新版整理ppt
19
下位观念(下位学习)
• 定义:当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在包摄和 概括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时,新旧知识便 构成下位关系(新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下位观念)。
• 下位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的先要学习的内容要求低 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只需要学生直接演绎, 直接学习。
• 定义: 是指一遍一遍地、原封不动地重复要记 忆的信息。
• 作用: (1)使信息暂时地保存在工作记忆中以便 使用。
•
(2)使工作记忆中的部分新信息通过反复
的、充分的复述而转换到长时记忆中去贮存。
最新版整理ppt
教育心理学教案 文档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内容辅导]一、目标要求1.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作用。
二、内容提示(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教育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2)狭义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具体包括: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三)教育心理学在西方的发展历程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一专著奠定了科学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从此确立.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四)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基本原则;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常用的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内容辅导]一、目标要求1.识记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和关键期等基本概念。
2.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心理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遗忘的原因
1、“干扰说”
(1)观点:认为遗忘是由于干扰造成的。
(2)分类:前摄抑制、倒摄抑制、系列位置效应
2、“提取失败说”
(1)观点:认为遗忘是因为提取失败,而非学习者真的“失去”了信息。
(2)“舌尖现象”,提取时找不到合适的线索。
(三)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艾宾浩斯
1、广义的知识观
2、三种记忆的区分
3、遗忘规律
教
学
方
法
讲授
使
用
教
具
多媒体
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一、讨论导入
请判断以下选项哪些是知识,哪些不是知识。
1、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2、知道怎么计算1/3+4/5。
3、知道怎么跳街舞。
4、一年有24个节气。
5、知道怎么三步上篮。
6、知道“垚”读“yáo”。
7、会制作Flash。
1、感觉记忆的定义
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2、感觉记忆的分类
(1)把视觉的瞬时记忆叫图像记忆
(2)把听觉的瞬时记忆叫声像记忆
3、感觉记忆的特点
(1)信息以它在外部世界中的相同形式存在,是一种“未被加工”的状态;
10、二者密切联系在一起。很多活动的完成需要两者共同参与,如打字。
四、三种记忆及其信息加工过程
学习的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记忆、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
【补充】记忆:是经历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环节,从信息加工术语讲,即是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
(一)感觉记忆及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
8、知道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广义的知识观
在学生充分讨论、辩论后,学生额好奇心被调动起来,适时导入新内容:
三、知识的分类
(一)陈述性知识
1、定义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则、理论等。
2、学习的意义
(1)陈述性知识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2)陈述性知识是技能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2)容量无限,但保留时间极短;
(3)如被注意到,信息转入短时记忆;若不被注意则消失。
4、认知加工过程
(1)注意:对刺激的有意识关注,是将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到某些刺激。
(2)注意的两个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3)选择性知觉
选择性知觉是使受到注意的信息获得意义的过程。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个人需要和兴趣、个体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等决定了哪些内容会成为选择性知觉的对象。
3、获得过程
(1)陈述性阶段
(2)联合阶段(程序化)
(3)自动化阶段
(三)二者的关系
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区别
定义
1
2
知识表征方式
3
4
存在形态
5
6
激活速度
7
8
联系
9
10
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完成表格
1、2见定义3、是什么、为什么4、怎么做
5、静态6、动态7、速度较慢8、速度很快
9、二者是学习过程中的两个连续阶段。最初获得的通常是陈述性知识,其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和反馈后具有自动化特点,成为程序性知识。
(1)为扩大短时记忆容量,提高加工效率,可采用两种途径:组块和自动化;
(2)复述:指在工作记忆中重现信息,分为维持性复述和精制性复述。
(3)组织:指对要记忆的新信息按照项目之间的相似性或项目之间的关系归类,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模式的过程。
(三)长时记忆及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
1、长时记忆的定义
长时记忆: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2、长时记忆的特点
(1)保持时间长
(2)容量巨大
(3)信息处于未激活状态
3、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
(1)提取:指积极地从长时记忆中检索信息,将信息激活并转换到工作记忆中使用的过程。
(2)为了提高提取速度,在学习中要运用复述、精制和组织等策略;学习以后要经常做提取联系——复习。
五、遗忘和复习
(一)遗忘的定义
课程教案设计首页
上课时间:年月日上课地点:
本次课标题:第一章知识的表征与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知
识
点内Biblioteka 容1、广义的知识观
2、知识的分类
3、三种记忆及其信息加工过程
4、遗忘和复习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1、掌握广义的知识观及其两大分类
2、知道三种记忆各自的定义与特点
3、掌握遗忘的概念、原因、进程及复习方法
重
点
与
难
点
1、遗忘规律:先快后慢
2、遗忘因素
(1)间隔时间长短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材料的数量
(4)学习程度
(5)加工程度
(四)复习
1、及时复习
2、分散复习
3、阅读和尝试回忆相结合
4、部分与整体相结合
5、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课后记
推荐阅读书目
课后作业情况
实践活动建议
备注
(二)工作记忆及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
1、工作记忆的定义
工作记忆:又叫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2、工作记忆的特点
(1)保持时间短——1分钟以内(10—20秒)
(2)容量有限——7±2个组块
(3)信息处于激活状态
(4)经过复述能进入长时记忆
3、工作记忆的认知加工过程
3、表征方式
(1)知识表征:知识或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贮存的方式。
(2)表征方式:命题、命题网络。
4、获得过程
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应用----学习的迁移
(二)程序性知识
1、定义
程序性知识: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包括如何完成各项活动的技能。
2、表征方式:产生式,即“如果——那么”